实验1-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精)

合集下载

实验五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中KMnO4的含量

实验五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中KMnO4的含量

实验五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中KMnO4的含量-----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曲线和工作曲线的测绘1 实验目的1.1 学习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及使用方法。

1.2 学习测绘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1.3 学习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

2 仪器药品2.1 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50ml容量瓶5个,吸量管1支,胶头滴管1支,比色皿1盒2.2 药品:KMnO4标准溶液(0.125g/ml),未知浓度的样品3 实验原理3.1光吸光分析是根据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以朗伯-比尔定律为依据的分析方法。

按照测定原理、操作特点以及使用的仪器可分为目视比色法、光电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又称电磁波。

电磁辐射是量子化的,即不连续地,一份一份地发射或吸收,每一份称一个光子。

某物质经光照射后,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即由基态变成激发态。

只有光子的能量与被照射物质分子(或原子)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相等时,才能被吸收。

不同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不同,选择吸收光子的波长也不同。

可见光只占电磁波谱的很窄部分(400nm到760nm)。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具有不同的颜色。

波长大于760nm的光线称为红外线。

波长小于400nm的光线称为紫外线。

单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monochromatic light),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光称为复色光(polychromatic light)。

白光是一种复色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单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若两种颜色的光按一定比例混合,也可以得到白光,这两种单色光称为互补色光:物质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对光具有选择吸收而造成的。

当一束白光通过某溶液时,如果溶液对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不吸收,则溶液呈现无色透明;如果溶液对各种波长的光全部吸收,则溶液呈现黑色;如果溶液选择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而其他波长的光透过溶液,这时溶液呈现透过光的颜色。

高锰酸钾样品的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法实训体会

高锰酸钾样品的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法实训体会

高锰酸钾样品的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法实训体会在进行高锰酸钾样品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法实训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实训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实验开始之前,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等内容。

同时,还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2. 标准曲线的建立需要耐心和精确性。

建立标准曲线是测定样品含量的关键步骤,要准确地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并进行测定。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精确性,如准确称取试剂、严格控制反应时间等,以确保标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熟悉仪器操作是必要的。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在操作分光光度计之前,需要先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包括调节光程、设置波长、校准等。

只有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数据的处理要仔细。

在测定样品含量过程中,需要记录各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并绘制标准曲线。

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需要仔细处理测定数据,进行数据平滑、外推等操作。

同时,还需要计算样品含量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的结果。

总的来说,高锰酸钾样品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法实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注重细节和精确性。

通过这次实训,我学会了如何建立标准曲线、使用分光光度计等实验技巧,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电子.

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电子.

《仪器分析》教案技能点2 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能点2: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教学重点吸收工作曲线绘制教学难点吸收工作曲线绘制参考资料仪器分析(第二版) 中国环境出版社仪器分析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及应用中国石化出版社一、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1、理论知识市售的KMnO4试剂中常含有少量的MnO2和其它杂质,高锰酸钾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常混入少量的杂质,蒸馏水中常含有微量还原性的物质,它们可与MnO4-反应而析出MnO(OH)2沉淀,这些生成物以及光、热、酸、碱等外界条件的改变均会促进KMnO4的分解,因此KMnO4标准溶液不能直接配制。

为了配制较稳定的KMnO4溶液,常采用下列措施:(1)称取稍多于理论量的KMnO4溶液,溶解在规定体积的蒸馏水中。

(2)将配制好的KMnO4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1h,然后放置2~3天,使溶液中可能存在的还原性的物质完全氧化。

(3)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析出的沉淀。

(4)将过滤后的KMnO4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并寸放在暗处,以待标定。

如需要浓度较稀的KMnO4溶液,可用蒸馏水将KMnO4稀释和标定后使用,但不宜长期贮存。

标定KMnO4标准溶液的基准物很多,如Na2C2O4、As2O3、H2C2O4·2H2O铁丝等。

其中以Na2C2O4较为常用,因为它容易提纯,性质稳定,不含结晶水。

Na2C2O4在105~110℃烘干2h后冷却,即可。

在H2SO4溶液中,MnO4-与C2O4-的反应如下:2 MnO4- + 5 C2O4- +16H+=2Mn2+ + 10CO2↑+ 8H2O为了使这个反应能够定量地较快地进行,应注意下列滴定条件:(1)温度:在室温下,这个反应的速率缓慢,因此常将溶液加热至70~85℃时进行滴定。

但温度过高,若高于90℃,会使部分H2C2O4发生分解:H 2C2O4→ CO2+ CO + H2O(2)酸度:酸度过低,KMnO4易分解为MnO2;酸度过高,会促使H2C2O4分解,一般滴定开始时的酸度应控制在0.5~1mol/L。

仪器分析实验--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

仪器分析实验--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

仪器分析实验--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实验目的:学习绘制高锰酸钾吸收曲线,并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吸收曲线,了解高锰酸钾分析方法的应用和优缺点。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和总有机碳的含量。

实验中常用的指标为高锰酸钾消耗量(COD),通常用来评价水质。

COD值越高,代表水中有机物质污染越严重。

在高锰酸钾法中,高锰酸钾可将水中的有机、无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将自身还原为三氧化二锰(MnO2)。

利用二氧化碳的存在造成的酸度变化来测定样品中的COD 值。

因为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与样品中的有机物质质量成正比,所以测量的COD值与有机物质的质量也成正比。

在实验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时间等因素,可以得到不同COD值的样品。

绘制不同COD值下的高锰酸钾吸收曲线,可以了解不同样品COD值与高锰酸钾用量之间的关系,并选择合适的COD值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高锰酸钾、硫酸和碳酸钠分别称取所需用量。

2.制备样品: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硫酸和碳酸钠,加热至沸腾。

3.反应过程:关闭加热设备,立即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均匀,记录加入高锰酸钾的用量和反应时间。

4.滴定:取滴定管,将标准氧化亚铁溶液加入,滴定至溶液颜色由鲜红变为浅红,记录消耗的标准氧化亚铁溶液的体积。

5.数据处理:根据消耗的标准氧化亚铁溶液的体积,计算出COD值,并绘制高锰酸钾吸收曲线。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得到的实验结果绘制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

可以看到,在高锰酸钾用量较小的时候,吸光值迅速上升,而且上升速率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减慢。

当高锰酸钾的用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吸光值开始变缓,并在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

当高锰酸钾的用量到达一定数量时,吸光值达到最大值,这个值就是COD的值。

通过绘制吸收曲线,可以明显地看到各种COD值下高锰酸钾用量的变化趋势。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吸收曲线,可以了解高锰酸钾分析方法的应用和优缺点。

用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用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绘制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KMnO4)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计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进行实验测量。

以下是一般的步骤:
准备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通过稀释已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

可以使用蒸馏水或适当的溶剂稀释高锰酸钾溶液。

确保每个浓度的溶液都有足够的体积用于测量。

设置分光光度计:将分光光度计设置在可见光或紫外光范围内,具体范围取决于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特性。

选择适当的波长,通常在500-600 nm范围内。

校准仪器:进行零点校准,使用纯溶剂或蒸馏水作为基准,调整分光光度计的零点。

测量吸光度: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每个高锰酸钾溶液样品的吸光度。

将每个样品放入光度计样品室中,记录吸光度值。

绘制光谱曲线:将吸光度值绘制在纵轴上,浓度值绘制在横轴上。

按照不同浓度的顺序,将各个点连接起来形成光谱曲线。

数据分析:根据绘制的光谱曲线,观察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高锰酸钾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可以使用所得数据拟合直线或进行其他相关分析。

实验五 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

实验五 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

实验五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实践五高锰酸钾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一、实践目的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2、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及作用。

3、会依据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会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高锰酸钾样品溶液的含量。

二、实践原理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在可见光区有吸收,利用此可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通过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在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含量测定。

因此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践仪器、药品和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5mL移液管2支;1000mL容量瓶;25mL容量瓶6个;100mL烧杯。

2、药品和试剂高锰酸钾对照品(固体);高锰酸钾样品溶液。

四、实践内容(一) 配制溶液1、配制标准溶液(125mg/L)精密称取高锰酸钾对照品0.1250g置100mL烧杯中,溶解后,定量转移1000mL 容量瓶中,用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即为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25mg/L)。

2、配制标准系列分别精密量取1.00、2.00、3.00、4.00和5.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25mg/L),置于25mL容量瓶中,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标准系列中各标准溶液的浓度依次为5.0、10.0、15.0、20.0和25.0(mg/L)。

3、配制样品溶液精密量取高锰酸钾样品溶液5.00ml,置25mL容量瓶中,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即为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

(二) 绘制吸收光谱曲线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仪器基线后,测定标准系列中溶液浓度为15.0mg/L和高锰酸钾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并从吸收光谱曲线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比较二者的吸收光谱曲线和最大吸收波长。

(三) 测定溶液吸光度1、标准曲线的绘制在λmax处,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基线后,依次将标准系列各标准溶液放入光路中,测其吸光度A值。

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电子(精)

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电子(精)

《仪器分析》教案技能点2 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能点2: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教学重点吸收工作曲线绘制教学难点吸收工作曲线绘制参考资料仪器分析(第二版) 中国环境出版社仪器分析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及应用中国石化出版社一、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1、理论知识市售的KMnO4试剂中常含有少量的MnO2和其它杂质,高锰酸钾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常混入少量的杂质,蒸馏水中常含有微量还原性的物质,它们可与MnO4-反应而析出MnO(OH)2沉淀,这些生成物以及光、热、酸、碱等外界条件的改变均会促进KMnO4的分解,因此KMnO4标准溶液不能直接配制。

为了配制较稳定的KMnO4溶液,常采用下列措施:(1)称取稍多于理论量的KMnO4溶液,溶解在规定体积的蒸馏水中。

(2)将配制好的KMnO4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1h,然后放置2~3天,使溶液中可能存在的还原性的物质完全氧化。

(3)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析出的沉淀。

(4)将过滤后的KMnO4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并寸放在暗处,以待标定。

如需要浓度较稀的KMnO4溶液,可用蒸馏水将KMnO4稀释和标定后使用,但不宜长期贮存。

标定KMnO4标准溶液的基准物很多,如Na2C2O4、As2O3、H2C2O4·2H2O铁丝等。

其中以Na2C2O4较为常用,因为它容易提纯,性质稳定,不含结晶水。

Na2C2O4在105~110℃烘干2h后冷却,即可。

在H2SO4溶液中,MnO4-与C2O4-的反应如下:2 MnO4- + 5 C2O4- +16H+=2Mn2+ + 10CO2↑+ 8H2O为了使这个反应能够定量地较快地进行,应注意下列滴定条件:(1)温度:在室温下,这个反应的速率缓慢,因此常将溶液加热至70~85℃时进行滴定。

但温度过高,若高于90℃,会使部分H2C2O4发生分解:H 2C2O4→ CO2+ CO + H2O(2)酸度:酸度过低,KMnO4易分解为MnO2;酸度过高,会促使H2C2O4分解,一般滴定开始时的酸度应控制在0.5~1mol/L。

kmno4吸收曲线测绘实验报告uv——5000

kmno4吸收曲线测绘实验报告uv——5000

kmno4吸收曲线测绘实验报告uv——5000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高锰酸钾(KMnO4)在紫外-可见光(UV-Vis)光谱区域的吸收曲线,探究其吸收特性,并通过测量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的吸光度,建立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实验原理:KMnO4溶液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主要由其电子跃迁引起。

当KMnO4溶液受到紫外或可见光照射时,分子内的电子会发生从低能级到高能级的跃迁,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

吸收光的波长与跃迁所涉及的能级差有关,不同的能级差对应不同的吸收峰。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并记录每种浓度的溶液的浓度值。

2. 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范围为200-800 nm。

3. 将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室清洗干净,并填充纯水,用纯水进行基线校准。

4. 依次将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装入比色皿,置于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测量,并记录吸光度值。

5. 绘制KMnO4溶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曲线图,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KMnO4溶液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光度曲线。

通常情况下,KMnO4溶液在200-800 nm波长范围内表现出多个吸收峰,其中较强的吸收峰通常出现在约500 nm处。

实验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KMnO4溶液的吸收特性主要集中在紫外-可见光区域,而且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测量KMnO4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其浓度。

此外,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我们还可以推断KMnO4溶液中所含的不同物质。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KMnO4溶液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曲线,并建立了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这对于后续的分析和定量测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我们也加深了对KMnO4溶液吸收特性的理解,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实验改进: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高锰酸钾标准曲线的绘制实验

高锰酸钾标准曲线的绘制实验

高锰酸钾标准曲线的绘制实验一、实践目的1、掌握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2、熟悉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及作用。

3、会依据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会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高锰酸钾样品溶液的含量。

二、实践原理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在可见光区有吸收,利用此可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通过吸收光谱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在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含量测定。

因此可以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践仪器、药品和试剂1、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5mL移液管2支;100mL容量瓶;100mL比色管5个;烧杯。

2、药品和试剂高锰酸钾对照品(固体)。

四、实践内容(一) 配制溶液1、配制标准溶液(500mg/L)精密称取高锰酸钾0.05000g置100mL烧杯中,溶解后,定量转移100mL容量瓶中,用纯化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即为高锰酸钾标准溶液(500mg/L)。

2、配制标准系列分别精密量取1.00、2.00、3.00、4.00和5.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500mg/L),分别置于5个比色管中,纯化水稀释至50ml标线,摇匀。

标准系列中各标准溶液的浓度依次为10.0、20.0、30.0、40.0和50.0(mg/L)。

(二) 测定溶液吸光度1、标准曲线的绘制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仪器基线后,在λmax=525nm处,以纯化水为空白溶液调节基线后,依次将标准系列各标准溶液放入光路中,测其吸光度A值。

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四)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如下:1.检测器预热时必须等待所有指示灯变为绿色,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放入比色杯时务必小心轻放,确保比色杯已完全进入光路中。

3.必须扫描基线,空白溶液即未加样品的溶液,必须与样品溶液一致。

4.扫描过程中切忌打开或试图打开样品室门。

五、实践结果定量分析1、数据记录2、Array绘制标准曲线(用EXCEL绘图后,黏贴,要有相关系数R)六、思考与讨论1、高锰酸钾溶液在哪个光区范围有吸收?测定时应采用何种光源和比色皿?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它的补色黄绿光,所以吸收的是左右光学区的范围,而普通的光源钨灯也有,玻璃色的色杯也有,当然石英更好。

高锰酸钾含量实验报告

高锰酸钾含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高锰酸钾含量测定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目的:1.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3. 提高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特征吸收峰。

利用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高锰酸钾的浓度。

实验中,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其吸光度,并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溶液中高锰酸钾的含量。

实验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3. 烧杯4. 容量瓶5. 移液管6. 滴定管7. 洗瓶8. 玻璃棒9. pH计10. 电子天平实验药品:1.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2. 硫酸溶液3. 氢氧化钠溶液4. 氧化还原指示剂实验步骤:1. 配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用去离子水溶解,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2. 准备实验样品: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样品,用去离子水稀释至一定体积,转移至烧杯中。

3. 调节pH值:用pH计测定样品溶液的pH值,根据实验要求,用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适宜的pH值。

4. 吸收光谱扫描:将配制好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皿中,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吸收光谱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5. 测量吸光度:将待测样品溶液置于比色皿中,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

6. 绘制标准曲线: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 计算待测样品中高锰酸钾的含量:根据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浓度,再根据样品的稀释倍数计算待测样品中高锰酸钾的含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大于0.99。

2. 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X,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浓度为Y。

3. 根据样品的稀释倍数,计算待测样品中高锰酸钾的含量为Z。

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电子教案

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收曲线绘制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电子教案

《仪器分析》教案
10nm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

在坐标纸上,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A和λ关系的吸收曲线。

从吸收曲线上
溶液的λmax和吸收曲线的变化规律。

选择最大吸收波长λmax,并观察不同浓度KMnO
4
4、绘制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的工作曲线
实验结论:
(1)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

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的光吸收曲线形状相似,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
(3)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一定波长处吸光度随溶液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这个特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在测定时,只有在λmax 处测定吸光度,其灵敏度最高。

因此,吸收曲线是吸光光度法中选择测量波长的依据。

实验1-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精)

实验1-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精)

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 熟悉72型或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2. 熟悉光谱曲线的绘制方法,能从吸收光谱曲线中选择最大吸收波长λmax3. 掌握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的操作和测定有色物质含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 选择合适的波长间隔绘制KMnO4的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2. 从吸收光谱选定的λmax为测定波长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溶液的含量.三、仪器和试剂容量瓶, 移液管, 分光光度计, KMnO4(实验用)四、实验步骤(一) 标准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基准物KMnO40.2500g,在小烧杯中溶解后全部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每毫升含KMnO4为0.25mg。

(二) 比色测定(用721型分光光度计)1. 吸收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上述KMnO4标准溶液1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标线,摇匀,以蒸馏水为空白,依次选择440,450,460,470,- 1 -480,490,500,510,520,525,530,535,540,545,550,560,580,600,620,640,660,680,700nm波长为测定点,依法测出的各点的吸收度A。

以测定波长为横坐标,以相应测出的吸光度A i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处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25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1.00,2.00,3.00,4.00, 5.00 ml KMnO4标准液,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以第一管蒸馏水为空白,在最大吸收波长处,依次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A,然后以浓度C s(mg/ml)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A s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的测定取待测样品2ml于25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按依上法操作,测出相应的A值。

(三) 计算C样(KMnO4)(μg/ml)= C供? nC样为测样品中KMnO4的浓度(μg/ml)C供为标准曲线中查得的供试液的浓度(μg/ml)n:样品溶液稀释为供试液的倍数六、思考题1. 怎样选择测定波长2. 比色测定的注意事项(待测样品:取0.09-0.10g KMnO4于250 ml容量瓶中) - 2 -。

01 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doc

01 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doc

实验 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一、目的要求:1、学习紫外光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2、熟悉UV-16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定性/定量测量操作方法;3、掌握紫外-可见光谱定性图谱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方法原理:紫外-可见光谱是用紫外-可见光测量获得的物质电子光谱,它研究由于物质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产生的紫外-可见光区的分子吸收光谱。

当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被分析的物质时,测得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或透光率,以ABS 为纵坐标,波长λ为横坐标作图,可获得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一般紫外光区为波长范围为190-400nm ,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为400-800nm 。

由于分子结构不同,但只要具有相同的生色团,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值就相同。

因此,通过未知化合物的扫描光谱,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值,并与已知化合物的标准光谱图在相同溶剂和测量条件下进行比较,就可实现对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待测物的浓度。

)或或吸收池的长度(通常;只和物质性质有关,:物质对光的吸光系数:入射光的强度;透过光的强度;吸光度;c b a I I A abc II A cm 4cm 2cm 1:)(::lg00==如果固定吸收池的长度,已知物质的吸光度和其浓度成线性关系,这是紫外可见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

采用外标法定量时,首先配制一系列已知准确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分别测量它们的吸光度,以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各浓度对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到高锰酸钾在该实验条件下的工作曲线。

取未知浓度高锰酸钾样品在同样的实验条件测量吸光度,就可以在工作曲线中找到它对应的浓度。

无机化合物电子光谱有电荷迁移跃迁和配位场跃迁二大类。

无机盐KMnO 4 在可见光区具有固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位置,在水溶液中它的最大吸收波长值λmax为525土0.5nm ;544土0.5nm ,并且它具有特征的峰形,在避光的环境下保存的水溶液其峰位置和峰形可长期稳定不变,它是作为校正紫外-可见光波长的基准物质之一。

实验1-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

实验1-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

实验1-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实验目的:利用反射光度-吸光度曲线绘制高锰酸钾(KMnO4)的吸收曲线,并用此曲线进行KMnO4的含量测定。

实验原理:KMnO4吸收曲线的绘制是通过比较反射光度和吸光度而得到的,反射光度即被测溶液受到光源照射时,对外反射的光的强度,吸光度即吸收时增加的光的强度,通过改变反射光度和吸光度的比较绘制出反射光度-吸光度曲线,此曲线可以求出KMnO4的浓度,用以测定溶液中KMnO4的含量。

实验材料和准备:(1)准备含有0.020g KMnO4 溶液的试管 1个;(2)准备同样体积的纯水试管 1个;(3)分光光度计;(4)滴定瓶 4个;(5)0.020g KMnO4 的精确称量秤;(6)纯净水100ml;(7)精确秤量出0.3g硝酸铵。

实验过程:(1)在滴定瓶内分别加入0.3g硝酸铵、0.020g的KMnO4,将它们溶于100ml的纯净水,使得试剂溶液浓度为 0.002mol/L;(2)取一个试管,加入KMnO4溶液,同时另外准备一个纯水试管作为参照;(3)将反射光度初始值进行记录,同时将分光光度计开机,将试管和纯水试管分别放入光度计内,比较它们的反射光度值;(4)慢慢加入溶液至滴定瓶,每次加入后再次测量反射光度,比较反射光度和纯水试管的反射光度值;(5)滴定瓶内的溶液耗完时,再次记录反射光度值;(6)重复实验过程,然后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反射光度-吸光度曲线;(7)将得到的反射光度-吸光度曲线,在吸光度坐标轴上取得吸光度为最大值,便可确定KMnO4在溶液中的浓度,从而确定溶液中KMnO4的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反射光度-吸光度曲线,其中最大吸光度为0.342,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0045mol/L,从而可以得出溶液中KMnO4的含量为0.180g。

KMnO4的光吸收曲线--实验步骤精炼

KMnO4的光吸收曲线--实验步骤精炼

KMnO4的光吸收曲线--实验步骤精炼
实验流程精炼如下:
1.打开分光光度计,功能键显示为T
2.调节波长在420nm
3.将两个比色皿装上蒸馏水,分别放置在第二个和第三个位置
4.黑体放置在光路中(即第一个位置),分光光度计的T=0----调零
5.第二个位置的比色皿放置在光路中,分光光度计的T=100----调一百
6.反复重复“调零”“调一百”3次,确认机器稳定
7.将分光光度计的功能键调为A(此时光路中是第二个位置的比色皿)
8.进行比色皿的配对,调整第二个和第三个比色皿的吸光度之差小于0.005
9.将三个位置的比色皿中的蒸馏水倒入废液杯中,用待测高锰酸钾溶液润洗2-3次,装入待测高锰酸钾溶液
10.测420nm波长处的高锰酸钾溶液的吸光度(需要减去皿差)
11.记录数据
12.调节波长------重复“调零”“调一百”-------测高锰酸钾溶液的吸光度----记录数据
13.……………………
14.画图,标出最大吸收波长
15.计算吸光系数并书写计算过程
注意:一旦开始测量高锰酸钾溶液的吸光度时,不需要更换溶液。

本文属于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锰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72型或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 熟悉光谱曲线的绘制方法,能从吸收光谱曲线中选择最大吸收波长λmax
3. 掌握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的操作和测定有色物质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选择合适的波长间隔绘制KMnO4的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 从吸收光谱选定的λmax为测定波长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溶液的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
容量瓶, 移液管, 分光光度计, KMnO4(实验用)
四、实验步骤
(一) 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基准物KMnO40.2500g,在小烧杯中溶解后全部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每毫升含KMnO4为
0.25mg。

(二) 比色测定(用721型分光光度计)
1. 吸收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上述KMnO4标准溶液1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标线,摇匀,以蒸馏水为空白,依次选择440,450,460,470,
480,490,500,510,520,525,530,535,540,545,550,560,580,600,620,640,660,680,700nm波长为测定点,依法测出的各点的吸收度A。

以测定波长为横坐标,以相应测出的吸光度A i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处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支25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1.00,2.00,3.00,4.00,5.00 ml KMnO4标准液,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以第一管蒸馏水为空白,在最大吸收波长处,依次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A,然后以浓度C s(mg/ml)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A s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的测定
取待测样品2ml于25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按依上法操作,测出相应的A值。

(三) 计算
C样(KMnO4)(μg/ml)= C供⨯ n
C样为测样品中KMnO4的浓度(μg/ml)
C供为标准曲线中查得的供试液的浓度(μg/ml)
n:样品溶液稀释为供试液的倍数
六、思考题
1. 怎样选择测定波长
2. 比色测定的注意事项
(待测样品:取0.09-0.10g KMnO4于250 ml容量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