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活化声乐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学模式活化声乐课堂

创新教学模式活化声乐课堂

创新教学模式活化声乐课堂

2015-07-10

音乐论文

创新教学模式活化声乐课堂

创新教学模式活化声乐课堂

张玉玲

(新疆塔城地区师范学校,新疆塔城834700)

摘要:声乐俗称歌唱,是中职音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兼具艺术性和技术性,需要教师的科学教学和对学生的精心栽培。而本文立足中职教学改革,为提高声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规范学生歌唱技巧,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歌唱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声乐教学;教学模式;多样化

作者简介:张玉玲(1980-),女,甘肃张掖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传统的中职声乐教学普遍采用一对一的授课制,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学科特色,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强,在学生中大有“爱音乐,不爱音乐课”的说法。为了适

应新的教育形势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我们应开辟多样化的中职声乐课堂,采取积极有效的授课手段,促进形成一个科学的中职声乐教学体系,为学生的艺术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一、创新声乐课堂教学模式

(一)开展声乐大课

为了切实提升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一节声乐课堂教学的受教育率,学校可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声乐大课。例如,在教学有关声乐理论方面的知识时,我们可采用传统的集体授课模式来进行,通过大课教学对全体学生进行展示和引导,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向学生展示发音器官的构造、正确的发音姿势、呼吸技巧等,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为直观而真切地了解发音的全过程。又如发声技巧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采用大课的形式,诸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如何提高演唱心理素质,一般的发声错误与调整方法等,让学生在演唱时更加胸有成竹。总之,大课比较适合理论教学,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展声乐课堂的容量,有效节约了非技能共性理论的课程时间,提升了声乐理论教学的效率。这是由于多媒体集声、光、电等效果于一体,可以将网络上的资源、教材中的精华、教师的个人经验完美融合在一起,不仅信息丰富而转换灵活,有效简化声乐课堂的教学程序,与传统的口授教学相比至少节约了15%的教学时间。所以教师就可利用节约的这些时间充分发挥自己在歌唱技巧、理论研究等方面的长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多媒体的多彩画面和动态展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事半功倍。

(二)推进分组教学

相对于普通中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双语中职学生底子差,汉语水平良莠不齐,普遍在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等方面比较弱,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针对这

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把学生按照学习能力与水平差异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分组教学的模式是在教育改革的探索中应运而生的,就其优势特点分析,分组教学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目前中职专业声乐教师在数量上的缺乏现状,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教条式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借鉴学习,营造了良好条件。

在分组阶段,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依据学生的声乐基础、接受能力和演唱能力等,把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小组共性,把不同层次的问题交给不同小组的学生讨论,接着在小组间进行统一的讲解,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自信心。练习曲目时也同样如此,各小组练习不同难度的曲子,按照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原则,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营造出齐头并进,融洽的学习氛围。不仅如此,教师在小组教学内也不应放松对个体的辅导,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优势给予不同的指导建议,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所学音乐的节奏,分析节奏构成,提炼节奏型,鼓励能力强的学生自主编写节奏乐谱,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性。

分组教学不仅延续了“一对一”教学在因材施教、突出学生差异性上的优势,同时也能兼顾小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保证个性化教学的基础上提升了声乐教育资源利用率。

(三)强化“一对一”教学

在积极开拓新的授课模式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原有的“一对一”教学的研究,应继续保持并强化。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声乐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中职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及个体差异,有效推进因材施教与差别教学。比如,真假声的混合技巧这一难点的教学,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难掌握,经常会出现学生用假声唱高音、用真声唱低音的现象,所以营造出一种两个人在演唱的错觉,影响观赏。因而不妨指导学生将混声的技巧运用到演唱中,用“吸气”或“半打

哈欠”的方式拉下稳定喉头,并有意识地打开咽腔,形成发声的基本通道,从而发出有气息支持的流畅而饱满的声音。这样使声区统一融洽,才使得演唱变得连贯而流畅。再则,好的歌唱都与中声区的正确发音分不开,而且幼师学生毕业后的大部分教学曲目所属的音域正是成人的中声区,因此在“一对一”的教学中教师应格外重视对学生中声区的声音训练。使学生建立规范的中声区形象,为其声音的进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传授技巧的同时还不忘关注学生一些常犯错误,善于抓住典型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以免养成习惯,一错再错。

二、观摩课与汇报课相结合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声乐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学生听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也就能体会出一些表演的技巧和方法,再加以模仿、练习,必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所以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观摩实践活动,定期安排学生观摩大师的音乐作品,领略名家的表演风采,让学生领略到不同演唱声部的风格,并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关注分析不同演唱家在舞台表现力、演唱经验和作品处理艺术等方面的异同;或是把同年级的学生召集到同一个教室,观摩一些进步较快的同学演唱,抑或是让低年级的学生观摩高年级的学生演唱,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管是水平高于自己还是低于自己,多看多想总是好的。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演唱风格相近的同学互相结成对子,平时多聚在一起合作学习,从彼此的身上汲取知识,捕捉灵感,促进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引导学生共同进步。通过组织观摩活动可切实提高学生的讨论兴趣,在欣赏、鉴别和思考中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演唱能力和舞台展示能力。

汇报展示活动就是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一个具体的、客观的形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眼前,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声乐的快乐和成就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汇报的周期不限,可有周汇报、单元汇报、期中汇报、期末汇演等,期末汇演比较大型和隆重,可邀请校领导和家长以及校内外的专业人士来做评委,提升汇演的专业性和正式性,从而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和期盼,促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