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态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测试题(2套)【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测试题(一)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2分)1、潜水艇是用改变自身的()来改变沉浮的。
2、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体积小的容易()。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叫做排开的水量。
4、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少,受到的浮力就()。
5、水受热后重量(),体积()。
6、水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水的这种变化叫做()。
7、酒厂没有把酒瓶装满,是恐怕酒因受热后()而发生爆炸危险。
8、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达室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9、像木头,塑料勺等物体是热的(),像铜条、铝片等物体是热的()。
10、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
二、判断题(共20分)1、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2、造一艘小船的计划应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3、把橡皮擦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就会浮起来。
()4、重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浮在水面上。
()5、人能在“死海”的水面上漂浮,是因为这个人太轻了。
()6.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
()7.除了盐水外,其他液体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8.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的轻重、体积有关。
()9.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改变沉浮的。
()10.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相同。
()三、选择题(共20分)1、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A、加盐B、加清水C、加糖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有关。
A、物体的重量B、物体的颜色C、物体排开的水量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 B、面积大小C、体积大小4、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B、等于 C、小于5、如果以下三种液体的体积相同,那么重量最重的是()。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改变生态瓶 (2)
合作探究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 水少的生态瓶中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应该多些。
合作探究
二、增加生态瓶里的水草
提出的问题 推测 相同的条件 不同的条件
增加水草的数量会影响水中生物的生活吗? 会影响生物的生活 瓶子的大小、动物的数量、水的多少 水草的多少
在两个相同的瓶子中放入相等的水,各放4条相同的小鱼, 实验的方法 瓶子放在同样的地方。在一个瓶子中放入4棵水草,在另
合作探究 动物少时
动物多时
合作探究
观察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
生态瓶的 第1次观 第2次观 第3次观察 我们的解释
情况
察
察
4条小鱼
1
0
8条小鱼
4
5
0
小鱼多了,水
中氧气不够,
小鱼浮到水面
5
的次数增多。
合作探究
如果小鱼的数量增加了,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越来 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
知识总结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 物都会引起生态瓶的环境变 化,对生物的生活环境产生 影响。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 和种类要平衡。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改变生态瓶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生态瓶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导入新课
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么样呢?
合作探究
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提出的问题 推测
相同的条件 不同的条件
水少了,生态瓶里的动物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态瓶里的动物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发生变化 水草、瓶子大小、动物的多少等 水量的多少
改变生态瓶 减少水量 增加水草数量
增加小鱼数量
一个瓶子中放入8棵水草,观察并记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突破训练】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6分)1.用一些沙子、金鱼藻和小鱼做成生态瓶,瓶中这些沙、金鱼藻、小鱼之间( )A.有的存在食物联系B.它们构成食物网C.只有食物联系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C.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3.人们在金鱼缸中种植水生植物,主要是为了()。
A.给金鱼提供食物B.给金鱼提供氧气C.给金鱼提供二氧化碳4.在研究昼夜交替现象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研究对象直接进行实验,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开展研究。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控制变量5.小草、老虎、狐狸、野兔等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1)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2)其中是生产者,、、是消费者。
(3)如果狐狸被大量捕杀,这个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C.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7.对种子发芽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会发芽B.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芽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8.蚯蚓通常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但雨后会爬到地面上。
这是因为()。
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B.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C.蚯蚓需要到地面呼吸空气9.小玲想要做一个“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对比实验,可是连续几天都下雨没有阳光。
终于等到了晴天,小玲取20颗相同的蚕豆种子分成两组,将10颗放在地面下3厘米处无阳光照射,另外10颗放在地面上,阳光照射一周后,小玲刨开地面,发现地面下的10颗种子全部发芽,而地面上的10颗种子全部未发芽。
由此小玲得出:蚕豆种子必须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才能发芽(1)小玲每组取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目的是:。
(2)请问小玲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
10.有关绿豆发芽实验,下列叙述正确对是( )A.绿豆发芽必须有土壤B.绿豆发芽时先长叶后长根C.绿豆芽的根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喜欢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动物有( );喜欢生活在树枝上的动物有( );喜欢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有( )。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1.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精品教案(含1单元知识点)
1.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7课,完成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为: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的生存需要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落在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建构生态系统概念,分析动物或者植物的生存条件,进行有依据的设计实践制作活动,最终达成概念整合的效果。
本课教材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在绿豆圃里,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除了食物关系外,还存在怎样的关系。
第二部分——探索,通过观察和分析绿豆苗和周围生物以及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且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瓶。
第三部分——研讨,思考制作生态瓶需要的材料、设计理由、注意事项及制作步骤等。
第四部分——拓展,改变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和非生物条件展开对比实验研究,观察生态瓶的变化。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这种关系的认识不清晰、不深刻,具体体现:1.大部分学生不清楚泥鳅、田螺、小鱼吃什么;2.部分学生能考虑到植物和动物数量需要达到平衡,但对具体数量有争议;3.部分学生考虑到生物的数量还与生物的生长周期、繁殖周期、食物数量等有关系,但对这方面认识不够全面。
在学能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制订计划、交流论证、完善计划、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才能和谐生存。
科学探究目标1.能观察池塘里的生物环境图片资料,分析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等因素。
2.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探究生态瓶奥秘的兴趣,能做到听取合理意见、共同协作制作生态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测试题(2套)【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测试题(一)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2分)1、潜水艇是用改变自身的()来改变沉浮的。
2、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体积小的容易()。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叫做排开的水量。
4、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少,受到的浮力就()。
5、水受热后重量(),体积()。
6、水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水的这种变化叫做()。
7、酒厂没有把酒瓶装满,是恐怕酒因受热后()而发生爆炸危险。
8、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达室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9、像木头,塑料勺等物体是热的(),像铜条、铝片等物体是热的()。
10、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
二、判断题(共20分)1、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2、造一艘小船的计划应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3、把橡皮擦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就会浮起来。
()4、重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浮在水面上。
()5、人能在“死海”的水面上漂浮,是因为这个人太轻了。
()6.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
()7.除了盐水外,其他液体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8.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的轻重、体积有关。
()9.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改变沉浮的。
()10.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相同。
()三、选择题(共20分)1、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A、加盐B、加清水C、加糖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有关。
A、物体的重量B、物体的颜色C、物体排开的水量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 B、面积大小 C、体积大小4、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5、如果以下三种液体的体积相同,那么重量最重的是()。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文多篇)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文多篇)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6 改变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在设计对照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采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生态瓶、小鱼、水草实验步骤1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 、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1.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群落的变化。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内容1 种子发芽对照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 、“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好6 个水杯,每一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 、6 个小盘中1 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 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 号杯,用纸箱罩住6 号杯。
5、将1 号杯和2 号杯,3 号杯和4 号杯,5 号杯和6 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3x 年级x 班x 组组长:__实验时间:__实验名称:__空气占领空间实验目的:空气是否占领空间。
所用器材: (装置)盆子,玻璃杯,水等。
实验步骤1、打一盆清水,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竖直倒扣在装满清水的盆中。
2 、观察玻璃杯里是否进满了水。
实验现象:水不能充满整个玻璃杯。
认识与结论:说明空气也占领空间。
科学实验报告4一、创意说明:实验是科学之母,才干是实验之子。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味科学与真理,必然会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培优b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42分)1.种子萌发最不可缺的一组条件是()。
A.阳光、适宜的温度、水分B.土壤、充足的空气、水分C.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2.奇奇也体验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奇奇制作生态瓶的步骤正确的是()。
A.准备玻璃瓶--种水草--放鱼虾B.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C.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D.准备玻璃瓶--种水草--铺沙装水--放鱼虾3.金鱼藻是在阳光照射下,叶片周围不断产生肉眼能看到的气泡,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4.小科同学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的研究。
请根据下表请完成答蚊小题:1.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应该选择()A.甲组和乙组B.甲组和丙组C.乙组和丙组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这种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A.需要B.不需要C.不知道3.在种子发芽实验过程中,首先钻出种皮的是()A.胚根B.胚芽C.子叶4.甲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可以推测:最有可能的是()A.在①这边浇水B.在②这边浇水C.在培养皿中均匀浇水5.我还知道,如果把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也不容易发芽,其原因是缺少()A.阳光B.土壤C.空气5.关于光照下的绿豆芽与黑暗处的绿豆芽的生长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黑暗处,绿豆芽不能生长B.在黑暗处的绿豆芽,叶的颜色更绿C.光照下的绿豆芽,叶的颜色更绿6.完善生态系统关系图。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2)有人认为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结合上面图示,判断这句话是否正确,并写出理由。
7.下列关于冬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B.所有的动物都要冬眠C.冬眠时,动物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会大大减少8.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因其长相可爱,神态温驯,给人以优雅、活泼的感受,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梳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科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课堂知识重现1. 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 我们研究种子的发芽实验,一般采用对比实验,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化,并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3. 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对比实验的结果,没有对照组,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将无法确定。
4. 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因此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不需要施肥,但生长需要阳光。
5.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等。
6. 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地蒸发水来适应炎热;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7.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8.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9. 企鹅、雪狼为适应寒冷的环境而长有又浓又密的毛,天鹅为适应水中生活而脚上长蹼,大雁的迁徙,青蛙、蛇类的冬眠都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10.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11.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2.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3.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4.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15. 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食物,动物为植物提供养料,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16.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7.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8. 改变生态瓶条件的方法有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改变生态瓶_教科版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改变生态瓶_教科版这一课的实验内容假如在课堂上做看起来专门难操纵,因为生态瓶是每个组做一个的,所用的瓶也不一样,有的是用玻璃鱼缸来做的,有的用花鸟市场买的塑料鱼盒来做的,有的是用可乐瓶来做的。
还有每个组所放养的动物也不一样,有的是去河里钓的鲫鱼,捞的不知名小鱼,有的是菜市场买的鲶鱼、泥鳅、螺丝,有的是家里养了好几年的乌龟,还有的是直截了当去花鸟市场买的金鱼、热带鱼等。
水草种植也不大一样,有的组就放了浮萍,有的组种了金鱼藻,有的组种了买来的水生植物,有的组则将一朵水葫芦种进了生态瓶。
要找两个差不多的生态瓶,改变水量的多少或者改变动物的数量去观看鱼一分钟内浮到水面的次数的变化,其中还要排除如声音,人等各种其他的干扰因素,想来依旧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的。
与同组的钱老师商量之后,决定那个内容打算让小孩们依照以往的体会推测一下,回家后能够去做一做,记录下来,这节课着重就在指导做一个相对和谐的生态瓶。
走进教室,每个组的组长都将自己组的生态瓶拿了出来,大部分是半成品,因为是合作的,因此东西是分派到各个组员拿的,2班有一个组是由李方滢一个人完成的,因此显现在我眼前的时候,确实是一个十分赏心的生态艺术瓶——沙是洁净的黑沙,几条小鱼在水草间优游,水亦十分洁净,一问说是妈妈帮忙一起做的,家长的参与使小孩的生态瓶备受青睐,也给了其他同学专门多启发。
让小孩们拿着自己组生态瓶依次到讲台前来介绍里面放了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也让下面的小孩在看的过程中发觉还需要改进的地点,在那个过程中,更明确了生态瓶的组成与如何样让生态瓶的生物更好的生活。
有的是水太浑,由于沙子没有淘洗洁净,有的是水草放得太多,导致鱼没有活动的空间,有的是水草没有放,有的是鱼太大,瓶子的空间太小。
在交流之后,给小孩们时刻调整自己组的生态瓶,通过组与组之间调剂,让每个组拥有一个较好的生态瓶。
当再次让小孩介绍的时候,他们就会因生态瓶的有效改进而欣喜万分。
《改变生态瓶作业设计方案》
《改变生态瓶》作业设计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举世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珍爱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和实践能力,本次作业设计将以“改变生态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环境珍爱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的环保认识,培养他们珍爱环境的责任感;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环保知识;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想出更多环保解决方案。
三、活动内容1. 学生将收集废弃的塑料瓶,通过创意设计和改造,将其变成具有实用功能的生态瓶;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设计不同形状和功能的生态瓶,如花瓶、笔筒、花盆等;3. 学生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思量到生态瓶的实用性和环保性,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 学生需要在设计完成后,撰写一份关于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的报告,展示给全班同砚。
四、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准备:老师向学生介绍活动内容和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收集废弃塑料瓶;2. 制作生态瓶: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利用废弃塑料瓶进行创意设计和改造;3. 报告展示:学生完成设计后,撰写报告并展示给全班同砚,分享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4. 评选优秀作品:老师和同砚共同评选出设计奇特、实用性强的生态瓶作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
五、活动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2. 学生的设计创意和实用性;3.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学生的报告撰写和展示能力。
六、活动意义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认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体会到环保行动的重要性,进一步关注和珍爱环境,为建设美丽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典优】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6分)1.每个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 。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2.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单元后,你认为维护生态平衡最好的方法是()。
A.进行人工饲养和培育B.保护适合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少人为影响C.人为地把更多种类的生物组合在一起,为生物搭建复杂的食物网3.奇奇制作生态瓶时,下面做法合适的是()。
A.把生态瓶放置避光处B.植物可以供氧气,所以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C.瓶子内的水用消毒过的自来水D.瓶子内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要平衡4.金鱼藻是在阳光照射下,叶片周围不断产生肉眼能看到的气泡,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5.(1)小华在三个盘子里分别放人等量的棉花,并将数量和品质相同的豌豆种子放在棉花的上面,然后在下面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数日后发芽情况如下表所①要研究“空气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组和组。
②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豌豆种子发芽空气。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③甲组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是缺少( )。
A.光照B.水分C.温度(2)小玲想要做一个“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对比实验,她取20颗相同的蚕豆种子分成两组,将10颗埋在地下,另外10颗放在地面上。
阳光照射一周后,小玲发现地面下的种子全部发芽了,而地面上的种子全部未发芽。
因此小玲认为:蚕豆种子必须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才能发芽。
请问小玲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6.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我不知道7.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A.相互竞争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互惠互利的关系8.常在夜间活动的动物是()。
A.猫头鹰B.老鹰C.羚羊D.老虎9.生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下列不能体现光对动物行为影响的是()。
A.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B.刺猬的身上长满尖刺C.夏季的夜晚利用灯光诱捕昆虫喂鱼10.在饮料瓶、小鱼、水草、沙和水构成的生态瓶中,如果水量减少到1/4,容易观察的现象有( )A.小鱼伏在沙层附近不动B.小鱼浮到水面附近的次数变多C.水草死去并腐烂二.填空题(共10题,共26分)1.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土壤中,蚯蚓的主要作用是( )A.给植物提供盐分B.生产氧气C.疏松土壤2.下列几个环境因素中,对于蚕豆种子萌发有较大影响的是()。
A.光照的强弱B.土壤的肥沃程度C.温度的高低3.蚯蚓通常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但雨后会爬到地面上。
这是因为()。
A.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B.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C.蚯蚓需要到地面呼吸空气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如温度、水等)( )。
A.必须相同B.可以不同5.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时,应先放()。
A.植物B.动物C.动物植物一起放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C.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7.过了许久,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加了,原因可能是()。
A.小鱼数量较少B.水草数量过少C.瓶内水量较多D.瓶内沙子较多8.人们在金鱼缸中种植水生植物,主要是为了()。
A.给金鱼提供食物B.给金鱼提供氧气C.给金鱼提供二氧化碳9.小玲想要做一个“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对比实验,可是连续几天都下雨没有阳光。
终于等到了晴天,小玲取20颗相同的蚕豆种子分成两组,将10颗放在地面下3厘米处无阳光照射,另外10颗放在地面上,阳光照射一周后,小玲刨开地面,发现地面下的10颗种子全部发芽,而地面上的10颗种子全部未发芽。
由此小玲得出:蚕豆种子必须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才能发芽(1)小玲每组取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目的是:。
(2)请问小玲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
10.下列动物中,喜欢昼伏夜出的是( )A.老鼠B.羊C.舵鸟D.鳄鱼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适宜的( )、( )和( )等。
2.制作生态瓶时,放入生物时应该先放( ),再放( )。
3.蚯蚓喜欢生活在( )、( )的环境。
1.7《改变生态瓶》课件(13张PPT)
1. 每组从“减少水量”“增加小鱼”“增加水草” 三个变量中选取两个进行探究活动。
2.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改变水量:第二个瓶子比第一个减少三分之二; 改变鱼的数量:分别放4条、8条; 改变水草数量:分别放2株、8株;
3.细心观察即时记录,完成记录单。
4.实验结束后,即时整理材料,各组记录员到讲台输 入本组数据。
课堂练习
3. 如果将右图生态瓶中的动物增加5 倍,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C )
A.动物们能更悠闲地生活 B.水变浑浊的时间更短了 C.鱼浮出水面的频率降低了
谢谢
• 要勤换水; • 生态瓶需要光的照射; • ……
课堂练习
1、生态瓶中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加的原因 合理的是( B )
A. 需要事物 B. 缺少氧气 C. 小鱼太兴奋了
2. 在探究小鱼生存状况与水草数量的关系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C )
A. 水草的数量可以是一组5株,另一组6株 B. 两个生态瓶中放置的鱼的种类可以不同 C. 这个对比实验要多做几次
教科版五上《生物与环境》单元
7.改变生态瓶
说说你的 生态瓶
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生态瓶中哪些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小 鱼的生长状况呢?
水的量 水草的数量 小鱼的数量
……
减 少 水 量
改变这些条件,小鱼会生活得怎么样? 为什么?
增
增
加
加
水
小
草
鱼
减 少 水 量
思考下列问题,说说你的实验方案?
1.改变的条件是?如何改变? 2.哪些条件保持不变? 3.如何判断改变这个条件对小鱼的生 活状况产生了影响 4.有什么要注意的?
探究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1.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教学设计3.讲解: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例如,森林、草原、湖泊、河流、海洋、农田等。
(教学提示:出示对应生态系统图片,并指导学生完成班级记录表。
)4.提问:在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系统,你们知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吗?(预设:不知道;可能是海洋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生物圈。
那么怎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能使里面的生物和谐共生呢?让我们继续探索。
探索二:设计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生态瓶1.过渡: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设计一个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生态瓶来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这样的生态瓶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要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达到平衡,让生物很好地生存下去。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鲢鱼、泥鳅、鲫鱼、小龙虾、田螺、黑藻、金鱼藻、水葫芦、沙子、石头、池塘水、自来水等材料的图片。
)这些是我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一些光能自养及异养微生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提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量的提供者。
消费者:指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通常是动物。
们制作生态瓶可能会用到的材料,你们想在生态瓶中放什么动物呢?(预设:鲢鱼;泥鳅;小龙虾;……)那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生存需要哪些条件吗?该如何满足它们的需要?(教学提示:出示植物生长习性,动物食性、生长周期以及繁殖的资料。
)3.布置任务:请大家根据资料内容,先完成自己的设想。
4.交流:请养殖意向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大家在组内讨论设计生态瓶需要考虑的问题。
5.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完成设计方案。
(教学提示:为提高设计与画图效率,可提供生物图片不干胶贴纸供学生选择使用。
)探索三:制作生态瓶1.过渡:生态瓶的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你们打算按照什么顺序完成生态瓶的制作?(预设:先做好非生物环境建设,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生存需要的物质,再放入提供食物和氧气的植物,最后放入动物。
1-7-改变生态瓶
• 植物生长良好。 • 颜色呈现翠绿。
生态瓶中旳动物:
• 动物活动敏捷。 • 经常浮到水面进行活动。
生态瓶中旳水
• 水有点浑浊。
植物在生态瓶中起什么作用?
• 给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
动物在生态瓶中起什么作用?
• 给植物提供养分和二氧化碳。
降低生态瓶里旳水?
因为水量降低,动植物 旳生存空间降低,氧气 量降低,水少旳小鱼浮 出水面旳次数比较多。
增长生态瓶里旳生物?
水草增长,产生旳氧气量就增 长,鱼浮出水面旳次数会降低; 小鱼增长,耗氧量增大,小鱼 浮到水面旳次数会增多。
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
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 旳吸收,还会降低动物旳 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 影响。
在自己设计旳生态瓶中增长比原来多一 倍数量旳小金鱼。
• 观察统计生态瓶中小金鱼旳变化:
试验计划------增长少生态瓶里旳生物
试验旳现象: 1分钟小鱼浮到水面旳次数纪录表
3
3
4
小鱼多了,
水中氧气
会不够,
1
0
0
小鱼生活 旳不好。
1、假如生态瓶里旳小鱼增长两倍会出现什么情况? 增长四倍呢?
小鱼浮到水面旳次数会越来越多
2、是不是生态瓶里旳植物越多越好呢?我们怎样分 析这个问题旳?
不是。水草越多,小鱼旳活动空间会越少, 小鱼被水草缠死,植物和动物旳数量要平衡。
小鱼旳数量都要一样多
试验计划------降低生态瓶里旳水
提出旳问题: 水少了,小鱼生活旳好吗?
推 测:
水少了,小鱼生活旳不好。
两个组相同旳条件:相同旳小鱼、水草、瓶子等。
两个组不相同旳条件:水多少旳不同
改变生态瓶
第7课改变生态瓶(一)背景和目标学生做了生态瓶,生态瓶中各种生物生活得好坏,现在已经可以观察到了。
在这个时候,可能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这个小组的生态瓶中,生物都生活得好。
由于各小组的情况不一样,生态瓶不可能都做得很好,在这里提出如何让我们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可以说是恰逢其时的。
这一课也是学生初次研究生态平衡的活动。
学生通过前面的研究,可能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一些理解,但还缺乏实际的感受。
比如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恰当的数量比例等。
本课将让学生来研究这些问题,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将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在本课中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影响生态瓶中动植物生长的原因进行分析,还要注意教科书上的卡通图给出的一些方向性的暗示。
希望教师在这方面要注意引导。
教科书共两页,内容分为两部分。
每个学生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实验活动。
第一部分:减少生态瓶里的水选择两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倒掉一半,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氧气量减少,水少的生态瓶中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应该多些。
第二部分: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把生态瓶里水草的数量增加一倍,生态瓶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由于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一般情况下,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把另一个生态瓶里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生态瓶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如果小鱼增加两倍或四倍,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
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
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群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
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教学准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教学内容
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4、(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