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的分类
史料的名词解释

史料的名词解释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之一,它是指那些与过去事件相关的记录、文献和物证。
历史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往往需要借助史料来了解过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然而,史料的解读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历史学家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史料的分类史料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口述史料、官方史料和非官方史料等。
1. 文字史料:文字史料是指通过文字传达的记录和文献。
它可以包括官方文件、文学作品、私人信件、日记和人物回忆录等。
文字史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分析古文、比较不同史书的记载以及探究作者的意图和动机,历史学家可以从中还原过去的事件和社会情况。
2. 图片史料:图片史料指的是以图像形式保存的史料,包括照片、绘画、地图、印章等。
图片史料透过视觉的方式呈现过去的场景和物象,有助于历史学家对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
但需要注意,图片史料并非完全客观,也需要结合文献和其他史料进行综合分析。
3. 口述史料:口述史料是指通过口头方式传承的史料。
这些史料往往记录了个人和群体的记忆、经历和见证,如口述历史、访谈录等。
口述史料对于研究日常生活、社会风俗和个体经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4. 官方史料:官方史料是由政府机构、官员或者组织所产生的史料。
官方史料通常包括法律、政令、公文、报告和统计数据等。
这些官方文件记录了政府决策、行政管理以及各种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研究政治、制度和权力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5. 非官方史料:非官方史料是除了官方机构以外的团体或个人所产生的史料。
例如,私人日记、家族档案、民间传说和民俗等,这些非官方的史料记录了个体和群体的观念、信仰和日常经验,有助于揭示社会底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征。
二、史料的解释史料解释是历史学家根据史料进行分析和阐释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理解史料所包含的信息,更是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并给予合理的解释。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一、史料分类1.按内容划分史料可以按照其内容的不同进行划分。
例如可以将其分为政治史料、经济史料、社会史料、文化史料等。
这样的划分方式主要是根据史料所涉及的主题或方面进行区分。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对一些具体领域的史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2.按形式划分史料可以按照其形式的不同进行划分。
例如可以将其分为文字记录类史料、图像类史料、物件类史料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史料的表现形式进行区分。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对不同形式的史料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历史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探讨历史问题。
研究者可以通过查阅史料、读书笔记和专门文集等,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细致的阅读、摘录和归纳总结,最后通过对文献的详细分析来揭示历史的真相。
2.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一种实地考察和实地调研方法。
通过亲自前往研究对象所在的地区,直接观察、采访和交流,以获取更为真实和全面的史料。
田野调查法特别适合于研究当代历史、民俗文化和口述史料等,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和当地的历史文化。
3.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对象进行比较,来揭示历史规律和特点。
研究者可以选择相似性或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相同或不同之处,为研究问题提供更多的证据和视角。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的史料,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4.统计研究法统计研究法是通过统计数据和数量分析来研究历史问题。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可以揭示历史事件的规律和趋势。
研究者可以使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工具来处理数据,并进行相关的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较强的数学和统计基础。
总结起来,史料分类和研究方法是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透过史料分类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整理和研究;而研究方法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在实际研究中的指导和方向。
史料的理解与运用

3.局限:个人因素(立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篡改历 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例1 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 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 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 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 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 ) C( ①是珍贵的史料 ②它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①正确,②③错误
(二)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种类: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①比文献资料可信。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 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
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1)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
史料、第二手史料。 1.含义:(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 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 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 (2)第二手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是后
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例2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 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引 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B )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最容易受到作者主观因素影响
的是( B )
A.发生的地点 B.事件的经过
史料分类标准

史料分类标准
史料分类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进行划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史料分类方式:
1. 按史料来源分类:根据史料的来源,可以将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
一手史料是指直接来源于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的原始材料,如史书、档案、日记、信件、文物等;二手史料则是指经过后人整理、编写、解释、评价的史料,如教科书、学术论文、历史著作等。
2. 按史料性质分类:根据史料的性质,可以将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
文字史料是指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历史材料,如书籍、文章、信件、日记等;口述史料则是指以口头形式传承下来的历史材料,如传说、故事、民谣等。
3. 按史料年代分类:根据史料的年代,可以将史料分为古代史料、近代史料和现代史料。
古代史料是指古代时期的历史材料,如古代文献、文物等;近代史料是指近代时期的历史材料,如近代文献、档案、报刊等;现代史料则是指现代时期的历史材料,如现代报刊、书籍、影视资料等。
4. 按史料地域分类:根据史料的地理区域,可以将史料分为国内史料和国外史料。
国内史料是指中国境内保存的历史材料,如中国古籍、文物等;国外史料则是指境外保存的历史材料,如外国文献、文物等。
5. 按史料形式分类:根据史料的载体形式,可以将史料分为纸质史料和电子史料。
纸质史料是指以纸张为载体的历史材料,如书籍、报纸、期刊等;电子史料则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历史材料,如电子书籍、电子档案、数据库等。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史料分类方式,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领域。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选择合适的史料分类方式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整理和分析史料,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简述史料的分类

简述史料的分类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它们是研究者了解过去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的重要资源。
根据来源、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史料可以被分为多种分类。
本文将从这三个角度简述史料的分类。
一、根据来源分类1. 文献史料:这类史料是指历史时期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的文献资料,如古代的典籍、史书、编年体史料等。
文献史料是研究古代历史的主要来源,它们可以提供详实的史实、人物事迹和社会制度等信息。
2. 口述史料:口述史料是通过口头传承或记录的方式得到的历史资料。
这类史料常见于民间传统、口述历史和口述文学等领域。
口述史料可以提供丰富的个人经历、民俗传统和口述历史等内容,对于研究特定历史事件或群体具有重要价值。
3. 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是指保存下来的具体物体,如文物、器物、建筑遗址等。
这类史料可以通过考古学的手段进行研究,提供关于古代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的重要线索。
二、根据形式分类1. 书面史料:书面史料是指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的史料,包括文献史料和一些书信、日记、档案等。
这类史料通常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但也需要研究者注意其作者身份、立场和史料真实性等问题。
2. 录音史料:录音史料是指通过录音技术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料。
这类史料常见于口述历史、音乐、演讲等领域,可以提供声音和语言表达的信息,对于研究历史语言、音乐风格和口音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3. 影像史料:影像史料是指通过摄影、摄像等技术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料。
这类史料可以提供视觉上的信息,对于研究历史事件、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等具有重要价值。
三、根据内容分类1. 政治史料:政治史料是研究政治制度、政策和政治事件的重要资源。
这类史料通常包括政府文件、政治宣言、政治演讲等,可以提供政治决策和政治变革的相关信息。
2. 经济史料:经济史料是研究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和经济变迁的重要资料。
这类史料常见于商业记录、财务账簿、官方统计数据等,可以提供经济发展、贸易往来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信息。
3. 社会史料:社会史料是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重要材料。
(完整版)史料

史料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
一、史料的分类:第一种分法:按史料存在的形式划分,可分为实物类史料、文献(文字)类史料、口述类史料、图片影音类史料和风俗类史料。
1、实物类史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如: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碑刻、雕塑、绘画、墓葬、遗迹或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它是“重现”远古历史的最重要依据,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2、文献(文字)类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料。
如:官私史书(如“二十四史”,又称“正史”,其中《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其余为纪传体断代史,注意《资治通鉴》不属于“二十四史”),思想类与学术类著作,公私文书档案,地方史志,传记谱牒,报刊杂志(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刊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察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文学作品(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文集日记,野史笔记,回忆文稿,考古发现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简帛文字、碑刻、和墓志,日常生活的文字遗留(如古代的农民历、商店的帐薄、土地契约书,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等。
3、口述类史料:经过历代口耳传承得以保存下来的或为后人记录而成的史料,适用于民间传说、节日来源、习俗、比较隐秘或具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或亲历者尚存等情况。
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社会歌谣、座谈录音以及访问调查等。
其内容大都是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实,保持了其权威性和鲜活性。
亲历者所述说的环境、细节、所体验的感情、所刻画的心理往往是别人不易领会到的。
史料的价值知识点总结

史料的价值知识点总结一、史料的定义和分类史料是历史研究中的基本材料,它是指史学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现象的记录和记载,包括书面文献、口述资料、考古文物等。
根据不同的来源和形式,史料可以分为书面史料、口头史料和考古史料三种类型。
1. 书面史料书面史料是通过文字记录和记载的历史资料,包括史书、文献、档案、日记、信件等。
它们是历史研究中最主要的来源,能够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知识。
例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记录了中国古代的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成为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2. 口头史料口头史料是通过口头传承和记忆传递下来的历史资料,包括口述史、传说、民间故事、老年人的回忆录等。
这些资料通常是在特定社会群体中口头传承并积累起来的,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和可信度。
口头史料在研究古代历史和民族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3. 考古史料考古史料是通过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所获得的历史资料,包括遗址、器物、墓葬、文字碑刻等。
这些史料能够为史学家提供客观的实物证据和物质文化遗产,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古代社会和文化。
考古史料在研究古代社会制度、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
二、史料的价值和作用史料具有丰富多样的信息和价值,它们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依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1. 提供客观的历史事实史料能够提供客观的历史事实和现象,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通过书面史料、口头传统和考古发现,我们能够获取大量的历史信息和知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2. 揭示历史规律和变迁史料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变迁的原因。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我们能够找到历史事件和过程的一些规律性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对历史演变的原因有更深入的认识。
3. 促进历史学理论的发展史料是历史学理论建构的基础和依据,它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数据,有助于推动历史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能够不断深化对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
史料的分类和解读

史料的分类和解读1.史料的分类[内涵解读](1)史料概念:史料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
(2)史料分类①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与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
例如《史记》一书,就包含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②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前人创造发明的有形物品。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遗址,即前人活动的各种场所,如居址、村落、作坊等各种建筑设施。
二是墓葬,即古人的墓穴。
墓葬作为实物史料,有它特殊的意义。
一个保存良好的墓葬,不仅有古代人的遗体,还往往有许多随葬物品,有的甚至还有大量的壁画、简册和古代文献,因此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面貌。
三是文物,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
文献资料:按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文献应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
口传资料是指经历代口耳相传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行。
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是保留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
近年来盛行的各种口述录音资料、回忆录等,都是口传资料的典型。
但与口传资料相比,文字资料因其更加丰富且完备而更为重要。
[典例导引](2012年高考广东卷)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商代可能出现牛耕的最确凿的历史依据。
A项不能因为有“牛骨”就确定牛耕的出现,因为牛最早只是作为宗庙的祭祀用品。
史料的分类和解读

史料的分类和解读史料的分类和解读1.史料的分类[内涵解读](1)史料概念:史料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
(2)史料分类①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与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
例如《史记》一书,就包含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②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前人创造发明的有形物品。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遗址,即前人活动的各种场所,如居址、村落、作坊等各种建筑设施。
二是墓葬,即古人的墓穴。
墓葬作为实物史料,有它特殊的意义。
一个保存良好的墓葬,不仅有古代人的遗体,还往往有许多随葬物品,有的甚至还有大量的壁画、简册和古代文献,因此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面貌。
三是文物,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
文献资料:按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文献应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
口传资料是指经历代口耳相传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行。
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是保留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
近年来盛行的各种口述录音资料、回忆录等,都是口传资料的典型。
但与口传资料相比,文字资料因其更加丰富且完备而更为重要。
[典例导引](2012年高考广东卷)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商代可能出现牛耕的最确凿的历史依据。
A项不能因为有“牛骨”就确定牛耕的出现,因为牛最早只是作为宗庙的祭祀用品。
史料的分类和解读

史料的分类和解读1.史料的分类[内涵解读](1)史料概念:史料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
(2)史料分类①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与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
例如《史记》一书,就包含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②按照史料的载体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前人创造发明的有形物品。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遗址,即前人活动的各种场所,如居址、村落、作坊等各种建筑设施。
二是墓葬,即古人的墓穴。
墓葬作为实物史料,有它特殊的意义。
一个保存良好的墓葬,不仅有古代人的遗体,还往往有许多随葬物品,有的甚至还有大量的壁画、简册和古代文献,因此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面貌。
三是文物,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
文献资料:按史学家马端临所说,文献应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
口传资料是指经历代口耳相传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行。
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是保留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
近年来盛行的各种口述录音资料、回忆录等,都是口传资料的典型。
但与口传资料相比,文字资料因其更加丰富且完备而更为重要。
[典例导引](2012年高考广东卷)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商代可能出现牛耕的最确凿的历史依据。
A项不能因为有“牛骨”就确定牛耕的出现,因为牛最早只是作为宗庙的祭祀用品。
史料

史料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
一、史料的分类:第一种分法:按史料存在的形式划分,可分为实物类史料、文献(文字)类史料、口述类史料、图片影音类史料和风俗类史料。
1、实物类史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如: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碑刻、雕塑、绘画、墓葬、遗迹或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它是“重现”远古历史的最重要依据,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2、文献(文字)类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料。
如:官私史书(如“二十四史”,又称“正史”,其中《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其余为纪传体断代史,注意《资治通鉴》不属于“二十四史”),思想类与学术类著作,公私文书档案,地方史志,传记谱牒,报刊杂志(近现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报刊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从不同观点对此事的了解,娱乐性的报刊则可以观察当时人的文化和生活),文学作品(虽有虚构之处,但常可反映当时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观念等,对于文化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文集日记,野史笔记,回忆文稿,考古发现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简帛文字、碑刻、和墓志,日常生活的文字遗留(如古代的农民历、商店的帐薄、土地契约书,以及私人来往的书信等,由于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传下来的东西,常能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实际生活及想法)等。
3、口述类史料:经过历代口耳传承得以保存下来的或为后人记录而成的史料,适用于民间传说、节日来源、习俗、比较隐秘或具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或亲历者尚存等情况。
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社会歌谣、座谈录音以及访问调查等。
其内容大都是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实,保持了其权威性和鲜活性。
亲历者所述说的环境、细节、所体验的感情、所刻画的心理往往是别人不易领会到的。
中考冲刺之史料的分类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 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 的资料
历史的分类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 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 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 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 究及诠释。
历史的分类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 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 “有意的史料”; (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 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 “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 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九年级历史中考冲刺复习
历史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 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
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 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 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 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史料的类别

史料的分类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1、文献史料: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000(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着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
应属于“无意史料”。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年号谥号庙号尊号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谥号按性质分三类:?(1)表扬性的?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知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2)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 好内远礼曰炀?(3)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mǐn)?2.庙号:是根据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一、史料的分类

一、史料的分类史学研究方法一、史料的分类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一)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1、种类:?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 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3、局限: 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例(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
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
”这则报道 ?是珍贵的史料 ?它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2.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框)。
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通知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可能是一。
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席。
但目前仍然缺席。
我请你通知我,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校长:L?H?泰纳 (Turner) (二)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2、地位: ?比文献资料可信。
?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 a.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b.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三)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简述史料的分类

简述史料的分类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来源,它们记录了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化。
根据其性质和形式的不同,史料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史料分类。
1. 史书:史书是最常见的史料之一,它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系统记录和整理的著作。
史书可以分为通史和专史两种类型。
通史是对整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国家、地区历史的全面记述,如《史记》、《资治通鉴》等;专史则是对某个特定事件、人物或领域的详细研究,如《三国志》、《明史》等。
2. 文献:文献是指古代的书籍、文书、碑刻等各种文字材料,它们记录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文献可以分为官方文献和私家文献两种类型。
官方文献包括法律、政令、官方公文等,如《汉律》、《唐令》等;私家文献则包括私人写给他人的信件、日记、诗词等,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等。
3. 口述史料:口述史料是通过采访或记录当事人口述的历史资料。
口述史料可以是个人回忆、亲历者的见闻或口头传承的历史故事。
这些口述史料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二战幸存者的口述史料。
4. 考古资料:考古资料是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等进行发掘和研究获得的历史资料。
考古资料可以包括遗址的结构、出土文物的类型、墓葬的形式等。
考古资料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5. 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在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记录和资料。
档案资料可以提供许多历史事件的详细记录和相关证据,如国家档案馆收藏的各种档案资料。
6. 地方志书:地方志书是对某个特定地区的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进行系统记述的著作。
地方志书是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资料,各地方志书通常由当地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等编纂而成。
史料的分类是为了方便研究者对历史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印证,提供更完整和准确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
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说,熟悉不同类型的史料,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
史料的类别

史料的分类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1、文献史料: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000(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
应属于“无意史料”。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年号谥号庙号尊号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谥号按性质分三类:(1)表扬性的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知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2)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好内远礼曰炀(3)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mǐn)2.庙号:是根据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庙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文字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
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
(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
证据。
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