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经济学最新版本
《新结构经济学导论》(试行版)第一部分 林毅夫
![《新结构经济学导论》(试行版)第一部分 林毅夫](https://img.taocdn.com/s3/m/24c81ae3be23482fb4da4ccf.png)
新结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结构革命林毅夫•我们为何要反思发展经济学•我们为何要反思发展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我们为何要反思发展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的结构革命•我们为何要反思发展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的结构革命•结语I.我们为何要反思发展经济学我们为什么要反思?经济学理论解释人们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引领经济政策或决策以达到预期反思失败失败发展理论急需反思发展经济学 1.0版结构主义关注市场失效问题:进口替代策略结果惨淡发展经济学 2.0版新自由主义关注政府失效问题:华盛顿共识迷失的二十年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亚洲四小龙的成功: 出口导向中国,越南,毛里求斯:转轨经济中的双轨制遵循主流理论的不成功,成功的违反主流理论:反思发展经济学世界银行与发展经济学的反思《东亚奇迹》出口导向且支持市场经济的政府《增长报告》(i)开放;(ii)宏观稳定;(iii)高储蓄率,高投资率(iv)有效市场;《第一个十年的经济增长》世上没有万能药•世界银行是前两版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0多个发展中经济体,到2008年–从低收入跨过中等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只有两个–从中等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只有13个,其中8个是西欧周边或石油生产国–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在实践过程中,世界银行也不断对发展经济学进行反思II.新结构经济学•但不是回归到《国富论》书中,亚当·斯密根据其研究所提出的观点•但不是回归到《国富论》书中,亚当·斯密根据其研究所提出的观点•我们应回归到亚当·斯密的研究方法,即《国家财富的本质和原因的研究》•但不是回归到《国富论》书中,亚当·斯密根据其研究所提出的观点•我们应回归到亚当·斯密的研究方法,即《国家财富的本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之后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进展,绝大多数是根据这种方法的研究得来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发展经济学是研究收入增长和相关问题的理论•高速持久的收入增长是现代才有的现象•现代的经济增长其本质是一个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不断的结构变化过程,包括提高生产新结构经济学•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其决定因素,也就是研究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的决定因素•我为何将此研究方法命名为“新结构经济学”?•依惯例,它的名字应该是结构经济学•多出的那个“新”字是为了把它和结构主义区分开来•核心假说。
新结构经济学(中国大学慕课) 单元小测
![新结构经济学(中国大学慕课) 单元小测](https://img.taocdn.com/s3/m/a781a722ddccda38376bafe0.png)
中国大学慕课《新结构经济学》单元测验答案(林毅夫,付才辉)第一部分小测1.新结构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创新的来源不包括( A )。
A.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00/2.00B.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C.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D.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实践经验2.新结构经济学最早脱胎于哪部著作( C )。
A.《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B.《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C.《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2.00/2.00D.《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3.现代经济学的本体是( C )。
A.机会成本B.效用最大化C.理性选择 2.00/2.00D.利润最大化4.不属于战后13个发展典范的典型特征事实是( D )。
A.有为政府B.有效市场C.对外开放D.高消费低储蓄 2.00/2.005.关于企业自生能力定义准确的一项是( B )。
A.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
B.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
2.00/2.00C.自生能力是指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
D.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
6.新结构经济学的哲学理念不包括( B )。
A.因行获知B.知行合一 2.00/2.00C.用知践行D.知成一体7.关于新结构经济学学科定位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D )。
A.以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研究工具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构成C.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为主导D.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经济中的具体应用 2.00/2.008.理性选择的基本法则不包括( A )。
新结构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e1db9f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a.png)
经济学术语
01 何为“”
03 同行评价 05 定位
目录
02 理念 04 释义 06 作用
新结构经济学是林毅夫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并倡导的研究经济发展、转型和运行的法,以一个经济体在每一个时点给定、随着时间可变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为切 入点,来研究决定此经济体生产力水平的产业和技术以及交易费用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等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 决定因素和影响。其主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从其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出发,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有 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何为“”
新结构经济学是林毅夫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并倡导的研究经济发展、转型和运行的理论。新结构经济学主张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以一个经济体在每一个时点给定、随着时间可变的要素禀赋 及其结构为切入点,来研究决定此经济体生产力水平的产业和技术以及交易费用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等经济结 构及其变迁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其主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从其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出发,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业,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迈克尔·斯宾塞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伯克利讲席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世界银行一直致力于实现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在(《新结构经济学》)这部杰出的著作中,其首席经济 学家林毅夫,设立了一个让这个梦想成为现实的经济路线图。他认为,中国的成功可以在世界其他地方取得;并 明确有力地说明了哪些结构性转型是必需的,政府能够而且必须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本书将成为重新思考发 展问题的一座里程碑。此前多年,“华盛顿共识”引导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开发机构;如今其已丧失 信誉,而本书则提供了一个替代。
2023新版经济学课程标准解读
![2023新版经济学课程标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4938e0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7.png)
2023新版经济学课程标准解读该文档旨在解读2023年新版经济学课程标准,以帮助教育界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容和研究目标。
导言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它研究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原理和规律。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教育部于2023年发布了新版经济学课程标准。
本文将对新标准进行解读,以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课程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课程框架新版经济学课程标准分为三个维度: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和研究目标。
1.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新标准明确了四个核心素养:经济思维素养:学生需培养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创新创业素养:学生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社会责任素养:学生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并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跨文化素养:学生需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增加对全球经济联系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2.课程内容新版经济学课程标准覆盖了广泛的经济学知识和概念,包括但不限于:微观经济学: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市场结构、消费者行为等。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与失业、国际贸易等。
经济政策与实践: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发展战略等。
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经济合作、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等。
3.研究目标新版经济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包括:理解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它们解释和分析经济现象。
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将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结论新版经济学课程标准的发布旨在推动学生经济素养的全面提升,并培养他们具备创新、合作和社会责任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应理解并积极践行新标准,以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发展。
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解读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实施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新结构经济学“新”在哪
![新结构经济学“新”在哪](https://img.taocdn.com/s3/m/889c033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3.png)
新构造经济学“新〞在哪?新构造经济学新在哪?就相似性而言,新与旧构造经济学都以开展中国家与兴隆国家之间的构造性差异为根底,并且都成认政府在协助经济从较低开展阶段向较高阶段提升时所起的积极作用。
然而,就政府的目的和干预措施而言,新旧构造经济学却有着诸多根本性的差异。
旧构造经济学支持开展中国家的政府采用违犯经济体比较优势的开展政策,通过行政手段和价格扭曲措施来优先开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新构造经济学那么强调市场对于配置资源的中心作用,并认为政府应在产业晋级过程中对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性和协调问题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
新旧构造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植根于对构造刚性根源的不同看法:旧构造经济学认为,导致开展中国家难以开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市场失灵,是由不正确的价格信号所外生决定的,而这些价格信号又被垄断、或劳动力对价格信号的缓慢反响、或要素的不可流动性等因素所扭曲。
与之相反,新构造经济学认为,开展中国家之所以无法建立起资本密集型产业,是由其要素禀赋构造所内生决定的;资本的稀缺、软性和硬性根底设置的落后都使得资源从已有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配置并不能给开展中国家的企业带来利润。
同时,旧构造经济学持有世界两极化这种相当局限的看法,认为仅有低收入的外围国家和高收入的中心国家这两类国家之分,因此也就相应地用两点分布来描绘开展中国家和兴隆国家之间的差异。
与之相反,新构造经济学那么认为开展中国家和兴隆国家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包括很多不同开展阶段和开展程度在内的开展连续频谱。
对开展中国家和兴隆国家两极分化的看法,使得旧构造经济学家们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经济开展是一个连续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遵循自身比较优势的国家都有时机在每一个开展阶段调整和改进该阶段的最优经济构造,而这一点正是新构造经济学所强调的。
旧构造经济学家总认为,外在的、政治和经济都占主导地位的兴隆国家让初级大宗商品的价格进入下降的恶性循环,使得高度依赖资源出口的开展中国家成为依附于兴隆国家的受害者;而新构造经济学却否认了这种依附理论,认为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世界里,参与世界复杂多样的分工正是开展中国家抑制不利的历史趋势的机遇,借此可以建立起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加速经济增长,不断缩小与兴隆国家之间的差距。
新结构经济学pdf
![新结构经济学pdf](https://img.taocdn.com/s3/m/0a04c43d6294dd88d1d26ba8.png)
新结构经济学pdf新结构经济学读后感新结构经济学读后感新结构经济学读后感读《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有感这个学期学习发展经济学了相关知识,期间拜读了林毅夫先生的著作《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对经济发展理论有了一个新的拓展。
将以往对经济发展的模糊零碎的知识模块化,整合在了一起,受益颇深。
新结构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主要立足于三个角度:一、经济体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二、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的产业与基础设置;三、市场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新结构经济学的经济发展理论倾向于要素禀赋发展论。
林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禀赋及其结构(定义为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在每一个特定的发展水平就是给定的,并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因而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也会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不同的产业结构不仅意味着不同的产业资本密集度,还意味着不同的最优企业规模、生产规模、市场范围、交易复杂程度以及不同的风险种类。
一个经济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除了要素禀赋发展理论,还有学者认为经济体可以选择市场需求来作为自己经济启动的道路选择。
选择市场需求理论发展无疑就是瞧到了市场的需求,想借助市场需求打开经济局面。
事实上,这种选择对于一个经济尚未启动的经济体来说其风险性就是大于要素禀赋理论的。
虽然响应市场需求生产出的产品不怕没有销路,但生产过程中付出的成本就太大了。
对于一个经济尚未启动或者刚刚启动的经济体来说,从自身的要素禀赋出发显然成本风险会小很多。
如果一个经济体只有一种要素禀赋占优那么就没办法了,但就是如果经济体有多种要素可供选择,这个时候必须借助市场需求理论,结合市场进行生产,不能盲目根据最优要素进行生产,这样可以减小生产之后的再生产风险。
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由于要素禀赋结构不同,相应的会有不同的经济结构。
处于初级发展水平的国家,其要素禀赋结构一般会呈现出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同时资本相对稀缺的特点,因而生产也多集中于劳动力或资源密集型产业。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5182f09e51e79b89680226fe.png)
经 济 学 季 刊 $ % & ' () * + ' + , & *. ( / 0 1 / 2 3
4 + 2 5 ! "6 + 5 ! 7 * 0 + 8 1 / # " ! "
新结构经济学
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林毅夫 !
摘 要 " 经济 发 展 本 质 上 是 一 个 技 术 产 业 不 断 创 新 结 构 不 断变化的过程 发展 经 济 学 在 二 战 后 刚 成 为 现 代 经 济 学 中 的 一 个 分 支时 结构主义的 观 点 占 主 流 认 为 经 济 结 构 外 生 决 定 强 调 市 场 失灵及政府在改 变 经 济 结 构 促 进 经 济 发 展 中 的 作 用 由 于 结 构 主 义所主张的以政府主导产业结构升 级 的政 策在发展 中国 家 普 遍 失 败 到了 # " 世纪 9 " 年 代 以 后 发 展 经 济 学 转 而 以 华 盛 顿 共 识 为 主 流 强调政府失灵 片 面 侧 重 市 场 的 作 用 并 且 忽 视 了 对 结 构 及 其 变 迁 问题的研究 本文 提 出 新 结 构 经 济 学 的 理 论 框 架 认 为 经 济 结 构 内 生决定于要素禀 赋 结 构 并 倡 导 以 新 古 典 经 济 学 的 方 法 来 研 究 经 济 结构及其变迁 以 及 政 府 市 场 在 此 过 程 所 起 的 作 用 以 弥 补 当 前 发展经济学的不足
!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 这次危机所造成的影响 # 可能远比危机本身更加持久 &
新结构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c11f16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a.png)
在第三章中,作者深入探讨了产业、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为发展 中国家如何实现“起飞”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在第四章中,作者制度与国际竞争 的问题,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改革和开放实现国家繁荣。
本书的目录虽然简洁,但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每个章节的标题都体现了作者 的观点和思路,而且每个章节的内容都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种组织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观点,而且可以更好地应用 书中的理论指导实践。
这句话提醒我们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如果经济增长没有带来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增加,那么这种增长是没有意义的。政府和企业应该 致力于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和期望。
阅读感受
《新结构经济学》这本书是林毅夫先生的杰作,作为发展经济学的创新之作, 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决定因素和作用。在 此,我想分享我的一些感悟和体验。
这句话指出了经济发展的本质。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过程, 更是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实现经 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句话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生产 效率和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政府和企业都应该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和鼓励。
本书的目录体现了林毅夫教授对经济发展和结构变革的独特见解。在第一章 中,作者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阐述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点以及与 发达国家的差异。这为作者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概念奠定了基础。在第二 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基于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强调了利用本国资源禀赋 和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性。
我想说的是,《新结构经济学》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书籍。它不仅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经济发展,还为我们在实践中制定经济发展 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研究产生深远的 影响。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c04650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a.png)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新结构经济学如何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从而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启示。
新结构经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强调了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突破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的一些局限。
本文将首先概述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理念,然后分析其在重构发展经济学框架中的关键作用,最后讨论新结构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我们希望能够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新结构经济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其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围绕“结构决定发展”的核心思想展开。
它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金融结构等,对其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新结构经济学主张,在制定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并适应这些结构性特征。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在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但二者的角色和作用方式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结构性特征进行调整。
在市场机制方面,新结构经济学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推动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新结构经济学也重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市场监管等方面。
新结构经济学还提出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理念。
它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因此,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和技术路径。
同时,新结构经济学也强调,比较优势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创新来不断提升和转变的。
新结构经济学还关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
它认为,经济发展不仅要追求速度和规模,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新结构经济学也强调,经济发展应当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
新结构区域经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昌大学
![新结构区域经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昌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a9ed11d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d.png)
绪论单元测试1.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由南昌大学经管学院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合作形成。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区域的类型有三种:匀质区、结节区、规划区A:对B:错答案:A2.空间地理学的三大性质A:异质性B:关联性C:相同性D:替代性答案:ABD3.在新结构经济学中,什么是分析经济发展的起点A:产业结构B:技术进步C:比较优势D:禀赋特征答案:D4.新结构经济学主张以发达国家为标杆,发展中国家缺什么补什么A:对B:错答案:B5.极化区,一般由运动、网络、节点、等级体系和表面五个基本要素组成A:对B:错答案:A6.区域经济具有哪些性质A:关联性B:相对独立性C:整体性D:空间差异性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区域科学的三个领域A:区域管理学B:产业经济学C:空间经济学D:区域经济学答案:B2.空间经济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静态均衡分析A:对B:错答案:B3.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结合点是一个经济体在每个时点的什么禀赋及其结构A:技术B:自然C:资本D:要素答案:D4.新结构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范式结合的产物A:错B:对答案:B5.区域经济学起源于哪个国家A:美国B:日本C:中国D:德国答案:D6.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什么?A: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C:空间溢出机制D: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答案:ABD第三章测试1.区位理论的鼻祖是谁A:杜能B:克里斯泰勒C:韦伯答案:A2.杜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A:对B:错答案:A3.次优决策指成本最低、受益最多、市场份额最大化的决策A:错B:对答案:A4.廖什认为最佳区位在费用最小点,或者收入最大点A:错B:对答案:A5.新经济地理学的三大理论假说A:不完全竞争B:收益递增C:运输成本答案:ABC6.中心外围模型的基本特征A:差异性B:不平等性C:整体性答案:ABC第四章测试1.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A:对B:错答案:A2.在索洛模型中,对经济总体的增长贡献被设定为由哪三者组成A:劳动B:技术进步C:自然资源D:资本答案:ABD3.鲍莫尔法则驱动的产业结构变迁关键的假设是每个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是有差异的A:对答案:A4.阿罗模型(干中学)用技术的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
新结构主义经济学PPT课件
![新结构主义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c75afbcfc789eb162dc89c.png)
9
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 基于要素禀赋原理的比较优势理论 • 渐进的退出战略
10
基于要素禀赋原理的比较优势理论
• 旧“结构主义”经济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建议发
展中国家发展远远超过它们发展阶段且不符合它们比较优 势的产业。这样建立起来的企业没有自生能力;“华盛顿 共识”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体系中有 很多扭曲,但政府的作用还是很必要的。很多没有自生能 力的企业失掉了政府的扶持就会死。片面强调市场的作用 ,转型就会很慢,甚至根本不会发生。“双轨制”取得成 功是因为它意识到了市场的基础作用,但也意识到了符合 潜在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企业在初始阶段没有自生能力,需 要政府补助和保护。因此,要形成有活力的经济增长,需 要由市场经济来有效配置资源、促使企业自主创新和跟随 比较优势,但也需要政府解决协调性、外部性问题和支持 基础性研究。
4
新结构主义的产生
照搬“结构主义”和 “华盛顿共识”并不能 帮助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这迫使 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为获得持续经 济增长而采用的发展战略,其中至关重要的莫 过于引入对结构变迁及其自然结果——产业升 级的考虑。以往的经济学文献花了大量精力来 分析和讨论技术创新,但对结构变迁这个重要 问题却关注甚少。林毅夫提出新结构经济学, 即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结构和其 变迁的理论框架以弥补当前发展经济学的不足。
2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 在林毅夫提出“新结构经济学”之前,全球经 济学界已经有两版发展经济学,分别是二战后 流行的“结构主义”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盛 行的“华盛顿共识”。前者强调政府作用,要 求发展中国家发展重工业等“进口替代”产业; 后者则强调市场作用,要求发展中国家实行私 有化和市场化。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介绍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117bfefa0116c175e0e482a.png)
《新结构经济学》作者:韩妙第来自网络日期:2019年10月12日《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介绍作者:韩妙第日期:2019年10月12日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在于新结构,新结构的提出相对于传统的结构。
因此,要明确什么是新结构,什么不是新结构。
同时,要针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回答。
第一个,新结构与老结构的区别在哪里?第二个,“新结构经济”与“新经济结构”有何区别?第三个,“新结构经济”理论与“结构经济”理论之间的区别?第一,新结构与老结构的比较;要搞清楚新结构与老结构的区别首先要搞清楚传统行为系统的模式。
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进行界定,这种思维方式是通过指导思想、权力分配以及资源利用三个层面开展。
其次,作为整个经济行为的开展是以某种技术为载体开展,这些技术使得经济行为在开展时是以如何发展、如何展开以及如何分工进行,因此,作为经济行为所需要的技术不尽相同。
最后,作为经济行为中最重要的产业、生产、管理、流通、资源以及消费这六个环节也是有所突显,有所调整。
因此,在上述表格的比较中,新结构的核心体现在,更多的是强调产业间的协作机制结构,多极化的发展维度结构,新知识的应用场景结构。
而老结构的核心体现在,强调产业链的自上而下控制结构,中心化的贯彻发展结构,知识的规模化应用结构。
显然,新结构是基于老结构的蜕变、进步而产生的,更因为新、老经济的发展诱发致使脱颖而出的。
所以,在这其中,新结构经济是立足于协同的精神,利用各种利益的诉求进行耦合,最终通过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以及虚拟经济的三大平台,实现临界、交界以及跨界的有效结合,以优化的新结构促使经济增长模式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境界,从而以质化、效率以及智能供给的逻辑实现经济增长的协同机制。
第二,“新结构经济”与“新经济结构”的区别:“新结构经济”指的是这种经济结构脱胎于传统经济和新经济之中,使用各种全新的经济结构来驱使经济活动的开展。
因此,“新结构经济”属于经济组织、系统内部部分结构的调整,属于局部结构优化、改善等的改革之举。
新结构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25eba953b307e87101f696e5.png)
外生: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主要是政策因素影响,而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
的变量。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
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 的一般物质条件。
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目 录
货币政策
金融发展
3 4
利率政策完全有可能作为反周期的调控工具,通过鼓 励在萧条时期进行基础设置和产业升级投资,提高未 来的经济增速。 新结构经济学认为,每个给定发展水平的最优金 融结构可能取决于当时的主流产业结构、平均企 业规模和典型风险种类,而这些因素又进一步决 定于当时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
四、新结构经济学:一些政策洞见
2
对经济管理中关键工具的运用方式不同
旧结构经济学认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系统性干预是从 “发展中国家”走向“工 业化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核心手段,泛保护主义(如政府强加进口关税以 保护国内幼稚产业)、严格控制的汇率政策,以及在大多数产业部门设立国有企 业等都是这种系统性干预的组成部分。 新结构主义经济学视进口替代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顺产业阶梯而上的自然 现象,只要替代的产业符合变化后的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新的比较优势。
三、新结构经济学“新在哪里”
1
与以往方法的异同
(1)相似性:“新”与“旧”结构经济学都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结构 性差异为基础,并且都承认政府在协助经济从较低发展水平向较高水平提升时所 起到的积极作用。 (2)差异性:就政府的目标和干预措施而言,新旧结构经济学却有着根本性的差 异。旧结构经济学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采用违背经济体比较优势的发展政策, 通过行政手段和价格扭曲措施来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新结构经济学则强 调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中心作用,并认为政府应该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对企业所面 临的外部性和协调问题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
5.新结构主义经济学
![5.新结构主义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928e1174bed5b9f3f80f1c0c.png)
•
参考文献
• 1.高红鹰:《新结构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评述》,《经济学动 态》,2019年,第2期。
• 2.马 颖:《论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世界经济》, 2019年,第4期。
• 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经济 学季刊》2019年,第10期。
• 4.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 5.林毅夫:《 新结构经济学文集》,格致出版社,2019年版。
• 6.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 架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 7.彭欢,邱冬阳:《 新结构经济学框架下金融结构与经济增 长关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
•
思考题
• 1.新结构主义经济学与就结构主义经济学 的区别
• (二)新结构主义经济学的框架
• 新自由主义对经济发展的分析, 更多是超 越时空的纯经济分析。然而, 经济发展远不 仅仅是超越社会、超越政治、超越历史的 纯经济问题。新结构主义注意到, 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分析视野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更 加广阔, 在很多方面更加贴近经济发展的现 实, 因此, 应该注重借鉴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分析视角以观察经济发展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第三, 在每个给定的发展水平, 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
率的根本机制。作为一个连续变化过程, 经济发展水平的
变化要求产业多样化、产业升级和基础设置的相应改进。
产业多样化和产业升级的本质是一个创新过程, 在这个过
• 第一,一个经济体的禀赋及其结构( 定义
为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 本的相对丰裕程度) 在每一个特定的发展水 平是给定的, 并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