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
关于好品德的人物事例
关于好品德的人物事例一、孔子——尊师重道的品德1. 事例内容-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学问家了,但他仍觉得自己的学问不够渊博。
他听说洛阳的老子对古代的礼仪制度很有研究,就决定去洛阳向老子请教。
孔子带着弟子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洛阳。
老子见到孔子后,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详细地解答了孔子关于礼仪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孔子从老子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他离开洛阳时,对老子充满了敬意。
回到鲁国后,他还常常对弟子们说起老子的学问高深,自己从老子那里受益匪浅。
孔子虽然已经是很有学问的人,但他依然虚心向他人请教,这种尊师重道的品德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二、雷锋——助人为乐的品德1. 事例内容- 雷锋经常利用节假日到火车站去为旅客服务。
有一次,雷锋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
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
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雷锋还经常帮助战友补衣服、理发等,他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的快乐源泉,他的这种助人为乐的品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三、曾子——诚实守信的品德1. 事例内容-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
她就哄孩子说:“你先回家等我,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孩子一听,就高兴地回家去了。
当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的时候,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
她急忙上前阻止曾子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你怎么当真了呢?”曾子说:“你可不能这样哄骗孩子啊。
孩子还小,不懂事,他只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
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了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
而且,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呀。
”说完,曾子就把猪杀了。
曾子通过自己的行为,教育人们要诚实守信,尤其是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更要做到言而有信。
关于忠义的名人素材
关于忠义的名人素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一直被视为重要的道德标准。
许多历史人物都以忠义著称,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下面是一些关于忠义的名人素材:
1. 关羽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以忠诚和义气而闻名。
他与刘备、张飞结为桃园三结义的兄弟,共同为蜀汉的繁荣奋斗。
在战场上,他勇猛善战,屡建功勋。
同时,他也是一位重情重义之人,对刘备和张飞始终忠诚不二。
即使在面临死亡的情况下,他依然坚守忠诚,不背叛兄弟。
2. 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忠义和气节著称。
他曾在国家危难之时出任右丞相,力主抗元。
尽管最终南宋灭亡,但文天祥始终坚守气节,不屈不挠。
在元朝的监狱中,他写下了《正气歌》等不朽诗篇,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坚定信仰。
3. 岳飞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以忠诚和爱国而闻名。
他率领的岳家军在抗金战争中屡建奇功,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腐败和无能,岳飞最终被迫撤兵并被处死。
但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一直被后人铭记。
4. 邓世昌
邓世昌是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海军将领,以忠诚和勇气而闻名。
他在甲午战争中指挥了中国海军的战斗,尽管最终战败,但他的忠诚和勇气却成为了中国海军历史上的佳话。
在战争中,他始终坚守岗位,不畏艰险,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到最后。
这些名人素材都体现了忠义的精神。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正义是一种值得崇尚的品质。
中国传统道德故事集锦
中国传统道德故事集锦中国传统道德故事集锦包括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富有哲理,而且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国传统道德故事:孔融让梨:孔融四岁的时候,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篮子新鲜的梨子,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说要把最大的留给哥哥们。
这个故事传达了尊敬和谦让的道德品质。
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宠,经常被派去打柴。
继母朱氏时常抱病,她怕冷,王祥心系母亲,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求福,忽然间身边出现一双鲤鱼,王祥喜出望外,把鲤鱼放入桶中,抱着就往家里跑,一路上大汗淋漓,进屋后将鲤鱼放入水中,水突然腾沸而出,鲤鱼一摆尾巴就跳了出来,王祥以为这是孝感所致,因此格外孝顺继母。
这则故事展现了孝顺和忠诚的道德品质。
囊萤映雪: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这则故事展现了坚韧不拔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画龙点睛:南北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名动一时。
有个游牧出身、不识字钱的人来找他求画一只逼真的龙。
张僧繇当即挥毫作画,在墙壁上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龙,可是却没有画眼睛。
游牧人见了很奇怪地问他原因,张僧繇说:“你若画上眼睛的话,它就会飞走的!”游牧人不信,坚持要他画上眼睛。
张僧繇只好依言画上两只龙的眼睛。
刚画完最后一笔,“轰隆隆”一声巨响,墙壁裂开了,两条龙穿破墙壁飞上天空去了!过路的人无不目瞪口呆。
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
牛角挂书: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有一次他在放牛时坐在牛背上读书入了迷,一不小心让牛落到了人迹罕至的山崖里。
李密凭着精湛的武艺躲避了野兽的追击,终于在三天后被一个砍柴的老人救出。
这个故事展现了李密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
这些故事都是中国传统道德故事集锦中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历史名人的廉洁故事
历史名人的廉洁故事历史名人的廉洁故事一、介绍廉洁是指人们在执勤工作中秉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清正廉洁地做事,以公正正当的方式处理公共事务。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以其廉洁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二、廉洁名人故事1:论语中的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倡儒家思想和道德伦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在为政之道上以身作则,他本人一生清廉无私,坚持以公正和道义原则为准则,为人民办实事。
他严格要求自己及其门徒在做官时要做到廉洁奉公,为人民造福。
2:洛阳的贾谊贾谊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他以其廉洁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风范被后人称为“清廉贤吏”。
贾谊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坚决抵制贪污腐败现象,廉洁奉公,为民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他以身作则,为后世官员树立了榜样。
3:隋朝的杨素杨素是隋文帝杨坚的重要顾问,他以其忠诚廉洁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被后世称为“尚廉清政”。
杨素在官场上一生清廉奉公,对官吏贪污腐败进行了严厉整治,使整个隋朝的政风廉洁。
他的清正廉洁为后世官员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三、案例分析1:孔子与曾子的对话孔子曾经与弟子曾子进行了一次关于廉洁的对话。
孔子问曾子:“曾子知君子,重俊文!君子而不廉,君子而易小人,曾子,岂知君子之所美也乎?”曾子回答:“君子而不廉,小人也;君子而易小人,非君子也。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廉洁品质的重视。
2:洛阳的贾谊整治贪污腐败贾谊在担任洛阳官员时,发现官吏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他坚决整治贪污腐败,对于受贿的官员进行了严厉的制裁,还通过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来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贾谊的廉洁行为为后世官员提供了借鉴。
3:杨素整顿隋朝政风杨素在担任宰相期间,坚决整治了隋朝内部的贪污腐败现象。
他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官员选拔制度,选拔了一批廉洁公正的官员来管理国家事务。
杨素的清正廉洁使隋朝的道德风尚焕然一新。
四、附件本文档附件包括:1:孔子与曾子对话的原始文献资料2:洛阳的贾谊整治贪污腐败的相关文件和记录3:杨素整顿隋朝政风的相关文件和记录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腐败:指官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
古人道德的小故事
古人道德的小故事在社会中穿梭忙碌的人们,身上一定要需要两种最重要的东西,一种是知识,而另一种是道德。
如果说知识是进入社会,贡献社会的法宝,那么,道德就是立足于社会的身份证。
没有道德,就不能在社会中生存。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人道德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人道德的小故事篇一:吴隐之的节俭故事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
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古人道德的小故事篇二:始终的古希腊的大者苏格拉底还是单身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
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过了一段,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
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一栋大楼里。
这栋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
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子,也感到高兴吗?”“是啊!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力气;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
关于诚信的名人轶事
关于诚信的名人轶事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应秉持的重要原则。
在许多名人的生活中,诚信常常成为他们求取成功和享受尊重的基石。
以下是一些关于诚信的名人轶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诚信的重要性,也让人们明白诚信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声誉和人生轨迹的。
1. 郑板桥:名画赠友的廉洁自律中国明代的文人郑板桥以他高尚的品德和出色的书画造诣而闻名。
有一次,郑板桥在一位友人家偶然目睹了一幅非常珍贵的名画,深受震撼。
他在得知这位友人非常喜爱这幅画后,决定把自己收藏已久的同样珍贵的画作送给他。
尽管这幅画的价值无法估量,郑板桥还是坚信真正的友谊胜过一切。
这个故事展示了郑板桥坚持诚信和友谊的精神,他宁可丢掉身外之物,也要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廉洁和真诚。
2. 乔治·华盛顿:忠诚和正直的总统美国的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是一个以诚信为荣的人。
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人们要求他当美国的国王。
然而,华盛顿拒绝了这个职位,表达了他对民主的真诚支持和对权力的正确使用的承诺。
这个例子表明了华盛顿对于诚信和公正的坚定追求,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领导者的诚信和责任感。
3. 苏格拉底:拒绝贪污的哲学家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他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而闻名。
有一次,他被选为城市财务监察人员。
尽管他的职责是监督财政,但他拒绝接受城市官员贿赂的尝试。
苏格拉底宁愿因为道德坚守而失去这个职位,也不愿意妥协诚信和廉洁。
这个轶事向人们展示了苏格拉底对诚信和清廉的坚持,即便是在最高的权力之下也不会折损他的原则。
4. 雷·刘易斯:荣誉感在体育场上的展现美国前美式足球运动员雷·刘易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才华和竞技精神赢得了粉丝的尊重。
然而,在2000年他卷入了一起谋杀案的调查,并被指控涉及其中。
尽管刘易斯能够通过降低指控程度来减轻刑罚,但他选择了保持沉默,因为他坚信自己无罪。
最终,刘易斯被无罪释放,他的诚信和坚持让人们对他的崇敬倍增。
崇德向善的名人故事
崇德向善的名人故事导读:故事一:“最美司机”宋洋一个响亮的名字为人所铭记,一个感人的事迹在泉城乃至全国口口相传。
他就是山东“最美司机”宋洋———山东交运集团的一名普通司机。
2013年3月9日上午,宋洋驾车载着33名乘客,沿济聊高速公路返回济南途中,突发脑干出血,在失去意识前的短短100秒内,他强忍病痛,拼尽最后一丝气力,用右手代替失去知觉的左手,成功完成减速变道、停靠应急车道、打开双闪警示灯、拉起手刹、开启车门疏散乘客等一系列安全操作,最后昏倒在方向盘上。
经过11天的抢救,终因病情过重去世,年仅34岁———宋洋以其在生死刹那间的英勇壮举,交出了一张出色的人生答卷。
没有豪言壮语,宋洋以其默默的行为彰显了对岗位的热爱、对乘客的社会担当,“撰写”出激励我们爱岗敬业的一本生动教材———他与杭州的“最美司机”吴斌一样,都是道德的楷模、时代的典范,共同为全社会树立起了一座精神文明的丰碑。
近期,我们不断被“平民英雄”的壮举感动着:除了吴斌、宋洋们,还有“最美女教师”、“最美妈妈”、“最美……”,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在人生的某个关键瞬间,都在用自己的“近乎本能”又“超越本能”的举动释放了人性的光辉。
而瞬间的背后,则是平日养成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美好的人性。
宋洋同志的壮举,也是职业道德的长期积淀。
在日常工作中,宋洋业务过硬,精益求精,始终牢记“安全第一,旅客至上”的理念,时刻把旅客的安危放在首位。
他累计行车71万公里,运送旅客8万余人次,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被评为“五星驾驶员”。
他在生命最后一刻艰难完成的一系列动作,最真实地展现了一名职业驾驶员高度的职业素养。
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
因为在他心中,职责就是生命。
当世人感叹“世风日下”,感叹人间“真情淡薄”的时候,一个个“最美”的道德典型在告诉我们,即使“从来都有丑恶”,但“从来也不缺美好”。
这就如同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诚实守信的故事名人
诚实守信的故事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名人精选10篇诚实守信的名人故事篇1李光前生前是世界十大华人富商之一,尤其是他所创立的橡胶王国,对世界橡胶业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李光前为当代新马、以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杰出的华人企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
李光前曾被授予马来西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62年,新加坡政府聘请他为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
1967年6月2日,狮城新加坡沉浸在一片悲哀的气氛中,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神采,同时市民们全部出动,自发为一位老人送行。
商界人士惊闻一代巨贾离世,教育界痛悼丧失了一个好的教育家,全世界的华人都为没有了一位领导者而落泪。
新加坡共和国总理李光耀也在唁电中深表哀痛和惋惜。
李光前生前引起了特别多的惊讶,声名远扬的华人实业家。
这位一生热心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橡胶大王的逝世,不仅是新加坡工商界的一大损失,也是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一大损失。
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县梅山芙蓉乡,原名李玉昆。
在他小时候,他的家境特别的贫寒,但是,难得可贵的是父亲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虽然经济困难,没有多少钱,但是仍要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供孩子读书。
1903年秋天,李光前只有10岁,就跟随父亲从福建出洋,去新加坡谋求生计。
开船不久,气温变得特别的低。
当时船上多是福建人,而且还大多都是来自穷乡僻壤,去南洋谋生。
因此,穿的都比较少衣,冻得直打哆嗦。
陈嘉庚当时也在船上,他是著名的爱国华侨,当他看到大家被冻成那样,就吩咐仓库保管员:“你通知全船的人,凡是姓陈的,每人发一条毛毯。
”船上旅客不管张三李四都报名说自己姓陈,实在是被冻坏了,于是,便先拿一条毛毯御寒再说。
之后,陈嘉庚到各船舱巡视,看到大家都领到毛毯,就放心了。
可是当陈嘉庚走到船舱的一个角落时,看到一个小孩子在那里直打哆嗦,觉得很奇怪,就问:“为什么没去领毛毯。
”这个小孩子说:“我不姓陈,不敢冒领。
”这个小孩子就是李光前,他这种诚实的举动,给陈嘉庚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李光前来到新加坡,就进入了当地英印学堂就读。
中华美德的名人故事
中华美德的名人故事
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名人都以其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以下是一些中华美德的名人故事:
1. 刘备三顾茅庐: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为了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不惜三次亲自拜访,表现出了他虚心求学、诚恳待人的美德。
2. 孟子舍生取义:孟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主张“舍生取义”,即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应该选择符合正义的行为,表现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勇气。
3. 岳飞精忠报国: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为了抗击金兵,不惜舍生忘死,表现出了他的忠诚和勇气。
4. 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著名官员,他为了抵制鸦片贸易,在虎门销毁了大量鸦片,表现出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义之心。
这些名人故事都体现了中华美德的价值观,如忠诚、孝顺、勇敢、正义等,这些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能体现让人美德的历史故事
能体现让人美德的历史故事
以下是一些能体现让人美德的历史故事:
1. 孔子尊师: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非常尊敬老师。
在拜老子为师时,他毕恭毕敬地站在一帝,虚心向老子请教。
这体现了尊敬和谦逊的美德。
2. 屈原爱国: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他深爱自己的国家,并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强盛。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忧虑,这种忠诚和爱国的精神体现了美德。
3. 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多次搬家。
她不畏艰辛,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断地努力和付出。
这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牺牲精神。
4. 诸葛亮忠诚: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他忠诚于国家和人民,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奉献了一生。
他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体现了美德。
5. 文天祥英勇: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忠臣和爱国诗人,他在面对国家危机时表现出了非凡的英勇和坚毅。
他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体现了美德。
这些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都展现了各种美德,包括尊敬、谦逊、爱国、母爱、忠诚、奉献、英勇等等。
这些美德是人们应该追求和学习的榜样,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关于清廉的名人故事
关于清廉的名人故事在历史长河中,许多名人都以他们的清廉正直和诚实为人们所称赞。
他们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对道德原则的坚守,赢得了后世的尊敬。
下面,我们就来讲述几个这样的名人故事。
1.包拯:公正无私的法官包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法官,以其刚正不阿、公正无私的品质而闻名于世。
他一生为官清廉,严惩贪污腐败,绝不姑息。
他的名言"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充分表达了他的廉洁观。
在处理案件时,他总是以事实为依据,公正裁判,深受百姓爱戴。
2.于谦:明朝的清官于谦是明朝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为官清廉,生活简朴,对权贵不屑一顾。
他的诗歌《石灰吟》描绘了他廉洁正直的品格:"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的高尚品质和坚定原则,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之一。
3.海瑞:明朝的清官海瑞是明朝中期的一位著名官员,他以清廉正直、刚正不阿而著称。
他严于律己,勤政为民,对贪污腐败现象坚决打击。
他的清廉形象深入人心,被百姓誉为"海青天"。
他的名言"若有一丝一线不干净,只怕会玷污了朝廷",充分展现了其廉洁奉公的精神。
4.郑板桥:清朝的画家和诗人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著名画家、诗人,也是一位清廉官员。
他一生为官清廉,关爱百姓,对权贵不屑一顾。
他在扬州任知县时,曾自撰一联:"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以此表达了他对清廉的崇高追求。
他的画作《墨竹图》以竹为题材,展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上这些名人故事告诉我们,清廉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视官爵如等闲"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廉洁奉公的榜样。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坚守道德底线,追求公正和诚实的人生价值。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清廉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人故事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人故事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道德修养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读。
道德修养的名人故事1:左公与曾公的胸怀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的重臣,两人名气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并称他们两人。
曾国藩要比左宗棠大,并且曾经对左宗棠予以提拔。
但左宗棠为人非常自负,从没有把曾国藩放在眼里。
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满地问身旁的侍从:“为何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一位侍从大胆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则无曾公。
”侍从的话让左宗棠深思良久。
道德修养的名人故事2:佛学让刘德华学会包容自从杨丽娟事件之后,所有人都见识到刘德华的粉丝是多么的痴情。
其实,终归是因为刘德华的品行以及他对所有身边人的情意。
据刘德华说,自从认真地接触佛教,受师父妙莲老和尚之启发后,做人处事比以前较为宽宏大量,人生观亦豁达开朗!由于自己对佛教义理认识不深,不能去宣讲佛法,唯有身体力行,多做慈善事业。
记起师父经常开示弟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只要用你的悲心,说好话助人向善;看到人家做善事,发随喜心赞叹心,令对方成就,都能修福田”。
出钱或出力,帮助贫穷无依者,都能广结善缘。
身为艺人,可以用自己的身份媒介,去扬善,劝更多人献出爱心,参与慈善活动。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刘德华与妙莲老和尚倾谈中,感觉到师父多数用很简单的譬喻,将信念、道理带给自己,很容易明白。
什么是“第一”?尤其是艺人,在这个娱乐圈子里,很多时都为争这个“第一”而烦恼。
但师父带给我“第一”的启示是:所有人都需要你的时候,你能够带给他们所需要的,你就是“第一”。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次第,佛教讲因缘、时节、果报。
要按照次第一步一步的来,时间未到,你想亦没有,时间一到,你不想它也有。
学佛的人要大公无私,就好象佛陀一样,“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不要以私心做事,只为自己,而损害他人。
刘德华承认佛法对人生观有所启发:“之前,我的埋怨比较多,什么事情也要问个为什么,追究出所以然。
古今名人积德行善的事迹
古今名人积德行善的事迹行是行为,善是无私,行为的无私就是行善,积德是行善的必然结果出自《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名人积德行善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古今名人积德行善的事迹1——苏东波《德育古监》苏东坡 (乐善好施,乃获吉地)苏洵、苏轼和苏辙是宋朝文坛的三位巨匠。
相传他们文章会那麽出名,跟苏轼(东坡居士)曾祖母坟墓的风水有关。
苏东坡的祖父端正道人,乐善好施。
曾经有一位异人,接受他许多恩惠。
那位异人因此告诉端正道人说:「你对我这麽好,我无法报答,我有两个穴地,一个会致富,一个会尊贵,希望你选择一个穴!」端正道人回答:「我希望子孙读书,而不愿他们有钱!」於是,那位异人便邀他去眉山,指示穴地后,叫他拿著一盏灯,在穴地上点燃,虽然有风,灯火仍不会熄灭。
端正道人便把自己母亲的遗体下葬在那块地。
端正道人生了苏洵,苏洵又生了苏轼和苏辙,文章名震天下。
苏洵遇到大家饥荒或收成欠佳时,便卖田地来救济乡里的灾民。
等到稻谷成熟,别人要偿还时,他却坚辞不接受。
甚至,家产弄光了好几次,仍然毫不后悔。
他的儿子苏轼和苏辙,后来却成为一名儒。
古今名人积德行善的事迹2——范仲淹常存善念,地灵人杰喜马拉雅山附近的村落里有一座寺院,自从建寺以来,人们在寺里只许谈论生命、慈悲、安详、和谐、真理等语言。
日子久了,这座寺院便酝酿了一股很强的念波,许多病人走进这座寺院,疾病便告痊愈。
由此可见:心念对於风水和环境的影响。
《生命的旋风》范仲淹的人生理论范仲淹,字希文。
他小时候,父亲就过世,家境非常贫穷。
每天吃一小块粥,勤奋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
他时常以「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勉励自己。
有一天,他问一位算命先生:「我将来可以当宰相吗?」算命先生回答:「不行!」范仲淹再问:「我能不能成为名医?」算命先生惊讶地说:「你刚才理想那麽高,为什麽一下子降低这麽多呢?」范仲淹回答:「只有宰相和名医可以救人!」算命先生称赞他说:「你有这种仁心,真是当宰相人才!」后来,范仲淹考上进士,做了「秘阁校理」。
历史文化名人的廉洁故事
历史文化名人的廉洁故事
廉洁是指一个人在任职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恪守职责,不贪污、不受贿,并以正直和诚实的态度面对职责。
以下是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的廉洁故事:
1. 徐有贞:徐有贞是明朝的一个官员,他非常有廉洁的声誉。
在任职期间,徐有贞从不接受贿赂,并且以廉洁自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
他在官职上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徐有贞的廉洁品质使得人们对他非常尊敬。
2. 林则徐:林则徐是清朝的一位官员,他作为福建巡抚期间,以廉洁自守而闻名。
当时,英国人向中国贩卖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的衰落。
林则徐坚决禁止鸦片的种植和贸易,并且严厉打击鸦片走私。
尽管英国人对他进行了威胁和贿赂,但他始终保持了廉洁的原则。
他的坚决立场和廉洁品质使他获得了人们的敬佩。
3. 朱自清: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化人物,他在文学和教育领域有着重要贡献。
朱自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保持了廉洁的原则。
他从不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礼物或贿赂,坚决维护学校的廉洁和公正。
他的廉洁品质对学生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鼓励他们也要做一个廉洁自守的人。
4. 李宗仁:李宗仁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
他在抗战时期担任过重要的职位,一直以廉洁自守而著称。
在任职期间,他拒绝任何形式的贿赂与腐败,致力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他的廉洁品质和正直态度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在面对职责和诱惑时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坚持了廉洁自守的原则。
他们的廉洁故事提醒我们,无论财富与权力多么诱人,廉洁与正直的品质永远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古代名人道德故事
古代名人道德故事本文是关于古代名人道德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故事是传承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名人道德故事。
古代名人道德故事1:廉蔺交欢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
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
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
一定要侮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
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
”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
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
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
”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
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
”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
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作文素材]中国古代名人道德小故事
[作文素材]中国古代名人道德小故事中国古代名人道德小故事篇一: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
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篇二: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重。
篇三: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篇四:程门立雪宋代时,程颐的学生杨时、游酢某次一同前往程颐家求教问题。
来到老师家时却发现程颐睡着了。
他们不忍打搅,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时天寒大雪,当老师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
“程门立雪”后来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篇五:王恭身无长物王恭是东晋时的名士。
他从会稽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看他坐在一张竹席上,说,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
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
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对王恭说,我本来以为你还有很多的竹席。
王恭则回答,我为人平日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篇六:李士谦乐善好施李士谦是北朝魏齐时人,他家中十分富有。
有一年他把几千石粮食借给乡亲,但当年灾荒,借粮的人无力偿还,他便将借契全部烧掉。
第二年庄稼丰收,借粮的人来还粮,他仍然坚决拒收。
这也成为乐于助人的典范。
篇七:张良拜师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起来给他穿上。
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
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敬老人的典故。
篇八:崔枢还珠崔枢是唐代人,他赶考时曾和一个商人住在一起。
后来商人得了重病去世,送给他一颗价值万贯的珠宝。
崔枢埋葬了商人,却没有收下珠宝,而是将其一同埋进坟墓。
中国名人孝道故事20则
中国名人孝道故事20则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名人孝道故事,欢迎阅读。
1.孝感动天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戏彩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3.鹿乳奉亲周剡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剡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4.百里负米周仲由,字子路。
关于道德的典型事例
以下是一些关于道德的典型事例:
1. 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的名臣,他非常注重道德修养。
他曾经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
话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也体现了他高尚的道
德情操。
2.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非常注
重道德教育。
他曾经说过:“爱国不仅仅是说爱自己的祖国,而是要爱整个人类的祖国。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
的深深热爱,也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
3. 雷锋:雷锋是中国著名的道德楷模,他一生都在为人
民服务。
他曾经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
为人民服务中去。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深热爱,也
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
4. 丛飞:丛飞是中国著名的歌手和慈善家,他一生都在
为公益事业奋斗。
他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的歌声,为需
要帮助的人带来快乐和温暖。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公益事业
的深深热爱,也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
这些事例都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要注重道德
修养,为社会做出贡献。
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
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篇一:朱德给教官让座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
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
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篇二:孔子尊师的故事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篇三:张良拜师的故事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古代名人道德故事
古代名人道德故事故事是传承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名人道德故事。
古代名人道德故事1:廉蔺交欢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
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
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
一定要侮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
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
”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
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
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
”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
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
”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
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
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篇三:张良拜师的故事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篇二:孔子尊师的故事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篇一:朱德给教官让座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中国名人道德故事精选篇四:张乐平尊师的故事
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画“三毛”的作者张乐平一手撑雨伞,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陆寅生曾经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但张乐平记忆犹新。
80多岁的陆老师把张乐平打量了一下,问:“你是谁?找谁?”张乐平说:“我是张平啊,现在叫张乐平。”陆老师兴奋异常:“几十年来难得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啊!”张乐平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您教我画的,我一直没有忘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