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间骨折》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股骨转子间骨折(定稿)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34
DCS和95度切割钢板治疗反转子 骨折
完整版PPT课件
35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6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7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8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9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40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41
股骨头-髓腔髓内针
主要有Gamma钉、PFN、Unioex钉等,其特点 是通过髓内针插入一螺栓至股骨头颈。其优点 主要如下:有固定角度的螺栓可使股骨颈干角 完全恢复;有效的防止旋转畸形;骨折闭合复 位,髓内固定使骨折端干扰减少,提高愈合率 ;中心位髓内固定,内固定物所受弯曲应力较 钢板减少,内固定物断裂发生率降低。目前股 骨头-髓腔髓内针已逐渐成为股骨转子间骨折, 特别是粉碎、不稳定型的首选固定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12
Evans' classification
完整版PPT课件
13
Evans' classification
Type I: Undisplaced 2-fragment fracture
Type II: Displaced 2-fragment fracture
Type III: 3-fragment fracture without posterolateral support, owing to displacement of greater trochanter fragment
48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49病例病例50病例病例51病例病例52锁定钢板锁定钢板锁定钢板为立体固定增加骨折近端固定和抗拔出作用有效防止骨折旋转移位有利于骨折的稳定及其愈合多枚锁定螺钉均匀承担所受应力对骨的切割就小减少了螺钉穿出股骨头的发生率
股骨转子间骨折PPT课件
转子间骨折的坚强内固定和
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被认为是标准疗法。手术 的目的是要达到骨折端坚强和稳定的固定。 手术前通过x线区分骨折属于稳定性和非稳定 性非常重要。若小转子骨折较大且有移位, 后内侧有明显的皮质骨缺损,属于TronzoEvansⅢ型、Ⅳ型骨折,表明复位后有潜在 的不稳定性。
14
2.手术方法:转子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两大类:带 侧板的髋滑动加压钉和髓内固定系统。
(1)DHS和动力髁螺钉系统(DCS):DHS是临床常用 的内固定钢板,它的钉板角度多设计为135°,含有可伸缩 的固定装置,允许骨折近端在固定装置上滑动实现骨折端的 加压。DHS的松质骨螺钉进入股骨头的深度对近端骨折块的 拉力至关重要,螺钉顶端距软骨下骨应在1cm之内。鉴于大 部分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均有明显的骨量减少,因此,选择股 骨头颈部位骨折量最好的部位进行内固定非常重要。目前,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加压螺钉位于股骨头颈的中央或稍偏下方。 若患者股骨大转子有严重粉碎的不稳定性骨折,可以选用带 有大转子稳定接骨板的DHS,防止骨块向外移位,减少内固 定失败的几率。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在床上进行不负重的功 能锻炼,若固定较为牢固,可以扶拐部分负重。
DCS的钉板角度为95°,主要用于股骨髁上骨折,但对 于Tronzo-EvansⅤ型骨折,DHS的进针钉点选取有困难, DCS可以使进钉点上移,手术操作较为容易,易取得理想的 固定效果。
15
尖顶距
1995年Baumgaertner提出 正侧位X片上拉力螺钉尖至股骨头-颈中轴线 与股骨头关节面交点的距离之和 小于25mm或20mm 评价拉力螺钉的位置,预测螺钉切出风险
股骨转子间骨折
平遥古陶骨伤科医院
1
一、概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髋部骨折, 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对比股骨颈骨折约为1:3, 患者平均年龄70岁,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 6岁。与股骨颈骨折不同的是,股骨转子部大 多为松质骨,骨折两端血供丰富,骨折很少 发生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由于患者高 龄,卧床时间长,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多,死 亡率为15%--20%。
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被认为是标准疗法。手术 的目的是要达到骨折端坚强和稳定的固定。 手术前通过x线区分骨折属于稳定性和非稳定 性非常重要。若小转子骨折较大且有移位, 后内侧有明显的皮质骨缺损,属于TronzoEvansⅢ型、Ⅳ型骨折,表明复位后有潜在 的不稳定性。
14
2.手术方法:转子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两大类:带 侧板的髋滑动加压钉和髓内固定系统。
(1)DHS和动力髁螺钉系统(DCS):DHS是临床常用 的内固定钢板,它的钉板角度多设计为135°,含有可伸缩 的固定装置,允许骨折近端在固定装置上滑动实现骨折端的 加压。DHS的松质骨螺钉进入股骨头的深度对近端骨折块的 拉力至关重要,螺钉顶端距软骨下骨应在1cm之内。鉴于大 部分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均有明显的骨量减少,因此,选择股 骨头颈部位骨折量最好的部位进行内固定非常重要。目前,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加压螺钉位于股骨头颈的中央或稍偏下方。 若患者股骨大转子有严重粉碎的不稳定性骨折,可以选用带 有大转子稳定接骨板的DHS,防止骨块向外移位,减少内固 定失败的几率。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在床上进行不负重的功 能锻炼,若固定较为牢固,可以扶拐部分负重。
DCS的钉板角度为95°,主要用于股骨髁上骨折,但对 于Tronzo-EvansⅤ型骨折,DHS的进针钉点选取有困难, DCS可以使进钉点上移,手术操作较为容易,易取得理想的 固定效果。
15
尖顶距
1995年Baumgaertner提出 正侧位X片上拉力螺钉尖至股骨头-颈中轴线 与股骨头关节面交点的距离之和 小于25mm或20mm 评价拉力螺钉的位置,预测螺钉切出风险
股骨转子间骨折
平遥古陶骨伤科医院
1
一、概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髋部骨折, 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对比股骨颈骨折约为1:3, 患者平均年龄70岁,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 6岁。与股骨颈骨折不同的是,股骨转子部大 多为松质骨,骨折两端血供丰富,骨折很少 发生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由于患者高 龄,卧床时间长,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多,死 亡率为15%--20%。
股骨转子间骨折幻灯片
股骨头
顶点
股骨颈 小粗隆
梨状肌窝
大粗隆 粗隆间嵴
转子间线
转子间窝
转子间嵴
大转子 小转子
股骨头 股骨颈
股骨上端解剖示意图
运动髋关节的肌群
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
股骨头承受的压应力 (大约是体重的2.5倍) 张力线
压力线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距:
•致密纵行骨板 •颈干承重结构 •血运丰富
病因病机
❖ 青壮年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 ❖ 老年人骨质疏松,肢体不灵活,下肢突然扭
❖ 后期: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内服:六 味地方丸,肢伤三方
骨折线部位 及其方向
顺转子粉碎型骨折 骨折线自大转子顶点开始,斜向内下方,达
小转子,小转子游离为粉碎。
顺型
转骨
子折
间 粉 碎
右 图
()
小转子 分离
顺转子间骨折 X线表现(上图)
❖2、反转子间型:骨折线从大转子下方斜向 内上走行至小转子上方。骨折线大致与转子 间线或转子间嵴垂直。(为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X线片
辨证治疗
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应纠正下肢短缩和髋内翻畸形。
牵引治疗:稳定性骨折,股骨髁上或者胫骨结节外展 位牵引,时间:6~8周。
不稳定性骨折:骨牵引下手法复位。再改用抗外旋石 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
非手术治疗:长时间卧床,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手术治疗:近年来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行切开复位
功能锻炼
❖ 复位固定后,四头肌舒缩、踝关节屈伸,并 逐步全身锻炼。
❖ 牵引固定者2—3周坐床抬臀,3—4周手拉吊 环抬臀。
❖ 据x线表现,锻炼。
药物治疗
❖ 早期: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内服:和营止 痛汤,肢伤一方,外敷:跌打万花油,双柏 散。
股骨转子间骨折ppt课件
①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 手术指征:只要能耐受手术,均应手术治疗 ❖ 手术目的:
良好复位,坚强固定,实现早起离床活动,避免卧 床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恢复髋关节正常功能,防止内翻、短缩畸形
❖ 手术时机
24h内急诊和24h后立即手术病死率明显增加。目 前多数作者认为伤后72h手术较为安全。
①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2.影像学评估
3.转子间骨折稳定性评估
❖ 严重的旋转畸形,或严重的肢体短缩畸形 ❖ 内侧弓的完整性(小粗隆是否累及) ❖ 后侧皮质的粉碎程度(大粗隆粉碎程度) ❖ 逆粗隆间骨折非常不稳定 ❖ 股骨头颈与股骨干间明显移位:影响学见股骨
头颈和股骨干失去接触 ❖ 严重的骨质疏松,Singh指数评估低于3 ❖ 骨折粉碎:影像学见骨折粉碎,骨块分离。有
原因有:病人年龄大;造成骨折的创伤较重;骨折后失血量大;治疗 手术相对较大。
❖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治疗逐渐受到骨 科医生的重视,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成败的关键 因素之一
二、应用解剖
❖股骨转子间:股骨大、小转子之间的部分
以松质骨结构为主 血供丰富,由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的分支供应 骨折愈合率高
❖股骨近端的力学支撑 结构:
股骨转子间的骨小梁与 股骨头部的骨小梁组成了 一个吊臂样的三角形力学 结构。
主要压力骨小梁和次要 压力骨小梁与内侧皮质以 及后内侧的股骨距融为一 体,起到承托作用,以此 对抗髋部强大的内翻应力。
二、应用解剖
二、应用解剖
❖肌肉 附着及骨折块的 移位机制:
臀中肌、臀小肌附着于 大转子,大转子骨折后受 其牵拉向上、向外移位
Hale Waihona Puke 、治疗2. 手术治疗① 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② 内固定方案选择 ③ 内固定方式介绍 ④ 手术技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3
关注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
未来的研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需求, 评估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 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治疗过程
术前准备
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评估患者 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手术过程
根据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 式,如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等。
术后护理
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疼痛 管理、康复训练等,促进患者早
日康复。
04
护理措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前护理
评估患者情况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手术方式和预期 效果,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时报告医生处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 给予适当的止痛措施,如药物 止痛、物理止痛等。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 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肌 肉收缩、关节活动等,促进术 后恢复。
预防并发症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肺 部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预 防泌尿系统感染;定期翻身,
预防压疮等。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ppt 课件
目录
• 引言 • 骨折原因及影响 • 诊断与治疗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预后与康复 • 研究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 活质量。
背景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老年人。 由于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因此,了 解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知识对于老年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非 常重要。
定义和分类
定义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和髋臼部位的骨折。
转子间骨折 PPT课件
• AO分型和Evans-Jensen分型这两种是最为常用 的转子间骨折的分型,在这两种分类中,AO分型 又更为通用。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分类的中心 是稳定性的概念。稳定的骨折是指后内侧皮质仅 在一个平面发生骨折,且在复位后能够抵抗压应 力而不发生再次移位。不稳定骨折是指后内侧大 的骨折块,多个骨折块或者反转子间骨折,尽管 经过复位和固定,骨折依然不稳定且会由于轴向 负荷而产生塌陷。这些直观的、可重复的、简单 的关于稳定和不稳定的描述,可以指导治疗和了 解预后。
• 相关解剖:
髋部正常X线
髋关节周围韧带
•
相关解剖:髋关节的骨性解剖相对简单,主要有两个概念需要明确:Ward三角和Singh 指数。支持股骨头和股骨颈的是骨内的骨小梁支架系统。这个骨小梁图案最早由Ward 在1838年描述。自股骨头顶扇形分开止于股骨颈内侧的骨小梁是初级(主要)压力骨 小梁,这是股骨近端最致密的松质骨,且将身体的重量传递至肢体远端。自股骨头窝 骨皮质外侧到大转子远侧的弧形结构是初级(主要)张力骨小梁组。次级(次要)压 力和张力骨小梁组也即大转子组,分布于股骨颈外侧皮质,Ward三角是骨小梁结构相 对缺乏区域。Singh和同事认为,这些初级及次级骨小梁结构的存在与否是判断骨质缺 乏的标准,他们调查了35例患者的髋部X线片和髂骨活检的组织切片。从这些评估里, Singh根据没有骨折的髋部正位片把骨质疏松分为6个等级。Ⅵ~Ⅰ级,Ⅵ级是指所有 的5组骨小梁结构都存在,Ⅰ级是指严重的骨质丢失切有证据表明所有的骨小梁组均有 丢失,包括一部分初级压力骨小梁组。以后的研究发现,骨折稳定的失败与低Singh指 数分级之间有联系。《骨与关节损伤》第三版上有讲到其中3级和4级之间过渡很重要, 因为主要抗张力骨小梁的不连续使得内固定的效应大为降低,有人用尸体试验并通过 临床证明:骨的机械强度在4级以上者,内固定成功率为80%,3级以下者则为20%。 因此手术前拍摄质量合乎要求的正位X片,对骨小梁的分布进行分析,是有临床实际意 义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其他一些学者发现了这种主观分类的局限,特别是由于观 察者的主观错误。应该指出:这个6级分类仅基于不足36个患者的平片且没有考虑观察 者的主管错误。尽管作为研究工具有其局限性,但Singh的分类方法也常用来大致评估 其一具体患者的骨质疏松等级。而且它有助于了解骨质疏松患者的股骨头及股骨颈骨 质结构的密度和强度变化,对医要目的是让患者早期 恢复活动,尽快恢复伤前的功能状态,减少并发 症。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如仅考虑骨折愈合, 保守治疗(牵引)即可奏效。但由于保守治疗合并 症较多,如褥疮、尿道感染、关节挛缩、肺炎以 及血栓等。因此,近年来一致认为,如患者伤前 能活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原则是骨折的坚 强内固定及病人术后早期肢体活动。保守治疗只 适于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的患者(如近期心梗患 者),以及伤前不能活动且伤后无明显不适患者。
转子间骨折 PPT课件
胫骨结节牵引
内固定法
近年多主张手术治疗,特别对年龄较 高,不能耐受长期卧床的病人更为适用, 损伤小、时间短、安全可靠。术后,可以 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合并症,预防髋内翻。
常用内固定物:鹅颈三翼钉、滑槽加 压螺纹钉加接骨板(DHS、DCS)及多根钢 针、人工关节置换等。
股骨近端骨折治疗的历史回顾
1942年Küntscher使用-钉 50年代后期AO推出95°/ 130°角钢板 60年代后流行动力髋部螺钉(DHS) 60年代后期Küntscher推出
转子无骨折的转子间各型骨折及高位转子下骨折。
Ender钉 Gamma钉
AO 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 Proximal Femoral Nail
FIXION PF型可膨胀髓内钉
股骨头加固螺钉
密
股骨头栓钉
封
帽
股 骨 髓 内 钉
空心加压螺钉或 多根克氏针固定
转子间骨折多根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术后:临床应用应慎 重,因固定不牢固, 易发生再移位及骨折 不愈合引起医疗纠纷。
转子间骨折 PPT课件
概述
多见于老年人,死亡率高 男性多于女性 属于关节囊外骨折 很少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
坏死。 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手术治疗:年龄高、不能长期卧
床的患者
转子间区的肌肉
主要为内收肌群:内收大肌、内收长肌、 耻骨肌、短收肌、股薄肌等。
外展、外旋肌群:臀中肌、梨状肌、闭孔 内肌、股方肌、上下孖肌等。
内收大肌
作用:内收、 屈伸大腿
内收长肌
作用:内收、 屈伸大腿及外 旋髋关节
转子间区的血管、神经
病因
骨折多为间接 外力引起。下肢突 然扭转、跌倒时强 力内收或外展,或 受直接外力撞击均 可发生。因局部骨 质疏松脆弱,骨折 多为粉碎性。
股骨转子间骨折演示课件
压疮
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压疮。 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 部血液循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病人,长期卧床血液缓慢,血 液高凝状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鼓励病人进行 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应用抗 凝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05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重要内脏器官损 伤
重要周围组织损 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并处理休克,输血补 液,恢复血容量。
发生在骨折后1~3天,表 现为突然发作性的呼吸急 促、呼吸困难、心动过速 、高热等症状。应立即给 予吸氧、激素等药物治疗 ,同时积极处理骨折,减 少脂肪滴进入血流。
训练、认知重构等。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家属是患者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参与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 上的支持和安慰,同时也有助于家属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治疗过程。
家属沟通技巧
与家属沟通时,应保持耐心和同理心,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和关切;向家属提供疾病相关信息和治疗建议,帮助他们更 好地理解和支持患者;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过程,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努力。
地域与季节差异
不同地域和季节的发病率 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气 候、饮食等因素有关。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髋部外伤、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 要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骨质疏松的防治、避免髋部外伤、 合理使用药物等,可以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此外,适当的锻炼和保 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骨折的发生。
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压疮。 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 部血液循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病人,长期卧床血液缓慢,血 液高凝状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鼓励病人进行 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应用抗 凝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05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重要内脏器官损 伤
重要周围组织损 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并处理休克,输血补 液,恢复血容量。
发生在骨折后1~3天,表 现为突然发作性的呼吸急 促、呼吸困难、心动过速 、高热等症状。应立即给 予吸氧、激素等药物治疗 ,同时积极处理骨折,减 少脂肪滴进入血流。
训练、认知重构等。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家属是患者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参与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 上的支持和安慰,同时也有助于家属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治疗过程。
家属沟通技巧
与家属沟通时,应保持耐心和同理心,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和关切;向家属提供疾病相关信息和治疗建议,帮助他们更 好地理解和支持患者;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过程,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努力。
地域与季节差异
不同地域和季节的发病率 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气 候、饮食等因素有关。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髋部外伤、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 要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骨质疏松的防治、避免髋部外伤、 合理使用药物等,可以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此外,适当的锻炼和保 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骨折的发生。
股骨转子间骨折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8
Ⅰ型:骨折线由外上斜向下内,无移位,为简单骨折,稳 定性骨折
最新版整理ppt,稳定性骨折
最新版整理ppt
10
Ⅲ型:合并小转子骨折。累及股骨矩,有移位。常伴转子间 后部骨折
最新版整理ppt
11
Ⅳ型:伴有大小转子粉碎骨折,可出现股骨颈和大转子冠状 面的骨折
最新版整理ppt
19
最新版整理ppt
20
2 CT
最新版整理ppt
14
五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症:稳定性骨折 2方法:胫骨结节骨牵引
或股骨髁上骨牵引
牵引时间:6-8周
3弊端:需长期卧床,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逐渐被放弃。
最新版整理ppt
15
(二)手术治疗
近年多主张手术治疗,特别对年龄较高,不能耐 受长期卧床的病人更为适用,损伤小、时间短、 安全可靠。
股骨转子间骨折
最新版整理ppt
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
的常见损伤,随着我国老龄 化的到来,此类损伤的患者 也越来越多。患者平均年龄 为70岁,女多于男。高龄患 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较 多,在围手术期病死率为 15%-20%。所以此类疾病越 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
最新版整理ppt
2
一 解剖概要
(一)位置:
最新版整理ppt
12
Ⅴ型:骨折线由内上斜向下外,可伴有小转子骨折及股骨矩 破坏。又称为反转子间骨折。
最新版整理ppt
13
四 临床表现
(一)症状:髋部转子区感疼痛 (二)体征:1 髋部肿胀、有时可见皮下出血
2 腹股沟中点压痛 3 下肢轴向叩击痛 4 下肢呈缩短外旋畸形,可达 90°,与股骨颈骨折区别 (三)辅助检查:1 X线摂片
股骨转子间骨折(课堂PPT)
2 CT
2020/7/6
14
五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症:稳定性骨折 2方法:胫骨结节骨牵引
或股骨髁上骨牵引
牵引时间:6-8周
3弊端:需长期卧床,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逐渐被放弃。
2020/7/6
15
(二)手术治疗
近年多主张手术治疗,特别对年龄较高,不能耐 受长期卧床的病人更为适用,损伤小、时间短、 安全可靠。
1适应症: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2方 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为DHS和PFNA 内固定
2020/7/6
16
动力髋螺钉(DHS)
2020/7/6
17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2020/7/6
18
3优 势:解剖复位,恢复股骨距的连续性, 矫正髋内翻畸形,坚强的内固定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 的常见损伤,随着我国老龄 化的到来,此类损伤的患者 也越来越多。患者平均年龄 为70岁,女多于男。高龄患 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较 多,在围手术期病死率为 15%-20%。所以此类疾病越 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
2020/7/6
2
一 解剖概要
(一)位置:
2020/7/6
12
Ⅴ型:骨折线由内上斜向下外,可伴有小转子骨折及股骨矩 破坏。又称为反转子间骨折。
2020/7/6
13
四 临床表现
(一)症状:髋部转子区感疼痛 (二)体征:1 髋部肿胀、有时可见皮下出血
2 腹股沟中点压痛 3 下肢轴向叩击痛 4 下肢呈缩短外旋畸形,可达 90°,与股骨颈骨折区别 (三)辅助检查:1 X线摂片
张力线 压力线
2020/7/6
6
(三)遭受外力 1 直接暴力:侧方倒地或重物直 接撞击大转子。 2 间接暴力:跌倒后扭转。
2020/7/6
14
五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症:稳定性骨折 2方法:胫骨结节骨牵引
或股骨髁上骨牵引
牵引时间:6-8周
3弊端:需长期卧床,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逐渐被放弃。
2020/7/6
15
(二)手术治疗
近年多主张手术治疗,特别对年龄较高,不能耐 受长期卧床的病人更为适用,损伤小、时间短、 安全可靠。
1适应症: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2方 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为DHS和PFNA 内固定
2020/7/6
16
动力髋螺钉(DHS)
2020/7/6
17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2020/7/6
18
3优 势:解剖复位,恢复股骨距的连续性, 矫正髋内翻畸形,坚强的内固定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 的常见损伤,随着我国老龄 化的到来,此类损伤的患者 也越来越多。患者平均年龄 为70岁,女多于男。高龄患 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较 多,在围手术期病死率为 15%-20%。所以此类疾病越 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
2020/7/6
2
一 解剖概要
(一)位置:
2020/7/6
12
Ⅴ型:骨折线由内上斜向下外,可伴有小转子骨折及股骨矩 破坏。又称为反转子间骨折。
2020/7/6
13
四 临床表现
(一)症状:髋部转子区感疼痛 (二)体征:1 髋部肿胀、有时可见皮下出血
2 腹股沟中点压痛 3 下肢轴向叩击痛 4 下肢呈缩短外旋畸形,可达 90°,与股骨颈骨折区别 (三)辅助检查:1 X线摂片
张力线 压力线
2020/7/6
6
(三)遭受外力 1 直接暴力:侧方倒地或重物直 接撞击大转子。 2 间接暴力:跌倒后扭转。
股骨转子间骨折ppt幻灯片32页PPT
股骨,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oyd and Griffin's 分型
Ⅲ型:基本属于转子下骨折,至少有一 骨折线横过近端股骨干小转子或其稍 远部位,有大的后内侧粉碎区域,并 且不稳定,复位比较困难,手术期、 恢复期并发症较多(占28%)。
Ⅳ型:转子区和近端股骨干至少两个平 面出现骨折,股骨干多呈螺旋形、斜 形或蝶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时, 应行两平面的固定。 (占15%)
.
9
AO分型
通常A1.1到A2.1被认为是稳定, A2.2到A3.3被认为是不稳定。 AO分型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 既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形 态学描述,又可对于预后作出 判断。同时在内固定物的选择 方面也可出建议。
.
10
手术治疗目的
获得坚强而稳定的内固定,恢复股骨距 的连续性,矫正髋内翻畸形,允许患者在短 时间内即可下床活动,至少患侧髋关节部分 负重。早期活动有利于预防肺部并发症、静 脉栓塞、压疮或一般情况变差等并发症。
.
14
.
15
.
16
术后
.
17
.
18
治疗方法
内置物的植入位置
选择股骨头颈骨质量最好的部位进行内固定至为重要 内固定物应该位于股骨头颈的中央或稍偏下方 股骨头颈的前上方为骨质最差的部位
.
19
内置物的植入位置
股骨头颈中央 或稍偏下方
避免置于后上方
.
20
内固定物的设计
理想器械的设计应该具有以下优点: ❖ 1、更坚强稳定的固定,以利于早起负重功能
比较简单的分型,使用较少
.
6
Evans分型
定义了稳定骨折与 不稳定骨折。
分类 第一类
第二类
描述
骨折线顺粗隆间走向 I型 :二块型骨折,无移位,稳定 II型 :三块型骨折,小粗隆骨折,轻度移位但可复位,内侧皮质相互砥着,复位后稳定 III型:三块型骨折,小粗隆骨折,移位但不可复位,内侧皮质不能砥着,复位后不稳定 IV型:粉碎型骨折,四快或以上,内侧皮质不能砥着,复位后不稳定
锻炼; ❖ 2、更低的股骨头切割、内固定物松动和其他
定义为不稳定骨折。
Ⅰ型:2骨折片段,骨折无移位。
Ⅱ型:2骨折片段,骨折有移位。
Ⅲ型:3骨折片段,因为移位的大转子片段而缺乏后外侧支持。
Ⅳ型:3骨折片段,由于小转子或股骨矩骨折缺乏内侧支持。
Ⅴ型:3骨折片段,缺乏内侧和外侧的支持,为Ⅲ型和Ⅳ型的结合。
.
8
AO分型
A1型:经转子的简单两部分骨 折,内侧骨皮质仍有良好的支 撑,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1、 沿转子间线;2、通过大转子; 3、通过小转子。 A2型:经转子的粉碎骨折,内 侧皮质在》2个平面上骨折,但 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1、有一 内侧骨折块;2、有数块内侧骨 折块;3、在小转子下延伸超过 1 cm。 A3型:反转子间骨折,外侧皮 质也有骨折。1、斜形;2、横 形;3、粉碎。
.
3
分型
Boyd and Griffin's classification(1949) Evans' classification (1949) Ramadier's classification (1956) Decoulx & Lavarde's classification (1969) Ender's classification (1970) Tronzo's classification (1973) Evans-Jensen's classification (1975) Deburge's classification (1976) Briot's classification (1980) AO classification (1981)
骨折线反粗隆间走向 V型:反斜型骨折(reverse obliquity pattern),内在不稳定
.
7
Evans-Jensen分型
Jensen对于Evans分型进行了改进,基于大小转子是否受累及复
位后骨折是否稳定而分为五型。与Evans比去除了反转子间型,
将失去后外侧及内侧支持的骨折类型(大、小转子和股骨距骨折)
.
11
治疗方法
影响内固定系统强度的因素: 1、Bone quality 骨的质量 2、Fragment geometry 骨折块几何形状 3、The quality of reduction 复位情况 4、The choice of implant 内置物的选择 5、The placement of the implant 内置物的植入 位置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1
ward三角 股骨距
Ward三角:在股骨颈交叉的中心区形成一个三角形脆弱区域,在老年人骨质疏松
时,该处仅有脂肪填充。
股骨距:位于小转子深部股骨颈、体连接部的内后方的致密骨板,是股骨体后内侧
皮质向松质内的延伸。是股骨上端偏心性受载的着力点。
.
2
Singh指数
股骨近端的机械强度分级 (1)6级;(2)5级;(3)4级;(4)3级;(5)2级(6)1级
.
12
1. 外固定 2. 内固定
1. DHS 2. DCS 3. Gamma钉 4. PFN 5. PFNA 6. PCCP 7. InterTan
治疗方法
.
13
外固定支架
❖ 毫无疑问,使用外固定支架的优点是创伤 最小、失血量最少、最为安全的一种手术, 但是,外固定支架的针道感染率较高,且 让患者戴着一个外固定支架直至骨折愈合, 尤其在髋部,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 见的。
解剖学描述 :Evans; Ramadier; Decoulx and Lavarde. 提示预后:Tronzo; Ender; Evans-Jensen's classification. AO
.
4
Boyd and Griffin's
分型
包括了从股骨颈的关节囊以外部分至小 转子下方5 cm的所有骨折。
Ⅰ型:由大转子至小转子、沿着转子间 线所发生的骨折,稳定无移位,没有 粉碎,复位简单且易维持,结果通常 令人满意(占21%)。
Ⅱ型:为粉碎性骨折,主要骨折位于转 子间线,伴有骨皮质的多处骨折,有 移位,复位较困难,一旦复位可获得 稳定。其中有一种特殊类型骨折-转 子间前后线型骨折,正位片上出现类 似Ⅰ型的前后线性转子间骨折,但其 为假象,在冠状位(侧位)像上另外 骨折可被发现(占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