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13.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1《论语》 课件 (共31张PPT)
(译文)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 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
的 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 伤。”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孔子 (前551
年~前479年)子姓, 以 孔为氏,名丘,字
仲尼。排行老二,又 称:孔二,汉族人, 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 邑(今山东曲阜fù) 人。孔子是我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 家和教育家,儒家学 派创始人,世界最著 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论语》中的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译文 )孔子说:“在学习时时常的复习学过的知识,
不也愉快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
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 考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得。”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
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
改正并告诉他人。”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 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 满 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 (译文 )孔子说:“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
的 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 伤。”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孔子 (前551
年~前479年)子姓, 以 孔为氏,名丘,字
仲尼。排行老二,又 称:孔二,汉族人, 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 邑(今山东曲阜fù) 人。孔子是我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 家和教育家,儒家学 派创始人,世界最著 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论语》中的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译文 )孔子说:“在学习时时常的复习学过的知识,
不也愉快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
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 考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得。”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
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
改正并告诉他人。”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 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 满 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 (译文 )孔子说:“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
论语ppt课件
仁爱实践
提倡推己及人、待人以诚、成人之 美。
仁爱价值
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际关 系融洽。
忠诚与孝道
01
02
03
忠诚观念
忠诚于国家、民族和事业 ,强调为正义事业献身。
孝道精神
尊敬、关爱父母长辈,注 重家庭和睦。
忠诚与孝道关系
忠诚是孝道在社会层面的 延伸,二者相辅相成。
礼制观念
礼制内涵
规定社会行为准则、人际 关系规范,体现社会秩序 。
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经典导读与讲解
01
采用导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论
语》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情境教学与角色扮演
02
创设历史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儒家学者的
讲学场景,增强学生对儒家思想的感悟和体验。
互动教学与小组合作
03
开展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解读
这句话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通过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通过不断反思和总 结,不断完善自己。
04
论语在当代社会价 值与意义
道德伦理建设
道德引领
论语强调仁爱、忠诚、礼义等道 德观念,为当代社会提供道德引
礼制实践
遵循礼仪规范、尊重他人 、维护公共利益。
礼制价值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 进文明发展。
03
论语中名言名句解 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含义
学习后及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
解读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后及时复习的 重要性,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 知识,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带来内心的愉悦和成就感。
《论语》十则ppt课件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4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è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yùn ),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 xǐng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 chuán )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在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耳,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 段解: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做法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1页
4.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旧的 领悟
可以
(知识)
以 (之) 为 师 矣。”
凭 (这一点) 做
了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2页
【译】孔子说:“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进 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 获取新的知识
↗ • 有所发现
பைடு நூலகம்
吾日三省吾身。 吾,人称代词,我
余忆童稚时。余,人称代词,我
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通假字:
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
诲女知之乎 通“汝”,你
是知也 通“智”,聪明智慧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32页
结语
谢谢大家!
•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22页
• 10.子 在 川 上曰:“逝 者 如 斯 夫
,
代词,这,指河水
• 河,河流 流逝的时光。逝,流逝
不 舍 昼 夜。”
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 流逝,日夜不停。”
段解:学习态度。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4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è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 yùn ),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 xǐng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 chuán )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在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耳,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 段解: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做法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1页
4.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旧的 领悟
可以
(知识)
以 (之) 为 师 矣。”
凭 (这一点) 做
了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12页
【译】孔子说:“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进 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 获取新的知识
↗ • 有所发现
பைடு நூலகம்
吾日三省吾身。 吾,人称代词,我
余忆童稚时。余,人称代词,我
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人称代词,你
通假字:
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
诲女知之乎 通“汝”,你
是知也 通“智”,聪明智慧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32页
结语
谢谢大家!
• 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十则ppt课件
第22页
• 10.子 在 川 上曰:“逝 者 如 斯 夫
,
代词,这,指河水
• 河,河流 流逝的时光。逝,流逝
不 舍 昼 夜。”
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 流逝,日夜不停。”
段解:学习态度。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论语》十则ppt课件
13《论语》七则
②发愤:下定决心努力。
【译文】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怎么样得人,子路不知该如何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 得为人啊,发愤用功得把吃饭忘了,心里高兴时把忧愁忘了,连自己快要衰老了也不知道,就像这样说罢 了。”
第五则: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②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③?死而后已④,不亦远 乎?” (《泰伯》)
第一则: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
①处:(chǔ)置身,居住。引申为享有。 【译文】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得,如果不用正当得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 有得。
【原文】贫与贱,是人之所恶①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
①恶:(wù)厌恶,嫌恶。 ②去:离开,这里指躲避。
【译文】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得,如果不用正当得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躲避得。
【原文】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②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④必于是。” (《里仁》)
①恶(wū)乎:恶,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乎,介词,相当于“于”。恶乎,相当于“于何”,凭什
么。
②违:离开
③:造次:仓猝,匆忙。 ④颠沛:困顿挫折。
①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②任:挑得担子。
③不亦……乎?:是表示反问得一种固定句式。不是……吗?
④已:停止。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他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天下得仁德 作为自己肩上得重任,难道这也不重大吗?努力到死才罢休,难道说不也遥远吗?
第六则: 【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①。子路愠②,见曰:“君子亦有穷③乎?”子曰:“君子固穷 ④,小人穷斯滥⑤矣。”( 《卫灵公》)
③不堪:忍受不了。
高中语文《论语》选修13课程《知其不可而为之》PPT课件
《论语》选读
知其不可而为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永远有生命的巨人。 ——郭沫若
他很执着,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 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学习目标
一、学习检测,熟练掌握文中字、词、句等 基础文言知识。
二、文本解读,通过仕与隐的对比,领会孔 子人生选择的不易。
孔
讥讽、刁难、怀有成见!
子
二、桀溺对孔子及其弟子的态度如何?
怃
嘲弄,挑拨,傲慢,不近人情!
然 !
(孤独、悲伤、不被人理解的凄凉!)
荷蓧老人、荷蒉者对孔子的批评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莫己知,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讽刺、劝诫、批评 ——失落无助、一声叹息
孔子的坚持
一、孔子在禀告时,为什么沐浴而朝? 二、他为什么直呼叛臣姓名? 三、身为鲁国人,为什么要去管齐国的内乱? 四、为什么孔子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责任感、悲凉、无奈!
拓展延伸——课堂练笔
• 孔子精神的灼灼光华,贯穿华夏,照耀着无数 坚定的人,比如屈原,比如王安石,比如鲁迅 请你选择其中一位历史人物为他写一段颁奖辞。
示例: 他出身卑贱,却以君子为立身标准;他无权无势,
却敢于批评当事权贵;他四处游说,梦想安定天下; 他处处碰壁,却始终依托梦想。他的一生是可敬的 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他是孔子,他不是圣人。
春秋末期是一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乱 世,是一个礼乐崩坏的社会。没有秩序可 言,没有制度可依。
接舆
一、他对孔子什么态度?
讽刺、劝谕
二、他为什么要重复两次?——已而、已而
对社会的极端失望
三、接舆为什么不愿与孔子交谈?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认为孔子会对他说么?
知其不可而为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永远有生命的巨人。 ——郭沫若
他很执着,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 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学习目标
一、学习检测,熟练掌握文中字、词、句等 基础文言知识。
二、文本解读,通过仕与隐的对比,领会孔 子人生选择的不易。
孔
讥讽、刁难、怀有成见!
子
二、桀溺对孔子及其弟子的态度如何?
怃
嘲弄,挑拨,傲慢,不近人情!
然 !
(孤独、悲伤、不被人理解的凄凉!)
荷蓧老人、荷蒉者对孔子的批评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莫己知,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讽刺、劝诫、批评 ——失落无助、一声叹息
孔子的坚持
一、孔子在禀告时,为什么沐浴而朝? 二、他为什么直呼叛臣姓名? 三、身为鲁国人,为什么要去管齐国的内乱? 四、为什么孔子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责任感、悲凉、无奈!
拓展延伸——课堂练笔
• 孔子精神的灼灼光华,贯穿华夏,照耀着无数 坚定的人,比如屈原,比如王安石,比如鲁迅 请你选择其中一位历史人物为他写一段颁奖辞。
示例: 他出身卑贱,却以君子为立身标准;他无权无势,
却敢于批评当事权贵;他四处游说,梦想安定天下; 他处处碰壁,却始终依托梦想。他的一生是可敬的 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他是孔子,他不是圣人。
春秋末期是一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乱 世,是一个礼乐崩坏的社会。没有秩序可 言,没有制度可依。
接舆
一、他对孔子什么态度?
讽刺、劝谕
二、他为什么要重复两次?——已而、已而
对社会的极端失望
三、接舆为什么不愿与孔子交谈?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认为孔子会对他说么?
《论语选读》-13沂水春风
诵读课文《沂水春风》 ,完成 1~10 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 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 旅, 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10.孔子为什么只赞赏曾点的志向?
点拨:孔子对曾点的想法表示赞同,可以有这样几种解释: ①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 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 子此时的心情契合。②曾点描绘了一幅雍容暇豫的盛世气 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 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③曾点所描绘的 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④曾 点志趣高远,胸次悠然,较之另三个学生驰心政务,已达 到极高的精神境界。
9.冉有和公西华有怎样共同的特征?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点拨: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谦虚。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 且出言谨慎。冉有刚说“方六七十”,马上觉得有些夸 张了,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 仅能“足民”,至于礼乐,需要其他高明之士。公西华 更为谦虚,他是个外交家,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 望能有学习的机会。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 有才干。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突破词句] 1.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鼓瑟希,铿尔 C.莫春者,春服既成 ( )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唯求则非邦也与
解析:A 项,“希”通“稀”;C 项,“莫”通“暮”;D 项,“与”通“欤”。
答案:B
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比及三年,可使足 民 . C.冠 者五六人 . B.风 乎舞雩 . D.秦伯说,与郑人盟 .
论语(完整)ppt课件
16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 可 以终身
行之者乎?”子曰:“其 奉行
恕乎! 己所
大概, 也许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 仁爱待人思想。即“仁”
不欲,勿 施
想要(的 东西)
于人。”(《卫灵公》)
施加
在,给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 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危险。”
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9
5.子曰:“由,诲 女
rǔ 知之乎!知之 为
教导
通“汝”认识事物知道来自是教诲你
(的道理)
zhì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
这
通”智“,聪明,智慧
[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 是聪明智慧。”
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总之,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13
8、曾子曰:“士 不可以不弘
毅,
有学问有抱负或 有特殊地位的人
胸怀宽广
意志坚强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即“以仁为己任”,把“仁”作为自己的任务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停止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 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14
本则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人们要为实现“仁”的理想
而奋斗终身。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 可 以终身
行之者乎?”子曰:“其 奉行
恕乎! 己所
大概, 也许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 仁爱待人思想。即“仁”
不欲,勿 施
想要(的 东西)
于人。”(《卫灵公》)
施加
在,给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 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危险。”
讲述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9
5.子曰:“由,诲 女
rǔ 知之乎!知之 为
教导
通“汝”认识事物知道来自是教诲你
(的道理)
zhì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
这
通”智“,聪明,智慧
[译]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 是聪明智慧。”
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总之,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13
8、曾子曰:“士 不可以不弘
毅,
有学问有抱负或 有特殊地位的人
胸怀宽广
意志坚强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即“以仁为己任”,把“仁”作为自己的任务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停止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 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14
本则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人们要为实现“仁”的理想
而奋斗终身。
《论语选读》13:沂水春风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 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 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舍,上声。四子 侍坐,以齿为序,则点当次对。以方鼓瑟,故孔子先问求、赤 而后及点也。希,间歇也。作,起也。撰,具也。春服,单袷 jiá之衣。浴,盥濯也,今上巳祓除是也。沂,水名,在鲁城 南,地志以为有温泉焉,理或然也。风,乘凉也。舞雩,祭天 祷雨之处。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 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 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 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 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 叹息而深许之。)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夫子盖许其能,特哂其不逊。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盖亦许之。)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孰 能为之大,言无能出其右者,亦许之之辞。程子曰:“如子路、 冉有、公西赤言志如此,夫子许之。亦以此自是实事。后之学 者好高,如人游心千里之外,然自身却只在此。”又曰:“孔 子与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诚异三子者之 撰,特行有不掩焉耳,此所谓狂也。子路等所见者小,子路只 为不达为国以礼道理,是以哂之。若达,却便是这气象也。” 又曰:“三子皆欲得国而治之,故夫子不取。曾点,狂者也, 未必能为圣人之事,而能知夫子之志。故曰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言乐而得其所也。孔子之志,在于老者安之,朋友信 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曾点知之,故孔子喟然叹 曰“吾与点也。”)
论语13-16修订版
• 13 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 13·21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分析孔子的中庸思想。 分析孔子的中庸思想。 •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 孔子说: 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 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 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 中行就是不偏狂,不冒进;也不偏于狷,不 中行就是不偏狂,不冒进;也不偏于狷, 退缩。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 退缩。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
• 14·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 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 子曰 人。” • 问:谈谈本段话的深刻含义。 谈谈本段话的深刻含义。 •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 孔子说: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 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 “为己”是说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提升的自己 为己” 德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为人” 德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为人”是指 学习是为了取悦于人或追名逐利。 学习是为了取悦于人或追名逐利。
• 13·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 子曰: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 子曰 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 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 问:本段认为君子和小人有一个什么样的区别? 本段认为君子和小人有一个什么样的区别? •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 孔子说: 为君子办事很容易, 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 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 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 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 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 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 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 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 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 答:君子不对人百般挑剔,也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 君子不对人百般挑剔, 但选才时,往往能量才而用,不求全责备。 好,但选才时,往往能量才而用,不求全责备。小 人则相反。 人则相反。
名著导读《论语》 ppt课件
名著导读《论语》
引言: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 的主要解释。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 二是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通过人们 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里强调的是 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人的道德自 觉,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人们通过克 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
•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这里,在那里。
• 【译文】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 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 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 【译文】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 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 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 巧:好。 • 色:脸色。
令:美好。 鲜:少。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 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儒家崇尚质朴,注重人的实际行动,反 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言行一致, 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空谈浮言,只说不做。
5.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
• 北辰:北极星。 所:处所,位置。 • 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 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 环绕在它的周围。”
9.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 愤:心里想求通而未能通的样子。 启:开导。 • 悱:想说却又无法用言辞表达的样子。 发:启发。 • 隅:角、角落。 反:意思是类推。 • 不复:意思是不再告诉,不再次教育。
引言: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 的主要解释。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 二是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通过人们 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里强调的是 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人的道德自 觉,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人们通过克 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
•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这里,在那里。
• 【译文】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 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 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 【译文】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 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 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 巧:好。 • 色:脸色。
令:美好。 鲜:少。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 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儒家崇尚质朴,注重人的实际行动,反 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言行一致, 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空谈浮言,只说不做。
5.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
• 北辰:北极星。 所:处所,位置。 • 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 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 环绕在它的周围。”
9.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 愤:心里想求通而未能通的样子。 启:开导。 • 悱:想说却又无法用言辞表达的样子。 发:启发。 • 隅:角、角落。 反:意思是类推。 • 不复:意思是不再告诉,不再次教育。
名著导读《论语》ppt课件
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 享年69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 19岁的孔母无法在孔家立足,带 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 城内阙里,过背井离乡、寄人篱 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 了较高的声誉。
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论语》和《_孟_子
_》《_中_庸_》
《_大_学_》合称为
“四书”。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25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 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 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 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 子的话为主。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56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7
1、对中国的影响 2、对全世界的影响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 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成为整个东方 文化的基石,并影响着全世界各地。
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 国也属于世界。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8
【 颁 奖 辞 】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44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 信(诚实) 习(温习)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 了较高的声誉。
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论语》和《_孟_子
_》《_中_庸_》
《_大_学_》合称为
“四书”。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25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 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 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 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 子的话为主。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56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7
1、对中国的影响 2、对全世界的影响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 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成为整个东方 文化的基石,并影响着全世界各地。
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 国也属于世界。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8
【 颁 奖 辞 】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44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 信(诚实) 习(温习)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国学《论语》PPT课件
.
7
二、关于学习
.
8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 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 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 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 而不满足。再次,专心致志,知难而进。读书的人要立志 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 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 另外,针对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 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 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 这里孔子勉励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 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 好学,不耻下问 (《公冶长》)”的学习精神。
.
14
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 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 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 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要做到 “古为今用”,就要研究《论语》思想的时 代价值,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事实上, 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 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 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这说明古代的 思想家与我们今天的思想非常接近。当然孔 子是人不是神,孔子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 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研究孔子 重在吸收孔子思想精华,而不是简单地全盘 否定或全盘肯定。
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2
主要思想
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 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 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 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 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 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过重大影响。
《论语》选读之十三《沂水春风》
• 【读解】钱穆《论语新解》
吾与点也:与,赞同义。 言吾赞同点之所言。盖三人皆 以仕进为心,而道消世乱,所 志未必能遂。 曾晳乃孔门之狂士,无意 用世,孔子骤闻其言,有契于 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 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 兴叹也。然孔子固抱行道救世 之志者,岂以忘世自乐,真欲 与许巢伍哉?然则孔子之叹, 所感深矣,诚学者所当细玩。
子路率尔(5)而对曰:“千乘之国,摄(6) 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 也为之,比及(7)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 也(8)。”夫子哂(9)之。 「注释」 (5)率尔:轻率、急切。 (6)摄:迫于、夹于。 (7)比及:比,音bì 。等到。 (8)方:方向。 (9)哂:音shěn,讥讽地 微笑。
朱熹《论语集注》
冉有谦退, 又以子路见哂, 故其辞益逊。
天 地 无 私
• 【读解】冉有则是一个谦谦君子, 自认只 能治理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小国 家,而且还只能 三年达到使老百姓物质生 活小康,至于礼乐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 自己则无能为力。 《论语讲要》 冉有说的话,有谦 退,有不谦退。不谦退 的是“可使足民”,谦 退的是“如五六十”, “如其礼乐,则俟君 子”。孔子听了,未置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12),如会同(13),端章甫 (14),愿为小相(15)焉。”
「注释」
(12)宗庙之事:指祭祀之事。 (13)会同:诸侯会见。 (14)瑞章甫:端,古代礼服 的名称。章甫,古代礼帽的 名称。 (15)相:赞礼人,司仪。
Hale Waihona Puke 与客评秦• 【读解】如果说冉有是谦谦君子,那公西华就更 是委婉 曲致很可以了,他压根儿就不提治理 国家的事,甚致说自己根本 就不能做什么事 业,而只是可以学习学习,添入宗庙或外交 场合 做一个小小的司仪罢了。其实,这个司 仪并不小.是相当于今天 秘书长或总务官之 类的角色。所以孔于最后说“赤也为之小, 孰 能为之大?”认为他实际上还是在说治理 国家。实际情况也的确如 此.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名著导读--论语(共40张PPT)
名著导读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
追随着记忆的车轮,
我们走进《论语》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 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 师了。”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9
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罔:迷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 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 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8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一直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政 治抱负难以施展。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9
对历史文献的整理 孔子晚年整理“六 经”(《诗》《书》《易》 《礼》《乐》《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删改鲁史官所记《春 秋》,成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
2019/1/8
孔府大门
名著导读《论语》 36
孔庙,全称至圣庙,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心。公元 前478年,鲁哀公于孔子故居立庙祭祀,这是孔庙最 早的雏形。汉代以后由于历朝对孔子的尊崇,孔庙 规模也越建越大,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 的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 2019/1/8 37 名著导读《论语》 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 奥。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
追随着记忆的车轮,
我们走进《论语》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 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 师了。”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19
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罔:迷惑、茫然不解;殆: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 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 就会精神疲乏而招致危险。”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8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一直宣传 自己的政治主张,终不见用,政 治抱负难以施展。
2019/1/8
名著导读《论语》
9
对历史文献的整理 孔子晚年整理“六 经”(《诗》《书》《易》 《礼》《乐》《春秋》), 以传先王之道。 删改鲁史官所记《春 秋》,成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
2019/1/8
孔府大门
名著导读《论语》 36
孔庙,全称至圣庙,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心。公元 前478年,鲁哀公于孔子故居立庙祭祀,这是孔庙最 早的雏形。汉代以后由于历朝对孔子的尊崇,孔庙 规模也越建越大,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 的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 2019/1/8 37 名著导读《论语》 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 奥。
论语十则 (13)
2、预习《为政》、《公冶长》篇;
恳请各位领导、 老师批评指正!
再 见!
三堂内景
后堂楼内景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是孔子及其 家族的专用墓地
可 谓 好 学 也 已 。 ﹄
慎 于 言 , 就 有 道 而 正 焉 ,
饱 , 居 无 求 安 , 敏 于 事 而
子 曰 : ﹃ 君 子 食 无 求
已:通“矣”。 就:靠近。 正: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 而①:连词,表并列。 而②:连词,表承接。
学 , 民 斯 为 下 矣 。 ﹄
者 , 又 其 次 也 ; 困 而 不
者 , 次 也 ; 困 而 知 之
者 , 上 也 ; 学 而 知 之
子 曰 : ﹃ 生 而 知 之
• • • •
各尽其能,各司其职 该做则做,不做则休 克制自己,控制欲望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练习:
1、背诵并默写《学而》篇;
先生说:“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 住得安定,勤于做事而说话谨慎, 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 (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啊。”
愠 , 不 亦 君 子 乎 ? ﹄
来 , 不 亦 乐 乎 ? 人 不 知 而 不
不 亦 说 乎 ? 有 朋 自 远 方
子 曰 : ﹃ 学 而 时 习 之 ,
交 而 不 信 乎 ? 传 不 习 乎 ? ﹄
《论语》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 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 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从中可以 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 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 居住地 孔府一角 二堂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原文】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1)?”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2),赐也闻一 以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与(4)女弗如 也。”
【注释】 (1)愈:胜过、超过。 (2)十:指数的全体,旧注云:“一,数之数;十, 数之终。” (3)二:旧注云:“二者,一之对也。” (4)与:赞同、同意。
• 【原文】 5·16 子谓子产(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释】 (1)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 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为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 【译文】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 “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 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 【原文】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 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 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 改是。”
【注释】 (1)粪土:腐土、脏土。 (2)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气词。
• 【评析】 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 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 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 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 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 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 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 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 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 《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 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 【评析】 本章孔子讲的君子之道,就是为政之道。子产在 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其时,于晋国当 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 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 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而周旋 于这两大国之间,子产却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 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确是中国古 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子产的评 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 道德。
《 论
语 》 选
读
公冶长篇第五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 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 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 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 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 较大影响。
• 【原文】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 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
• 【原文】 5·21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邦 无道则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 也。”
【注释】 (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 是他的谥号。 (2)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 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 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 【原文】 5·20 季文子(1)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 “再,斯(2)可矣。”
【注释】 (1)季文子:即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 时任正卿,“文”是他的谥号。 (2)斯:就。
• 【译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 虑两次也就行了。”
【评析】 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 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 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 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 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论语稽》)当时季文子做 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就会发生各种弊病。从某个 角度看,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
【注释】 (1)桴:音fū,用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 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 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 “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 可取的才能。”
• 【评析】 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 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 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 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 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 已。
•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 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 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 “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 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 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 了观察人的方法。”
• 【评析】 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 非难。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 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 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 责。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 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 【原文】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子 曰:“敏(2)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
【注释】 (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 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 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 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 以给他谥号叫‘文’。”
•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 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 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 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 他。”
【评析】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 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 子对他大加赞扬。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 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 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