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神经根射频技术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微创治疗 PPT精品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微创治疗 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66750b767f5acfa1c7cdb3.png)
• 【适应证与禁忌症】同上。
30
微创治疗
腰椎间盘纤维环电热成形治疗
• 椎间盘内电热凝疗法(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IDET)
• IDET在20世纪90年代末首先由美国康复医师Jeffrey Saal 和Joel Saal设计并应用于临床。
• 【适应证与禁忌症】同上。盘源腰痛。
• 疼痛是神经受到刺激而发出的异常信号。从LDH病理生理 的发生过程看,纤维环裂伤是导致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关键 因素。
• 治疗病变纤维环和突出椎间盘组织,不破坏中央髓核,有 利于维护脊柱生物力学稳定。
5
治疗
• LDH是一种部分自限性疾病。 • 病史短( < 3 个月) 、无侧隐窝骨性狭窄或黄韧带肥厚、
70℃热凝,使胶原纤维收缩和固化,移除部分髓核组织, • 使突出的椎间盘压力降低,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减轻疼
痛和麻木等症状。
33
直等离子刀头 可弯曲等离子刀头
34
【适应证】
• 膨出或“包容型”突出。 • 椎间盘造影阳性。 • 椎间盘高度不小于75%。
【禁忌症】
• 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 • 骨性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 • 椎间隙狭窄,椎间盘高度小
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微创治疗
1
腰椎间盘突出症 (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
• 常见病、多发病。 • 腰腿疼痛是最常见症状。 • 腰腿疼痛的常见原因。
LDH疼痛的机制
• 神经机械压迫 • 炎症化学性刺激 • 免疫反应
2
临床实用的分型
• 反映突出部位:中央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型;极外侧 (椎间孔外)型。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30
微创治疗
腰椎间盘纤维环电热成形治疗
• 椎间盘内电热凝疗法(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IDET)
• IDET在20世纪90年代末首先由美国康复医师Jeffrey Saal 和Joel Saal设计并应用于临床。
• 【适应证与禁忌症】同上。盘源腰痛。
• 疼痛是神经受到刺激而发出的异常信号。从LDH病理生理 的发生过程看,纤维环裂伤是导致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关键 因素。
• 治疗病变纤维环和突出椎间盘组织,不破坏中央髓核,有 利于维护脊柱生物力学稳定。
5
治疗
• LDH是一种部分自限性疾病。 • 病史短( < 3 个月) 、无侧隐窝骨性狭窄或黄韧带肥厚、
70℃热凝,使胶原纤维收缩和固化,移除部分髓核组织, • 使突出的椎间盘压力降低,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减轻疼
痛和麻木等症状。
33
直等离子刀头 可弯曲等离子刀头
34
【适应证】
• 膨出或“包容型”突出。 • 椎间盘造影阳性。 • 椎间盘高度不小于75%。
【禁忌症】
• 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 • 骨性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 • 椎间隙狭窄,椎间盘高度小
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微创治疗
1
腰椎间盘突出症 (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
• 常见病、多发病。 • 腰腿疼痛是最常见症状。 • 腰腿疼痛的常见原因。
LDH疼痛的机制
• 神经机械压迫 • 炎症化学性刺激 • 免疫反应
2
临床实用的分型
• 反映突出部位:中央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型;极外侧 (椎间孔外)型。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腰交感神经阻滞及射频镇痛治疗 PPT精品课件
![腰交感神经阻滞及射频镇痛治疗 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80f68003d8ce2f0066238e.png)
腰交感神经节上的分支
灰白交通支: 见于L1-3 节, 其灰交通支进入腰内脏神经
腰内脏神经,自腰段侧角的节 前纤维穿过腰节后主要终止 于腹主动脉丛和肠系膜丛,在 神经丛的神经节内交换神经 元, 节后纤维分布到结肠左 曲以下的消化道及盆腔器官, 并分出纤维伴随血管分布至 下肢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的适应症
造影:固定针头,回抽无血或液体 后注入0.3~0.5ml造影剂,在前后 位和侧位片上,造影剂应沿椎体的 前外侧缘上下弥散呈气状影,不出 现血管内造影剂冲洗或其它管状样 影像。
测试:置入射频电极,先用2Hz-2V的电压刺激,无下肢肌肉抽动, 再50Hz-1V的电压刺激,患者无腹股沟区或下肢放射痛;
疼痛为主的疾病: 交感维持痛:如CRPS、难治性泌尿生殖性疼痛、会阴 痛、盆腔内脏痛、肾绞痛、癌性交感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 疹后遗神经;红斑肢痛症、股骨头缺血坏死痛等。
下肢缺血性疾病: 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坏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 诺氏症/病、下肢缺血。多汗症、足发绀、冻伤、战壕足、血管因素导致 的缺血性疼痛、麻木等。可增加末梢流量,促进末梢静脉回流,改善下 肢水肿
B超、X线下或CT下操作,俯卧位,头和腹下加枕。 穿刺点可选L2-4棘突上缘外侧,距中线5-8cm处。
B超、X线透视或CT引导下,用23号14cm长穿刺针与皮肤矢状面呈 45°角,向内侧缓慢进针约3-4cm到达横突,针体上标记后,越过横 突上缘再进针2-2.5cm,可刺到腰椎体侧面,退针约2-3mm,并将针 头斜面对准椎体侧面,针尖略偏向外侧少许,再次进针滑过椎体,
腰交感神经干(链):分别位于 L1-4椎体两侧的前外侧,腰大肌 附着点的内侧。右侧在下腔静脉 之后,左侧在腹主动脉之后。L1 交感神经节隐蔽在主膈肌脚之下 ,L4交感神经节为髂总动脉所覆 盖。L1-4均有节后(灰)交通支 与脊神经相接,L1-3脊神经有节 前(白)纤维至相应的腰交感节 。L1-4的节后纤维并有分支至腹 主动脉和髂动脉,参与形成腹下 神经丛。
腰骶神经根射频技术PPT
![腰骶神经根射频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24ee32783e0912a2162a66.png)
显示出“苏格兰狗”,
在“狗眼睛”下方,上关
节突前上方为穿刺进针点。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7
广州疼
☆ 正位片上显示穿刺针在横突下和下终板 之间,椎体外边界
☆ 侧位片显示穿刺针在椎弓根下方,刚过 椎板深度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8
广州疼
2、L5脊神经根阻滞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15
广州疼
禁忌证 ★ 全身感染或穿刺点局部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 ★ 诊断不明确或局麻药试验性阻滞无效者; ★ 患者有顾虑或拒绝治疗者。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16
广州疼
术前准备 1.术前签署治疗同意书; 2.术前用药:镇痛药、止呕药; 3.仪器、设备:射频仪、射频套针。
倒三角结构: L5横突下缘 S1上关节突 髂嵴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9
广州疼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10
广州疼
选择性骶神经根阻滞
骶脊神经节位于相应骶 孔附近。S1脊神经节位于骶 骨上缘和S1孔之间,S2脊神 经节位于S1和S2孔之间,S3 ~S5神经节则位于S2孔的尾 端部分。骶神经向腹侧下方 弯曲前进,下降至相应骶孔 水平出骶前孔。
18
广州疼
针尖到位后,前后位X线透视观察,针 尖位于小关节连线的外侧;侧位时位于椎体 后缘椎间孔内后外1/4。注入0.5ml造影剂, 前后位观察神经根走向。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在“狗眼睛”下方,上关
节突前上方为穿刺进针点。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7
广州疼
☆ 正位片上显示穿刺针在横突下和下终板 之间,椎体外边界
☆ 侧位片显示穿刺针在椎弓根下方,刚过 椎板深度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8
广州疼
2、L5脊神经根阻滞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15
广州疼
禁忌证 ★ 全身感染或穿刺点局部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 ★ 诊断不明确或局麻药试验性阻滞无效者; ★ 患者有顾虑或拒绝治疗者。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16
广州疼
术前准备 1.术前签署治疗同意书; 2.术前用药:镇痛药、止呕药; 3.仪器、设备:射频仪、射频套针。
倒三角结构: L5横突下缘 S1上关节突 髂嵴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9
广州疼
场地设计(作图题)解析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10
广州疼
选择性骶神经根阻滞
骶脊神经节位于相应骶 孔附近。S1脊神经节位于骶 骨上缘和S1孔之间,S2脊神 经节位于S1和S2孔之间,S3 ~S5神经节则位于S2孔的尾 端部分。骶神经向腹侧下方 弯曲前进,下降至相应骶孔 水平出骶前孔。
18
广州疼
针尖到位后,前后位X线透视观察,针 尖位于小关节连线的外侧;侧位时位于椎体 后缘椎间孔内后外1/4。注入0.5ml造影剂, 前后位观察神经根走向。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腰骶神经根射频技术ppt课件
![腰骶神经根射频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5d03018762caaedc33d458.png)
☆ 正位片上显示穿刺针在横突下和下终板 之间,椎体外边界
☆ 侧位片显示穿刺针在椎弓根下方,刚过 椎板深度
.
2、L5脊神经根阻滞
倒三角结构: L5横突下缘 S1上关节突 髂嵴
.
.
选择性骶神经根阻滞
骶脊神经节位于相应骶 孔附近。S1脊神经节位于骶 骨上缘和S1孔之间,S2脊神 经节位于S1和S2孔之间,S3 ~S5神经节则位于S2孔的尾 端部分。骶神经向腹侧下方 弯曲前进,下降至相应骶孔 水平出骶前孔。
.
骶脊神经节射频镇痛技术
适应证 1. 根性痛未伴明显神经功能缺失; 2. 骶1~5神经根支配区的恶性疼痛且经保守治
疗无效者; 3. S1节段神经根性跛行; 4. S2神经诊断性阻滞阳性的骶髂关节痛患者; 5. S3神经诊断性阻滞阳性的骨盆深部疼痛患者。
.
禁诊断不明确或局麻药试验性阻滞无效者; 4. 病人有顾虑或拒绝治疗者。
.
禁忌证 ★ 全身感染或穿刺点局部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 ★ 诊断不明确或局麻药试验性阻滞无效者; ★ 患者有顾虑或拒绝治疗者。
.
术前准备 1.术前签署治疗同意书; 2.术前用药:镇痛药、止呕药; 3.仪器、设备:射频仪、射频套针。
.
三、操作方法 病人俯卧在X检查台上。行腰1到腰4的
脊神经根射频时,C臂的图像增强器向患侧 旋转为斜角,直至能看到“苏格兰狗”影 像,神经根正常在椎弓根下方数毫米和椎 体表面1-2mm处通过,椎体作为穿刺深度 的界限。
方法:患者俯卧位,在C形臂或DSA 引导下,用10cm射频穿刺针于L4/5或 L5/S1小关节间隙最宽处之患侧小关节 内侧缘穿刺。
.
到硬膜外腔后,拔出针芯,插入射频电 极,先用50Hz、0.3~0.5V的电压进行刺激, 如患者病变部位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时时, 变换成2Hz的运动刺激时,其域值应是感觉刺 激的2倍才证实电极尖端靠近脊神经后根。
腰骶神经根射频技术
![腰骶神经根射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5dd8f190b4e767f5acfcea5.png)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广州疼痛网:
三、操作方法 病人俯卧在X检查台上。行腰1到腰4的 脊神经根射频时,C臂的图像增强器向患侧 旋转为斜角,直至能看到“苏格兰狗”影 像,神经根正常在椎弓根下方数毫米和椎 体表面1-2mm处通过,椎体作为穿刺深度 的界限。
• 定义: 在影像学引导下选择性地对病变 神经根进行阻滞的方法。最适合于有 根性疼痛的病人。
• 作用: 治疗及诊断双重作用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广州疼痛网:
适应证
• 影像学检查不明确或仅有轻微异常者;
• 影像学检查有多节段异常,神经系统检查不确 定,需更精确决定治疗节段者;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广州疼痛网:
操作方法
患者者俯卧于治疗床上, 调节球管显露骶孔,若因严重 的骨质疏松或肠气较多致骶孔 难以看清。应先找到骶前孔, 其上缘呈椭圆形,很容易辨认。 骶后孔则位于其正上方或往上、 往下一点。找到骶孔后,于相 应体表作好标记。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操
作
1. L1-L4神经根穿刺方法 ★ 体位:俯卧位 ★ 把球管转至斜位约45度,
显示出“苏格兰狗”,
在“狗眼睛”下方,上关
节突前上方为穿刺进针点。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广州疼痛网:
☆ 正位片上显示穿刺针在横突下和下终板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广州疼痛网:
★ 穿刺要点: 1. 穿刺方向与球管一致 2. 穿刺针进入骶后孔时 病人有放射痛 3. 推注少量造影剂判断 针尖是否在根袖内或 血管内 4. 注射镇痛药物
腰椎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精品PPT课件
![腰椎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80ad88102de2bd9705881f.png)
❖ Interspinal ligament 棘间韧带
❖ Supraspinal ligament 棘上韧带
❖ Ligamentum nuchae项韧带
❖ Intertansverse ligament横突间韧
带
❖ Zygapophysial joint 关节突关节
Copyright© duxinli
General features of vertebrae
❖ Vertebral body 椎体 ❖ Vertebral arch 椎弓
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 椎弓根: sup. and inf. Vertebral notch 椎上、下切迹
lamina of vertebral arch 椎弓板
❖ Articular processes: sagittal
1.Joints of the vertebral bodies 椎体间的连结
Intervertebral discs 椎间盘
between bodies of adjacent vertebrae, composed of: ❖ Nucleus pulpous髓核, an inner soft, pulpy, highly elastic structure (gelatinous core ) ❖ Annulus fibrosus纤维环 an outer fibrous ring consisting of fibrocartilage
Hernia of nucleus pulpous
髓核脱出
Copyright© duxinli
7
Copyright© duxinli
8
Copyright© duxinli
❖ Supraspinal ligament 棘上韧带
❖ Ligamentum nuchae项韧带
❖ Intertansverse ligament横突间韧
带
❖ Zygapophysial joint 关节突关节
Copyright© duxinli
General features of vertebrae
❖ Vertebral body 椎体 ❖ Vertebral arch 椎弓
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 椎弓根: sup. and inf. Vertebral notch 椎上、下切迹
lamina of vertebral arch 椎弓板
❖ Articular processes: sagittal
1.Joints of the vertebral bodies 椎体间的连结
Intervertebral discs 椎间盘
between bodies of adjacent vertebrae, composed of: ❖ Nucleus pulpous髓核, an inner soft, pulpy, highly elastic structure (gelatinous core ) ❖ Annulus fibrosus纤维环 an outer fibrous ring consisting of fibrocartilage
Hernia of nucleus pulpous
髓核脱出
Copyright© duxinli
7
Copyright© duxinli
8
Copyright© duxinli
腰骶部脊神经后根脉冲ppt课件
![腰骶部脊神经后根脉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97aa15915f804d2b16c196.png)
LOGO
LOGO
LOGO
LOGO
DSA下穿刺
LOGO
• 在确定病变神经后在DSA下经小关节内侧缘穿刺。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CT介导下穿刺
LOGO
• 在CT介导下穿刺进一步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反应 出针尖、神经背根、硬膜囊等的关系。
LOGO
LOGO
LOGO
LOGO
脊神经背根脉冲射频治疗解剖特点 LOGO
• 自L1~S1硬膜外神经根长度逐渐变大, • 自L1~S1神经根发出处与硬膜囊夹角度数变小, • 背根神经三倍于前根,并从背面观察前根完全被后根
复盖, • 上述特点有利于射频针尖经小关节内侧缘穿刺容易贴
近背根神经而不损伤硬膜囊。
LOGO
•
外周神经纤维
• 背根神经节
• 假单极神经元 中枢突:将信息传入送脊髓背角
•
背根
•
•
背根神经节≠背根神经
LOGO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支
LOGO
•
脊膜支
•
交通支
•
脊神经后支
•
脊神经前支
LOGO
腰脊神经根在硬膜外间隙的解剖(LOGO2)
• 在此段行程中,前、后根纤维各自有硬脊膜与蛛网膜 突出鞘所包被,互相交织在一起,
操作方法
腰椎影像学检查的应用
LOGO
• 借助一张清晰CT或MRI片明确病变的背根神经,结合 临床表现。
• 阅读腰椎正侧位X线,找出棘突与相应椎板小关节内 缘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确定在病人身上的进针点。
LOGO
LOGO
LOGO
L5S1左侧小关节内缘进针点
腰骶神经根射频技术
![腰骶神经根射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104e7b1856a561252d36f7e.png)
腰、骶脊神经射频技术
黄乔东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精选PPT
腰脊神经根射频镇痛技术
一、有关解剖 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而
成,每条脊神经根在椎管内走行的方向和长 短均不同。腰、骶、尾神经根则较长,在椎 管内行程近乎垂直,它们在通过相应的椎间 孔之前,围绕终丝在椎管内向下行走一段较 长距离,共同形成马尾。
骶脊神经节位于相应骶 孔附近。S1脊神经节位于骶 骨上缘和S1孔之间,S2脊神 经节位于S1和S2孔之间,S3 ~S5神经节则位于S2孔的尾 端部分。骶神经向腹侧下方 弯曲前进,下降至相应骶孔 水平出骶前孔。
精选PPT
操作方法
患者者俯卧于治疗床上, 调节球管显露骶孔,若因严重 的骨质疏松或肠气较多致骶孔 难以看清。应先找到骶前孔, 其上缘呈椭圆形,很容易辨认。 骶后孔则位于其正上方或往上、 往下一点。找到骶孔后,于相 应体表作好标记。
精选PPT
术前准备 1.术前签署治疗同意书; 2.术前用药:镇痛药、止呕药; 3.仪器、设备:射频仪、射频套针。
精选PPT
三、操作方法 病人俯卧在X检查台上。行腰1到腰4的
脊神经根射频时,C臂的图像增强器向患侧 旋转为斜角,直至能看到“苏格兰狗”影 像,神经根正常在椎弓根下方数毫米和椎 体表面1-2mm处通过,椎体作为穿刺深度 的界限。
定,需更精确决定治疗节段者; • 已知疼痛原因但需暂时镇痛者; • 手术或治疗后根性痛复发者。
精选PPT
禁忌证
• 凝血功能异常 • 妊娠 • 全身感染或穿刺部位感染 • 对注射药物有严重的过敏反应 • 病人接受大剂量的激素治疗 • 病人不合作
精选PPT
操作
1. L1-L4神经根穿刺方法 ★ 体位:俯卧位 ★ 把球管转至斜位约45度,
黄乔东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
精选PPT
腰脊神经根射频镇痛技术
一、有关解剖 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而
成,每条脊神经根在椎管内走行的方向和长 短均不同。腰、骶、尾神经根则较长,在椎 管内行程近乎垂直,它们在通过相应的椎间 孔之前,围绕终丝在椎管内向下行走一段较 长距离,共同形成马尾。
骶脊神经节位于相应骶 孔附近。S1脊神经节位于骶 骨上缘和S1孔之间,S2脊神 经节位于S1和S2孔之间,S3 ~S5神经节则位于S2孔的尾 端部分。骶神经向腹侧下方 弯曲前进,下降至相应骶孔 水平出骶前孔。
精选PPT
操作方法
患者者俯卧于治疗床上, 调节球管显露骶孔,若因严重 的骨质疏松或肠气较多致骶孔 难以看清。应先找到骶前孔, 其上缘呈椭圆形,很容易辨认。 骶后孔则位于其正上方或往上、 往下一点。找到骶孔后,于相 应体表作好标记。
精选PPT
术前准备 1.术前签署治疗同意书; 2.术前用药:镇痛药、止呕药; 3.仪器、设备:射频仪、射频套针。
精选PPT
三、操作方法 病人俯卧在X检查台上。行腰1到腰4的
脊神经根射频时,C臂的图像增强器向患侧 旋转为斜角,直至能看到“苏格兰狗”影 像,神经根正常在椎弓根下方数毫米和椎 体表面1-2mm处通过,椎体作为穿刺深度 的界限。
定,需更精确决定治疗节段者; • 已知疼痛原因但需暂时镇痛者; • 手术或治疗后根性痛复发者。
精选PPT
禁忌证
• 凝血功能异常 • 妊娠 • 全身感染或穿刺部位感染 • 对注射药物有严重的过敏反应 • 病人接受大剂量的激素治疗 • 病人不合作
精选PPT
操作
1. L1-L4神经根穿刺方法 ★ 体位:俯卧位 ★ 把球管转至斜位约45度,
腰交感神经阻滞及射频镇痛治疗 PPT精品课件
![腰交感神经阻滞及射频镇痛治疗 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80f68003d8ce2f0066238e.png)
腰交感神经干(链):分别位于 L1-4椎体两侧的前外侧,腰大肌 附着点的内侧。右侧在下腔静脉 之后,左侧在腹主动脉之后。L1 交感神经节隐蔽在主膈肌脚之下 ,L4交感神经节为髂总动脉所覆 盖。L1-4均有节后(灰)交通支 与脊神经相接,L1-3脊神经有节 前(白)纤维至相应的腰交感节 。L1-4的节后纤维并有分支至腹 主动脉和髂动脉,参与形成腹下 神经丛。
疼痛为主的疾病: 交感维持痛:如CRPS、难治性泌尿生殖性疼痛、会阴 痛、盆腔内脏痛、肾绞痛、癌性交感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 疹后遗神经;红斑肢痛症、股骨头缺血坏死痛等。
下肢缺血性疾病: 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坏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 诺氏症/病、下肢缺血。多汗症、足发绀、冻伤、战壕足、血管因素导致 的缺血性疼痛、麻木等。可增加末梢流量,促进末梢静脉回流,改善下 肢水肿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长、放射痛伴发凉、皮温低、麻木, 或伴不明原因 下腹部发凉
注射神经损毁药可治疗恶性或癌性交感神经痛
禁忌症
全身严重感染或穿刺部位感染; 患者不能合作或者拒绝治疗者; 凝血功能异常, 有严重出血倾向患者; 诊断不明确或局麻药试验性阻滞无效者; 全身状态严重衰竭患者。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 (Lumbar sympathetic ganglion block )
Choi EJ, et al., Korean J Pain. 2016
解剖(Anatomy)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 分。由中枢部、交感干、神 经节、神经和神经丛组成。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 髓T1-12及 L1-3的侧角内, 节前纤维起自侧角细胞,其 周围部分包括交感神经节、 椎旁神经节、椎前神经节和 神经丛等。
腰骶部脊神经根MRI检查技术探讨PPT课件
![腰骶部脊神经根MRI检查技术探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abeeb508a1284ac85043eb.png)
19
基本病理改变
1、椎间盘突( 膨) 出 2、肿瘤 3、炎症 4、外伤出血或神经损伤 5、囊肿
20
椎间盘突( 膨) 出
椎间盘突( 膨) 出是腰部好发疾病,常 见的椎间盘突出位于椎管内。
突出可分为凸出、脱出和髓核游离三 种类型
按横向定位分为中央型、中间型( 旁 中央型) 及后外侧型。
其中的中央旁型、椎间孔型都有不同 程度压迫神经根的临床症状。
据文献报道,坐骨神经呈等T1信号, 包绕坐骨神经周围的脂肪呈高信号, 与坐骨神经伴行的血管呈流空信号, 通过这种良好的MR对比能将坐骨神 经很好地显示,因而能直观地分析盆 腔段坐骨神经本身及周围的病理改变
26
线圈:相控阵线圈
体位:患者仰卧,正中矢状 面与床中线一致并
垂 直于床 面,将全部腰椎置于线圈内。
13
设备伪影
主磁场强度 软件质量 电子线路
磁场均匀度 电子元件 附属设备
主要取决于厂家,但也有人 为因素,如设备的安装、调 试及扫描参数的选择匹配不 当而出现伪影,而参数的选 择主要又与操作者有关,如 TR、TE、矩阵选择不当而 出现伪影
14
腰骶部神经根解剖
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 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骶丛由腰骶干(L4、5)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 的前支组成。腰骶神经根自上而下斜向走行, 其周边结构复杂,常规MRI和CT均很难对其完 整清晰显示
15
16
坐骨神经
自骶丛发出后,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 在臀大肌深面下行,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 子之间下行至大腿后面,在股二头肌深面下 降达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
神经本干分布于髋关节和股后群肌。
17
腰骶部神经 及坐骨神经 示意图
基本病理改变
1、椎间盘突( 膨) 出 2、肿瘤 3、炎症 4、外伤出血或神经损伤 5、囊肿
20
椎间盘突( 膨) 出
椎间盘突( 膨) 出是腰部好发疾病,常 见的椎间盘突出位于椎管内。
突出可分为凸出、脱出和髓核游离三 种类型
按横向定位分为中央型、中间型( 旁 中央型) 及后外侧型。
其中的中央旁型、椎间孔型都有不同 程度压迫神经根的临床症状。
据文献报道,坐骨神经呈等T1信号, 包绕坐骨神经周围的脂肪呈高信号, 与坐骨神经伴行的血管呈流空信号, 通过这种良好的MR对比能将坐骨神 经很好地显示,因而能直观地分析盆 腔段坐骨神经本身及周围的病理改变
26
线圈:相控阵线圈
体位:患者仰卧,正中矢状 面与床中线一致并
垂 直于床 面,将全部腰椎置于线圈内。
13
设备伪影
主磁场强度 软件质量 电子线路
磁场均匀度 电子元件 附属设备
主要取决于厂家,但也有人 为因素,如设备的安装、调 试及扫描参数的选择匹配不 当而出现伪影,而参数的选 择主要又与操作者有关,如 TR、TE、矩阵选择不当而 出现伪影
14
腰骶部神经根解剖
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 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骶丛由腰骶干(L4、5)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 的前支组成。腰骶神经根自上而下斜向走行, 其周边结构复杂,常规MRI和CT均很难对其完 整清晰显示
15
16
坐骨神经
自骶丛发出后,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 在臀大肌深面下行,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 子之间下行至大腿后面,在股二头肌深面下 降达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
神经本干分布于髋关节和股后群肌。
17
腰骶部神经 及坐骨神经 示意图
手术讲解模板:骶丛神经探查术49页PPT
![手术讲解模板:骶丛神经探查术4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2d230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3.png)
Leabharlann 手术讲解模板:骶丛神经探查术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注意的是,不论在那一节行脊神经 根射频,都应该定时用侧位X线透视了解针 尖的深度。
射频治疗:
一旦确认针尖位置准确无误, 回抽无 血及脑脊液,置入射频电极进行脉冲射频。 射频参数为2Hz、42℃ 、120s。如针尖温 度超过43℃,则应降低电压直至针尖温度 为42℃,作用时间120s。
对L4、L5神经根,我们还可以采取 小关节侧缘入路。
☆ 侧位片显示穿刺针在椎弓根下方,刚过 椎板深度
2、L5脊神经根阻滞
倒三角结构: L5横突下缘 S1上关节突 髂嵴
选择性骶神经根阻滞
骶脊神经节位于相应骶 孔附近。S1脊神经节位于骶 骨上缘和S1孔之间,S2脊神 经节位于S1和S2孔之间,S3 ~S5神经节则位于S2孔的尾 端部分。骶神经向腹侧下方 弯曲前进,下降至相应骶孔 水平出骶前孔。
针尖到位后,前后位X线透视观察,针 尖位于小关节连线的外侧;侧位时位于椎体 后缘椎间孔内后外1/4。注入0.5ml造影剂, 前后位观察神经根走向。
行腰5脊神经根射频时,倒出倒三角 影像。针尖位于由L5横突的下缘,S1的 上关节突和髂嵴形成的倒三角中心。
针尖穿刺到位,插入射频电极,用50Hz、 0.5V以下的电压刺激,复制出相应区域根性 疼痛。如果根性疼痛未诱发,向外侧调整针 尖几毫米,再次进行刺激以使病人出现根性 痛;如果仍然没有出现根性疼痛,应重新放 置穿刺针,或者必要时将C臂球管向各种方 向移动几毫米,重新为穿刺进路定位。
禁忌证
• 凝血功能异常 • 妊娠 • 全身感染或穿刺部位感染 • 对注射药物有严重的过敏反应 • 病人接受大剂量的激素治疗 • 病人不合作
操作
1. L1-L4神经根穿刺方法 ★ 体位:俯卧位 ★ 把球管转至斜位约45度,
显示出“苏格兰狗”, 在“狗眼睛”下方,上关 节突前上方为穿刺进针点。
☆ 正位片上显示穿刺针在横突下和下终板 之间,椎体外边界
操作方法
患者者俯卧于治疗床上, 调节球管显露骶孔,若因严重 的骨质疏松或肠气较多致骶孔 难以看清。应先找到骶前孔, 其上缘呈椭圆形,很容易辨认。 骶后孔则位于其正上方或往上、 往下一点。找到骶孔后,于相 应体表作好标记。
行S1、S2脊神经根阻滞时,应缓慢、 小心地向S1、S2孔内上方进针;行S3-5脊 神经根阻滞时,应向S2孔内下方进针。必 要时用骨钻在骶骨板上钻孔,将穿刺针从 钻孔中穿进骶管中。侧位透视了解针尖的 深度,不要超出骶前孔。
方法:患者俯卧位,在C形臂或DSA 引导下,用10cm射频穿刺针于L4/5或 L5/S1小关节间隙最宽处之患侧小关节 内侧缘穿刺。
到硬膜外腔后,拔出针芯,插入射频电 极,先用50Hz、0.3~0.5V的电压进行刺激, 如患者病变部位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时时, 变换成2Hz的运动刺激时,其域值应是感觉 刺激的2倍才证实电极尖端靠近脊神经后根。
骶脊神经节射频镇痛技术
适应证 1. 根性痛未伴明显神经功能缺失; 2. 骶1~5神经根支配区的恶性疼痛且经保守治
疗无效者; 3. S1节段神经根性跛行; 4. S2神经诊断性阻滞阳性的骶髂关节痛患者; 5. S3神经诊断性阻滞阳性的骨盆深部疼痛患者。
禁忌证
1. 全身感染或穿刺点局部感染; 2. 凝血功能异常; 3. 诊断不明确或局麻药试验性阻滞无效者; 4. 病人有顾虑或拒绝治疗者。
★ 穿刺要点: 1. 穿刺方向与球管一致 2. 穿刺针进入骶后孔时
病人有放射痛 3. 推注少量造影剂判断
针尖是否在根袖内或 血管内 4. 注射镇痛药物
腰脊神经根射频治疗
适应证 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盘突出症、腰
椎管狭窄症、背部手术后失败综合症 (FBSS)未伴明显神经功能缺失、脊髓 损伤后疼痛、选择性神经根阻滞阳性者
术前准备 1.术前签署治疗同意书; 2.术前用药:镇痛药、止呕药; 3.仪器、设备:射频仪、射频套针。
操作方法
基本同选择性骶神经根 阻滞
操作方法
基本同选择性骶神经根阻滞。常规消 毒铺巾后,用1%利多卡因0.5~1ml作骨面以 上局麻,不要进针过深或注射过多局麻药, 以免药液弥散影响到电刺激测试。然后用 5~10cm的射频穿刺针顺球管方向进行穿刺。 针尖进入骶管后,会有明显的阻力感,用 50Hz,1V电刺激寻找异感
腰、骶脊神经射频技术
腰脊神经根射频镇痛技术
一、有关解剖 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而
成,每条脊神经根在椎管内走行的方向和长 短均不同。腰、骶、尾神经根则较长,在椎 管内行程近乎垂直,它们在通过相应的椎间 孔之前,围绕终丝在椎管内向下行走一段较 长距离,共同形成马尾。
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行S1、S2脊神经根射频时,应缓慢、 小心地向S1、S2孔内上方进针;行S3-5脊 神经根射频时,应向S2孔内下方进针。必 要时用骨钻在骶骨板上钻孔,将射频套针 从钻孔中穿进骶管中。侧位透视了解针尖 的深度,不要超出骶前孔。
针尖到位后, 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插入 射频电极,同上法予以脉冲射频。
四、术后处理
1. 穿刺点护理,避免污染; 2. 口服抗生素3天以防治感染; 3. 如果使用镇静药物,则需卧床休息; 4. 术后给2-3天镇痛药或肌肉松弛剂; 5. 对行脉冲射频的病人人,应告诉其治疗
效果可能在几天甚至几周后才出现;1 月内应随访。
• 定义: 在影像学引导下选择性地对病变
神经根进行阻滞的方法。最适合于有 根性疼痛的病人。
• 作用: 治疗及诊断双重作用
适应证
• 影像学检查不明确或仅有轻微异常者; • 影像学检查有多节段异常,神经系统检查不确
定,需更精确决定治疗节段者; • 已知疼痛原因但需暂时镇痛者; • 手术或治疗后根性痛复发者。
禁忌证 ★ 全身感染或穿刺点局部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 ★ 诊断不明确或局麻药试验性阻滞无效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患者有顾虑或拒绝治疗者。
术前准备 1.术前签署治疗同意书; 2.术前用药:镇痛药、止呕药; 3.仪器、设备:射频仪、射频套针。
三、操作方法 病人俯卧在X检查台上。行腰1到腰4的
脊神经根射频时,C臂的图像增强器向患侧 旋转为斜角,直至能看到“苏格兰狗”影 像,神经根正常在椎弓根下方数毫米和椎 体表面1-2mm处通过,椎体作为穿刺深度 的界限。
射频治疗:
一旦确认针尖位置准确无误, 回抽无 血及脑脊液,置入射频电极进行脉冲射频。 射频参数为2Hz、42℃ 、120s。如针尖温 度超过43℃,则应降低电压直至针尖温度 为42℃,作用时间120s。
对L4、L5神经根,我们还可以采取 小关节侧缘入路。
☆ 侧位片显示穿刺针在椎弓根下方,刚过 椎板深度
2、L5脊神经根阻滞
倒三角结构: L5横突下缘 S1上关节突 髂嵴
选择性骶神经根阻滞
骶脊神经节位于相应骶 孔附近。S1脊神经节位于骶 骨上缘和S1孔之间,S2脊神 经节位于S1和S2孔之间,S3 ~S5神经节则位于S2孔的尾 端部分。骶神经向腹侧下方 弯曲前进,下降至相应骶孔 水平出骶前孔。
针尖到位后,前后位X线透视观察,针 尖位于小关节连线的外侧;侧位时位于椎体 后缘椎间孔内后外1/4。注入0.5ml造影剂, 前后位观察神经根走向。
行腰5脊神经根射频时,倒出倒三角 影像。针尖位于由L5横突的下缘,S1的 上关节突和髂嵴形成的倒三角中心。
针尖穿刺到位,插入射频电极,用50Hz、 0.5V以下的电压刺激,复制出相应区域根性 疼痛。如果根性疼痛未诱发,向外侧调整针 尖几毫米,再次进行刺激以使病人出现根性 痛;如果仍然没有出现根性疼痛,应重新放 置穿刺针,或者必要时将C臂球管向各种方 向移动几毫米,重新为穿刺进路定位。
禁忌证
• 凝血功能异常 • 妊娠 • 全身感染或穿刺部位感染 • 对注射药物有严重的过敏反应 • 病人接受大剂量的激素治疗 • 病人不合作
操作
1. L1-L4神经根穿刺方法 ★ 体位:俯卧位 ★ 把球管转至斜位约45度,
显示出“苏格兰狗”, 在“狗眼睛”下方,上关 节突前上方为穿刺进针点。
☆ 正位片上显示穿刺针在横突下和下终板 之间,椎体外边界
操作方法
患者者俯卧于治疗床上, 调节球管显露骶孔,若因严重 的骨质疏松或肠气较多致骶孔 难以看清。应先找到骶前孔, 其上缘呈椭圆形,很容易辨认。 骶后孔则位于其正上方或往上、 往下一点。找到骶孔后,于相 应体表作好标记。
行S1、S2脊神经根阻滞时,应缓慢、 小心地向S1、S2孔内上方进针;行S3-5脊 神经根阻滞时,应向S2孔内下方进针。必 要时用骨钻在骶骨板上钻孔,将穿刺针从 钻孔中穿进骶管中。侧位透视了解针尖的 深度,不要超出骶前孔。
方法:患者俯卧位,在C形臂或DSA 引导下,用10cm射频穿刺针于L4/5或 L5/S1小关节间隙最宽处之患侧小关节 内侧缘穿刺。
到硬膜外腔后,拔出针芯,插入射频电 极,先用50Hz、0.3~0.5V的电压进行刺激, 如患者病变部位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时时, 变换成2Hz的运动刺激时,其域值应是感觉 刺激的2倍才证实电极尖端靠近脊神经后根。
骶脊神经节射频镇痛技术
适应证 1. 根性痛未伴明显神经功能缺失; 2. 骶1~5神经根支配区的恶性疼痛且经保守治
疗无效者; 3. S1节段神经根性跛行; 4. S2神经诊断性阻滞阳性的骶髂关节痛患者; 5. S3神经诊断性阻滞阳性的骨盆深部疼痛患者。
禁忌证
1. 全身感染或穿刺点局部感染; 2. 凝血功能异常; 3. 诊断不明确或局麻药试验性阻滞无效者; 4. 病人有顾虑或拒绝治疗者。
★ 穿刺要点: 1. 穿刺方向与球管一致 2. 穿刺针进入骶后孔时
病人有放射痛 3. 推注少量造影剂判断
针尖是否在根袖内或 血管内 4. 注射镇痛药物
腰脊神经根射频治疗
适应证 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盘突出症、腰
椎管狭窄症、背部手术后失败综合症 (FBSS)未伴明显神经功能缺失、脊髓 损伤后疼痛、选择性神经根阻滞阳性者
术前准备 1.术前签署治疗同意书; 2.术前用药:镇痛药、止呕药; 3.仪器、设备:射频仪、射频套针。
操作方法
基本同选择性骶神经根 阻滞
操作方法
基本同选择性骶神经根阻滞。常规消 毒铺巾后,用1%利多卡因0.5~1ml作骨面以 上局麻,不要进针过深或注射过多局麻药, 以免药液弥散影响到电刺激测试。然后用 5~10cm的射频穿刺针顺球管方向进行穿刺。 针尖进入骶管后,会有明显的阻力感,用 50Hz,1V电刺激寻找异感
腰、骶脊神经射频技术
腰脊神经根射频镇痛技术
一、有关解剖 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而
成,每条脊神经根在椎管内走行的方向和长 短均不同。腰、骶、尾神经根则较长,在椎 管内行程近乎垂直,它们在通过相应的椎间 孔之前,围绕终丝在椎管内向下行走一段较 长距离,共同形成马尾。
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行S1、S2脊神经根射频时,应缓慢、 小心地向S1、S2孔内上方进针;行S3-5脊 神经根射频时,应向S2孔内下方进针。必 要时用骨钻在骶骨板上钻孔,将射频套针 从钻孔中穿进骶管中。侧位透视了解针尖 的深度,不要超出骶前孔。
针尖到位后, 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插入 射频电极,同上法予以脉冲射频。
四、术后处理
1. 穿刺点护理,避免污染; 2. 口服抗生素3天以防治感染; 3. 如果使用镇静药物,则需卧床休息; 4. 术后给2-3天镇痛药或肌肉松弛剂; 5. 对行脉冲射频的病人人,应告诉其治疗
效果可能在几天甚至几周后才出现;1 月内应随访。
• 定义: 在影像学引导下选择性地对病变
神经根进行阻滞的方法。最适合于有 根性疼痛的病人。
• 作用: 治疗及诊断双重作用
适应证
• 影像学检查不明确或仅有轻微异常者; • 影像学检查有多节段异常,神经系统检查不确
定,需更精确决定治疗节段者; • 已知疼痛原因但需暂时镇痛者; • 手术或治疗后根性痛复发者。
禁忌证 ★ 全身感染或穿刺点局部感染; ★ 凝血功能障碍; ★ 诊断不明确或局麻药试验性阻滞无效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患者有顾虑或拒绝治疗者。
术前准备 1.术前签署治疗同意书; 2.术前用药:镇痛药、止呕药; 3.仪器、设备:射频仪、射频套针。
三、操作方法 病人俯卧在X检查台上。行腰1到腰4的
脊神经根射频时,C臂的图像增强器向患侧 旋转为斜角,直至能看到“苏格兰狗”影 像,神经根正常在椎弓根下方数毫米和椎 体表面1-2mm处通过,椎体作为穿刺深度 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