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地探讨(很全面)---控制系统与通信系列要点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一、引言电气自动化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种生产设备和生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电气接地和保护技术可以有效地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围绕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展开探讨,介绍其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范围,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案例。
二、电气接地的基本概念在电气系统中,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或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线连接到地下的大块金属或其他导电物体上,以防止设备或设备外壳带电,减少感应和雷击的危害。
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将设备或设备外壳的电荷导入地下,从而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三、电气接地的重要性良好的电气接地系统是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良好的电气接地系统可以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在设备发生故障或雷击时,接地系统可以将设备外壳的电荷导入地下,减少触电危险。
良好的电气接地系统可以减少设备的感应和雷击,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良好的电气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设备免受外界干扰和电磁辐射,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干扰性能。
四、电气接地技术的应用范围电气接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设备和生产系统中。
在工业生产中,电气接地技术常用于电力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监控系统中,以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接地技术常用于建筑物的电气系统和照明系统中,以保障建筑物和居民的安全。
在交通运输中,电气接地技术常用于铁路、地铁和机场的电气系统和通信系统中,以保障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在航空航天中,电气接地技术常用于飞机和卫星的电气系统和通信系统中,以保障飞机和航天器的安全。
五、电气保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电气保护技术已经不断发展和应用。
传统的电气保护技术主要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漏电保护和接地保护等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电气保护技术已经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应用技术。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
电气接地保护是电气系统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护措施。
在电气系统中,通常会使用接地电阻对系统进行接地。
接地电阻是连接系统和大地之间的电阻,其目的是将系统的电位与大地电位保持接近,从而保护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
当出现地故障时,接地电阻可以使电压和电流达到安全范围内,从而避免了危险的高电压和电击风险。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气接地保护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电气接地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对接地电阻的选择、接地电阻的监测和保护以及对接地故障的处理等方面。
接地电阻的监测和保护也是电气接地保护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时监测接地电阻的值,可以及时发现接地电阻的故障或过大的变化,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
同时,也需要对接地电阻进行保护,以确保其不受到外界干扰而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处理接地故障时,我们需要根据故障性质和故障发生的位置来进行判断。
常见的接地故障包括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和三相接地故障。
对于不同类型的接地故障,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以确保电气系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
同时,也需要对接地故障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分析,以便于今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总之,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气接地保护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接地电阻选择、精细化的接地电阻监测和保护以及适当的接地故障处理,可以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操作,为现代化工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全电气、控制接地规范

电气、控制接地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用电系统、新建扩建、检维修、改造、办公区域、员工宿舍等电气线路接地规定。
2、术语和定义:电气系统配置保护方法有: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重复接地、工作接地等。
电气设备的某个部分与大地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联接称为接地。
与大地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组称为接地体:联接电气设备应接地部分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线统称为接地装置。
3、接地概念及种类:(1)防雷接地:为把雷电迅速引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地的接地。
防雷装置如与电报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2)交流工作接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金属连接。
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 线)接地。
N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
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
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接。
(3)安全保护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
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与PE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PE 线与N 线连接。
(4)直流接地:为了使各个电子设备的准确性好、稳定性高,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
可采用较大截面积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一端直接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供电子设备直流接地。
(5)防静电接地:为防止智能化大楼内电子计算机机房干燥环境产生的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干扰而进行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6)屏蔽接地:为了防止外来的电磁场干扰,将电子设备外壳体及设备内外的屏蔽线或所穿金属管进行的接地,称为屏蔽接地。
(7)功率接地系统:电子设备中,为防止各种频率的干扰电压通过交直流电源线侵入,影响低电平信号的工作而装有交直流滤波器,滤波器的接地称功率接地。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电气自动化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则是电气自动化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
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主要涉及电路接地、接地电阻的测量、接地保护装置的选择及设置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讨论,并探索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电路接地的重要性在电气系统中,接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家用电路、工业电气系统、交通信号系统等都需要通过接地来保证安全稳定的运行。
电路接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保障人身安全。
在电气系统中,如果不及时对电路进行合理接地,那么在电气故障发生时,可能会对人员造成触电危险,而合理的接地可以将故障电流迅速导入地面,保障人员的安全。
2. 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合理的接地可以减小电气设备和电缆的电压波动,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故障率,延长设备寿命。
3. 保障电路可靠运行。
合理的电路接地可以减小电流的感应和干扰,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由于电路接地的重要性,因此在电气自动化中,对于电路的接地工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电气接地的种类在电气系统中,电气接地主要可以分为室外接地和室内接地。
室外接地:室外接地是指将设备与地面进行可靠连接的接地方式。
室外接地对于避免雷击和静电放电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减小设备损坏的作用。
在电气自动化中,室外接地需要考虑地杆设置位置、深度等,以保证接地的有效性。
室内接地:室内接地则是指将设备与建筑物的接地体系相连,以及配电装置与金属外壳的接地。
室内接地主要用于保证室内电路的安全运行,减小设备损坏的可能性。
在电气自动化中,对于这两种接地形式都需要做好相应的设计和设置,以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接地电阻的测量接地电阻是表示接地的性能和接地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参数。
接地电阻的测量对于判断电气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电气自动化中,接地电阻的测量一般可采用电流电压法和电桥法等多种方法进行。
电流电压法:在进行电流电压法测量时,一般可以通过在接地体上线圈发射电流,然后通过电压表来测量电压大小,再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到接地电阻的数值。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电气接地是电气系统中重要的安全措施之一,其作用是将电气设备或设施与大地连接,以实现对电气系统的保护和安全。
在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电气接地的类型和原理电气接地分为直接接地、间接接地和绝缘接地三种类型。
直接接地是将设备或设施通过导线直接接地,即将一根导线连接至地网或者在设备或设施的接地棒上接一个导线,这样可以将电气设备的电位和大地接地电位保持一致,从而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间接接地是通过中间的电阻介质来连接设备或设施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接地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和峰值电流。
绝缘接地是将设备或设施与大地隔离开来,即在接地线中加入一段绝缘电阻,这样可以防止设备或设施因负载回路的接地而发生短路故障,从而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二、电气接地的作用和意义电气接地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人身安全,防止电气设备产生绝缘故障,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气接地可以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电气设备产生电击和其他意外事故。
2. 电气接地可以避免电气系统中的电荷积累和漏电现象,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电气接地可以加强对电气设备的保护,减少电气设备因电磁波的干扰、雷击或其他因素而导致的损坏。
4. 电气接地可以防止电气设备和人身产生静电电压和电场强度,从而确保人身安全和电气产品的使用寿命。
三、电气保护技术的应用和实践电气保护技术是为了保护电气系统和电气设备,避免其因各种因素而导致的电流过载、短路、接地故障等问题。
常见的电气保护技术包括继电器保护、保险丝保护、隔离开关保护等。
1. 继电器保护技术继电器保护技术是指利用继电器来进行电气系统的保护,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功率保护等。
电流保护可以使电气系统在短路故障发生时迅速切断电源,防止电气设备受到损坏。
电气自动化系统接地问题分析与研究

电气自动化系统接地问题分析与研究电气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电力控制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生产过程、设备及产品的自动化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资源利用的技术体系。
接地问题是电气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涉及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来说,接地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对电气自动化系统接地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1. 接地的重要性接地在电气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
保护性接地是指在系统故障时,将故障电流迅速地引入大地,并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功能性接地是指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的稳定性,采用接地的方式来减小电气设备和系统的电位,减小接地电阻,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等。
2. 接地问题的影响接地问题的存在会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带来诸多问题,例如:人身伤害风险增加,设备寿命缩短,系统稳定性下降,抗干扰能力降低等。
要解决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接地问题,至关重要。
1. 接地电阻过大问题在实际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常常会出现接地电阻过大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接地电极的潮湿度不合格、接地引下线的电阻过大等原因造成的。
当接地电阻过大时,会增加接地故障的危险,同时也会影响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接地电势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如果接地电势差过大,会导致设备工作不稳定,甚至引起设备损坏。
需要对系统中的接地电势差进行精确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选择适合的接地装置也是非常关键的。
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设备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接地装置,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装置,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接地问题,需要进行相关的接地技术研究。
这包括接地材料、接地装置、接地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系统的接地效果和安全性。
电气自动化系统接地问题分析与研究

电气自动化系统接地问题分析与研究电气自动化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电气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接地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接地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接地问题的定义、影响、分析和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接地问题的定义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导体或电路与大地或大地电气联系的过程。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接地问题是指在系统中合理设置和维护接地装置,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接地问题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地系统的设计、接地装置的选择和铺设、接地电阻的测试和维护等。
二、接地问题的影响1. 安全影响:接地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在系统发生故障或短路时,合理的接地系统可以将电流引入大地,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如果接地系统设计不合理或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接地电阻增大或失效,从而增加了接触电压,增加了触电风险。
2. 设备可靠性影响:接地问题的存在会影响系统设备的可靠性。
合理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排除设备中的静电和电磁干扰,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果接地不良,可能导致设备频繁受到干扰,增加了设备故障的可能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三、接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1. 接地系统设计与布局: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合理的接地系统设计和布局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人员应该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合理设置接地装置,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保证接地系统的良好运行。
2. 接地电阻测试与维护: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测试和维护是保证接地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测试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测试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
3. 接地问题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接地问题也在不断得到研究与应用。
研究人员应该关注接地问题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积极开展接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探讨

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接地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需要进行接地处理,以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漏电、触电等安全事故,同时也可以保护设备免受外界雷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本文将从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概念、分类、设计原则和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概念电气设备接地技术是指将电气设备与大地相连接的一种技术措施。
通过接地处理,可以把设备金属外壳和电流回路等部分与大地接触,以确保设备在故障状态下不会对人身和设备造成危害。
二、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分类1. 保护接地:主要是对设备进行保护,防止设备在故障状态下对人身造成伤害,可以分为接地保护和绝缘保护两种。
2. 静电接地:主要是为了消除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防止静电对设备造成危害。
3. 雷电接地:主要是为了保护设备免受雷击影响,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损坏。
三、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设计原则1. 电气设备接地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确保接地电阻、接地网等各项指标符合规定。
2. 根据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工作特点进行合理的接地设计,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3. 设备的接地系统要牢固可靠,确保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能够正常接地,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
四、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标准规范国家对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电气设备接地技术规范》、《电气设备接地导则》等。
这些标准规范详细规定了电气设备接地的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检测方法等,确保电气设备在接地处理过程中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要求。
五、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问题与对策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接地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系统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对电气设备接地的设计和施工管理,确保接地系统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
2. 定期对电气设备接地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的接地性能正常。
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探讨

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探讨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各种电气设备在电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接地技术则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接地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气设备以及人员安全,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相关问题,包括接地原理、接地装置、接地方式等方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接地原理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是指将设备、线路等部件与地之间建立可靠的导通通路,以便故障电流得以迅速地通过接地装置排入地中,达到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目的。
接地的原理是利用地为低电阻回路,将故障电流引向地面,从而降低电气设备的漏电电压,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二、接地装置1. 接地棒:接地棒是一种常用的接地装置,通常由铜、镀铜等材质制成。
接地棒负责将设备接地导通,使得故障电流得以迅速地通过接地棒排入地中。
接地棒的安装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应选择在离设备较近的地方,以降低接地电阻。
2. 接地线:接地线是将设备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的线路,其作用是确保接地装置与设备之间的良好导通。
在设计接地线时,需要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并且要求线路布置合理,避免出现过长或过短的情况。
3. 接地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接地体也是一种常用的接地装置。
接地体通常是埋设在地下的金属材料,用于扩大接地面积,降低接地电阻,增加接地效果。
三、接地方式1. 单点接地:在单相或三相系统中,单点接地是一种常用的接地方式。
其原理是在系统的中性点接地,使得系统的中性点电位保持在地电位之间,从而达到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目的。
2. 多点接地:在一些大型电力系统中,为了提高接地效果,通常会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将系统的多个中性点分别接地,以降低系统的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3. 隔离接地:在一些对电气设备要求较高的场合,有时候会采用隔离接地的方式,即将设备与地完全隔离,避免设备与地之间产生接地故障,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浅析电气工程施工中的电气接地问题

浅析电气工程施工中的电气接地问题只有:接地是一项古老而又被广泛使用的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电气安全,在工程中,一定要按照电气系统的综合特点,选择合适的接地方法,不然的话,就会出现电气系统不正常、电气设备漏电、绝缘层击穿等现象,从而造成人身触电或电气火灾等事故。
在电气系统中,应把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可靠度放在第一位,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电气系统的保护。
关键字:电气工程;建筑;电气接地引言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保证项目的稳定、可靠和安全运行,电气系统的电气接地是关键。
所以,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时,一定要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针对各种类型的电气接地的技术特征,正确地选择各种接地方式。
为了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电气系统供应环境,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电气安全隐患,本文对电气自动化中的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展开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给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一、电气接地的观念“地”在电气接地中是指电势为0的位置。
因为在地面上有水份和电解质,所以大地就像是一个大容量的电容器,它可以用来盛放和中和电子,不管有多高的电压、多大的电流,不管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一到地面上就会被中和,变成零电位。
当电荷与地面接触时,其与地面接触的电荷将以半球状散流场的形式向地面流动,当地面距地面20 m时,地面的导电截面将达2500m2,此时地面上的电阻将趋于于零,而地面上的电压将下降至0,而地面下20 m以下的地面上的电势将变为0。
在电气工程中,一般将地下20米以下的区域视为“地”。
电气接地是指为了避免由于短路、雷击、过电压、漏电等因素而损坏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防止触电、电气火灾、雷击等事故的发生,防止静电危害,保证电气系统可靠运行,提高供用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将电气系统的中性点或电气设备的可导电外壳或构架与接地装置进行可靠的电气连通。
按照不同的空间划分,接地可以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共享接地,重复接地,等电位接地,电气接地等,下面就电气工程建设中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等方面的几个重要问题展开讨论。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究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究电气自动化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手段,它通过利用电气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在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对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进行探究,旨在深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电气接地技术探究1、电气接地的概念电气接地是指通过连接导体将电气设备与地面形成一定的电气连接,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在电气系统中,接地可以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种类型。
保护接地是为了在设备发生故障或泄漏电流时,能够迅速将电流引入大地,从而避免触电危险,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工作接地是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它通常与保护接地联接,形成一体化的接地系统。
电气接地在电气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作用:当设备发生漏电或短路时,接地系统可以将电流迅速引入地面,避免电流通过人体或其他设备,造成触电危险,确保人身安全。
(2) 系统稳定:接地可以有效减小设备的接地电阻,提高系统的接地性能,降低接地电压,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3) 设备保护:通过接地系统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漏电情况,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根据接地方式的不同,电气接地可以分为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两种类型。
直接接地是指将设备直接通过导线连接到地下,形成一条低阻抗的接地路径,以起到保护和消除接地故障的作用。
而间接接地则是通过接地装置构成的接地系统,将设备与大地联系起来。
不同类型的接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气保护是电气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保护手段,它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切断电气故障,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探讨

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接地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电气设备接地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就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包括电气设备接地的原理和意义、接地方式、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接地设备的选型以及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电气设备接地的原理和意义电气设备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重要部件连接到地下埋设的接地体上,使之与大地形成接地连接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
电气设备接地的原理是通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重要部件与地面形成连接,以减小对人体的触电危险和减小设备的绝缘故障对系统的影响,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气设备接地的意义在于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小了设备的绝缘故障和电气事故的发生概率。
二、接地方式根据不同的接地要求和场所条件,接地方式主要包括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设备内部接地和防雷接地等方式。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是指将设备金属外壳通过接地线连接到接地体上,使之与大地形成接地连接。
设备内部接地是指通过设备内部的接地线将重要部件与接地体相连,以减小设备的绝缘故障。
防雷接地是为了防止雷电对设备产生损害,通过埋设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将雷电引到大地中。
三、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接地电阻是评价接地效果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着接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计算公式法和试验测量法。
常用的计算公式法包括综合法、叠加法和叠加综合法等。
综合法是通过计算接地体的电阻、接地线的电阻和接地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相互作用,计算出接地电阻的方法。
试验测量法是通过实际测量手段,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评估。
四、接地设备的选型在电力系统中,接地设备的选型至关重要。
合理的接地设备能够提高接地效果和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常用的接地装置主要包括接地体、接地线和接地连接器等。
接地体是最常用的接地装置,可以是金属接地体、混凝土接地体、化学接地体等多种形式。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一、电气接地的重要性人们常常说,电气是现代社会的动力源。
在工业生产中,电气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而电气接地作为电气安全的基础,对于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电气接地在电气系统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人身安全:在电气系统中,发生漏电故障时,接地系统能够将漏电电流引入地下,保护人身安全。
2. 保护设备安全:接地系统能够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雷电等干扰电压引入地下,从而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3. 稳定电气系统运行: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排除电气系统中的地电压,减小电气设备的绝缘击穿风险,保障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对于电气接地的设计和使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大型电气系统中,电气接地的设计和保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气接地系统的设计1. 单点接地系统单点接地系统是指整个电气系统只有一个接地点,所有的设备和线路都与这个接地点相连。
单点接地系统主要适用于小型电气系统,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管理。
单点接地系统对于大型电气系统来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整个系统只有一个接地点,一旦出现接地故障,可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隔离接地系统是指将电气系统与地之间采取绝缘措施,从而实现电气系统与地的隔离。
隔离接地系统适用于对电气系统的地位精确要求很高的场合,如医疗设备、实验室仪器等。
隔离接地系统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在应对雷电等干扰方面不如其他接地系统。
在进行电气接地系统的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电气系统的规模和特点、安全要求、设备的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接地系统方案,从而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
1. 接地电阻检测技术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接地电阻越小,接地系统对于漏电故障的保护越好。
对于电气接地系统的保护技术中,接地电阻检测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在电气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以采用接地电阻检测仪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从而保障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探究

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探究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地技术是为了保障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而设计的一种重要技术。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原理、作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可靠运行。
接地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气设备因电击、雷击或短路等原因导致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接地技术还可以减少电气设备的静电积累,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原理主要是依靠地线将设备与地面相连,形成一个电气工作环境的环保控制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技术是通过接地电阻、接地线和接地体等手段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的。
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则是通过接地线与设备的连接,将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以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三、电力系统接地技术的关键问题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技术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接地电阻的大小、接地线的选材和铺设、接地体的设置等。
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接地系统的性能,因此需要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接地线的选材和铺设也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并且需要合理布设以保证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接地体的设置也需要考虑到土壤的电阻率、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在电气设备接地技术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接地线的连接和接地电阻的具体参数。
接地线的连接需要确保与设备的金属外壳紧密连接,并且连接点需要进行防腐处理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接地电阻的参数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通常需要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检测和测量,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五、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电气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和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接地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
未来,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将更加重视对接地电阻的监测和维护,同时也将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提高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气接地的探讨

、
设 备和线路遭受损
收 稿 日期
:
2 0 10
一
0 1 2l
—
经 验
坏 、预 防 火 灾 和 防 止 雷 击 、防 止 静 电 损 害 和 保 护 电 力 系统
电 的 ,而 P E线 不 带 电 。 该 接 地 系 统 完 全 具 备 安 全 核 对 可
正 常 运 行 。按 接地 作 用 分 有 保 护 接 地 和 工 作 接 地 两 种 。 为 了 保 证 人 身 安 全 ,避 免 发 生 人 体 触 电事 故 ,将 电气
正 确 的接地
;
,
既能抑
,
地 非常接近
。
制 电磁 干 扰 又 能抑 制设 备 向外 发 出干 扰
反 而 会 引入 严 重 的干扰信号
,
而 错 误 的接 地
。
大地 是
一
个 电 阻 非 常低
.
、
电 容非 常 大 的物 体
,
拥有吸
使 系统无 法 正 常工 作
。
随着
收无 限 电荷 的能力
不变
“
。
而 且 在 吸 收 大量 电荷 后 仍 能 保 持 电位
,
电 子 设 备 中各 级 电 路 电 流 的 传 输 和 信 息 转 换 要 求 有
一
系统均被 接地
,
但 是 当谈 到 电 气 系 统 提 起 电 压 值 时
。
就很
”
个 参考 的 电位
入
“ ,
.
这 个 电位 还 可 防 止 外 界 电磁 场 信 号 的侵
“
自然 联 系 到 对 地 电位 而 言 的 电 压
用这种接地系统 。 ( 4)1 T I ’ 系 统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气自动化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安全、设备运行稳定性以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针对电气接地及保护技术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一、电气接地技术电气设备接地是指将各种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带电金属部分与大地相连,以避免设备外露部分人体接触时发生电击事故,并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关于电气接地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探讨:1. 接地方式电气设备的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直接接地等几种。
单点接地是指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带电金属部分只与一个单独的大地接地装置相连接;多点接地是指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带电金属部分与多个大地接地装置相连接;直接接地是指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带电金属部分与大地通过接地装置直接连接。
2.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与大地之间的电阻。
接地电阻大小直接关系到接地系统对于接地故障电流的承受能力,通常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通过合理的接地装置设置和接地导体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3. 接地保护为了提高电气设备的接地效果,还需要进行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包括对接地装置和接地导体的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并及时处理接地故障,避免给设备和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电气设备的保护是为了保护电气设备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安全运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电气自动化中,电气保护技术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将重点探讨电气保护技术中的过电流保护和接地保护。
1. 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在发生过电流故障时受到损坏,通常采用保护装置在电路中加入过电流保护元件,如熔断器、断路器等。
过电流保护主要包括瞬时过电流保护、短路过电流保护和过载过电流保护等几种。
对于系统接地故障,需要采取相应的接地保护措施,以避免电气设备被损坏和人员受到伤害。
对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讨

对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各项建设的全面发展,电气行业也紧跟时代步伐发展得越来越快。
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电气工程中一门对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和系统运行的重要学科,必须学好用实。
我们在电气设备接地保护系统的设计、安装及具体应用中,接地故障是一种最常见的故障,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排除处理。
接地故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起火灾、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严重时还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接地保护十分重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将重点对电气自动化中的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子自动化;电气接地;电气保护;技术探讨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在很多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及重要环境场所的屏蔽机房等的建设使用中,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安装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作用,如能对建筑设备当中的自动化控制进行合理设计安装,设备将能得到充分应用,以此达到设备作用效能的充分发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的目的。
1 电气接地技术分析(1)tn-s系统。
其实tn-s系统是接地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接零保护系统,基本是将 pe与三相四线相加。
当前很多建筑中都对这个系统进行了应用。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一旦设施设备出现外壳带电,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也就是单相的对地短路障碍,这时熔断器的熔丝会被熔断,使故障设备断电,达到安全目的。
所以只需应用与tn-c-s一样的技术措施,就能有效成为建筑物当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接地系统。
按照电气自动化接地常规要求,如果相关电子设备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设计安装需求,大多都会选择应用这种tn-s系统。
(2)tn-c-s系统。
一般来看,tn-c-s系统基本可分成两大接地系统,即tn-c和 tn-s两种系统。
其中tn-s系统在中性线与接地线接地后,就不允许再与所有电气进行连接。
在该系统中,中性线多数不会带电,因此该系统更能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性能,使人与物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地是提高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EMC)的有效手段之一。
正确的接地,既能抑制电磁干扰的影响,又能抑制设备向外发出干扰;而错误的接地,反而会引入严重的干扰信号,使PLC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PLC控制系统的地线包括系统地、屏蔽地、交流地和保护地等。
接地系统混乱对PLC系统的干扰主要是各个接地点电位分布不均,不同接地点间存在地电位差,引起地环路电流,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例如电缆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如果电缆屏蔽层两端A、B都接地,就存在地电位差,有电流流过屏蔽层,当发生异常状态如雷击时,地线电流将更大。
此外,屏蔽层、接地线和大地有可能构成闭合环路,在变化磁场的作用下,屏蔽层内有会出现感应电流,通过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的耦合,干扰信号回路。
若系统地与其它接地处理混乱,所产生的地环流就可能在地线上产生不等电位分布,影响PLC内逻辑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正常工作。
PLC工作的逻辑电压干扰容限较低,逻辑地电位的分布干扰容易影响PLC的逻辑运算和数据存贮,造成数据混乱、程序跑飞或死机。
模拟地电位的分布将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引起对信号测控的严重失真和误动作。
在一次控制柜装配完毕后上电检查,发现指示灯220V有微亮现象,当时以为线接错了,后来差线知道没有问题,测量电压,此指示灯有约110V电压,考虑这些,认为是电源线地线问题,将电源及控制柜地线进行基本接地后现象基本消除。
对于控制的地,我建议严格按照规范来,单独接地。
单点接地。
尤其是ET200 这类DP站的 DP电缆的屏蔽地。
否则经常会引起大面积的烧通讯口事件。
尤其在电厂。
很多时候,地就是零,零就是地。
控制这类弱电的地要单独接。
不能跟电气强电的地混接。
例如DP电缆的地,AI,AO模块的信号参考地,CPU 直流开关电源的地,最好都接在一起,单独接弱电地(仪表地)。
曾发生过就地控制柜直接跟外部的金属设备壳体直接连接。
那些设备直接跟大地连接,而强电的地也跟大地直接连接,更晕的是电焊工过来修设备时,焊把线直接跟旁边的金属设备的支柱连接做地,于是发生了,惨不忍睹的,烧了3个 ET200M的DP口的事故。
DP通讯的接地也很重要啊,不过很多人都忽视了,呵呵。
通常我们认为将DP通讯电缆的屏蔽层压接在DP接头的接地端就OK了,实际不然,此时的地是通过DP通讯接口接地,一旦我们将DP接头从通讯口拔下来时,就变成浮地了,在插拔DP接头的时候很可能将DP通讯口烧掉。
曾经碰到过这样一种现象,希望大家对以后的系统中接地有所重视!1.设备状况:现场ET200箱有2套扩展机架。
但分别属于不同的系统,也可以说分别属于2个CPU;ET200箱中只有一个保护接地铜排;工作地与保护地接到一起,即保留ET200M上的PE与M的连接片;2.问题出现:虽然2个ET200的扩展机架将接地连接到同一个接地排上,但只有一组ET200扩展机架通讯正常;另一个扩展机架通讯不上;3.原因:由于2个CPU的地没有接到一起,且与ET200扩展机架的接地不同,导致ET200M扩展机架的电位与CPU的电位有差异,影响通讯;4.解决办法:将所有控制系统的工作地统一。
仪表类弱电的地还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那2个作用。
1.抑制干扰。
本来是要把干扰电流,谐波电压传递给能吸收电荷的“地”类参考物去,使得自己的地是接近于真正的地,0电位,但是假如你接的地排上本来就有电流,这下子可就晕了,信号跳动是难免的。
因为你的地已经不是“地”了或者讲,你这时候的地针对你要连接的仪表,PLC而言,不是合格的地了。
2.保护作用。
电气类设备强电的地主要是壳体接地,防治触电的作用相对更大一些。
但是弱电类设备做好自己合格的接地同时保证强电做好自己合格的地。
也是有很明显的保护作用的,典型的就是防治设备损坏。
我们常用的设备,很多耐压才几十V。
即便是 ESD 指标高达上千V的,瞬间的高压冲击,还是可能会使得其废掉。
例如电焊机的电流,瞬间很大,地排固然是能消除的,但是在电焊机起弧的瞬间,没法保证地排上没电流。
这时候不是 PLC 信号准不准的问题,是PLC的部分设备还能不能“活”下来的问题。
所以,我们弱电类的地是单独的,在直接接入大地之前,不跟任何的强电设备的地粘在一起的话。
即便是起弧时地线上的电流未能及时传递给大地,也不至于传递给 PLC,仪表,通讯口这类脆弱的设备的地线上去。
可以起到响应的保护作用。
3.等电位参考最主要的是让 PLC 要连接的设备的参考地电位统一,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这样,外部设备的电位变化才能真实的传递到 PLC中来有个现场,流量传感器的信号一直跳变。
而且4条管路上的4个流量计都跳变。
怀疑旁边的,变压器,变频器等干扰源。
将PLC 柜的地跟外部的地排断开--外部的地排统一过来的,接着变频柜,还连接着变压器的外壳。
但是不起作用。
现场的仪表显示盘的数值却很稳定。
最逗的是现场其实还有很多的信号隔离器的。
也没见信号稳定,仪表的屏蔽线到信号隔离器的PE段也是接着的,最后只是把所有隔离器的 PE端统一接到地排上,信号就稳定了,--注意,这时候,柜子整个的地排还没有跟外部的接地母排连接就是说我的这个柜子的总地是浮空的,但是内部所有的地都是接在一起的,只是实现了等电位连接,信号就OK了。
现场调试遇到的接地问题供大家一块分享(原创现场有块用来调节配料皮带秤的仪表与ET200M通过两根两芯屏蔽电缆传送4-20mA信号,分别用于皮带秤的料量给定和瞬时流量反馈,并且信号线屏蔽层已做好接地,现场带料手动启动皮带秤,在皮带秤仪表上显示稳定的瞬时流量,但通过仪表输出的瞬时流量4-20mA信号到ET200M的AI模板却是不稳定的,波动较大。
通过经验判断,这种情况大多数因干扰所致用电流表测量4-20mA信号,也是不稳定的,最初怀疑信号线接地没有处理好,重新将信号线屏蔽做了接地后,问题依然存在,这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在ET200M模板上,检查模板的接地和配线均没有问题,索性将模板也更换了,还是不行,有点晕了,莫非皮带秤仪表有问题,随后现从生产线上拆下来一块仪表给换上,哈哈,应该没问题了吧!结果事与愿违,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这回彻底晕了,不知道从何入手了。
第二天,又到现场,这次改变以前的思路,既然是干扰,干扰电压又是多少呢,是不是有交流电窜进来,带着这些疑问用万用表测了一下信号线的对地电压是交流50多伏,将仪表断电后,干扰电压消失,问题还是出在仪表上,用一根临时线将仪表外壳和地线连在一起,一切问题全解决了。
后来才发现仪表的三孔电源插头的地线,厂家配盘时没有和地线连接画个图。
说明一下,在外壳有“麻电”感(设备未接地),如何保证USS通讯正常。
我认为:要给用户的设备,首先应该做到这点。
设备外壳即便有感应电压,仍可正常控制。
因为,去掉外壳感应电压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反之,一套设备必须“接地”才能正常运转,总是留有“隐患”。
- 电气成套方面的处理(低压、电机)电器成套主要使用的是强电设备,抗干扰能力不一样的,我一般是通过分类,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抗干扰能力强的,一类是抗干扰能力弱的,抗干扰能力弱的和强的分别放在不同的柜子里面,并且柜体单独接地,形成电磁场屏蔽保护。
- 控制系统的处理(PLC、人机界面、I/O信号、ET200)控制系统一般分为强电和弱电(220V以及220V以上的为强电),强电弱电能分开的尽量分开,实在分不开的就要屏蔽;同时为了保证信号的稳定,交流直流信号的0电势点也要分开单独接地;弱电的模拟量信号都使用屏蔽线,屏蔽层单独接地;同时为了保证人身安全,操作台的外壳和屏蔽层一起接地。
用户人员将主电源配电箱中某个器件进行操作时造成火线与零线短接,由于我们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不过由于我们柜内跨接的接地线比较细承受不了如此的“过载”,最终我们主电源地线幸存,我们柜间地线互联线牺牲。
[/quote]这样太危险了。
如果电源有漏电保护开关应该损失会小点的。
对于屏蔽信号电缆接地,如果是高频干扰时,屏蔽层一端接地,如果是低频干扰时,两端接地效果好一点.对接地的认识也是一个受教训的过程。
早期只是强调安全接地,这只是为了保护人生安全。
电机,电控柜等的外壳接地,模拟信号的屏蔽层接地主要是为了防静电干扰。
随着变频器的大量应用,高频干扰增加,使通讯口经常烧毁,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其原因。
经过多次的比较,我们还是采用在控制室墙外直接打地桩效果很好。
要求接地桩至少是6根以上的50×50的角钢,打入地下3米,并灌入盐水,组成一个接地网,再焊在一起用50mm2的导线接到控制柜上的接地铜排。
所有的现场接地都接在上面。
包括现场的操作位,都用不小于10mm2导线接地。
通过以上处理,近几年以来,有10来条生产线在使用,没有发现通讯干扰问题。
接地不能去除所有的干扰,但是尽可能的做到等电位。
只要等电位做好,也就不可能再烧毁通信口了。
深度要求在永久性潮土壤以下30cm,。
金属板的材料通常为铜板,也可分为铁板或钢板。
不是埋在地里就完事了,还要有化学降阻处理:调配降阻剂、浇灌降阻剂等。
它用在土壤层超过3m厚的地方。
金属棒的材料为钢或铜,直径一般应为15mm以上。
为防止腐蚀、增大接触面积并承受打击力,地桩通常采用较粗的镀锌钢管。
你也可以使用金属棒作地桩,其形成的地阻主要与金属棒的长度和土壤情况有关,受直径的影响不大。
金属棒的长度一般选择3m以上。
由于单根接地桩接地电阻较大,在实际使用中常将多根接地桩连成环形或网格形,每两根地桩间的距离一般要大于地桩长度的2倍。
先说一个现场吧:我是半路被派到现场的,刚去的时候,发现压力表的数据不稳定,查看了一下,发现控制柜内没有接地,虽然有线,但是处于悬空状态。
于是查看压力表侧,将屏线缆的蔽层在压力表侧连接到设备(金属储罐),压力的读数稳定了。
可是随着设备调试,又遇到了问题,现场有几台变频器,用的是PROFIBUS通讯控制,在同一条总线上,还有另外一个厂家的智能控制器,所有设备都连接上之后,变频器时常发生在运行过程中报警停机,根据报警信息是通讯方面的问题。
几经尝试,开始怀疑是2种设备之间存在不兼容问题,也就是怀疑可能是智能控制器对变频器有干扰。
但是又觉得不是主要问题,也没有仪器可以检测,于是将问题重点放在干扰的处理上。
既然系统内没有地线可用,于是在室外用金属打了一个地桩,然后接了一条电缆进来,又在柜内做了细致的处理,将所有模块、仪表、设备的信号地点,以及PLC系统的0V点,仪表线缆的屏蔽层,柜子的壳体等等,通通连接到一起,用接进来的地线,逐个柜子对壳体做了连接,同时将先前压力表在设备端的接地断开。
经过测试和实际使用,问题都解决了。
实际上,个人认为,如果现场能够处理好信号的接地,就是说有一条单独的、可靠的接地线用,就将所有涉及到的地方都接进来。
如果不能的话,就干脆都悬空。
在处理接地以抗干扰的时候,有时是要防止某个/某些设备的线路不好,将干扰源带到了系统中而影响了其它的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