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查对制度(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合集下载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依据《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组织编写的《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豫卫医(2016)61号)文件要求修订。

查对制度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

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确认患者身份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让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对危重患者、手术或昏迷的患者,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的制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八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时要严格进行三查八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1)、临床输血必须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现有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2)、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受血者或家属告知与输血有关的风险,受血者或家属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方可申请输血。

(3)、申请输血前经治医师应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和《配血试验报告单》(或输血记录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时间前(不超过3天)送交医院检验科转送县血库备血。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范文(三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范文(三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范文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当重视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要点范本。

一、医疗质量安全目标制度1.确立医疗质量安全目标:明确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2.制定医疗质量安全指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制订医疗质量安全指标,对医疗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监控。

3.监测医疗质量安全风险:建立医疗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事故隐患,防止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推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落实。

2.加强医疗质量安全培训:建立医务人员持续教育制度,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医疗质量安全意识。

3.规范医疗流程和操作规程:制定医疗质量安全相关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明确医务人员工作职责和操作要求,确保医疗过程的标准化和统一性。

三、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度1.医院领导职责: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安全工作,确立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的最高责任和义务,推动医疗质量安全工作的全面落实。

2.医疗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建立明确的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加强责任落实和考核。

3.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监督机制: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质量安全问题。

四、医疗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制度1.医疗质量安全信息收集: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医疗质量安全的情况,为改进医疗质量提供依据。

2.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分析:对收集到的医疗质量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良趋势,提出改进建议,为医务人员提供指导。

3.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反馈:根据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医疗质量情况,倡导医务人员共同改进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3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3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医疗机构为确保医疗质量的保证,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和权益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患关系管理、药物管理和院前急救管理等方面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疗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目标、责任和职权分配,明确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和人员配备。

2.质量管理计划:制定和实施医疗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制定医疗质量目标、控制措施和改进措施。

3.质量评审:定期进行质量评审,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4.医疗质量评价:开展医疗质量评价工作,通过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提高医疗质量。

5.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和登记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的信息,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6.医疗质量监测和报告:建立医疗质量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了解医疗服务的质量状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医疗安全管理1.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和人员配备。

2.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对医疗机构的各项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确保患者的安全。

3.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和登记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的信息,对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医疗器械管理:建立医疗器械的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和报废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有效性。

5.安全培训和教育:开展医疗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三、医患关系管理1.沟通和解决纠纷: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和需求,化解患者对医疗服务不满的情绪,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18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18项)

关于印发医疗质量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发布时间:2018-04-21国卫医发〔201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质量量管理理办法》,指导医疗机构加强医疗质量量安全核⼼心制度建设,保障医疗质量量与医疗安全,我委制定了了《医疗质量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行。

各省级卫⽣生计⽣生⾏行行政部⻔门应当制订本辖区的具体细则和实施⼯工作要求,加强解读和宣贯培训,夯实基础医疗质量量,筑牢医疗安全底线。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要点完善本机构核⼼心制度、配套⽂文件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确保医疗质量量安全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年4⽉月18⽇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医疗质量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医疗质量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列制度。

根据《医疗质量量管理理办法》,医疗质量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项。

本要点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质量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基本要求。

⼀一、⾸首诊负责制度(⼀一)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理的制度。

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行。

(⼆二)基本要求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二、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实用文档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一、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1. 组织制度:建立明确的有效的质量安全检查机制,定期监测管理质
量安全状况,建立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分类和责任主体,强
化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和持续准入机制,建立员工抗诉渠道;
2. 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报警机制,定义安全应急联动机制,实施应急
预案,强化执行力;
3. 护理管理:护理以病人为中心,根据国家有关护理质量规范,建立
病人护理文档管理机制,并落实评估推广护理变革和创新;
4. 药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质量保证要求,建立病人药品服务管理体系,促进病人对药品的安全使用,实施诸如神经毒性会议以及病人不
良反应监测机制;
5. 数据分析:分析和反馈相关的临床数据,并评价病人安全服务质量,建立有效的病例审查室和有效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
6. 危机防范和解决: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加强预防和解决机制,及时
应对各种预警机制,确保有效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相关活动,严肃处理
相关事件。

以上就是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制度建立后不仅可以确保安全,还能提高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减少安全事件发生率,使患者获
得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从而改善医院整体运行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4.18•【文号】•【施行日期】2018.04.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质量正文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指导医疗机构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建设,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我委制定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制订本辖区的具体细则和实施工作要求,加强解读和宣贯培训,夯实基础医疗质量,筑牢医疗安全底线。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要点完善本机构核心制度、配套文件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4月18日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

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项。

本要点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基本要求。

一、首诊负责制度(一)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

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二)基本要求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二、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 - 查对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 -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1.开具医嘱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等。

2.应班班查对医嘱。

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总查对由护士长组织,每周1次。

其内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

3.查对、处理医嘱者,须签全名。

4.对转抄医嘱须由另外一人核对。

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5.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完整复述一遍,经医师复核无误后,方可执行。

抢救完毕,医师应在6小时内补开医嘱并签名。

6.查对时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与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服药、注射、输液、处置查对:1.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1)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

(2)八对:对住院号/门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号、姓名、住院号、出生年月等)确认患者身份,禁止将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3.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无法陈述姓名的患者,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身份信息,并及时佩戴腕带。

对无法陈述姓名且无人陪伴的患者,可临时采取其他方式标记其身份(如无名氏+性别+来院时间等),并佩戴腕带,由双人查对确认。

4.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有效期和批号有无超期。

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5.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

使用特殊管理药品及高警示药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规定,经过双人核对,特殊时间段,本岗位仅有一人时,采用单人双次复核查对和两次签字。

用后保留空瓶及时交回药房。

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7.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8.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空瓶,经另一人核对并在药袋或药瓶上签名后方可使用。

2020年最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及释义

2020年最新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及释义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

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项。

本要点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基本要求。

一、首诊负责制度(一)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

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二)基本要求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二、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3.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

4.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明确查房周期。

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5.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师查房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6.开展护理、药师查房的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会诊制度(一)定义会诊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诊疗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

规范会诊行为的制度称为会诊制度。

(二)基本要求1.按会诊范围,会诊分为机构内会诊和机构外会诊。

机构内多学科会诊应当由医疗管理部门组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最新版)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最新版)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最新版)
一、医疗质量安全文化建设
1.1强化全员质量安全意识:医院应定期组织质量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医疗质量安全的认识,树立“患者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
1.2建立质量安全激励机制:设立质量安全专项奖金,对在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1.3营造良好的医疗质量安全氛围:加强内部沟通,鼓励员工积极上报医疗不良事件,形成人人关注质量、共同参与质量改进的良好氛围。
11.2应急演练与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处理流程的熟悉度。
11.3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有效,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保障。
十二、医疗质量安全指标监测与绩效评价
12.1设立监测指标:建立全面的医疗质量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包括临床路径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等关键指标。
18.3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在信息透明化的同时,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二十、医疗质量安全多维度反馈机制
19.1建立多维度反馈渠道:设立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等多维度反馈渠道,广泛收集医疗质量安全意见和建议。
19.2定期分析反馈信息: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进行定期分析,查找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16.6审核与认证:定期对医疗质量安全标准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并通过国内外认证,提升医院品牌影响力。
十八、医疗质量安全人员培养与发展
17.1设立人才培养基金: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17.2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制定详细的医疗质量安全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9.2加入医疗质量安全联盟:加强与行业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共享医疗质量安全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第二版)(2)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第二版)(2)

值班与交接班制度--要点释义
定义 :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通过值班和 交接班机制保障患者诊疗过程连续性的制度。
It refers to the system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ir medical personnel to ensure the continuity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of patients through the duty and shift mechanism
【注】有修改 :第一版原文为——医疗机构内的会诊医师必须到现 场亲自诊查患者 ,不允许以电话形式进行会诊。若遇有紧急抢救 , 会诊医师一时无法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时 ,可以在电话中先进行 病情交流 ,随后再到现场会诊。
术前讨论制度--要点
诊意见或建议的执行情况如何在病程记录中体现?
会诊请求人员应当在病历中将会诊意见或建议的执行情 况进行记录 ,对未执行的会诊意见或建议应在病程记录 中注明理由。
如何理解三级查房 ?
三级查房 ,重在表明对于每一位住院患者都必须有三种不同级别的医师开展查房活动。 医疗机构应当根 据本机构医师队伍和管理体制建立本机构的三级查房和相应的诊疗体系。所谓三种级别 ,即分别具有高 级、 中级和初级三个不同层次或资质的医师 ,包括但不限于科主任 (第二版删除)主任医师/副主任医 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普通会诊应由主治及以上技术职称医师或三级查房医 师中级医师及以上的医师提出 ;多学科会诊的请求人 员原则上为科主任、主诊医师、医疗组长等医师 ;邀 请机构外专家会诊原则上应征得科主任同意。非特殊 原因 ,不得越级开展工作。
普通会诊受邀医师应当具有主治医师资质或医疗管 理部门认定的医师。急会诊的请求医师和受邀医师 不受资质限制 ,但应首选在岗的最高资质医师。

国家卫健委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要点

国家卫健委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要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

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项。

本要点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基本要求。

一、首诊负责制度(一)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

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二)基本要求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

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二、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3.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

4。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明确查房周期。

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5.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师查房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6。

开展护理、药师查房的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会诊制度(一)定义会诊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诊疗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

规范会诊行为的制度称为会诊制度。

(二)基本要求1.按会诊范围,会诊分为机构内会诊和机构外会诊。

机构内多学科会诊应当由医疗管理部门组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机构工作的核心,也是关乎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

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要点:1.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责任制、质量管理程序和质量管理档案等内容。

质量管理制度应涵盖医疗全过程,包括医疗过程、医疗质量评价、医疗事故处理等方面,确保医疗质量全面可控。

2.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医疗安全管理责任制、医疗安全管理程序和医疗安全管理档案等内容。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医疗安全风险评估、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医疗安全培训等内容,确保医疗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医疗质量评价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包括医疗质量评价组织机构、医疗质量评价责任制、医疗质量评价程序和医疗质量评价档案等内容。

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应包括医疗过程质量评价、医疗结果质量评价、医疗满意度评价等内容,确保医疗质量得到客观评价。

4.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包括医疗安全事件报告组织机构、医疗安全事件报告责任制、医疗安全事件报告程序和医疗安全事件报告档案等内容。

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应包括医疗安全事件的报告要求、报告流程、处理程序和处理结果的跟踪等内容,确保医疗安全事件得到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理。

5.医疗质量安全培训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安全培训制度,包括医疗质量安全培训组织机构、医疗质量安全培训责任制、医疗质量安全培训程序和医疗质量安全培训档案等内容。

医疗质量安全培训制度应包括医疗质量安全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和培训效果的评价等内容,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6.医疗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包括医疗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组织机构、医疗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责任制、医疗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程序和医疗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档案等内容。

10查对制度

10查对制度

10. 医院查对制度一、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患者安全。

二、定义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三、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计委法令10 号)、《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 号、《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 号)、《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1 号)。

四、适用范围全院所有与诊疗活动相关的科室和人员。

五、条款(一)基本要求1.科室和医务人员日常查对制度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2.医务人员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

身份查对项目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门急诊号)、身份证号(护照号或者其他身份ID )、出生年月日以及电子设备身份认证(包括腕带或其他可穿戴设备上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

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如通过开放式提问“您叫什么名字?”等。

3.昏迷、意识不清等无法表明自己身份的患者身份查对。

医务人员对无法陈述自己身份的患者进行身份查对时,可由其陪同人员陈述姓名等患者身份,并按患者姓名和住院号(或门急诊号等)两种以上身份查对方式实施查对确认并及时佩戴腕带;对无法陈述姓名且无法陪伴的患者可临时采用其他方式标记其身份(如“无名氏+性别+来院时间”等)并佩戴腕带,并通过两种以上方式由双人进行查对确认。

4.医疗器械、设施、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二)具体措施和流程1. 医师在接诊患者、诊疗操作、开药等环节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2. 医嘱查对制度(1)护士执行医嘱时,要认真查对医嘱的全部内容,记录执行时间及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范本(三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范本(三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范本医疗质量安全是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的关键。

下文将为您提供一个____字左右的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1. 确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将其纳入医院总体行动计划,并明确责任和义务。

2. 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其职责和权力,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3. 制定医疗质量安全政策和目标,并将其传达给所有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

4. 制定医疗质量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流程,确保医务人员遵守。

5. 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能力,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6. 建立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对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7. 建立医疗质量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患者投诉和纠纷。

二、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制度1. 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制度,包括医疗过程控制、医疗设备控制、药品和耗材控制等。

2. 制定医疗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医务人员按照规范和流程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3. 建立医录入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制度,包括设备的选用、检测和维护等方面。

5. 建立药品和耗材质量控制制度,包括药品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等方面。

6. 建立医疗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器械灭菌等方面。

7. 建立医疗巡视和检查制度,对各项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三、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制度1. 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制度,包括新员工培训、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等。

2. 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知识普及,提高医务人员对质量和安全的认识。

3. 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

4. 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案例分析,借鉴和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四、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制度1. 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包括不良事件报告率、感染发生率等指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5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5篇)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

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共____项。

本要点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基本要求。

一、首诊负责制度(一)定义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

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二)基本要求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二、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3.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

4.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明确查房周期。

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____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____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____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____次。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____小时内查房。

5.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师查房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6.开展护理、药师查房的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会诊制度(一)定义会诊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诊疗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

规范会诊行为的制度称为会诊制度。

(二)基本要求1.按会诊范围,会诊分为机构内会诊和机构外会诊。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解读一、什么是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对医疗服务的切身感受。

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态势。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需要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保障和约束,实现全行业的统一管理和战线全覆盖。

2016年,我委以部门规章形式颁布施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通过顶层制度设计,进一步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明确了医疗质量管理各项要求,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法治化管理轨道。

《办法》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的一系列制度凝练为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以下简称核心制度)。

二、18项核心制度和《要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8项核心制度分别为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要点》对每项核心制度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并对每项核心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提出了要求,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制订和执行本机构核心制度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如何落实和执行《要点》?《要点》的颁布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要点》,制定本辖区的具体细则和实施工作要求,加强解读和宣贯培训,指导和规范辖区内医疗机构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夯实基础医疗质量,筑牢医疗安全底线。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一、目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要求,规范医疗行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二、定义查对制度,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三、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

四、制度内容(一)患者身份核实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需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核实,保证所执行的诊疗活动准确无误。

2.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执行唯一标识依据(身份证号、医保卡号等)管理,以确认患者身份。

对昏迷、意识不清等无法表明自己身份的患者进行身份查对时,可由其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并按患者姓名和住院号等两种以上身份查对方式实施查对确认并及时佩戴腕带;对无法表明自己身份且无人陪伴的患者可临时采用其他方式标记其身份并佩戴腕带,通过两种以上方式由双人进行查对确认。

3.医务人员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

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

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二)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八对〃: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在患者床旁由2名医护人员按照〃三查八对〃制J 度,准确核对受血者和血液信息。

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三)手术室或介入导管室1接患者时,要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标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医院查对制度
(一)定义
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的查对制度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2.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

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

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3.医疗器械、设施、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