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营销模式的演变历程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虹不再和它合作,也有了股市上的这个笑话。 * 5,我觉得长虹应该在97年中期开始转轨的,但是事实是在98年8月 才开始,这个时候派出的一只队伍来充实销售队伍的,我们内部叫 他们为 “麦收队”.长虹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进行渠道的建设的。 * 6,长虹因为这个方式而成功,也因为这个方式而让自己陷入后来的 困境之中。等到长虹发觉这种方式不大好使的时候,TCL的网络已经 到县城了。不是方法本身的问题,而是方法的应用没有随环境的变 化而及时变化,大概时间差了1年吧。
◼1,长虹主要依赖各地大型批发商进行销售,具体做法是:
长虹
零售商 三级批发商
二级批发 商
一级批发商
* 2,长虹的一般只和大户直接做生意,这些大户一次打款至少都是几 千万上亿。比较有名的如郑百文、上一百、南京交家电、成都光电 等商业巨头。然后他们再和二级、三级批发商做生意。 * 3,长虹在各地的业务经理主要是和他们联系,协助他们出货,做当 地市场策划和控制等工作。最多就到二级、三级批发商,一般很少 再往零售商走,做零售商的工作主要是批发商的事情。 * 4,长虹那个时候的整个市场营销部只有不到1000人,其中包括总部 和各地的财务会计、售后服务、宣传管理等人员,业务经理不到700 人。 * 5,以金融销售(融资销售)为主,这个是长虹的一个创造。长虹利 用金融打通了流通,这个可以说是倪润峰先生对市场的一个创造, 就是现在还仍然有许多的厂家在采用,特别是新品刚要大规模进入 市场的厂家。
撑了长虹近100亿的销售收入,可见这个方式的作用还是巨大的。 * 6,有利于长虹把降价风险减到经销商头上,长虹可以不降低出厂价 格,而加大扣点。反而把价格降低下来了不说,还让一些后来进货 的经销商觉得很高兴,以为是自己争取来的好政策。反正市场上价 格就是一片混乱,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 7,利用市场的混乱,重新洗牌,改变格局。一个市场如果太过于稳 定了,就很难有所作为,长虹要把对手抛在后面,就必须制造一些 混乱,让经销商无暇顾及其它品牌,如果不和长虹的业务经理保持 良好的关系,估计一个星期之后你都不知道长虹的政策是什么了, 经销商的经理把主要精力放在长虹上,自然其他品牌就很少注意 了,所以长虹利用这个方式达到97年的35%的市场占有率。 *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优处就不再一一述及了。 * 弊处: * 1、长虹和销售终端离得太远,基本没有什么联系,长虹的业务员和 他们没有什么感情可言,而真正的市场在他们手里,这样非常不利 于细化营销的开展。这给98年TCL反攻长虹留下了一个最大的机会和 缺口,这也就是长虹这种模式最大的缺陷。 * 2、长虹产品的价格一片混乱,一级、二级经销商可以有利润,但是 三级经销商和终端就没有什么利润了。卖一台TCL或者康佳可能要卖 4台长虹赚的钱是一样的,那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对消费者一个劲的 推销其它品牌,这对长虹产品是很不利的,相当于慢性自杀。 * 3、随着经济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小型终端越来越多,个体户越来 越多,以前大户控制终端的情况就会消弱,于是长虹产品受到来自 小型终端的拼命抵制。长虹和小型终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最终会 导致大户的渠道不流畅,影响大户的积极性。 * 4、像长虹这种厂家,即使能通过利益打通流通过程,满足他们大
运工”。就是说所有的商家都成为长虹的搬运工了。 * 6、不利于培养自己的销售渠道和销售队伍。长虹所有的业务经理 都不去细心经营市场,开发市场,这个太苦太累了。而是每天想的 是怎么多收承兑汇票,自己的地区的经销商吃饱了,就去找其他地 区的来,给更优惠政策,把货串到别的地方去。于是经常有江苏的 二级批发商到北京、河北、四川去拉货回来比在南京进货还要便 宜。也就经常有江苏、上海的一级批发大户直接和成都分公司做生 意,而不和当地分公司做生意。都是各分公司业务到处拉客户拉成 的。结果长虹的业务经理全是“跳楼”专家 。 * 由于和异地的客户客户做生意,极容易收到假汇票,造成烂帐。长 虹在96年估计在这个上的损失是很大的,大概有3000万吧,不过和 利润比起来,就无所谓了。 * 国家在98年后开始进行控制承兑汇票的发行,提高承兑保证比率, 降低其中的利率,这给长虹这种营销模式一个最致命的打击。对大 户的吸引力一下就失去了,大户只好转过来找长虹要政策。长虹也 无奈的把利润分给经销商,用倪润峰自己的话来说:“长虹是在用 自己的骨头熬自己的油”。 * 总结:1,长虹在初期销售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是正确 的,而且是必要的,这样有利于长虹更快的发展,也和长虹的实际 情况是吻合的; * 2,长虹在97年就应该提前开始铺设自己的渠道,进行市场建 设。细化市场、建立渠道、开始让业务员和终端直接联系的。 * 3,销售量起来之后就要注意市场控制了。“没有串货的市场是 不红火的市场,串货严重的市场是有问题的市场。”而长虹恰恰是 串货最为严重的市场。
第二阶段 大户代理和自建网络共存制(98年8月 -99年4月)
* 一、TCL的反攻长虹战略
* 1、到97年为止,TCL在彩电行业排名第三,但是其上升速度奇 快、潜力无穷。97年后,长虹占领35%的市场份额,号称要拿到 50%的份额,给TCL带来巨大的威胁。国外品牌多年来一直在 12%的水平,那就意味着只能在38%的生存空间。TCL必须找到 长虹的弱点,尽快的对长虹发动攻击,抑制长虹的增长势头。 * 2、长虹的缺陷在于:长虹的这种方式是有缺陷的,它没有真正地 进入消费领域,他是通过高端甩货给经销商,一级一级甩,这个 过程TCL是有机会的。机会在哪儿?就是要改变销售方式,降低销 售中心,砍掉大户,直插终端。如果在终端TCL卖出去一台,等于 阻塞长虹进入流通领域一台。这阻塞的不是长虹厂子里的电视 机,而是长虹在经销商手里的电视机。等阻塞完了,长虹还不知 道,这是最关键的。等长虹醒过来的时候,格局已经变了。
案例3:长虹营销模式的演变历程与分 析
第一部分 长虹的营销模式分析 长虹的营销战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大户代理制(98年8月以前) * 第二阶段:自建网络和大户代理共存制(98年8 月-99年4月) * 第三阶段:终端渠道分销制(99年4月以后) 第一阶段 大户代理制(98年8月以前)
* (6)长虹利用这种方式带动了整个市场的需求量,1996年他创造了 440万台彩电的销量,出现了破天荒的纪录。1997年长虹利用这种方 式,创造了660万台的产销量。同期,TCL只销了134万台,康佳不 超过200万。
大户代理制的利弊分析
* 利:
* 1,经济学的基本规则是你的厂要么靠近原材料基地、要么靠近市 场。可是绵阳离成都有上百公里的路,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种情况下,长虹要从珠江三角洲千里迢迢地把物料运到绵阳,或 者把北京、咸阳这些彩色管运到绵阳,组装后再千里迢迢运往全国 去销售。所以长虹彩电能否快速地进入流通领域,一开始就存在着 障碍。 * 2,怎样打通流通是长虹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长虹不可能一夜之 间建立起流通渠道。只有随着产品的慢慢普及,销售量的增加之后 才可能建立起相应的渠道来,不然的话,销售费用就太大而且未必 见效。 * 3,只和大型批发商合作,有利于把最优惠的政策给他们,然后和大 经销商组成一个统一体,拴成一条线,最后让经销商为你卖货。而 且有利于把大经销商的资金收过来,防止它向竞争对手打款。这样 可以有效地和竞争对手竞争。 * 4,加速长虹产品的流通速度。经销商一旦货压在手里,一定会用最 快的速度来出货,哪怕是不赚钱或者略亏,只要能够保证现金回笼 就行(利用时间差做其他生意)。这样,一级压一级,货很快就到 了终端和消费者手里。只要到了终端,就大部分到了消费者手里。 做渠道销售的有句行话:“商家是厂家的上帝,消费者是商家的上 帝”。这里的商家一般指终端,其实在长虹的这个销售体系中,一 级、二级批发商在一定程度上都充当了厂家的作用,或者说是长虹 的一个延伸。(所以市场始终不是厂家的,而是终端的,这个很重 要,给长虹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在里面。) * 5,减少了长虹的销售费用。长虹在这个时候整个销售人员(包括业 务、会计、维修等在内)不过1000人左右,业务最多有700人,却支
规模生产过程的要求,但由于缺乏对这些大大小小投机商的绝对支 配力,而这些经销商又不是统一的商业资本,而是一个个利益小主 体,你想通过他们打天下,等于像孙中山利用一批军阀打天下一 样,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倪润峰只对了一半,另外一半不对,他应 该建立自己的一支新军,来掌控中国流通。 * 5、最终所有的商家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开始抱怨长虹,就连大户 也不例外。这个时期有一句名言:“辛辛苦苦活雷锋,红太阳下搬
* 下面主要就融资销售来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长虹融资销售的方法
* (1)利用银行承兑汇报为工具,这样就可以利用金融市场这个杠杆 了; * (2)比如长虹把10个亿彩电卖给郑百文,郑百文把银行承兑给长 虹,(这个时候郑百文只向银行交大概不到20%的保证金就可以拿 到100%的承兑汇票了),半年后郑百文把钱还银行,银行再把钱给 长虹。按照当时的利率,就可以产生9个点的扣率,如果是1年承兑 的话,可以产生18个点的扣率。这个对经商商来讲,给经销商的扣 点远远超过康佳等品牌,其诱惑实在太大了。 * (3)因此吸引了很多大经销商经销长虹的产品,而当时的流通渠道 和终端主要掌握在大经销商手里。商业企业把他们的产品以较低的 价格套进,以更低的价格甩出去。这一甩不是十元二十元,而是几 十个亿。整个商品交易过程中,商家是不赚钱的,他真正赚钱的是 这几十个亿的现金流。他可以延迟45天以上把钱支付给供应商,可 以很早就要求他的下家把货款打回来。他足以用45天甚至半年时间 拿着这个钱干什么都可以,因此很多企业都是做现金流的。产品基 本上都是平进平出。 * (4)长虹出厂价和他的结算价在绵阳是倒挂的,就是出厂价贵,然 后结算价便宜。他利用这个扣点打通流通,掌握一批大型经销商。 * 然后对他们说:“如果我给你十四个扣点,你们一次下单多少钱?”所 有人挡不住诱惑,因为所有的彩电生产商最高只能给到11个扣点。 这次下单一个亿。这批客户走了,他又找到第二批客户,对他们 说:“假如我给你18个扣点,你们一次下单多少钱?”利用这种方式, 他一批批地将扣点放下去,一直放到25个扣点,全部放完。 * (5)这个市场开始热闹了。因为,第一批经销商不知道还有比他拿 到扣点更高的人。于是,他想慢慢卖。但是长虹不让你慢慢卖,长 虹先找到几个经销商,告诉他们底价,结果把量放下去。价格开始 往下走,于是经销商们彼此都较着劲,降价。假如哪天价格不往下 走了,长虹再找到一家经销商,再放量,或者原来就有的经销商, 再给他让利,让他冲量,冲起来以后,价格再往下走。整个彩电市 场都疯了,就像股市出现了熊市一样,谁都想抛货。
* 3、TCL从1998年初砍掉了一批商、二批商,搞店中店和专卖店, 在县级市场上寻找核心网络经销商。到1998年底建成一万个控制的 售点,一万个售点只要一天卖一台,一年365天,能卖365万台。 整个1998年TCL的销售收入增长了98%,销量增长了110%,根据 推算,同期在长虹手里和经销商手里的库存应该是400-500万 台,长虹的现金流量处于严重缺血状态。 * 4、TCL要和长虹打一场变款式、变产量、变价格的速度战,以速
* 4,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当外部的交易成本大于内部管理,那应 该将外部交易关系转化为内部管理。当内部管理成本大于外部交 易,那应该把内部管理转化成外部交易。而长虹现在的外部交易成 本太大的时候,就应该马上开始自己动手建立渠道,从而转化为内 部管理了。可惜,长虹晚了一年的时间。也许是倪和一些大经销商 感情太深的原因吧。很多的经销商都是长虹一手扶植起来的,最典 型的就是郑百文,由于和长虹的合作,有了股市上的郑百文;由于
度取胜。而长虹在98年8月过后由于垄断显像管,而疲于变款,在 款式上改变太慢,给TCL留下了大量的空间,以致后患无穷。
* 二、长虹的对策
1、鉴于对手的强烈反击,库存压力的加大,又由于长虹和大户之间 的错杂复杂的关系,再加上当时长虹销售队伍的人数限制wk.baidu.com长虹开始 走出自建网络的第一步。在这之前,不是说长虹没有建立自己的网 络,但是和长虹当时的销售量来说,显得就不成比例了。长虹在四川 等地的网络建设基本还可以,但是放眼全国来说,就显得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