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其中广义的

合集下载

高考中的非智力因素

高考中的非智力因素

高考中的非智力因素高考是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许多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都能考出优异或满意的成绩,可是一到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就与平时的成绩相差太大,不少的人士就去找原因。

于是,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并会影响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的兴趣、爱好、情绪、对事业的热情、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性格、胸怀、自信心与好强心、理想与目标、价值观、信念、习惯等心理因素。

高考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角逐,更是意志、心理、情感、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竞赛。

考生在高考前夕至进入考场的这段时间内,知识和能力等智力水平其实已定型,此时如何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使智力水平得以最好的发挥而不受抑制,便成为高考取胜的关键。

所以,非智力因素是学校教育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具体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考前的学习安排:在考前一个星期左右,考生的知识和能力已基本定型,没必要再进行专项训练或查漏补缺,不搞疲劳战术,不开夜车,不再演算那些偏、难、怪题,以免得精疲力尽。

注重把时间用来梳理知识,清醒头脑,最好的做法是回归教材。

因为所考的知识点都以教材为基础,万变不离其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决定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而化学相对物理来说,是“理科中的文科”,这就需要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要以“面”为中心展开广而全的学习,而不是单纯的以“点”或“线”的角度出发掌握知识。

二、考前的生活安排:要正常休息生活,考前的半个月左右要调整自已的睡眠时间,确保把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上、下午考试期间。

一般以每晚11:00点左右睡眠为宜。

因为往往过于紧张会影响发挥,把你的期望放到最低,不要要求过高,什么都和平常一样,这样就能发挥出正常水平或者超越自己的水平。

在饮食方面,不必有太大的变化,预防感冒、腹泻等疾病的突发,多补充一些优质的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非智力因素与教学作者:曲国莉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15期非智力因素这一名词早在1935年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提出,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被独立提出来的,非智力因素的广义概念是这样界定的,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称为非智力因素。

它和智力因素是相对的。

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五大因素。

国内外心理学家对人的智力水平也做过不少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都证明:人的智力处在超高和超低水平的人只占少数群体。

也是就是说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在中等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在同等智商水平的基础上,发展非智力因素至关重要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说,一个智力水平很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往往不会有多大的成就,但是一个智力水平中常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也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因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众多,不便于把握和培养,所以从众多的心理因素里择选出对学习作用较大、较为显著的五个基本心理因素,分别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

非智力因素的特点包括:意向性、习得性、聚合性、波动性、积极性、适度性;他的功能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控、强化六大功能。

一方面,动机是进行学习的推动力量,在学习开始时,学习者应当尽可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并让它始终渗透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另一方面,学习活动也可以激发与加强学习动机。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学习动机时,也可以进行学习,一旦学习获得一定成效,并产生了学习兴趣或学习热情,他的学习动机便会应运而生。

不少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都证明:成就动机能促进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

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事业上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往往会追寻其原因。

这种有结果归究其原因的方法或过程,就是归因。

归因有两种形式:自我归因与他人归因。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内在倾向。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非智力因素的概述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非智力因素的概述

第七章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长期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每一次学习任务的完成,除了有客观条件之外,如果没有学生积极的内部心理状态配合,最终都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就主体接受教育的条件而言,除了学生智力因素影响学习进程和成绩以外,还存在着智力因素以外的非智力因素的内容。

一个学生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一定倾向相结合,就不可能取得突出的成就。

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处于正常状态,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就相对明显,它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被大多数教师和研究者所肯定,并日益受到重视。

本章将在阐明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涵义后,逐一论述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第一节非智力因素的概述人才的成长既需要智力水平,也需要有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在人才成功的道路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

一个智力优异的学生,如果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没有坚强的意志性格,如天气不好就不上学,遇到困难就退缩、就心烦,他的智力优势就不能发挥。

相反,一个智力一般的孩子,只要学习认真,刻苦用功,不怕困难,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俗话说:“勤能补拙”,这就是对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的反映。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一个学生若没有一往无前、持之以恒的精神,长大了决不会有事业上的成功。

下面就谈谈什么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内容。

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一)智力与智力因素什么是人的智力?人们并不陌生,通常所说的聪明与愚笨,就是指智力高低而言的。

若要给它下一个定义,却不容易,至今国内外心理学家给智力下的定义,就没有统一起来。

如果加以概括,则主要有以下几种:有人认为,智力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人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潜在的能量;也有人认为,智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或判断推理能力;还有人认为,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创造力;多数人认为:智力是指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

大学英语教学中艺术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艺术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艺术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探讨【摘要】结合高校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探讨在高校艺术生的英语教学中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始动功能、定向和引导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和自我约束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艺术生非智力因素动力功能英语学习需要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其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

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群体个性和学习特点,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有效方法等,在英语学习中困难重重。

科学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常常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非智力因素才是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属于智慧活动的动力系统,各种非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系统中具有某种强大的内驱力和情动力。

在高校艺术生的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非智力因素及其动力功能(一)非智力因素。

对非智力因素理论的系统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目前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之分。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

在心理学研究范畴中,非智力因素概念是相对于智力因而言的,所以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英语作为一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语言,其教育和学习过程涉及众多非智力因素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

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努力调动各种非智力因素,认真研究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过程,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消除师生在英语教学中的心理、情感障碍,抓住学生的心理,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中的非智力因素。

(二)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

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主要有内驱力和情动力两类,其中内驱力是由有机体或外部刺激所唤起的,指向一定目标的某种可被意识到的内在倾向;情动力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体验而激起的某种可意识或无意识到的内在倾向。

医疗卫生人员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习题集(判断)

医疗卫生人员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习题集(判断)

医疗卫生人员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习题集(判断)1、25至40岁的临床医生承受较大的职业压力,这段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特殊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要求最高的时期。

√2、1个小时的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中,真正对心血管有益处的是锻炼中间心跳减慢的20—30分钟。

错误B1、部分医疗卫生人员无法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表现出孤立独行和“人缘”不好,反映在情绪上即是自私心强、公益事业心淡漠。

√2、不同学历的临床医生不仅在总体压力感受上有差异性,在工作负荷、职业发展、外部环境和医患关系这四个压力源维度上,不同学历临床医生的压力感受也有差异。

正确3、博士研究生学历在医院中属于精英,且具备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往往很快在医院立足,从而压力反而较小。

(判断 ) 正确4、被试人在测试过程中说谎,会影响测试结果;测试人和被测试人当时的心理状况也会影响结果。

(判断 ) 正确5、不同职称的临床医生在总体压力感受和压力源各维度中均没有差异。

但不同职称的临床医生在感受到压力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判断) 正确C1、垂体是人体内最主要的内分泌腺,可分为垂体前叶与垂体后叶两部分。

√2、产生痉挛行为习惯与扭曲的面部姿态也是重要的压力信号。

√3、从事静态工作(办公室工作)的人多半背部肌肉柔弱无力,压力使背部肌肉收缩而导致背痛。

正确4、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产生逃避或拒绝,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选择一个总是贬显自己无能和低劣的对象去喜欢。

(判断) 正确5、测量法心理测试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两种。

错误6、持续的高压力状态会造成持续的血压增高,持续的高血压又会造成胆固醇加速沉淀在血管内壁,这就是在高心理压力、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所发生的胆固醇关联。

正确7、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产生逃避或拒绝,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选择一个总是贬显自己无能和低劣的对象去喜欢。

如何理解非智力因素?

如何理解非智力因素?

如何理解“非智力因素”舒青童话自联合国“21世纪全球开智计划”以来,“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已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但究竟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它由哪些因素构成?这一概念是如何缘起的?它与智力因素有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对我们基层的老师来说,还不是十分明了,虽然我们的老师写了诸如“……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班主任工作管理中的作用”等不少关于“非智力因素”的文章,但从内容来看,对“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有的甚至还不清楚这一概念为何物。

因此,有必要就“非智力因素”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些说明。

一、“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历史:“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从其孕育、产生、发展到今天,已近百年的历史了。

上世纪初,智力测验蓬勃兴起,为智力因素概念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早在1913年,维伯对一组测验和一些评定性格、特质的评价进行因素分析,他从中抽取一个名为“W”的因素,称之为正直性或目的的恒定性,认为它是一种与智力有关的因素。

几年后,朗克斯和琼斯也证实了另一种与智力有关因素的存在,他们称之为“P”,指被试的心向或定势中表现出来的绝对变化的倾向。

1935年,亚历山大在其《具体智力与抽象智力》一文中,详细介绍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即在智力测验中,人们忽视了很大一部分因素,但它们对智力测验的结果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为X和F因素。

X因素是一种决定个体的兴趣,是“关心”因素,E因素是气质的一个方面,它与成就有关系。

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仅用智力与能力不足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学生学习失败的原因。

他在该文中首次使用“非智力因素”这一词。

韦克斯勒在亚历山大的启发下,于1940年提出了“一般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指出非智力因素应包含先天的、认知的和情感的部分。

指出:智力不能与个性的其他部分分割开来。

1950年他又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慧》一文,专门就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比较具体地分析了内驱力、情绪平衡、非常性等非智力因素。

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

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

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众所周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即除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以外的诸多因素。

概括而言,“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等。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对认识过程起“动力与调节作用”。

在心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非智力因素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以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新课程标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学习方式的变革。

创新能力是智力特征,人格特征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状态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成分。

创造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从教学经验中得到这样的启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站在育人的高度,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时代的特点,研究学生心理,尽快将非智力因素融入到教学中来。

在教育实践中常常会发现,后进生的智商并不低,有的还相当高。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这就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一、关注个性需求,激发情感学生的个性品质,在学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独立思考、善于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开朗、热情大方的个性品质。

有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将有利于提高语文成绩。

学习兴趣是保证语文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才有可能学好。

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获得精神享受。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第一章非智力因素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第一章非智力因素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就提出非智力因素,此后为韦克斯勒所继承和发展。

但是这一概念在西方并未引起多大反响。

1943年,我国心理学家曹日昌提出“非智慧的心理特质”一词。

1983年,燕国材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引起国内教育界广泛关注与重视。

一、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性质1、非智力因素的内涵:人的意向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叫做非智力因素。

对意向活动的理解:人的一生中有两大任务,一是认识世界(了解与掌握事物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规律),一是改造世界(如何对待和处理外在事物)。

认识世界的活动反映在心理上就表现为认识活动,如感知、表象、想向、思维、记忆、注意等。

这些认识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会逐渐地形成一系列更稳定的心理特点,我们就把它们总称为智力因素。

改造世界的活动反映在心理上就表现为意向活动,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

这些意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会逐步形成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我们就把它们总称为非智力因素。

2、非智力因素的外延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以外的众多心理因素,它蕴含在意向活动以及意向活动所凝聚的个性特征之中。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对狭义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分解,并根据它们对学习作用的大小、关系疏密程度,选取12个基本心理因素构成具体的非智力因素,从动机中分解出来的有成就动机;从兴趣中分解出来的有求知欲望;从情感中分解出来的有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从意志中分解出来的有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从性格中分解出来的有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

二、非智力因素的功能1、非智力因素的特点:意向性、习得性、聚合性、波动性、积极性、适度性。

与之对面的是认识性、遗传性、结构性、稳定性、无积极性、非适度性的6个特点就把智力因素的性质也反映了出来。

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课件

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课件

学习责任心:指学生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 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学习任务的自觉态度。 学习毅力: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不懈地保持 充沛精力,坚忍顽强、不屈不挠得克服困难、排 除干扰,坚持完成任务的优良意志品质。 注意稳定性:反映个体把注意力长时间的保持 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

/ 意志
情绪稳定性:指人的情绪状态受外界或内 部条件而产生波动的情况,是一种重要的 个性品质。

兴趣 认识兴趣:指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 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
情绪
/ \
学习热情:指对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 种热烈、稳定而深厚的情感状态。 学习焦虑: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 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 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与内疚感 增加,形成紧张不安指个体不满足现状,力争取得更 大成功,以超越自己,超越他人的一种心 理倾向或性格特征。 支配性:指一个人在行为中喜欢 采取主动方式,有领导能力,自 信心强,能影响别人。
怎样提高数学学习成效:
1、引导学习兴趣。 2、激发学习动机,运用情感。
3、从性格气质入手,磨练学习意志。
4、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5、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
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燕国材(1983年):广义的说: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 心理因素,都可以称为非智力因素。狭义地说:非智力因 素主要指情感、意志、性格。
林崇德:非智力是指智力与能力以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 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
沈德立:是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包括注意、动机、兴 趣、情绪、意志、性格等,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 具体操作,但具有动力和调节等功能。
非智力因素的成分: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作者:施月平来源:《教师·中》2011年第04期曾经在《非智力因素与成才》丛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也指出:在育人成才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水平,对幼儿智力因素的发展与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启迪、促进和强化幼儿智力因素的发展;相反,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会压抑和阻碍幼儿智力因素的发展。

为此,如何利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优化孩子的学习,一直是我们老师在工作中苦心探讨的问题。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

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記忆力、思维力、创造力。

而非智力因素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第二层次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心理因素构成;第三层次则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是由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等十二种因素组成。

二、非智力因素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作用自理能力是一项简单的日常劳动能力,对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项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更是其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其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对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协调人际关系尤为重要。

自理能力的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并且每个阶段都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的过程,是经过多次反复与强化才能逐渐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地加以培养。

根据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和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特点,笔者认为非智力因素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积极的兴趣是孩子自我服务的动力只有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兴趣,孩子才会喜欢去做这些事情。

而孩子的学习兴趣又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变化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促使他们的兴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问题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本学科对

问题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本学科对

(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与培养)作业2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顾建军问题: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方面?你认为本学科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有什么优势与弊端,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答:一般说来,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等。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对认识过程起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2. 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方面?答: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3. 你认为本学科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有什么优势与弊端?一、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属于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各种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主要具有动力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认知活动的始动作用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有始动作用,也可以称为激活作用。

任何认知活动的产生,都必须由非智力因素的激活或启动。

它把来自主体对部或内部的诱因转化为心理需要,并进一步推动人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去行动。

(2). 对认知活动的定向作用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也有定向作用。

人的认知活动都有其一定的活动对象和活动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操作的程序。

一般说来这种操作的程序均须靠非智力因素予以定向才能变为现实。

(3). 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作用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知活动还有调节作用。

当认知活动偏离预定的方向时,非智力因素能及时地、合理地进行调节,以便达到目标。

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开发的作用人类智力的潜能存在着极大开发的潜力。

影响智力开发的因素很多,其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人的智力潜力的开发,必须要通过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

有些调查研究表明,意志坚定、情绪稳定、有自信心的儿童智商发展较快。

这说明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开发有着一定的作用。

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均有影响。

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梳理:非智力因素.doc

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梳理:非智力因素.doc

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梳理: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factors)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力山大(W.P.Alexander)在他的《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阐述智力与能力尚不能说明学习失败的原因时,采用了这一概念。

1949年,韦克斯勒(D.Wechsler)在《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中专门阐述了非智力因素,这成为非智力因素研究正式开始的标志。

韦克斯勒在长期的研究中将非智力因素概括为以下三点:(1)从简单到复杂的各个智力水平都反映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2)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3)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各种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能力,但对智力起着制约作用。

从广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包括除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道德品质等等。

从狭义上看,非智力因素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

这些心理因素并非象智力因素那样构成一个整体发挥作用,而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单独发挥作用。

但是,非智力因素并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它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表现在动力作用、定型作用与补偿作用三个方面。

首先是动力的作用。

史地学科在中学里的地位不及数理化、语文、外语等学科。

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仍然有不少学生喜欢这两门学科,重点中学的初中生中有67.6%、高中生中有73.1%学生喜欢史地学科,其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史地学科有着浓厚兴趣,这种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之一。

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就是指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

学生的个性意识倾向性为学习提供动力,它使学生能顺利地选择和确定任务;成就欲、自我发展的需要维持着学生智力活动朝着目标持续不断地前进;动机过程影响智力与能力的操作效果,促使学生发挥已有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并将知识技能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情绪情感则是通过内在的心理过程影响认知活动,对智力与能力具有增加或消减的效能,它是伴随着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体验而激起的某种内在倾向,这被称为情动力作用。

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外语教学

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外语教学

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外语教学摘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内涵丰富、意义深刻,是影响英语教学的必要因素,同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然后表明它们对英语教学的具体影响;最后试图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来帮助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潜力以促进英语教学。

关键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外语学习;外语教学一、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内涵1.1 智力的定义对于智力定义的界定,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国内外关于智力的定义或界说也是非常之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一般的观点认为,所谓智力,指的是掌握和使用各种学习技巧的能力。

我们也可以将智力表述为:保证人们有效进行认识活动的所有稳定心理特点的有机结合。

就二语学习来说,智力是指人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高度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总和,也是进行抽象思维、解决问题和学习的能力。

1.2 非智力因素的含义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是指人的意向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即人格因素。

非智力因素就是不直接参与却制约整个智力活动的心理因素。

本文采用后一种定义,也就是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并将它进一步划分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

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发展的内部动力,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和成长,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动机的培养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动机;动机的激发是指使学生原有的学习动机从不活跃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

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也可以说是个体意识的倾向性。

英语学习动机一般包括学习英语的态度、学习这种语言的愿望和为学习这种语言付出的努力。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人类的情感非常复杂,有的外显鲜明,有的深沉含蓄,有的执着热烈,有的悠长缠绵,有的浅薄而异变,有的深沉而稳定,构成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浅谈课外阅读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浅谈课外阅读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滴 的进步 。同时 ,在课 外阅读过程 中。要经常开展 故事 比 笔记 ( 主要是概要式和 随感式 ) 编成个人作品集,并相互交
赛、辩论赛、名著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让学生 流。因为要公开展示,学生都会认真修改 自己的文章,装订
在活动 中产生成就感。例如 ,在指 导学生阅读 《 三国演义》
后给小集子作个漂亮的封面 ,画上漂亮的图案 ,自己不会画
学 习的一个重要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 因素。 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是学生 情 。其次。要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通过精品赏析
亲 身获得的成就。教师可 以引导学 生设立一个个具体 的学习 课 ,让学生感受到审美的快乐;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
目标 ,并 且让学生在追求和实现这 一个个学习目标的过程中 到探究和发现 的快乐;通过读书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成
靠大量阅读 :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接触到古今中外大量优秀 生动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可以从指导文学作 的文学作品,并通 过开展朗诵会 、故事会 、名著赏析课、专 品 阅读 开始 ,进而 逐 渐 扩 展 到科 技 性 作 品 、文 化 典 籍 上去 。
题讨论会、读书笔记写作等活动 ,把阅读能力培养与 口语交 学习习惯,增加语文知识和文化积 累,培养文学欣赏能力和 健康 的审美情趣,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特别是语文学习的能 力,真』 能体会剑语文 学习的快乐。 E 其次,要努力提高学生 阅读过程 中的学业 自我效能感,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 自然会爱 际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可以逐渐养成 良好的 读 书 了 。
3 激 发 学 习热 情 , 使 学生 乐 读 。 .
心理学研究表 明,情 感对人的认知活动有着 动力和调节 功 能,积极 的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起着推动的作用 。什么是 热情 ?热情是一种 比较热烈、稳定而深厚 的情感状态。学习

非智力因素与教育

非智力因素与教育

非智力因素与教育作者:钟原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0期【摘要】对于非智力因素的提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多年的时间了,并且对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特别是将非智力因素与教育实践的运用,衔接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根据初中,高中,大学不同特征分阶段的来研究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的影响,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情况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有效的建议来使非智力因素与教育更完美的结合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教育阶段策略【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234-02一、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分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和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道德品质,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因素活动关系密切并共同影响智力活动效率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

非智力因素在教育中具有五大作用:动力作用、定向作用、引导作用、维持作用,同时有助于制止厌学现象:正如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到2001年之所以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原因就在于书中巴学园校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爱护加以合理的引导,无论是孩子的优劣小林校长都是一视同仁,非常重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生动地给我们展现了如何利用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来进行教育。

二、针对个人在成长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育1.初中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判断能力,学习的自觉性,但是不强。

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学习的积极性都较小学有很大的发展,但极其需要老师家长的引导。

情绪的不稳定性较容易冲动,有时激情胜于理智,此时更需要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引导。

这时的孩子学习的动机很多来自父母与老师的期望,这就需要多以激励的方式,适当的利用孩子的爱好来最为动机。

要敏锐的察觉孩子的情绪,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严师才能出高徒,但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尊重的基础上。

专题_非智力因素

专题_非智力因素

专题: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但同时也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存在的。

因此,探讨非智力因素教育观不能不分析智力因素教育观。

一、智力因素教育观智力的开发与创造性的培养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存亡,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界一直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学习上,相对忽视了智力的培养与开发。

当然,智力是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就谈不上智力的发展。

从智力教育观的观点来看,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发展智力。

因此,应正确认识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把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智力的概念在科学上给智力下个定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几十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智力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法国心理学家比奈认为:智力是一种判断的能力,创造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德国心理学家斯腾(W·Stern)认为: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杜尔邦(W.F.Dearbone)、考尔菲(S.S.Colifin )等人认为:智力是容易并迅速地学习事物的能力。

推孟(L.M.Terman)认为智力是在解决问题时运用言语和符合等抽象表征的思维能力。

韦克斯勒(D.Wechsler)认为智力是个体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综合能力,是个体有目的和有用的行为潜能。

苏联心理学家把智力看成一般能力,或者是一般能力中的认识能力。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以上各种定义,可以认为,智力是一种以脑的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识方面的潜在能力,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

(二)智力的结构智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学说。

1、二因素论二因素论是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提出来的。

学习的原理与方法: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学习的原理与方法: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学习的原理与方法: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在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个人成才或学生的学业成就,既需要聪明才智或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更需要正确而适度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完美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非智力因素的定义韦克斯勒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智力和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方面,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做了如下概括:1、从简单到复杂的各智力水平都反应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2、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3、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能力,但对智力起着制约作用。

尽管韦克斯勒对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做了如上概括,但目前学术界对非智力因素的定义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国内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燕国材教授把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而言:第二个层次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组成;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它的组成因素主要有12种: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

2.林崇德教授认为非智力(或非认知)因素是指除了与能力以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

一般认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任务。

非智力因素对认识过程的直接制约表现在它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中。

在心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非智力因素概念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故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二、非智力因素的结构要素(1)--情感在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中,一般认为,情感是一种对智力与能力活动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

答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

答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

(1)答: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从狭义上讲,指和智力有关系,并对智力起作用的那些个性因素,它主要包括动机、抱负、理想、意志和坚定性,兴趣与求知欲,情绪的稳定性、独立性、好胜性、自我意识等。

(2)答: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是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动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3)答: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定要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的直接动机刺激他们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学习的目的教育,逐步发展他们的长远动机,从而使小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探求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第一,有意承担一定的学习责任。

第二,学会调动自身内部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利用外界因素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及时了解学习活动进展情况。

第五,寻找一位监督员。

第六,总结和反思。

(4)答:(一)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二)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三)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5)答:一、融洽师生关系,诱发学生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发挥课堂阵地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四、开展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

其中,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除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而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意向过程系统的诸多因素和个性特征系统的性格因素,主要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因素。

具体表现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五个方面。

(个案)
一、背景资料
小雯,该生是独生女,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上班。

因为父母工作较忙,从来没有管过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帮孩子辅导功课;每天上学有爷爷接送,爷爷对孩子更是溺爱有加,学习上缺乏正确的引导,有时看孩子做回家作业来不及完成就帮着写。

小学二年级她,功课基础就不好,三年级各科成绩一直仍然在及格左右。

教学中发现:(1)智力因素:该生智商较好,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课的时间较短,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会经常发呆或做小动作;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数学记忆能力欠缺,理解能力低,新旧知识容易混淆。

(2)非智力因素:经常面对批评,导致了该生对学习的厌倦;缺乏学习的动机,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能不能完成常是老师头疼的问题。

二、深入了解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她,我与她的母亲进行长谈。

了解了孩子的基本情况。

然后,我除了课堂上观察她的听课情况、课堂反映、作业情况等,还采用作业面批,及时对她学习上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开始时,我每天能把当天的功课再一次给他讲一遍,并协助她完成作业,除此以外,基本没有时间帮助她搞一些提高。

有时她的懒惰,她的态度,她的不认真,真让人发火。

为了让她能写好作业,不知换了多少本本子。

近一年下来,他的成绩基本能在六十几分左右。

但是我总结这近一年的研究工作,只能用一个“累”字来概括!快要期末复习了,怕她考不好,我不仅要在期末复习期间要帮她补功课,另外,两个班中还有几个学生也要抓呢?所以用一个“累”字来概括这近一年的辅导一点不过分,我相信,孩子的感觉也是一个字“累”。

这近一年下来我开始反省自己:师生的情感是互动的,我有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有个性的主体?有没有因人制宜的为她确定一个个体的发展目标和制定转化措施?在我都感觉又累又烦的时候,还怎能让她对数学产生兴趣呢?带着这些思考,我开始改变自己的做法。

三、解决措施
1、先征得其父母同意;
2、平时对其多加鼓励,树立其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3、单元测试等提前给其渗透,以让其感觉自己成绩已处在班级的中游水平,目的是为了树立其信心;
4、在家里让其父亲也对其多加鼓励,做到家校统一;
5、平时给其补基础知识,一些一二年级时没有学好的知识。

四、转化结果
近一年下来,李雯在对数学学习上、学习兴趣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她也因此得到老师和班里同学的尊重。

在这学期期中考试中她考了63分,尽管不是很理想,可这是她努力而得的。

我相信,下学期她会有更大的进步。

五、反思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使她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对她倾注一片爱心,才能保证对她的教育成功。

一个数学后进生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过程。

相信在我持之以恒的爱里,孩子们会走向成功的。

更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将减负增效作为己任,让我的孩子们不仅仅能轻轻松松学好数学,还能爱上英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