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尿蛋白的实验室检测

合集下载

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尿蛋白定性与定量检测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UmALB)是早期肾脏功能受损诊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

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分析法对尿蛋白进行定性及半定量检测,尿液分析仪干化学分析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内,但是该方法因灵敏性较差,干扰因素较多、其准确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种方法是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检测,有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法等。

其中免疫比浊法因简便迅速,易操作而且重复性好,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定量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测定结果较为准确的优点,在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中更具有临床价值。

本文通过对我院80份患者的尿液标本同时进行不同方法的检测,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来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90例临床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门诊和住院),其中男性38 例,女52 例,年龄19-78岁,平均1.2仪器和试剂尿蛋白定性检测用京都AM-4290尿液分析仪,配套arkray-10EA试纸条。

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用008AS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用重庆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试剂,方法为免疫比浊法,5点定标,模拟曲线法。

1.3检测方法用一次性洁净塑料杯收集患者的新鲜晨尿标本,及时检测。

干化学检测方法:将arkray-10EA试纸条放在尿液中10S时取出,然后放在卫生纸上沥干多余尿液,,用京都AM-4290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

同时留一份标本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结果以尿微量白蛋白>30mg/L视为阳性,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的这些标本中,当尿中含有大量的白蛋白时(++-++++),与免疫比浊法测定的尿微量白蛋白结果相符而蛋白含量较少时则出现了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蛋白阴性的份标本中,份标本检测微量白蛋白的值>30mg?L,也就是说用干化学定量检测存在%的假阴性。

24小时蛋白尿定量标准

24小时蛋白尿定量标准

24小时蛋白尿定量标准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是肾脏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蛋白尿的定量标准是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进行评估的,这一标准对于判断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进展、指导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际规范,正常成年人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150毫克/天以下被认为是正常的。

而在临床上,蛋白尿的定量标准通常按照以下范围来进行评估:1. 轻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150-500毫克/天之间;2. 中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500-3500毫克/天之间;3. 重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超过3500毫克/天。

蛋白尿的定量标准主要是通过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来进行评估的,因此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收集尿液,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时,需要患者收集所有的尿液,包括清晨第一次排尿的尿液,然后开始计时,直到第二天同一时间停止收集尿液;2. 保存尿液,收集的尿液需要保存在干净的容器中,并放置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3. 实验室检测,收集完尿液后,需要送往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4. 评估结果,根据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可以对蛋白尿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蛋白尿的定量标准对于评估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的进展、指导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准确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对于蛋白尿患者,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控制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蛋白尿的定量标准是评估肾脏疾病严重程度、监测疾病进展、指导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重视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准确性,确保结果的可靠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对于蛋白尿定量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实验室常用的两种检测尿白蛋白方法比较及临床意义

实验室常用的两种检测尿白蛋白方法比较及临床意义

实验室常用的两种检测尿白蛋白方法比较及临床意义陈榕方【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干化学定性与免疫比浊法检测尿白蛋白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干化学法应用仪器希森美康UF1000尿液分析仪,其原理为双波长反射侧光法、免疫比浊法应用仪器为贝克曼IMMAGE-800特定蛋白分析仪,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天津市泰达医院内分泌科及肾内科糖尿病患者520例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组和晚期组,并抽取同时间段的健康体检者4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个组别的尿蛋白干化学定性阳性率及免疫比浊法检测阳性率.结果:520例肾病组尿检者中:免疫比浊法检测呈阳性的例数为410例,阳性率为78.84%;尿蛋白干化学定性阳性患者为308例,阳性率为59.23%.420例健康体检者中:免疫比浊法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例数为72例,占17.14%;干化学法检测出尿蛋白定性弱阳性患者32例,阳性率为7.62%.在DN早期组与DN晚期组的检测结果比较分析,随着病程增加,免疫比浊法检测mALB的含量及阳性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由于两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影响因素的不同,其检测结果也存在差异.免疫比浊法更准确.【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22【总页数】3页(P17-18,64)【关键词】尿蛋白;方法学;免疫比浊法;干化学法;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作者】陈榕方【作者单位】天津市泰达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继发性肾脏损害是其常见并发症,尿中蛋白质的发现是初期肾脏损害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病人数也在飞速增长,临床实验室尿蛋白的检测、筛查也显得尤为重要。

为明确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学的一致性,对DN早期及DN晚期病人分别使用干化学法与免疫比浊法检测尿液中的白蛋白,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尿蛋白微量测定1420

尿蛋白微量测定1420

尿蛋白微量测定1420尿蛋白微量测定(1420)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与尿蛋白微量测定(1420)相关的问题,从什么是尿蛋白、为什么要进行尿蛋白微量测定、如何进行尿蛋白微量测定、测定结果的解读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尿蛋白?尿蛋白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应该很低,通常只有微量的尿蛋白,甚至不被肉眼所见。

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就被称为蛋白尿。

二、为什么要进行尿蛋白微量测定?尿蛋白微量测定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测项目,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肾功能的状态及相关疾病变化。

以下是进行尿蛋白微量测定的一些常见情况:1. 肾功能评估:尿蛋白测定是肾脏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定尿蛋白含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否正常。

2. 早期发现肾疾病:尿蛋白测定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肾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疾病。

如果尿蛋白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引起的。

3. 指导治疗:尿蛋白微量测定结果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不同疾病引起的蛋白尿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式,通过尿蛋白测定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三、如何进行尿蛋白微量测定?尿蛋白微量测定通常使用1420光度计等设备进行操作,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尿液样本:患者需要将尿液样本收集到干净的容器中,并避免杂质污染。

2. 样本处理:将尿液样本倒入专用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尿液中的固体颗粒。

3. 加试剂:向样本中加入相应试剂,使其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并形成可测量的复合物。

4. 利用1420光度计进行测定:将处理后的样本倒入光度计试管中,设定所需波长并进行测定。

5. 记录和分析结果:测定完成后,可以根据光度计显示的数值记录尿蛋白的含量。

根据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蛋白尿的情况。

四、测定结果的解读尿蛋白微量测定的结果一般以数值方式呈现,常见的单位有mg/L(毫克/升)或g/24h(克/24小时)。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级标准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级标准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级标准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级标准是一项重要的体检项目,也是临床诊治中的重要参考指标。

尿蛋白的定量分级标准主要根据24小时尿蛋白的含量,按照实验室指定的检测标准,将单位时间内尿量比乘以尿蛋白的浓度,将其转换成克,已达到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分级标准。

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级标准中,一般认为蛋白定量小于0.15克/24小时是正常人群;大于0.15克/24小时,小于1.0克/24小时认定为轻度蛋白尿;大于1.0克/24小时,小于3.5克/24小时认定为中度蛋白尿;大于3.5克/24小时认定为重度蛋白尿,最高可达50克/24小时甚至更多。

尿蛋白分级标准是临床诊断中做出诊断的重要参考标准,尤其是检测慢性肾脏疾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例如,重度蛋白尿是慢性肾病进展很重的一个指标,可以诊断慢性肾炎,已经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轻度蛋白尿可用于区分肾小球肾炎及糖尿病肾病;正常蛋白尿可用于确定无肾小球肾炎的无需治疗的患者。

所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分级标准对临床医护人员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尿蛋白的定量分级标准也与检验方法有关。

当尿量不足或检测过程出现储存液渗漏或其他原因,会出现或改变24小时尿蛋白的定量分级标准。

因此,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的定量分级标准时,医护人员应该加以重视,充分认识到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重要性,以及检验方法要求的严格性,为更好的诊断和鉴别肾脏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

尿蛋白24小时定量标准

尿蛋白24小时定量标准

尿蛋白24小时定量标准尿蛋白24小时定量是评估肾脏功能和筛查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但在一些疾病状态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会显著增加。

因此,尿蛋白24小时定量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肾脏问题,进行诊断和治疗。

尿蛋白24小时定量的标准值范围一般为0-150毫克/24小时。

超过这个范围的尿蛋白量可能意味着肾脏受损或存在其他疾病。

在进行尿蛋白24小时定量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采集尿液,在进行尿蛋白24小时定量检测前,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用于收集所有排出的尿液。

在开始收集尿液时,应将第一次排尿的尿液丢弃,然后开始计时,并将接下来的所有尿液收集到同一个容器中。

24小时后,再次排尿并将最后一次尿液收集到容器中。

这样就完成了整个24小时的尿液收集过程。

2. 保存尿液,在收集尿液的过程中,需要将尿液保存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 注意饮食,在进行尿蛋白24小时定量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避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同时,也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尿蛋白的排泄产生影响。

4. 检测方法,尿蛋白24小时定量检测一般采用分光光度法或比浊法进行测定。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按照实验室的要求进行标本处理和操作步骤,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尿蛋白24小时定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炎等疾病的患者来说,定期进行尿蛋白24小时定量检测尤为重要。

通过及时发现和监测尿蛋白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护肾脏功能,预防疾病的进展。

总之,尿蛋白24小时定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测指标,对于评估肾脏功能和筛查肾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肾脏健康。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操作规程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操作规程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操作规程
以下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
准备:
1. 确保实验室和试剂处于清洁有序的状态,并根据需要准备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2. 需要24小时尿样。

操作步骤:
1. 在清晨起床时,用清洁的容器收集全部排尿,并记录开始时间。

2. 将收集到的尿样倒入带有标记线的24小时尿收集容器中。

3. 在24小时内,将生成的所有尿液都收集到同一个容器中,确保不漏尿。

4. 在收集期间,将尿液保存在冰箱中或进行适当的冷藏,以避免蛋白质降解。

5. 在24小时后的同一时间结束尿液收集,并记录结束时间。

6. 将尿液进行充分混合。

7. 紧接着,取1-2mL的混合好的尿液样本,转移到干净的离心管或容器中,并进行标签。

8. 将尿液样本离心10-15分钟,以去除任何固体颗粒。

9. 将离心管中的尿液转移到分析用的小试管中,准备进行尿蛋白定量检测。

10. 根据所使用的具体检测方法,按照该方法的操作规程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注意事项:
1. 24小时尿蛋白定量需要收集所有尿液,包括清晨第一次排尿。

2. 在尿液收集期间要保持卫生,以避免尿液受到污染。

3. 尿液样本需要及时冷藏或保存在冰箱中,以避免蛋白质降解。

4.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一次性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具,以避免污染尿样。

5. 操作要规范,确保准确性,避免任何可能影响尿蛋白定量结果的因素。

尿微量总蛋白 测定原理

尿微量总蛋白 测定原理

尿微量总蛋白测定原理尿微量总蛋白(mALB)是指尿液中总蛋白含量较低的一种检测指标,通常用于评估肾脏疾病和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尿微量总蛋白的测定原理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定量测量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其他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1.尿微量总蛋白检测的意义尿微量总蛋白是指尿液中总蛋白质含量较低的一种检测指标,正常成年人尿液中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为150mg/24h,如果超过此值则会提示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

因此,尿微量总蛋白的检测对于评估肾脏和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2.尿微量总蛋白测定原理尿微量总蛋白的测定原理基于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特定的试剂与尿液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通过测定反应后的产物的光学密度或颜色对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常见的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免疫测定法和电泳法等。

3.尿微量总蛋白检测方法(1)比色法:比色法是目前常用的尿微量总蛋白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特定试剂与尿液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色产物,然后通过测定产物的光学密度来定量分析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2)免疫测定法:免疫测定法是利用特定抗体与尿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利用免疫学技术测定复合物的含量。

这种方法通常能够更准确地测定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目前常用的尿微量总蛋白测定方法之一。

(3)电泳法:电泳法是通过电场作用将尿液中的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带状条带,然后通过比色或免疫方法对分离出的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分析尿液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

4.尿微量总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尿微量总蛋白检测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肾脏功能:尿微量总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特别是早期肾病的筛查、诊断和监测。

肾脏是过滤尿液中的代谢废物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尿微量总蛋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肾脏病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缓疾病的进展。

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

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

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有什么意义呢?当患者出现尿蛋白时都会出现在恐慌,担心自己得了肾病,其实阳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24小时尿蛋白测定有助于对于肾脏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肾脏病变的程度。

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病人在家里可以自己做: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1.磺基水杨酸法这是目前医院化验室常用的方法。

试剂的配制:称取磺基水杨酸3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面配成3%磺基水杨酸溶液。

配好的溶液要贮存在棕色瓶内,放在不见阳光的暗处保存,以免失效。

试验方法:取一个干净的玻璃试管,加入尿液2毫升左右,然后用滴和在尿上滴加试剂3~5滴,观察有无蛋白出现。

根据混浊、沉定和凝固的程度不同,确定"+ "(加号)的多少,从+ - →卅。

判断的标准: "-":减号为阴性,说明无蛋白。

加入试剂后,尿液仍清晰,在黑色背景时,仍看不到浊表现。

"+-":加减号,代表尿里有微量蛋白。

加入试剂后出现白色轻度混浊,仅在黑色背景时可以看到。

"+":一个加号,代表尿里有中等到量蛋白。

加入试剂后,出现白色轻度混浊,无絮状颗粒出现。

"#":2个加号,代表尿里有量蛋白。

加入试剂后,出现明显白色沉淀。

"+++":3个加号,代表尿里有多量蛋白。

加入试剂后,出现絮状白色沉淀。

"++++":4个加号,代表尿里有大量蛋白。

加入试剂后,立刻出现凝固成块,似胶胨样。

24小时尿蛋白测定方法2.加热法过去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常用的方法,现已被磺基水杨酸法代替。

此法简单,不需要什么试剂。

方法:取一个玻璃试管,倒入被检查的尿液至三分之二处,加入2%酷酸或食醋数滴,用拇指和良指斜拿试管底部,放为焰上(如洒精灯)直接将试管上端的尿加热,经常转动试管,直到上段沸腾,观察有无混浊或出现沉淀凝固,根据程度按下述法判断加号。

尿蛋白检查的注意事项

尿蛋白检查的注意事项

尿蛋白检查的注意事项尿蛋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肾脏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排除一些肾脏疾病。

在进行尿蛋白检查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被遵守,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进行尿蛋白检查前需要遵循以下的准备工作:1. 收集尿液样本时应注意保持尿液的纯净。

为了减少杂质的干扰,首次排尿过程中的尿液不应收集,而是将这部分去掉,然后收集尿液的中间部分。

2. 在收集尿液前,应注意保持外阴和尿道的清洁。

使用清水冲洗外阴区域,避免细菌等污染物进入尿液中。

3. 选择合适的容器收集尿液样本。

一般来说,使用干净、无菌的容器进行收集。

4. 在收集尿液样本的过程中,避免将手或其他物品接触到容器内部,以防止外界因素的污染。

其次,在尿蛋白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依照医生或医疗人员的要求和指导进行检查。

不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尿液收集和处理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

2. 将尿液样本尽快送至实验室检查,尽量不要长时间存放。

长时间存放可能导致结果的变化或者细菌滋生等问题。

3. 在某些情况下,尿蛋白检测需要进行一连串的检查。

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定期的检查,以便对病情进行监测。

最后,在进行尿蛋白检查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解读。

医生将根据个人情况和检查结果为您提供诊断和建议。

2. 如果尿蛋白检查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

可能需要进行肾功能检查、超声波等辅助检查来评估肾脏状况。

3. 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生活调整。

对于一些肾脏疾病的治疗,及早的干预和治疗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尿蛋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评估肾脏功能和排除一些肾脏疾病。

在进行尿蛋白检查前需要遵守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检查过程中,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要求进行操作,并及时咨询医生对结果进行解读。

如果检查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正确进行尿蛋白检查,可以发现肾脏问题的早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肾脏的健康。

尿蛋白测定实验报告

尿蛋白测定实验报告

尿蛋白测定实验报告尿蛋白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尿蛋白测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了解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变化,并探讨尿蛋白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收集新鲜尿液样本,避免污染和外界因素的干扰。

2. 样本处理:将尿液样本离心,去除悬浮物,得到清晰的尿液样本。

3. 尿蛋白测定:使用尿蛋白试纸或尿蛋白定量试剂盒,按照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比色法、免疫测定法等。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定的结果,可以得到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会显著增加。

讨论:1. 尿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尿蛋白测定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高蛋白尿是很多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通过尿蛋白测定,可以及早发现这些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尿蛋白测定的方法选择:尿蛋白测定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比色法、免疫测定法等。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3. 尿蛋白测定的误差和干扰因素:尿蛋白测定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尿液的稀释、酸碱度的变化等。

因此,在进行尿蛋白测定时,需要注意样本的收集和处理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和校准。

结论:尿蛋白测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及早发现肾脏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尿蛋白测定的方法选择和误差控制也是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实验的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尿蛋白测定的应用和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附录:尿蛋白测定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详见实验手册或相关文献。

在进行实验时,请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并注意个人卫生和实验设备的清洁。

尿液标本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操作指南

尿液标本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操作指南
检验科
婴幼儿尿液采集袋采集
由于婴幼儿不能自主控制膀胱收缩,需要用采集袋。此法很难避免会阴部正常菌 群的污染,易出现 假阳性,因此该方法采集的尿液培养结果阴性更有意义。如培养结 果阳性,必要时可用膀胱导尿或耻骨 上膀胱穿刺法采集尿液标本进一步确证有无尿路 感染。
其他采集方法
其他不常用的尿液采集方法还包括回肠导管导尿采集、间歇性导尿管采集、肾盂 造瘘术、输尿管造 口术、膀胱镜检查术采集等。
留置导尿管尿液采集
先消毒导尿管采集部位,按无菌操作方法用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5 mL~10 mL;如果需要, 将导管夹闭10 min~20 min后在管中采集尿标本。尿液标本不能 通过收集袋引流管口流出的方式采集。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在更换新的导尿管 后留取尿标本。
膀胱导尿采集
局部消毒后,严格采用无菌技术使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收集尿液,弃去最开 始导出的15 mL~30 mL尿液后再收集尿液送检。注意避免将下尿道细菌经导管引入 膀胱,导致继发性感染。
标本拒收
收到不合格标本,建议与临床医师联系,注明拒收的原因并退回,可要求重新留取标本,并做记录。 若不 合格标本无法重新留取但临床要求培养时,应在报告中注明,并强调该培养结果仅供参考。
01 标本标识与申请单不符,标识错误或没有标识
06 导尿管尖端培养
02 未提供采集时间及采集方法
07 标本送检时容器有渗漏
尿液干化学分析(与尿路感染相关指标) ➢ 白细胞酯酶:在中性粒细胞被破坏或形态改变时,尿液中仍能够检测到 白细胞酯酶,可补充显微镜检查的不足。 ➢ 亚硝酸盐:阳性常见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 尿蛋白:参考值为阴性,尿路感染时可为阳性。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路感染相关指标) ➢ 仪器检测 ➢ 显微镜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原理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原理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原理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常用方法。

通过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可以提早发现肾脏疾病的迹象。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原理基于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筛选与检测。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对白蛋白的筛选作用是高度选择性的,只有极少量的白蛋白会被排出体外,而大部分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然而,当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该屏障变得更加通透,进而导致尿液中的白蛋白排泄量增加。

因此,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可以作为肾小球功能的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常用方法是免疫测定法。

该方法通过尿液中微量白蛋白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反应,产生免疫反应后形成可见的反应物,如颜色变化或荧光信号。

再通过相关仪器对反应后的信号进行测定和分析,从而确定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

除了免疫测定法,还有其他的方法用于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例如电化学测定法和差示显微镜法等。

这些方法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通过特定的反应或仪器来定量测定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不能确定具体的病因,仅仅是作为一种指标来评估肾脏功能。

如果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应及时就诊并进一步进行肾脏相关的检查和确诊。

24小时尿蛋白实验室方法

24小时尿蛋白实验室方法

24小时尿蛋白实验室方法24 小时尿蛋白实验室方法那些事儿前几天我陪朋友去医院做检查,其中就有一项是关于24 小时尿蛋白检测。

我在检验科外面等他的时候,那可真是开了眼。

我看到护士姐姐拿着各种小瓶子和管子,忙得不可开交。

有个大叔拿着尿杯来送检,那表情别提多纠结了,小心翼翼地,好像手里拿的是什么宝贝,又好像是个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护士接过尿杯的时候,大叔还紧张地嘱咐了好几句,“姑娘啊,你可得小心点,这可是俺一早上的成果。

”护士姐姐笑着点头,那场面又好笑又有点暖心。

我就开始琢磨这24 小时尿蛋白的实验室方法。

据说啊,收集尿液这事儿可麻烦了。

得从第一天早上某一个时间点开始,一直到第二天的这个时间点。

这期间,所有的尿液都得收集起来。

我就在想,这要是不小心洒了一点可咋整?那数据还能准吗?实验室里的医生们会用一些仪器来检测。

我看到有个像小微波炉一样的仪器(当然我知道那不是微波炉啦),把装着尿液的小瓶子放进去,然后仪器上的灯就闪啊闪的。

我猜这是在分析尿液里的成分呢。

还有一些细细的滴管,医生用它们吸取尿液,一滴一滴地滴在试纸上,然后就等着试纸变色。

这试纸可神奇了,就像会魔法一样,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结果。

等朋友检查完出来,我还在想那些检测的事儿。

这24 小时尿蛋白的实验室方法,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医生们就是靠着这些方法来判断我们的身体是不是健康。

就像今天看到的这些小细节,虽然很平常,但都和这个检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从收集尿液的小心翼翼,到实验室里仪器的神秘运作,都是为了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

说不定以后我还能知道更多关于这方面的有趣事儿呢。

现在回想起在检验科的那几个小时,还真是一段特别的经历,也让我对24 小时尿蛋白实验室方法有了更深的印象。

尿微量蛋白检查注意事项

尿微量蛋白检查注意事项

尿微量蛋白检查注意事项尿微量蛋白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和筛查肾脏疾病。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尿微量蛋白检查的注意事项。

1.检查前准备在进行尿微量蛋白检查前,患者需要充分准备。

首先确保患者的膀胱是空的,因此建议患者在检查前1小时内不要进食或喝水。

其次,患者需要做好私密卫生,清洁外阴,以避免误检。

2.检查时间尿微量蛋白检查的最佳时间是早晨第一次排尿后的中段尿。

这是因为这部分尿液在蓄积的时间较长,更能反映出肾脏的实际状态。

如果在尿液收集过程中出现排尿过程中尿液污染或漏尿,应及时重新收集。

3.不良影响因素尿微量蛋白检查需要避免一些不良影响因素,如剧烈运动、感冒、发烧等情况会使结果受到影响。

因此,在进行检查前,应告知医生关于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和特殊情况。

4.饮食限制在进行尿微量蛋白检查前,应注意饮食限制。

一些高蛋白食物,如肉类、禽类、鱼类等,可能会导致尿中蛋白含量升高。

此外,酒精和咖啡因也会对尿液中蛋白含量产生影响,因此应避免在检查前饮用。

5.放松心情尿微量蛋白检查需要尿液收集,这可能会让一些患者感到不舒服或局促不安。

因此,在进行检查前,可以尽量放松心情,找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进行排尿。

6.检查结果解读尿微量蛋白检查的结果通常以毫克/升(mg/L)为单位报告。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微量蛋白浓度应该低于30 mg/L。

如果结果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提示存在肾脏损伤或其他疾病。

但需要注意的是,尿微量蛋白检查仅仅是一个筛查方法,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7.重复检查尿微量蛋白检查的结果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感染、药物使用等。

因此,在初次检查结果异常时,建议进行重复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总结起来,尿微量蛋白检查是一种非常有帮助的临床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和筛查肾脏疾病。

在进行尿微量蛋白检查时,需要注意检查前的准备、尿液收集时间、不良影响因素、饮食限制、放松心情、检查结果解读和重复检查等。

24小时尿蛋白留取评分标准

24小时尿蛋白留取评分标准

24小时尿蛋白留取评分标准尿蛋白是指尿液中存在的蛋白质的浓度。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非常低,通常小于150毫克/升。

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超过了正常范围,可以被认为是尿蛋白偏高。

尿蛋白的留取评分标准通常是通过24小时尿液收集来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精确,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全面的尿蛋白浓度值,而不只是一次尿液样本的测量结果。

根据尿蛋白的留取评分标准,尿蛋白的浓度可以被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无蛋白尿: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小于10毫克/升,被认为是正常的尿液。

2.微量蛋白尿: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在10-29毫克/升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内的微量蛋白尿。

这通常是由于剧烈运动、发热、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

3.客观蛋白尿: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在30-299毫克/升之间,被认为是客观蛋白尿。

这种情况可能是尿路感染、肾结石、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症状。

4.重度蛋白尿: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超过300毫克/升,被认为是重度蛋白尿。

这通常是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等肾脏疾病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尿蛋白的留取评分标准只是用于评估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并不能确定具体的病因。

如果发现尿蛋白偏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认具体的疾病情况。

一般来说,尿蛋白偏高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的。

在进行24小时尿液收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必须是整个24小时的尿液。

开始的那次排尿不需要收集,但需要记录时间。

从这次排尿之后的第一个尿液开始收集,持续24小时。

2.在收集整个过程中,需要将所有排出的尿液收集到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容器可以用塑料罐或者特制的尿液收集器。

3.在收集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尿液的漏失。

如果发生了漏失,应该抛弃整个收集过程,并重新开始。

4.在收集的24小时结束之前,最后一次排尿时的尿液也需要被收集起来。

5.收集完毕后,将收集到的尿液保存在冰箱或冰袋中,以防止其中的细菌生长和尿液分解。

6.在尿液收集完毕后,将尿液送到医院或实验室进行检查。

尿蛋白加热醋酸法

尿蛋白加热醋酸法

尿蛋白加热醋酸法1.引言1.1 概述尿蛋白加热醋酸法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

蛋白质在尿液中的检测是评估肾脏功能和检测尿路感染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尿蛋白加热醋酸法通过加热尿液和加入醋酸,利用醋酸酸性作用于蛋白质分子,使其变性沉淀,从而观察沉淀的形态和量来判断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尿蛋白加热醋酸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昂贵的试剂,常用于临床和科研实验中。

在执行该方法时,首先需要用标度容量瓶准备好一定体积的尿液样品,然后将尿液样品倒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醋酸,再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过程中,醋酸与尿液中的蛋白质发生作用,形成沉淀。

进行尿蛋白加热醋酸法时,需要注意的是加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一般来说,常用的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5分钟。

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时间都会导致蛋白质的变性,使结果不准确。

尿蛋白加热醋酸法的结果通常用"+"来表示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而"+~+++”则表示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

总之,尿蛋白加热醋酸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尿液检测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该方法可以迅速判断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在接下来的实验设计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尿蛋白加热醋酸法的准确性和应用范围。

1.2文章结构本文按以下结构展开对尿蛋白加热醋酸法的研究进行介绍和分析。

1. 引言:介绍尿蛋白加热醋酸法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2. 正文:2.1 方法介绍:详细描述尿蛋白加热醋酸法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2.2 实验设计:阐述尿蛋白加热醋酸法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情况。

3. 结论:3.1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探讨尿蛋白加热醋酸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2 研究意义:总结尿蛋白加热醋酸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结构,我们能够全面了解尿蛋白加热醋酸法的方法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意义,从而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认识。

尿蛋白的定性检查方法

尿蛋白的定性检查方法

⑶试纸法试纸是一各预先由试剂厂制好的专门供尿蛋白定性试验用的试纸,在医药商店可以购买。该试纸用试剂药浸泡过,遇蛋白质显蓝色,并附有一个标准色板,根据所测出蓝色深浅与这对比。方法比较简单,取一条试纸,浸入被检尿内,立即取出,约10~20分钟,观察有无蓝色显示。如无变化为阴性,显蓝色,即把所呈颜色;碱性尿液可出现假阳性,因此,在试验前先用石蕊试纸检查一下尿的酸碱度,如为碱性)在PH7.0以上),应先加几滴醋酸,使尿呈酸必再做。以上的三种方法是尿蛋白定性检查,只说明尿内有无蛋白和相对多少,不能说出确切的量。如果要了解每天排出多少蛋白质,可以做定量测定,需要留24小时的尿液,做蛋白定量测定。
尿蛋白的定性检查方法,病人在家里可以自己做,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⑴磺基水杨酸法这是目前医院化验室常用的方法。试剂的配制:称取磺基水杨酸3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面配成3%磺基水杨酸溶液。配好的溶液要贮存在棕色瓶内,放在不见阳光的暗处保存,以免失效。试验方法:取一个干净的玻璃试管,加入尿液2毫升左右,然后用滴和在尿上滴加试剂3~5滴,观察有无蛋白出现。根据混浊、沉定和凝固的程度不同,确定"+ "(加号)的多少,从+ - →卅。判断的标准: "-":减号为阴性,说明无蛋白。加入试剂后,尿液仍清晰,在黑色背景时,仍看不到浊表现。 "+-":加减号,代表尿里有微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白色轻度混浊,仅在黑色背景时可以看到。 "+":一个加号,代表尿里有中等到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白色轻度混浊,无絮状颗粒出现。 "#":2个加号,代表尿里有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明显白色沉淀。 "+++":3个加号,代表尿里有多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絮状白色沉淀。 "++++":4个加号,代表尿里有大量蛋白。加入试剂后,立刻出现凝固成块,似胶胨样。

尿常规实验室检测的操作流程

尿常规实验室检测的操作流程

尿常规实验室检测的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尿常规实验室检测操作流程。

1. 标本收集。

采集新鲜尿液,5-2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尿蛋白的实验室检测什么是微量尿蛋白?肾脏具备强大的代偿功能,肾功能早期损伤往往没有症状和体征,患者就诊时已经到达肾功能不全,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在早期损伤时尿蛋白已有微量的增加,但还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测出,此时称为微量尿蛋白,是肾病早期损伤的最敏感变化。

目前用于实验室检测的微量尿蛋白有哪些?理论上讲,血浆蛋白均可在病理条件下出现于尿液中,但与肾脏结构和功能受损较为密切的微量尿蛋白系列约有20多种。

由于肾单位受损部位不同,临床最常用的,最具标志性的尿微量蛋白系列有以下四种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缩写应用意义1.尿微量白蛋白Mircroalbumin MA 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受损的传统标志蛋白2.尿转铁蛋白Urine Transferrin TRU 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受损的敏感标志蛋白3.尿免疫球蛋白Urine Immunoglobulin G IGU 肾小球滤过膜分子筛屏障受损的标志蛋白4.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 A1M 肾小管量吸收功能受损的标志蛋白MA TRU IGU A1M 病理变化有关提示—/↑↑——肾小球滤过电荷屏障受损如如糖尿病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炎症,代谢异常,免疫损伤等所引起的滤过膜上负电荷减少,静电排斥力下降,蛋白滤出增多—/↑—/↑↑—肾小球滤过筛网屏障轻度受损1.如高血压肾病是肾血流量增多与压力升高使肾小球内滤过压超过滤过膜阻力,蛋白滤除增多2.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肾病,狼疮肾,系膜病肾炎和小球节性硬化等引起的滤过膜通透性增高,蛋白滤出增多↑↑↑↑↑↑—肾小球滤过筛网屏障严重受损如感染,肾中毒,血管病变和免疫损伤均可导致滤过膜孔径增到活闭锁,基膜断裂,蛋白滤出增多———↑↑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如肾缺血,肾间质肾炎,重金属中毒和药物损伤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蛋白重吸收减少,蛋白增多↑↑↑↑↑↑↑↑复合损伤如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受损除了这四项,尚有以下一些项目作为补充:(β2-mG,CysC,RBP,FDP)另外,ACR(urine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被K/DOQI指南推荐用于高危人群筛查(MicroAlbuminuria 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MA)不仅是诊断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指标,而且是心血管疾病发生、肾脏预后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K/DOQI指南推荐在肾脏病、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筛查微量白蛋白尿。

目前认为,24 h或者过夜段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是诊断白蛋白尿的金标准。

但段尿UAE检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尿液留取及尿量测量的准确性难以保障,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次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尤其是首次晨尿ACR有着很好的稳定性及与段尿UAE的一致性,而且留取方便,同时应用了尿肌酐校正的ACR避免了体液浓缩稀释对尿白蛋白浓度的影响,因此有望替代UAE。

微量尿蛋白临床意义简介1、尿微量蛋白(MA)基础信息:由肝脏合成,分子量为69kD。

带负电荷,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

临床意义:MA是早期肾小球电荷屏障损伤的标志蛋白。

MA是心、脑、肾及血管的损伤标志,是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

美国肾脏病协会的肾脏病教育计划将MA作为肾脏病早期筛查及诊断的重要指标。

2、尿转铁蛋白(TRU)基础信息:分子量为80kD,属急时相反映蛋白。

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

临床意义:TRU是肾小球电荷屏障损伤的敏感标志物。

由于TRU的负电荷比MA少,当小球的电荷屏障发生早期损害时,TRU比MA更容易漏出,更敏感的反映电荷屏障损伤。

3、尿免疫球蛋白G(lgG)基础信息:IgG是生物体内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分子量160KD。

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选择性功能,不易滤过。

临床应用:IGU是肾小球机械屏障损伤的主要指标。

当IGU排泄量>250mg/d 时,提示肾功能开始逐步恶化。

当尿中出现大量IGU时,表明肾小球基底膜已经丧失了选择功能。

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时,会导致弥漫性及渗出性肾脏病变,可能在初期出现大量的IGU。

4、尿α1微球蛋白(α1-mG)基础信息:主要由肝脏生成的糖蛋白,分子量为33kD。

游离型α1-mG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原尿中的α1-mG约99%被肾小管重吸收。

临床应用:α1-mG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伤的敏感标志物。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时,终尿中α1-mG含量明显升高。

尿中α1-mG的排出量较少受肾外因素影响,在各种PH的稳定性优于β2-mG。

尿中α1-mG的浓度远高于β2-mG,使尿中α1-mG浓度测定的精密度有效提高,更敏感的反映早期肾脏的损伤。

5、尿β2微球蛋白(β2-mG)基础信息:是组织抗原(HLA)的轻链部分,分子量为11.8kD,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原尿中约99.9%被肾小管重吸收并完全降解。

临床应用:β2-mG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伤的主要指标。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伤时,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下降,此时终尿中β2-mG会明显升高。

上尿路感染时尿β2-mG含量明显增高,而下尿路感染时则正常。

尿中β2-mG升高也见于肾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早期。

6、尿胱抑素C(CysC)基础信息:分子量13.3kD,是一种碱性蛋白质,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然后由近端小管重吸收并分解代谢。

临床应用:Cys-C是肾小管损伤的特异性指标。

Cys-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仅当肾小管功能损伤时,尿中Cys-C含量明显升高。

在反映肾小管功能方面尿Cys-C较尿β2-mG更有特异性。

尿中Cys-C产生恒定,没有明显的24小时昼夜节律变化,可检测随机尿,更具有实用性。

7、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基础信息:分子量为21kD,由肝脏合成。

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肾小管重吸收并降解。

临床应用:尿RBP是早期肾小管损伤的灵敏指标。

各种能引起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伤的疾病都会使尿中RBP都会明显升高。

还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南针,与疾病预后相关。

尿RBP可直接反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可间接反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尿液中RBP会升高。

8、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基础信息:由纤溶系统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产生的蛋白质碎片,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FDP。

临床应用:尿FDP可间接反映体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活动情况。

血FDP升高,尿FDP正常提示肾外血管内凝血。

血FDP正常,尿FDP升高提示肾小球内凝血。

尿FDP/UTP值小,提示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强,FDP主要来自于血中漏出。

尿FDP/UTP值大,提示漏出FDP较少,肾小球内凝血亢进和继发纤溶增强。

权威机构及临床指南介绍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是目前最权威的肾脏病诊疗实践全球性合作组织。

其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制定的系列指南具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其中著名的有:1,KDIGO 2012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r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指南将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作了较好的诠释,CKD取代了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慢性肾损伤(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CRI)等名称,成为对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脏疾病(病程3个月以上)的统称。

并提出了CKD筛查指标及应用建议。

例如:CKD主要有2个结局:肾功能丧失导致肾衰竭及发生心血管疾病。

早发现、早干预不仅可以延缓肾脏功能的减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有益于预后。

CKD指南第一章:CKD的定义和分类中,对于实验诊断有如下描述,1)将CKD定义为,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伴多种健康因素。

详见下表,2)建议按病因、GFR,白蛋白尿进行分期,见下表,3)评估GFR的实验室指标:建议使用血清肌酐和血清Cys C作为反应GFR的内源性标志物。

研究者提出联合血清肌酐、Cys C和尿白蛋白可更好地预测CKD患者终末肾脏病和死亡的发生。

4)白蛋白尿(albuminuria)实验室评估指南建议用以下的蛋白尿的初始测试测量(按优先顺序,在所有的情况下,一个早晨尿液样本优先顺序):1)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2)尿蛋白/肌酐比(PCR);3)与自动阅读总蛋白试剂盒带尿分析;4)与人工读总蛋白试剂盒带尿分析。

指南建议临床实验室报告ACR和PCR在不计时的尿液样本,除了白蛋白浓度或尿蛋白浓度,而不是单独的浓度。

长期的微量白蛋白尿应不再使用的实验室。

临床医生需要了解的设置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解释的蛋白尿和阶验证性试验表明:1)确认通过定量的实验室测量试剂条阳性蛋白尿和蛋白尿和作为一个比肌酐尽可能表达。

2)确认acrz30毫克/克(Z3毫克/毫摩尔)在一个随机的不计时的尿液与后续的晨尿。

3)如果蛋白尿或蛋白尿是总需要一个更准确的估计,测量白蛋白排泄率或总蛋白排泄率在一个定时尿液样本。

如果高度怀疑是非白蛋白尿,特殊尿蛋白检测的选择应用一些特殊尿微量蛋白检测项目(例如,A1微球蛋白,单克隆重或轻链,[在一些国家称作“本周氏”'bence蛋白])。

CKD指南第二章:CKD发展阶段的定义,分类和预期中,对于GFR和白蛋白尿的检测频度作了如下汇总,针对已经确诊的慢性肾脏病(CKD)至少一年进行一次GFR和白蛋白尿的评估。

针对CKD高危人群及实验室评估用于指导治疗方案制定的情况下,GFR和白蛋白尿的评估需要更加频繁。

指南的检测频度如下图所示。

2,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Acute Kidney Injury,该指南提出AKI是一组以肾功能急性减退、血清肌酐在短期内急剧升高为共同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具有病因多样、病变复杂、病情严重的特点。

既往称为“急性肾衰竭”。

过去“急性肾衰竭”的定义暗含“全或无”的概念,而“AKI”概念重要性在于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临床上,在排除肾前性和肾后性病因后,方可考虑单纯性肾性AKI,因为尽快去除肾前性和肾后性病因,可避免发生肾性AKI以及不可逆损伤。

尿液分析在AK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肾脏替代治疗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但其总病死率高达28%~82%。

AKI后有40%遗留慢性肾损害,10%~20%需要持续性透析。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避免进展到严重阶段的关键。

AKI指南对于AKI的实验室指标给出了应用建议。

1)血清肌酐和Cys C:对于临床AKI高危患者,检验科实现血清肌酐变化自动报告对于AKI的早期诊断应该是有益的;众多研究支持Cys C较血清肌酐更能反映肾脏滤过功能,也有不少研究证明Cys C可能较SCr能更早地发现重症监护病房的AK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