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的花教案
万紫千红的花教学教案
![万紫千红的花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8c879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e.png)
万紫千红的花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花卉的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花卉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花卉的分类及其特点2. 花卉的生长环境3. 花卉的审美鉴赏4. 保护花卉、爱护环境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讲解、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利用图片、实物、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花卉的图片、实物或视频资料。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案。
3. 准备实地考察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花卉,激发他们对花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环节一:了解花卉的分类及其特点1. 展示各种花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花卉的分类,如草本花卉、木本花卉、球根花卉等,并介绍它们的特点。
3. 教学环节二:了解花卉的生长环境1. 讲解花卉的生长环境,如光照、水分、土壤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花卉对生长环境的需求有何不同。
4. 教学环节三:花卉的审美鉴赏1. 讲解花卉的审美价值,如花色、花型、花香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不同花卉的审美特点。
5. 教学环节四:保护花卉、爱护环境1. 讲解保护花卉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花卉和环境,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7.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花卉实地考察,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卉图片,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花卉的已知知识,激发学生对花卉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不同种类的花卉,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花卉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如何保护花卉。
3. 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花卉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不同花卉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万紫千红的花教学教案
![万紫千红的花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7b0d7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1.png)
万紫千红的花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各种花卉的名称、特征和生长环境。
学生能够掌握花卉的分类和生长需求。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等方法,了解花卉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花卉种植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花卉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学生学会关爱和照顾植物,培养责任感和耐心。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花卉的分类与特征介绍常见的花卉种类,如玫瑰、郁金香、牡丹等。
讲解花卉的特征,如花色、花型、花香等。
2. 第二节:花卉的生长环境介绍花卉所需的适宜生长环境,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讲解花卉的适应能力和对环境的敏感性。
3. 第三节:花卉的繁殖方式介绍花卉的常见繁殖方式,如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等。
讲解不同繁殖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三、教学资源1. 实物资源:花卉植物、种子、扦插枝条等。
2. 图文资源:花卉图片、植物生长过程图解等。
3. 视频资源:花卉种植和繁殖的视频资料。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不同种类的花卉。
2. 学生能够理解花卉的生长需求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3. 学生能够掌握花卉的常见繁殖方式和适用情况。
五、教学建议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参观花卉园或种植基地,增强对花卉的直观认识。
2. 引导学生参与花卉种植实践活动,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花卉摄影或绘画,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六、教学活动1. 第四节:花卉的养护与管理讲解花卉的养护知识,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管理和照顾花卉,提高花卉的生长质量和观赏价值。
2. 第五节:花卉的病虫害防治介绍花卉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如病毒病、真菌病、蚜虫、蝴蝶幼虫等。
讲解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如药物治疗、生物防治等。
七、教学活动1. 第六节:花卉的观赏与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花卉的美丽,培养审美能力。
讨论花卉在文化和艺术中的意义和应用,如花卉绘画、花卉摄影等。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https://img.taocdn.com/s3/m/a10b90a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d.png)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万紫千红的花》,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花的喜爱,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珍惜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课文《万紫千红的花》文本。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生字词卡片。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花朵,引起学生对花的兴趣。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花的了解和喜爱。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万紫千红的花》。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
教师通过卡片或板书,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学生展示自己对花的理解和创作,如绘画、写作等。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万紫千红的花》。
练习使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观察大自然中的花朵,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观察。
2. 拓展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下节课分享。
学生可以尝试写作一篇以花为主题的短文,培养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朗读与理解:评估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掌握:通过测试或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https://img.taocdn.com/s3/m/2de9725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3.png)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花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观察和描述花的特征。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花或者展示花朵图片。
2. 让学生用词语描述花的颜色、形状、香味等特征。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花朵,注意花的细节。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花的观察和描述。
3. 引导学生用词语表达对花的感受。
作业:1. 让学生在家里找一朵花,观察并描述花的特征。
第二章:花的种类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种类的花。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花的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种类的花,如玫瑰、郁金香、菊花等。
2. 让学生观察花朵图片,了解花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不同花的特点的了解。
作业:1. 让学生在家里找一种花,了解它的特点,并画一张该花的图片。
第三章:花的文化意义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花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
2. 学生能够描述花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内容:1. 介绍花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如玫瑰代表爱情,郁金香代表名誉等。
2. 让学生了解花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不同意义。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花的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和描述。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花的文化意义的了解。
作业:1. 让学生调查花在本民族文化中的意义,并制作一份报告。
第四章:花的诗词欣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欣赏花的诗词。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花的诗词中的意境。
教学内容:1. 欣赏花的诗词,如《咏梅》、《咏荷》等。
2. 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1. 朗读花的诗词,让学生欣赏和感受。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花的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首花的诗词,抄写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五章:花的绘画创作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花的感受。
2. 学生能够创作一幅花的绘画作品。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https://img.taocdn.com/s3/m/221c6c5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c.png)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花朵的多样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和描述花朵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分享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学会珍惜和保护花草树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描述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描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文本。
花朵图片或实物。
黑板和粉笔。
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春天的氛围,可以摆放一些花朵装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开场提问:你们见过哪些花?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2. 生字词学习: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如“万紫千红”、“花朵”等。
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正确书写。
3. 课文阅读与理解: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朵的多样性。
4. 观察与描述:展示花朵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
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花朵的特点。
5.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花朵。
小组内讨论花朵的种类、颜色和特点。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观察。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花草树木。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画出自己喜欢的花朵,并写上它的特点。
3. 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花朵,记录下它的生长过程。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小组讨论等。
2. 生字词掌握: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书写和理解情况。
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观察与描述能力:评价学生在观察花朵时的细致程度以及他们的描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接触各种花朵,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2. 开展一次花朵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画出自己心中的花朵。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https://img.taocdn.com/s3/m/c665def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3.png)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万紫千红的花教学目的:学习本文作者如何按照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逐层来写的。
教学方法:这是一篇以“花”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以自读为主,结合书后练习理解课文构造的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步骤:导语: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
当你漫步化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会万紫千红?它们的奇妙变化又有哪些规律?我想你一定很想知道这些知识吧?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
〔板书〕万紫千红的花〔事理说明文〕提示思路,把握逻辑顺序这是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说明文。
作者先说①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再说②花会变色的原因,又说③哪些颜色的花最多,④昆虫对花的颜色的选择,最后说⑤人们爱花的原因。
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行文思路,也就是文章的逻辑顺序,因此,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要循着作者的行文思路,按照文章的逻辑顺序,认识万紫千红的花及其变化规律。
阅读课文,根据老师们的提示,划分段落。
〔一〕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二〕花变色的原因〔三〕颜色最多的花〔四〕花色与昆虫的关系分析^p 课文第一局部1节,前两句话用答复的形式,由现象提出问题,讨论原因。
开头紧扣题目“万紫千红”,点明题旨。
阅读1-3节,〔提问〕红花、白花、黄花是怎样产生的?〔红花花瓣里含有花青素,黄花花瓣里含有胡萝卜素,白花的花瓣里充满小汽泡而不含色素〕花儿为什么会有万紫千红的颜色呢?〔和色素有很大关系〕4节说明了色素,酸、碱的浓度和养料、水分、温度的不同情况,使花色有深有浅,有浓有淡,甚至产生变色。
由前3节讨论花有颜色的原因,转入花会变色的原因,本段在文中作用是什么?〔过渡〕4-6节、花儿变色的原因有哪些?〔花内素随着温度和酸、碱的浓度而变化,花变色还与土壤、花受精与否有关〕花变色是一种深奥的自然现象,为什么我们一读就懂呢?〔用了举事例的说明方法,所举的喇叭花、木芙蓉等都是我们所见的,所以深奥的道理就易懂了〕7节、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图表、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这里以数字比较说明白、黄、红三种颜色的花“最多”,突出副词“最”,使“最”详细化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0b370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0.png)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本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2、学习本文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解说事理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2、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本文精巧的构思和灵活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说明的顺序。
四、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式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钟)展示图片,导语: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
同学们,当你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共同来探求这个奥秘。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知识回顾(1分钟)提问:学习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明确:对象、特征、顺序、结构、说明方法及语言。
三、自主学习(20分钟)1、在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先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读准字音(见大屏),方式:指名朗读2、问题引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是一句歌词,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明确:设问)那么,“红”是什么意思呢?(明确:指花儿万紫千红的色彩)3、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课文,思考:(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依据是什么?(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来进行说明的?4、分组学习,讨论并整理。
5、小组汇报交流。
6、教师总结归纳(见大屏)四、探究学习(10分钟)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分析。
明确: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和分类说明(见大屏)2、本文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明确:生动、准确、严密(见大屏)五、小结(2分钟)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运用逻辑顺序,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对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5则)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5则)](https://img.taocdn.com/s3/m/3a8e767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2.png)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 了解写作手法。
2.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清文章结构, 了解写作手法。
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教学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 透过巧妙地设计题目引导学生自学。
文章不但科学地解释了花红的原因, 且按恰当的顺序来写, 透过巧妙过渡, 使文章严谨完美,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整体地把握课文, 领悟作者有条理地构结文章的写法。
教学时数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的花, 万紫千红, 争奇斗妍。
同学们, 当你漫步花园, 尽情享受着春之兰, 夏之荷, 秋之菊, 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 你可曾想过: 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那好, 这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师: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1。
)1.有感情地读课文, 找出难理解的字词, 小组讨论。
2.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3.划分文章段落, 理清结构。
4.第26自然段、第7lO自然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是从哪几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5.本文语言准确严密, 你能从文中试举几例来分析吗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1.解释下列词语。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三棱(lng)镜裸(luǒ)子虞(y)美人蕊(ruǐ)(指名读和解释, 有错误的让其他同学纠正。
)2.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 用了什么修辞用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明确: (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有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 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 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 以设疑激趣, 富有吸引力;三是, 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 使文章脉络分明, 节奏明快, 增添了艺术情趣。
五彩缤纷的花朵-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五彩缤纷的花朵-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c06a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2.png)
五彩缤纷的花朵-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辨别并绘制出红色、黄色、蓝色、紫色、绿色等几种花的颜色,并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
2.能够正确使用画笔、颜料和画板进行绘画,注意绘画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
3.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绘画花朵,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和掌握几种花的颜色和搭配技巧。
2.学习和掌握正确使用画笔、颜料和画板。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自信和耐心,加强学生对彩色花卉的理解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画花的过程。
2.提高学生对颜色和颜色搭配的认知能力。
四、课时安排1.第一课:引入课题,介绍主题画作品、颜色、绘画技巧。
2.第二课:带领学生一起练习画一朵五彩缤纷的花朵。
3.第三课:讲解花和花瓣的画法,并带领学生练习。
4.第四课:学习花朵的构成和花瓣的绘制方法,继续指导学生亲临绘制。
5.第五课:深入学习花朵的细节和色彩的搭配,独立画出花朵作品。
6.第六课:作品展示和点评,鼓励学生自行表现和创新。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引导、示范。
2.学生互动、合作完成任务。
3.课堂互动、点名鼓励。
六、教学内容1.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漂亮的彩色花卉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一学期美术下册的主题——五彩缤纷的花朵。
让学生体会到花卉的美丽与色彩,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与学习。
在引入课题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主题画作品、颜色、绘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2. 带领学生一起练习画一朵五彩缤纷的花朵教师现场示范,逐步讲解画花的过程和技巧,让学生观察和模仿示范进行绘画。
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时要注意的事项,如画面的大小、重点、颜色、搭配等。
3. 讲解花和花瓣的画法教师讲解花和花瓣的构成和绘制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通过演示,让学生深入理解花和花瓣的形态、构成与绘制技巧。
4. 学习花朵的构成和花瓣的绘制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花朵的构成和花瓣的绘制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技法和绘画水平。
让学生借鉴老师演示的技能和创造自己的花朵画风。
万紫千红的花教学教案
![万紫千红的花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e5eb5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0.png)
万紫千红的花教学教案第一章:花的种类与特点1.1 教学目标: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及其特点,认识常见花卉的名称和形态特征。
1.2 教学内容:1.2.1 讲解花卉的分类,包括草本花卉、木本花卉、藤本花卉等。
1.2.2 介绍各类花卉的特点,如生长习性、花色、花形等。
1.2.3 展示常见花卉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区分它们。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实物观察、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估学生对花卉种类与特点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花的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标:了解花的结构及其功能,掌握花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2.2.1 讲解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
2.2.2 介绍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如花萼的保护作用、花瓣的吸引传粉等。
2.2.3 观察实物花朵,让学生亲手触摸并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观察、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估学生对花结构与功能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花的生长与发育3.1 教学目标:了解花的生长过程及其发育变化,掌握花卉生长的基本规律。
3.2 教学内容:3.2.1 讲解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3.2.2 介绍花卉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如营养吸收、激素调节等。
3.2.3 观察实物花卉的生长变化,让学生亲手操作并了解花的生长过程。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观察、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估学生对花生长与发育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1 教学目标:了解花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花卉的欣赏和爱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4.2.1 讲解花在生活中的用途,如观赏、装饰、药用等。
4.2.2 介绍花卉在文化、宗教、传统节日中的象征意义。
4.2.3 分析花卉产业的发展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万紫千红的花 相关资料-教学教案
![万紫千红的花 相关资料-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aaf076edb6f1aff001f18.png)
万紫千红的花相关资料仇春霖介绍仇春霖,男,1930年11月生,江苏省建湖县人。
教授,研究员,作家。
曾任北方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会长、北京科普作家协会会长、杭州宋城集团董事局主席、北京市赛立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
主要文学著作有《叶绿花红》《无花果》《群芳新谱》《绿色的宝石》《帆和舵》等;主编出版的著作有《简明文学原理》《美育原理》《当代中国寓言大系》《外国寓言大系》等书。
其中《叶绿花红》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荣获首届国家图书提名奖、中国图书奖一等奖。
《神曲》介绍但丁是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
这部巨作结构完美、卷帙浩繁,根据诗人对幻游三“冥界”的描写,可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曲。
地狱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天堂是争取实现的理想,炼狱是从现实通向理想的必经的苦难的历程。
本文中引用《神曲》中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人们对花的喜爱。
这样不但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还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诗情画意。
扩展阅读蟾蜍登月仇春霖井中的一只蟾蜍,爬到了正准备起飞的宇宙飞船上。
他睁大眼睛惊奇地问道:“朋友,你是什么玩意儿,我怎么没见过你呢?”“我叫宇宙飞船。
”“宇宙飞船?没听说过。
你能飞吗?”“能。
”“往哪飞?”“往月球飞,我马上就要起飞啦。
”蟾蜍听了鼓着肚皮哈哈大笑:“别跟我开玩笑了,月亮只有圆盘那么大,怎么能容得下你这么个大家伙呢?”“不,朋友,你说错啦。
”宇宙飞船耐心地解释说,“月球的体积虽然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可是它的直径也有三千四百多公里,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了,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多公里,所以看起来很小。
”“你在骗人,我有生以来看到的月亮从来就只有圆盘那么大。
”蟾蜍固执地坚信自己的看法。
“你不相信,可以跟我到月球上去看看。
”“去就去。
我一定要戳穿你骗人的把戏。
”就这样,蟾蜍被宇宙飞船带到了月球上。
着陆以后,他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月球虽是一个一片荒凉、死气沉沉的世界,但那宽广的平原和险峻的山峰,竟是那么辽阔和高大。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https://img.taocdn.com/s3/m/1f809cdb19e8b8f67c1cb933.png)
语文-万紫千红的花教学建议结构内容全文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1~3)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
第二部分(4~6)花会变色的原因。
第三部分(7)白色、黄色、红色的花最多。
第四部分(8)花色和昆虫的关系。
第五部分(9~10)花色和人类的关系(人们爱花的原因)。
谋篇立意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万紫千红的花为人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万紫千红的,而不是单一色调的?这篇课文说明了花的特征,花色和昆虫的关系,以及花和人们的关系,引导我们探寻花色形成的内部规律和内部联系。
课文由花有各种颜色这一现象提出问题,然后说明花“变色”的原因。
最后说明花色与昆虫、人类的关系。
逻辑顺序本文从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探究现象的本质、问题的原因,从而讲清花有颜色的原因,花会变色的原因。
作者说明的顺序是逻辑顺序,是逻辑顺序中的从现象到本质、从结果到原因。
作者说明花有色的原因时,先从整体上说,花有颜色是因为花瓣的细胞液中存在着色素;再从局部说,花的红色、蓝色、紫色是因为花里含有叫“花青素”的色素,花的黄色、橙黄色、橙红色是因为花里含有叫“胡萝卜素”的色素。
这是运用了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
课文由花有各种颜色这一现象提出问题,说明花色产生的内部规律是“色素”,它是决定“花色”的关键。
含什么“色素”,就有什么颜色。
这是要说明的第一步。
第二步要说明的是“变色”。
花色既然是“色素”决定的,那么花色的变化又是怎样造成的呢?是色素变了,还是其他原因?这就由探讨第一步现象,进入到探讨第二步现象。
第三步要说明的是花色和昆虫的联系,第四步要说明的是花色和人类的关系。
这种以反映事物内部规律和内部联系为依据而条分缕析的结构形式,就是一种逻辑关系。
这篇文章各部分的是先后次序不能调换。
因为文章的目的在说明花有各种颜色的道理,一、二两部分是先后相连的,先谈本色,再谈变色,这两部分由果导因,由整体到局部。
三、四两部分也存在先后关系,也是由果导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精选8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a7b54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8.png)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精选8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精选8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严密而精巧的结构。
2、了解有关花卉的知识,提高调查实践、动手实践能力。
3、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教法学法:⑴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严密精巧的结构、准确严密的语言。
⑴课文是一篇介绍花卉知识的说明文,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宽,让学生收集有关花卉知识,将本文的学习与调查实践、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3、课时安排:两课时4、教具准备: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流程:第一课时㈠、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借助多媒体演示自然界中万紫千红的花,激发兴趣。
2、交流课前收集的描绘花儿色彩的古诗文。
㈡、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可默读,可小声读),边读边思考投影上的思考题:(显示投影):1、课文从哪几个角度来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和其他颜色的科学原因?在此基础上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设计该题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结构的精巧)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作者借来作为标题,而且贯穿全篇,引起每一层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设计该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标题的精妙,并进一步领会文章结构的严谨。
)学生先自主阅读、思考,画出结构图,然后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第一题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请小组代表上黑板板演(图形可不拘一格,只要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表示文章结构即可),然后教师用投影出示自己归纳的结构图与大家一起交流.第二题指名交流,一位同学不可能回答完整,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要拘泥答案,学生回答得有道理即要肯定。
㈢、自主质疑人们说:“发现一个问题不如提出一个问题有价值”,读了本文,你对课文内容还存有什么疑惑吗?(学生自主质疑,交流讨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释疑。
)㈣、小结全课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归纳小结。
万紫千红的花 教案教学设计
![万紫千红的花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4f868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5.png)
万紫千红的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不同的花卉,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花卉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周围的花卉种类和特点。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花卉的美丽。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识和了解各种不同的花卉。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花卉的美丽。
难点:1. 观察和描述花卉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收集各种花卉的图片或实物。
2.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1. 观察周围的花卉,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准备一个自己喜欢的花卉,用于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花卉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花卉的美丽。
2. 学习花卉的名称和特点:3. 观察和描述花卉:学生分组观察花卉,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花卉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分享自己喜欢的花卉: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花卉,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分享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花卉的名称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和描述花卉的能力。
3. 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精神。
六、教学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花卉种植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花卉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感。
2. 开展花卉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美丽花卉。
3. 举办花卉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花卉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八、教学评价反馈:1. 学生对花卉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花卉知识竞赛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花卉知识的掌握程度。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6752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4f.png)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篇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以本文为例,了解事理说明文的根本特点;学习文章严密而精巧的结构。
2、了解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呈现红色和其他颜色的科学知识,从而赞颂了人类创造性的劳动。
3、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事理的说明文的结构,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
4、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
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借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歌歌名为标题,既点明了文章要介绍的主要内容,即“花儿呈现红色的原因〞,又显得生动活泼,易于引起广阔读者的关注,激发阅读兴趣,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
2、贾祖璋,生于1901年,浙江海宁县人,是我国老一辈生物学家和著名的科普作家,是我国科普园地的拓荒者之一。
生前曾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他写过19本生物学著作和近20种中小学生物、动物、植物、博物、自然课本。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
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
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了《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等,解放后出版《生物学碎锦》。
3、贾祖璋在“文革〞中被剥夺了工作权。
他虽身处逆境,但绝不浪费时光虚度年华,为表达自身的价值,他只身在野外的稻田、菜园、荔枝林、龙眼林里观察植物生长和昆虫活动以及鸟类的繁衍情况,与他毕生从事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他还大量阅读当时所能找到的科学与农技方面的书籍。
万紫千红的花 教案教学设计
![万紫千红的花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7ba50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b.png)
万紫千红的花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花卉的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爱护花卉、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花卉的分类及特点2. 花卉的生长环境3. 花卉的养护知识4. 花卉的审美价值5. 爱护花卉、保护环境的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花卉的分类、特点、生长环境、养护知识和审美价值。
难点:花卉的分类和养护知识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采用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美丽的花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花卉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花卉的分类及特点:讲解花卉的分类,如草本花卉、木本花卉、藤本花卉等,并介绍各类花卉的特点。
b. 花卉的生长环境:讲解花卉对光照、水分、土壤等生长环境的需求。
c. 花卉的养护知识:讲解花卉的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知识。
d. 花卉的审美价值:分析花卉在园林、家庭、艺术等方面的审美价值。
3.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花卉种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花卉的养护方法。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爱护花卉、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表现。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花卉的图片、实物或模型。
2. 准备花卉种植的道具和材料,如花盆、土壤、种子等。
3.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教案。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美丽的花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花卉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科版《万紫千红》教学设计
![教科版《万紫千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ce85b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8.png)
教科版《万紫千红》教学设计(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综合科目、教学管理、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案大全、经典语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omprehensive subjects,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design, lesson plans, classic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教科版《万紫千红》教学设计教科版《万紫千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优美词语及句段,感受花给世界带来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八年级语文《万紫千红的花》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万紫千红的花》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eee03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a.png)
八年级语文《万紫千红的花》教案设计课程背景本节课是八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教学内容为《万紫千红的花》这篇中篇小说。
本篇小说主题突出,篇幅适中,语言简练,易于理解,适合学生阅读和学习。
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体思想;2.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3.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小说的能力;4.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询问学生有关历史文化背景及文学类别的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阅读呈现1.引导学生阅读本篇小说,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2.分段解读,重点讲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3.清晰界定小说的传统文学类别,如小说与传统神话之间的关系,小说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等。
阅读提问1.分组讨论原文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2.整合小组讨论结果,公开展示自己的观点,鼓励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提问,辅导学生加深对小说细节和主要情节的理解。
思考练习1.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2.提供多种练习方式,如选择、填空、综合评析等。
作业布置1.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万紫千红的花》的读后感;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看法,并批判性思考文章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效果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万紫千红的花》有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可以较为准确地理解小说的情节、思想和人物形象,能够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并表述自己对小说的感受和理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主动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等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积极思考、批判性阅读和讨论也让学生具备了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高效教学提示1.综合运用教师讲述、引导讨论、学生独立思考等教学手段,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2.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力求让学生在思考、表达和反思过程中自我提升;3.教师要有耐心,专注地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小说。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https://img.taocdn.com/s3/m/728b326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8.png)
语文教案-万紫千红的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紫、千、红”等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花朵的种类、特点和花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字新词的学习与掌握。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难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基本内容。
收集有关花朵的图片或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1.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花朵图片或资料。
1.3 引导学生关注花朵的美丽和多样性。
2. 学习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
2.2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如“紫、千、红”等。
2.3 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课文3.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2 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 总结与拓展4.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掌握花朵的种类、特点和花的作用。
4.2 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花朵故事或诗歌。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观察身边的花朵,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观察。
2. 课堂作业:完成生字卡片练习。
小组合作,创作一首关于花朵的诗歌或故事。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2. 生字新词掌握:通过生字卡片练习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提交,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 创作能力:通过学生创作的花朵故事或诗歌,评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加强巩固?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讲解和引导?3.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如何?是否需要更多实例和练习?4. 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如何?是否需要更多激发和引导?八、教学计划调整: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教师应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万紫千红的花 教案教学设计
![万紫千红的花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063e2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3.png)
万紫千红的花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认识花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花朵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 介绍玫瑰、郁金香、樱花、牡丹等常见花朵。
2. 讲解花朵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图片,让学生辨认。
2. 组织学生参观花园或花店,观察不同花朵的特点。
3. 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花朵,分享给大家并介绍其特点。
第二章:花朵的种植与养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朵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花卉养护的兴趣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讲解花朵种植的土壤、光照、水分等基本要求。
2. 介绍如何给花朵施肥、除虫和修剪。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花房,了解花卉种植的环境要求。
2. 让学生参与种植花朵,学习种植技巧。
3. 设立花卉养护小组,定期观察和记录花朵的生长情况。
第三章:花朵的欣赏与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花朵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如何欣赏花朵的美丽和香气。
2. 讲解如何利用花朵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欣赏以花朵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2. 让学生尝试用花朵进行绘画、手工艺等创作活动。
3. 举办花朵艺术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第四章:花朵与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花朵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不同文化中花朵的象征意义和传统习俗。
2. 介绍花朵在诗歌、文学和艺术中的运用。
教学活动:1. 让学生研究不同文化中花朵的象征意义,进行分享和讨论。
2. 组织学生阅读以花朵为主题的诗歌、文学作品。
3. 让学生尝试创作以花朵为题材的诗歌或故事。
第五章:花朵的保护与生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朵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讲解花朵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紫千红的花教案]点击广告,增加动力,万紫千红的花教案。
谢谢你,朋友更多教学资料点击进入初中英语教学资料(课件)初中英语教学案和检测试题高中英语教学资料高考各科教学资料紫千红的花(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阅读说明文的兴趣2.了解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重点)3.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要点1.激发兴趣,完成练习二2.逻辑顺序,完成练习一3.语言的准确、生动,完成练习二教学内容、步骤和方法一、导入新课,朗读课文,讨论练习二。
同学们喜欢花吗?想过花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色彩吗?读了这篇课文,你会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
题目万紫千红的花中的万紫千红是指花的色彩繁多,非常丰富。
万紫千红这个词是宋朝人朱熹先用的,原用来形容百花争艳的春景。
(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现在常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
朗读课文(请几位同学朗读)请同学不看书,回答练习二。
(一人谈出一两点即可,然后教师总结。
)课文给了我们许多关于花的知识。
主要是关于花的颜色的。
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说明文的学习,更热爱科学知识,更喜欢读说明文。
说明文同别的文体相比,特点之一是集中的、大量的给人以很多信息。
二、请大家再速读课文,做练习二。
先回答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这一问。
讨论后教师总结。
答案见教参。
再讨论各部分的先后次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这两问。
教师总结,着重强调以下内容。
1.简释逻辑顺序一词逻辑顺序是指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安排文章顺序的一种顺序。
所谓内部联系是指事物的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2.具体分析本文是怎样按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这是一篇重在说明花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的道理的说明文。
文章第1段第1句即摆出现象(结果),提出问题。
然后第2句就给以回答。
指明了原因。
第一部分(1--3段),说明了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
l、2、3段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分别指出花瓣里含花育素、胡萝卜素、不含色素三种情况。
第二部分(4--6段),说明花会变色的原因。
先谈本色,再谈变色,合于事理。
因为影响花的色彩变化的各种原因,都是影响着花色的物质基础--花育素、胡萝卜素、有无色素。
不谈清物质基础,也就谈不上影响物质基础的各种因素,所以第二部分必须放在第一部分之后。
这两部分本身存在着由果到因,由整体到部分的内部联系;两部分之间也存在着由主到次的内部联系。
所以次序不能颠倒。
第三部分(7段),说明黄红、白色的花最多,是紧承第二部分而来的,仍在谈花的色彩(这里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由此过渡到第四部分(8段),说明花色和昆虫的相互选择关系。
这两部分也存在着先后关系,统计花的颜色和种数,是为了引出那种颜色的花最多及其原因,从而进一步引出花和昆虫的关系。
仍然按照由果到因的顺序写。
第五部分(9--10段)写花和人的关系。
这一部分放在写花和昆虫的关系后面写较为自然。
特别是结尾段,具有概括性。
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开头写,引出问题,也未尝不可。
即使放在开头,作为第一部分,文章也是按逻辑顺序写的。
3.逻辑顺序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从内因到外因或从外因到内因…这些内容大家不一定死记,知道就可以了。
具体文章要具体分析。
逻辑顺序同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一样,都是由事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写文章要用什么顺序,要看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作文训练中的第4题风筝为什么能上天,第5题霜叶红于二月花--谈枫叶变红的原因就应该采用逻辑,页序,教案《万紫千红的花教案》。
大家喜爱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大多是采用逻辑顺序写的。
总之,说明事理,应该用逻辑顺序。
所以有人管这种顺序叫事理顺序。
三、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
先复习关于准确性的概念。
说明文除准确性之外,还要求生动。
概括写、具体写,用图表也是准确性的表现。
引诗句,除了是准确性的体现外,也是生动性的体现。
关于本题的答案,详见教参,这里不再赘述。
现在,再补充一些例子说明。
文中第8段,说到待宵草;它的花到夜间才张开笑脸。
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张开笑脸就是开放的意思,不说开放,而说张开笑脸,一是豆得生动亲切,二是为了避免重复。
因为前边说到金鱼草时,已经用过了开放一词。
本文是讲花的色彩的。
关于花的色彩,文中用了许多形容同,大家找找看。
题目是万紫千红的花,第1段中有美丽鲜艳的色彩,第2段中有有胡萝卜素的花也是五颜六色的.第9段中有美丽的花朵,光是概括写花的颜色词语就有;万紫千红、美丽鲜艳、五颜六色、美丽等。
具体地写花的词语的颜色就更多厂(在教师举例讲解后,可让学生再举例谈谈。
如第5段未句玩的把戏也是拟人的写法,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关于文章用语准确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学生找出并言之成理,都应肯定。
如第10段首句:恐怕世界上没有人不喜爱花的。
文中用没有…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前头又加住恐怕二字表示推测,又使得句子变得语气不十分肯定,就显得准确,避免了绝对。
)总之,这篇说明文不但给我们很多信息,使我们增长许多知识,而且写得生动活泼,在语言表达上可供学习的地方也很多。
万紫千红的花(二)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按逻辑顺序,说明花有多种颜色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写法。
2.认识说明语言流畅生动,饶有兴趣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按逻辑顺序安排组织材料的行文方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赞花誉花,导入新课。
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
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会万紫千红?它们的奇妙变化又有那些规律?对啦,你一定很想知道这些知识吧?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板书)万紫千红的花事理说明文二、提示行文思路,阅读熟悉课文。
1.提示思路,把握逻辑顺序。
这是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说明文。
作者先说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次说花会变色的原因,又说哪些颜色的花最多,昆虫对花的颜色的选择,最后说人们爱花的原因。
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行文思路,也就是文章的逻辑顺序。
因此,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要循着作者的行文思路,按照文章的逻辑顺序,认识万紫千红的花及其变化规律。
阅读之后,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指导,将课文分成五部分,并概述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按逻辑顺序划分段落。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并板书: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1一、3)~花变色的原因(4一6)~颜色最多的花(7)~花色与昆虫的关系(8)~花和人们的关系(9一10)三、指导学生讨论、自学。
二.学生快速阅读l~3段并思考:红花、黄花和白花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讨论、回答:红花的花瓣里含有花青素,黄花的花瓣里含有胡萝卜素,而白花的花瓣里充满小气泡而不含色素。
2.指导学生讨论4-6段。
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花变色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老师归纳:花内色素随着温度和酸、碱的浓度而变化;花变色还与土壤、花受精与否有关。
教师引导:花变色是一种深奥的自然现象,为什么我们一读就懂呢?明确:因为用了举事例的说明方法,所举的喇叭花、木芙蓉等都是我们所见的,所以,深奥的道理就显得浅显易懂了。
3学生自读第7段。
思考:在配图表的说明方法中,还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使用配图表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后明确:还用了分类别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使用配图表的说明方法比用文字说明更容易使人一目了然。
4学生自读第8段并思考:花色与昆虫有什么关系?明确:花和昆虫相互选择,使花色更鲜艳。
其中,花对昆虫的选择非常有趣。
5指导学生朗读9-10段。
思考:人们为什么爱花?引但丁诗文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明确:引但丁的诗文说明人们对花的喜爱,不但增加文章的说服力,还增加诗情画意;美丽的花朵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人们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生活环境。
四、归纳文章内容,疏理逻辑顺序。
1.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最大特点:按事物的内在联系,以逻辑顺序行文。
提问:文章五部分内容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各部分的次序能否调换?学生讨论。
老师归纳:本文说明的目的在于说明花有各种颜色的道理。
因此,文章一开头就从探索花色产生的原因入手,分别介绍红色、黄色、白色等花产生的原因;再进一步探索花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这两部分,先谈花的本色,再谈花的变色,先后相连,由果导因,逻辑关系明晰。
三、四两部分先列出花的颜色和种数,指出白色、黄色和红色的花很多而引出花色与昆虫的相互选择,这也是由果导因。
最后,写花与人的关系,人们用万紫千红的花点缀生活。
由此可见,各部分的内容相互联系,它们的先后次序不能调换。
2指导学生了解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学生讨论,明确:本文用了举事例、列数据、配图表、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
3.初识事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老师讲析: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学习了本文后,使我们懂得,这篇说明文就是要把花色的产生及变化等客观意义讲解明白。
由此我们懂得,所谓事理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文章。
这类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所要说的理,而要阐释这个理,就要安排好释理的顺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通过老师分析,学生明确:①事理说明文重在说明客观事物的理。
②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安排组织材料。
五、布置作业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很多有关花的知识。
课后,做做小实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找一朵白花,用手捏捏花瓣后,再观察它的颜色。
2.夏天到来的时候,别忘了找一朵红色的喇叭花,先放在肥皂水(碱)里,观察颜色变化,再放入醋里,观察颜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