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克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

(2)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克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难点1. 克隆技术的科学原理及其应用。

2. 学生对文章中复杂句子和段落的理解。

3. 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创新性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掌握克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克隆案例,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 课堂讲解:结合文章内容,详细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导学:介绍克隆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克隆的发展历程,整理笔记,进行课堂分享。

3. 课堂讲解: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克隆案例,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查阅关于克隆的资料,了解克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克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科技的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1. 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2. 课文中所涉及的科技名词和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

2.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克隆技术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3. 新课教学:讲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延伸:讨论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掌握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交流。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生物科技实验室,了解克隆技术的实际应用。

2. 邀请生物科技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奇妙的克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克隆”的相关知识,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2)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奇妙的克隆》。

(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搜集克隆技术的应用实例,进行实践操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领域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奇妙的克隆》的理解与背诵。

(2)克隆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3)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克隆技术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原理的理解。

(2)克隆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课文内容,搜集相关信息。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克隆技术的模拟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奇妙的克隆》、相关资料、克隆技术实践操作器材。

2. 学生准备:课本、学习笔记、网络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克隆动物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

(2)学生分享事先搜集到的克隆技术的相关资料。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学课文《奇妙的克隆》,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5.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进行克隆技术的模拟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奇妙的克隆》。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奇妙的克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克隆”的相关知识。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和结构。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课文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3)对课文观点的分析和评价。

2. 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课文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克隆技术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分析课文观点。

5. 练习巩固:(1)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及时批改练习题,给予学生反馈。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巩固: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课后反馈: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观点。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克隆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简短奇妙克隆的教案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简短奇妙克隆的教案

《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简短奇妙克隆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2.培养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克隆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克隆羊多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克隆吗?克隆技术有哪些应用?2.知识讲解(1)讲解克隆的概念: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产生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生物个体。

(2)讲解克隆的原理:克隆技术主要利用细胞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手段。

(3)讲解克隆的应用:克隆技术在医学、农业、生物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3.案例分析(1)展示克隆羊多利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克隆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

(2)提问: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是怎样的?克隆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哪些关键作用?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克隆技术的优缺点。

6.课堂作业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克隆羊多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关注克隆技术。

2.在知识讲解环节,采用讲解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3.在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克隆技术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通过课堂作业,巩固学生对克隆技术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补充:1.克隆技术的原理讲解展示细胞核、细胞质的结构图,解释细胞核移植的原理。

对话:“同学们,我们人体的细胞就像一个大家庭,细胞核就像是这个家庭的‘大脑’,里面存储了所有的遗传信息。

克隆技术中的细胞核移植,就像是把一个家庭的‘大脑’放入另一个空的家庭中,让这个新家庭的孩子拥有和原家庭孩子一样的遗传信息。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优秀10篇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优秀10篇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优秀10篇《奇妙的克隆》八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四个小标题的内容。

2、速读课文,筛选信息,思考问题。

(1)、速读第一节,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克隆”,并辨析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速读第二、三节,填写“克隆技术的进程”表格,并理清作者说明的顺序及原因。

3、搜索阅读课文,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4、研读第四节,思考:标题“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与“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是否矛盾?为什么?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猴毛变猴”,每当他与妖魔们作战一旦手头吃紧,就立刻从身上拔下一撮儿猴毛,吹一口气变成一大群小猴参加战斗。

这当然是神话,但今天的科学却可以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

(屏显:课题)什么是克隆?它何以如此奇妙?今天我们将跟随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笔,一同走入奇妙的克隆世界。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结合注释,默读课文生物学术语胚胎: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生物体,由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发展而成。

囊胚(náng pēi ):胚胎的初期。

两栖(qī):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

脊椎(jǐ zhuī):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骨。

哺乳动物(bǔ rǔ):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是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婴儿。

乳腺细胞(rǔ xìan):人和哺乳动物乳房内分泌乳汁的细胞。

促性腺素:用于诱发排卵的激素类物质。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本文约3000字,5分钟读完。

这篇科普文章涉及一些生物学相关术语,请结合老师提供的补充注释默读全文。

(屏显)(生边结合补充注释边默读课文,5分钟)师:以上是这篇科普文章涉及到的生物学术语,大家注意:专业语与通用语并陈是科普文章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

(屏显)通用语专业语一分为二胚胎相安无事囊胚永无止境两栖切实可行脊椎濒临绝种促性腺素悲喜交集胰蛋白酶师:读过课文之后,同学们有哪些问题或疑点?生:为什么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生:课文最后一节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课文最后一节最后一段引用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为什么要严肃地考虑?含义指什么?师:好,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三、四节,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疑点学习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克隆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2.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背景和发展。

(2)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4.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5.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思维导图。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2)教师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7.课堂作业(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短文。

(2)教师批改作业,给予评价。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克隆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学生在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和说明方法时,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3.小组合作环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4.课堂作业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5.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保证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1.《奇妙的克隆》2.课文结构:(1)克隆技术的概念(2)克隆技术的特点(3)克隆技术的应用(4)克隆技术的未来展望3.课文语言特色:(1)说明文的写作方法(2)生动形象的语言(3)科学性的表述4.课文知识点:(1)克隆技术的原理(2)克隆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3)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六、优秀教案《奇妙的克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奇妙的克隆》八年级语文教案

《奇妙的克隆》八年级语文教案

《奇妙的克隆》八年级语文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奇妙的克隆》八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八年级语文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奇妙的克隆》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范文

《奇妙的克隆》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范文

《奇妙的克隆》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范文第1篇:《奇妙的克隆》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范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奇妙的克隆》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说明文。

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时候,根据单元编写目的和课文文体特点,确定了以下两个目标:一是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二是感悟高新科技的神奇和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个重点是弄懂克隆绵羊多利的创造过程及奥秘,一个难点是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

本文长近3000字,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内让学生基本弄懂有关克隆的知识,并且还要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体现出新课改的思想,把课上出语文课的特点来,是我在设计这堂课时重点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采取了以学生自学知识为主,老师指导自学方法、辅导解答疑难问题为辅的教学设计。

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我感觉基本上完成了我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上课前,为了便于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辅导学生自学,我把学生的座位做了一下调整:两排中间空出一排,这样老师可以观察到所有学生的自学情况。

一上课我采用谈话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一位生物学专家要到我们学校来做一个关于克隆的报告,你希望了解哪些与克隆有关的知识?生:我希望了解什么是克隆。

生:我希望了解怎么进行克隆。

生:我希望了解克隆有什么意义。

我接着问:你希望这位专家在做报告的时候注意些什么?生:我希望他能讲得通俗易懂。

生:我希望他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课堂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奇妙的克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

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时候,根据单元编写目的和课文文体特点,确定了以下两个目标:一是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二是感悟高新科技的神奇和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个重点是“弄懂克隆绵羊多利的创造过程及奥秘”,一个难点是“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

本文长近3000字,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内让学生基本弄懂有关克隆的知识,并且还要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体现出新课改的思想,把课上出语文课的特点来,是我在设计这堂课时重点思考的问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五篇】

所以 , 在本课阅读学习中 , 拟采纳多媒体信息技术参加教课。

课前设置预习题 , 部署学生经过运用词典、词典和网络图书资料自学生字新词 , 认识作者有关状况和文中出现的一些科学术语。

课中组织学生自学、分组合作谈论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加教课, 活跃氛围 , 激发兴趣 , 打破重难点。

课后部署想象作文 ,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不停研究自然神秘的激情。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累积词语 , 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 ; 理解繁衍、平安无事的词义 , 并学会运用。

2认识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1 整体感知文意 , 依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挑选信息, 归纳内容重点 ,逐渐提升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 理清本文的说明次序 , 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利处。

3 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研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学习科学家们谨慎、务实、持之以恒的态度和精神, 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 全面对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心的一致。

●教课重点1认识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向。

2理清本文的说明次序 , 掌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课难点理清克隆鲫鱼出生前后的说明次序 , 理解这样安排的原由。

●教课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 , 教师设计思虑题指导学生自读。

经过学生独立思虑、小组谈论 , 多媒体课件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 , 给喜爱研究的同学一个空间 , 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课前准备教课课件、投影仪、多媒体电脑部署预习题●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激趣导入 , 认识作者我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想必大家必定是喜爱看吧 , 此中孙悟空一遇紧急状况会从身上拔根猴毛吹口气就会变出很多小猴来帮忙的情节 , 大家必定特别熟习。

在《西游记》中那是神话描绘 , 是对敢于抗争封建统治、敢于和险恶权力作斗争的英豪形象的假想 , 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日 , 这类本事已经为我们人类所掌握 , 已经让神话变为现实 , 那就是奇妙的克隆技术。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奇妙的克隆》的主要内容,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如克隆、DNA、遗传等。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如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潜在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奇妙的克隆》的主要内容。

(2)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3)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潜在问题。

2. 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2)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奇妙的克隆》的讲义和教学资料。

(2)克隆技术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3)相关的视频资料或新闻报道。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奇妙的克隆》。

(2)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克隆技术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克隆技术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克隆技术的了解和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奇妙的克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关键词语和概念,准备进行讨论。

3. 课堂讲解:(1)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过程,解释相关的科学知识。

(2)讲解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潜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影响和价值。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和观点。

(2)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讨论克隆技术的利弊。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奇妙的克隆》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奇妙的克隆》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奇妙的克隆》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b.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和说明文写作能力。

c.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词语。

2.过程与方法:a.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内容。

b.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b.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b.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和说明文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a.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b.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克隆羊“多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内容。

4.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

2.学习课文说明方法分析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学习如何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写作。

3.课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说明方法,进行片段写作。

4.小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借鉴。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的应用。

2.探讨克隆技术的应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带来的问题。

4.课堂分享5.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说明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克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说明文写作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奇妙的克隆》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技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奇妙的克隆》的基本内容。

(2)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2. 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2)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克隆技术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简介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奇妙的克隆》。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生字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奇妙的克隆》的主要内容。

(2)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5. 练习巩固:(2)课堂练习:回答有关克隆技术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奇妙的克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克隆技术原理和发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

2. 多媒体课件:克隆技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参考资料:有关克隆技术的科普文章和论文。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生物技术实验室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亲身体验克隆技术的魅力。

2. 组织学生进行生物科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3. 开展课堂辩论,让学生就克隆技术在医学、农业、伦理等方面的利弊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知识重点:克隆技术的定义、原理、发展历程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回答:
a.克隆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
b.克隆技术可能带来哪些伦理道德问题?
c.针对克隆技术题,了解他们对克隆技术的看法,结合自己的观点,撰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利弊的小论文,不少于800字。
5.观看一部与克隆技术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如《多利羊的故事》、《克隆人的诞生》等,从艺术作品中了解克隆技术对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节《奇妙的克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克隆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原理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对生物科技前沿领域的认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态度方面:通过学习克隆技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敬畏之心,激发他们对生物科技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学习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可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一我国著名遗传学专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既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也让我们领会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能让我们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完成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一致。

对于科普文章,我没有在写作思绪的分析上花太多的工夫,由于这样会让先生感觉枯燥乏味,《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让先生进步分析、理解、提取、整理信息的能力,高科技知识的文章,先生较为感兴味,但如果老师过多的介入,反而会拔苗助长,因而我设计了一个成绩:浏览本文,你了解了甚么知识?成绩较浅而且范围很广,同学们畅所欲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全由本人的程度而定,回答成绩的同学力争下游,热情高涨,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他们在生物课上学的关于细胞学的知识,便很快地打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在拓展延伸的部分里我还设计了一个辩论题:正方——克隆技术能为人类造福,反方——克隆技术不能为人类造福。

以课本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加上他们课外所了解的事例、数据、故事等作为论据,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反单方你不让我,我不服你,争得面红耳赤,场面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在这一环节里,课文的一个难点: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不用老师做过多的分析,一切都迎刃而解了,非常的轻松。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二上课前,为了便于在课堂上了解先生的自学情况,辅导先生自学,我把先生的坐位做了一下调解:两排两头空出一排,这样老师可以观察到一切先生的自学情况。

一上课我采用说话式,向先生提出成绩:“有一位生物学专家要到我们学校来做一个关于克隆的报告,你希望了解哪些与克隆有关的知识?”生:我希望了解甚么是克隆。

生:我希望了解怎样进行克隆。

生:我希望了解克隆有甚么意义。

我接着问:“你希望这位专家在做报告的时分留意些甚么?”生:我希望他能讲得浅显易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优秀教案大赛版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优秀教案大赛版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优秀教案大赛版反思本文旨在通过反思一篇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优秀教案《奇妙的克隆》大赛版,从而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教材与教案。

教材概述《奇妙的克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材料,主要讲述了一位科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复制出自己的孪生兄弟,但却发现克隆体的行为和他本人大不相同的故事。

这篇材料既展现了现代生物科学中的创新,又涉及到了伦理、人性等方面的议题,适合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精神。

教案概述该教案在教授本篇材料时,提出了一些谈话的话题,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开展课堂讨论和个人思考、撰写作文等活动。

该教案的主要环节包括:1.谈话环节:询问学生对“克隆”一词的理解,探讨人类对于生命伦理的认识;2.阅读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按要求阅读本篇材料,从中获取“克隆”技术的相关信息;3.听力环节:通过听取材料片段,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材料;4.讨论环节: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立场并与他人交流;5.思考开展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看法,并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体会通过对该教案的反思,可以得出以下体会:1.教材阅读的“压轴”设计很重要:文章的语言和思路往往难以把握,特别是对于较差的学生。

可以在授课之前,使用对材料进行概括和解释,或者是在学生阅读过之后再针对性地讲解。

2.授课环节的交替设计很有意思:在听力环节当中,学生听取克隆技术的实验记录,这样可以使他们直观地了解到这一创新科技的实际应用。

讨论环节的设计也很精彩,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伦理道德、自我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3.学生的个别差异应充分考虑:在教学时,应注重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微调。

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针对性解释,对于思考深入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开放的平台和展示机会。

总结教案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好的教案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和思考。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克隆”的概念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写作效果。

(3)通过阅读理解,提高提取信息、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对比分析,了解克隆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 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的深入应用和伦理问题。

(2)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定义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2)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对比分析课文中的观点。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的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点评。

(2)讲解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的深入应用和伦理问题。

5. 练习与拓展:(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讲评。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内容,总结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2. 思考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的理解程度。

《奇妙的克隆》教案(15篇)

《奇妙的克隆》教案(15篇)

《奇妙的克隆》教案(15篇)《奇妙的克隆》教案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

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二、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初二八班级上册语文《奇异的克隆》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育同学锲而不舍的科学立场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次和说明方法。

3、进一步培育同学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技能。

二、教学重点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开展辩论,培育同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技能。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课前预备同学: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老师:预备有关资料和事例,以便引导同学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题融入教学过程中。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开展竞赛,掌控课文内容,了解说明顺次和方法。

二、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西游记》大家都很熟识,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倾慕不已──他常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

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异想象下的精彩描写。

但这一想象却在今日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

今日我们就一起到奇异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2、沟通查找的资料: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事?〔同学出示仙人掌并加以说明;土豆、桂花、富贵竹插枝即活;各种蔬菜、果树的嫁接;水螅除夏末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3、感知课文,开展竞赛:按课文四个版块,把同学分成三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开展。

〔第一部分一个小组,第二、三部分一个小组,第四部分一个小组〕⑴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预备,另外同学发掘问题。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事的动植物的共同点?〔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问:找出文中径直告知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

“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问: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奇妙的克隆》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
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教师:
准备有关资料和事例,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题融入教学过程中。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展开竞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
《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

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

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2、交流查找的资料:
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学生出示仙人掌并加以说明;土豆、桂花、富贵竹插枝即活;各种蔬菜、果树的嫁接;水螅除夏末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感知课文,展开竞赛:
按课文四个版块,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展开。

(第一部分一个小组,第二、三部分一个小组,第四部分一个小组)
⑴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准备,另外同学发掘问题。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问: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

“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
问: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

(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
教师补充提问: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

作者介绍克隆是什么时用了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呢?(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⑵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

(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请二组同学准备,其他同学发掘问题。


问: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1979年克隆鲫鱼、1960、62年克隆爪蟾、1978年克隆黑斑蛙)问: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
问: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说明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

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问: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如果其他学生觉得比较困难,教师可以
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

文中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

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

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

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教师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
学生找出后,教师追问: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锲而不舍、求真创新)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该做呢?(学生自由发言)
⑶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读,最后一组同学做好准备。


问: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问: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

通过举例,说明只有通过克隆技术才能最有效、最方便地繁殖这些能给人类带来好处的高附加值的牲畜。

)问: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学生自由发言)
问: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略)
对竞赛优胜小组以肯定后,教师小结:我们对“克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克隆人也不再是幻想。

那你对克隆的看法呢,请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辩论──我看克隆人。

设计,教学反思,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