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技术方案
沾化区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沾化区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前言为更好地保障沾化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沾化区“开发黄三角、融入环渤海、打造新沾化、融入主城区”新目标,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结合沾化区的实际情况,对《沾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本次调整完善主要任务与目的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新要求,实施好区域的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下,按照沾化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衔接《沾化区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16年修改),落实“十三五”期间区域发展战略与重大项目用地安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合理确定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本次沾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按照新任务、新要求对《现行规划》进行的一次调整完善。
规划调整完善基准年为2014年,规划调整完善的目标年为2020年,与《现行规划》保持一致。
第一章总则一、调整完善背景国务院在研究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土地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尽快完成各级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2014年11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4年12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召开了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座谈会,要求省内各地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2016年6月23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视频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土资源形势的需要,就按时保质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进行了部署。
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调整方案
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年)调整方案为更好保障 十三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㊁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 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全国方案“)下达的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指标,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㊂一㊁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㊁四中㊁五中㊁六中全会精神,按照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㊁协调㊁绿色㊁开放㊁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㊁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㊂二㊁调整原则(一)总体稳定㊁局部微调㊂坚持原规划确定的指导原则基本不变,继续实施规划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㊁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规划实施管理制度㊂在3‘全国方案“下达的规划土地利用主要指标控制下,结合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及各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对原规划的耕地和基本农田㊁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及其布局进行局部的调整和优化,合理调整全省规划的土地利用规模与布局㊂(二)全面谋划㊁统一标准㊂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以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 二调 )及年度地籍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各市人口㊁G D P增加量㊁规划实施情况等作为主要因素,并综合考虑了 十二五 期间土地管理工作的批㊁供㊁用㊁补㊁查等环节,统一测算标准,统一计算公式,在新增用地规划指标安排上,对得分高于全省平均分的,给予适当倾斜㊂(三)严格保护㊁量质并重㊂严格落实‘全国方案“下达本省的规划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确保规划的耕地保护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㊂对 二调 查明增加的耕地,除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和根据国家相关规划需要占用的以外,均予以保护;优质耕地除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㊁ 十三五 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以外,均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㊂(四)统筹兼顾㊁突出重点㊂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㊁当前与长远㊁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㊁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重点考虑主要城市㊁重点园区㊁生态建设㊁扶贫攻坚㊁产业转型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需求,优先保障民生(地灾与扶贫搬迁)㊁新兴能源(煤层气探4采)㊁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用地,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影响耕地保护㊁节约集约用地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㊂(五)节约集约㊁优化结构㊂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用地的总要求,遏制建设用地过度外延扩张,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统筹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合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降低工业用地比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㊂(六)加强协调㊁充分衔接㊂坚持科学论证㊁标准统一㊁民主决策,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㊁城乡规划和生产力㊁交通布局等相关专项规划的协调,在广泛收集各市㊁各重点行业㊁各方意见基础上,促进多规融合,经过充分协调,编制完成调整完善方案㊂三、调整的主要内容(一)农用地的调整与布局优化㊂农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要以耕地保护为核心,严格控制耕地流失,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建设与保护,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促进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益的提高㊂到2020年,全省的农用地规模调整为1118.4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4%,比2015年提高7.4个百分点㊂规划期内,安排建设用地复垦(挂钩类)为农用地4.2万公顷,安排未利用地开5发利用而增加农用地121.35万公顷,合计增加农用地125.55万公顷;同期,安排各类建设占用而减少农用地10.02万公顷,因灾害㊁采矿等毁损而减少农用地(耕地)0.01万公顷,合计减少农用地10.03万公顷㊂ 十三五 期间增减相抵,净增加农用地115.52万公顷㊂(注:合计增加/减少农用地数不包括其地类内部相互间调整数)1.耕地调整及布局优化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规划的耕地数量不减少㊁质量不下降㊂到2020年,全省规划的耕地保有量目标不少于383.8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4.3%,比2015年耕地面积减少22.08万公顷㊂与原规划的耕地保有量400.27万公顷相比,减少16.47万公顷㊂按照 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㊁耕地数量质量并重 和 保护优先㊁应保尽保 的原则,切实落实好规划的耕地布局,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好生态退耕,对采矿破坏(难恢复)耕地适度调出㊂ 十三五 期间,通过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及安排其他草地㊁滩涂等未利用地开发而增加耕地4.21万公顷,安排建设用地复垦(挂钩类)为耕地3.36万公顷,合计增加耕地7.57万公顷;同期,安排生态建设退耕和结构调整发展园地而减少耕地20.76万公顷,安排各类建设占用而减少耕地8.88万公顷,因灾害㊁采矿等毁损预计减少耕地0.01万公顷,合计减少耕地29.65万公顷㊂增减相抵,净减少耕地22.08万公顷㊂62.基本农田调整及布局优化按照基本农田数量和布局基本稳定㊁优质耕地优先保护的原则,严格落实上级调整下达的目标任务并合理布局,确保全省规划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㊁质量有提高㊂ 十三五 期间,全省规划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为325.93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4.9%(按占2020年规划的耕地面积计),比原规划基本农田净减少13.28万公顷㊂关于基本农田结构和布局优化㊂在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保持现有基本农田布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依据二次调查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对基本农田布局作适当调整㊂将现状基本农田中林地㊁草地等非耕地尽可能调出,原则上25度以上坡耕地不作为基本农田,不将各类生态用地划入基本农田,同时将城市周边㊁道路沿线和平川区应当划入而尚未划入的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做到基本农田保护数量基本稳定㊁布局更加优化,切实提高基本农田质量㊂3.园地规模与结构调整到2020年,全省规划的园地规模仍为45.04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㊂与原规划园地规模一致㊂十三五 期间,要重点发展优质果园,建设优势果产品基地㊂新建园地在布局上,要重点向立地条件适宜的丘陵㊁台地和荒坡地集中发展㊂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现有果品品质差㊁产量低果园的更新改造与管理,不断提高果园的果品品质和单产,促进园地生7产利用效益的提高㊂对于因果树老化淘汰而不宜再作为园地的,要及时进行复耕以恢复种植利用㊂4.林地规模与结构调整到2020年,全省规划的林地规模仍为580.24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1.9%,比2015年增加3.5个百分点㊂与原规划林地规模一致㊂十三五 期间,要加强对现有林地保护与管理,严禁毁林开垦和非法占用林地,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重点保护区的林地㊂要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坡地的植树造林,并做好退耕地的种树造林,积极扩大有林地面积㊂在发展布局和重点建设上,要继续完善和建设 三北 ㊁太行山㊁吕梁山及黄河中游等防护林体系,并大力发展农田林网及 四旁树 绿化建设,以促进全省土地生态条件的不断改善㊂5.牧草地规模与结构调整到2020年,全省规划的牧草地规模仍为40.65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6%,比2015年增加3.3个百分点㊂与原规划牧草地规模一致㊂十三五 期间,要加强牧草地的综合整治,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坚持用养结合;要积极改良和培育天然牧草地,建设高产人工草地和饲料饲草地,提高牧草地的生产能力,以促进全省牧业生产发展㊂(二)建设用地布局及优化㊂8适应生态文明建设㊁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各地要对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进行适当调整,促进形成合理的区域㊁城乡用地格局:一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基础,加强与新型城镇化㊁城镇体系㊁生态环境等相关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协调衔接,认真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引导人口和产业向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区域集聚㊂二是坚持保护优先,建设用地安排要避让优质耕地㊁河道滩地㊁优质林地,严格保护水流㊁森林㊁山岭㊁草地㊁荒地㊁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用地,合理安排生产㊁生活㊁生态用地空间㊂三是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对农村建设用地按规划进行土地整治㊁产权置换,促进农民住宅向集镇㊁中心村集中㊂四是合理调整产业用地结构,保障水利㊁交通㊁能源㊁通信㊁国防等重点基础设施用地,优先安排脱贫攻坚㊁开发区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扶持的产业发展用地,优先安排宽带中国㊁教育体育㊁养老医卫㊁固废回收体系㊁公交站场及停车设施等社会民生用地,严禁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安排用地㊂1.建设用地调整及布局优化按照严守底线㊁调整结构㊁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㊂到2020年,全省规划的建设用地总规模为不超过109.8万公顷,占9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比2015年提高0.5个百分点㊂与原规划的建设用地总规模98.18万公顷相比,其面积规模增加11.62万公顷㊂2.城乡建设规模与结构调整到2020年,全省规划的城乡建设规模不超过90.6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2.5%,比2015年减少1.1个百分点㊂与原规划的城乡建设用地77万公顷相比,面积增加13.61万公顷㊂ 十三五 期间,因规划安排新增城乡建设占用农用地8.13万公顷㊁占用未利用地0.9万公顷,合计增加城乡建设用地9.03万公顷;因规划安排实施建设用地复垦(属 挂钩 类)为耕地等农用地,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4.2万公顷㊂增减相抵,净增加城乡建设用地规模4.83万公顷㊂3.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到2020年,全省规划的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超过34.97万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38.6%,比2015年增加4.1个百分点㊂与原规划城镇工矿用地28.5万公顷相比,增加6.45万公顷㊂ 十三五 期间,因规划安排新增城镇工矿建设占用农用地6.8万公顷㊁占用未利用地0.76万公顷,合计增加城镇工矿建设用地7.56万公顷;因规划安排实施工矿建设用地复垦(属 挂钩 类)为耕地等农用地,使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减少2.17万公顷㊂增减相抵,净增加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5.39万公顷㊂到2020年,全省规划的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预计为146平方01米,比2015年的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46.7平方米)降低0.7平方米(当年的城镇人口为2016.37万人),比原规划的人均城镇工矿141平方米增加5平方米㊂4.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到2020年,全省的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不超过19.2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7.5%,比2015年增加1.1个百分点㊂与原规划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21.18万公顷相比,减少1.99万公顷㊂十三五 期间,因规划安排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占用农用地1.9万公顷㊁占用未利用地0.47万公顷,合计增加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2.37万公顷㊂(三)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指标调整㊂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㊂ 十三五 期间,全省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1.4万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农用地为10.02万公顷,占耕地为8.88万公顷㊂1.按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来源分规划的增量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计为7.2万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农用地为6.24万公顷,占耕地为5.52万公顷㊂本类指标属约束性指标,这包括国家本次新追加下达的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以及截止2015年底与原规划(经同 二调 衔接后)的建设用地规模相比的剩余发展空间指标㊂11规划的流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计安排为4.2万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农用地为3.78万公顷,占耕地为3.36万公顷㊂本类指标属预期性指标,是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安排的,包括规划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㊁矿业存量建设用地利用等用地新机制而安排的有关建新用地指标,这部分指标是同规划的建设用地复垦相挂钩的,其在规划实施中的具体使用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并确保其对应的建设用地复垦的完成);各地在市级㊁县级㊁乡级规划中,可在上级分解的流量指标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不突破上级下达的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和不影响规划耕地保有量目标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本级规划的流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规模;在使用流量指标和实施挂钩建设项目时,应编制相应的项目实施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相应的建设用地复垦按要求完成㊂2.按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类型分通过统筹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保障交通㊁水利㊁能源等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和必要的城镇发展建设用地㊂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合计为9.03万公顷,其中占农用地8.13万公顷,占耕地7.22万公顷㊂包括:①新增城镇工矿建设用地为7.56万公顷,②新增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为1.46万公顷㊂--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合计为2.37万公顷,其中占农用地1.9万公顷,占耕地1.66万公顷㊂包括:①新增交通建设用地为1.68万公顷,②新增水利建设用地为0.7万公顷㊂21(四)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安排㊂全面推进土地整理复垦㊁开发与整治㊂通过实施土地开发与整治,确保全省耕地的建设占用与新增补充相平衡,促进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土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㊂十三五 期间,全省拟规划安排土地整治总规模为125.55万公顷,其中土地整治补充耕地7.57万公顷;通过整治新增补充的这部分耕地,连同截止2015年底全省 耕地占补平衡储备库 中的耕地1.31万公顷,则达到(实现)全省耕地的 占补平衡 ㊂土地整治开发规模:合计为121.35万公顷,其中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21万公顷,主要通过宜农的其他草地和其他未利用地的开发来实施㊂土地整治复垦规模:建设用地复垦规模合计为4.2万公顷,其中复垦补充耕地3.36万公顷㊂本类指标属预期性指标,其土地复垦是结合规划的新增流量建设用地指标的使用及有关 挂钩类 项目建设而安排的,包括规划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㊁矿业存量建设用地利用等对应安排的建设用地复垦规模,拟通过对现有(存量)的工矿和村庄建设用地的复垦来进行,这也是规划的 挂钩类 项目实施及其有关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保证㊂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本级规划的建设用地复垦规模,其复垦规模需与规划安排的流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相对应,以确保上级分解下达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和规划耕地保有量目标不减少㊂31四、保障措施(一)自上而下完成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㊂各市要按照‘方案“确定的指标㊁布局优化原则和有关政策要求,以土地变更调查和规划实施评估成果为基础,编制市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确保上下级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㊂调整工作完成后,以市为单位,将调整结果报省国土资源厅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中,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㊂(二)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㊂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㊂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平台,多措并举,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㊁占优补优,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实施监管,坚决防止补充数量质量不到位的问题㊂以提高耕地产能为目标,总结地方经验㊁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㊂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内在质量建设,实现 藏粮于地 ㊂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各级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㊂(三)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㊂加强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相关规划在土地利用上的安排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㊂以二次调查成果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为基础,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㊁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推进 多规合一 ㊂41加强批而未征㊁征而未供土地的盘活利用,总结完善并推广有关经验模式,全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㊂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规范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严禁随意侵占或破坏林地㊁草地等生态用地㊂(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㊂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控制耕地㊁林地㊁草地等转为建设用地,以最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协调城乡结构和空间布局,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㊁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国土综合整治,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按照宜耕则耕㊁宜林则林㊁宜草则草的原则,全面做好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㊂(五)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㊂各市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统筹安排㊁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重点更新规划图层㊂做好质量核查,确保耕地保有量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㊁建设用地规模等符合要求,做到图㊁数和实地相一致,保持规划数据库的现势性㊂省国土资源厅将组织技术力量,对各市㊁县(区㊁市)规划数据库进行审核,确保符合相关要求和技术标准㊂(六)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建设㊂51进一步协调研究相关标准的衔接统一,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修改制度,完善编制和审批程序,严格实施管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切实发挥规划对土地利用的统筹管控作用㊂附件:1.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指标调整情况表2.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土地利用面积及结构调整情况表3.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农用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指标表(分市)4.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建设用地规模/指标调整情况表(分市)5.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及复垦安排表(分市)6.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十三五 新增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及用地情况表61附件1说明: 安排的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则达到和确保了全省规划期(2016—2020年)内的耕地“占补”平衡。
宁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宁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宁阳县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九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2)第一节县域概况 (2)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4)第三节土地利用状况 (5)第四节发展机遇与挑战 (8)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0)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0)第二节规划原则 (11)第三节规划目标 (11)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7)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7)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18)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2)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22)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23)第五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5)第一节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25)第二节协调发展城乡建设用地 (26)第三节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28)第四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9)第六章土地综合整治 (32)第一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32)第二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 (36)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39)第一节土地生态建设 (39)第二节土地环境保护 (40)第三节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40)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43)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43)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44)第三节林业用地区 (45)第四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45)第五节独立工矿区 (46)第六节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 (47)第七节风景旅游用地区 (47)第九章乡(镇)级土地利用调控 (49)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2)附表 (57)前言为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统筹全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落实县委提出的“双带动”战略和“招商引资重中之首,工业经济重中之重,项目建设重中之要,壮大财源重中之本”的总体要求,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打造西部城市经济增长极和东部工业经济增长极,带动中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根据《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结合宁阳县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编制《宁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送审稿)北京市人民政府2009年4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第1条规划前提 (2)第2条指导思想 (2)第3条规划原则 (3)第4条规划依据 (3)第5条规划范围 (3)第6条规划期限 (4)第7条规划重点 (4)第二章总体战略和规划目标 (5)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5)第8条明确首都的土地功能定位 (5)第9条积极推行和谐持续发展战略 (5)第10条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战略 (6)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7)第11条实现“城乡和谐发展、节约集约用地”的总目标 (7)第12条严格落实各项用地调控指标 (7)第三章统筹城乡区域土地利用 (9)第一节建构首都土地利用总格局 (9)第13条划分四大土地利用区域 (9)第14条构筑“三圈九田多中心” (10)第二节统筹平原山区土地利用 (11)第15条优化首都功能核心区用地功能 (11)第16条整合城市功能拓展区布局 (11)第17条推动城市发展新区高效用地 (12)第18条保育生态涵养发展区空间 (12)第四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4)第一节规模化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14)第19条高效保护农用地、耕地 (14)第20条集中连片保护基本农田 (14)第二节适度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15)第21条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15)第22条大力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整理 (16)第23条加强农用地综合整理 (16)第24条积极安排废弃地复垦 (16)第25条科学开发未利用地 (17)第26条确定土地整理复垦重点区域 (17)第三节引导都市型现代农业有序发展 (17)第27条加强都市农业用地用途管理 (17)第28条规范都市农业设施用地标准 (18)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19)第一节统筹管理城乡建设用地 (19)第29条强化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管控 (19)第30条推动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发展 (20)第31条促进集体建设用地资源盘整 (21)第二节优先保障中央党政军单位用地 (22)第32条优先保障中央党政军单位用地 (22)第三节积极引导各类设施用地高效利用 (22)第33条引导交通基础设施合理布局、节约用地 (22)第34条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3)第35条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高效利用 (24)第六章加强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25)第一节构筑城乡生态安全网络 (25)第36条保护“两山八水”,建设“九楔九田” (25)第37条重点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 (25)第38条分类管制土地利用空间 (26)第二节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26)第39条维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安全 (26)第40条不断完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 (27)第41条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 (27)第三节探索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9)第42条探索城镇乡村差别化的平原模式 (29)第43条探索整体局部区别化的山区模式 (29)第七章有机协调土地利用时序与布局 (31)第一节近期规划与远景展望 (31)第44条近期规划目标 (31)第45条近期规划要点 (31)第46条远期和远景发展展望 (33)第二节区(县)规划的调控要求 (34)第47条促进人口产业布局与用地布局相协调 (34)第48条强化区(县)规划目标调控 (34)第八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35)第一节健全规划管理体系及制度 (35)第49条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控制 (35)第50条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36)第51条强化土地规划监督执法力度 (36)第二节完善促进重要生态用地保护的保障机制 (37)第52条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 (37)第53条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37)第54条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机制 (37)第55条探索生态基础设施用地的储备与管制制度 (38)第三节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38)第56条建立新增与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相挂钩的制度 (38)第57条制定有利于盘活各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的激励机制 (38)第58条制定各业各类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标准体系 (38)第59条加强基础设施及公益性项目论证 (39)第60条提高建设用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 (39)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基础信息建设 (39)第61条积极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立法 (39)第62条加快推进规划信息系统建设 (40)第63条加强规划宣传,推进民主决策 (40)第九章附则 (41)第64条生效 (41)第65条组织实施和解释 (41)附表 (42)前言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苍南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苍南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说明、图纸(报批稿)苍南县人民政府二○一○年十二月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的有关规定,按照•温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并在•苍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基础上编制了•苍南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苍南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全面分析了中心城区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明了土地利用战略构想、总体目标和完成目标需着力开展的各项工作;明确了主要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用地安排,落实到具体地块;制订了各业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并提出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规划实施管理措施。
•苍南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宏观调控、控制建设用地审批总量和布局、发挥市场配臵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将作为地方性技术法规文件贯彻执行。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2)第二章规划背景 (7)第三章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 (12)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5)第五章各项用地规划与布局 (18)第一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18)第二节城镇工矿用地规划与布局 (21)第三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25)第四节土地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9)第五节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29)第六章土地利用分区及管制 (31)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31)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35)第七章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38)第八章附则 (42)附表表F1 中心城区规划主要指标控制表表F2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表F3 中心城区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表F4 中心城区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分解落实表表F5 中心城区城镇人口、用地规划表表F6 中心城区农村居民点人口、用地规划表表F7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表F8 中心城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表表F9 中心城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表F10 中心城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区域规划表表F11 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表F12 中心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块面积汇总表表F13 中心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块登记表表表F14 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地块登记表表F15 中心城区土地复垦不定位数据流向表表F16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情况统计表表F17 中心城区村庄整治分类表附图附图1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附图2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年)附图3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图(2006-2020年)附图4 中心城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2006-2020年)附图5 中心城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图(2006-2020年)附图6 中心城区重点项目规划布局图(2006-2020年)附图7 中心城区工矿用地布局示意图(2006-2020年)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保障、挖潜、集约利用”的总体要求,以严格保护耕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根本出发点,合理配臵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二〇一七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调整完善目标 (5)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7)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9)第四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13)第一节保护目标 (13)第二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13)第三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14)第五章土地用途区 (16)第六章建设用地管制区 (18)第七章重点建设项目调整 (20)第八章规划调整完善实施保障措施 (22)第一节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22)第二节强化实施政策保障 (2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工作背景为更好地保障“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落实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效提升,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国家、江苏省和苏州市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统一部署,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1096号)文件要求、《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和《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预下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指标的通知(苏国土函〔2016〕182号)》相关内容,以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实际情况,对《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调整完善。
第二条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的系列要求和园区管委会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标杆。
合理调整耕地、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指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持规划的科学性和现势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一、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主要任务(一)合理调整规划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严格根据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合理调整各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
其中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控制指标原则上在原分解下达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异地调剂情况以及上级调整情况进行调整。
对矛盾较为突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坚持眼光向内,积极盘活现有的存量,努力推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探索规划建设用地空间管控新办法。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坚持剩余规模进行统筹,通过建立规划实施年度调节机制,在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根据区域内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开发利用、批而未供土地利用、盘活存量用地等节约集约用地状况,按年度追加予以落实,用有限的增量撬动存量的方法促进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二)严格划定“三条红线”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制度。
“三条红线”相辅相成,划定工作应在规划调整完善中统筹安排,以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为基础,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引导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要遵循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将通过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建成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其中将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质量优良、土壤清洁、适合规模经营和现代化耕作方式的平原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
同时,将劣质耕地和不符合要求的其它土地划出永久基本农田,稳妥有序地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结构和布局。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要在现有规划的禁止建设区基础上,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风景名胜核心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列入省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等,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梁平区及双桂街道等33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梁平区及双桂街道等33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梁平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一月梁平区及双桂街道等33个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编制单位:重庆纵横土地勘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周文刚技术负责人:王祥编制人:荣利娟蔺锂侯俊国单位负责人:吴冬梅提交单位:重庆纵横土地勘测有限公司提交时间:2017年11月目录摘要 (1)一、总则 (5)(一)规划调整的必要性 (5)(二)规划调整原则 (7)(三)规划调整依据 (8)(四)规划调整的范围和期限 (9)二、规划调整的总体思路 (9)三、规划目标调整 (10)四、“三线”划定情况及村规指标情况 (12)(一)“三线”划定思路 (12)(二)永久基本农田 (12)(三)生态保护红线 (13)(四)城镇开发边界 (13)五、村规划指标情况 (13)六、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15)(一)耕地布局调整 (15)(二)基本农田布局 (15)(三)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16)(四)建设用地管制区调整 (18)七、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0)八、新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 (22)九、规划修改方案的影响评价 (22)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3)(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23)(二)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合理引导用地方向 (24)(三)加强公众参与,强化规划引导和管控作用 (24)(四)完善节约集约举措,提升节约集约水平 (25)(五)强化规划修改方案实施效力,保障方案顺利实施 (25)(六)建立目标考核体系,适时监督规划实施 (25)十一、附表 (27)附表1 梁平区规划调整完善前后主要规划指标情况表 (28)附表2 梁平区规划调整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分析表 (29)附表3 梁平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表 (30)附表4 梁平区耕地调整情况表 (32)附表5 梁平区建设用地调整情况表 (34)附表6 梁平区新增重点建设项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正文:----------------------------------------------------------------------------------------------------------------------------------------------------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类用地,协调城乡区域土地利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有关文件和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我区已编制了《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告,《规划》中相关内容公告如下:(一)批准文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京政函〔2010〕119号)。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为通州区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905.81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06年-2020 年,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更新时点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三)主要规划调控指标1、总量指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到2020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600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用地规模27500公顷(含城镇工矿用地19034.57公顷);耕地保有量33066.67公顷;基本农田指标为29600公顷,其中责任基本农田27733.33公顷、多划定基本农田1866.67公顷。
2、增量指标切实调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完整版)简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简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4年调整完善版(送审稿)简阳市人民政府2017年08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5)一、规划调整的原因与必要性 (5)二、指导思想 (8)三、指导思想 (9)四、规划调整任务 (10)五、规划调整依据 (11)六、规划调整范围 (12)七、规划调整期限 (12)八、区域概况 (13)第二章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 (15)一、规划调整完善基期数据转换 (15)二、土地利用现状 (17)三、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 (18)第三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19)第四章土地利用布局与结构调整 (22)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2)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7)第五章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33)一、市级任务下达 (33)二、目标分解下达乡镇情况 (33)三、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33)四、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34)第六章三线划定 (37)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 (37)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38)三、城镇开发边界线划定 (39)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 (43)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43)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45)四、独立工矿用地区 (46)五、风景旅游用地区 (47)六、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47)七、林业用地区 (48)八、其他用地区 (48)第八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50)一、建设用地空间布局 (50)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50)第九章重点区域土地利用控制 (54)一、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54)二、空港新城空间布局 (56)(一)空港新城土地利用现状 (56)(二)空港新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 (57)(三)空港新城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58)(四)空港新城产业规划 (59)第十章土地综合整治安排 (60)一、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60)二、规划任务安排 (60)三、土地整合整治保障措施 (63)第十一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68)一、交通项目 (68)二、水利项目 (68)三、能源项目 (69)四、环保项目 (69)五、教育项目 (69)六、旅游项目 (69)七、农林项目 (70)八、其他项目 (70)一、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对环境有利影响 (71)(一)与相关法律与其他规划的相符合性评价 (71)(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有利影响 (72)二、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对环境不利影响及减缓措施 (72)(一)耕地减少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及减缓措施 (72)(二)建设用地扩展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及减缓措施 (73)(三)重大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和减缓措施 (74)三、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对环境影响评价 (75)附表1简阳市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表 (77)附表2简阳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78)附表3简阳市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79)附表4简阳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82)附表5简阳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83)附表6简阳市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99)第一章前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满足党中央、国务院的新要求,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的重大变化和相关规划实施,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国土资办发[2015]3号)、《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国土资发[2016]117号)、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7]71号)精神及相关要求,简阳市人民政府组织对《简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调整完善。
崇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崇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崇州市人民政府二O一七年七月目录第一章调整完善的原因及必要性 (4)一、调整完善的原因 (4)二、调整完善的必要性 (4)三、规划调整任务 (5)四、规划调整依据 (6)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8)一、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 (8)二、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11)第三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12)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5)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 (15)二、农用地结构调整 (16)三、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7)第五章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18)一、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18)二、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18)三、加大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建设 (19)第六章三线划定 (20)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 (20)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21)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22)第七章土地环境影响评价 (24)一、土地利用布局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4)二、建设占用耕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5)三、重点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5)四、规划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5)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 (27)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27)二、一般农地区 (27)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28)四、独立工矿用地区 (29)五、风景旅游用地区 (29)六、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30)七、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30)八、林业用地区 (30)九、其他用地区 (31)第九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2)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5)一、中心城区发展规划 (35)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5)第十一章重点建设项目保障情况 (36)一、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用地保障 (36)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 (36)第十二章土地综合整治安排 (39)一、土地综合整治目标任务 (39)二、土地综合整治规模及重点区域 (39)三、保障措施 (40)附表 (42)表一崇州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42)表二崇州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43)表三崇州市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44)表四崇州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47)表五崇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48)表六崇州市各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58)第一章调整完善的原因及必要性一、调整完善的原因为落实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土地规划管控,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四川省委的决策和部署;响应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成都将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也为了进一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具体规定,进一步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保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编制本规划调整完善方案。
夏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夏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夏津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五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调整完善背景 (5)一、区域概况 (5)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5)三、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 (12)四、建设用地适宜性与限制性评价 (15)第二章规划调整完善总则 (18)一、指导思想 (18)二、规划原则 (18)三、规划依据 (19)四、规划期限与范围 (20)五、规划调整完善任务 (21)第三章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调整 (24)一、发展总体目标 (24)二、土地利用发展战略 (26)三、规划控制指标调整 (27)第四章规划空间管控优化 (29)一、土地利用总体格局 (29)二、农业生产空间优化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31)三、生态空间布局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35)四、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37)第五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40)一、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原则 (40)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0)三、新增建设用地分配原则 (43)四、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43)第六章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布局调整 (48)一、重点交通工程项目 (48)二、能源建设项目 (48)三、其他重点建设项目 (49)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调整 (50)一、土地用途分区调整 (50)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调整 (53)第八章土地综合整治 (56)一、土地整治规划总体目标 (56)二、土地整理规划 (56)三、土地复垦规划 (58)四、宜耕后备资源开发规划 (59)五、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 (59)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 (61)一、中心城区范围及现状 (61)二、发展目标与方向 (61)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62)四、中心城区管制分区情况 (63)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65)一、乡级土地利用方向 (65)二、规划指标控制 (66)三、省批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67)四、其他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70)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72)一、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72)二、建立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 (75)三、实施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76)四、提高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 (77)附表: (79)附图: (79)前言《夏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于2010年5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以来,夏津县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措施,在控制和引导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划与二调数据对接工作实施方案XXXX0415
规划与二调数据对接工作实施方案XXXX0415二调数据对接工作方案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科学地统筹城乡建设,更能协调各类用地间的关系,更准确反映当前的用地情况和体现各类用地在规划期发展规律和规划布局,根据2012 年3 月16 日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对原所规划实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 2020 )》所使用的基础数据进行改进和完善,决定采用2009 年底所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作为规划的基础数据库,对原有的规划实现与二调数据的对接工作。
二调数据对接的重点工作和任务是耕地和建设用地指标的科学对接,保证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建设用地面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上级下达的指标不产生冲突。
二调数据对接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现状数据与规划数据的转换要求,对二调成果进行转换,形成规划基期数据。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采用二调数据,落实到 1 :1 万土地利用规划图上。
市、县主城区用地必须采用二调数据,落实到1 :1 万主城区规模控制图上。
经过2006 年至2009 年间的发展,各类用地面积出现变化,建设用地指标已经使用或投入建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存有量变小,甚至有些地方指标出现了缺口,如何发展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是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发展,原来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有些规划在空间布局和结构上不尽合理,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对接后的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对辖区建设用地规模指标需重新确认,可调整建设用地布局,报省厅汇总,统一报省政府审批。
其中已经报批备案的市、县级和部分乡镇级规划(报国务院批准的城市除外),经科学论证,可以对主城区的规模和布局进行调整,可以适当扩大有条件建设区规模,保持规划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市、县级可预留部分机动指标,调节辖区不可预见的项目用地。
仙桃市干河街道办事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仙桃市干河街道办事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仙桃市干河街道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月目录一、前言 0(一)规划目的 0(二)规划任务 0(三)规划依据 0(四)规划范围 (1)(五)规划期限 (1)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一)干河街道办事处概况 (2)(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2)(三)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3)(四)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4)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5)(一)规划指导思想 (5)(二)规划基本原则 (5)(三)土地利用战略 (5)(四)主要规划目标 (6)四、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6)(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6)(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8)五、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0)(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10)(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10)(三)制定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10)(四)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11)(五)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 (11)六、重点村镇和建设项目用地 (12)(一)城镇建设用地 (12)(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13)(三)独立工矿用地 (13)七、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4)(一)稳步增加生态用地 (14)(二)加强防治环境污染 (14)(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4)八、土地利用分区管制 (16)(一)土地用途分区 (16)(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19)九、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 (21)(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21)(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21)(三)土地整治措施 (21)十、村级土地利用控制 (23)(一)村基本农田保护 (23)(二)村建设用地控制 (23)(三)村生态环境保护 (23)十一、“三线”划定情况 (24)(一)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情况 (24)(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情况 (26)(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情况 (27)十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0)(一)规划实施法律措施 (30)(二)规划实施行政措施 (30)(三)规划实施经济措施 (31)(四)规划实施技术措施 (31)(五)规划实施社会措施 (32)附表 (33)一、前言(一)规划目的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各类、各区域用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正确处理好建设用地需求日益扩大和土地资源紧缺、耕地保护的矛盾,为促进干河街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提供土地保障。
高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高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高安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五年十月规划修改名称:高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县(区)级人民政府:高安市人民政府(公章)县(区)级国土部门:高安市国土资源局(公章)市级国土部门:宜春市国土资源局(公章)编制单位:高安市金地勘测规划有限公司负责人:审核人:编制人:编制时间: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前言 (1)一、规划实施评估报告摘要 (3)(一)主要指标执行情况 (3)(二)评估结论 (4)(三)评估建议 (5)二、历次规划修改情况 (5)(一)规划指标与“二调”衔接情况 (5)(二)规划修改情况 (6)三、规划修改方案摘要 (7)(一)规划修改指标来源 (7)(二)规划修改调整规模 (7)(三)规划指标调整情况 (7)(四)规划布局调整情况 (7)(五)管制分区变化情况 (8)四、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9)(一)规划修改项目概况 (9)(二)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20)(三)规划修改的合法性 (21)五、规划修改的指导思想 (22)六、规划修改的原则 (22)七、规划修改的依据 (23)八、规划修改方案 (24)(一)主要规划指标修改 (24)(二)土地利用结构的修改 (25)(三)土地利用分区的修改 (25)(四)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的修改 (26)(五)重点项目及重大工程布局修改 (26)(六)各乡镇规划指标修改 (26)(七)规划图件及规划数据库的修改 (29)九、规划修改方案影响评价 (30)(一)对用地布局的影响评价 (31)(二)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影响评价 (31)(三)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影响评价 (31)(四)对高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 (32)(五)对高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评价 (33)(六)对规划执行情况的影响评价 (33)十、规划修改实施措施 (33)(一)强化本次规划修改效力 (33)(二)加强修改方案实施的动态监测 (33)(三)做好县乡两级规划及数据库的衔接 (33)(四)严格核定项目用地规模 (34)(五)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质量不降低 .. 34 (六)加强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管理 (34)(七)建立健全公共参与制度 (34)(八)完善项目建设影响评估 (35)附表: (36)前言高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属长江中下游平原。
商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商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 2020年)2014年调整完善主要内容一、概况(一)调整完善必要性为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规划的统筹管控能力,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土资源部、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以及商洛市国土资源局部署安排了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商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和商州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商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二)调整完善任务1、开展中期评估。
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摸清状况、分析趋势、找准问题、查明原因,提出改进规划调整和管理的建议。
2、调整规划目标。
依据上级规划下达的规划调控指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战略和规划目标,统筹安排县域内各区域和各类用地,重点落实好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和生态用地规模。
3、优化空间布局。
在坚持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按照布局基本稳定、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要求,对基本农田进行布局优化;根据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调整和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科学安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形成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4、推进“三线”划定。
根据调整后的规划主要调控指标和用地布局,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并与土地用途分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相衔接。
5、更新规划成果。
根据规划调整完善结果,形成调整完善后的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并做好质量核查,保持土地规划数据库的现势性。
(三)规划范围调整范围为商州区行政辖区全部土地,包括范围为商州区行政管辖范围,包括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即城关街道办事处、大赵峪街道办事处、刘湾街道办事处、陈塬街道办事处、杨峪河镇、沙河子镇、夜村镇、北宽坪镇、大荆镇、腰市镇、板桥镇、牧护关镇、麻街镇、三岔河镇、金陵寺镇、杨斜镇、黑山镇、闫村镇。
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SHENZHEN CITY (2009-2020)目 录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8)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 (8)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9)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3)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3)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14)第四章 土地利用调控与空间管制 (16)第一节 土地利用调控 (16)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19)第五章 建设用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23)第一节 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增长 (23)第二节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 (24)第三节 存量建设用地循环利用 (26)第四节 建设用地清退 (29)第五节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30)第六章 农用地保护与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32)第一节 农用地保护 (32)第二节 优化生态用地结构与布局 (34)第三节 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6)第七章 规划体系和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9)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9)第二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39)第三节 中心城区土地用途分区及空间管制 (40)第八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42)第一节 土地整治 (42)第二节 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保障 (42)第三节 重大产业用地保障 (45)第四节 围填海开发 (45)第九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7)第一节 促进土地利用模式转型的政策措施 (47)第二节 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政策措施 (49)第三节 推进土地资产资本管理 (51)第四节 规划实施监督和技术支撑措施 (53)附表 (56)SHENZHEN CITY (2009-2020)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规划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更好发挥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制定本规划。
浅谈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众的拥护和支持。
聊,就不可能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望,如果下基层不带着深厚的感情去联系群众,不和群众打成一片,不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锅饭,同干一样的活,就难以加深对群众的情感。
比如,在政策方案出台前,多征求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拍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袋,拍胸脯,搞一些脱离实际,形成主义,官僚主义,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突不注重客观规律,不讲科学实际的工作计划方案。
每位破口。
”做群众工作必须把基层和群众作为主阵地和工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和农村,多做一些知民情,解民作重心,可是现在少数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平时习惯于忧,暖民心、善民意的事,真正做到把民情掌握在基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听汇报、看材料来了解基层群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众的情况,还有的通过文件发、提要求来做群众工作,层;感情融合在基层,切实把基层和群众工作做深,做如果不深到基层,不到群众一线走一走、听一听、聊一细,做实,做到位。
四、带着感情,着力把握做好群众工作的主动脉——大榭开发区《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于2009年8月获国务院批准,全省11个市级、82个县级和1422个乡级规划于2011年上半年获得批准。
三年多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严格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依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成果和全国第据,认真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以计划管理、项目预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按照“省内统筹”“大稳定、小调审、规划审查为管理手段,建立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有效整”“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总体原则,通过突出耕运行机制。
尤其是《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的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规划重心由保障向保护出台,巩固了规划实施的各项机制的法律地位,充分发转变;通过严格划定“三条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生挥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促进了我省社态保护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实现规划方法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技术方案二〇一六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来源 (4)1.3 总体思路 (4)1.4 工作任务 (5)第二章区域概况及已有资料情况 (5)2.1 区域概况 (5)2.2 已有资料情况 (5)第三章服务措施 (6)3.1 组织管理 (6)3.2 投入人员及办公设施情况 (7)3.3 软件配置 (7)3.4工作计划 (7)3.5 工期保障措施 (8)3.6 后续服务 (9)第四章工作标准 (9)4.1 工作依据 (9)4.2 技术标准 (10)4.3 数学基础 (10)4.4 工作原则 (11)第五章服务流程 (12)5.1 技术路线 (12)5.2 工作步骤 (12)5.3 工作方法 (15)第六章质量控制与检查 (16)4.1质量控制与检查总体原则 (16)4.2质检流程 (16)4.3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16)第六章合理化建议 (17)6.1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利用规划重要性的认识 (17)6.2减少行政干预,有利于规划畅通实施 (18)6.3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制订有利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经济政策 (18)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为了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与适时修改制度,提高规划的现时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基于规划中期评估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文件要求、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会议精神、XXX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工作纲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进一步保障XXX现行土地规划与客观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采购人拟开展“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工作。
1.2 项目来源XXX政府采购项目——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项目采购编号XXX。
1.3 总体思路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新要求,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总体部署要求,依据土地调查和规划评估结果,做好承载力分析,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进一步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1.4 工作任务做好规划评估,要以二次调查成果及其连续变更到2014年的土地数据为基础(具体时间及数据基础按上级要求确定),按统一标准和要求进行,以进一步摸清土地利用状况、分析趋势、找准问题、查明原因,拿出对策建议,广泛调研,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充分衔接,合理调整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科学编制衔接完善方案;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建设用地规模等符合要求,做到图、数和实地相一致,保持土地规划数据库的现势性。
第二章区域概况及已有资料情况2.1 区域概况1、自然地理概况2、经济社会条件2.2 已有资料情况1、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成果资料主要包括文本、图件和数据库,涵盖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农用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设用地调控、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土地综合整治、土地用途分区等内容,是本次项目的工作基础。
2、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以二次调查成果及其连续变更到2014年的土地数据为基础(具体时间及数据基础按上级要求确定)。
第三章服务措施3.1 组织管理为保证本次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拟采用如下组织关系,保质保量完成此次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项目。
图3-1 工作组织关系图技术协调组:由国土资源局及作业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根据有关规程和标准的要求,协调处理相关技术问题,对数据整合过程及数据库成果和质量进行培训指导。
数据加工组:由作业单位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按照有关的作业技术规程和标准的要求,完成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数据整合,并完成数据加工过程中内业自检工作。
质检组:由国土资源局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根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等规程标准的要求,全程跟踪检查,并负责检查验收工作。
3.2 投入人员及办公设施情况计划投入13人,其中:测绘师3名,工程师4名。
投入台式计算机13台、MapGIS K9软件4套、南方CASS软件6套、绘图仪2台、打印机3台以及作业车辆4辆。
3.3 软件配置基于工作的目标、工作基础、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工程量、工期要求、作业队伍情况,按照数据库建库有关标准规范要求,数据作业拟采用以下软硬件配置方案:操作系统:Windows2000/xp/nt/win7系列操作系统平台;操作平台:MapGIS K9操作平台、ArcGIS操作平台;数据格式:数据为MapGIS数据格式、ArcGIS数据格式、mdb 数据库格式。
3.4工作计划计划从本项目中标之日起,成立项目组,启动该项目,计划一年完成衔接完善项目,并制定工作计划如下:2016年03月~2015年04月,实地踏勘与资料搜集,收集国土、发改、规划、统计、住建、林业、环保、交通、水利、旅游、文广、工信等部门相关资料。
2016年04月~2016年05月,完成前期调研,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摸清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实施措施执行情况、规划重大背景变化等情况,为规划评估与调整提供基础依据。
2016年05月~2016年06月,完成规划评估报告,分析规划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规划空间布局管控落实情况、重点项目落实情况,总结存在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
2016年06月~2016年10月,完成规划与二调数据对接、调整规划指标,制定衔接完善方案。
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完成规划数据库变更工作。
2016年12月~2017年01月,完成数据库检查整改等工作。
2017年01月~2017年02月,成果资料整理,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图件、数据库,纸制成果的打印装订,电子成果的备案、存档等。
3.5 工期保障措施为了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各项预期工作,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表,使每个作业组都明确本组所承担的作业范围和完工日期。
(2)保证参加施工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3)建立项目实施期间的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项目组作业组长会议,汇报作业进度,研讨有关问题,一旦出现作业进度与计划进度相差较大(大于10天)时,项目组应立即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上报项目负责人,必要时进行人员及仪器设备车辆的调整。
3.6 后续服务1、服务措施验收后指定两名专业人员在验收合格两年内提供免费的本地化服务。
2、响应时间后续服务期间,我公司与采购人保持沟通畅通,提供24小时电话服务,自采购人发出后续服务需求后,我公司保证在1个工作日指派专业人员上门服务。
第四章工作标准4.1 工作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起施行);(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三)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四)《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五)《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六)《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七)《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04年11月25日起施行);(八)《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九)《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十)《XXX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十一)《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4.2 技术标准(一)《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 (三)《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4.3 数学基础结合XXX的具体情况,本次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成果采用如下数学基准:1、平面基准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3°。
2、高程基准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投影方式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带号41。
4.4 工作原则1.评估前置原则:规划调整前必须进行规划评估,评估是规划修改的前提和基础,凡提出规划修改,应先开展规划评估。
2.保护耕地原则:规划调整以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前提,确保规划调整后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3.优化配置原则:规划调整涉及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其目标比规划修改前趋于合理、优化,科学配置用地。
4.节约集约原则:规划调整涉及的用地标准,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相关要求、准入条件和行业用地标准。
5.公众参与原则: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进行风险评估,举行听证,充分论证,修改方案按程序进行公示。
第五章服务流程5.1 技术路线图5-1 衔接完善技术路线5.2 工作步骤1、收集资料主要收集以下资料:一是土地变更调查的资料、图件;二是XXX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所有资料、图件;三是《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等;四是XXX历年统计资料;五是农业区划、国土规划、水保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专业规划;六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的各种资料、图件;七是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有关资料。
2、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这次规划衔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设在国土资源分局,具体负责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二调衔接完善的组织实施工作。
3、前期调研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摸清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实施措施执行情况、规划重大背景变化等情况,为规划评估与衔接完善提供基础依据。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根据二次调查成果及其连续变更到2014年的土地数据,分析规划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规划空间布局管控落实情况、重点项目落实情况,总结存在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充分利用二次土地调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等成果,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综合考虑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形势,分析对土地规划实施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编制规划评估报告,为启动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