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聚乙烯 CPE 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CPE氯化聚乙烯橡胶的配合及应用

CPE氯化聚乙烯橡胶的配合及应用

CPE(氯化聚乙烯橡胶)的配合及应用氯化聚乙烯C P E和聚氯乙烯P V C很多人会把这两个词混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两个词完全是不同的东西,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氯化聚乙烯(C P E)是聚乙烯分子链上的部分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产物。

氯的质量百分比一般为25%~45%,氯化聚乙烯,为饱和高分子材料,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无味,具有优良的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及着色性能。

韧性良好(在-30℃仍有柔韧性),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分解温度较高。

聚氯乙烯简称P V C,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

是氯乙烯的均聚物。

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脂。

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

氯化聚乙烯CPE的应用范围很广,因为按照原料中聚乙烯的结构、分子结构以及结合率的不同状况,结晶程度也会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品种。

这其中氯含量的影响更大,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物的形态和性能。

通常状况下,当氯化聚乙烯的含氯量在百分之十六到百分之二十三之间时,呈现的是热塑弹性体,此时可以与PVC材料搭配,得到具有高伸长率和附着力的产品。

如果含氯量到达百分之二十四到百分之三十之间,则可以用来制造电线的绝缘层、轮胎、皮带等,因为此时的氯化聚乙烯富有弹性,而且容易改形。

如果含氯量超过百分之三十,而又不超过百分之四十,可以加入PVC材料,制造塑钢材料,继而延伸到家装门窗、管材或者板材的应用。

如果含氯量在百分之四十和百分之五十之间,就可以用来制造人造皮革、沙发外包皮以及汽车内饰等。

如果含氯量超过百分之五十,说明性能足够好,可以作为防腐、阻燃材料使用。

可以看出,氯化聚乙烯可以由含氯量不同变化出各种形态,多样性也是其易用性的根本原因。

氯化聚乙烯CPE性能的几个影响因素如下:1、氯化聚乙烯颗粒大小度。

颗粒的大小一定要均匀,否则溶解性差。

如果颗粒小的话可能会形成块状的氯化聚乙烯,范围一定要控制在0.1-200μm。

氯化聚乙烯(CPE)

氯化聚乙烯(CPE)

氯化聚乙烯(CPE)
一.简介
CPE是氯化聚乙烯(chlorinated polyethylene)的缩写,是由高密度聚乙烯经过氯化后的产物,外观为白色细小颗粒。

二、CPE的性能
1、优异的耐老化性,可在恶劣气候和苛刻环境下使用,对臭氧有充分的抵抗性。

2、优异的难燃性,无自燃性。

3、优异的低温韧性,可在-20℃保持柔韧性,适宜做UPVC制品的抗冲改性剂。

4、优异的耐化学药品性,对多数化学药品表现惰性,抗各种酸碱的腐蚀。

5、良好的加工性能,易于加工成型。

6、极好的使用安全性,不会对人体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7、优异的稳定性。

三、质量指标
备注:CM135B和CM140B可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不同门尼粘度的产品。

四、CPE的主要用途
CPE具有塑料和橡胶的双重性能,与其它塑料和橡胶有良好的相容性,因而除少数用作主体材料外,CPE多数与橡胶或塑料并用。

CPE与塑料并用时主要是做改性剂,其最主要的用途是作硬聚氯乙烯(UPVC)制品的抗冲改性剂,改善UPVC的抗冲击性能和低温性能,可用于制造UPVC门窗型材、管材及注射制品等。

与橡胶并用时,CPE主要是改善橡胶的阻燃性、绝缘性、耐老化性等。

另外,CPE135C可用作阻燃ABS树脂的改性剂,也可用作注射PVC、PC、PE 的抗冲击改性剂。

CPE(氯化聚乙烯)

CPE(氯化聚乙烯)

CPE(氯化聚乙烯材料)编辑氯化聚乙烯(CPE)是聚乙烯分子链上的部分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产物。

氯的质量百分比一般为25%~45%,氯化聚乙烯,为饱和高分子材料,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无味,具有优良的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及着色性能。

韧性良好(在-30℃仍有柔韧性),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分解温度较高。

中文名氯化聚乙烯外文名Chlorinated Polyethylene目录1. 1简介2. 2CPE防水卷材简介编辑英文名:Chlorinated Polyethylene结构式:[ CH2-CHCl-CH2-CH2 ]n英文简称:CPE 或CM氯化聚乙烯(CPE)为饱和高分子材料,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无味,具有优良的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及着色性能。

氯化聚乙烯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取代反应制得的高分子材料。

根据结构和用途不同,氯化聚乙烯可分为树脂型氯化聚乙烯(CPE)和弹性体型氯化聚乙烯(CM)两大类。

树脂型CPE在产品中又称为A型料,弹性体橡胶型CPE又成为B型料!应用: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对高性能阻燃橡胶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电线电缆行业、汽车配件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对橡胶型CPE的消费需求。

橡胶型CPE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耐热氧臭氧老化、阻燃性佳的特种合成橡胶。

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煤矿用电缆、UL及VDE等标准中规定的电线),液压胶管,车用胶管,胶带,胶板,PVC型材管材改性,磁性材料,ABS改性等等。

CPE防水卷材编辑以氯化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多种化学助剂,经混炼、挤出成型和硫化等工序加工则制成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按有无复合层分类,无复合层的为N类、用纤维单面复合的为L类、织物内增强的为W类。

在高速铁路等工程项目中有广泛应用。

立高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建设项目外连网Construction Project Extranet 建设项目外连网。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氯化聚乙烯(CPE)的检验标准。

可能你会问,氯化聚乙烯是啥呀?其实呀,它就像一个小小的神奇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呢。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一些塑料管道,可能就用到了氯化聚乙烯。

那怎么知道这个氯化聚乙烯好不好呢?这就需要检验标准啦。

就像我们检查自己的小玩具有没有坏掉一样,氯化聚乙烯也有它要检查的地方。

它的外观是很重要的一点哦。

好的氯化聚乙烯看起来应该是比较均匀的。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有一次我看到一种塑料产品,它表面坑坑洼洼的,后来才知道是氯化聚乙烯的质量不太好,没有达到外观均匀的标准。

就像我们画画,如果颜料涂得一块一块的,不均匀,那这幅画就不好看啦。

还有它的颜色。

正常的氯化聚乙烯颜色应该是比较稳定的。

如果颜色一会儿变深,一会儿变浅,那可就有问题了。

这就好比我们穿的衣服,如果颜色老是变来变去,那肯定不是好衣服。

我有个小伙伴,他有个小文具,刚开始是蓝色的,过了几天就变得有点发绿了,这就很奇怪。

后来才知道是里面的材料像氯化聚乙烯这种没有达到颜色稳定的标准呢。

再说说它的性能方面的检验。

它的韧性很关键。

想象一下,一个用氯化聚乙烯做的小袋子,如果轻轻一扯就破了,那这个氯化聚乙烯肯定不行。

就像我们的小橡皮筋,如果没有弹性,一拉就断,那就不好玩了。

有一次我在超市看到一个装小零食的袋子,特别薄,我不小心轻轻一拽,袋子就破了,里面的零食都掉出来了。

这就说明这个袋子的材料,可能氯化聚乙烯在韧性这个检验标准上没有过关。

另外呢,它的耐热性也很重要。

如果氯化聚乙烯做的东西,一遇到稍微热一点的东西就变形了,那肯定是不合格的。

比如说,我们用氯化聚乙烯做的小杯子,如果倒进去一点温水就变得歪歪扭扭的,那这个杯子还怎么用呀?氯化聚乙烯的检验标准就像是一个严格的老师,只有达到这些标准的氯化聚乙烯,才能在我们的生活里好好地发挥作用,让我们用到质量好的塑料产品呢。

现在是不是对氯化聚乙烯的检验标准有一点了解啦?。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编号:QN/ZCJT-01-004-0801 1 范围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氯化聚乙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反应后,制得的氯化聚乙烯。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528-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3402.1-2005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GB/T 7139-2002塑料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氯含量的测定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3 技术要求3.1 外观:白色粉末。

3.2 技术指标表1 氯化聚乙烯的技术指标4 试验方法4.1 挥发物含量: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5.4执行。

4.2 筛余物4.2.1 检验仪器孔径为0.9mm的标准筛;托盘天平,感量为0.2g;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4.2.2 实验步骤4.2.2.1 称取50g样品(精确至0.1g)置于40目筛内,用手工振动过筛,过筛至CPE不再通过筛孔为止,称量筛余物(精确至0.01g)。

4.2.2.2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测定。

4.2.3结果表示筛余物(%)=m/m0×100%式中:m——留在筛上试样,gm0——称取总试样,g以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精确到小数一位。

4.3 Ca2+离子含量的测定4.3.1 仪器三角烧瓶:250ml;分析天平:测量范围0~200g、分辨率0.1mg、准确度等级3级;其他常规实验室器具;4.3.2 试剂4.3.2.1 盐酸溶液:1+1;4.3.2.2三乙醇胺溶液:1+3;4.3.2.3 EDTA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4.2.2.4氢氧化钠溶液:100g/L;4.3.2.5 钙指示剂4.3.3 溶液配置称取20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1000ml水溶解,储存于试剂瓶中。

4.3.4 溶液标定称取0.15克(精确至0.0001克)在800±5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用少量水湿润,加2ml 盐酸溶液(20%)溶解,加100ml水,用氨水溶液(10%)调节PH至7~8,加10ml氨-氯化氨缓冲溶液,及5滴0.5%铬黑T指示剂,用配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溶液由紫色变为纯兰色,同时做空白。

氯化聚乙烯检验规范

氯化聚乙烯检验规范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化聚乙烯橡胶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储存运输等要求。

2.引用标准
GB/T1232.1 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
门尼粘度的测定
GB/T24131 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GB/T4498.1 橡胶灰分含量的测定
GB/T3510 未硫化胶塑性的测定快速塑性计法
3.技术要求
4.检验规则:
生胶取样方法:
4.1 整批胶包的总数选取大样胶包的数量
≤40 2
40-100 3
>100 4
4.2 从所有样本胶包中选取一个或数个份样时,每个胶包上取500g小样品。

4.3 根据试样的需要,份样的总质量为600-1500g。

4.4 用清洁的包装材料将小样品包装好,作好标记。

抽样检验结果中任何一项达不到技术要求时,则该批产品应降级或判为不合格品。

抽样检验结果中任何一项达不到技术要求时,则该批产品应降级或判为不合格品。

5.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5.1 包装、重量和尺寸
包装使用聚丙烯编织袋包装。

每包净重25kg±0.2kg;
5.2 堆放胶料的仓库,要求通风良好、干燥、不漏雨,仓库内气温不应超过35℃,并尽量保持较低的相对湿度。

胶料不得受阳光直射。

5.3 仓库要清洁;胶包不得与铜和锰的盐类或氧化物接触,不得与油类和易燃物品一起贮放。

5.4 胶包运输时须用清洁车厢装运,盖好篷布,以防阳光照晒、雨水淋湿导致橡胶发霉变质。

CPE(氯化聚乙烯)结构特征与应用介绍

CPE(氯化聚乙烯)结构特征与应用介绍

CPE(氯化聚乙烯)结构特征与应用介绍1、氯化聚乙烯,英文全名为Chlorinated Polyethylene,简写CPE。

氯化聚乙烯CPE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氢原子部分被氯原子取代得到的材料。

CPE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无味。

2、用低压聚乙烯HDPE制得的氯化聚乙烯,其耐高温热老化性能比用高压聚乙烯制得的氯化聚乙烯要好。

一般常用密度为0.93~0.96g/cm3,平均分子量为5~25万,熔融指数在0.01~2.0g/10min 之间的聚乙烯来制造氯化聚乙烯。

氯化聚乙烯的氯化程度对其性能影响很大。

氯含量低于15%时是塑料;氯含量为16~24%时是热塑性弹性体;氯含量在25~48%之间为橡胶状弹性体;氯含量为49~58%时为类似皮革状的半弹性硬聚合物;氯含量高至73%时则成为脆性树脂。

在高压聚乙烯中引进约27%的氯,结晶就完全消失,而在结晶度较高的低压聚乙烯中引进约30%的氯,结晶也会完全消失。

作为橡胶弹性体,氯含量最好在30~40%范围内。

目前商品氯化聚乙烯橡胶的含氯量大多在25~45%范围内。

一般氯含量增大时,耐油、耐透气性、阻燃性变好;氯含量降低,则耐寒性、回弹性、抗压弯曲性能较佳。

2、氯化聚乙烯CPE的特征1) CPE是一种饱和橡胶,有优秀的耐热氧老化、臭氧老化、耐酸碱、化学药品性能。

2)CPE耐油性能优秀,其中耐ASTM 1号油、ASTM 2号油性能极佳,与NBR相当;耐ASTM 3号油性能优良,优于CR,与CSM相当。

3)CPE中含有氯元素,具有极佳的阻燃性能,且有燃烧防滴下特性。

其与锑系阻燃剂、氯化石蜡、Al(OH)3三者适当的比例配合可得到阻燃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阻燃材料。

4)CPE无毒,不含重金属及PAHS,其完全符合环保要求。

5)CPE具有高填充性能,可制得符合各种不同性能要求的产品。

CPE的加工性能好,门尼粘度(ML121 1+4)在50-100间有多种牌号可供选择。

3、氯化聚乙烯可分为树脂型氯化聚乙烯(CPE)和弹性体型氯化聚乙烯(CM)两大类。

氯化聚乙稀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

氯化聚乙稀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

氯化聚乙稀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一、评定依据:GB12953-2003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二、范围及用途:本标准适用于防水工程用以氯化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防水卷材,包括无复合层、用纤维单面复合及织物内增强的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主要用于屋面防水及地下工程防水。

三、材料分类与标记1、类型:(1)产品按有无复合层分类,无复合层的为N类、用纤维单面复合的为L类、织物内增强的为W类。

(2)每类产品按物理性能分为I型和II型。

2、规格:(1)卷材长度规格为:10m、15m、20m。

(2)厚度规格为:1.2mm、1.5mm、2.0mm。

3、标记:(1)按产品名称代号(CPE),外露或非外露使用、类、型、厚度、长×宽和标准顺序标记。

(2)示例:长20m、宽1.2 m、1.5mm、II型L类外露使用聚氯乙稀防水卷材标记为:CPE外露L L1.5×1.2GB12953-2003四、试验条件试样的停放时间和环境温度按下列要求:1、试验前需要将试样提前24h放入试验室中,在标准温度23土2℃下调整24h后试验。

2、试验室温度控制在23±2℃范围内,相对湿度60±15%。

五、样品的数量及尺寸制备1、取样方法1.1一同类型的10000m2片材为一批,随机抽取3卷进行尺寸和外观检验;上述检验合格的样品中再随机抽取1卷,在距外层端部500mm处裁取3m进行物理性能检验。

1.2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将抽取的一卷卷材放置于工作台面上展开,切除距外层卷材500 mm,顺纵向切取长度3m的全幅卷材2块,一块作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用,另一块备用。

1.3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数量和尺寸,将调整好的试样进行切取,见表 2表2序号项目符号尺寸(纵向×横向)/ mm 数量1 拉伸性能A、A1120×25 各62 不透水性 D 150×150 33 低温弯折性 E 100×50 2六、试验器具1、台秤:测量范围0~100 kg,最小分度值为0.2kg。

氯化聚乙烯介绍

氯化聚乙烯介绍

1万吨/年氯化聚乙烯项目分析(仅供参考)前言氯化聚乙烯(CPE)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它由高密度聚乙烯在加压条件下经氯气氯化而得。

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一CH2-CH2-、一CH2-CHC1-、—CHC1-CHC1 一的链段,因此亦可视为乙烯一氯乙烯一1,2-二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

由于3组分的含量、排列次序以及聚合结晶度的不同,CPE兼具热塑性树脂(硬质树脂、半透明树脂)和弹性体橡胶等特性。

由于CPE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优异的耐热、耐老化及阻燃等性能,能广泛用于热塑料共混改性。

氯化聚乙烯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而制得的含氯聚合物。

根据HG/T2704-2002标准规定,可分为通用型氯化聚乙烯(CPE)和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两类,通用型氯化聚乙烯(CPE)包括CPE135、CPE230、CPE235;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包括CM135. CM140oCPE可以方便地与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树脂混合使用, 经CPE改性的塑料制品,将大幅度地提高冲击强度和低温韧性,同时抗化学品性和阻燃性也相应提高,在高温下使用还能长期不老化,为此CPE被广泛地用于生产各种塑料异型材、建筑材料、管材、管件及汽车通风器材零配件及电器外壳等。

CPE 乂是一种高性能、高质量的特种橡胶,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乙丙橡胶、丁丙橡胶、氯苯橡胶等并用生产橡胶制品,生产出的制品使用寿命长、抗紫外线,无论环境气候如何恶劣,都能长期保持橡胶的固有性能。

基于上述特点,CPE 可以用于生产在街道、矿井、寒冷地区恶劣条件下使用的各种橡胶制品,如「阻燃耐酸胶管、胶鞋、防水卷材、窗用橡胶封条,特别适用于生产彩色橡胶制品。

CPE 的电性能也十分优异,受热和受压后变形性小,而且耐臭氧性能好,是良好的电线电缆包覆材料,可用于生产普通电缆、难燃及耐高温的电缆,如汽车引火线、高压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及耐热电缆等。

从1998年下半年起,各地纷纷上马CPE,这不仅有益于氯碱厂平衡C12、开发氯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对今后开发更多种类氯化高聚物产品有着重大的意义,其至对引进国外氯化高聚物装置起着承上启下的基础作用,尤其是氯碱厂建CPE装置有着独特的便利条件。

cpe断裂伸长率

cpe断裂伸长率

cpe断裂伸长率CPE断裂伸长率是衡量CPE材料断裂前的延展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CPE,即氯化聚乙烯(Chlorinated Polyethylene),是一种合成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候性,常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如电线电缆的绝缘层、管材、密封件等。

断裂伸长率是指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试样断裂前所能达到的最大延展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断裂伸长率是衡量材料在拉伸条件下的塑性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

CPE断裂伸长率的测定通常通过标准拉伸试验完成。

首先需要制备符合标准要求的试样,常见的试样形状包括等宽条形试样和真空型杯状试样。

试样的制备需要遵循标准要求,包括尺寸、形状、表面处理等。

制备好的试样被夹持在拉伸试验机上,然后以一定的速度施加拉伸力,直至试样断裂为止。

在试验过程中,拉伸试验机会记录下拉伸力和伸长量随时间的变化,从而获得断裂伸长率。

CPE断裂伸长率的大小与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工艺有关。

常用的改性方法包括底物改性、交联改性和混合改性等。

底物改性是指通过在氯化聚乙烯分子链上引入其他功能基团或进行共混改性,以提高材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交联改性是通过引入交联剂使材料生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混合改性是指将CPE与其他基础材料进行合金化改性,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CPE断裂伸长率的重要性在于它与材料的使用性能密切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材料常常需要承受拉伸或挤压等力学应力,而延展性能良好的材料能够有效地缓解应力集中,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例如,在电线电缆绝缘层的应用中,CPE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决定了其能否适应电缆在使用中的弯曲变形,从而防止绝缘层的开裂和破损。

除了断裂伸长率,CPE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指标也需要进行评估,如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冲击强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综合评价材料的综合性能,并为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CPE断裂伸长率是衡量CPE材料断裂前的延展性能的重要指标。

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产品指南

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产品指南

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产品指南1.定义以氯化聚乙烯树脂和适量的丁苯橡胶为主要原料,加入多种化学助剂,经密炼、过滤、挤出成型和硫化等工序加工制成的防水卷材。

2.规格幅宽:1000㎜、1100㎜、1200㎜厚度:1.2㎜、1.5㎜、2.0㎜长度:20m3.相关标准3.1产品执行标准:JC/T684-1997《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3.2设计及施工规范: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45—200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4.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厚度选用表5.产品主要技术参数6.与相关产品的比较该类卷材属于橡塑共混类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兼具氯化聚乙烯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橡胶的高弹性。

除尺寸稳定性(加热收缩率)不如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外,其他材性指标均与三元乙丙防水卷材相当。

7.施工方法冷粘或自粘。

8.选用要点配套胶粘剂的粘结剥离强度≥15N/10㎜,用于地下防水时还应满足浸水168h 后保留率>70﹪的要求。

氯化聚乙烯(CPE)防水卷材产品指南1.定义以氯化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多种化学助剂,经混炼、挤出成型和硫化等工序加工制成的防水卷材。

2.分类按有无复合层分类,无复合层的为N类、用纤维单面复合的为L类、织物内增强的为W类。

每类产品按理化性能分为Ⅰ型和Ⅱ型。

3.规格幅宽:1000㎜、1100㎜、1200㎜厚度:1.2㎜、1.5㎜、2.0㎜长度:10m、15m、20m4.相关标准4.1产品执行标准:GB12953-2003《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4.2设计及施工规范: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45—200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5.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厚度选用表6.产品主要技术参数7.与相关产品的比较该类卷材具有拉伸强度较高、延伸性和耐老化性能良好等特点,使用配套粘结剂可保证搭接缝粘结的可靠性。

CPE产品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CPE产品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CPE产品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CPE薄膜检验标准:1 CPE薄膜产品定义本检验标准适⽤于以聚⼄烯树脂为主要原料,⽤流延法制成的薄膜(简称流延薄膜)产品,适⽤于印刷复合基材,⾷品包装膜,袋及农⽤薄膜等。

2 外观质量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3 厚度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 每卷薄膜的接头数、每段长度应符合表3规定。

每个接头应⽤有⾊胶粘带对接牢固。

4 物理性能4.1 产品性能:合格品应符合表4规定,不符合者为等外品。

5卫⽣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6 试验⽅法6.1 取样⽅法:在供试验⽤的薄膜卷上,去掉表⾯三层,再裁取⾯积为5平⽅⽶的样品三⾄四层,作外观、规格和物理机械性能及热封性能的测试。

6.2 试验环境及试样处理时间:温度:25±2°C;湿度:45% ~ 60% ;预处理时间:不⼩于4 ~ 8⼩时。

6.3 规格尺⼨及偏差6.3.1 宽度和端⾯偏差采⽤精度为1mm的钢直尺进⾏测量。

6.3.2 厚度测量采⽤精度为1µm的测厚仪,延宽度⽅向每10mm测量⼀次,记录下测量值,并计算厚度的平均值和极限偏差。

6.4 外观在⾃然光或40⽡⽇光灯条件下进⾏。

6.5 拉伸试验及断裂伸长率按GB/T13022规定进⾏,试样采⽤Ⅱ型,试验速度200±50mm/min。

6.6 雾度按GB/T 2410-1980进⾏测定。

6.7 摩擦系数按GB/T 10006-1988进⾏测定。

6.8 表⾯张⼒按GB/T 14216-1993进⾏测定。

6.9 热封性能本公司的薄膜热封实验规定,在热封压⼒为0.2MPa,热封时间为1秒的条件下热封薄膜,然后在拉⼒机测试热封试样的热封强度。

热封温度为将试样拉断时所对应的温度。

6.10 防雾性:将防雾膜做成⼀个⼩⽅底袋,并在近袋⼝上⽅处冲4~6个直径Φ8左右的⼩孔,后装⼊100~200g左右的冷⽔,并封住袋⼝,放⼊恒温箱中,恒温90±5°C,2⼩时后每隔1⼩时打开恒温箱的隔热门观察⼀次(⼩玻璃门不能打开),直⾄看到防雾袋开始变成不透明,膜⾯有⼤量雾珠。

cpe融化温度

cpe融化温度

CPE融化温度1. 介绍CPE(氯化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

而CPE的融化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影响着CPE在加工过程中的可塑性和热稳定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CPE的融化温度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测定方法和应用。

2. CPE的融化温度及其影响因素CPE的融化温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CPE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所需的温度。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子结构、分子量、添加剂等。

2.1 分子结构CPE是由聚乙烯基链上交替连接氯原子和乙烯基单元组成的共聚物。

氯原子的引入使得CPE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融化温度。

当氯原子含量较高时,CPE分子链之间相互作用增强,融化温度也相应提高。

2.2 分子量CPE的分子量对其融化温度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分子量较高的CPE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融化温度。

这是因为分子量较高的CPE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需要更高的能量才能使其融化。

2.3 添加剂在CPE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常常会添加一些助剂和稳定剂来改变其性能和提高其热稳定性。

这些添加剂也会对CPE的融化温度产生影响。

例如,添加抗氧化剂可以降低CPE的融化温度,而添加增塑剂则可以提高其可塑性。

3. CPE融化温度的测定方法3.1 差热分析法(DSC)差热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聚合物材料熔点和热性能的方法。

通过测量样品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变化,可以确定材料的熔点和固-液相变过程。

在测定CPE融化温度时,可以使用差热分析仪将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范围内,并记录样品的热量变化。

通过分析热量变化曲线,可以确定CPE的融化温度。

3.2 熔体流动指数测定法(MFI)熔体流动指数是衡量聚合物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流动性能的指标。

通过测量在一定条件下材料通过孔隙流动的速度,可以间接反映出材料的粘度和融化温度。

对于CPE材料,可以使用熔体流动仪来进行测定。

CPE氯化聚乙烯相关说明

CPE氯化聚乙烯相关说明

氯化聚乙烯(CPE)
∙产品简介
氯化聚乙烯(简称CPE)是由特种高密度聚乙烯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而制得的一种非结晶或微结晶的白色细颗粒状弹性体,柔软性好,脆化温度低,它具有良好的耐候、耐老化、耐化学药品、耐臭氧、阻燃等特性,可与各种塑料、橡胶相容,填充性能优良.根据产品性能不同,CPE可用作抗冲击改性剂、塑料改性相容剂以及合成特种橡胶.
∙性能及质量指标
氯化聚乙烯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热、耐臭氧、难燃性、耐化学药品等性能,同时因分子链上有极性与非极性链段,可与PVC、PS、PC及橡胶掺混,相容性良好,因此可用来制造塑料合金,改善有关材料的综合性能.
CPE具体质量指标如下:
三、用途。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详细参考)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详细参考)

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详细参考)氯化聚乙烯(CPE)检验标准编号:QN/ZCJT-01-004-0801 1 范围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氯化聚乙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反应后,制得的氯化聚乙烯。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528-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3402.1-2005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GB/T 7139-2002塑料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氯含量的测定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3 技术要求3.1 外观:白色粉末。

3.2 技术指标表1 氯化聚乙烯的技术指标4 试验方法4.1 挥发物含量: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5.4执行。

4.2 筛余物4.2.1 检验仪器孔径为0.9mm的标准筛;托盘天平,感量为0.2g;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4.2.2 实验步骤4.2.2.1 称取50g样品(精确至0.1g)置于40目筛内,用手工振动过筛,过筛至CPE不再通过筛孔为止,称量筛余物(精确至0.01g)。

4.2.2.2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测定。

4.2.3结果表示筛余物(%)=m/m0×100%式中:m——留在筛上试样,gm0——称取总试样,g以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精确到小数一位。

4.3 Ca2+离子含量的测定4.3.1 仪器三角烧瓶:250ml;分析天平:测量范围0~200g、分辨率0.1mg、准确度等级3级;其他常规实验室器具;4.3.2 试剂4.3.2.1 盐酸溶液:1+1;4.3.2.2三乙醇胺溶液:1+3;4.3.2.3 EDTA 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4.2.2.4氢氧化钠溶液:100g/L;4.3.2.5 钙指示剂4.3.3 溶液配置称取20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1000ml水溶解,储存于试剂瓶中。

氯化聚乙稀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

氯化聚乙稀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

氯化聚乙稀防水卷材检验实施细则一、评定依据:GB12953-2003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二、范围及用途:本标准适用于防水工程用以氯化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防水卷材,包括无复合层、用纤维单面复合及织物内增强的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主要用于屋面防水及地下工程防水。

三、材料分类与标记1、类型:(1)产品按有无复合层分类,无复合层的为N类、用纤维单面复合的为L类、织物内增强的为W类。

(2)每类产品按物理性能分为I型和II型。

2、规格:(1)卷材长度规格为:10m、15m、20m。

(2)厚度规格为:1.2mm、1.5mm、2.0mm。

3、标记:(1)按产品名称代号(CPE),外露或非外露使用、类、型、厚度、长×宽和标准顺序标记。

(2)示例:长20m、宽1.2 m、1.5mm、II型L类外露使用聚氯乙稀防水卷材标记为:CPE外露L L1.5×1.2GB12953-2003四、试验条件试样的停放时间和环境温度按下列要求:1、试验前需要将试样提前24h放入试验室中,在标准温度23土2℃下调整24h后试验。

2、试验室温度控制在23±2℃范围内,相对湿度60±15%。

五、样品的数量及尺寸制备1、取样方法1.1一同类型的10000m2片材为一批,随机抽取3卷进行尺寸和外观检验;上述检验合格的样品中再随机抽取1卷,在距外层端部500mm处裁取3m进行物理性能检验。

1.2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将抽取的一卷卷材放置于工作台面上展开,切除距外层卷材500 mm,顺纵向切取长度3m的全幅卷材2块,一块作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用,另一块备用。

1.3物理性能试验样品的切取数量和尺寸,将调整好的试样进行切取,见表 2表2序号项目符号尺寸(纵向×横向)/ mm 数量1 拉伸性能A、A1120×25 各62 不透水性 D 150×150 33 低温弯折性 E 100×50 2六、试验器具1、台秤:测量范围0~100 kg,最小分度值为0.2kg。

聚氯乙烯检测标准

聚氯乙烯检测标准

聚氯乙烯检测标准
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建筑材料的塑料,但其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聚氯乙烯及其制品中残留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聚氯乙烯检测需要遵循一系列标准和规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聚氯乙烯检测标准包括ISO 10678和ASTM D5116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检测方法、样品的制备和分析、测试条件和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聚氯乙烯残留的有害物质包括塑化剂、溶剂、添加剂等。

其中,塑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有害物质之一。

常见的塑化剂有邻苯二甲酸酯、环氧化油、磷酸酯等。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肝脏损伤等不良影响。

聚氯乙烯的检测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技术。

这些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可靠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成为聚氯乙烯检测的主要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聚氯乙烯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不仅取决于其残留的有害物质水平,还取决于其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使用环境等诸多因素。

因此,在使用聚氯乙烯制品时,需要注意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遵守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

- 1 -。

常用氯化聚乙烯(CPE)护套料说明书

常用氯化聚乙烯(CPE)护套料说明书

XH-01A[或称SE4]护套胶料说明(即65℃一般不延燃橡皮护套胶料)本公司经过多次配方试验和性能测试以及对多种材料的精心选择,研制出XH-01A(或称SE4)胶料,无论是硫化胶试片性能还是挤橡连续硫化生产出的电缆护套橡皮性能,均达到和超过相关保准规定。

根据GB7594.5-87规定,适用于电线电缆一般不延燃橡皮护套,其橡皮应由氯丁橡胶或其它相当材料的混合物组成。

适用的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65℃,根据电缆的结构、使用环境和产品的要求等,可与工作温度为70℃的绝缘橡皮配合使用。

根据GB5013.4-1997规定,YZW和YCW外层护套橡皮应为SE4型护套橡皮,GB5013.1-1997规定的SE4型为氯丁橡胶混合物或其它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材料。

上述两个标准规定的护套橡皮型号,从材料组成和机械物理性能来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热老化温度,XH-0175℃,而SE4型是70℃。

XH-21A护套胶料说明(即85℃一般不延燃橡皮护套胶料)本公司经过多次配方试验和性能测试以及对多种材料的精心选择,研制出XH-21A胶料,无论是硫化胶试片性能还是挤橡连续硫化生产出的电缆护套橡皮性能,均达到和超过相关标准规定。

根据GB7594.5G规定,适用于电线电缆一般不延燃橡皮护套,其橡皮应由氯丁橡胶或其它相当材料的混合物组成。

适用的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85℃,根据电缆的结构、使用环境和产品的要求等,可与工作温度为90℃的绝缘橡皮适用。

GB9331-88船用电缆有耐低温要求,因此,XH-21ACPE胶料要满足一般耐寒要求。

GB9331-88船用电缆有成束燃烧的要求,因此,XH-21ACPE胶料要满足用户需要,达到很高的氧指数,实测氧指数为42,满足GB12666.5-90成束燃烧A类和B类试验要求XH-03A及XHFC 矿用电缆护套胶料说明(即65℃一般阻燃橡皮护套胶料)本公司经过多次配方试验和性能测试以及对多种材料的精心选择,研制出XH-03A及XHFC矿用电缆护套胶料,无论是硫化胶试片性能还是挤橡连续硫化生产出的电缆护套橡皮性能,均达到和超过相关标准规定。

辐照交联105℃氯化聚乙烯CPE橡皮电缆护套料性能指标

辐照交联105℃氯化聚乙烯CPE橡皮电缆护套料性能指标

辐照交联105℃氯化聚乙烯CPE一般不延燃橡皮电缆护套料
CPE橡皮护套料,是以CPE橡胶为基料,加入各种助剂,经精心混炼而成的护套料,具有优良的硫化性能、加工工艺性能、机械物理性能、老化性能和绝缘性能。

可用普通PVC放电缆挤出机挤出放线,不需要用橡胶专用挤出机放电缆线,也不需要蒸汽硫化。

如不进行辐照交联也能使用,辐照交联后性能更好。

本公司上海东亚塑业集团技术中心苏州业务处陈新荣可提供橡胶颗粒材料,也可提供橡胶片材料。

同时转让配方技术。

供辐照交联105°C 氯化聚乙烯CPE 电缆料配方,本公司可提供辐照交联105°C 氯化聚乙烯CPE电缆料● 性能达到美国UL62要求的耐热105.C的CPE电缆料. 采用电子辐照,产品无异味。

可特制高回弹手感柔软的产品。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聚乙烯(C P E)检验标准
编号:QN/ZCJT-01-004-0801
1 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氯化聚乙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反应后,制得的氯化聚乙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528-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3402.1-2005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
GB/T 7139-2002塑料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氯含量的测定
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白色粉末。

3.2 技术指标
表1 氯化聚乙烯的技术指标
4.1 挥发物含量: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
5.4执行。

4.2 筛余物
4.2.1 检验仪器
孔径为0.9mm的标准筛;托盘天平,感量为0.2g;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
4.2.2 实验步骤
筛余物(%)=m/m0×100%
式中:
m——留在筛上试样,g
m0——称取总试样,g
以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精确到小数一位。

4.3 Ca2+离子含量的测定
4.3.1 仪器
三角烧瓶:250ml;分析天平:测量范围0~200g、分辨率0.1mg、准确度等级3级;其他常规实验室器具;
4.3.2 试剂
;三乙醇胺溶液:1+3;05mol/L;氢氧化钠溶液:100g/L;钙指示剂
4.3.3 溶液配置
称取20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1000ml水溶解,储存于试剂瓶中。

4.3.4 溶液标定
称取0.15克(精确至0.0001克)在800±5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用少量水湿润,加2ml盐酸溶液(20%)溶解,加100ml水,用氨水溶液(10%)调节PH至7~8,加10ml氨-氯化氨缓冲溶液,及5滴0.5%铬黑T指示剂,用配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溶液由紫色变为纯兰色,同时做空白。

4.3.5 浓度计算
C(EDTA)=m×1000/[(V1-V2)×81.398]
式中:
m:氧化锌的质量g
V1:EDTA的体积ml
V2:空白消耗EDTA的体积ml
81.398:氧化锌的分子量
4.3.6 实验步骤
称取样品0.4g(准确至0.0002g),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少量酒精润湿,加1:1 HCl 5ml加入三角瓶中,加100ml水,置于电炉上加热,保持微沸5—10min,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加钙指示剂,用10%NaOH溶液调至酒红色,加5ml三乙醇胺隐蔽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颜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4.3.7 计算结果
Ca%=CV×40.08×10-3×100/m
式中:
C:EDTA的浓度mol/l
V:EDTA的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g
40.08:钙的分子量
4.3.8 结果的表示:结果取两个平行试样的算术平均值,平行试样单个测定值与平均的相对误差大于2%时,必须重做。

4.4 氯含量测定:按照GB-T7139-2002《塑料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氯含量的测定》执行。

4.5 表观密度的测定:按GB 3402-94 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树脂命名《附录A》进行。

4.6 热稳定时间
4.6.1 实验原理
CPE受热分解产生的酸性氯化氢气体使刚果红试纸变蓝。

4.6.2 实验仪器和试剂
油浴:(控制温度:0-300℃); 温度计:0—300℃,分度值为0.5℃。

;试管,规格:外径:15mm×150mm;秒表,精确到1秒
4.6.3 实验步骤
±1℃的油浴中,浸入深度要使样品的表面低于油面,且不使试管底端与油浴底部相接触。

4.7 燃烧残余物的测定
4.7.1 原理:有机物在微波或高温燃烧后成气体,无机物成为氧化物或者氯化物而保留。

4.7.2 仪器和设备:工业用马福炉
4.7.3 分析步骤
称取1克试样(准确到0.0001克)于称量瓶中,在800℃的马福炉中燃烧2小时,在干燥器中放置15分钟,称量燃烧残余物。

4.7.4 结果计算
X%=(m2-m)×100/(m1-m)
式中:
m1:试样与称量瓶的质量g
m2:燃烧后试样与称量瓶的质量g
m:称量瓶的质量g
4.8 白度测定
4.8.1 仪器和设备:白度计:带有标准白度板和工作白度板,分度值0.2度;标准白度板必须定期校正
4.8.2 分析步骤
4.8.3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
绝对差不大于0.5度
4.9 熔融热测定: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
5.3执行。

4.10 有色粒子数测定: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
5.6执行。

4.11 邵尔硬度测试: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
5.7执行。

4.12 拉伸强度定:按照HG/T 2704-2002《氯化聚乙烯》第
5.9执行。

4.13 断裂伸长率:按照GB/T528的规定测定, 试片形状为1号哑铃状,拉伸试验机的拉伸速度为500mm/min。

5 检验规则
5.1 组批:批检以一个供方每车进货为一个批次。

5.2抽样:批检如每批次小于等于3个批号则抽样每个批号,超过3个批号则只抽3个批号,必须将每个批号的抽取样品进行检验,不得将多个批号混合进行分析和留样。

5.3 判定规则
5.3.1 按3.1、3.2所有项目要求检验合格的,该批规格按合格品处理。

5.3.2 凡所验原材料有一项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可随机加倍抽样进行复检。

若复检合格,则按合格品处理,若复检仍有一项或多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品处理。

5.4 检验报告单
5.4.1 原材料生产厂家出厂检验报告单
原材料生产厂家出厂检验报告单填写的内容为:原料生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批号、批量、3.2所要求的各项质量指标、生产日期、检验员的签名、检验日期、出厂检验章等。

5.4.2 入厂检验报告单
入厂检验报告单填写的内容为:原料生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进货日期、批量、采样地点、各项质量指标、检验员、检验日期等。

6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6.1 标志:包装袋上有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净重、型号、等级、生产厂名称、厂址
6.2 包装:用内衬大于0.1mm厚塑料薄膜的牛皮纸袋、聚丙烯编织袋或者牛皮纸与聚丙烯编织物复合包装袋,封口应保证在正常贮运过程中不泄漏、不被污染,每袋净重25±0.2kg
6.3 贮存:产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不得露天堆放,防止日晒和受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