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上习作五《介绍家长的一种特产》word习作教案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5(精)

精彩语段:
1、每到春暖花开的四月,在家乡的安宁区, 绵延几十公里的桃林变成了花的海洋,树 的世界,一棵棵桃树上长满了艳丽似锦的 桃花,一朵朵粉红的桃花恰似满天红霞洒 落人间,景致美不胜收。 名师点评:采用了比喻手法,将家乡安宁 区桃花的多、美写得由家乡的地理位置入手引出家 乡的特产——文蛤,很自然。接着介绍了 “采文蛤”这一有趣的活动,富有特色。 然后又从文蛤的样子,食用方法等方面去 介绍,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言生动。 本文以情感人,处处让人感受到小作者对 文蛤的喜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写得朴 实自然,富有情趣。
词语超市:
活动体验:
调查了解家乡的特色产品,完成调查记录。 (了解镇江)
名师在线:
生:可以随便写一种产品吗? 师:不是随便写,而是选取家乡有特色的产品,可以是土特产,也 可以是比较有名、富有特色的工业产品。 生:对许多产品我们并不了解,该怎么办呢? 师:要想写好本次习作,调查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向周围 的成人了解,也可以采访有关单位或人员,还可以上网查阅相关材 料。 生:如果确定好了写一种产品,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 师:这要看你选取的是什么产品了,还要看你对该产品了解的情况 而定。一般来看,可以从产品的外形、构成、生产或生长过程、用 途等方面去写,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重点。
【话题点击】
1、 家乡的荷藕 提示:抓住荷藕的叶、花、茎(藕)和果 实(莲蓬)的特点去写,还可以写写荷藕 的产品等。 2、 家乡的大闸蟹 提示:写写大闸蟹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 各种烹制方法等,还可以写些相关传说或 小故事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5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苏教版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教材分析】本次的习作训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请教别人、查阅资料等一系列的方法,比较全面的了解家乡的一种特产,并能按由外部特征到价值或用途(制作过程、方法)的顺序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在习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多种学习方法并行的探索能力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生分析】1、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对写作的顺序、修辞的手法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于细节描写相对来说有所不足。
2、学生对家乡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小榄”,写作的对象就较为狭窄,得提醒他们家乡这个概念应包括整个“中山范围”。
3、六年级学生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在课堂上会出现“观察”多余“发言”的情况,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
【设计理念】1、作文在许多孩子的心里一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
他们害怕一板一眼的去写作。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缺乏能引起他写作欲望的情境。
所以,如果在作文教学中能创设写作情境,把孩子们内心中宝藏发掘出来,或者说情境只是一个触点,从而激发了他们本身具备的写作能力。
2、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走近“家乡的一种产品”,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介绍”的欲望。
3、根据写作要求创设的情境进行作文片断训练,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后再写详细也是一种极好的方法。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训练学生的作文思维、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利用各种途径了解、收集其中一种的外形特征、价值或作用等,并做好笔记。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比较全面了解一种事物。
2、引导学生在了解事物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交往。
3、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4、通过本次的习作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作文思维和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情绪1、看着这些旧照片,你有什么感想?2、过渡:的确这样,岁月匆匆,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随着时间的脚步而渐渐淡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5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附教案)

那会是怎样的味道呢。想象一下吧,想得 出来固然最好,想不出来也没关系,只要你 尝一口刚成熟的桃子,你便会知道答案了。 怎么样,刚成熟的桃子味道就是不一样吧! 桃子在下午吃最合适了。吃一口那粉红的, 汁一直往你的心窝里流,凉丝丝的、甜津津 的。让你赞叹不已,可谓“独一无二”,让 你忍不住再拿一个来品尝。还有点绿的桃子 别看它酸溜溜的你就不敢吃。那酸里还会带 着一丝丝甜呢!在刚刚醒来,而又没精神时, 如果这时拿起一个绿的桃子,拨掉皮,咬一 口,桃子那淡淡的清香在口中回味,那
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
的作用,特别适合高血压的
人食用。我想,我们家乡的
葡萄那一定是这“皇后中的 皇后”了。
朋友们,听了我的介绍, 你喜欢我们家乡的葡萄吗?我 保证它是你们馈赠亲朋好友和 自己食用的首选佳品。
修改补充要点: (1)修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2)句子是否完整,要补充完整。 (3)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是否连贯,要修改 通顺。 (4)内容不具体的,要补充内容。抓住这种 产品的外部特征:形状、颜色、大小、质地 等,它的价值、用途、食用方法、使用方法 等来进行补充内容。 (5)要注意有详有略,重点写它的一两个方 面,不要面面俱到。
我爱家乡的桃子 我的家乡在江南,故乡的桃子让人一 见就垂涎三尺,我爱故乡的桃子。 细雨如丝,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 开黄绿眉眼的柔柳。红的似火,黄的如金子, 绿的似翡翠,粉红如胭脂的花儿门开得多热 烈啊。桃花也不甘示弱,在这生机勃勃的春 天里,桃树吮吸着春天赐予的甘露,树上缀 满了粉红的桃花,在春风中跳着欢快的舞蹈。 慢慢地,花儿凋谢了,在枝头留下了 一个个小小的青桃子。它们像一个个调皮的
我们家乡葡萄的特色之
一是“个儿大”。每年的六
月份左右,葡萄藤架上就挂 满了一串串青绿色的葡萄,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一、学习范文沈平平《银杏》(书101页)1、指名读范文.2、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二、让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家乡产品,逐一作介绍.1、提前一周让学生回家找.2、现场产品如下:麦:大麦、小麦豆:黄豆、蚕豆、红扁豆米:粳米、南优、糯米其它:山芋、萝卜、胡萝卜、芋头……3、让学生说说他所了解的一种产品,做个产品推介.A、介绍外形.B、用途及制作.麦:大麦(酿洒)小麦(面粉)豆:黄豆(豆腐、卜页)……米:粳米、南优、糯米(包粽子、蒸年糕)其它:萝卜(做菜、腌制)……三、以其中的大米为类作如何谋篇布局的指导.1、简介水稻,引入大米.2、家乡的三种大米:粳米、南优、糯米3、简写粳米、南优的样子、特点、用途.4、重点介绍糯米的样子、特点及其用途.5、总结.四、读下水文:家乡的大米大营中心校陈俊阳家乡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一入金秋,田野里稻花飘香,一派丰收景象.伴着隆隆的收割声,金黄色的稻谷晒满了整个谷场,不久新米就上市了.家乡的大米主要有粳米、南优、糯米.以前我们这儿南优种植比较多,现在渐被淘汰.这种米,个儿小、硬道、有嚼劲,做成饭吃在嘴里得慢慢咀嚼,因而人们都习惯用来煮粥吃,在锅里熬上一阵子,吃起来很香.现在人们主要种植粳米了,这种米个儿稍大,用它来煮饭,等饭煮熟,锅盖还未揭开,厨房里就溢满饭香,吃进嘴里更是温润爽口,深得人们的喜爱.这两种米,我们一日三餐不可或缺.但我觉得最值得介绍的是家乡的糯米.这种米身材小巧,其貌不扬,真可谓深藏不露.在家乡,它虽然种植得少,可人们却离不开它.每到端午节,人们都用来包粽子.翠绿的竹箬包裹着乳白圆润的糯米,放在锅里煮上一个多钟头,我们就可以嗅到那竹箬与糯米掺和在一起的清香,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食欲大增.剥开那竹箬,露出黄润剔透的糯米仁,咬上一口,满嘴清香,那糯米会紧紧贴着你的牙,令你满嘴清香,久久回味.家乡人炸肉圆都爱煮上半锅糯米饭,伴着生姜、鸡蛋搅匀在肉末里.这样炸出来的肉圆色泽老红,吃着嘴里,清香脆酥,肥而不腻.一到腊月,人们就会淘好糯米,再淘少许粳米放在水里浸上一夜,然后把他碾成粉.虽还未到春节,但人们已忙着蒸年糕了,人们把那米粉划成一块块放在笼上蒸,刚蒸出来的年糕透出阵阵糯米的香,捏在手里软软的,吃在嘴里黏而不粘,即使你贪嘴吃多了,也不腻人更不伤胃.家乡还有个习俗,谁家养了小孩,总会熬上几锅糯米粥,盛在碗里,放在红糖,这叫“糖粥”.全庄人都会去吃糖粥,一方面都来庆祝小生命的来临,庆祝村庄人丁兴旺;另一方面这粥还会给吃粥的人带来吉祥与好运.这一天,整个村庄好像都会飘散着粥香,洋溢着喜庆.这就是家乡的大米,它不仅养育了一代代人,而且还承载着浓浓的乡情民俗.。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5》教学设计

毒 艮杏
特产 , 先 介 绍 它 的外部 特征 , 再 写 出 导 入 了话 题 , 引导 学 生 回 忆 自己 的
关 于 家 乡特 产 的 生 活 , 激 发 学 生 的
银 杏 树 又 叫 白果 树 , 我 家 门 前
值( 经济 、 食用 、 药 用等 ) 。
【 设计 意图 : 精 巧 可 爱 的 故 事 加
松 愉 快 的 学 习氛 围 ,很 好 地 激 发 了
教师 : 准 备相 关课 件 , 了解 更 多 上 教 师 富 有 激 情 的话 语 , 营 造 了轻
程标 准 》 中的理 念 : “ 重 在培 养 学生 相 关 特产 信 息 。
师: 家 乡的 特产 是我 们 的骄傲 ,
使 学 生 不 仅 通 过 这 些 学 习 活 动 了 解 事 情 呢 。 想 一 想 你 的 家 乡 有 什 么 独 如 果 能 把 它 介 绍 给 别 人 ,那 一 定 很 全 国各 地 丰 富 的 特 产 ,而 且 促 进 他 特 的 产 品 , 如工艺 品 、 生活用品 、 土 有 意 思 , 怎 么 才 能 把 家 乡 的 特 产 介 们 语 文 综 合 能 力 的 发 展 ,更 培 养 学 产 等 。 你 的家 乡独 特产 品 , 我 们 都 可 绍 清 楚 呢 ? 沈 平 平 同 学 对 银 杏 树 比
( 生 自 由交 流 。 ) 杏 树 有 雌 雄 之 分 ,雄 树 开 的 花 像 一
多种 渠道 搜集 家 乡特 产 的宣 传 产 有 哪些 ?
【 教 学 准备 】
产 品包 装 、宣 传 画 、 图 片 等 相 关 资
师 :谁 能 说 一 个 家 乡 土 特 产 的 个 圆 锥 形 的 小 穗 穗 ; 雌 树 开 的 花 像 靠在 一 起 的 三 个 小 球 , 很 不显 眼 。 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5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苏教版 (4)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不行,还得请教别人,查阅资料。
2、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写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他的价值或用途等。
3、通过对家乡产品的观察、调查、咨询、查阅资料,提高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合理表达等综合能力。
4、通过学生全面了解、介绍家乡的农副产品或工业产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小作者有序、细致、生动的表达方法,突出描写事物的外部特征。
难点:指导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资料,学会有序、清楚、明白的表达,表达时要注意理顺思路、详略得当。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制作“合肥印象”微课视频2、学生准备: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并填写“家乡产品调查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启发话题1、品、说“四大名点”,引出主题。
2、交流家乡特色产品名称。
3、微课展示各类特色产品,激发学生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范文引路,掌握方法1、过渡:是啊,好的地方特色产品会给一个城市的印象加分的,但外地的游客并不一定了解,这就需要介绍,不过这里面可有学问了,我们先来看看沈平平同学是如何介绍她家乡的银杏的?2、引导学习例文:思考问题:你从沈平平的文章中了解到了关于银杏的哪些信息?3、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外部特点(重点指导)价值用途突出特点4、交流获取资料的方法。
相机补充板书:(观察、查找、询问)5、借鉴例文,掌握描写外部特征的方法。
思路清晰:枝干叶花果叶: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花:分类说明,具体鲜明;果:条理清晰,突出特征;6、小结:我们在介绍家乡产品外部特征的时候,就可以借鉴沈平平的方法,仔细观察,多角度记录,并能运用多种手法把事物写的生动形象,特点突出。
三:小组讨论,分类指导1、过渡:对于不同种类的家乡特产,我们关注的点也不一样,我们可以将合肥的特产分为三大类,你觉得在介绍不同类别特产的外部特征时,要分别注意从哪些角度进行介绍呢?2、学生讨论3、教师小结水果类:枝、干、叶、花、果……食品类:色泽、形状、味道……工艺品类:质地、颜色、图案、形状……四、练习写作,评议修改1、借鉴写作方法,描写外部特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特产水果、工艺品等 》范文和教学设计(计23 篇)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特产水果、工艺品等1 家乡的特产开封是我的家乡,是一座景色宜人的美丽城市。
自古开封就是“七朝古都”,由于身处凹地,曾经几次被洪水淹没,但人们并没有因失去了家园而心灰意冷,一次又一次的把开封的繁华重新塑造!形成了“城落城”的奇观。
人们凭着这股顽强的精神和自然灾害抗争。
开封的历史悠久,自然有别具特色的风味特产,花生糕就是特产的其中之一。
大家都知道开封沙质土地多。
沙地有三宝:西瓜、花生、大枣。
开封是全国著名的花生产区。
早在五六百年之前,我们开封便有了一种传统的特色小吃—花生糕。
清朝时期,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慈禧太后西行到西安避难,等她回鸾途径开封,当地官员捧着花生糕,让她品尝,她尝国后连连称赞,从此定为宫廷的贡品,每年都要向皇宫进贡。
从此开封花生糕也就名扬四海了。
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把优质的花生炒熟,加入白糖、蜂蜜,经过纯手工打制而成。
层层成网状,黄白颜色。
它酥、松、香、甜、不沾牙齿,入口即化,老少皆宜。
这种像奶油的花生糕吸引拉中外的游客,开封市更加繁荣。
2 我的家乡的特产我的家乡河南有许多特产,我最熟悉的就是红枣。
红枣是新郑的名牌,也新郑的象征。
新郑红枣种植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
1978年,在裴李岗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就发现了8000年前碳化枣核。
红枣长得也很可爱,圆圆的,红红的,如果是刚洗过的了话,上面还挂着露珠,水灵灵的,让人看了就会垂涎三尺。
我也十分喜欢吃红枣。
等红枣熟了后,摘下来几个,洗一洗,放在嘴里一尝,呵,又香又甜,味道好极了,让你吃了一个还想吃,红枣还有很多用途:做枣精、炸成饮料、煮汤、泡茶等。
“一日食仨枣,红颜不见老”。
这句广为流传的谚语传神般地道出了新郑红枣的营养价值。
这句话还有一个来历:一位老妇人108岁了,但看起来像五十多岁的人,孔夫子问她是为什么,她说她从小就开始一日吃三个红枣,一直吃,就这样,她不但长寿了,而且还越显年轻(厉害吧!)。
新郑红枣皮薄、肉厚、核小、味道甘甜,深受人们喜爱,自古就有“新郑红枣甜似蜜”的说法。
苏教版语文六上习作五《介绍家长的一种特产》word习作教案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5——介绍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通什中心学校李化教学目标1、确定选材方向,明确写作内容。
2、以《银杏》为例,确立写作提纲。
3、指导学生以椰子为例,练习习作。
教学准备椰子、银杏相关图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展示学生的习作《椰子》1、请三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椰子》2、评价(自评、互评)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沈平平的习作,看看他是如何完成这篇习作呢?二、学习《银杏》明确写作内容1、齐读《银杏》的第一部分。
2、再次默读,边读边想:他从哪几方面来写银杏的?3、讨论交流。
4、师小结并板书:(相应出示课件,体会具体的描写方法)5、他按什么顺来写的?(从下到上,生长顺序)枝干叶银杏花果6、学习第二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写什么内容?7、生答,师小结并板书:价值,活化石。
8、讨论:沈平平是怎样才能写出这么好的习作?9、讨论交流10、师归纳、板书:①仔细观察②按一定顺序来写③按老师的习作提纲④询问老师、查资料过渡:我们能不能像黄平平一样,写一写我们家乡的特产呢?三、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并引导习作1、说一说,我们家乡有哪些特产?(椰子、橡胶、芭蕉、酸豆……)过渡:我们以椰子为例,一起仔细观察,再练习习作好吗?2、出示课件(椰子图片),学生仔细观察3、让学生说出椰树的特点,师相应板书枝干:高大、粗壮、吹不倒、打不垮叶:细又长、沙沙作响花:远看,一束束成熟的稻穗椰子近看,三个花瓣组成,非常精致果:绿色、也有红色价值:全身都是宝:椰汁、椰肉、椰壳(师提供营养价值)过渡:现在,大家能不能根据刚才说的这些内容(即椰子的特点和价值)来写一篇习作呢?也可以写其它特产:如橡胶、芭蕉等。
4、学生练习习作,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教师出示写作要求:第一,要介绍椰子的枝、干、叶、花、果地特点。
第二,要说说椰子的价值,如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等。
二、学生练习习作(师巡视指导)三、学生自我修改(用上学到的方法:大声朗读习作进行修改)四、再誉写到习作本。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五》课件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产业创新与转型
研究并形成科学的百花齐放、生 态养蜂、封闭运输等可持续发展 措施,使产业更加健康、可持续 发展
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当地产业从简单加工向全产 业链等高端产业链发展,推动产 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总结与展望
1 过去的成功与经验
回顾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总结出破冰之道,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人文历史背景有着悠久的Fra bibliotek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文化特色
拥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如乡村民俗、美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等
当地产业
1
产业发展历史
起步较早,在发展中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挑战
2
产业现状与规模
现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覆盖全市,年产值达数千万元
3
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一直以来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带动了周边村镇的经济发展
2 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分析当地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和提出应对之策,确保产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3 展望产业未来
展望当地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出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推广与销售
推广市场分析
分析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优 势,并针对目标市场制定适当 的推广策略
销售策略与渠道
依托电商和线下销售平台,构 建线上线下合作的营销网络
产品竞争优势
优质的产品质量、正宗的品牌 商标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将是我 们的产品竞争力
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保 护生态环境,让当地的生态环境 持续保持健康和良好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会介绍我们家乡一个著名的产品及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并讨论其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
2019届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一、学习范文沈平平《银杏》(书101页)1、指名读范文。
2、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
二、让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家乡产品,逐一作介绍。
1、提前一周让学生回家找。
2、现场产品如下:麦:大麦、小麦豆:黄豆、蚕豆、红扁豆米:粳米、南优、糯米其它:山芋、萝卜、胡萝卜、芋头……3、让学生说说他所了解的一种产品,做个产品推介。
A、介绍外形。
B、用途及制作。
麦:大麦(酿洒)小麦(面粉)豆:黄豆(豆腐、卜页)……米:粳米、南优、糯米(包粽子、蒸年糕)其它:萝卜(做菜、腌制)……三、以其中的大米为类作如何谋篇布局的指导。
1、简介水稻,引入大米。
2、家乡的三种大米:粳米、南优、糯米3、简写粳米、南优的样子、特点、用途。
4、重点介绍糯米的样子、特点及其用途。
5、总结。
四、读下水文:家乡的大米大营中心校陈俊阳家乡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一入金秋,田野里稻花飘香,一派丰收景象。
伴着隆隆的收割声,金黄色的稻谷晒满了整个谷场,不久新米就上市了。
家乡的大米主要有粳米、南优、糯米。
以前我们这儿南优种植比较多,现在渐被淘汰。
这种米,个儿小、硬道、有嚼劲,做成饭吃在嘴里得慢慢咀嚼,因而人们都习惯用来煮粥吃,在锅里熬上一阵子,吃起来很香。
现在人们主要种植粳米了,这种米个儿稍大,用它来煮饭,等饭煮熟,锅盖还未揭开,厨房里就溢满饭香,吃进嘴里更是温润爽口,深得人们的喜爱。
这两种米,我们一日三餐不可或缺。
但我觉得最值得介绍的是家乡的糯米。
这种米身材小巧,其貌不扬,真可谓深藏不露。
在家乡,它虽然种植得少,可人们却离不开它。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用来包粽子。
翠绿的竹箬包裹着乳白圆润的糯米,放在锅里煮上一个多钟头,我们就可以嗅到那竹箬与糯米掺和在一起的清香,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食欲大增。
剥开那竹箬,露出黄润剔透的糯米仁,咬上一口,满嘴清香,那糯米会紧紧贴着你的牙,令你满嘴清香,久久回味。
家乡人炸肉圆都爱煮上半锅糯米饭,伴着生姜、鸡蛋搅匀在肉末里。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5 家乡的特产|苏教版

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本次习作是写家乡的一种产品,介绍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要写清楚产品的外部特征、价值、用途等,语言表达要有序、具体、活泼生动。
为了全面深刻地了解这种产品,还要进行认真观察,查阅资料或者调查访问。
要在语文实践活动和习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和“乐于表达”的兴趣。
在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真实的见闻之后,习作就可以水到渠成。
因此,指导学生观察、调查家乡产品是本次习作的“源头活水”。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例文《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是不行的,还得通过调查、咨询、查阅资料。
同时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学习小作者有序、细致、生动的表达方法。
(2)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在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
(3)通过对家乡这种产品的观察、调查、咨询、查阅资料,提高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合理表达等综合能力。
(4)通过学生全面了解、介绍家乡的一种农副产品或工业产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本次习作应把着力点放在指导学生搜集习作材料上,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运用上网、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到社会、自然或其他媒体等更大的范围去有意识地搜集材料,努力提高学生搜集习作素材的能力。
同时,要指导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学会运用资料,学会表达时要有序、清楚、明白,表达时要注意详略得当。
进一步使学生养成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习作五——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
课件出示习作要求并提出思考问题: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它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包括食品和工艺品等。
确定习作内容,自拟题目。
思考:属于四大类文章的哪一类呢?(状物)(二)趣味猜谜,列出提纲猜猜看,并思考这些谜语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来写物?1.好象苹果红又红,好象柿子没有盖,能当水果能当菜,营养好来人人爱--西红柿(写了外形,用途,营养价值,用了比喻,拟人)2.一个婆婆园中站,身上挂满小鸡蛋,又有红来又有绿,既好吃来又好看--枣树(写了生长环境,外形,用了比喻,拟人)3.把把绿伞土里插,条条紫藤地上爬,地上长叶不开花,地下结串大甜瓜--红薯(写了生长环境,外形,用了比喻,拟人)4.黄包袱,包黑豆,尝一口,甜水流。
六年级语文上册 习作5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教案

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一、学习范文沈平平《银杏》(书101页)1、指名读范文。
2、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
二、让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家乡产品,逐一作介绍。
1、提前一周让学生回家找。
2、现场产品如下:麦:大麦、小麦豆:黄豆、蚕豆、红扁豆米:粳米、南优、糯米其它:山芋、萝卜、胡萝卜、芋头……3、让学生说说他所了解的一种产品,做个产品推介。
A、介绍外形。
B、用途及制作。
麦:大麦(酿洒)小麦(面粉)豆:黄豆(豆腐、卜页)……米:粳米、南优、糯米(包粽子、蒸年糕)其它:萝卜(做菜、腌制)……三、以其中的大米为类作如何谋篇布局的指导。
1、简介水稻,引入大米。
2、家乡的三种大米:粳米、南优、糯米3、简写粳米、南优的样子、特点、用途。
4、重点介绍糯米的样子、特点及其用途。
5、总结。
四、读下水文:家乡的大米大营中心校陈俊阳家乡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一入金秋,田野里稻花飘香,一派丰收景象。
伴着隆隆的收割声,金黄色的稻谷晒满了整个谷场,不久新米就上市了。
家乡的大米主要有粳米、南优、糯米。
以前我们这儿南优种植比较多,现在渐被淘汰。
这种米,个儿小、硬道、有嚼劲,做成饭吃在嘴里得慢慢咀嚼,因而人们都习惯用来煮粥吃,在锅里熬上一阵子,吃起来很香。
现在人们主要种植粳米了,这种米个儿稍大,用它来煮饭,等饭煮熟,锅盖还未揭开,厨房里就溢满饭香,吃进嘴里更是温润爽口,深得人们的喜爱。
这两种米,我们一日三餐不可或缺。
但我觉得最值得介绍的是家乡的糯米。
这种米身材小巧,其貌不扬,真可谓深藏不露。
在家乡,它虽然种植得少,可人们却离不开它。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用来包粽子。
翠绿的竹箬包裹着乳白圆润的糯米,放在锅里煮上一个多钟头,我们就可以嗅到那竹箬与糯米掺和在一起的清香,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食欲大增。
剥开那竹箬,露出黄润剔透的糯米仁,咬上一口,满嘴清香,那糯米会紧紧贴着你的牙,令你满嘴清香,久久回味。
家乡人炸肉圆都爱煮上半锅糯米饭,伴着生姜、鸡蛋搅匀在肉末里。
苏教版六年级习作教学《介绍家乡特产》公开课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习作教学《介绍家乡特产》公开课优秀教案这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状物类的作文训练,教材的第一部分是习作例文引路,第二部分是本次习作要求——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作为高年级的作文训练,本次作文训练重点应是训练学生能把观察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懂得有选择性地提取资料,较全面地介绍某一事物。
教学目标1.阅读海南香蕉的有关信息,能选择性地利用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海南香蕉。
2.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进行写作。
3.学习围绕某一主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能利用资料较全面地介绍某一事物。
课前准备给学生发有关海南香蕉的资料,阅读时间十分钟。
012年小学语文协同研修教学设计课题六年级习作5:介绍家乡的产品时间 1小时执教海口市美兰区白龙小学曾桂琴教材解读这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状物类的作文训练,教材的第一部分是习作例文引路,第二部分是本次习作要求——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作为高年级的作文训练,本次作文训练重点应是训练学生能把观察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懂得有选择性地提取资料,较全面地介绍某一事物。
教学目标 1.阅读海南香蕉的有关信息,能选择性地利用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海南香蕉。
2.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进行写作。
3.学习围绕某一主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能利用资料较全面地介绍某一事物。
课前准备给学生发有关海南香蕉的资料,阅读时间十分钟。
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学习目标及教学策略)学生课堂实践要求第一板块——谈话导入,听记第一段。
(目标:认识海南香蕉是海南特产,渗透学生意识文章开头总起全文的写作手法。
)1.谈话明确写作内容。
2.听记第一段内容。
3.朗读听记内容,明确其意思和作用。
参与谈话。
进行听记。
朗读听记内容,明白听记的内容和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板块——指导写作“海南香蕉名扬海内外”部分。
(目标1、2、3)1.找出依据说明海南香蕉名扬海内外。
以快速记忆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材料一的兴趣。
2.进行第二段写作,总起句为:海南香蕉名扬海内外。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5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苏教版 (5)

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设计:王建峰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让学生懂得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找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阅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3.借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讯问到的与查阅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教学重难点: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教学过程:一、产品荟萃——有“物”写1.同学们,还记得那株神奇顽强的柳树吗?那是青海高原所独有的;眼前还浮现着一碧千里的草原吗?那是内蒙古所特有的。
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令人引以为豪、值得介绍推广的产品,谁先来说说?2.学生介绍家乡产品,教师相机图片展示家乡产品:平桥豆腐、钦工肉圆、涟水鸡糕、高沟捆蹄、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等。
他们有食品、水产品等,都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3.如果让你选择一样来介绍,你最想介绍哪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生自由介绍。
二、交流材料——有“米”写1.过渡: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自主选择了最想介绍的进行了观察,搜集习作资料,不知大家收获如何?指名交流,展示学生课前准备成果。
2.教师相机归纳梳理“产品名片”,引导学生从外部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等方面进行介绍。
3.结合归纳的“产品名片”,看看自己的观察记录,对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增补,并在小组内交流,请提醒提提建议。
三、例文引路——有“法”写1.过渡:怎样将“材料”变成作文?我们不妨从例文《银杏》中摸摸门道。
2.“一读”例文,寻找:这篇例文前后两部分,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标出来。
3.讨论交流并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及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作文教案第5篇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作文教案第5篇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__5_篇文题_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备课时间:11、3上课时间:11、6课时编号:0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引起方面来写银杏的。
让学生懂得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找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找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的良好的习惯。
3、借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
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五
一、教学要求:
通过阅读《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不行,还得请教别人,查阅资料。
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写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题目自定。
二、教学重难点:
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写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指导阅读例文,小结写法
1.轻声自读例文,思考:这篇习作是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写的?记叙了哪些材料?
2.再读例文,思考:作者详细写了哪些材料?略写了哪些?为什么略写?这些材料是怎么来的?
3.提问:从中,你得到了什么“秘诀”?
4.小结:要围绕一个主题选材,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搜集材料,安排详略。
5.再读例文,思考:在例文的材料写作上,作者所写的侧重也是不一样的。
你看出来了吗?为什么?
6.小结:在写作时,要搜集多方面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写这一事物。
用不同的写法,这样会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多彩。
二.指导选材
1.提示: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家乡特产的各方面材料,选择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选材,确定详略,列一个提纲。
2.组织交流。
3.提示: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启示?修改你的提纲。
三.进行习作
1.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习作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修改。
第三课时
一.小结
1.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
2.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3.表扬此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总结此次习作的主要问题。
二.指导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解决?
(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1.组织交流。
2.提问:(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
(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3.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见。
三.尝试修改
1.教师巡视修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