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把握当前的国情
如何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
如何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特点更加突出。
科学判断这些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我们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一、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进程中不断提高统筹两个大局的能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但国际战略竞争和矛盾也在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仍很不安宁。
近年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等基本趋势在深入发展,并呈现出“五个重大”、“五个更加”的动态性特征:世界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发展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转化,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主要大国对外战略出现重大调整,相互合作与竞争更加明显;国际体系面临重大变革,各种国际力量博弈更加复杂;国际思想文化领域出现重大动向,软实力之争更加激烈。
国际金融危机使现行国际金融体系、世界经济治理结构、西方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愿望增强。
在这个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已经开始着手为“后金融危机时代”谋篇布局,积极争夺四大战略制高权:以金融体系为突破口的国际秩序变革制高权,以无核世界为标志的国际安全战略变革制高权,以气候变化和绿色经济为标志的经济发展制高权和以发展模式多样化为趋势的全球发展模式制高权。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也带来深刻影响,但并没有中断和改变我国发展在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是推动我国进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特殊阶段。
这个特殊阶段既是我国在大国格局调整中的上升期、国家软实力的拓展期,也是我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相对安宁期。
在这个特殊阶段,我国发展外部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多,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增多;我国整体战略环境进一步改善,但西方国家仍未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能力进一步增强,但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我国对周边事务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但周边地区政治安全形势更加复杂;我国软实力影响进一步上升,但面临国际舆论环境更加复杂。
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
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始终持续着快速而且稳定的发展状况,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已在2010年的跃居世界第二位,就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而言,甚至有经济学家预言很快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同样,在国际地位方面我国也有了显著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友好、开放、民主和活力十足的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向世人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科技水平。
而我国在复兴同时通过不懈努力,已经在国际上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从朝核问题、联合国改革、巴以和谈到伊朗核危机,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对于联合国活动以及世界事务的参与程度与日俱增,而我国在国际争端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受到了世界各国、各国际组织和团体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无论是早些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通过双边和多边管道向受灾国提供40多亿美元的援助的作为,还是最近我国向索马里排除国际护航舰队举措,我国正面的、积极的国际形象都受到了广泛尊重。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有了成绩,是客观的事实,也是好的,但如果我们将这份鼓舞过分演化为自我陶醉或洋洋自得就不好了,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使中国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
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世界第二,但人均国民总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为位居世界百位之后。
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才刚刚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我们只是刚刚摘掉“穷国”这顶帽子而已~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总额增长约数十倍,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然而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依然偏低。
浅谈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状况的理解和认识
浅谈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状况的理解和认识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中国梦,但是你对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理解和认识又有多少呢?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浅谈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要务还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还不是很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正确认识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早日实现世界强国的奋斗目标。
立足于当下,首先,民众要了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很长时期内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和根本性地判断。
简而言之人口数量多,人均思想底子薄,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资源相对供给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从实际去落实。
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说所谓社会主义的不发达时期,当时我国处在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时期,所以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的那种超前的工业现代化必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据历史的记载我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至少100年的时间,这期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虽然在文化上中国可以和其他国家做以对比,但在经济上确实有所落后,在这个落后的阶段,要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便成了一个不可跨越的历史过程。
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的重要思想中明确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且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相应的举措。
然而在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的根本性过失,这个过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含有制定的制度都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应该承受的范围。
随着方针政策的出台,改革开放有了明显的突破性成功,这都要归结于党从实际出发,逐步落实制定了适合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制度和政策。
随后党召开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强调了这一问题。
如何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
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党员志愿者 重温入党誓词 为孤寡老人提供帮助
时事报告
四、党的建设状况的
适应与不适应
时事报告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新中国成立60 新中国成立60 年来,我们党在执 年来, 政兴国的全部工作 中,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 目的成就。
国际地位 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 明显改善 综合国力 大幅跃升
新 中 国 成 立 六 十 年
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为1479 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为1479万,减贫成效卓著。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 1479万 减贫成效卓著。 4.财政收入增长1104倍 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4.财政收入增长1104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财政收入增长1104 5.粮食产量增长4.69倍 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支撑工业化进程。 5.粮食产量增长4.69倍,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支撑工业化进程。 粮食产量增长4.69 6.粗钢年产从16万吨 6.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多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 亿多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7.对外贸易增长2500倍 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 7.对外贸易增长2500倍,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 对外贸易增长2500 8.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8.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 9.文盲率降至6.67%,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9.文盲率降至6.67%,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文盲率降至6.67% 10.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10.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11.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 11.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岁,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35 73岁 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
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结合实际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国情是国家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它包括: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
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炼,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三个“没有变”,是对中国发展现阶段和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
它们分别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机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阶段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集中反映了我国正在经历的“四个深刻”变化,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
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因为,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对我国所处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在这个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应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搞清楚,所以出现了曲折和失误。
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对这一阶段基本国情的分析也是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和立论的根据。
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精辟地论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基本原则是四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发展战略是分三步走,以及应当采取的路线、方针、政策等。
3.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不仅属于历史,客观实际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历史还是后续事件的生长点,也是现实国情的根基。
我们要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就不能不学习历史。
4.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对学生来讲,有多方面意义。
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了解国情,才能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总的来说,只有认识国情,国家才能发展,才能更加强大。
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
1911年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中华民国的辛亥革命,就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
如何正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五篇范例)
如何正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五篇范例)第一篇:如何正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如何正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我认真学习了温家宝详阐当前经济几大问题的讲话资料,温总理强调:我们要准确把握形势。
现将自己的学习收获汇报如下: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
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工业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调,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通过学习,我知道这些情况说明,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有成效的。
我们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
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
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目前又出现了两个变数。
一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二是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如何正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如何正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我认真学习了温家宝详阐当前经济几大问题的讲话资料,温总理强调:我们要准确把握形势。
现将自己的学习收获汇报如下: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
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工业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调,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通过学习,我知道这些情况说明,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有成效的。
我们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
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
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目前又出现了两个变数。
一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二是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谈谈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理解和认识
谈谈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理解和认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此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期阶段,这是我们党从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对社会主义和我国国情再认识作出的科学结论经验和教训中对社会主义和我国国情再认识作出的科学结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重要基础,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政策的基本依据。
“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
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两个没有变”在代表中反响热烈。
这是观察国情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
近五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各省区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巨变,但与东部相比,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
“两个没有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时,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8个方面阐明了基本国情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指明了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深刻变化以及阶段性特征对经济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谈谈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看法
谈谈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看法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
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因而,我们始终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有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言,“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就落后的社会生产而言,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
国情核心总结
国情核心总结1. 引言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政治经济状况、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总体状况。
了解国情对于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国情的核心要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国家的发展动态。
2. 政治状况政治状况是国家统治者的权力结构、政府组织形式和决策机制等方面的状况。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府组织形式和政府决策机制。
2.1 政治制度当前,国家普遍采用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这个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2 政府组织形式国家的政府组织形式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构成的两级政府体系。
中央政府负责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执行,而地方政府则负责地方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2.3 政府决策机制国家的政府决策机制采取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的方式。
具体来说,国家的决策主要由中央政府的高层领导集体进行,通过民主程序进行讨论和决策。
3. 经济状况经济状况是国家经济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动向。
这一部分将重点讨论国家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3.1 经济结构国家的经济结构主要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构成。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第三产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
3.2 经济增长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指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
当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如改革开放政策、扩大内需、加大创新力度等,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3.3 经济政策国家的经济政策是指政府在经济领域制定和执行的政策。
目前,国家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扩大内需、促进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改革等政策,以推动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4. 社会民生状况社会民生状况是指国家社会生活、人民福祉等方面的状况。
这一部分将探讨国家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
4.1 教育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程度,以提升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
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一:可爱的祖国,伟大的民族1、国情是一个综合范畴和动态概念,是一个国家历史和现状的统一。
其内容相当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领域。
2、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
(1)我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疆土最大的国家之一;耕地面积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占世界的确良10%,居世界第一位;矿藏资源十分丰富,种类比较齐全。
我们完全能够言立足于国内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基础,建设我们的国家。
(2)我国有11、6亿人口,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是一大优势。
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因此,要增强人均意识,大力节约各种资源;同时还应有计划的对人中实行调节和控制。
3、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
4、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1)中国是世界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000年之久。
(2)中华民族刻苦耐劳,富于创造精神,科学技术曾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前列。
(3)中华民族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
二、我国的近代史与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三、我国现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2、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方向,是中国进一步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是中国人民的根本要求。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下个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或更长一些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如何正确把握当前的国情
第三,要坚持重点论的观点,牢牢把握对国情的最主 要判断和认识。 国情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如果单从某个角度观察, 可能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结论。要真正科学地把握国情,就 得始终抓住对全局、整体和本质最有影响的、能够统揽全 局的认识和判断。中国的国情,从历史传统、自然状况、 社会性质,到发展水平、矛盾全局、发展阶段,都是对国 情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反映。
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判断,则是对国情总体上的 分析和把握。其他各方面的国情,都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但归结起来,一是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一是涉及社 会主义的发展程度。所以,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 大致上就把当代中国国情的最主要特点提炼和反映了出来。 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国情,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肯定并继 续坚持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一切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依据初级阶段的实际来制 定各项方针政策,不要超越阶段制定“左”的政策。我们 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 了很大提高,但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发展水平:改革开放来,中国人民感受最突出的一点是生活水平显著
提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 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名列第85位,比1990年前移20 位。其中一些社会指标的进步举世瞩目,如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 2.5亿减少到2000万。 但是,2006年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表了一份 报告,根据城市化、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等指标计算的社会水 平综合年代差,中国与英、美、德、瑞典、法等国差距超过80年, 仍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 而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提醒人们审慎看待这 一前景,从绝对数量上看,我们与美国的人均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 又扩大了。
如何正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
如何正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我认真学习了温家宝详阐当前经济几大问题的讲话资料,温总理强调:我们要准确把握形势。
现将自己的学习收获汇报如下: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
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工业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调,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通过学习,我知道这些情况说明,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有成效的。
我们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
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
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目前又出现了两个变数。
一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二是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如何正确看待当代我国国情
我们选择和我们大学生比较贴近的教育方面入手来探讨当代我国国情。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我们从我国教育的三个阶段现状入手进行探讨。
首先是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今年来我国对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目前学前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
第一,幼儿园办学资格门槛较低,尤其在公立幼儿园难进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遍地开花。
这直接导致幼儿教育机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第二,相关部门对幼儿教育监督缺位,缺乏管理。
第三,各地幼儿园数量猛增,投资投入侧重幼儿园校舍建设较多,忽视了师资素质。
而在所有行业排名倒数第三的幼师薪资,也导致了一些不成熟的幼师极具负面情绪……这在二三线城市尤其严重,久而久之就发泄在学生身上,导致近年来虐童现象频发。
然后是义务教育1.教育投资总体水平低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低位徘徊,我国教育投资水平仍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更是有着不小的差距2.教育投资与教育事业发展不适应尽管在国家助学制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上近年来逐渐改善,但在教师工资等问题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在很多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基本的工资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3.我国地区间和城乡间教育投资差距大尽管我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在十年内持续增长,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经费投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较大差距,再加上各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不一样,使得教育支出的差异进一步扩大。
最后是高等教育近年来,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激增。
但高校教师人数、质量仍不满足需求。
一方面尚缺至少三十万合格高校教师,另一方面新教师占教师总数近半、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心得体会: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些重要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时代坐标,为我们认清基本国情、把握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脱颖而出,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在97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大国,在这里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国情。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就是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关注社会的新旧矛盾发展的统一性,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文化,努力实现地方文化特色的繁荣发展。
首先,要维护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体现了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团结友爱的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只有保护好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才能让民族精神焕发出辉煌新生。
其次,要加强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美德,才能让中华民族更加精神充实、自信自强,有利于形成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第三,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引领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立足现实,服务发展的统一理念,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引领发展,重视人的发展,重视贫困地区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的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教育文化发展,确保经济发展在法治框架内服务于人民。
最后,要加强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多彩文化的大国,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三大特色,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要积极发展多元文化,增强民族性文化的激情,加强地域性文化的影响力,发掘宗教性文化的价值,从而形成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环境。
综上所述,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就是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关注社会的新旧矛盾发展的统一性,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文化,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文化多元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国家不断发展壮大,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雄起,为更多的人带来福祉和幸福。
邓小平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方法
总20卷 专刊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 l .201999年8月 Journal of Southw est Institute fo r E thnic Group s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A ug .1999邓小平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方法聂月岩 内容提要:邓小平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方法有:1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阶段;21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全面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概貌;31在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坐标与现实位置;41在优势与劣势的分析中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科学地总结和学习邓小平把握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纵向与横向比较 优势与劣势分析 所谓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①由于国情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要准确把握所有的国情因素,几乎是不可能。
但没有对国情的深刻把握,就不会有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理论指导和成功的建设实践。
邓小平从怎样在现实的国情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角度,着重对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若干基本国情因素作了深入研究,并作出了新的判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所作判断的正确性,也充分证明了基于现阶段基本国情所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
科学地总结和学习邓小平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方法,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更好地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把握中国国情
把握中国国情对于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性摘要:国情(national conditions),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一个国家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的基础,对于国家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国情;建设;改革;重要性;意义一、我国国情分析我们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情带有其基本特征,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基本国情。
我国具体国情有:资源方面:种类繁多,分布不均,总量很大,人均占有量少。
地理方面:位于东南亚,与多个国家接壤,总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个阶梯,北至漠河,南到曾母暗沙。
经济方面: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很快,连续多年GDP增长率在8%~10%,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很好的防止了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
军事方面: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军力与过去比较有了长足的进步,全面向现代化军队转变,国防力量有了提高,国人感到欣慰。
科技方面:不论是高尖端科技还是其他方面,中国与西方和美国还有一定距离,并且现在面临多方面的技术封锁,中国也很少花费资金去研究与创新,所以中国要想成为科技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口方面: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目前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现在人口老龄化很快。
政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把握中国国情的意义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第二节:“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邓小平提出:我国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现实国情。
江泽民强调:要对学生进行中国近代史及国情教育,目的是要提高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防止崇洋媚外思想抬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的出发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从总体上说,我国底子薄、人 口多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虽然经济总 量增长很快,但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 济效益差的状况严重存在。根据1994 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按人均产值 排列,我国在132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排 在105位。居民生活尚处于温饱向小康 的过渡阶段。全国农村尚有5800万贫 困人口,城镇失业人口和富余职工达 2000万。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教育水平不高,科学技术在很多方面 落后于世界。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还 不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 形成过程中。封建残余、资本主义腐 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还有很大影 响。 民主法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所 有这些都说明,中国现在仍然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从建国算起, 到下世纪中叶,至少将延续100年的时 间。这种状况在短时期内是不可能根 本改变的。
我国当前的国情从我们国家目前的现状来看, 整体上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鲜 明的特点就是资源和财富的取得具有野蛮性, 一切都以占有为目的,谁占有资源谁就占有财 富。 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普遍追求的是“利益最 大化”,而不是市场经济发达阶段的“效益最 大化”,一切的生产和交易手段都是手段,是 占有资源和财富的手段,追求的是无偿地占有 社会资源的财富,而不是追求以自己有效的付 出来换回自已想要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 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从我国 的国情出发,是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形成的前提 条件和理论根据。
自然状况:中国人口本世纪已 达13亿,下世纪中叶将达 15—16亿的高峰。中国人以 勤劳智慧闻名于世,但文化 技术素质较低,老龄化趋势 加快。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 但给经济、社会发展又带来 巨大压力。中国自然资源总 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 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分布很不均衡,承载能 力有限,浪费严重。自然环 境复杂多样,既有利于经济 多样化的发展,但也有很多 不利影响。69%的国土面积 是山地。耕地面积只占13.8%。 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自 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相当 脆弱,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从各国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 000美元之间时,是社会矛盾最突出、变化最剧烈的时期。自上世 纪末以来,我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贫富差距问题引起 了广泛关注。同时,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业难、住房贵、上学贵、看 病贵、社保水平低、农民失地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当前我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
根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 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 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等 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 个基本点。”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 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立足国情,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定不 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想问题,办事 情,制定规划,确定具体的方针政策,都不 可忘记国情,不可脱离党的基本路线。
社会性质:中国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建立起 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现在, 在经济方面,正在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在政治方面,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性 质的国家,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但各方面的体制还有很大弊病, 需要继续进行改革。
发展阶段:从现代化进程来说,中 国无疑尚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属 于发展中国家。从社会主义的进 程来说,则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包含着两 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它确认我国已经进入社 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它又承 认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 的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 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而是脱 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 力非常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进 入社会主义社会后,还要经历一 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 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 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 化、市场化、现代化。
发展水平:改革开放来,中国人民感受最突出的一点是生活水平显著
提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 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名列第85位,比1990年前移20 位。其中一些社会指标的进步举世瞩目,如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 2.5亿减少到2000万。 但是,2006年中科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表了一份 报告,根据城市化、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等指标计算的社会水 平综合年代差,中国与英、美、德、瑞典、法等国差距超过80年, 仍属于“社会欠发达国家”。 而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提醒人们审慎看待这 一前景,从绝对数量上看,我们与美国的人均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 又扩大了。
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点
历史传统:中国是有5000年 历史的文明古国。封建主 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曾 发展至世界的顶峰,但近 代资本主义却很不发达。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期间失去了现代化的机会。 1949年以后才取得一个新 的历史起点。悠久的历史 和古老的文明既是一份丰 厚的遗产,也留下很多消 极的影响,深刻地影响着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如何准确把握基本国情 ?
•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的国情有一 个大体的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 须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准确把握当代中 国的基本国情,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和 战略的出发点。 “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 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 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 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 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