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近代连锁经营
近代连锁经营连锁经营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在近代得到了迅猛发展。
连锁经营通过统一管理、品牌推广和规模效应等方式,将多个相同类型的商店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近代连锁经营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起源近代连锁经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国。
最早的连锁店是美国的一家名叫“Piggly Wiggly”的超市连锁店,它于1916年成立,开创了超市连锁店的先河。
随后,各种类型的零售连锁店如便利店、药店等相继出现,为全球连锁经营奠定了基础。
发展历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知识技术的进步,连锁经营在近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崛起,许多传统零售企业也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连锁经营,拓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新兴的共享经济也为连锁经营提供了新的机遇。
共享经济平台如美团、滴滴等便捷的线上服务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为传统行业的连锁经营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影响近代的连锁经营对经济、社会和消费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连锁经营的发展加速了行业整合、扩大市场份额、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
同时,连锁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在社会方面,连锁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好的服务体验和更高的产品质量。
通过标准化服务流程和质量管理,连锁企业能够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在消费者方面,近代连锁经营使得消费者能够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购物体验。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者可以通过连锁经营获得一致的产品和服务标准,提升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结语综上所述,近代连锁经营作为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通过统一管理、品牌推广和规模效应等手段,连锁企业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质量,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迅速发展。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共享经济的兴起,连锁经营模式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连锁经营的来源和历史
连锁经营的发展历史小知识1发源地连锁经营的发源地是美国,在美国内战之前,连锁经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连锁商店首先出现在大零售商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那些行业和部门,如杂货业、药品业和家具业,没有进入纺织业。
在地区分布上,连锁商店大多分布在小城镇和大城市的郊区,在大城市的中心和乡村地区极少。
而且,在开始的时候,连锁商店几乎全是地区性的。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它一直都没有成为美国的重要零售机构。
但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其经营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并且马上同其他大零售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连锁经营已经发展到遍布各地,并且有了很高的发展效率,成为成长最快的销售商,并正在成为美国标准的大零售机构。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连锁商店的发展一度受到阻碍,发展速度停滞。
二战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这是连锁商店迅速发展起来的转折点。
●发源地2初具规模第一家颇具规模的连锁商店是1859年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的大美国茶叶公司。
在短短6年的时间里,便已发展到了26家正规连锁店。
全部集中在百老汇大街和华尔街一带,全部经销茶叶。
1869年该公司更名为“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Great Atlantic & Pacific Tea Co.),并开始把它的连锁商店延伸到东北部,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
到1880年已经发展了100多家分店,经营地区从圣保罗、明尼苏达到诺福克、弗吉尼亚。
1900年前,该公司经营的地区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整个大陆,经营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除了茶叶,还经营包括了咖啡、可可茶、糖、各种浓缩汁和发酵粉的商品,销售额达到了560万美元。
在以后的10年,它有了更大的成长。
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的经营方式是连锁经营在杂货业的小试牛刀,它的锋芒初露引来了很多企业的效仿。
其他茶叶公司相继建立了连锁商店,也有人用同样的方法经营别的杂货。
第2章连锁经营起源与展望概要
与麦当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咖啡的圣 地意大利,星巴克迄今为止竟没有开设一 家分店。意大利市场350:0的比分,是这两 家美国餐饮业巨头在欧洲竞争格局的缩影。
除了分店数量,两家公司股票的表现也有 天壤之别。
咖啡教宗迎战快餐王者
2008年3月的一个清晨,6000多名星巴克的 股东缓缓走进西雅图中心麦克考厅,准备 参加星巴克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走在队 伍最前面的星巴克股东,天还没亮就来到 这里排队。队伍旁边的星巴克工作人员, 一边递上热腾腾的咖啡,一边在白色小卡 片上记录下股东们对公司经营的看法。 一切似乎与往常一样,但对星巴克公司而 言,过去的一年却不同寻常
咖啡教宗星巴克VS快餐王者麦当劳 谁动了谁的咖啡
麦当劳高价卖咖啡,只不过是增加一项产品,获得更高的利 润举措罢了;星巴克咖啡搭汉堡,低价做促销,虽能短期迎 战麦当劳,但却有可能伤及战略定位之虞。 咖啡教宗遭遇快 餐王者的跨界竞争,一场顶级较量已经开擂…… 7月5日,当我去意大利出差,途经米兰时,一走出文艺复兴 建筑风格的米兰中央火车站,竟然满眼都是环绕广场四周的 麦当劳金色拱形标志。 这家美国快餐连锁巨头1987年进入意大利市场,20年时间里 已经在这个以美食著称的国家建起了350家门店。在米兰市, 麦当劳的金色M标志数量几乎与城市地铁站类似的M标志一 样多。在米兰大教堂旁边著名的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里,麦 当劳与Prada、LV专卖店比邻而居。
点评: 股市是企业价值的晴雨表。麦当劳与星巴克的跨 界竞争才刚开始,投资者似乎就给出了终极答案。 麦当劳通过进入星巴克的传统地盘,一扫颓势, 重新获得增长动力。而星巴克最近一年却一蹶不 振,业绩下滑,其中不能说没有麦当劳的功劳。 不过双方所属行业过去是平行线,现在也只是有 了交叉点而已,隔行如隔山的行业防火墙,使双 方的竞争还没有达到你死我亡、短兵相接的境地。 星巴克重新请出创始人舒尔茨,并关闭大量门店 和裁员,显示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但这仅仅只是 止痛之策,利润大幅下滑的消息依然高悬头顶, 因此能否力挽狂澜,关键是看其后手是否足够精 准有力。
连锁经营的来源和历史
连锁经营得发展历史小知识1发源地连锁经营得发源地就是美国,在美国内战之前,连锁经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得发展。
连锁商店首先出现在大零售商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得那些行业与部门,如杂货业、药品业与家具业,没有进入纺织业。
在地区分布上,连锁商店大多分布在小城镇与大城市得郊区,在大城市得中心与乡村地区极少。
而且,在开始得时候,连锁商店几乎全就是地区性得。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它一直都没有成为美国得重要零售机构。
但就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得时候,其经营已经成为全国性得,并且马上同其她大零售商展开了激烈得竞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连锁经营已经发展到遍布各地,并且有了很高得发展效率,成为成长最快得销售商,并正在成为美国标准得大零售机构。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得影响,连锁商店得发展一度受到阻碍,发展速度停滞。
二战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这就是连锁商店迅速发展起来得转折点。
●发源地2初具规模第一家颇具规模得连锁商店就是1859年乔治·F·吉尔曼与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得大美国茶叶公司。
在短短6年得时间里,便已发展到了26家正规连锁店。
全部集中在百老汇大街与华尔街一带,全部经销茶叶。
1869年该公司更名为“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Great Atlantic & Pacific Tea Co、),并开始把它得连锁商店延伸到东北部,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
到1880年已经发展了100多家分店,经营地区从圣保罗、明尼苏达到诺福克、弗吉尼亚。
1900年前,该公司经营得地区横跨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得整个大陆,经营范围也有了进一步得扩大,除了茶叶,还经营包括了咖啡、可可茶、糖、各种浓缩汁与发酵粉得商品,销售额达到了560万美元。
在以后得10年,它有了更大得成长。
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得经营方式就是连锁经营在杂货业得小试牛刀,它得锋芒初露引来了很多企业得效仿。
其她茶叶公司相继建立了连锁商店,也有人用同样得方法经营别得杂货。
连锁经营发展历史
连锁经营发展历史
连锁经营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设立多个门店或加盟店,实现商品、服务等方面资源的共
享和优化管理,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管理,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连锁经营模式起源于美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涉及各个行业领域,如餐饮、服装、酒店、超市、快递等。
以下是连锁经营发展历史
的概述。
早期美国连锁经营起源于1890年代,当时的品牌如A&P(The Great Atlantic & Pacific Tea Company)、Woolworth、Kresge等通过可以种类广泛的商品、定价策略、营销策略等方式在美国迅速扩张。
1920年代,美国的家用冰箱普及,生鲜食品销售需求下跌,A&P便转型为自有品牌、标准化和集中采购。
后续,美国的连锁经营进入成熟阶段,各家
企业纷纷通过品牌推广、标准化管理、集中采购、直接物流以及购买别家企业等手段实现
规模化经营。
日本连锁经营源于1950年代,当时的企业如丸井、TOKYU、大丸等开始通过集合零售
店面,形成连锁经营模式,进入高度成长的时期。
至上世纪70年代,日本全国性的连锁经营品牌如优衣库、又吉亚、家乐福、Takasimaya等不断壮大,为日本经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中国连锁经营最早的实例可追溯至1990年代,当时的企业如呷哺呷哺、德克士、肯德基等开始拓展分店并试图实现标准化、集约化管理。
200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连锁经营企业迅速崛起,如麦当劳、星巴克、可口可乐、海
底捞等成为了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连锁经营品牌。
古代连锁经营
古代连锁经营古代连锁经营是指古代商业文明中出现的一种商业模式,即在不同地区或城市设立相同或相似的经营场所,以统一管理、统一策划、统一标准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
这种商业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对古代商业文明的繁荣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起源与发展古代连锁经营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代商业活动的早期阶段。
随着商业活动的频繁发展,商家开始意识到将经营模式进行标准化和规模化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并促进商品的传播与交换。
殷商时期的商贾在商贸活动中探索出了一定的规模扩张和分工合作模式,为古代连锁经营的雏形奠定了基础。
在秦汉时期,尤其是汉武帝时代,商业活动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在这个时期,一些商贾开始尝试在不同地区设立多个经营点,以扩大商品的销售范围。
例如,“丝绸之路”即是当时一个典型的古代连锁经营案例,商人沿着丝绸之路各个重要节点设立贸易驿站,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在东西方之间促进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
同时,汉代也有一些私人商家利用门店连锁经营来提升自己的商业地位。
随着唐宋时期商业的发展,古代连锁经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以宋朝茶马古道的兴盛为例,茶马古道连接了中国内地和西南边疆地区,沿途设立了众多的驿站、茶楼和客栈,这些经营点在不同地区提供统一的服务和商品,为古代商业贸易提供了便利。
经营模式古代连锁经营的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但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统一管理:在古代连锁经营中,总部通常会统一制定经营策略、商品标准、销售政策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各个经营点的统一运作。
2.标准化经营:古代连锁经营模式要求各个经营点遵循统一的经营标准和规定,以保证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致性,提升品牌形象。
3.分工合作:古代连锁经营往往可以实现各个经营点之间商品资源、信息流通和人才交流的快速沟通和协作,以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和效益。
商业影响古代连锁经营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古代商业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一方面,古代连锁经营加强了各地商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商品和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经营模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了商业管理效率,为商家带来了更大的利润和影响力。
第一章连锁经营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16
精选版课件ppt
02 02
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发展与现状
01
美国的连锁
•传统连锁期 •超级市场导入期 •现代连锁时代 •连锁加盟店全球化
02
欧洲的连锁
•英国连锁经营发 展 •法国连锁经营发 展 •德国连锁经营发 展
03
日本的连锁
•引入期(1970年以前) •成长期(1970-1980年) •成熟期(1980年以后)
精选版课件ppt
欧洲
连锁经营的跟随者和竞争者
第一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形成期
随着欧美经济的频繁往来,连锁经
营模式也传到欧洲,一些大的零售 商开始进行连锁经营——1894年英 国的玛莎公司宣告成立,到1900年 底玛莎公司开设了36家分店(其中 24家为市场货摊),1907年其分店 数达到60家。
《财富》杂志2007年美国企业500强前十强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公司 沃尔玛 埃克森美孚 通用汽车 雪佛龙 康菲石油国际 通用电气 福特汽车 花旗集团 美国银行 美国国际集团
营收(百万美元) 351,139.0 347,254.0 207,349.0 200,567.0 172,451.0 168,307.0 160,126.0 146,777.0 117,017.0 113,194.0
1
精选版课件ppt
2
精选版课件ppt
3
精选版课件ppt
4
精选版课件ppt
5
精选版课件ppt
6
精选版课件ppt
7
精选版课件ppt
8
精选版课件ppt
9
精选版课件ppt
10
精选版课件ppt
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发展
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发展连锁经营商业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商业组织形式,已经逐渐成为商业领域的主导模式。
本文将探讨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发展历程、现状、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发展历程连锁经营商业模式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美国,最初是为了解决零售业分散、规模小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连锁经营商业模式逐渐被引入到各个行业,成为一种高效的商业组织形式。
在中国,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逐渐成为商业领域的主导模式之一。
二、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现状目前,连锁经营商业模式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如零售、餐饮、教育、医疗等。
这些行业通过连锁经营,实现了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在零售业方面,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已经成为主流业态。
这些企业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实现了快速扩张和可持续发展。
在餐饮业方面,连锁快餐、品牌火锅、咖啡厅等已经成为主流。
这些企业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实现了快速复制和规模化发展。
此外,连锁经营商业模式还逐渐向其他行业渗透,如教育培训、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等。
这些行业通过连锁经营,实现了品牌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优势连锁经营商业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规模效应:通过规模化经营,连锁企业可以实现成本降低和利润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品牌效应:通过连锁经营,企业可以实现品牌的快速传播和扩展,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规范化管理:连锁企业可以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和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员工素质,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
4.拓展市场:连锁企业可以通过扩张和发展,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和业务领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四、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连锁经营商业模式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将成为连锁经营商业模式的重要趋势。
连锁经营的历史沿革与
15
01
连锁经营的背景
背景
其一,当时美国资 本主义工业化和市 场化经济的初期繁 荣发展,城市化水 平的快速提高和完 全商品化的城市居 民消费方式,造就 了比较宽松的商业 发展与扩张的市场 环境;
其二,美国的商标 保护法规的初步建 立与消费者品牌意 识的形成,为扩大 消费者认知和接受 以商号为代表的某 些规范化、模式化 的商业经营方式和 服务质量奠定了基 础。
17
美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历史
美国
连锁经营的开拓者和领头羊
第一阶段 1859年的连锁经营萌芽期
➢1859年,世界上最早的一家连锁店,它 是由两个美国人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H. 哈特福特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大美国茶叶 公司”,10年后更名为“大西洋与太平洋 茶叶公司”。 ➢当时,美国基本已经完成全国范围的铁 路网建设,随后又建成全国范围的通讯 网络。新式快捷的交通工具和先进的通 讯工具的广泛应用,为连锁经营的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外在环境和必要条件。 ➢他们集中大批量进货,集中配送,以降 低成本,最终以低价销售,赢得竞争优 势。
18
第二阶段 1859年至1930年的传统连锁创立期
➢“大美国茶叶公司” 从1865年只卖 茶叶的25家门店,发展到1900年的200 家门店,经营品种扩大到咖啡、可可 茶、糖和各种浓缩果汁等 ,由于是以 同一资本开办门店,其形式后来被称 为直营连锁。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国内统 一市场进一步形成,美国胜家缝纫公 司 ,在全美各地设置了有销售权的特 约经销店,公司凭借产品特许经营权, 把一批店铺组织起来,实行连锁经营, 这就是世界第一家特许连锁店。 ➢1887年,美国又有130多家独立的食 品零售商,自愿联合,共同投资开办 了一个共同进货的食品批发公司,对 参加者实行联购分销,成为美国的第 一家自愿连锁店。 ➢到1900,年全美连锁企业已发展到58
连锁经营的发展
2.连锁商业的黄金时期
高速发展期是指20世纪50-80年代。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美国高速公路网的建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自我服务的销售方式以及多种营销策略的兼容并蓄,
都促成了美国连锁商业在这一时期的高速发展。
美国连锁经营在发展的第二阶段中,表现出新的 特点,主要是由传统的商品商标连锁发展为全套营利 方式连锁,即各连锁店已不仅限于使用公司的各种商 标的名称,还承袭了公司总部的全套管理制度,包括 统一进货、地点选择、店铺设计、广告促销、资金调 剂等。
3.全面国际化连锁时期
多元化时期是指20世纪80-90年代。此时进人一个全 面开拓和渗透时期,也称为第三代现代连锁加盟店发展 时代。其特点是将第二代的经营手法多元化,利用连锁 经营的优势向其他行业渗透,不再局限于零售业、餐饮 业等少数传统行业,而扩及非食品零售业、旅馆业、不 动产业、租赁业、健身美容业、清洁维护业、休闲旅游 业、教育进修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不但拓展了加盟 业的领域,而且最显著的特点是服务业巨大的潜能正在 发挥出来。特别是商业,如会计、广告、税务、职业技 术培训、中介服务、宴会接待、印刷宣传业等针对企业 需要的各项服务,并且经营趋向国际化。
第1单元 认识连锁经营
1.3 连锁经营的产生与发展
1.3.1连锁经营的产生
分销渠道:
代理商 50%
批发商 40%
零售商 50%
世界公认的第一家直营连锁商店是1859年乔治· F.吉尔曼和乔 治· 亨廷顿· 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的大美国茶叶公司。直接从中国和日本
进货专门销售红茶,由于售价低廉吸引了不少顾客,在短短6年的时间
(四)连锁经营在我国大陆的发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连锁商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1984年深圳百佳超市落户深圳蛇口,成为我国第一 家中外合资连锁超市。而1990年年底由广东省东莞糖 酒公司创办的美佳连锁超级市场,则是内地首家国有 连锁超市。
连锁特许经营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连锁特许经营的概念与发展历程连锁特许经营是一种商业模式,通过许可方授权给特许经营商使用其商标、品牌、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以获得特许经营商扩展业务的权利。
特许经营是一种合作关系,许可方提供支持和培训,特许经营商则负责在特定地区或市场经营和开展业务。
连锁特许经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那时,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兴起了专门提供汽车维修服务的连锁店。
这些连锁店为消费者提供了标准化的服务和产品,以及专业的维修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连锁经营模式逐渐在其他行业得到应用。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连锁特许经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快餐业是最早采用连锁特许经营模式的行业之一。
麦当劳和肯德基等连锁快餐店成功地将其品牌推向全国和全球市场。
这种商业模式使连锁店可以快速扩张,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连锁特许经营进一步发展并扩展到不同的行业和市场。
酒店、连锁超市、汽车租赁、便利店、体育用品连锁店等行业纷纷采用特许经营模式。
连锁特许经营不仅提供了业务扩展的机会,还具有风险共担、资源整合和品牌传播等优势。
在特许经营合作关系中,许可方会为特许经营商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和服务。
这些支持和服务包括品牌建设、市场推广、供应链管理、技术支持、培训等。
许可方通过将自己的经验和模式传授给特许经营商,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特许经营商通过加盟许可方的品牌和加入其连锁体系,可以获得品牌和商誉的加持。
特许经营商可以共享许可方的市场网络、供应链和技术支持,减少自我创新和开发的成本和风险。
特许经营商还可以通过许可方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连锁特许经营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许经营带动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
此外,连锁特许经营还对促进品牌建设、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保障消费者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的背景下,连锁特许经营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连锁起源
中国连锁起源中国连锁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业交易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连锁经营已经存在并发展了数千年。
这种商业模式通过统一的管理、供应链和品牌标识,实现了商品销售的规模和效益的提升。
本文将介绍中国连锁起源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对现代商业的影响。
一、古代连锁商业的形成古代中国的连锁商业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集市和酒楼。
古代的商贩通过在集市上摆摊售卖商品,建立了一种相对规模较小但已经具备连锁雏形的商业模式。
此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的便捷,商贩们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中销售的商业模式,如同现代的连锁超市一般。
二、中国古代连锁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连锁商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宋代。
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出现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商业组织。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中国古代连锁商业的代表——张信之的“交子”。
交子是一种类似于现代支票的商业票据,通过此种形式,张信之成功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稳定的商业网络。
这种商业网络涵盖了宋代当时的主要城市,实现了商品的规模化生产和销售。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中国的连锁商业不断发展壮大。
除了交子之外,还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商业组织和商标。
这些商标不仅作为商标标识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同时也是商业组织的象征,表现了中国古代连锁商业的独特魅力。
这些商业组织通过合理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实现了商品的快速流通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三、中国古代连锁商业对现代商业的影响中国古代连锁商业对现代商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古代商业组织的连锁模式为现代连锁企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模板。
现代连锁企业从古代商业组织中汲取经验,在运营和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提升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中国古代商业组织的连锁模式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代商业组织通过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系统,实现了产品的集中采购和流通。
这种连锁模式为现代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使得现代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控制供应链。
再次,中国古代商业组织的连锁模式对品牌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连锁零售经营概述
连锁零售经营概述连锁零售经营概述连锁零售经营是指一种企业经营模式,通过统一管理、标准化服务、集中采购等手段,将多个店铺或门店打造成一个连锁品牌,实现规模扩张和集中化管理的经营方式。
连锁零售经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零售业的重要经营模式之一。
本文将对连锁零售经营进行概述。
一、连锁零售经营的发展历程连锁零售经营起源于19世纪,最早在美国兴起。
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零售业开始通过分店和连锁店的形式来扩大规模。
20世纪初,连锁零售经营开始在欧洲和亚洲等地扩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连锁零售经营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从超市到便利店,从大型专卖店到折扣店,连锁零售经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发展迅速。
二、连锁零售经营的优势1.规模化效应:通过连锁经营可以实现规模扩大和资源整合,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2.品牌效应:通过连锁经营可以建立和提升品牌形象,增加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3.统一标准化:连锁经营可以通过提供统一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标准化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的稳定性。
4.集中采购和供应链管理:连锁经营可以通过集中采购和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保证商品的及时供应。
5.数据分析和经验共享:连锁经营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经验共享,优化经营策略、预测市场趋势,提高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三、连锁零售经营的业态连锁零售经营覆盖了多个领域和业态,包括超市、便利店、专卖店、折扣店、连锁酒店等。
不同的业态有不同的特点和经营模式,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群体。
1.超市:超市是一种大型零售商店,通常销售食品、生活用品、家居用品等。
超市通常以低价和大规模经营为特点,通过提供丰富的商品种类和便利的购物环境来吸引消费者。
2.便利店:便利店是一种小型零售店,通常销售日常用品、饮料、烟酒等。
便利店通常具有24小时营业、商品种类多样、位置便利等特点,以方便快捷为主要竞争优势。
第一章 国内外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
3.70年代连锁经营的重组期
1967年日本设立了正规连锁协会,当时有72家 连锁企业参加。 1972 年,依靠正规连锁经营的大荣公司,经过 多年的努力,销售额超过了有 300 多年经营历 史的三越百货商店,位居日本零售商业首位。 积极地从国外引进著名的连锁公司如麦当劳、 肯德基等,将连锁经营由零售业扩大到服务业、 餐饮业,从而健全了日本的连锁体系。
二、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
截止2001年底,我国连锁企业发展 到2100家,门店数32000个,销售额2300 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7%。
广东东莞的“美佳” 北京的“希福” 上海的“联华”、“华联”
2000年连锁企业每平方米的 年平均销售额
上海 北京 珠江三角洲 22374元 15157元 11289元
(四)国内外连锁业发展比较 的启示
1. 连锁经营方式将在商业服务业和其他
产业中规模化导入 2. 连锁企业在企业制度和发展方式上的 不断创新 3. 在实行的正规连锁基础上,大力发展 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 4. 尽快制定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扶持政 策,给连锁企业以广泛的支持
思考题:
对比中外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 谈谈你对中国连锁业未来的发展方 向的看法。
荷
兰
荷兰目前最大的连锁企业——阿霍 德(AHOLD)创建于1887年,主营食品饮 料和药品批发,兼作食品生产商,目前 在全世界拥有3927家门店,其中在全荷 兰有612家门店,2000年其排在全球零售 业第4位。近年来荷兰阿霍德通过跨国 收购兼并,企业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 的销售额已超过了法国家乐福公司的销 售额,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零售企业。
4.1950年至1980年的现代连锁期
5.1980年以后的全面国际化连锁期
第一章_连锁经营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连锁经营起源与发展连锁销售起源于1859年的美国。
由哈佛大学的两个犹太藉人所创立,起初销售的为茶叶,隐蔽运行19年后才逐渐走向明朗化。
引入中国后历经几次更名:1998年——连锁经营2005年——连锁销售2007年——资本运作2009年——合伙私慕定义连锁经营一般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店铺,以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使复杂的商业活动简单化,以获取规模效益,缓解供需关系。
经营分为三种形式:直营连锁、特许经营连锁(也叫“特许加盟”)和自由连锁。
直营连锁(简称RC),即总公司直接投资开设连锁店;特许经营连锁(即:特许经营、契约连锁、特许连锁、加盟连锁等,简称FC),即以经营权的转让为核心的连锁经营;自由连锁(即:自愿连锁,简称VC),即保留连锁商单个资本所有权的联合。
从定义来看,连锁经营只不过是公司以不同方式开设和授权店铺的经营方式。
店铺的经营者通常也会雇佣推销员来推销商品,但是给予推销员的回报不会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
所以连锁经营是店铺+推销员的形式推销商品的。
特点连锁经营主要是“三连”。
第一、连品牌品牌可以说是连锁企业的生命,它可是说是连锁企业服务和质量的保证。
连锁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连锁企业的品牌效应在不断放大的过程。
因此,作为一个连锁企业而言,品牌连锁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于应该把它摆在一比较中心的位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品牌连锁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品牌定位;“定位”一词是由美国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1972年在《广告时代》首先提出并加以推广应用的。
里斯和特劳特认为,定位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指要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采取行动。
这就是说,要将产品定位在潜在顾客的心中。
该战略无论对于连锁组织还是其他发展形式的企业均适用。
品牌定位的核心是STP,即细分市场(Segmenting)、选择目标市场(Targeting)和具体定位(Positioning)。
真正的连锁经营概述
超市连锁业巨头沃尔玛、快餐式连锁业麦当劳和肯德基, 以及中国家电销售连锁企业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等,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企业。
而以“连锁销售”为旗号的传销组织,显然是在利用这一新兴名词混淆视听,欺骗老百姓。
所以,本节内容给大家介绍真正的连锁经营的历史和相关概念,能增强辨别能力。
一、连锁经营的历史最早的连锁经营起源于中国西汉时期。
据《美国文献百科全书》和《美国连锁店百年史》记载,在公元前200年的西汉时期,一个中国商人就拥有多家店铺,这被认为是连锁经营的最早萌芽。
近代连锁经营出现在美国,距今有近150年的历史。
在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成立于1859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正规连锁公司。
当时,美国全国范围内的铁路网和通信网已经先后铺设完毕,这些基础建设为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65年,该公司的连锁店已经发展到25个,并开始经营食品,同样获得巨大的成功。
到1880年,该公司已经拥有100家连锁店。
公司从零售业开始发展之后扩展到餐饮业、酒店业、汽车经销、房地产等,带来了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许多企业将其作为模板效仿。
这个时期,在欧洲的英国、瑞士等地也相继出现了连锁经营模式。
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使得一大批企业迅速成长为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大型连锁企业。
而众多分散、独立经营的零售商因为缺乏竞争力而受到了巨大的排挤、渐入困境。
为了对抗正规连锁店和大型百货商店的垄断和排挤,1887年,美国130多家食品零售商共同出资,实行联购分销、统一管理,而各成员企业依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这也就是后来被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家自由连锁店。
二、连锁的概念连锁,是指一个商业集团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价格,在多处同样命名(店铺装修、商品摆设风格)的店铺里,出售某一种、某一类、某一品牌的商品,或者提供某种服务,这些同时经营的店铺就被称作连锁店,这种经营模式则被称为连锁经营。
连锁的含义可分为经济学上的定义和统计学上的定义。
就经济学的意义而言,连锁是在统一所有权或在统一战略决策下的,批零一体化的多店铺体系。
连锁行业的1班资料
连锁行业的1班资料连锁行业是指同一品牌或同一公司在不同地区开设多个门店,形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经营实体的商业模式。
连锁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商业领域的重要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连锁行业的相关资料,包括发展历程、经营模式、优势与挑战等。
一、连锁行业的发展历程连锁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1879年,美国的一家药房开设第二家分店,标志着连锁经营的起步。
此后,连锁行业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发展演变。
在20世纪,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连锁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50年代至1970年代,连锁超市飞速崛起,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连锁业态。
二、连锁行业的经营模式连锁行业的经营模式可以分为加盟制和直营制。
加盟制是指总部按照一套标准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将经营权出售给个体商户,商户以总部提供的品牌和支持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
直营制是指总部直接拥有和运营所有门店,在管理和运营上具有更大的控制力。
两种经营模式各有优势和适用场景,根据行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做出选择。
三、连锁行业的优势连锁行业的发展壮大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连锁行业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实现资源的集中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其次,连锁品牌的统一形象和标准化服务可以带来消费者的信任感和忠诚度,提升品牌价值。
此外,连锁行业还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灵活的经营机制,可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
四、连锁行业面临的挑战尽管连锁行业具有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问题突出。
不同的连锁品牌追求相似的经营模式和产品定位,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
其次,连锁行业的扩张和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经验,对创业者的要求较高。
此外,消费者的选择权增加,不再仅仅满足于连锁品牌,更注重价值观念和个性化需求。
五、连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连锁行业正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连锁行业将继续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首先,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连锁行业的重要趋势,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精细化管理。
第2章连锁经营的起源与展望
古代连锁萌芽 近代连锁出现
西汉多家店铺
1859,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 1865年,胜家缝纫公司 1887,美国零售商联盟
直营 特许 自愿
中心 权益保护 程度 特许合同 利润来源 行业集中 度 内容不同
运营程度
近代特许
受许人 受许人多特许人少
现代特许
特许人 特许人多
简单不统一
复杂统一性强
靠销售分利
• 细节决定成败。在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不仅仅 是资本的简单较量。如果不适应市场需要,忽视市场 特点和消费者习惯,固步自封于单一僵化的经营模式, 规模再大,资本再雄厚的企业,也照样会被消费者拒 之门外。
案例链接:沃尔玛、家乐福交罚款950万
• 2011年春节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对全国 超市价格进行明察暗访,发现家乐福、沃尔玛 等超市存在虚高原价,低标高卖等价格欺诈行 为,其中,重庆沃尔玛北城天街店榜上有名。
第二阶段 黄金时代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美国连锁企业也获得 了高速发展。
第三阶段 发展时代 20世纪80年代
➢美国连锁业进入一个 全面开拓和渗透时期
第四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的 连锁加盟店全球化时代
➢美国连锁企业大肆 进行海外扩张
2. 美国连锁经营发展的条件
• 日本连锁起源于1963年成立的西式糕点咖 啡店“不二家”,70年代得到较大发展。
• 香港连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东江菜馆 是餐饮业尝试连锁的第一家企业。70年代 香港连锁得到较大发展。
• 1984年——皮尔卡丹专卖店在北京开 店,为开端。
• 1986年——天津立达集团组建连锁店, 开国内企业连锁先河。
第一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形成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随着美国连锁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 的海外发展,欧洲连锁业也在九十年代 开始了海外扩张。
以中国为例: 法国家乐福1993年进入中国, 德国麦德龙1995年进入中国, 荷兰的万客隆1996年进入中国, 法国的欧尚1997年进入中国, 荷兰的阿霍德1997年进入中国, 瑞典的宜家1998年进入中国。
危地马拉 136
进入日期 1991年11 月 1992年8月 1994年11 月 1995年11 月 1995年5月 1996年8月 1999年7月 2002年3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财富》杂志2007年美国企业500强前十强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阶段 1859年至1930年的传统连锁创立期
➢“大美国茶叶公司” 从1865年只卖 茶叶的25家门店,发展到1900年的200 家门店,经营品种扩大到咖啡、可可 茶、糖和各种浓缩果汁等 ,由于是以 同一资本开办门店,其形式后来被称 为直营连锁。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国内统 一市场进一步形成,美国胜家缝纫公 司 ,在全美各地设置了有销售权的特 约经销店,公司凭借产品特许经营权, 把一批店铺组织起来,实行连锁经营, 这就是世界第一家特许连锁店。 ➢1887年,美国又有130多家独立的食 品零售商,自愿联合,共同投资开办 了一个共同进货的食品批发公司,对 参加者实行联购分销,成为美国的第 一家自愿连锁店。 ➢到1900,年全美连锁企业已发展到58
沃尔玛全球商店总数 沃尔玛美国 4,058
沃尔玛商店 1,051 沃尔玛购物广场 2,307 山姆会员商店 582 沃尔玛社区店 118
6,959
沃尔玛国际部:2,901
国家
商店总数
墨西哥
907
波多黎各 54
加拿大
290
阿根廷
14
巴西
300
中国(*)
187
英国
336
日本
391
哥斯达黎加 140
萨尔瓦多 63
02 02
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发展与现状
01
美国的连锁
•传统连锁期 •超级市场导入期 •现代连锁时代 •连锁加盟店全球化
02
欧洲的连锁
•英国连锁经营发 展 •法国连锁经营发 展 •德国连锁经营发 展
03
日本的连锁
•引入期(1970年以前) •成长期(1970-1980年) •成熟期(1980年以后)
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连锁经营的重组期
➢70年代日本积极地从国外引 进著名的连锁公司如麦当劳、 肯德基等,将连锁经营由零 售业扩大到服务业、餐饮业, 从而健全了日本的连锁体系。
第四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今 连锁经营飞速发展期
➢80年代日本连锁业在经历了 第二次流通重组、第三次流通 再编后,连锁店纷纷向信息化 发展,销售信息管理系统 (POS)和企业内部信息通讯 网(LAN)逐步列入到连锁业 中,并迅速得以推广。
01
连锁经营的背景
背景
其一,当时美国资 本主义工业化和市 场化经济的初期繁 荣发展,城市化水 平的快速提高和完 全商品化的城市居 民消费方式,造就 了比较宽松的商业 发展与扩张的市场 环境;
其二,美国的商标 保护法规的初步建 立与消费者品牌意 识的形成,为扩大 消费者认知和接受 以商号为代表的某 些规范化、模式化 的商业经营方式和 服务质量奠定了基 础。
03
连锁经营在中国的发展
04
连锁经营未来的发展趋势
05 本章小结
01
连锁经营的起源
1859年,世界上第一家颇具规模的连锁商店出现在杂货业,即乔治·吉尔曼 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的大美国茶叶公司 。
在公元前200年,一个中国商人就拥有多家店铺,这称得上是连锁经营最早 的萌芽。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话中得到证实, 他生前曾说:“我创立沃尔玛的最初灵感来自中国的一家古老的商号(‘八大 祥’商号 之一的‘瑞蚨祥’老店)。
这一时期欧洲连锁业的发展是伴随着 美国特许经营组织向欧洲的大肆进军, 是欧洲商业企业为了生存而做出本能抵 抗反应。
创建于1856年的法国春天集团,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适应人们的消费 习惯与购买能力的不同,开始创设大众 商店,并合资兴办连锁超市,形成了多 种业态连锁的局面。
这一时期,英国整个零售商业结构以 连锁店为主。1977年,单店零售商店有 职工293万人,而连锁店有职工151.2万 人。但连锁店的销售额占零售业销售总 额的2/3以上。
第四阶段 1950年1980年的现代连锁期
➢20年代,随着美国战后经济的 重建和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城 市人口向郊区的迁移,给连锁经 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连锁 集团下的各公司经营趋于规范化、 统一化、标准化,不仅强调销售 方式的统一,而且开始使用统一 的公司名称、商标,执行总部的 全套标准化管理制度。 ➢1954年,今日麦当劳的真正缔 造人克较克得到了为麦当劳发展 连锁店的权利,在全世界产生了 一场商业革命。 ➢自由连锁、特许连锁等形式在 这段时期也有发展,连锁经营已 进入成熟、规范的轨道。
美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历史
美国
连锁经营的开拓者和领头羊
第一阶段 1859年的连锁经营萌芽期
➢1859年,世界上最早的一家连锁店,它 是由两个美国人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H. 哈特福特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大美国茶叶 公司”,10年后更名为“大西洋与太平洋 茶叶公司”。 ➢当时,美国基本已经完成全国范围的铁 路网建设,随后又建成全国范围的通讯 网络。新式快捷的交通工具和先进的通 讯工具的广泛应用,为连锁经营的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外在环境和必要条件。 ➢他们集中大批量进货,集中配送,以降 低成本,最终以低价销售,赢得竞争优 势。
沃尔玛全球销售额(亿美元)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4340 1913 2198 2465 2587 2852 3124 3511
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注:2007年为《财富》预测值
沃尔玛的全球状况(截至2007年5月11日)
第二阶段 1955年至1964年 连锁经营的起飞阶段
➢1955—1964年是日本为实现现代化而 准备的起飞阶段。 ➢在这10年中,日本商业界的有识之士 抓住机会,加大对零售业的投资。著 名的大荣、伊藤洋华堂都是这一时期 的产物。 ➢为了适应大量的生产和大量消费的需 要,这些公司的管理者们及时地从欧美 引进了连锁经营,不断地开设或吸收分 店,扩大销售网点。
03
连锁经营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连锁百强发展现状 1. 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2.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3. 海外品牌发展迅速
03
连锁经营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
初始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
- 1986年由天津立达集团公司 创办的天津立达国际商场
成长期(1995年至今)
-连锁已成为主导形式
-全国粮食系统全面推广连锁经 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连锁业态规模扩大,业种增多 -成长迅速,已由企业规模优势 向产业规模优势转化 -连锁经营本身也向多样化发展
日本
世界连锁经营的学习者和发展者
第一阶段 192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连锁经营的雏形期
➢早在1929年,日本出现了第一家以 自助连锁形式对抗百货店大资本的、 以零售为主导型的大东京洋品商联盟, 从而拉开了日本连锁经营的序幕。 ➢1937年前后出现的大东京文具连锁、 大东京瓷品连锁、大东京鞋连锁店联 盟、和服共同进货联盟等机构都属于 这一形式。 ➢但由于二战的爆发,这些组织被当 时的统制经济所吞没。
欧洲
连锁经营的跟随者和竞争者
第一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形成期
随着欧美经济的频繁往来,连锁经 营模式也传到欧洲,一些大的零售 商开始进行连锁经营——1894年英 国的玛莎公司宣告成立,到1900年 底玛莎公司开设了36家分店(其中 24家为市场货摊),1907年其分店 数达到60家。
欧洲
第二阶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发展期
案例: 全球最大的零售业帝国——沃尔玛
公司历史 全球销售额
员工总数
1962年,首家沃尔玛商店开业(阿肯色州) 1983年,首家山姆会员商店开业(俄克拉荷马州) 1988年,首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开业(华盛顿) 1991年,首家国际分店开业(墨西哥城) 1998年,首家沃尔玛社区店开业(阿肯色州) 截至2007年1月31日,2006财政年度销售额达到3,449亿美 元。(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1.76亿人次) 全球员工---超过190万名 美国员工---超过136万 国际部员工---超过55万 中国员工---超过3.8万
第五阶段 1980年以后的全面国际化连锁期
➢80年代的连锁可以说是迈 入了新的“连锁加盟时期。 其特点是经营手法多样化, 不再局限于速食餐馆等少数 特定行业,而扩充到非食品 零售业、酒店业、不动产业 、商业服务业等。 ➢近10年,连锁的国际化成为 一大潮流。 ➢由美国人沃尔顿创办的沃尔 玛,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 一个1930年至1980年的超级市场导入期
➢1930年8月在美国经济危机 中,具有几十年经营食品经验 的美国人迈克尔.库化在美国 纽约长岛的牙买加开设了第一 家超级市场,以开架自选、价 格低廉为特征的第一家超级市 场诞生后,到1939年美国超级 市场已发展到5000多家。 ➢连锁经营与连锁超市结合, 是这一时期美国连锁发展最重 要的特点。
公司 沃尔玛 埃克森美孚 通用汽车 雪佛龙 康菲石油国际 通用电气 福特汽车 花旗集团 美国银行 美国国际集团
营收(百万美元) 351,139.0 347,254.0 207,349.0 200,567.0 172,451.0 168,307.0 160,126.0 146,777.0 117,017.0 113,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