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区际要素流动

合集下载

新区域经济学--生产要素区际流动

新区域经济学--生产要素区际流动

新区域经济学–生产要素区际流动引言新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其中,生产要素区际流动作为新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政策进行探讨。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概念生产要素区际流动是指人力资源、物资资本、资金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和分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生产要素之间的区域流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现象。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可以通过劳动力迁移、资本投资等方式实现,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影响因素生产要素区际流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和环境因素。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影响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规模、需求水平和产业发展状态等因素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分配产生重要影响。

较大的市场规模和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往往会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动到该地区,以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也是影响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政府对于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差异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吸引力。

一些地区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以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动到该地区。

同时,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执行力也会对生产要素区际流动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决定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

一些地区由于自然资源的丰富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会吸引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动到该地区,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生产要素区际流动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分配,不同地区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配置,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率。

同时,流动的生产要素也为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推动了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区域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区域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区域: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

的地域单元。

4、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等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它主要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涉及许多相关学科知识,对现实区域上出现的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应用性学科。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具有哪些特征?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

3、简述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第二部分:区域空间结构、第三部分:区际关系、第四部分:区域经济政策。

策。

4、简述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历程:现代区域经济学是在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讲是在区位论和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发展而来;因此,探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史,首先应该从区位理论开始。

二、趋势: 5、简述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发展理论: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2.区域产业结构3.区域产业布局;4.区域空间结构;5.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6.区域开发. (二)、关系理论:1. 区域生产要素流动;2. 区域分工;3. 区域贸易;4. 区域竞争与合作;5.区域经济差距;6.区域经济传播. (三)、政策理论:1.区域经济制度;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3.区域投资环境;4.区域地方政府;5.区域经济政策体系; 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1、哲学层面(科学哲学(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邓小平理论)2、基础理论层面(系统科学理论、行为决策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经济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现代区位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经济地域分工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3、基本理论层面(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区域应用工具)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一)新经济地理学派(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二)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三)区域管理学派(将管理学融入区域经济学的结果)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2、人力资源: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国际要素流动精品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国际要素流动精品PPT课件

Company Logo
中国移民报告-2014
Company Logo
二、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1.
劳动力移动的收益与成本比较。 这是劳动力迁移的最直接原因。
2.
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是劳动力移动 的主要原因。
3.
经济周期的变化是劳动力移动的 重要促成因素。
4.
劳动力禀赋状况是劳动力移动的 深层原因。
(2)具有流动性。
国际证券投资
Company Logo
国际直接投资(FDI)
FDI的主要形式是: 国外公司在本国创立新企业 外国公司和本国企业共同建立合资企业 国外公司并购本国的企业
资本为什么 要跨国界流 动呢?
Company Logo
2014世界投资报告
Company Logo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B国
OBDNr2 + Hr2E 增长了EMN
M
r3 EMN属于B国总收益增长部分
r2
E
N
r2
OBDNr2部分是由B国资本所有 者带来的,
r1
G
Hr2E部分是由其他要素如劳动
VMPKB
VMPKA 和土地带来的。
OA
C
D
OB
A国与B国资本存量之和
图6 国际资本转移的产出和福利效应
Company Logo
按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的实际控制程度:
◆国际间接投资:国际信贷和国际证券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国际信贷
Company Logo
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国际银团贷款 项目贷款 出口信贷
国际借贷
国际证券投资
Company 无实际控

7 国际要素流动

7 国际要素流动


降低本国储蓄,投资; 威胁本国的技术优势; 转移定价对国家税收影响; 增加失业风险; 规避政府的金融监管和控制; 忽视本国的教育和技术培训。
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影响
对移民输出国来说,各项税收以及兵役服务的 损失可能会超过移民移居国外而减少的公共服务成 本。由于年轻人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容 易在国外找到工作,而他们在国内大多是净纳税人。 对移民接受国来说,入境移民不仅享受社会福 利,使用公共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还使治安费用 增加,这些费用可能超过他们所缴纳的各项税收, 从而增加移民接受国或地区的财政负担。但一般来 说,这种认识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入境移民年龄处 于纳税高峰期,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在移民输出国 已经完成了某种程度的教育,他们对各种社会福利 支出不构成额外负担。
第二次前后出现了第三次移民浪潮, 主要是为了躲避战争和迫害。 目前世界移民人口为1.5亿。中国为最大 的移民输出国,移民共3000多万。而美 国是最大的移民接收国,每年接受的合 法移民100多万,非法30多万。
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一个简单模型: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 素,一个产出; 要素供给与产出的关系: Q(T,L) 和 MPL;
有名的高犯罪率地区。1975年美国从越南 撤军后,60多万的东南亚移民涌到了美国 加州。由于移民可能增加社会成本,政治 家必须在决定批准多少移民入境和哪种移 民入境时对这些可能发生的社会摩擦与成 本加以权衡,这也使得移民问题常常染上 政治色彩。这一点在欧洲尤其突出。苏东 巨变后,欧盟接受了大量苏东移民。近几 年来,反移民成为欧洲各国极右势力争取 选民支持的有力武器,荷兰法国奥地利的 右翼势力频频得手。
移民的其他外在成本和收益
一、财政影响 移民在接受国获得国防、治安以及公立教育 等公共服务,同时承担相应的公民义务,包括缴 纳所得税、销售税、财产税。而移民与输出国的 其他权利和义务关系,诸如失业保险,社会保险 以及一般福利支出等转移支付的种种权利,也随 之转移。 从移民的角度分析,由于移居到一个新的国 家,他们会丧失某些已经积累起来的权利,如政 府养老金和社会保险等,但他在工资收入较高国 家能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否则他不会移民。

《国际要素流动理论》课件

《国际要素流动理论》课件

国际要素流动的影响
国际要素流动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全球产业分工。 国际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国际要素流动的政策
国别安排是各国对要素流动进行的限制和管理,通过签订国际协定来确立要素流动的条件。 投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补贴和优惠措施等,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的流入。
《国际要素流动理论》 PPT课件
探索全球经济的动态,了解国际要素流动的重要性,并深入了解国际要素流 动理论的基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跨越国家边界流动 的现象。 要素流动按性质和方式可以分为资本流动、劳动力流动和技术流动。
国际要素流动的表现形式
要素流动理论的发展
平衡投资模型是要素流动理论的一种解释,强调国际要素流动在经济发展中 的平衡作用。
OLI模型是国际商务理论中关于跨国公司的理论模型,包括所有权、位置和内 部化三个要素。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通过研究地理环境对要素流动的影响,提出了更全面和 系统的观点。
结论
国际要素流动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要素流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发展 战略。
资本流动是指跨国资金在不同国家间的流动,如外国直接投资、股票和债券 交易等。
劳动力流动是指人员在不同国家间的迁移,如劳动力输入、移民和跨国就业 等。
技术流动是指技术和知识的传递和交流,如技术引进、合作研发和专利授权 等。
国际要素流动的原因
国家因素包括政府政策、法律制度和政治环境等,会影响国际要素的流动。 市场因素包括市场规模、需求变化和竞争优势等,也会影响国际要素的流动。 企业因素涉及企业战略、资源配置和利润追求等,对国际要素流动具有重要 影响。

《国际要素流动》课件

《国际要素流动》课件

类型
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 播。
国际要素流动的利弊
1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文化交流等。
2

国内资源外流、经济体系紊乱和文化失衡等。
结语
1 国际要素流动的未来
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但应注意对贫困地区的带动效应。
2 我国应对策略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立优质人才引进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要素流动是指资金、技术、人员和资源等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这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生产要素流通网络。
什么是国际要素流动
定义
国际要素流动是指国际范围内自由流动的资金、技术、人员和资源等,形成的全球化的生产 要素流通网络。
包括哪些要素
主要包括劳动、资本、技术和文化等要素。
影响因素
开放程度、国际市场、投资环境、政策法规等因素。
政策措施
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合作等。
国际文化流动
定义
国际文化流动是指在全球范围 内文化事务及文化艺术、文化 旅游等方面的互动。
类型
电影、音乐、艺术品和体育等 文化要素的交流与演出。
影响因素
旅游、文化交流、国际传媒等 因素。
政策措施
优惠政策、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 交流等。
影响因素
文化传承、国际认可和文化多样 性等因素。
2
类型
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动。
3
影响因素
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和移民政策等因素。
4
政策措施
签证政策、劳动人事管理和保护本国劳动力等。
国际技术流动
定义
国际技术流动是指国际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在不 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和转化。

区域要素流动与合作

区域要素流动与合作
假设两个地区的资本存量不同,并认为由于资本存量的多少影响 了资本的边际效益率。因此资本会由于这种回报率的不同在不同 地区之间流动。 因此,在完善的区际资本市场、信息完全、资本流动无成本以及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下,资本对区域之间的投资回报率差 异作出理性反应,区域之间将最终因为资本的区际流动,区域之 间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将均等化,达到一种长期的均衡。


深入分析

1 资本的分类——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实物资本存量如厂房、设备、基础设施等 一旦布置在某个区域,很难流动到其他区域,因为将这种资本迁移到其他区域的成 本太高;另外,实物资本折旧率高也显著降低其区际流动性实物资本存量的集中可 能产生集聚经济,降低投资成本,不利于本地资本向其他区域流动,但可吸引新的 投资资本(Florida和Kenney,1988) 2政府的长期区域资本转移取决于区域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区域政策,与投资回报率 没有任何关系。而大公司与政府间更加紧密的关系,也更有可能获得资本的转移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 全国总数
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占比
地区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
38.56%
31业劳动人口仍集中于发达地区的原因(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分析): 1劳动力成本因素的阻碍,即在东部发达地区仍相对较高的工资和更多的工作机 会的吸引之下,劳动人口往东部迁移集中仍是主流; 2东部发达地区用工环境的改善。人社部(2013年年底):农民工月均工资2609 元 东部比中西部地区高10%。 3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他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业的工资远高 于对技术要求较低的制造业行业,而工资因素是引起劳动力流动的一大关键因素。
4 新古典资本流动模型通常假设资本贫乏的落后区域的资本边际生产率高于资本丰 富的先进区域。但是,这些区域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市场规 模小、劳动力素质低,在落后区域的投资风险远远高于富裕区域,投资不确定性也 大于发达区域。此外,投资者通常缺乏落后区域的投资信息。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引言生产要素区际流动是指在不同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的过程。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等。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在现代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原因、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原因生产要素区际流动有许多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市场因素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可以促使生产要素流动。

例如,某个地区的市场对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可能很高,吸引了资本和劳动力流入该地区。

市场规模和消费者需求的扩大也会对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产生影响。

2. 成本优势不同地区的生产成本存在差异,这会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

一些地区具有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或土地成本,吸引了企业将生产要素转移到该地区。

这种成本优势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

3.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程办公成为可能,降低了对劳动力地理位置的依赖性。

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对土地和资源的需求。

4. 政策和法律环境政府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也会影响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

一些地区可能有更为开放和友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资本和劳动力流入。

税收政策、劳动法规和土地使用政策等也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产生影响。

影响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各种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1. 经济增长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吸引资本和劳动力流入,地区的产出和就业机会可以增加。

这有助于提高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

同时,区际流动也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了经济的竞争力。

2. 劳动力市场变动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变动。

一方面,劳动力流动增加了地区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工资水平的波动。

另一方面,劳动力的流动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选择。

3. 资本市场变动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也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变动。

资本流入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劳动力的跨国流动第七章要素流动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劳动力的跨国流动第七章要素流动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劳动力的跨国流动第七章要素流动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基本原因:相同的偏好和生产技术条件下,各国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导致实际工资的差别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影响1、实际工资趋同2、世界总产出增加3、带来一定的收入分配效应: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国际贸易和劳动力流动的关系理想情况下,产品贸易和劳动力流动是可以完全相互替代的。

现实中,各国资源禀赋的过大差异、贸易障碍、技术差别、资源流动障碍,使得贸易和资源流动之间的替代性是不完全的。

劳动力流动模型的扩展存在劳动闲置情况下的劳动力流动永久移民和客座工人(暂时移民)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边际产出递减或递增国际借贷与跨时贸易国际借贷:国际贸易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不同时点之间的商品交换;只关注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不考虑与生产性投资或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

跨时决策和实际利率:不同时期消费之间的抉择,财富和购买能力的跨期转移。

两期确定性模型:初始资源为外生给定的资本存量K 1,资本形成过程是无成本的,资本品和消费品的转化是可逆的资本形成需要1个时期不考虑资本折旧生产技术外生给定单一投入要素(资本)r Y Y r I C I C t s C U C u U Max ++=+++++=11..)()(:代表性经济人的最优21221121β)(')1()('21C u r C u β+=跨时生产可能性边界:给定资源,可以生产当前消费品,也可以投资以生产未来消费品。

跨时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当前商品和未来商品之间的转化关系。

将1期消费转化为2期消费的技术可能性。

1111112)(])([C K F K C K F K F C -++-+=封闭均衡点A 1)生产者最优化条件,资本边际产出等于实际利率2)消费者最大化条件,跨期边际效用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之比;3)产品市场出清,每期消费与投资之和等于产出。

跨时比较优势、跨时贸易和国际借贷B A r r >A 国当前投资的相对收益较高。

7国际要素流动

7国际要素流动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7-20
Summary
International factor movements can sometimes substitute for trade. International borrowing and lending can be viewed as a kin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present consumption for future consumption rather than trade of one good for another. Multinational firms primarily exist as ways of extending control over activities taking place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countries.
• 假设本国的跨时生产可能性偏向于即期生产 假设本国的跨时生产可能性偏向于即期生产.
– 一个在生产未来消费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 一个在生产未来消费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 在没有国际借贷时, 在没有国际借贷时,其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就会较 或者说实际利率较高). 低 (或者说实际利率较高 或者说实际利率较高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7-4
国际劳动力流动
Figure 7-1: 某一经济的生产函数
Output, Q Q (T, L)
Labor, L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7-5

区域经济学教学演示稿——第七章

区域经济学教学演示稿——第七章

第七讲 区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2、区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1)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2)加快了区域技术进步和制度创 新的步伐 (3)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第七讲 区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三、战后区际贸易的发展 1、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2、贸易结构不断高级化 3、区域一体化贸易协定激增,区际贸易 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4、跨国公司大力向世界市场扩张,成为 区际贸易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第七讲 区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四、生产要素流动 1、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及对经济发展的 影响 (1)原因有二:经济原因;其他原因。 (2)影响:劳动力的区域间流动,可以 缩小区域间的劳动工资差别,提高劳动 力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益,促进区域整体 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七讲 区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3)我国劳动力的跨区流动 1)改革开放前,有组织有计划的流动 2;不离土不离乡;离乡 不离井;离土又离乡。
第七讲 区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一、区间差异与区域分工 1、区间差异的内涵、分类及影响 区间差异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异质性。从 内容看,有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差异、经济差 异、社会因素差异、技术差异等;从变动特性 看,有可改变的差异和不能改变的差异;从物 质形态看,分为有形差异和无形差异。 区域间的差异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 发展过程的体现,是历史的产物。分析差异时 要防止区域差异绝对化。
第七讲 区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2、区域分工合作的涵义和分类 (1)区域分工合作的涵义:指不同区域 间的劳动分工与合作 (2)区域分工合作的分类: 1)水平型分工 2)垂直型分工 3)混合型分工
第七讲 区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3)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 1)发挥优势原则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第七区域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第七区域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战后区域间 资本流动的 现状和特点
(P226)
Page 30
第二节 生产要素流动 三、技术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Page 31
第二节 生产要素流动
技术流动的特殊性和主要形式
• 技术:指制造某项产品,应用某项工 艺或提供某项服务的知识,但不包括 仅涉及货物买卖或器物出租的知识. 形式:区域间的技术贸易,技术交流, 技术援助
Page 25
第二节 生产要素流动 二、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Page 26
第二节 生产要素流动
分类
长期流动和短期流动 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流入>流 出,则为净流入区. 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间接投资
Page 27
第二节 生产要素流动
资本流动的原因
经济原因:
1.区际利率差引起流动
2.贸易障碍诱发理论
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Page 9
要素禀赋 要素密集度
Page 10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也 称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 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判断一国要素禀赋有两种方法: (1)物质定义法 (2)价格定义法
Page 11
•若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TK,劳 动数量为TL,则其要素禀赋为 (TK/TL) •若A国的要素禀赋为(TK/TL)A, B国的要素禀赋为(TK/TL)B ,且
3.内部化理论
其他原因:
政治战略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若将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 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 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 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 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其结果是用 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便降低 交易成本,拥有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第七章 区际要素流动

第七章 区际要素流动
流动的预期 收 益 C A 不流动的预期 收益

(二)风险和成本
B

(三)工作环境与激励
O
流动后的年 限
第二节 区际劳动力流动

二、区际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一)暂时性流动和迁移性流动

暂时性流动通常不改变劳动力原有的户籍关系;迁 移性流动是指劳动力的户籍关系发生改变,劳动力 所受的行政隶属关系永久性地从—地迁往另一地的 流动。
吸引外来投 资前的区内 资本收益
吸引外来投 资后的区内 资本收益
I
O M N
OK表示某地区资本存 量,OMPK表示资本的 收益率,曲线I是边 际产品曲线,表示资 本存量与收益率的对 应关系;初始的群投 资存量为OM,MN的区 外投资流入
K
外资收益
引入外来投资的静态福利
第三节 区际资本流动

三、后发地区的引资效应
第二节 区际劳动力流动

二、区际劳动力流动的动因

(一)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差异的原因主要有:(1)劳动效率。劳动效率越高,劳动者 在相同的时间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因而工资越高;(2)传统和道 德因素。不同国度、地区,人们对基本生活资料的认识具有不同的 内容,从而影响工资水平;(3)区内劳动力供求状况;(4)制度和地 区财力状况。

(四)其他效应


区际贸易条件
技术 经济控制
第三节 区际资本流动

四、后发地区的引资效应

(一)吸引投资的静态福利效应

假定经济体系是完全竞争,实现了长期的充分就业均衡,规 模报酬不变,无外部经济,无税收。
MPK I A B G E F
引资后的工 资额增加量 净福利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生产要素区际流动是指在地理上不同的地区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的流动和配置。

这种流动和配置是由于各地区或国家间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而产生的。

1. 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劳动力的区际流动是指劳动力从一个地区移动到另一个地区,从事工作和生活。

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可以是临时性的,比如季节性的农业劳动力流动;也可以是长期性的,比如劳动力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就业。

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受到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1. 经济因素的影响•薪酬差距:不同地区的薪酬水平存在差距,劳动力会选择薪酬较高的地区就业。

•就业机会:就业机会多的地区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流动过去,以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劳动力市场发展:发达的劳动力市场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吸引更多劳动力流动。

1.2. 社会因素的影响•生活质量:劳动力会考虑目的地地区的生活质量,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因素。

•福利保障:目的地地区提供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也会影响劳动力的选择。

•文化和社会环境: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也有影响。

1.3. 政治因素的影响•移民政策:移民政策的宽松程度直接影响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流动政策的限制会影响劳动力的选择。

•国际关系:政治稳定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劳动力的流动。

例如,战争和军事冲突会导致大量劳动力流动。

2. 资本的区际流动资本的区际流动是指投资资本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

资本的区际流动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利润预期的差异引起的。

2.1. 投资环境的影响•政府政策:不同地区的政府对外资的政策和法规不同,对外资投资的限制程度也有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通常更具吸引力,因为投资者可以预期更高的回报率。

•法律和法规:不同地区的法律和法规对投资者的保护水平不同,投资者倾向于选择法律和法规健全的地区进行投资。

2.2. 利润预期的影响•市场空缺: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市场空缺、需求旺盛的地区进行投资,以实现更高的利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区际资本流动

二、区际资本流动的动因

(二)资产组合模型

资本流动存在风险: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某一特定公司或产业面临的独特风险 ,可以通过分散化加以消除;系统风险是所有公司 都要面临的,产生于所有公司共同经历的事件。如 商业循环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如果将投资选择扩展 到世界范围,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从国际分散化中 获益。

(一)吸引投资的动态福利效应

竞争效应
技术外溢 示范效应 产业关联效应

案例; 假设一个投资者打算将10000元投资于金融资产,他既 可以投资于资产X,也可以投资于资产Y,,这两种资产 都有风险。假定这两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都相同。每一 种资产的年收益率都是20%,而实现这一收益率的概率 只有50%,另有50%的可能性是分文不收,即每一种资产 的预期收益率为20%×50%=10%。 比较单一投资和分散投资的风险和收益。
单位与雇员分担成本与收益

2.一般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第三节 区际资本流动

一、资本与资本流动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重要的区域生产 投入要素;资本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极端不均衡的。

资本流动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1)指居民收入中部 分储蓄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企业的投资;(2)指企业 与企业之间发生的资金关系,即一个企业的剩余资金 转化为另一个企业的投资;(3)居民和企业的剩余资 金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居民的消费。

对公共税收和支出的影响:劳动力流出地可能会 因为劳动力流动而蒙受财政损失;劳动力流动对流 入地带来净收益。 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其他影响:新的知识技能传播、公用设施拥挤、犯 罪率上升。

第二节 区际劳动力流动

四、我国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一)改革以前我国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四)其他效应


区际贸易条件
技术 经济控制
第三节 区际资本流动

四、后发地区的引资效应

(一)吸引投资的静态福利效应

假定经济体系是完全竞争,实现了长期的充分就业均衡,规 模报酬不变,无外部经济,无税收。
MPK I A B G E F
引资后的工 资额增加量 净福利
吸引外来投 资前的工资 额
流动的预期 收 益 C A 不流动的预期 收益

(二)风险和成本
B

(三)工作环境与激励
O
流动后的年 限
第二节 区际劳动力流动

二、区际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一)暂时性流动和迁移性流动

暂时性流动通常不改变劳动力原有的户籍关系;迁 移性流动是指劳动力的户籍关系发生改变,劳动力 所受的行政隶属关系永久性地从—地迁往另一地的 流动。
区际资本流动通常是指资本跨地区的转移,它反映了 一个跨地区的借贷关系或所有权关系。

第三节 区际资本流动

二、区际资本流动的动因

(一)跨时贸易模型

投资是一种推迟消费的行为,因此可以把投资看成 跨越两个时期的交换行为,即用现在的消费物品来 换取将来的商品。 假设:区域1和区域2都生产一种商品X,生产活动 可以在今年也可以在明年进行。如果选择在今年生 产,即生产“现在商品”;如果选择在明年生产, 即生产“未来商品”。
劳动力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节 区际劳动力流动


一、劳动的数量与质量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投资形成的非物质资本,即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 识、技能和健康等,是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有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 教育的作用:


一是基础教育能显著提高人均产出; 二是教育的私人回报率高于社会回报率; 三是非经济影响。 由于教育既能产生私人收益又能产生社会收益,所以政府应该承 担一定的教育投资。但从收益中分离出社会收益又很困难,因而 简单的做法便是全部由政府投资。

未 来 商 品 C1A
未 来 商 品
A
C1B
B
O
C0A
现在商品
O
C0B
区域1 现在商品和未来商品
区域2
现在商品

区域1在未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区域2在现在 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区域1可以牺牲较少 的现在商品生产较多的未来商品,而区域2可以放弃较 少的未来商品享有较多的现在商品。 区域1可以转让未来商品以获取现在商品,而区域2可以 转让现在商品以获取未来商品,两地都可以得到比现在 更大的收益。 区域1在出售未来商品时,实际出售的是对未来商品的 要求权,这种要求权通常是以股票、债券等形式存在的 ,也就是说,区域1出售未来商品的过程就是其引进资 金的过程,资本得以流动。
第三节 区际资本流动

三、区际资本流动的福利效应

(一)资本产量增加
区域2边际产量
区域1边际产量 M
m U E D P W
n
O1
c
S
T N Q
区域1资本丰裕, 资本的供给为O1Q e 区域2资本稀缺, 资本的供给为O2Q
资本流动使产量增加
O2

(二)居民的效用水平提高

(三)劳动与就业效应

对外投资会降低当地的就业水平而提高被投资地区的 就业水平,这样会使投资地区劳动者受损,而被投资 地区劳动者受益。
第七章 区际要素流动

第一节 区际要素流动的条件与特点

第二节 区际劳动力流动
第三节 区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 区际要素流动的条件与特点

一、区际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从纵向的历史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史,也是要素区际流动不断扩大化的历史。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 会里,由于封建割据、信息阻塞等缘故,要素在区际间的流动受 到很大限制。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要素区际流动的范围与规 模才日益扩大。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标志的资本主义资本能够不 断地跨越区界而流动,资本主义的技术发明与创造能呈几何级数 递增而且迅速地扩散,资本主义的劳动力能够大范围地迁移。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区际要素的流动也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存 在着内在的统一性。一般而言,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要素的 区际流动就越频繁,流动速度与规模也就越大,而商品经济不发 达的地区,要素流动得也越稀疏,流动的速度与规模也就越小。
G
劳动力在区际间的流动使东、西两地不同的利益集团受到不同的影响 。在东部地区,是本地的劳动者受损(-a)而企业获益(a+b);在西 部地区是企业受损(-c-d),劳动者获益(c+d+e);劳动力流动使东 部和西部地区都受益。
第二节 区际劳动力流动

三、区际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

(一)区际劳动力流动的动态经济效应
1. 1950-1957年。50年代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主要表现为经济开发型 的流动。这一时期的流动主要围绕者由前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 而进行的劳动力跨省区配置和根据屯垦戍边的需要而向边远地区调 配劳动力的流动。这一时期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东北和西北。

2. 1958-1965年。由于50年代大跃进造成的经济过热和60年代初三 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将一些不堪负担的城市劳动力下放到农村 ,这期间也有一批知识分子和国家干部因反右扩大化,被错划成右 派而下放到农村。


(二)计划性流动和自发性流动
(三)由引力引发的流动和由推力推动的流动
第二节 区际劳动力流动

三、区际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

(一)区际劳动力流动的静态经济效应

假定一个国家只有两个地区:一个是劳动力流出地 区,设为西部地区;另一个是劳动力流入地区,设 为东部地区。劳动力由西部地区进入东部地区会引 起两地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变化,从而 使劳动力的价格或工资发生变化。

四、对我国劳动力流出区域的思考

(一)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区的利与弊

1. 劳动力流出减少失业?


2. 劳动者给家乡亲友的汇款加速资本形成?
3. 劳动力在发达区域获得的技术可以在流出区域 运用? 4. 减轻流出区域土地压力?

(二)人才培训的成本补偿

1.特殊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特殊培训的成本和收益

1.向需求引力最大的方向移动。 2.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移动。 3.向最近的区域移动,即就近流动原则。

(二)要素区际流动的地域形式

1.辐合流动。要素跨越区域边界向另一个区域的某一个中心集合的 倾向。 2.辐散流动。要素从一个中心向周围地区扩散形式的流动。比如技 术在区域间的扩张传播就是由城市向外辐散的。 3.轴线汇集。要素跨越区域向一线状地带聚集。


(三)中介条件。中介条件是指连结区域与区域之间要素流动的 —些中间环节。这些中间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素在两个区 域的供需差别;两区域要素价格的差别;信息的完备程度与及时 性;交通运输工具的保证程度等等。
第一节 区际要素流动的条件与特点

三、要素在区域间流动的方向与形式

(一)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方向
吸引外来投 资前的区内 资本收益
吸引外来投 资后的区内 资本收益
I
O M N
OK表示某地区资本存 量,OMPK表示资本的 收益率,曲线I是边 际产品曲线,表示资 本存量与收益率的对 应关系;初始的群投 资存量为OM,MN的区 外投资流入
K
外资收益
引入外来投资的静态福利
第三节 区际资本流动

三、后发地区的引资效应
第二节 区际劳动力流动

二、区际劳动力流动的动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