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作业

合集下载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2-1_真题-无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2-1_真题-无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2-1(总分112,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下面哪种气体可以使血液的运氧能力下降A. COB. 联苯胺C. 苯蒸气D. CO2E. 氯气2. 噪声引起的听觉器官损害特点是早期表现为A. 耳蜗底部受损B. 高频听力下降C. 低频听力下降D. 语频听力下降E. 以上都不是3. 有机磷农药在体内的主要转化方式A. 氧化、结合B. 水解、结合C. 硫化、结合D. 氧化、水解、结合E. 氧化和水解4. 粉尘对人体可有以下作用A. 致纤维化B. 刺激C. 中毒D. 致敏E. 以上全部5. 铬酸盐制造工人所患法定职业肿瘤为A. 皮肤癌B. 肺癌C. 前列腺肿瘤D. 白血病E. 间皮瘤6. 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A. 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B. 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C. 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D. 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E.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预防措施7. 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为A. 发作性手指变白B. 感觉迟钝C. 血管痉挛和变形D. 肌无力、肌萎缩E. 听力下降8. 1988年我国卫生部颁布的《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将职业性减压病分为A. 轻度减压病,中度减压病和重度减压病B. I期减压病,Ⅱ期减压病和Ⅲ期减压病C. 急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D. 急性减压病和慢性减压病E. 以上都不是9. 苯对造血系统产生的早期影响主要表现在A. 白细胞减少,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B. 血象异常,以淋细胞减少为主C. 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D. 淋巴细胞减少,粒细胞胞浆出现中毒颗粒E. 全血细胞减少10. 热辐射强度的单位为A. kCal/(cm2.min)B. J/(cm2.min)C. Cal/(cm2.min)D. J/(m2.min)E. kCal/(m2.min)11. 下列哪种电磁辐射对皮肤无明显改变A. 微波B. 紫外线C. 红外线D. 激光E. X射线12. 高山病的诊断主要依据A. 登山史B. 临床表现C. X线D. 实验室检查E. 以上都是13. 高气湿是指环境相对湿度大于A. 50%.B. 60%.C. 70%.D. 80%.E. 90%.14. 铅及无机化合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 皮肤B. 皮肤和呼吸道C. 呼吸道D. 皮肤和消化道E. 以上都不是15. 1986年国家发布并实施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分期标准为A. 3期B. 4期C. 8期D. 6期E. 12期16. 氮氧化物的防治重点是A. 定期维修设备,防止跑、冒、滴、漏B. 加强通风排毒C. 加强安全教育,积极做好肺水肿的防治,抢救D. 定期健康检查,找出职业禁忌证,如有肺部疾患不得从事该作业E. 以上都正确17. 永久性听阈位移包括A. 听觉适应、听觉疲劳B. 听觉疲劳、听觉损伤C. 听觉适应、噪声性耳聋D. 听力损伤、噪声性耳聋E. 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18. 有关高频电磁场与微波作用的一般规律,以下哪个是错误的A. 波长愈短、生物学作用愈大B. 穿透能力取决于频率C. 只有被组织吸收的电磁波才能发生生物效应D. 对机体的作用主要为器质性改变E. 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19. 下列关于实验室测试评价论述错误的是A. 包括整体动物实验和体外测试系统B. 常用于测试化学物毒性,预示对人的危害C. 评价有害因素潜在作用D. 结合临床观察结果,阐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E. 制订人体参考界限值20. 下列关于流行病学调查论述错误的是A. 主要是在接触群体中,研究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B. 研究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C. 常采用断面调查、病例-对照和队列调查方法D. 阐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制定修订卫生标准和进行劳动能力鉴定E. 鉴定劳动卫生工作质量,评价预防措施效果21.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措施有A. 内防护B. 外防护C. 控制辐射源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22. 氯乙烯可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A. 肝血管肉瘤B. 肺癌C. 皮肤癌D. 鼻咽癌E. 喉癌23. 以下哪种不属于非电离辐射A. 激光B. X射线C. 紫外线D. 红外线E. 可见光24. 我国煤工尘肺是指A. 煤矿工人患的矽肺B. 煤肺C. 煤矽肺D. 煤肺+煤矽肺E. 煤矿工人患的矽肺+煤肺+煤矽肺25. 苯可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A. 肝癌B. 肺癌C. 胰腺癌D. 白血病E. 间皮瘤26. 紧张反应的表现包括A. 对工作不满意B. 血压升高C. 心率加快D. 怠工E. 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及行为表现27. 尘肺是一种A. 肺部疾病B. 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C. 纤维化疾病D. 粉尘引起的免疫性疾病E. 炎症28. 妇女"五期"的劳动保护是指A. 青春期、经期、孕期、围产期和哺乳期B. 经期、孕期、围产期、产后期和更年期C. 青春期、经期、孕期、哺乳期和更年期D. 青春期、孕期、围产期、产后期和哺乳期E. 经期、孕期、围产期、哺乳期和更年期29. 矽肺诊断所必备的条件是A. 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B. 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C. 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D. 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E. 肺组织活检30. 乡镇工业劳动卫生的特点A. 规模小、数量多、发展快、分布广、人口不固定B. 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设备落后,生产工艺落后C. 乡镇工业领导和职工的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职业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D. 乡镇工业职业性有害因素危害重,职业病患病率高E. 以上全是31. 下面哪种物质可引起肝血管肉瘤A. 二异氰酸甲苯酯B. 含氟塑料C. 氯乙烯D. 聚丙烯E. 聚氯乙烯32. 射频辐射是指A. 高频电磁场和微波B. 高频电磁场和紫外线C. 高频电磁场和激光D. 微波和激光E. 激光与X射线33. 下列关于危险度评定论述错误的是A. 对有害因素潜在作用进行定性、定量评价B. 估算在一般接触条件下可能造成健康损害的概率和程度C. 为制订法定职业病提供依据D. 寻求可接受危险度E. 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34. 下述粉尘何者为无机粉尘A. 农药粉尘B. 橡胶粉尘C. 水泥粉尘D. 木尘E. 谷物粉尘35. 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A. 社会和心理因素B. 个体因素C. 环境因素D. 工作条件和性质E. 以上都是36. 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采用A. 总声级B. A声级C. B声级D. C声级E. D声级37. 反映苯接触水平的指标是A. 测血中的赫恩小体B. 测血中高铁Hb的含量C. 测尿酚的量D. 测尿中对苯二酚的含量E. 测尿中对苯硫醇的含量3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哪三种A. 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水肿、瞳孔缩小B. 全身紧束感、胸部压迫感、肌束震颤C. 消化系统症状、眼睛的症状、呼吸道症状D. 毒蕈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烟碱样症状E. 呼吸肌麻痹、抽搐、昏迷39. 焦炉工人所患法定职业肿瘤为A. 肺癌B. 皮肤癌C. 白血病D. 膀胱癌E. 肾脏肿瘤40. 劳动卫生法规是A. 管理生产的条例B. 降低生产成本的依据C. 保障工人在安全、卫生条件下劳动的行政管理和立法依据D. 安全劳动的规范E. 以上都不是41. 职业中毒可分为几种临床类型A. 急性、亚急性两种B. 急性、慢性两种C. 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D. 轻度、中度、重度三种E. 轻度、重度两种42. 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有A. 噪声强度、接触时间B. 噪声的频谱、类型、接触方式C. 机体的健康状况和敏感性D. 上述A和B两项E. 上述A、B和C三项都是43. 劳动强度指数是通过下列哪项求得A. 劳动工时测定B. 能量代谢测定C. 调查D. 公式计算E. 以上都是44. 锰中毒是由于A. 锰抑制线粒体内三磷酸腺苷酶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的活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能力B. 锰具有高度弥散性和脂溶性,易于通过肺泡壁吸收C. 锰对血红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D. 锰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机体各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E. 以上都不是45. 高频电磁场感应近区场和辐射近区场的分界是A. 距场源1/2λB. 距场源1/4λC. 距场源1/5λD. 距场源1/6λE. 距场源一个波长处46. 易引起血癌的有机溶剂是A. 甲苯、二甲苯B. 苯C. 三硝基甲苯D. 苯胺、联苯胺E. 苯二胺、硝基氯苯47. 下列关于劳动卫生标准论述错误的是A. 对职业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值B. 超过限值与否是诊断职业病的依据C. 是衡量作业卫生状况的尺度、改善劳动条件的目标D. 实施卫生监督的依据E. 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48. TNT对机体的主要毒作用表现在哪几个系统A. 肝脏、血液、神经系统、消化系统B. 肝脏、血液、神经系统、眼睛C. 肝脏、血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D. 肝脏、神经系统、眼晶状体、肾脏E. 肝脏、血液、神经系统、眼晶状体49. 可吸入性纤维粉尘是指A. 直径>3μm,长度<5μmB. 直径>3μm,长度≥5μmC. 直径<3μm,长度<5μmD. 直径<3μm,长度≥5μmE. 直径<3μm,长度9≥μm50. 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方式有多种,但没有下列哪项A. 撞击B. 沉降C. 巨噬细胞吞噬D. 弥散作用E. 被气道上皮细胞及分泌物截留51. 热辐射能量大小主要取决于A. 环境的温度B. 环境的湿度C. 辐射源的温度D. 辐射源的湿度E.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52. 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A. 液滴B. 固体微粒C. 烟D. 雾E. 细菌53. 有关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以下错误的是A. 对神经系统能产生影响B. 可以引起高频段听力下降C. 可以出现雷诺征D. 可以引起肌无力、肌疼痛、肌萎缩E. 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改变54.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分型为A. 急性、慢性、迟发性中毒综合征B. 毒蕈碱样、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 急性、亚急性、慢性D. 急性、慢性、皮肤损害E. 急性、慢性和致敏作用55. 诊断中度苯胺中毒时高铁Hb的含量应是A. 10%~30%B. 30%~50%C. 20%~30%D. 40%~50%E. 高于50%56.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频范围是A. <20HzB. 20~20000HzC. >20000HzD. 200~2000HzE. >2000Hz。

公卫医师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

公卫医师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

一、名词解释1.静力作业: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佛所进行的作业2.动力作业:在肌肉等张性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运用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3.紧张因素:使劳动者产生心理紧张的环境或条件4.紧张:是在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可感受到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就可能引起相应的(可察觉的)功能性紊乱。

5.锻炼:是通过反复使用而改善劳动者先天性固有的生理功能和能力。

6.练习:通过重复来改善后天学得的技能7.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8.中毒:机体受到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9.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0.1μm固体微粒。

10.生物转化:外来化合物吸收后,在体内酶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即为生物转化,又称之为代谢转化11.蓄积: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则可能在体内逐渐积累,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

12.物质蓄积:贮存在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内的毒物含量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水平,这种现象叫物质蓄积。

13.功能蓄积:长期接触某种毒物后,现有条件下,不能检出该毒物的蓄积,:但由该毒物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一段时间后,: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14.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几分钟至数小时)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15.慢性中毒:小量毒物反复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16.亚急性中毒:介于二者之间,较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反复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

17.吸收状态: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耽误该毒物所至的临床表现,呈亚临床状态。

18.化学性肺水肿: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以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液体过多聚集为特征的疾玻二、选择题1.某男性锅炉操作工,在一个通风不良条件下,连续工作3~4小时,突然感到头痛,头晕等症状。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知识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知识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知识劳动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改善劳动环境,改进生产工艺设备,合理使用劳动保护设施,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或控制在对人安全范围内。

而作为生产一线的劳动者,更是要知道自己的工作场所有那些职业危害因素,懂得如何使用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1、高温作业。

在高气温或高温高湿或在强热辐射不良气象条件下劳动通称高温作业。

一般将室内温度保持在35℃以上的车间称为高温车间。

中暑一般先发生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其症状是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恶心呕吐、脉搏过快、四肢无力、体温略升高,出现上述症状如能及时停止工作到阴凉处休息,并饮适量食盐饮料,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后就会症状消失恢复体力,可恢复工作。

如高温作业时出现上述中暑症状发展很快,或因继续工作使症状加重,可能会致突然晕倒、皮肤无汗、体温升致40℃以上,发生热痉挛等,这就是重症中暑,出现中暑应立即停止工作到阴凉处休息,注意不要用大风扇正吹,如经休息症状无减轻则应到医院检查治疗。

2、噪音。

声音产生于物体振动,声音的强弱一般用分贝值表示。

分贝值越高,声音就越响。

人体对一定强度的噪声有承受力,但如果噪音过高(超过90d b)而又时间过长(如连续几小时),那么就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噪音的防护首先应从设备工艺和厂房布置上控制噪音的产生和扩散,工人如在高噪音环境下作业(如高于90d b)就要佩戴耳塞或耳罩。

3、微波。

主要用于雷达导航、探测、通讯、电视及核物理科学研究。

微波加热的应用近来发展较快,如木材、纸张、药材、皮革的干燥、食品的加工、商店和家庭烹调等。

微波的防护措施有:1)直接减少辐射源的泄漏或辐射,特别是加热干燥物料时,要注意微波炉的门要密封。

2)屏蔽辐射源,当设备本身不能限制微波辐射时,可用金属屏蔽罩或屏蔽室将微波辐射源包起来,利用金属对微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限制微波外泄漏。

3)合理配置工作位置,根据微波发射的特点,工作点应置于辐射强度最小部位,操作时,时间要短。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试题及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试题及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试题及答案【型题1】1.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A.异常气象条件、噪声与震动、辐射线B.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C.生产过程性有害因素、劳动过程有害因素、劳动环境有害因素D.细菌、病毒、霉毒E.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工具性因素2.不属于...生产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A.生产性毒物B.生产性粉尘C.非电离辐射D.细菌E.劳动组织不合理3.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B.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机会C.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方式D.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时间E.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浓度4.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概念错误..的是A.可存在于生产过程中B.可存在于劳动过程中C.可存在于生产环境中D.泛指与职业性损害有关的因素E.可能危害劳动者健康5.构成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模式的三个因素是A.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B.易感者、病原、作用途径C.易感者、接触机会、接触强度D.接触方式、劳动者、有害因素种类E.以上都不是6.关于职业病特点错误..的是A.病因明确B.存在剂量–反应关系C.病因大多数可定量测定D.病变程度均于有害因素作用强度有关E.病变早期处理预后较好7.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定职业病分类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是A.中暑B.手臂振动病C.减压病D.高原病E.外照射急性放射病8.不符合...工作有关疾病概念含义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B.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疾病的促发因素C.不包括法定职业病D.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强度就可降低发病率E.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避免发病9.不属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措施是A.作业场所通风排毒除尘措施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C.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D.职业健康监护措施E.以上都不是10.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发现就业禁忌证和建立健康档案B.发现临床病变C.评价作业环境卫生状况D.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量评价E.以上都不是11.职业性接触苯者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A.职业病B.工作有关疾病C.职业性外伤D.职业特征E.以上都不是12.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机会B.减少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机会C.降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D.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需要E.以上都不是13.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A.气体、蒸气、烟B.烟、气体、液体C.蒸气、雾、尘D.烟、雾、尘E.烟、蒸气、雾14.生产环境易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液体、固体、粉尘、烟B.气体、液体、烟、固体C.蒸气、液体、固体、烟D.气体、蒸气、气溶胶E.固体、液体、尘、雾15.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A.接触浓度和时间B.接触浓度和方式C.接触的时间D.年龄和接触的方式E.营养状况和接触的时间16.属于法定职业性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是A.结核B.痢疾C.布氏杆菌病D.肺霉菌病E.流行性出血热17.接触生产性粉尘可引起的工作有关疾病是A.胸膜间皮瘤B.石棉肺C.尘肺D.肺癌E.慢性气管炎18.接触砷可引起A.皮肤癌、膀胱癌B.皮肤癌、肺癌C.肝癌、肺癌D.胃癌、膀胱癌E.肺癌、胃癌19.可引起肝血管肉瘤的毒物是A.苯B.聚乙烯C.联苯胺D.氯乙烯E.铬酸盐20.接触联苯胺可引起A.肺癌B.肾癌C.胃癌D.膀胱癌E.肝癌21.铅引起机体的主要早期变化之一是A.小血管痉挛B.卟啉代谢障碍C.对神经鞘细胞作用D.大脑神经细胞变性E.δ氨基r—酮戊酸的分解增加22.可接触到铅的作业是A.吹玻璃B.蓄电池制造C.电镀D.气压计制造E.提炼金、银等23.沉积在骨骼中铅的存在形式是A.磷酸氢铅B.甘油磷酸铅C.氧化铅D.四氧化三铅E.磷酸铅24.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含量达到或超过多少才能诊断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A.2。

2023年劳动卫生学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基础知识解读

2023年劳动卫生学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基础知识解读

(一)工伤
1921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中对“工伤”的定义是: “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为工伤。”
1964年第48届国际劳工大会也规定了工伤补偿应将职业病 和上下班交通事故包括在内。
当前国际上的“工伤”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由工作 引起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公伤: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在履行国家、政府、法律赋予的公务 过程中受到意外的伤害。
第二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
涉及: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领域的其他学科
环境卫生学 毒理学 流行病学 营养学等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方法
(一)职业流行病学
➢横断面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二)职业毒理学
➢体外细胞培养实验 ➢动物实验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和志愿受试者的实验研究
➢ 广义: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 ➢ 狭义:** 法定职业病
狭义的职业病概念 职业病防治法中的定义:“是指企业、事业单
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 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范围
★1957年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包括14种。 ★1987年11月修订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处理办法 的规定》中列为法定职业病名单有9类99种。 ★2002年又修订为10类115种。 2013征求意见稿:调整后的《目录》包括130种职业病(含 4项开放性条款)。其中新增职业病17种,删除职业病1种, 2项开放性条款进行整合,另外有16种病种名称进行了调 整。
5
具体工作内容
1.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 2.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 及应急的健康检查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2-2 (1)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2-2 (1)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2-2(总分:9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刺激性气体致病部位与何种因素关系最密切(分数:2.00)A.水溶性√B.浓度C.剂量D.电离度E.挥发性解析:2.苯主要以下列哪条途径进入人体(分数:2.00)A.经皮肤B.经消化道C.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D.主要经皮肤和呼吸道E.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解析:3.父母职业接触何种化学物是其子女儿童期患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分数:2.00)A.煤尘B.石棉C.某些农药√D.二氧化硅E.粉尘解析:4.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化学和物理因素(分数:2.00)A.全部是有害的B.其作用决定于条件√C.多数无害仅少数有害D.多数有害仅少数无害E.根据水溶性决定其有害或有益解析:5.甲苯从尿中排泄的代谢产物有(分数:2.00)A.马尿酸√B.甲基马尿酸C.对氨基酚D.苯基硫醚氨酸E.苯二酚解析:6.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分数:2.00)A.就业前检查B.定期体检C.建立健康监护档案D.健康状况分析E.职业病的治疗√解析:7.氧需是指(分数:2.00)A.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B.1分钟内血液能供应的最大氧量C.劳动5分钟所需要的氧量D.劳动1小时所需要的氧量E.劳动半小时所需的氧量解析:8.职业病从广义上是指(分数:2.00)A.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B.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引起的人体外表改变C.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患病率增高D.有害因素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劳动者造成特定的功能性改变E.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作用持续一定时间后,造成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理改变√解析:9.汞毒性震颤的重要特点是(分数:2.00)A.粗大震颤为主B.呈"书写过小症"C.呈意向性震颤√D.伴肌张力明显增高E.以上均不对解析:10.苯胺经皮吸收的速度随环境中下列哪种因素增高而增加(分数:2.00)A.气温B.气湿C.气温、气湿√D.气流E.辐射热解析:11.下列何种毒物可引起月经过多综合征(分数:2.00)A.石棉、二氧化硅B.氯化钠、氯化钾C.汽油、二硫化碳√D.煤尘、烟尘E.有机磷农药解析:12.反映铅在体内含量的指标是(分数:2.00)A.网织红细胞B.尿ALAC.尿粪卟啉D.血铅√E.游离原卟啉解析:13.机体在那一种状态下作业维持时间最长(分数:2.00)A.氧需<氧上限B.非乳酸氧债C.乳酸氧债D.氧需>氧上限√E.氧需=氧上限解析:14.在诊断职业病中,对尿中毒物的测定是反映毒物的(分数:2.00)A.吸收指标√B.作用指标C.病态指标D.蓄积指标E.病理指标解析:15.一次吸入高浓度苯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现(分数:2.00)A.周围神经炎B.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呼吸道刺激症状D.化学性肺炎E.中枢神经功能紊乱√解析:16.职业病的三级预防中,一级预防是指(分数:2.00)A.防止或限制接触职业危害因素√B.研究早期诊断的临床指标及监护方法C.早期发现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D.确诊并治疗职业病,使患者早日康复E.防止急、慢职业中毒解析:17.在工业化学物质中,煤焦油、沥青、葸、木馏油、页岩油、石蜡共同能引起接触工人的(分数:2.00)A.肝癌B.皮肤癌√C.白血病D.肝血管肉瘤E.间皮癌解析:18.我国规定凡被确诊为法定职业病首先应作如何处理(分数:2.00)A.立即住院治疗B.调离现场作业C.应立即向当地职防机构报告√D.给予对症处理E.调离原来工作岗位解析:19.冷水试验复温时间以超过多少为异常(分数:2.00)A.30分钟√B.3分钟C.10分钟D.20分钟E.5分钟解析:20.职业中毒是由于(分数:2.00)A.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B.接触生产中各种化学物引起的中毒C.接触生产性化学物引起的中毒D.接触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中毒E.接触化学物的原料引起的中毒解析:21.职业病是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的(分数:2.00)A.不良劳动条件B.生产性因素C.职业性有害因素√D.有害的生产过程E.生产性有害因素解析:22.尘肺按病因分类,哪一种是错误的(分数:2.00)A.矽肺B.石棉肺√C.硅酸盐肺D.炭尘肺E.金属尘肺解析:23.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为(分数:2.00)A.通风换气不足B.作息制度不合理√C.采光照明不足D.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E.卫生设施不全解析:24.卫生学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最常用的为(分数:2.00)A.声频带B.声频C.声功率级D.声压级√E.声强级解析:25.预防苯中毒的措施中,下列哪项是根本性措施(分数:2.00)A.改革生产工艺,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B.个人防护C.车间空气定期监测D.通风排毒E.就业前和定期体检解析:26.广义职业病的原因是各种生产性的(分数:2.00)A.物理因素B.有害因素√C.有毒化合物D.毒物和各种物理因素E.有毒粉尘解析:27.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中毒诊断依据(分数:2.00)A.劳动卫生条件监测结果√B.职业史C.临床资料D.集体诊断E.实验室检查解析:28.微波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世界公认的学说是(分数:2.00)A.非热效应B.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C.热效应√D.钙稳态紊乱E.应激解析:29.中等强度作业时供氧情况是(分数:2.00)A.氧需超过氧上限B.氧需不超过氧上限√C.几乎是在无氧条件下D.氧需等于氧上限E.B和D解析:30.职业病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数:2.00)A.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B.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职业病√C.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D.提高劳动生产率E.改善劳动条件解析:31.电光性眼炎可能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分数:2.00)A.电磁波B.微波C.红外线D.紫外线√E.可见光解析:32.铅作业工人尿铅升高的意义是(分数:2.00)A.铅吸收指标√B.铅吸收障碍C.尿铅排泄障碍D.急性铅中毒指标E.慢性铅中毒指标解析:33.下列哪项尘肺预防组织措施是错误的(分数:2.00)A.组织进行就业前及定期体检B.组织进行定期的粉尘监测√C.对粉尘作业劳动条件及技术措施组织评价D.制定防尘工作计划并保证实施E.建立健全防尘组织机构解析:34.下列哪种有机粉尘不会引起肺部病变(分数:2.00)A.棉尘B.面粉√C.聚氯乙烯粉尘D.污染霉菌的枯草E.污染霉菌的蔗渣解析:35.职业病与职业性多发病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与病因的明确程度有关B.与病因的监测识别程度有关C.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有关D.与发病的人数多少有关√E.与及时诊断、治疗、预后有关解析:36.劳动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数:2.00)A.积极防治职业病B.提高劳动生产率C.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D.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E.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解析:37.根据三级预防原则劳动卫生工作的一级预防工作应进行(分数:2.00)A.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B.现场环境监测C.就业前健康检查√D.健康教育E.改善劳动条件解析:38.在下列石棉肺诊断依据中,哪项不是主要依据(分数:2.00)A.症状与体征的特点B.痰中检出石棉小体√C.X线胸片变化与胸膜改变D.肺功能明显降低E.职业史解析:39.下列哪个代谢产物可作为评价二甲苯的接触指标(分数:2.00)A.尿酚B.马尿酸C.苯基硫醚氨酸D.粘康酸E.甲基马尿酸√解析:40.有机磷农药中毒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的机制是(分数:2.00)A.使胆碱脂酶活性水解B.使胆碱脂酶活性老化C.使胆碱脂酪活性丧失D.与胆碱脂酶磷酰基结合√E.与胆碱酯酶分子结合解析:41.微波可否引起白内障(分数:2.00)A.仅见动物实验模型B.仅见个别病例C.只能加速晶状体老化D.既可制造出白内障模型又有个案报告√E.不能引起解析:42.职业性下背痛是我国一种(分数:2.00)A.赔偿性疾病B.常见职业性损害√C.常见职业病D.就业禁忌证E.慢性职业病解析:43.下列对石棉接触者检出的石棉小体特点或意义中,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可作为石棉肺诊断的依据√B.石棉小体长<300μm,粗<1~5μmC.形状似火柴、哑铃或分支状D.可在肺组织或痰中检出E.HE染色呈棕黄或黄绿色解析:44.汞接触者尿汞升高的意义是(分数:2.00)A.急性汞中毒指标B.汞吸收指标√C.慢性汞中毒指标D.尿汞排泄障碍E.汞吸收障碍解析:45.甲苯和二甲苯轻度慢性中毒的毒作用主要表现是(分数:2.00)A.消化系统功能障碍B.血液系统功能障碍C.神经衰弱综合征√D.造血功能障碍E.呼吸系统功能障碍解析:。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卷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卷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卷一、选择题:1、热辐射能量大小主要取决于(C )A.环境的温度B.环境的湿度C.辐射源的温度D.辐射源的湿度2.尘肺X线诊断标准中"t"小阴影是指(D )A.直径在1.5mm以下的类圆形小阴影B.直径在1.5~3mm类圆形小阴影C.直径在3~10mm的类圆形小阴影D.宽度在1.5~3mm的不规则形小阴影3.1989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规定职业性中暑诊断及分级标准为(B )A.轻症中暑,中度中暑和重症中暑B.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C.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D.轻症中暑、重症中暑4.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哪三种(D )A.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水肿、瞳孔缩小B.全身紧束感、胸部压迫感、肌束震颤C.消化系统症状、眼睛的症状、呼吸道症状D.毒蕈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烟碱样症状5.下列有关劳动卫生标准应用论述错误的是(A )A.具有技术和法律效力B.一经分布必须严格执行C.不是安全与否的绝对界限D.最高容许浓度是衡量车间空气污染程度的卫生标准6.反映铅在体内含量的指标是( )A.网织红细胞B.尿ALAC.尿粪卟啉D.血铅【答案】D7.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A.社会和心理因素B.个体因素C.环境因素D.以上都是【答案】D8.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工作( )A.生产环境监测B.健康监护C.职业流行病学调查D.阈限值制订【答案】D9.在生产条件下,金属汞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A.粉尘B.烟C.蒸气D.雾【答案】C10.矽肺诊断所必备的条件是( )A.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B.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C.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D.确切的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史;确凿的X线胸片表现;动态观察资料和该单位的矽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答案】D11.铅及无机化合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A.皮肤B.皮肤和呼吸道C.呼吸道D.皮肤和消化道【答案】C12.尘肺是一种( )A.肺部疾病B.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C.纤维化疾病D.粉尘引起的免疫性疾病【答案】B13.鸣肺的X线表现有( )A.类圆形小阴影B.不规则形小阴影C.大阴影D.以上全有【答案】D14.劳动卫生法规是( )A.管理生产的条例B.降低生产成本的依据C.保障工人在安全、卫生条件下劳动的行政管理和立法依据D.安全劳动的规范【答案】B15.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方式有多种,但没有下列哪项( )A.撞击B.沉降C.巨噬细胞吞噬D.弥散作用【答案】C16.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 )A.亚硝酸钠B.依地酸二钠钙C.阿托品D.美蓝【答案】B17.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与以下因素有关( )A.粉尘粒子的直径B.粉尘粒子的比重C.粉尘粒子的荷电性D.以上全部【答案】D18.急性汞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A.发热、口腔炎、消化道症状B.贫血、腹痛、口腔炎C.易兴奋、震颤、口腔炎D.周围神经炎、皮疹、贫血【答案】A19.粉尘中的二氧化硅与致纤维化能力的关系是( )A.游离型致纤维化作用与结合型相同B.游离型致纤维化作用大于结合型C.游离型致纤维化作用小于结合型D.结晶型致纤维化小于非结晶型【答案】B20.我国卫生标准中采用的最高容许浓度数值是指工人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的呼吸带( )A.粉尘浓度的日平均值B.任何一次采样测尘中均不应超过的粉尘浓度最高限值C.瞬间可超过的粉尘浓度值D.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答案】B21.劳动强度指数是通过下列哪项求得( )A.劳动工时测定B.能量代谢测定C.调查D.以上都是【答案】D22.下列哪项不是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应注意事项( )A.正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用品B.充分理解使用目的和意义C.做好维护保养,妥善安放,便于取用D.尽量节约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答案】D23.下面哪种论述是正确的( )A.高分子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和分散度B.高分子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毒物所含游离单体的量和助剂的品种C.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毒性小于聚合物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B24.下列关于流行病学调查论述错误的是( )A.主要是在接触群体中,研究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B.研究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C.常采用断面调查、病例一对照和队列调查方法D.单明接触水平-反应关系,制定修订卫生标准和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答案】D25.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A.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B.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C.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D.避免使用有毒物质【答案】B26.典型的矽结节横断面似( )A.葱头状B.星芒状C.网状D.不规则状【答案】A27.列关于劳动卫生标准论述错误的是( )A.对职业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值B.超过限值与否是诊断职业病的依据C.是衡量作业卫生状况的尺度、改善劳动条件的目标D.实施卫生监督的依据【答案】B28.预防疲劳提高作业能力的措施主要包括( )A.锻炼与练习B.改善劳动制度C.心理学措施D.以上所有措施【答案】D29.生产中锰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经呼吸道吸收而引起中毒( )A.锰尘和锰蒸气B.锰烟和锰蒸气C.锰烟和锰雾D.锰烟和锰尘【答案】D30.纤维粉尘是指纵横径之比( )A.>10:1B.>5:1C.>3:1D.<3:1【答案】C31.急性减压病出现最早且较普遍的表现为( )A.神经系统的改变B.循环系统的改变C.呼吸系统的改变D.皮肤改变【答案】D32.氮氧化物的防治重点是( )A.定期维修设备,防止跑、冒、滴、漏B.加强通风排毒C.定期健康检查,找出职业禁忌证,如有肺部疾患不得从事该作用D.以上都正确【答案】D33.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重度铅中毒( )A.腹绞痛B.贫血C.铅麻痹D.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答案】C参考答案:1、C 2、D 3、B 4、D 5、A 6、D 7、D 8、D 9、C 10、D 11、C 12、B 13、D 14、B 15、C 16、B 17、D 18、A 19、B 20、B 21、D 22、D 23、B 24、D 25、B 26、A 27、B 28、D 29、D 30、C 31、D 32、D 33、C三、简答题1.生产性粉尘的来源有哪几方面?(1)固体物质的粉碎加工(2)可燃物的不完全燃烧(3)蒸汽的冷凝氧化(4)粉末状物质的过筛,包装,混合,搬运等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量和途径都受那些方面的影响?(1)呼吸道,影响因素:毒物浓度,血气分配系数,水溶性,劳动强度。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大纲发布处室[自学考试处]发布时间[2008-01-23 11:11:01]点击次数: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课程是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课程在应用基础化学、基础医学等知识基础上,研究劳动条件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诊断与处理,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

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劳动卫生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而职业病则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以及进一步钻研、提高奠定基础。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熟悉了解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和职业损害,了解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的防治的基本内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劳动卫生职业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一)劳动卫生职业病学的基本概念(二)劳动条件(三)研究对象及任务第二节职业性有害因素和职业性损害(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与分类(二)职业性损害、职业病、法定职业病、职业病特点、职业性多发病(三)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的因素第三节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一)三级预防(二)劳动卫生工作内容(三)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识记:1.掌握劳动卫生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2.掌握职业危害因素概念、分类及其致病条件;领会:了解常见的有关工作疾病及其特点,劳动卫生的工作内容,我国劳动卫生学取得的成就与发展趋势。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8-1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8-1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8-1(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生产中锰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经呼吸道吸收而引起中毒(分数:2.00)A.锰尘和锰蒸气B.锰烟和锰蒸气C.锰烟和锰雾D.锰烟和锰尘√E.以上都不是解析:2.经呼吸道吸收的毒物,急性中毒时,必须立即脱离中毒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其主要意义在于(分数:2.00)A.及时吸入新鲜空气,改善通气功能B.促使毒物从肺部排出C.阻止毒物继续吸收D.停止毒物继续吸收并促使其从肺部排出√E.加速解毒过程解析:3.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B.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C.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D.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E.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预防措施解析:4.无机铅及无机化合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皮肤B.皮肤和呼吸道C.呼吸道和消化道√D.皮肤和消化道E.以上都不是解析:5.锰中毒是由于(分数:2.00)A.锰抑制线粒体内三磷酸腺苷酶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的活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能力√B.锰具有高度弥散性和脂溶性,易于通过肺泡壁吸收C.锰对血红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D.锰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机体各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E.以上都不是解析:6.毒物在全身分布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毒物的(分数:2.00)A.物理性状B.在体内的溶解度C.通过细胞膜的能力及与体内各组织的亲和力√D.进入量的多少和化学性状E.理化特性解析:7.聚氯乙烯的急性毒作用主要是(分数:2.00)A.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B.致肢端溶骨症C.致过敏性支气管哮喘D.聚合物烟雾热E.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解析:8.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哪三种(分数:2.00)A.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水肿、瞳孔缩小B.全身紧束感、胸部压迫感、肌束震颤C.消化系统症状、眼睛的症状、呼吸道症状D.毒蕈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烟碱样症状√E.呼吸肌麻痹、抽搐、昏迷解析:9.可引起中毒性白内障的毒物(分数:2.00)A.苯胺B.甲苯C.二甲苯D.苯E.三硝基甲苯√解析:10.慢性二甲苯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神经衰弱症状群√B.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中枢神经麻醉作用D.癔病样症状E.白细胞减少解析:11.下列关于"三同时"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对新建、扩建、改建企业项目进行的卫生监督要求B.是指劳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C.是预防性卫生监督内容D.目的在于保证投产后劳动环境符合卫生标准要求E.具有法律效力√解析:12.反复执行某一作业而产生全身适应性变化,使机体的器官、系统更为协调(分数:2.00)A.训练√B.锻炼C.练习E.动力定型解析:13.作业能量消耗氧需超过氧上限,劳动强度属于何级(分数:2.00)A.中等强度作业B.大强度作业√C.极大强度作业D.超强度作业E.轻微劳动解析:14.汞慢性中毒的"三个症候群"指(分数:2.00)A.神衰综合征、震颤、口腔炎B.易兴奋、震颤、口腔炎√C.汞线、易兴奋、震颤D.汞线、神衰综合征、震颤E.汞线、震颤、口腔炎解析:15.何种金属元素中毒可引起腹绞痛(分数:2.00)A.铅√B.铁C.汞D.锰E.锌解析:16.氰化物中毒解毒剂首选药物(分数:2.00)A.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方法√B.4DMAPC.ElYrAD.BALE.以上都不对解析:17.下列何种气体其中毒机制是细胞内窒息(分数:2.00)A.COB.CO 2C.HCN √D.N 2E.甲烷解析:18.驱汞首选药(分数:2.00)A.EDTAB.DTPAC.BALD.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析:19.氰化氢主要是以下列哪种形式从体内排出(分数:2.00)A.以HCN从肺部呼出B.与巯基结合成硫氰酸盐从肾排出√C.结合成无毒晴类从尿中排出D.分解为CO 2和氨从呼气中排出E.参与维生素B12代谢,生成氰钴维素从尿中排出解析:20.当生产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超过一定范围时,其主要特异性危害作用是(分数:2.00)A.职业病√B.工作有关疾病C.职业征候D.职业性肿瘤E.以上都不是解析:21.机体在哪一种状态下作业维持时间最长(分数:2.00)A.氧需<氧上限B.非乳酸氧债C.乳酸氧债D.氧需>氧上限√E.氧需=氧上限解析:22.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复能剂为(分数:2.00)A.氯磷定√B.碘解磷定C.双复磷D.苯克磷E.双解磷解析:23.有机磷农药中毒常用的解毒剂有哪二种(分数:2.00)A.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B.胆碱酯酶复能剂、碘解磷定C.胆碱酯酶复能剂、阿托品√D.胆碱酯酶复能剂、美蓝E.阿托品、依地酸二钠钙解析:24.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系统,哪一系列可致疲劳(分数:2.00)A.乳酸系列√B.ATP系列C.ATP-CP系列D.需氧系列E.CP系列解析:25.铅在体内代谢与何种元素相似(分数:2.00)A.铁B.钙√C.钾D.钠E.锌解析:26.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分数:2.00)A.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接触了化学物质B.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可因素√C.工人接触了有毒物质引起的机体病理改变D.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E.能引起职业病的化学物质解析:27.西维因急性中毒,急性的首选药物是(分数:2.00)A.碘解磷定B.阿托品√C.双复磷D.美兰(小剂量)E.阿托品+碘解磷定解析:28.生产工艺过程是指(分数:2.00)A.生产工艺过程中劳动者的班组、工作时间、操作体位和方式,体力和脑力劳动比例关系B.劳动生产场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工艺所需人为环境及污染物等C.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使用原料和产品等√D.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产环境和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等E.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各种污染因素和不良环境条件等解析:29.在诊断职业病中,对尿中毒物的测定是反映毒物的(分数:2.00)A.吸收指标√B.作用指标C.病态指标D.蓄积指标E.病理指标解析:30.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的病人,关键在于(分数:2.00)A.及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B.迅速离开现场,终止毒物接触C.用弱酸或弱碱中和清洗皮肤黏膜D.积极预防和治疗肺水肿√E.立即给氧解析:31.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通常与乙酰胆碱脂酶抑制程度平行(分数:2.00)A.酶活性为<30%,轻度中毒B.酶活性为30%~50%,中度中毒√C.酶活性为50%~70%,中度中毒D.慢性中毒无平行关系E.以上都不对解析:32.下列关于生产环境监测论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和分布情况B.了解生产环境卫生质量C.估计人体接触水平D.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E.检查预防措施的效果解析:33.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和氨基甲酸酶类农药中毒的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均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B.均易被碱性物质分解C.均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吸收D.均可引起毒蕈碱样中毒E.均可使用阿托品及肟类复能剂进行治疗√解析:34.在生产条件下,金属汞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分数:2.00)A.粉尘B.烟C.蒸气√D.雾E.以上都不是解析:35.慢性汞中毒最早出现(分数:2.00)A.肾功能障碍B.发热、乏力C.贫血D.腕下垂E.神经衰弱综合征√解析:36.汞毒性震颤的重要特点是(分数:2.00)A.粗大震颤为主B.呈"书写过小症"C.呈意向性震颤√D.伴肌张力明显增高E.以上均不对解析:37.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分数:2.00)A.亚硝酸钠B.依地酸二钠钙√C.阿托品D.美蓝E.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析:38.引起周围神经炎的毒物(分数:2.00)A.铅B.汞C.正己烷D.上述中的A和C √E.上述中的A和B解析:3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分数:2.00)A.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严重时发生肺水肿B.全身紧束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C.头晕、头疼、语言不清,神经衰弱综合征D.症状消失后2~3周个别病人出现周围神经病E.肝功能严重受损√解析:40.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为(分数:2.00)A.周围神经炎√B.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腓长肌痉挛D.癔病样发作E.脑神经炎解析:。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5篇)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5篇)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一、总则1、为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障职工利益,防止职业病发生,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职业病系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二、细则1、认真执行劳动卫生职业病法规,贯彻《尘肺防治条例》、《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和《职业病报告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切实做好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凡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应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

3、根据所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程度,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或设备,定期检测,逾期更换。

4、行政部建立劳动卫生职业病档案,积累各类动态资料,定期分析研究,及时向领导汇报,并提出改进意见。

5、行政部负责开展健康监护工作,参加上级卫生部门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职业的健康检查,分为就业前检查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职业病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

发现就业禁忌症,建议有关部门及时调离原岗位。

6、一旦发现急性中毒病人应及时组织抢救,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区卫生防疫站。

对职业病患者定期复查随访。

7、行政部应掌握作业环境劳动卫生监测和职业病体检资料,以科学数据提出尘毒等危害的治理意见,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并定期验证。

8、积极开展职业病、职业中毒防治知识的卫生宣传工作,增加职工的防病知识。

9、公司应每年对所有职工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2)《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7年1月27日发布的一项法规,旨在加强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管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与权益。

规定中包含以下内容:1. 雇主的责任:规定雇主应制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方案,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设施,组织职工参加职业病防治培训等。

2. 劳动者的权益:规定劳动者有权了解工作环境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参与职业病防治活动,并享受医疗救助和社会保障。

3. 职业病防治的措施: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共同采取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等措施。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局部自然通风常采用A.柜形吸气道B.侧方吸气罩C.伞形罩D.槽边吸气罩E.密闭吸尘罩正确答案:C2.微波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应重点观察A.心电图B.外周血象C.男性生殖功能D.女性生殖功能E.晶状体正确答案:E3.关于”农民肺”,错误的表述是A.病原体主要是某些嗜热性放线菌B.病原体主要是小多芽孢客C.多发生于霉变枯草粉碎工D.临床表现类似感冒E.血清中检出相应抗原沉淀抗体可作为诊断依据正确答案:E4.放射性疾病其类型有A.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B.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C.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远期随机效应D.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近期随机效应E.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远期随机效应正确答案:E5.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采用A.总声级B.A声级C.B声级D.总声级和A声级E.A、B、C三种声级正确答案:B6.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为A.发作性手指变白B.感觉迟钝C.血管痉挛和变形D.肌无力、肌萎缩E.听力下降正确答案:A7.晚发型矽肺是指A.接尘20年以后发生的矽肺B.经过长期动态观察后才确诊的矽肺C.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才发现的矽肺D.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才确诊的矽肺E.矽肺发病工龄超过平均发病工龄者正确答案:C8.诱发红外线白内障的主要波段是A.1.4~1.6μmB.0.8~1.2μmC.0.76~1.4μmD.上述中的A和BE.上述中的A和C正确答案:D9.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前体检项目中最重要的是A.现病史B.职业史C.痰细胞学梭查D.拍摄胸大片E.既往史正确答案:D10.矽肺的最常见并发症A.肺结核B.肺气肿C.肺心病D.肺感染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1.下列关于危险度评定论述错误的是A.对有害因素潜在作用并进行定性、定量评价B.估算在一般接触条件下可能造成健康损害的概率和程度C.为制订法定职业病提供依据D.寻求可接受危险度E.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正确答案:C12.职业病属于A.职业中毒B.职业性疾患C.职业性健康影响D.职业有关疾病E.工伤正确答案:B13.甲苯从尿中排泄的代谢产物有A.马尿酸B.甲基马尿酸C.对氨基酚D.苯基硫醚氨酸E.苯二酚正确答案:A14.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分型为A.急性、慢性、迟发性中毒综合征B.毒蕈碱样、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急性、亚急性、慢性D.急性、慢性、皮肤损害E.急性、慢性和致敏作用正确答案:A15.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工作A.生产环境监测B.健康监护C.职业流行病学调查D.阈限值制订E.实验室测试和危险度评定正确答案:D16.在生产条件下,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以下列哪种形式存在于空气中A.气溶胶B.粉尘或蒸气C.烟、雾D.粉尘和烟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7.职业病从广义上是指A.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B.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引起的人体外表改变C.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患病率增高D.有害因素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劳动者造成特定的功能性改变E.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作用持续一定时间后,造成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理改变正确答案:E18.诊断中度苯胺中毒时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应是A.10%~30%B.30%~50%C.20%~30%D.40%~50%E.高于50%正确答案:B19.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A.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B.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C.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D.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E.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正确答案:A20.氰化物中毒解毒剂首选药物A.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方法B.4DMAPC.ElYrAD.BAL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21.铅在体内代谢与何种元素相似A.铁B.钙C.钾D.钠E.锌正确答案:B22.生产工艺过程是指A.生产工艺过程中劳动者的班组、工作时间、操作体位和方式,体力和脑力劳动比例关系B.劳动生产场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工艺所需人为环境及污染物等C.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使用原料和产品等D.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产环境和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等E.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各种污染因素和不良环境条件等正确答案:C23.汽车司机、飞行员所致疲劳属于何型疲劳A.个别器官疲劳B.全身性疲劳C.智力疲劳D.技术性疲劳E.局部性疲劳正确答案:D24.疲劳是指A.局部疲劳B.全身疲劳C.智力疲劳D.技术性疲劳E.以上全部正确答案:E25.噪声对其他系统的影响还包括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生殖系统D.心血管系统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6.下列有关劳动卫生标准应用论述错误的是A.具有技术指南和法律效力B.一经颁布必须严格执行C.不是安全与否的绝对界限D.最高容许浓度是衡量车间空气污染程度的卫生标准E.经皮进入人体的毒物,尚须注意皮肤防护正确答案:A27.下列关于职业病论述错误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疾病B.职业有害因素引起人体不能代偿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出现的疾病C.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健康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D.政府规定,职业病享有劳保待遇E.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均称为职业病正确答案:D28.红外线对眼睛的损伤不包括A.角膜的热损伤B.热性白内障C.急性角膜结膜炎D.慢性充血性睑缘炎E.视网膜灼伤正确答案:C29.预防苯中毒的主要措施是A.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B.改革生产工艺,使工人不接触或少接触苯C.通风排毒D.采取卫生保健措施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30.噪声引起的听觉器官损害特点是早期表现为A.耳蜗底部受损B.高频听力下降C.低频听力下降D.语频听力下降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31.高气湿是指环境相对湿度大于A.50%.B.60%.C.70%.D.80%.E.90%.正确答案:D32.铅及无机化合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皮肤B.皮肤和呼吸道C.呼吸道D.皮肤和消化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3.氮氧化物的防治重点是A.定期维修设备,防止跑、冒、滴、漏B.加强通风排毒C.加强安全教育,积极做好肺水肿的防治,抢救D.定期健康检查,找出职业禁忌证,如有肺部疾患不得从事该作业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E34.妇女”五期”的劳动保护是指A.青春期、经期、孕期、围产期和哺乳期B.经期、孕期、围产期、产后期和更年期C.青春期、经期、孕期、哺乳期和更年期D.青春期、孕期、围产期、产后期和哺乳期E.经期、孕期、围产期、哺乳期和更年期正确答案:E35.射频辐射是指A.高频电磁场和微波B.高频电磁场和紫外线C.高频电磁场和激光D.微波和激光E.激光与X射线正确答案:A36.有关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以下错误的是A.对神经系统能产生影响B.可以引起高频段听力下降C.可以出现雷诺征D.可以引起肌无力、肌疼痛、肌萎缩E.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改变正确答案:B37.尘肺X线诊断标准中”t”小阴影是指A.直径在1.5mm以下的类圆形小阴影B.直径在1.5~3mm的类圆形小阴影C.直径在3~10mm的类圆形小阴影D.宽度在1.5mm以下的不规则形小阴影E.宽度在1.5~3mm的不规则形小阴影正确答案:E38.氧需是指A.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B.1分钟内血液能供应的最大氧量C.劳动5分钟所需要的氧量D.劳动1小时所需要的氧量E.劳动半小时所需的氧量正确答案:A39.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A.ATP-CP系列B.需氧系列C.乳酸系列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40.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工作A.生产环境监测B.健康监护C.职业流行病学调查D.阈限值制订E.实验室测试和危险度评定正确答案:D41.下列哪种情况称为负辐射A.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对人体发射热辐射B.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C.当周围空气温度高于人体表面温度,人体散热困难D.当周围空气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人体容易散热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2.能随乳汁排出可能引起婴儿中毒的生产性毒物是A.COB.氯C.铅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43.苯主要以下列哪条途径进入人体A.经皮肤B.经消化道C.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D.主要经皮肤和呼吸道E.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正确答案:C。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概念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二)研究对象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研究和服务对象应包括个体、人群及其所处环境。

个体是群体的基础,对职业人群中个体健康状况和异常发病现象的观察,常能获得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该人群潜在危害的证据。

同时,充分了解人群所处环境状况,才能判断疾病与环境间的联系。

所以,对个体、群体和环境的研究,三者缺一不可。

(三)任务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任务:首先,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以防止其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其次,是对职业性病损的受罹者进行早期检测、诊断和处理,促使其尽早康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步认识到,除传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也可影响劳动者的健康及其职业生活质量。

因此,广义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还应考虑职业性因素与非职业性因素的联合作用,从而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不同劳动条件存在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它们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可导致职业性病损。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对职业人群健康有损害的因素统称为职业危害因素。

它们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统称为职业性损害。

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饥粉尘等(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A.了解职业中毒原因B.验证动物试验结果C.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之间的关系D.制定卫生标准E.职业病诊断正确答案:C2.属于第一级预防健康监护的项为A.上岗前评价B.在岗评价C.转岗时评价D.离岗时评价E.康复后评价正确答案:A3.美蓝作为以下哪种毒物中毒的解毒剂A.苯胺B.三硝基甲苯C.苯D.二甲苯E.甲苯正确答案:A4.职业肿瘤的发病条件包括A.致癌物的性质与剂量B.接触途径C.机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D.上述中的A和BE.上述中的A、B和C正确答案:E5.下列电磁辐射中可导致物质电离的是A.微波B.高频电磁场C.X射线D.红外辐射E.激光正确答案:C6.职业性肿瘤的特点是A.接触明确的致癌因素B.潜伏期长、发病年龄早C.有一定好发部位D.有一定的发病条件E.以上全部正确答案:E7.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措施有A.内防护B.外防护C.控制辐射源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8.速发型矽肺是指A.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矽尘不到1年即发病者B.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矽尘1~2年即发病者C.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矽尘2~3年即发病者D.限指吸入高浓度、高游离SiO2含量粉尘3个月内发病者E.泛指矽肺发病工龄低于矽肺平均发病工龄者正确答案:B9.我国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品种绝大多数为A.除草剂B.杀菌剂C.杀虫剂D.杀鼠剂E.脱叶剂正确答案:C10.有机磷农药,卜毒常用的解毒剂有A.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B.胆碱酯酶复能剂、解磷定C.胆碱酯酶复能剂、阿托品D.胆碱酯酶复能剂、美蓝E.阿托品、依地酸二钠钙正确答案:C11.典型矽结节主要表现为A.肺泡巨噬细胞大量聚集B.尘细胞的大量堆积C.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生D.嗜酸性白细胞的大量存在E.胶原纤维与各种细胞正确答案:C1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A.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水肿、瞳孔缩小B.全身紧束感、胸部压迫感、肌束震颤C.消化系统症状、眼睛的症状、呼吸道症状D.毒蕈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烟碱样症状E.乎吸肌麻痹、抽搐、昏迷正确答案:D13.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前体检项目中最重要的是A.职业史B.现病史C.痰细胞学检查D.拍摄胸大片E.既往史正确答案:D14.可作为高温作业劳动者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综合指标的是A.体温B.平均体温C.出汗量D.尿盐含量E.血压正确答案:C15.声级计A声级的设计是根据A.模拟人耳对40方的等响曲线B.模拟人耳对70方的等响曲线C.模拟人耳对80方的等响曲线D.模拟人耳对100方的等响曲线E.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A16.永久性听阈位移包括A.听觉适应、听觉疲劳B.听觉疲劳、听觉损伤C.听觉适应、噪声性耳聋D.听力损伤、噪声性耳聋E.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正确答案:D17.作业能量消耗氧需超过氧上限,劳动强度属于A.中等强度作业B.大强度作业C.极大强度作业D.超强度作业E.轻微劳动正确答案:B18.静态作业的特点之一是A.能量消耗大,不易疲劳B.能量消耗小,易疲劳C.不持久,易疲劳D.持久,不易疲劳E.不易引起损伤正确答案:B19.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系统,哪一系列可致疲劳A.乳酸系列B.ATP系列C.ATP-CP系列D.需氧系列E.CP系列正确答案:A20.我国职业病名单中,列入职业性肿瘤的是A.联苯胺所致白血病B.铍所致肺癌C.氯乙烯所致白血病D.联苯胺所致肺癌E.石棉所致的肺癌、间皮瘤正确答案:E21.在临床上,化学性肺水肿主要分为A.急性期、慢性期、肺水肿期B.刺激期、肺水肿期、恢复期C.潜伏期、肺水肿期、痊愈期D.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痊愈期E.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正确答案:D22.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的病人,关键在于A.及时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B.迅速离开现场,终止毒物接触C.用弱酸或弱碱中和清洗皮肤黏膜D.积极预防和治疗肺水肿E.立即给氧正确答案:D23.石棉致肺癌的病因学诊断主要依据A.职业史B.工龄C.工种D.职业史、工龄、工种、肺癌发病潜隐期E.肺病发病潜隐期正确答案:D24.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常用下列哪种方法A.职业病体检B.普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E.病例-对照调查正确答案:E25.汞毒性震颤的重要特点是A.粗大震颤为主B.呈”书写过小症”C.呈意向性震颤D.伴肌张力明显增高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C26.一次吸入高浓度苯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现A.周围神经炎B.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呼吸道刺激症状D.化学性肺炎E.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正确答案:E27.下列哪项尘肺预防组织措施是错误的A.组织进行就业前及定期体检B.组织进行定期的粉尘监测C.对粉尘作业劳动条件及技术措施组织评价D.制定防尘工作计划并保证实施E.建立健全防尘组织机构正确答案:B28.劳动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A.积极防治职业病B.提高劳动生产率C.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D.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E.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正确答案:D29.在下列石棉肺诊断依据中,哪项不是主要依据A.症状与体征的特点B.痰中检出石棉小体C.X线胸片变化与胸膜改变D.肺功能明显降低E.职业史正确答案:B30.有机磷农药中毒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的机制是A.使胆碱脂酶活性水解B.使胆碱脂酶活性老化C.使胆碱脂酪活性丧失D.与胆碱脂酶磷酰基结合E.与胆碱酯酶分子结合正确答案:D31.下列哪种粉尘对呼吸系统无致癌作用A.人造矿物纤维B.石棉C.镍尘D.铬酸盐尘E.铀矿尘正确答案:A32.动态作业的特点是A.耗氧量少B.能够持久C.容易疲劳D.容易引起损伤E.恢复时间长正确答案:B33.下列与晚发型矽肺发生有关的条件中,哪项是错误的A.作业工人体质比较虚弱B.接触的粉尘浓度较高C.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高D.接触粉尘年限较短E.脱尘时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正确答案:A34.CO的中毒机制主要是A.可形成HbCO,引细胞窒息B.CO可刺激化学感受器,而致缺氧C.可形成HbCO,使得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引起组织缺氧致缺氧D.空气中CO浓度增加,使空气中O2含量降低E.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缺氧正确答案:C35.根据三级预防的原则劳动卫生及职业病工作的第二级预防应进行以下工作A.劳动者的健康检查B.早期识别、判断职业性病损的人群C.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监护D.对可疑及确诊病人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E.对受损者做劳动能力鉴定正确答案:D。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生产中锰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经呼吸道吸收而引起中毒A.锰尘和锰蒸气B.锰烟和锰蒸气C.锰烟和锰雾D.锰烟和锰尘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经呼吸道吸收的毒物,急性中毒时,必须立即脱离中毒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其主要意义在于A.及时吸入新鲜空气,改善通气功能B.促使毒物从肺部排出C.阻止毒物继续吸收D.停止毒物继续吸收并促使其从肺部排出E.加速解毒过程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A.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B.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C.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D.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E.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正确答案:A4.无机铅及无机化合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皮肤B.皮肤和呼吸道C.呼吸道和消化道D.皮肤和消化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5.锰中毒是由于A.锰抑制线粒体内三磷酸腺苷酶和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的活力,从而影响神经突触的传导能力B.锰具有高度弥散性和脂溶性,易于通过肺泡壁吸收C.锰对血红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D.锰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机体各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6.毒物在全身分布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毒物的A.物理性状B.在体内的溶解度C.通过细胞膜的能力及与体内各组织的亲和力D.进入量的多少和化学性状E.理化特性正确答案:C7.聚氯乙烯的急性毒作用主要是A.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B.致肢端溶骨症C.致过敏性支气管哮喘D.聚合物烟雾热E.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正确答案:A8.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哪三种A.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水肿、瞳孔缩小B.全身紧束感、胸部压迫感、肌束震颤C.消化系统症状、眼睛的症状、呼吸道症状D.毒蕈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烟碱样症状E.呼吸肌麻痹、抽搐、昏迷正确答案:D9.可引起中毒性白内障的毒物A.苯胺B.甲苯C.二甲苯D.苯E.三硝基甲苯正确答案:E10.慢性二甲苯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A.神经衰弱症状群B.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中枢神经麻醉作用D.癔病样症状E.白细胞减少正确答案:A11.下列关于”三同时”论述错误的是A.是对新建、扩建、改建企业项目进行的卫生监督要求B.是指劳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C.是预防性卫生监督内容D.目的在于保证投产后劳动环境符合卫生标准要求E.具有法律效力正确答案:E12.反复执行某一作业而产生全身适应性变化,使机体的器官、系统更为协调A.训练B.锻炼C.练习D.始动调节E.动力定型正确答案:A13.作业能量消耗氧需超过氧上限,劳动强度属于何级A.中等强度作业B.大强度作业C.极大强度作业D.超强度作业E.轻微劳动正确答案:B14.汞慢性中毒的”三个症候群”指A.神衰综合征、震颤、口腔炎B.易兴奋、震颤、口腔炎C.汞线、易兴奋、震颤D.汞线、神衰综合征、震颤E.汞线、震颤、口腔炎正确答案:B15.何种金属元素中毒可引起腹绞痛A.铅B.铁C.汞D.锰E.锌正确答案:A16.氰化物中毒解毒剂首选药物A.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方法B.4DMAPC.ElYrAD.BAL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7.下列何种气体其中毒机制是细胞内窒息A.COB.CO2C.HCND.N2E.甲烷正确答案:C18.驱汞首选药A.EDTAB.DTPAC.BALD.二巯基丙磺酸钠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19.氰化氢主要是以下列哪种形式从体内排出A.以HCN从肺部呼出B.与巯基结合成硫氰酸盐从肾排出C.结合成无毒晴类从尿中排出D.分解为CO2和氨从呼气中排出E.参与维生素B12代谢,生成氰钴维素从尿中排出正确答案:B20.当生产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超过一定范围时,其主要特异性危害作用是A.职业病B.工作有关疾病C.职业征候D.职业性肿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1.机体在哪一种状态下作业维持时间最长A.氧需<氧上限B.非乳酸氧债C.乳酸氧债D.氧需>氧上限E.氧需=氧上限正确答案:D22.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复能剂为A.氯磷定B.碘解磷定C.双复磷D.苯克磷E.双解磷正确答案:A23.有机磷农药中毒常用的解毒剂有哪二种A.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B.胆碱酯酶复能剂、碘解磷定C.胆碱酯酶复能剂、阿托品D.胆碱酯酶复能剂、美蓝E.阿托品、依地酸二钠钙正确答案:C24.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系统,哪一系列可致疲劳A.乳酸系列B.ATP系列C.ATP-CP系列D.需氧系列E.CP系列正确答案:A25.铅在体内代谢与何种元素相似A.铁B.钙C.钾D.钠E.锌正确答案:B26.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A.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接触了化学物质B.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可因素C.工人接触了有毒物质引起的机体病理改变D.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E.能引起职业病的化学物质正确答案:B27.西维因急性中毒,急性的首选药物是A.碘解磷定B.阿托品C.双复磷D.美兰(小剂量)E.阿托品+碘解磷定正确答案:B28.生产工艺过程是指A.生产工艺过程中劳动者的班组、工作时间、操作体位和方式,体力和脑力劳动比例关系B.劳动生产场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工艺所需人为环境及污染物等C.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使用原料和产品等D.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产环境和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等E.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各种污染因素和不良环境条件等正确答案:C29.在诊断职业病中,对尿中毒物的测定是反映毒物的A.吸收指标B.作用指标C.病态指标D.蓄积指标E.病理指标正确答案:A30.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的病人,关键在于A.及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B.迅速离开现场,终止毒物接触C.用弱酸或弱碱中和清洗皮肤黏膜D.积极预防和治疗肺水肿E.立即给氧正确答案:D31.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通常与乙酰胆碱脂酶抑制程度平行A.酶活性为<30%,轻度中毒B.酶活性为30%~50%,中度中毒C.酶活性为50%~70%,中度中毒D.慢性中毒无平行关系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32.下列关于生产环境监测论述不正确的是A.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和分布情况B.了解生产环境卫生质量C.估计人体接触水平D.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E.检查预防措施的效果正确答案:D33.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和氨基甲酸酶类农药中毒的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均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B.均易被碱性物质分解C.均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吸收D.均可引起毒蕈碱样中毒E.均可使用阿托品及肟类复能剂进行治疗正确答案:E34.在生产条件下,金属汞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A.粉尘B.烟C.蒸气D.雾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5.慢性汞中毒最早出现A.肾功能障碍B.发热、乏力C.贫血D.腕下垂E.神经衰弱综合征正确答案:E36.汞毒性震颤的重要特点是A.粗大震颤为主B.呈”书写过小症”C.呈意向性震颤D.伴肌张力明显增高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C37.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A.亚硝酸钠B.依地酸二钠钙C.阿托品D.美蓝E.二巯基丙磺酸钠正确答案:B38.引起周围神经炎的毒物A.铅B.汞C.正己烷D.上述中的A和CE.上述中的A和B正确答案:D3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表现A.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严重时发生肺水肿B.全身紧束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C.头晕、头疼、语言不清,神经衰弱综合征D.症状消失后2~3周个别病人出现周围神经病E.肝功能严重受损正确答案:E40.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为A.周围神经炎B.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腓长肌痉挛D.癔病样发作E.脑神经炎正确答案:A。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我国《局部振动卫生标准》中规定接触工具手柄或工件的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不得超过A.2m/s2B.3m/s2C.5m/s22D.5cm/s2E.6m/s2正确答案:C2.粉尘的分散度是指A.粉尘的分布距离B.粉尘的分布均匀程度C.粉尘粒径大小(μ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D.粉尘的飘浮能力E.粉尘的沉降能力正确答案:C3.下面哪种论述是错误的A.窒息性气体均易引起机体缺O2B.刺激性气体均易引起肺水肿C.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可引起中枢神经的抑制或麻痹D.以上都不对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4.石棉小体是石棉肺的A.病理特征B.诊断依据C.接触指标D.X线表现E.无意义正确答案:C5.有机磷农药中毒常用的解毒剂有哪二种A.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B.胆碱酯酶复能剂、解磷定C.胆碱酯酶复能剂、阿托品D.胆碱酯酶复能剂、美蓝E.阿托品、依地酸二钠钙正确答案:C6.静态作业的特点是A.能量消耗水平高B.能量消耗水平不高C.能量消耗水平因人而异D.能量消耗水平不高,不易疲劳E.能量消耗水平高,易疲劳正确答案:E7.下列何者不是尘肺A.煤肺B.石棉肺C.棉尘肺D.煤矽肺E.矽肺正确答案:C8.1986年国家发布并实施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适用于以下尘肺A.矽肺B.石棉肺C.炭黑尘肺D.铝尘肺E.以上所有正确答案:E9.诊断慢性中度苯中毒的条件之一是A.白细胞数低于4.0×109/L,或粒细胞低于2.0×109/LB.白细胞波动在(4.0~4.5)×109/LC.血小板波动在(80~100)×109/LD.中性粒细胞胞浆中中毒颗粒明显增多E.白细胞低于4.0×109/L,血小板低于60×109/L,有明显出血倾向正确答案:E10.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污染部位的清洗要用A.热水B.酒精C.肥皂水D.硼酸E.碳酸氢钠正确答案:C11.毒物本身的特性是指A.剂量、浓度B.毒物的联合作用C.化学结构和理化特性D.溶解度和分散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12.砷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A.肺癌B.皮肤癌C.白血病D.脑瘤E.肺癌、皮肤癌正确答案:E13.放射性疾病其类型有A.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B.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C.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远期随机效应D.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近期随机效应E.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远期随机效应正确答案:E14.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有A.CO、CO2B.甲烷、氮气C.水蒸气、氰化物D.硫化氰、甲烷E.CO、氰化物、硫化氢正确答案:E15.1989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规定职业性中暑诊断及分级标准为A.轻症中暑,中度中暑和重症中暑B.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C.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D.轻症中暑、重症中暑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6.痰中检出石棉小体,说明A.患有石棉肺B.患肺癌C.患胸膜间皮瘤D.石棉作业工人E.接触过石棉正确答案:E17.下列关于职业病论述错误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疾病B.职业有害因素引起人体不能代偿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出现的疾病C.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健康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D.政府规定,职业病享有劳保待遇E.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均称为职业病正确答案:D18.下列关于”三同时”论述错误的是A.是对新建、扩建、改建企业项目进行的卫生监督要求B.是指劳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C.是预防性卫生监督内容D.目的在于保证投产后劳动环境符合卫生标准要求E.具有法律效力正确答案:E19.红外线对眼睛的损伤不包括A.角膜的热损伤B.热性白内障C.急性角膜结膜炎D.慢性充血性睑缘炎E.视网膜灼伤正确答案:C20.预防疲劳提高作业能力的措施主要包括A.锻炼与练习B.改善劳动制度C.改善劳动组织D.心理学措施E.以上所有措施正确答案:E21.氮氧化物中毒的急性临床表现主要是A.刺激呼吸道深部,引起咳嗽、咳痰B.致肺水肿C.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及肺炎D.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2.下面哪种论述是正确的A.高分子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和分散度B.高分子化合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毒物所含游离单体的量和助剂的品种C.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毒性小于聚合物D.以上都不正确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B23.中暑按发病机理分为A.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B.轻症中暑,重症中暑C.热适应,热射病和热衰竭D.热适应,热痉挛和热衰竭E.热辐射,热痉挛和热衰竭正确答案:A24.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A.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B.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C.控制和消除噪声源D.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E.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正确答案:C25.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作用特点是A.对眼睛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B.对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C.对皮肤的损伤作用D.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胸闷等E.对肺脏产生刺激作用,引起肺水肿正确答案:A26.局部振动病的诊断原则A.有长期从事局部振动作业的职业史B.有有关的主要临床表现C.要结合末梢循环功能及神经功能检查D.排除其它疾病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7.氯甲醚可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A.肺癌B.皮肤癌C.白血病D.肾脏肿瘤E.胃癌正确答案:A28.生产中锰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经呼吸道吸收而引起中毒A.锰尘和锰蒸气B.锰烟和锰蒸气C.锰烟和锰雾D.锰烟和锰尘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9.有机磷农药致机体中毒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B.引起神经功能紊乱C.抑制心血管功能,兴奋平滑肌D.引起乙酰胆碱的大量释放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A30.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A.亚硝酸钠B.依地酸二钠钙C.阿托品D.美蓝E.青霉胺正确答案:B31.人类工效学措施主要包括A.改善劳动操作的设计B.改善工具设备的设计C.合理运用体力D.改进操作方法E.以上全部措施正确答案:E32.下列关于经常性卫生监督论述错误的是A.地方性劳动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的工作B.对现有企业贯彻执行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情况的监督C.随时或定期进行D.根据监督检查结果作出相应处理E.监督检查数据是制定卫生标准的依据正确答案:E33.同样浓度和分散度的下列粉尘,何者致纤维化能力最强A.煤尘B.石英尘C.水泥尘D.滑石尘E.铅尘正确答案:B34.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定职业性尘肺A.矽肺B.石棉肺C.炭黑尘肺D.铍尘肺E.云母尘肺正确答案:D35.反映铅在体内含量的指标是A.网织红细胞B.尿ALAC.尿粪卟啉D.血铅E.游离原卟啉正确答案:D36.石棉肺患者的肺功能降低A.与X线胸片表现无关B.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的早C.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的晚D.与X线胸片表现同步E.与X线胸片表现相反正确答案:B37.下列有关局部振动病论述错误的是A.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B.还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C.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D.多从手指近端开始E.冷水复温实验阳性正确答案:D38.氰化氢致机体中毒的主要特点是A.和血液中Hb结合,影响O2的运输B.血液中虽被O2饱和,但不能被组织利用C.抑制体内多种酶的活性D.阻断细胞内电子传递,引起细胞内窒息E.降低脑和肝中ATP酶的活性,使细胞缺O2正确答案:B39.在化学工业中,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有A.氨、氯、氮氧化物、光气等B.甲酸甲酯、二氧化氮、光气、二氧化硫C.三氧化硫、氟化氢、氟、碘D.氨、光气、乙醛、臭氧E.氟化氢、光气、溴甲烷正确答案:A40.预防苯中毒的主要措施是A.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B.改革生产工艺,使工人不接触或少接触苯C.通风排毒D.采取卫生保健措施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41.影响气态毒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A.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B.劳动强度C.肺通气量D.肺血流量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42.紫外线对皮肤作用最强的波长是A.400nmB.320nmC.275nmD.297nmE.180nm正确答案:D43.聚氯乙烯的急性毒作用主要是A.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B.致肢端溶骨症C.致过敏性支气管哮喘D.聚合物烟雾热E.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正确答案:A44.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是A.通风排毒B.降低空气中毒物浓度C.个人防护D.安全生产管理E.个人卫生正确答案:B45.影响毒物经皮吸收的因素A.毒物的脂溶性B.毒物的浓度和粘稠度C.接触的皮肤部位、面积D.外界气温、气湿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4-2 (1)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4-2 (1)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4-2(总分:8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43,分数:86.00)1.作业场所毒物浓度很高时,最好选用(分数:2.00)A.复式防尘口罩B.简易式防尘口罩C.滤盒式防毒口罩D.隔离式防毒面具√E.导管式防毒面具解析:2.下列哪种湿式除尘器常可作为二级除尘器(分数:2.00)A.冲击式水浴除尘器B.静电除尘器C.水膜旋风除尘器D.文丘里除尘器√E.布袋除尘器解析:3.屏蔽高频电磁场的材料最好选用(分数:2.00)A.玻璃B.水泥C.铜、铝√D.砖E.塑料解析:4.尘肺病的病变轻重和发展速度主要由什么决定(分数:2.00)A.粉尘的浓度和接触时间B.游离二氧化硅含量C.粉尘在肺内的蓄积量D.上述中的A和BE.上述中的B和C √解析:5.矽尘作业是指接触含游离二氧化硅为多少的粉尘作业(分数:2.00)A.2%以上B.4%以上C.5%以上D.10%以上√E.20%以上解析:6.1988年我国卫生部颁布的《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将职业性减压病分为(分数:2.00)A.轻度减压病,中度减压病和重度减压病B.Ⅰ期减压病,Ⅱ期减压病和Ⅲ期减压病C.急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D.急性减压病和慢性减压病E.慢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解析:7.在微波波段中危害最大的是(分数:2.00)A.分米波B.厘米波√C.毫米波D.超短波E.不一定解析:8.纤维粉尘是指纵横径之比(分数:2.00)A.>10:1B.>5:1C.>3:1 √D.<3:1E.>2:1解析:9.石棉粉尘中对健康危害最大是什么,致癌性最强是什么(分数:2.00)A.石棉,青石棉B.温石棉,青石棉√C.石棉,铁石棉D.温石棉,铁石棉E.两者都是温石棉解析:10.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类型中属病理性改变的是(分数:2.00)A.TTSB.PTS √C.听觉适应D.听觉疲劳E.听力下降解析:11.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措施有(分数:2.00)A.内防护B.外防护C.控制辐射源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解析:12.棉尘症早期典型表现为(分数:2.00)A.星期一热√B.支气管哮喘C.支气管扩张D.肺功能明显受损E.右心衰解析:13.描述噪声强度的客观指标(分数:2.00)A.声压级√B.向度C.响度级D.声级AE.声级C解析:14.生产性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一般是(分数:2.00)A.只损害高频部分B.只损害低频部分C.先高频,后向低频发展√D.先低频,后向高频发展E.高低频同时受损解析:15.下列哪个不是法定尘肺(分数:2.00)A.矽肺B.石棉肺C.棉尘肺√D.煤肺E.云母尘肺解析:16.一次吸入高浓度苯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现(分数:2.00)A.周围神经炎B.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呼吸道刺激症状D.化学性肺炎E.中枢神经功能紊乱√解析:17.下列关于劳动卫生标准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对职业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值B.超过限值与否是诊断职业病的依据√C.是衡量作业卫生状况的尺度、改善劳动条件的目标D.实施卫生监督的依据E.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解析:18.在需氧系列中,1mol/L葡萄糖能相应形成(分数:2.00)A.8分子ATPB.16分子ATPC.38分子ATP √D.54分子ATPE.76分子ATP解析:19.TNT对机体的主要毒作用表现在(分数:2.00)A.肝脏、血液、神经系统、消化系统B.肝脏、血液、神经系统、眼睛C.肝脏、血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D.肝脏、神经系统、眼晶状体、肾脏E.肝脏、血液、神经系统、眼晶状体√解析:20.职业病诊断的前提(分数:2.00)A.职业史√B.劳动卫生条件C.临床表现D.实验室检查E.症状与体征解析:21.正己烷慢性中毒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特点是(分数:2.00)A.起病急,进展快B.起病隐匿、进展快C.起病隐匿、进展缓慢√D.起病快、但进展缓慢E.不明显解析:22.下列不是目前我国公布的劳动卫生标准的是(分数:2.00)A.粉尘、毒物最高容许浓度B.物理性有害因素卫生标准C.卫生管理标准D.煤矿百万吨工伤死亡人数√E.测定方法标准解析:23.急性减压病出现最早且较普遍的表现为(分数:2.00)A.神经系统的改变B.循环系统的改变C.呼吸系统的改变D.皮肤改变√E.肌肉、关节、骨骼系统的变化解析:24.CO造成机体缺O 2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00)A.血液运O 2能力降低B.组织利用O 2的能力降低C.HbO 2的解离速度降低D.HbCO的形成√E.CO和O 2竞争Hb解析:25.引起职业性紧张的因素主要包括(分数:2.00)A.工作组织B.工作量C.工作经历D.劳动条件E.以上都是√解析:26.下列何者不属于硅酸盐(分数:2.00)A.石棉B.滑石C.云母D.高岭土E.花岗岩√解析:27.毒物本身的特性是指(分数:2.00)A.剂量、浓度B.毒物的联合作用C.化学结构和理化特性√D.溶解度和分散度E.以上都不是解析:28.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分数:2.00)A.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B.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C.控制和消除噪声源√D.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E.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解析:29.下列有关局部振动病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B.还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C.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D.多从手指近端开始√E.冷水复温实验阳性解析:30.影响毒物经皮吸收的因素(分数:2.00)A.毒物的脂溶性B.毒物的浓度和粘稠度C.接触的皮肤部位、面积D.外界气温、气湿E.以上都是√解析:31.粉尘对人体可有以下作用(分数:2.00)A.致纤维化B.刺激C.中毒D.致敏E.以上全部√解析:32.下列哪种电磁辐射对皮肤无明显改变(分数:2.00)A.微波√B.紫外线C.红外线D.激光E.X射线解析:33.紧张反应的表现包括(分数:2.00)A.对工作不满意B.血压升高C.心率加快D.怠工E.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及行为表现√解析:34.射频辐射是指(分数:2.00)A.高频电磁场和微波√B.高频电磁场和紫外线C.高频电磁场和激光D.微波和激光E.激光与X射线解析:35.下列关于危险度评定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对有害因素潜在作用进行定性、定量评价B.估算在一般接触条件下可能造成健康损害的概率和程度C.为制订法定职业病提供依据√D.寻求可接受危险度E.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解析:36.易引起血癌的有机溶剂是(分数:2.00)A.甲苯、二甲苯B.苯√C.三硝基甲苯D.苯胺、联苯胺E.苯二胺、硝基氯苯解析:37.下列关于劳动卫生标准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对职业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值B.超过限值与否是诊断职业病的依据√C.是衡量作业卫生状况的尺度、改善劳动条件的目标D.实施卫生监督的依据E.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解析:38.诊断中度苯胺中毒时高铁Hb的含量应是(分数:2.00)A.10%~30%B.30%~50% √C.20%~30%D.40%~50%E.高于50%解析:39.氰化氢的主要毒作用表现特点是(分数:2.00)A.出现"叹息样"呼吸,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B.致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C.病人面色潮红,高热,心肌受损、肺水肿等D.主要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E.以上都是解析:40.铅对血液系统的损害(分数:2.00)A.贫血√B.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出血解析:41.石棉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分数:2.00)A.白血病B.直肠癌C.肺癌D.间皮瘤E.肺癌、间皮瘤√解析:42.以下有关急性放射病哪点是错误的(分数:2.00)A.是一种全身性疾病B.可以分为I度和Ⅱ度√C.根据临床特点和基本病理改变可为骨髓型、肠型、脑型D.是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内分次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E.是国家法定职业病解析:43.影响矽肺发病的重要因素有很多,以下哪项除外(分数:2.00)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类型B.氧化硅含量C.粉尘浓度D.劳动者心情√E.接尘时间解析:。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4-2_真题-无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4-2_真题-无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14-2(总分86,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作业场所毒物浓度很高时,最好选用A. 复式防尘口罩B. 简易式防尘口罩C. 滤盒式防毒口罩D. 隔离式防毒面具E. 导管式防毒面具2. 下列哪种湿式除尘器常可作为二级除尘器A. 冲击式水浴除尘器B. 静电除尘器C. 水膜旋风除尘器D. 文丘里除尘器E. 布袋除尘器3. 屏蔽高频电磁场的材料最好选用A. 玻璃B. 水泥C. 铜、铝D. 砖E. 塑料4. 尘肺病的病变轻重和发展速度主要由什么决定A. 粉尘的浓度和接触时间B.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C. 粉尘在肺内的蓄积量D. 上述中的A和BE. 上述中的B和C5. 矽尘作业是指接触含游离二氧化硅为多少的粉尘作业A. 2%以上B. 4%以上C. 5%以上D. 10%以上E. 20%以上6. 1988年我国卫生部颁布的《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将职业性减压病分为A. 轻度减压病,中度减压病和重度减压病B. Ⅰ期减压病,Ⅱ期减压病和Ⅲ期减压病C. 急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D. 急性减压病和慢性减压病E. 慢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7. 在微波波段中危害最大的是A. 分米波B. 厘米波C. 毫米波D. 超短波E. 不一定8. 纤维粉尘是指纵横径之比A. >10:1B. >5:1C. >3:1D. <3:1E. >2:19. 石棉粉尘中对健康危害最大是什么,致癌性最强是什么A. 石棉,青石棉B. 温石棉,青石棉C. 石棉,铁石棉D. 温石棉,铁石棉E. 两者都是温石棉10.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类型中属病理性改变的是A. TTSB. PTSC. 听觉适应D. 听觉疲劳E. 听力下降11.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措施有A. 内防护B. 外防护C. 控制辐射源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12. 棉尘症早期典型表现为A. 星期一热B. 支气管哮喘C. 支气管扩张D. 肺功能明显受损E. 右心衰13. 描述噪声强度的客观指标A. 声压级B. 向度C. 响度级D. 声级AE. 声级C14. 生产性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一般是A. 只损害高频部分B. 只损害低频部分C. 先高频,后向低频发展D. 先低频,后向高频发展E. 高低频同时受损15. 下列哪个不是法定尘肺A. 矽肺B. 石棉肺C. 棉尘肺D. 煤肺E. 云母尘肺16. 一次吸入高浓度苯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现A. 周围神经炎B.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 呼吸道刺激症状D. 化学性肺炎E. 中枢神经功能紊乱17. 下列关于劳动卫生标准论述错误的是A. 对职业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值B. 超过限值与否是诊断职业病的依据C. 是衡量作业卫生状况的尺度、改善劳动条件的目标D. 实施卫生监督的依据E. 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18. 在需氧系列中,1mol/L葡萄糖能相应形成A. 8分子ATPB. 16分子A TPC. 38分子ATPD. 54分子A TPE. 76分子ATP19. TNT对机体的主要毒作用表现在A. 肝脏、血液、神经系统、消化系统B. 肝脏、血液、神经系统、眼睛C. 肝脏、血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D. 肝脏、神经系统、眼晶状体、肾脏E. 肝脏、血液、神经系统、眼晶状体20. 职业病诊断的前提A. 职业史B. 劳动卫生条件C. 临床表现D. 实验室检查E. 症状与体征21. 正己烷慢性中毒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特点是A. 起病急,进展快B. 起病隐匿、进展快C. 起病隐匿、进展缓慢D. 起病快、但进展缓慢E. 不明显22. 下列不是目前我国公布的劳动卫生标准的是A. 粉尘、毒物最高容许浓度B. 物理性有害因素卫生标准C. 卫生管理标准D. 煤矿百万吨工伤死亡人数E. 测定方法标准23. 急性减压病出现最早且较普遍的表现为A. 神经系统的改变B. 循环系统的改变C. 呼吸系统的改变D. 皮肤改变E. 肌肉、关节、骨骼系统的变化24. CO造成机体缺O2的主要机制是A. 血液运O2能力降低B. 组织利用O2的能力降低C. HbO2的解离速度降低D. HbCO的形成E. CO和O2竞争Hb25. 引起职业性紧张的因素主要包括A. 工作组织B. 工作量C. 工作经历D. 劳动条件E. 以上都是26. 下列何者不属于硅酸盐A. 石棉B. 滑石C. 云母D. 高岭土E. 花岗岩27. 毒物本身的特性是指A. 剂量、浓度B. 毒物的联合作用C. 化学结构和理化特性D. 溶解度和分散度E. 以上都不是28. 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A. 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B. 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C.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D. 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E. 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29. 下列有关局部振动病论述错误的是A. 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B. 还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C.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D. 多从手指近端开始E. 冷水复温实验阳性30. 影响毒物经皮吸收的因素A. 毒物的脂溶性B. 毒物的浓度和粘稠度C. 接触的皮肤部位、面积D. 外界气温、气湿E. 以上都是31. 粉尘对人体可有以下作用A. 致纤维化B. 刺激C. 中毒D. 致敏E. 以上全部32. 下列哪种电磁辐射对皮肤无明显改变A. 微波B. 紫外线C. 红外线D. 激光E. X射线33. 紧张反应的表现包括A. 对工作不满意B. 血压升高C. 心率加快D. 怠工E. 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及行为表现34. 射频辐射是指A. 高频电磁场和微波B. 高频电磁场和紫外线C. 高频电磁场和激光D. 微波和激光E. 激光与X射线35. 下列关于危险度评定论述错误的是A. 对有害因素潜在作用进行定性、定量评价B. 估算在一般接触条件下可能造成健康损害的概率和程度C. 为制订法定职业病提供依据D. 寻求可接受危险度E. 预测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远期效应36. 易引起血癌的有机溶剂是A. 甲苯、二甲苯B. 苯C. 三硝基甲苯D. 苯胺、联苯胺E. 苯二胺、硝基氯苯37. 下列关于劳动卫生标准论述错误的是A. 对职业有害因素规定的接触限值B. 超过限值与否是诊断职业病的依据C. 是衡量作业卫生状况的尺度、改善劳动条件的目标D. 实施卫生监督的依据E. 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38. 诊断中度苯胺中毒时高铁Hb的含量应是A. 10%~30%B. 30%~50%C. 20%~30%D. 40%~50%E. 高于50%39. 氰化氢的主要毒作用表现特点是A. 出现"叹息样"呼吸,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B. 致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C. 病人面色潮红,高热,心肌受损、肺水肿等D. 主要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E. 以上都是40. 铅对血液系统的损害A. 贫血B. 白血病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 出血41. 石棉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A. 白血病B. 直肠癌C. 肺癌D. 间皮瘤E. 肺癌、间皮瘤42. 以下有关急性放射病哪点是错误的A.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B. 可以分为I度和Ⅱ度C. 根据临床特点和基本病理改变可为骨髓型、肠型、脑型D. 是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内分次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E. 是国家法定职业病43. 影响矽肺发病的重要因素有很多,以下哪项除外A.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类型B. 氧化硅含量C. 粉尘浓度D. 劳动者心情E. 接尘时间。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8-2_真题-无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8-2_真题-无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练习试卷8-2(总分84,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噪声引起的听觉器官损害特点是早期表现为A. 耳蜗底部受损B. 高频听力下降C. 低频听力下降D. 语频听力下降E. 以上都不是2. 可导致女工月经异常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为A. 铅、汞、苯、一氧化碳B. 铅、汞、、苯、氮氧化物C. 铅、汞、苯、二硫化碳D. 铅、锰、苯、氯气E. 铅、锰、苯、氨气3. 下列哪个不是法定尘肺A. 矽肺B. 石棉肺C. 棉尘肺D. 煤肺E. 云母尘肺4. 局部振动病是指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A. 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B. 四肢骨骼肌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C. 末梢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D. 手部循环及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E. 脚部循环及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5. 微波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应重点观察A. 心电图B. 外周血象C. 男性生殖功能D. 女性生殖功能E. 晶状体6. 符合下列哪一环境条件的车间可认为是高温车间(热车间)A. 气温超过35℃B. 气温超过37℃C. 气温超过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D. 热源散热量超过23w/m3E. 无明确规定7. 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到达多少度方可认定为高温作业A. 气温超过35℃B. 气温超过38℃C. 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D. 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以上E. 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或以上8.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是A. 接触明确的致癌因素B. 潜伏期长、发病年龄早C. 有一定好发部位D. 有一定的发病条件E. 以上全部9.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措施有A. 内防护B. 外防护C. 控制辐射源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10. 速发型矽肺是指A. 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矽尘不到1年即发病者B. 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矽尘1~2年即发病者C. 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矽尘2~3年即发病者D. 限指吸入高浓度、高游离SiO2含量粉尘3个月内发病者E. 泛指矽肺发病工龄低于矽肺平均发病工龄者11. 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为A. 发作性手指变白B. 感觉迟钝C. 血管痉挛和变形D. 肌无力、肌萎缩E. 听力下降12. 我国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品种绝大多数为A. 除草剂B. 杀菌剂C. 杀虫剂D. 杀鼠剂E. 脱叶剂13. 有机磷农药致机体中毒的主要机制是A. 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B. 引起神经功能紊乱C. 抑制心血管功能,兴奋平滑肌D. 引起乙酰胆碱的大量释放E. 以上都是14. 芳香胺在人体内具有致膀胱癌活性的代谢产物是A. 邻羟氨基酚类化合物B. 邻苯二酚C. 4-氨基联苯D. 4-硝基联苯E. N-二甲基亚硝胺15. 防尘组织措施中最重要的是A. 建立健全粉尘监测制度B. 安全检查制度C. 健康监护制度D. 健康管理制度E. 有专人组织实施16. 关于微波的生物学作用机制虽尚不清楚但较公认的学说是A. 致热效应B. 非致热效应C.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D. 钙稳态紊乱E. 免疫功能失调17. 晚发型矽肺是指A. 接尘20年以后发生的矽肺B. 经过长期动态观察后才确诊的矽肺C. 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才发现的矽肺D. 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才确诊的矽肺E. 矽肺发病工龄超过平均发病工龄者18. 尘肺X线胸片上的不规则小阴影的主要病理基础是A. 矽结节B. 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C. 胶原纤维与各种细胞D. 石棉小体E. 团块纤维19. 不属于农民肺的主要病原的是A. 球孢子菌B. 隐球菌C. 厌氧菌D. 小多芽孢菌E. 葡萄球菌20. 下面哪种物质可引起肝血管肉瘤A. 二异氰酸甲苯酯B. 含氟塑料C. 氯乙烯D. 聚丙烯E. 聚氯乙烯21.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类型中属病理性改变的是A. TTSB. PTSC. 听觉适应D. 听觉疲劳E. 听力下降22. 以下哪种不属于非电离辐射A. 激光B. X射线C. 紫外线D. 红外线E. 可见光23. 有机磷农药,卜毒常用的解毒剂有A. 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B. 胆碱酯酶复能剂、解磷定C. 胆碱酯酶复能剂、阿托品D. 胆碱酯酶复能剂、美蓝E. 阿托品、依地酸二钠钙24. 我国职业病名单中,列入的职业性肿瘤是A. 联苯胺所致的白血病B. 氯乙烯所致肺癌C. 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D. 铍所致肺癌E. 镍工肺癌25. 在生产性中毒中,有机磷农药主要进入途径为A. 呼吸道B. 消化道C. 呼吸道和消化道D. 皮肤E. 皮肤、消化道以及呼吸道26. 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为A. 周围神经炎B.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 腓长肌痉挛D. 癔病样发作E. 脑神经炎27. 以下哪种农业皮炎是在地瓜田中作业引起的A. 尾蚴皮炎B. 钩蚴皮炎C. 浸渍糜烂型皮炎D. 桑毛虫皮炎E. 毒毛皮炎28. 我国《局部振动卫生标准》中规定接触工具手柄或工件的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不得超过A. 2m/s2B. 3m/s2C. 5m/s2D. 5cm/s2E. 6m/s229. 典型矽结节主要表现为A. 肺泡巨噬细胞大量聚集B. 尘细胞的大量堆积C. 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生D. 嗜酸性白细胞的大量存在E. 胶原纤维与各种细胞30. 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新建企业作业场所的噪声卫生标准为A. 85dBB. 85dB(A)C. 85dB(A)/8hD. 90dB(A)E. 90dB(A)/8h31. 尘肺是一种A. 肺部疾病B. 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C. 纤维化疾病D. 粉尘引起的免疫性疾病E. 炎症32. 防止噪声危害的最根本措施是A. 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B.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C. 合理的厂区规划和厂房设计D. 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E. 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33. 生产性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一般是A. 只损害高频部分B. 只损害低频部分C. 先高频,后向低频发展D. 先低频,后向高频发展E. 高低频同时受损34. 尘肺病的病变轻重和发展速度主要决定于A. 粉尘的浓度和接触时间B.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C. 粉尘在肺内的蓄积量D. 上述中的A和BE. 上述中的B和C35. 接尘工人定期体检中不必做的项目是A. 一般临床检查B. 职业史询问C. 肺功能测定D. 痰细胞学检查E. 拍摄后前位胸大片3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A. 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水肿、瞳孔缩小B. 全身紧束感、胸部压迫感、肌束震颤C. 消化系统症状、眼睛的症状、呼吸道症状D. 毒蕈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烟碱样症状E. 乎吸肌麻痹、抽搐、昏迷37. 粉尘的分散度是指A. 粉尘的密集程度B. 粉尘的分布均匀程度C. 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D. 粉尘的飘浮能力E. 粉尘的沉降能力38. 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前体检项目中应特别注意询问A. 职业史B. 既往病史C. 自觉症状D. 结核病接触史E. 传染病接触史39. 氯甲醚可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A. 胃癌B. 肺癌C. 白血病D. 肾脏肿瘤E. 皮肤癌40. 射频辐射是指A. 高频电磁场和激光B. 高频电磁场和紫外线C. 高频电磁场和微波D. 微波和紫外线E. 激光与微波41. 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前体检项目中最重要的是A. 职业史B. 现病史C. 痰细胞学检查D. 拍摄胸大片E. 既往史42. 下列哪种作业属高温、高湿作业A. 锅炉司炉B. 农田劳动C. 野外作业D. 印染E. 轧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作业
1、试述职业病与法定职业病的联系及其区别
(1)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劳动能力的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根据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0类115种疾病。

(2)法定职业病: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公布的,由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特定疾病即法定职业病。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患病的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二是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三是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四是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二者都是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区别在于法定职业病的范围更加规范、严格。

1、试述职业病的特点
第一,病因明确;
第二,病因多数可定量检测,有明显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第三,接触同一种职业有害因素的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职业病病例发生,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第四,早期发现,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良好。

2、确定职业病的条件有哪些?
即职业病的诊断,主要有:(1)职业史;(2)生产环境的劳动卫生学调查;(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

4、论述职业病防制的预防原则?(三级预防)
即在疾病发生(健康状态时)、发展(代偿状态时)及其转归(失代偿状态时)等各个阶段采取全方位预防措施。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防发生,即针对职业性有害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

主要有清洁生产;通风排毒(尘)、隔振消声;个体防护;就业前体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缩短接触有害因素的接触时间等等。

原始级预防通过立法手段或经济政策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仍属第一级预防,禁烟预防石棉肺;颁布职防法控制职业病危害;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预防职业性损害等等。

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防发展,即在职业性疾患尚未显露前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合理处理。

主要有:职业环境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健康监护(体检、筛检)早诊早治;复工前、离岗前健康检查;职业病普查等等。

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及时有效治疗,预防病情恶化、急转慢、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

一经确诊,立即脱离接触;及时有效治疗(特效、对症、支持);预防并发症和继发症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