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化妆品检验制度流程规定
![化妆品检验制度流程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ccdfd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b.png)
化妆品检验制度流程规定化妆品检验制度是为了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建立的一套规定和流程。
这些规定和流程旨在确保化妆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可以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对其进行质量检验。
以下是一份化妆品检验制度的流程规定的例子,包含从检验可行性评估到结果报告的各个环节。
1.检验可行性评估在进行化妆品检验之前,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可行性评估。
评估应包括样品的保存条件、样品的数量、检验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实验所需的设备、仪器等。
评估结果应表明是否可以对样品进行检验,以及需要哪些技术手段和设备。
2.样品接收与记录3.样品准备对于化妆品样品,通常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以便于进行检验。
准备过程通常包括样品的分装、稀释、提取等步骤,根据具体的检验项目确定。
4.检验项目选择与操作在进行化妆品检验时,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对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稳定性、质量控制参数等的检测。
每个检验项目都应有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检测设备与方法验证针对不同的检验项目,应选择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方法。
在使用新的设备和方法之前,应进行验证,确保其能够准确度量所需的参数。
验证应包括准确度、精确度、灵敏度等指标的评估。
6.样品检测根据选择的检验项目和操作规程,对化妆品样品进行检测。
检测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指导文件进行,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记录相关的数据和结果,并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
7.结果分析与评估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分析可以包括对样品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判断,对异常结果的解释和原因分析等。
8.结果报告将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编写化妆品检验结果报告。
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数据分析、结论和建议等。
报告应及时发送给相关部门或客户,并进行存档以备查存。
9.结果分析与追踪根据检测结果和报告,进行进一步的结果分析和追踪。
分析可以包括对异常结果的再次检测和评估,对出现问题的样品进行追踪调查等。
化妆品质检的操作规程
![化妆品质检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81d9c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e.png)
化妆品质检的操作规程一、前言化妆品质检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化妆品质检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并保证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和权益。
二、质检设备和仪器1. 手持式电子鼻2. 紫外光谱仪3. 高效液相色谱仪4. 红外光谱仪5. 压力测试仪6. pH值测试仪7. 微生物检测仪器三、质检操作流程1. 原料检验- 对所采购的原料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异味或异常现象;- 利用手持式电子鼻检测原料气味,排除有害气味;- 使用紫外光谱仪分析原料的纯度和杂质含量。
2. 成品检验- 对进入生产线的成品化妆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样;-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成品中的活性成分含量;- 采用红外光谱仪检测成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
3. 安全性检查- 通过压力测试仪检测成品容器的密封性和耐压性;- 使用pH值测试仪对产品pH值进行测定,确保符合相应标准; - 运用微生物检测仪器检测成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四、化妆品质检记录1. 原料检验记录- 记录原料的批号、生产日期、供应商等基本信息;- 记录外观检查结果、气味检测结果和化学分析结果;- 记录是否合格及不合格原料的处理措施。
2. 成品检验记录- 记录成品抽样的批次和数量;- 记录分析结果并对比相关标准;- 记录是否合格及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式。
3. 安全性检查记录- 记录压力测试仪、pH值测试仪和微生物检测仪的测定结果;- 建立安全性检查记录档案,包括容器密封性、耐压性、pH值及微生物污染情况等。
五、质检风险控制1. 建立质检风险控制措施,包括设备校准、操作标准和流程监控等;2. 定期对质检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制定明确的操作标准,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防止人为误操作;4. 加强流程监控,确保质检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5. 建立异常处理机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理。
六、质检结果处理根据质检结果,将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和储存,同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和记录。
化妆品105项-04-检验管理制度
![化妆品105项-04-检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1163c1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e.png)
化妆品105项-04-检验管理制度七、检验管理制度⼀、⽬的:通过对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检验,保证本企业的产品质量。
⼆、适⽤范围本制度适⽤于所有原料、包装材料的进料检验,⽣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检验,成品的检验、返⼯产品的检验管理、半成品灌(包)装、成品的检验,以及⽣产⽤⽔、环境、⼈员等卫⽣指标的检验、管理和监控。
三、职责3.1 质量管理部:负责所有来料、半成品、成品的⼊库检验及其库存成品重检;半成品灌(包)装过程巡检;质量不合格品、市场退货、返⼯产品的重新检验;⽣产⽤⽔、环境、⼈员等卫⽣指标的检验、检测。
3.2 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上述需检品的报检及质量不合格品的跟踪处理。
3.3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订“原料检验标准”、“包装检验标准”、《成品检验标准》、《⽣产⽤⽔检验标准》《半成品检验标准》。
3.4 采购、仓储:负责原料、包材来料异常的处理。
3.5 ⽣产制造部负责⽣产过程半成品、成品的异常处理,技术研发部确定处理⽅案,质量管理部负责跟踪验证。
四、内容4.1 原料检验标准及检验要求4.1.1原料标准依据:建⽴原料的检验项⽬的依据主要是与⽣产商的出⼚(COA)报告为依据,对微⽣物敏感的原料增加微⽣物卫⽣指标。
4.1.2抽样管理规定:进⼚原料按批(进⼚件数)取样,设总件数为x,当x≤3时每件取样;当34.1.3主要检测理化指标、卫⽣指标,由质检员抽样后分别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4.1.4检测流程:按物料验收流程执⾏,验收合格⽅可⼊库。
1)原材料到仓后,仓库对其名称规格、型号、等级、数量、批号等进⾏核对,并检查来料COA报告,检查运输车辆的卫⽣状况和包装的完整性后将其置放于“原材料待检区”,并以通知质量管理部检验员检验。
2)质量管理部检验员接到《送检单》后按照原材料检验及抽样要求准备相应的取样⼯具、器⽫等。
3)质量管理部检验员按照相关要求到现场抽样,并依据原材料检验标准对各项指标进⾏分析检查录,并填注原辅材料原始检验记录,整理检查结果填在原辅材料检验报告中,由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核签字,然后通知仓库、⽣产等相关⼈员。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e116d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2.png)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成品检验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成品检验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障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检验范围1. 外观检验:包括产品表面的平整度、色泽、印刷质量等。
2. 尺寸检验:产品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的验收。
3. 功能检测:对产品所具备的功能进行检验,如电子产品的电池续航能力、机械产品的动力性能等。
4. 化学成分检验:对产品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5. 物理性能检验:包括产品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的评估。
三、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目视检查、对比检查、使用特定工具进行测量。
2. 尺寸检验:使用测尺、卡尺、游标卡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3. 功能检测: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功能测试。
4. 化学成分检验:使用化学分析仪器进行成分检测。
5. 物理性能检验:使用力学试验机、硬度计等设备进行物理性能测试。
四、检验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检验方法和工具。
2. 检验环境应保持整洁,避免灰尘、杂物等影响检验结果。
3. 检验设备应经常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准确可靠。
4. 检验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五、检验流程1. 接到检验任务后,检验人员应仔细阅读产品标准和客户要求,确定检验范围和方法。
2. 按照检验要求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3. 若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4. 对合格产品进行包装、标签等整理工作。
六、检验结果处理1. 合格产品应及时放行并做好标识。
2. 不合格产品应进行退货或者重新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
3. 对于连续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进行改进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七、检验记录保存1.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作为质量追溯的重要依据。
2. 检验记录应分类、整理,并定期进行归档。
八、附则1. 对于特殊产品的检验,应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2. 对于检验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并提出改善意见。
化妆品检验操作规程(净含量及净含量平均偏差)
![化妆品检验操作规程(净含量及净含量平均偏差)](https://img.taocdn.com/s3/m/33ff134bcfc789eb162dc864.png)
10kg—15kg 10L—15L
150
15kg—25kg 15L—25L
1.0
3.3.2净含量平均偏差的规定
根据抽样件数及其称量单件净含量按下式计算:
n
(QiQO)
i=1
Q=
n
其中Q抽样产品的平均偏差;
Qi实际测定的净含量;
QO商标中标注净含量;
n抽样件数。
要求Q0即抽取样品的平均净含量不得小于其标准注量。
定量包装批量
抽 样 件 数
单件超出负偏差件数
10
全抽
0
10且250
10
0
250
30
0
3.2.2将抽取样品逐一在天平上称量读取以克为单位的净含量(商品标注
量以ml为单位时应用密度将其换数为以克为单位的值)。
3.3判定
3.3.1净含量的判定
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与其标注的质量、体积之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的负偏差。
净含量Q
负 偏 差
Q的百分比
G或ml
5g—50g 5ml—50ml
9
50g—100g 50ml—100ml
4.5
100g—200g 100ml—200ml
4.5
200g—300g 200ml—300ml
9
300g—500g 300ml—500ml
3
500g—1kg 500ml—1L
15
1kg—10kg 1L—10L
文件修订对照表
版次
修订日期
修订
章节
页次
修订内容摘要
签 字 栏
实施日期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Hale Waihona Puke 1目的:规定净含量及净含量平均偏差之检验方法,以达到本公司分析方法的统一及其操作的可依据性。
化妆品半成品成品检验规程
![化妆品半成品成品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49ffbf856a561252d36fc1.png)
修改记录修改日期修改内容版本/版次修订人审批生效日期规范公司产品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半成品、成品(裸包装)的检验。
3 定义 无4 职责品检部:负责本规程的制定、修改,解释并监督实施。
检验员:负责对规定项目进行检测。
5 程序 抽样方案半成品抽样方案参照《原料和半成品取样管理规定》。
成品抽样方案外箱取样:若设总数为n ,则当n ≤3时,逐件取样;当3<n ≤100时,按n +1取样量随机取样;当n >100时,按2n+1取样量随机取样。
成品(裸包装)外观取样:成品(裸包装)的外观检验规则根据GB/T2828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和抽样方案如下表所示:外观检查水平和抽样方案表批量范围 样本量Ac ReAc Re Ac Re 2-82↓↓↓9-15 3 ↓↓0 116-25 5 ↓↓↑26-50 8 ↓0 1 ↓51-90 13 ↓↑ 1 291-150 20 ↓↓ 2 3150-280 32 ↓ 1 2 3 4281-500 50 ↓ 2 3 5 6501-1200 80 0 1 3 4 7 81201-3200 125 ↑ 5 6 10 113201-10000 200 ↓7 8 14 15315 1 2 10 11 21 22 35001-150000 500 2 3 14 15 ↑800 3 4 21 22 ↑500001及其以上1250 5 6 ↑↑Ac-接收数,Re-拒收数:当样本数量大于或等于批量时,则执行100%检验。
↑-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
同类缺陷合计,当不合格数≤Ac时,则该批合格。
成品(裸包装)抽样频次按批次进行抽样检验。
型式检验:每年应不少于一次。
成品(裸包装)外观检验成品外观检查水平和具体检验标准参照下表:检验标准表一缺陷类别零缺陷A类(AQL=)B类(AQL=)C类(AQL=)缺陷内容1.料体异物(五金,虫子,碎玻璃类)2.喷码错误,无喷码3.产品错装,少装4.容器破裂5.料体用错1.料体异物(树脂,纤维类)2.喷码重码及模糊影响识别3.产品渗漏、封口开裂4.产品料体外观异常5.净含量低于表示值6. 标贴漏贴、错贴7.最小销售单元包装物错版,破损,内外表示不一致。
化妆品检验操作规程(粘度)
![化妆品检验操作规程(粘度)](https://img.taocdn.com/s3/m/bfe9ad2f767f5acfa0c7cd64.png)
3.2.5 将转子返升,观察读数,当转子升到原开始转动处时记录读数(返回起点读数)。
3比的平均数,乘以该转子此转速时的量程因子,即为结论。
3.1.2 按左旋方向装上转子, 按下[ ]键,屏幕左下角闪烁时,通过按[↑]及[↓]键,选择测量转子的型号,然后按[
]键3秒进行设置确认。
3.1.3 按下[]键,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转速的设定。
3.1.4 将转子浸入样品中,转子杆上的凹痕刻痕处正好与液面平齐,按下开始测量键。待显示数值稳定后,读取测定值并进行记录,单位 CP。
3.2高粘度供试品的测定
3.2.1 选择S91-S94型转子,按BF RVDV—Ⅱ+仪器说明书、《原料监控标准》和《半成品监控标准》的要求选择转数,使其读数在满量程的40—60%间测定其粘度值。
3.2.2 转速和转子的设定同3.1.2和3.1.3。
3.2.3 开下降装置,此时粘度读数将不断不降,当降到最低点时记录其量程百分比(最低读数).
文件修订对照表
版次
修订日期
修订
章节
页次
修订内容摘要
签 字 栏
实施日期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1 目的:
规定粘度之检验方法,以达到本公司分析方法的统一,及其操作的可依据性。
2 适用范围:
所有请验样品的监控标准中有粘度指标要求者。
3方法:
3.1 低粘度供试品的测定
3.1.1 选择S61-S64型转子,按BF LVDV—Ⅱ+仪器说明书、《原料监控标准》和《半成品监控标准》的要求选择转数,使其读数在满量程的40—60%间测定其粘度值。
哈西奈德乳膏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哈西奈德乳膏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356530b0717fd5370cdc58.png)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
4.1试剂
甲醇黄体酮
4.2仪器及用具
高效液相色谱仪
4.3操作方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理论板数按哈西奈德峰计算不低于2000,哈西奈德峰与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5.[贮藏]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题பைடு நூலகம்:哈西奈德乳膏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SOP-QC-005-A
起草: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生效日期:
颁发部门:质控部
分发部门:检验室
变更记载:修改号:
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变更原因及目的: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
目的:建立一个哈西奈德乳膏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哈西奈德乳膏成品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质控部经理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规程:
1.[性状]取本品置表面皿中,在自然光下检视应为白色乳膏。
2.[鉴别]
2.1试剂
甲醇黄体酮
2.2 仪器及用具
高效液相色谱仪
2.3 操作方法
2.3.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检查]
3.1装量 取本品,照最低装量检查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F)检查。平均装量不少于标示装量,每个容器装量不少于标示装量的93%为符合规定。
4.4 计算
含量X
…………为称取对照品的重量(g) …………为对照品峰面积
…………为称取供试品的重量(g) ………….为供试品峰面积
化妆品质量检测制度
![化妆品质量检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ae566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d.png)
化妆品质量检测制度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有效的化妆品质量检测制度,以确保化妆
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检测流程
1. 原材料检测:对所有原材料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颜料、
香料、防腐剂等
2. 生产过程检测:对每个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搅拌、发酵、灌装等
3. 成品检测:对每批成品进行全面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外观、
气味、色泽等
4. 储存检测:对储存中的化妆品进行周期性检测,以确保产品
在保质期内符合质量要求。
5. 市场抽检:对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进行定期抽检,并开展退
换货等客诉处理工作。
检测机构及标准
1. 所有检测机构必须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
2. 所有检测机构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进行检测,包括《化妆品卫生标准》等。
3. 检测结果必须真实有效,且含有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
方法、检测结论等信息。
质量记录及追溯
1. 对于每批原材料和成品,必须做好记录,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来源、数量、采购日期、保质期等。
2. 对于每次检测,必须做好记录,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方法等。
3. 所有记录必须能够追溯,以便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排查,减
少损失。
以上为本企业化妆品质量检测制度,本制度须上下同欲,如有
违反者,将严格追究责任。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d91be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e.png)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1. 引言在现代生产制造过程中,成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是指对成品进行检验时所需遵循的步骤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
2. 背景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的制定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成品质量,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检验流程和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确保用户的满意度。
3. 检验前准备3.1 确定检验的基本要求:明确检验项目、标准和方法。
3.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3.3 培训和资质要求:经过培训后的检验员需持相关资质证书。
3.4 确定检验的时间和地点: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特性合理安排检验工作。
4. 检验过程4.1 取样: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样品的取样。
4.2 样品准备: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准备工作,如清洗、标记等。
4.3 检验项目和标准:根据产品特性和要求,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和相应的标准。
4.4 检验方法:选择适合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操作。
4.5 数据记录和分析:将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
4.6 判定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对产品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4.7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置,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5. 检验报告5.1 报告格式:制定标准的检验报告格式,确保信息的清晰和准确。
5.2 报告内容:包括被检产品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结果等。
5.3 报告存档:将检验报告进行存档和管理,以备后续审查和追溯。
6. 持续改进6.1 检验结果分析:定期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改进的方向。
6.2 审查和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成品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和修订。
6.3 培训和提升:定期组织检验员进行相关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技能。
7. 总结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日化产品出厂检验操作规程
![日化产品出厂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ce13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1.png)
日化产品出厂检验操作规程
《日化产品出厂检验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确保日化产品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制定出厂检验操作规程,明确日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出厂检验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日化产品的出厂检验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护肤品等。
三、责任部门
1.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出厂检验操作的具体实施;
2.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检验流程,确保产品合格。
四、出厂检验操作流程
1. 取样
生产部门在产品装箱前,从生产线取样,按照产品规格和标准数量取样并进行封存。
2. 样品检验
质量部门收到样品后,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气味、pH值、有效成分含量等项目,确保产品符
合标准。
3. 检验记录
对每一批产品的出厂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应的检验报告和样品。
五、出厂检验标准
1. 外观:产品无异物、无色差、与标准符合;
2. 气味:无异味,符合产品规范;
3. pH值:符合规定范围;
4. 有效成分含量:达到产品标准。
六、不合格处理
若产品出厂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应立即停止发货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排查原因,如属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如生产操作不符合要求,应立即修正。
七、附则
本规程由质量部门负责解释,并在生产部门全员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严格执行出厂检验操作规程,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完整)化妆品监管实务操作手册
![(完整)化妆品监管实务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69e423589eb172dec63b7a2.png)
化妆品监管实务操作手册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一三年四月目录第一部分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一、检查人员二、检查准备三、检查方式四、实施检查五、检查要点第二部分化妆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一、检查人员二、检查准备三、检查方式四、实施检查五、检查要点化妆品监管实务操作手册为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行为,提高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健康,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实务操作手册,供各级监管人员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参考使用.第一部分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工作主要的法律法规依据为《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7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食药监办许〔2010〕89号)等规范性文件.一、检查人员现场检查人员至少2名,共同对所承担的检查工作负责。
检查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二、检查准备(一)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前,检查人员应当制订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目的、检查内容、检查重点、检查方式等。
检查前应预先回顾并熟悉待检查企业卫生许可、产品备案和以往监督检查的详细情况。
(二)准备《现场检查笔录》、《现场监督检查意见书》等相关检查文书以及必要的执法现场记录设备(如影像、录音等器材)。
三、检查方式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和提问等方式进行检查。
四、实施检查(一)检查组进入企业现场后,应首先向企业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告知企业检查目的,介绍检查组成员、检查依据、检查内容、检查程序及检查纪律,确定企业的检查陪同人员.(二)听取汇报。
了解企业相应证照取得或变化情况(如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等);近期企业生产规模和销售情况;产品备案情况;产品抽验情况;企业过往存在缺陷项目和整改落实情况;监管部门稽查和处罚情况;消费者投诉及不良反应处置情况;了解企业对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在企业相关人员配合下,分别对企业保存的文件记录、生产现场进行检查。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8c96f6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6.png)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编号: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成品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规范本公司检验人员的检验操作过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订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所有质量检验人员对原辅料验收、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检验操作。
三、职责1. 公司所有检验人员负责按本规程的要求进行各种质量检验操作活动。
2. 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按本规程的要求协助检验人员完成检验活动。
3. 质检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正确执行和实施。
四、内容1. 进货验收1.1 聚偏氟乙烯1.1.1 请验:原料到库后,由仓管员负责通知质检部验收。
1.1.2 取样:质检部接到通知后,去现场抽样,质检员到现场按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1.1.3 分样1.1.3 检验项目:。
1.1.5 检验方法1.1.6 检验结论按公司《原辅料验收标准》及《采购合同》进行合格判定,下检验结论。
1.1.7 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准确、清晰地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同时出具检验报告,经质检主管审核、质保部经理批准后报送仓库、采购部和制造总监。
1.2 PE1.2.1 请验1.2.2 取样:质检部接到通知后,去现场抽样,质检员到现场按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1.2.3 分样:将抽取的样品按规定的方法分取一定的数量用于检验。
1.2.4 检验项目:1.2.5 检验方法1.2.5.1 取样、分样按GB/T 的规定执行。
1.2.5.2按GB/T 的规定执行。
1.2.5.3 水分按GB/T 的规定执行。
1.2.5.4按GB/T 的规定执行1.2.5.5按GB/T 的规定执行1.2.6 检验结论按公司《原辅料验收标准》及《采购合同》进行合格判定,下检验结论。
1.2.7 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准确、清晰地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同时出具检验报告,经质检主管审核、质保部经理批准后报送仓库、采购部和制造总监。
1.3 N,N二甲基甲酰胺1.3.1 请验:外购成品油到库后,由仓管员负责通知质保部验收。
化妆品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化妆品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91e72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6.png)
化妆品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化妆品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化妆品质量检测员正确开展检测工作,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以下将从化妆品检测方法、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化妆品检测方法1. 采样方法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采样是化妆品检测的首要步骤。
常用的采样方法有以下几种:a) 抽样采样:从市场上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测;b) 持续采样:在一段时间内采集不同批次的样品进行检测,以了解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c) 整批采样:将同一批次的化妆品样品合并,形成一个整体样本进行检测。
2. 检测方法选择根据不同的化妆品类型和检测项目,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a) 物理性能检测:使用常规的物理测量设备和测试仪器,如密度计、颜色测量仪等;b) 化学成分检测:使用色谱、质谱等仪器,对化妆品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定其含量和是否符合标准;c) 微生物污染检测:通过微生物培养及分离技术,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细菌、霉菌等微生物。
三、常见检测项目及标准1. 化学成分检测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常见的化学成分检测项目及标准:a) 防腐剂: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化妆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应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如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二丙酯等;b) 香精和香料:测试产品中香精和香料的成分及浓度,确保不含有禁用成分或超标成分;c) 防晒指数:对防晒类化妆品进行SPF(防晒指数)的测定,确保产品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符合标准。
2. 微生物污染检测由于化妆品的使用涉及到人体,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产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检测项目及标准:a) 细菌总数:以菌落计数形式检测样品中的细菌总数,确保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度;b) 霉菌和酵母菌数:使用培养基对样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进行定量分析;c) 大肠埃希菌: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
红花成品的检验操作规程
![红花成品的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c26fb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9.png)
红花成品的检验操作规程红花成品的检验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红花成品的检验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检验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口感等多个指标,确保产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要求。
二、检验人员:红花成品的检验应由经过相关培训和资质认证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检验设备和器材:1. 放大镜:用于观察红花成品的细节;2. 光泽度仪:用于测量产品的光泽度;3. 色差仪:用于测量产品的颜色差异;4. 干燥箱:用于进行水分含量测试;5. 称量仪:用于测量产品的净重。
四、检验流程:1. 外观检验:a.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等情况;b. 检查产品是否有杂质、虫蛀、霉变等情况;c. 检查产品的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色差;d. 使用放大镜观察产品的细节,如有黑点、麻点等缺陷。
2. 气味检验:a. 打开包装,用鼻子闻产品的气味,应无异常气味,如有刺激性气味、霉味等应视为不合格。
3. 口感检验:a. 取适量产品尝试食用,应具有红花特有的香气和口感,无异味。
4. 光泽度检验:a. 用光泽度仪测量红花成品的光泽度,应在合格范围内。
5. 颜色检验:a. 使用色差仪测量产品的颜色,与标准色值进行比对,应在合格范围内。
6. 水分含量检验:a. 取适量产品进行水分含量测试,检测结果应在合格范围内。
7. 净重检验:a. 使用称量仪测量产品的净重,应与标示的净重相符。
五、检验记录:1. 检验人员应准确记录每个环节的检验结果,包括外观、气味、口感、光泽度、颜色、水分含量以及净重等指标的测试结果。
2. 如果发现产品不合格,应立即进行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调查。
六、检验结果处理:1. 如果产品符合检验标准,则视为合格,准予出售和使用。
2. 如果产品不符合检验标准,则视为不合格,应立即停止销售和使用,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调查。
3. 不合格产品应及时进行退货或返工处理,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七、检验频率:红花成品的检验频率应根据生产批次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确定,一般应每批次抽检一定数量的产品,确保检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化妆品质量检验规程
![化妆品质量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5cd4db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1.png)
化妆品质量检验规程
1. 规程目的
本规程旨在确保化妆品质量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提高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化妆品质量检验工作。
3. 检验要求
3.1 检验项目
根据化妆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 外观与标识检验
- 成分含量检验
- 稳定性检验
- 安全性检验
- 验证性检验等
3.2 检验方法
选用适当的检验方法进行化妆品质量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 色谱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紫外可见分析法
- 样品提取法等
4. 检验程序
4.1 样品采集
对待检化妆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采集,并填写相应的样品信息。
4.2 样品准备
对采集的样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准备,以确保样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3 检验操作
按照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进行化妆品质量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操作规范,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4 结果评定
根据检验结果,评定化妆品的质量状况,并记录评定结果。
5. 文件管理
对化妆品质量检验相关的文件进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
- 检验记录
- 检验结果
- 样品信息等
6. 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化妆品质量检验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7. 制度修订
根据需要,对本规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修订,以适应化妆品质量检验工作的实际需求。
以上为化妆品质量检验规程的基本内容,具体操作细节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46a83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4.png)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和范围为了确保成品质量符合产品要求和客户需求,有效开展成品检验工作,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成品的检验工作,并适用于所有涉及成品检验的相关人员。
二、术语和定义1.成品:指经过生产过程后,具备产品功能、达到产品质量标准的任何物品。
2.检验:指对成品进行质量审核和评估的过程。
3.抽样:指从成品批次中随机选取一部分的过程。
4.检验报告: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的文件。
三、检验程序1.成品接收(1)根据发票、合同等文件核对成品数量和型号,确保成品的准确性。
(2)检查成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符合运输和存储要求,确保成品无受损现象。
2.成品外观检验(1)根据产品外观标准,检查成品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2)记录、拍照或采样保存不合格成品,进行后续处理和跟踪。
3.成品尺寸检验(1)根据产品尺寸标准,使用相应的尺寸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
(2)记录尺寸检验结果,与产品尺寸标准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4.成品性能检验(1)根据产品性能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进行性能检验。
(2)记录性能检验结果,与产品性能要求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5.抽样检验(1)根据抽样计划和抽样规程,从成品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
(2)对抽取的样品进行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3)根据样品的检验结果,评估成品批次的质量情况。
6.检验报告(1)根据检验结果,制作检验报告。
(2)检验报告应明确标明检验时间、地点、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3)检验报告应及时进行归档,并进行必要的通报和反馈。
四、责任和权限1.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更新成品检验操作规程,并组织培训。
2.生产部门负责提供成品供检验,并配合检验工作的开展。
3.检验人员负责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工作,并及时提交检验报告。
4.如果成品不合格,生产部门负责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
五、附则1.本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在内部有效宣传,并向相关方公开。
2.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本操作规程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确保产品符合出货的规格要求,甚至符合客户的要求。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成品检验。
●3、抽样规则
根据GB/T2828进行检验,本公司选用GB/T2828中的一般检验水平Ⅱ进行检验,选用AQL=1.5
(B类缺陷 AQL=1.5,C类缺陷 AQL=6.5)
●4、包装外观
⏹ 4.1 运输包装的外观及开箱检查:
∙ 4.1.1 标签标识与产品不一致:包括品名、生产日期、装箱数量;
∙ 4.1.2 所用胶带、封箱方式与客户要求不一致(如有);
∙ 4.1.3 外箱损坏、脏污;
∙ 4.1.4 漏装、混装、箱内有其他异物;
运输包装一般不做抽样,在销售包装检查取样时,对运输包装检查以上项目。
⏹ 4.2 销售包装外观检查:取样数量按附件2执行,检查内容参照附件1。
⏹ 4.3.外观检查判定:
∙ 4.3.1 运输包装(4.1项)如有不合格的,直接判定不合格;纠正措施一般为返工;
∙ 4.3.2 运输包装合格的,按下列标准判定:
B类缺陷数量超过 AQL=1.5的允收数;该批不合格;
C类缺陷数量超过 AQL=6.5的允收数;该批不合格;
B类缺陷、C类缺陷累加数量超过C类允许收数,该批不合格
∙注意:在开箱取样时,应从外箱底部开箱,取样时要小心,注意不要划伤箱内的产品。
⏹ 4.4 处置:外观检查数据由成品检查员填写在《成品外观检查报告》上;如判定合格的,
取3-10只成品连同报告一起交菌检员继续做性能检测;如判定不合格将报告交品管部负责人。
● 5. 感观、理化检测
⏹ 5.1成品感观、理化检测指标引用该批成品对应的半成品检验数据;无特殊要求的,一般
不另检。
⏹ 5.2 产品净含量检测数据直接引用该批成品的巡检记录表中的相关数据,由菌检员填写在
《成品外观检查报告》中;
● 6.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查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总数两项,检验方法按《GB 7918.1-1987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中相关项目执行
●7报告提交及保管:
⏹7.1 检验合格后,报告提交质量负责人审批;
⏹7.2批准后,由报告人在半成品标签上敲上合格章,并通知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7.3 检验报告由品管部归档保管。
●8.相关记录
《成品检验报告》
《成品外观检验报告》
附件1:
包装外观检验项目表
附件2:
成品抽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