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教育目的——致良知

合集下载

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真意

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真意

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真意中华文化精髓之心学,自孔孟之后即隐遁失传,中途经历一千多年无人能破,后又被朱熹错解,误会更深。

直至阳明出世,经历重重难关,最后龙场一悟,始明“心外无物”的核心精要。

自此逐渐将三教一脉传承的心法出土重光,中华文化道统心法因此得以表露完整,我们生为中华文化的传人,对此心学的衰落与重光缘起,不可不知!“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丢掉”良知?要怎么样才能找回来呢?原来它一直都在这里~~《王阳明传习录》原文:“來書云:良知亦有起處,云云。

此或聽之末審。

良知者,心之本體,即前所謂恒照者也。

心之本體,無起無不起。

雖妄念之發,而良知未嘗不在,但人不知存,則有時而或放耳;雖昏塞之極,而良知未嘗不明,但人不知察,則有時而或蔽耳。

雖有時而或放,其體實未嘗不在也,存之而已耳;雖有時而或蔽,其體實未嘗不明也,察之而已耳。

若謂良知亦有起處,則是有時而不在也,非其本體之謂矣。

良知一直都在阳明先生的学生陆原静来信问:“良知也有个开端吗?”陆原静这样问,暗含着有开端也就意味着会有停止的意思。

阳明先生回答说,这也许是陆原静过去听我说的话,有误解的地方,可我讲的并不是这个意思。

良知就是心的本体,若是本体就没有起端于什么时候,在什么时候会消失,因为本体是一直都存在的。

这就是前面跟陆原静探讨过的所谓“恒照”问题,为什么说是“恒照”呢?因为它永远都在,就像真我的生命,任何时候都在,即使肉体消失了,它还在。

既然是永恒,就没有所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问题,永恒超越了时间的范围。

为什么我们守不住良知?心的本体永远都在,没有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这个问题,即使妄念发的时候,良知依然还是在的。

问题是妄念发了,良知虽然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怎样存守得住。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良知是在一股气上,大家想想,当慈悲心发的时候,是不是有个感觉?当舍不得不忍心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个不舍不忍心的感觉?这慈悲、不舍不忍心的感觉就是良知。

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摘要:王阳明是我国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其思想精髓和学说内容形成的心学是对于中国千百年来思想理论的一个汇总与发展。

王阳明的思想理论受当时的时代影响,杂糅了儒、道、释三家的基础学说与思想认识,并且在后期王阳明思想发展过程中逐渐偏向于结合王阳明本身的经历以及多年的对于儒、道、释三家思想认识的学习,最终关注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认识。

其中“致良知”哲学思想的论述最能表现其特殊性,是其心学体系的中心内容,包含了极高的道德教育价值。

在我国历久以来都以教育为根基的背景下,使得王阳明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今的中国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

正因如此,本文通过对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的研究来推动当前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首先从“致良知”哲学思想概述出发,讨论了“致良知”的内涵以及“致良知”的途径;第二部分聚焦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最后第三部分针对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根据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讨论了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中学德育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其思想影响至今还在延续。

“致良知”是王阳明学问的头脑与灵魂,也是其本人最为重视的内容。

致良知思想内涵丰富,对当代中学德育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概述(一)“致良知”的内涵“良知”二字,来自孟子。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谓” 不虑“,就是不假思索,即不需要经过后天的经验认知而获得的,是人生来就本自具足的认知,后世所谓” 先天之知“,或” 自然之知“。

孟子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也就是道德信念和观念,这是人的天性与本能,是人性中本自具足的。

王阳明先生继承并发挥了孟子的良知思想,并把良知概念自觉地上升为最高哲学范畴,并以此建构了体大思精的心学体系。

在王阳明先生晚年有名的“天泉四句教”中,明确地提出了“良知”的内涵: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心学核心内容

阳明心学核心内容

阳明心学核心内容
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哲学思想,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所创立,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即理:阳明心学认为,“心即理”,也就是说,人的内心即为真理所在。

只要人们能够用心去感知事物的本质,就能够了解真理。

2. 致良知:阳明心学提倡“致良知”,也就是说,人们应该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使自己的内心达到一个高尚、纯净的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3. 思想统一:阳明心学认为,心与物是相互作用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阳明心学提倡“思想统一”,即要让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一致,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

4. 知行合一: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将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5. 心性平等:阳明心学强调“心性平等”,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样的,不分高低贵贱。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内心,不要因为外在的差异而歧视或排斥他人。

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不仅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有着重要的
指导意义,也对于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 1 -。

王守仁的致良知名词解释

王守仁的致良知名词解释

王守仁的致良知名词解释王守仁,大家也许都听说过,别名“王阳明”,他可是个大人物。

今天我们来聊聊他提到的“致良知”。

这个词听上去有点高深,但其实简单得很,意思就是让我们回归内心,追寻那份纯真的良知。

好吧,先别急着打瞌睡,我给你讲讲这背后的故事。

首先,王守仁的“致良知”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良知,像是那颗静静闪耀的星星,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它依然在那里。

要想找到这颗星星,我们就得放下心里的杂念,像个探险家一样,深入内心去“挖掘”。

王阳明这位“内心探险家”,可真有一套。

他觉得,良知就是我们判断对错的标准,别的小道消息、外界的诱惑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内心的声音。

接下来,我们得聊聊“致良知”这件事的意义。

你想啊,如果每个人都能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社会会变得多美好呀!王守仁认为,良知能指引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像是生活中的GPS,让我们在复杂的道路上不迷路。

他常说的一个成语就是“知行合一”,意思就是知道了什么是对的,就要去做。

嘿,这多简单!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该怎么做,却偏偏不去做,结果就像明知道不能吃太多糖却忍不住,这就是“知”跟“行”的不统一。

而且,王阳明可真是个有趣的人,他自己就经历过不少风波。

年轻时,他被贬谪到一个小地方,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时候,他并没有抱怨,而是利用这段时间反思自己,深入思考“致良知”。

他说,如果自己不能在这段困境中找到良知,那又能指望谁呢?哇,这种精神,真的是很有意思!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身处逆境,也要努力寻找到内心的平静。

你要问,怎么才能“致良知”呢?王守仁的建议是,首先得保持一颗平常心,像喝茶一样,慢慢品味,别急。

其次,要多读书,尤其是古人的智慧,这些智慧就像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

再者,跟身边的人多交流,听听他们的看法,这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就像古话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总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最后,我们也要记住,致良知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能影响到身边的人。

试析王阳明“致良知”的主要内涵

试析王阳明“致良知”的主要内涵

试析王阳明“致良知”的主要内涵发布时间:2021-01-22T06:32:58.23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期作者:李纲[导读]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王阳明以“知行合一”学说驳斥“知行分离”等知行观之后,在“知”的问题上,王阳明吸收发扬了孟子的“四端”先天道德学说,在《大学问》中阐述了其批判继承的“理”,并内化于“心”,使“良知”具有了先验道德规范、先验道德本体、先验道德意识三个涵义。

创建了化繁为简的工夫论。

李纲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王阳明以“知行合一”学说驳斥“知行分离”等知行观之后,在“知”的问题上,王阳明吸收发扬了孟子的“四端”先天道德学说,在《大学问》中阐述了其批判继承的“理”,并内化于“心”,使“良知”具有了先验道德规范、先验道德本体、先验道德意识三个涵义。

创建了化繁为简的工夫论。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大学问》一、“致”与“良知”“致良知”的“致”有两层含义。

一为达到,在王阳明的《大学问》中,对“致”有解释为:“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

《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此处“后儒”的“充广”知识,是指朱熹对致知”所注的“致,推极也。

知,犹识也。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但翻译为“至之”之时,亦有“充广”之意,但更直指最大的完满。

二为践行,《大学问》中又有“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

”可见,王阳明的“致”与朱熹的“致”有所不同,王阳明的“致知”是直接对应朱熹“格物”的学术观念,是注重践行的,正如陈来先生所归纳王阳明“致知”的三要点:“扩充”、“至极”、“实行”,[1]“致良知”也就因此有了两层含义:将“良知”扩充至极与对“良知”践行。

“良知”来源于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

致良知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

语出《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

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

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

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

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

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

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

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

”-《王阳明大传》周月亮著[摘要]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他的致良知说。

良知说包涵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其中良知说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提出“人人可以为圣人” 的主张;良知还具有内在性,“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求知只是向内反省探求。

良知还具有实践性,强调“知行合一”。

虽然,他的思想体系受时代局限,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主观性的色彩,但他的良知说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实践中,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良知普遍性内在性王阳明是我国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也是宋明理学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又以哲学、教育上的影响最为深远,而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又尤以他的“良知说”著称于世。

教师读王阳明心得体会

教师读王阳明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接触到王阳明心学,深感其博大精深,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心学是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通过学习王阳明心学,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将知识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致良知,培养良好的师德王阳明心学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即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我们去发掘和培养,就能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我们要以良知为准则,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二、知行合一,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王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知识与实践密不可分。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将知识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王阳明心学提倡“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省,发掘内心潜能。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潜能。

四、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王阳明心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文化。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早期思想的体现,江右之后,王阳明则转扬“致良知”之论。

因为在王阳明的内心,“致良知”论比“知行合一”说得更为直接和具体,也更有实践性。

那王说的“致良知”具体内容如何呢?一般来讲,“致良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二是“致良知”说,指的就是王说的本体工夫同一论[1]125。

当然,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密切相连的,无疑是其“致良知”论的宏观内容。

一、王阳明“致良知”的内涵1.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王说“良知”的初始含义,来源于《孟子》一书。

而孟子认为,良知良能其实就是指人不需要思虑就能得知、不需要学习就能得行。

而这一“良知良能”到了王阳明思想体系中就成了人先天就具备的道德意识和思想。

他的“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这是王阳明对“良知”这一含义界定的首识。

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更为强调良知自主显现而为自我内心所自觉的特点。

而且,他还使孟子“良知”说更推进了一步,让孟子那种萌芽状态的情的成分变为一种主体知觉层面的意识,让“知”的色彩变得浓厚了许多[2]118。

2.“致良知”的工夫第一,“致良知”具有扩充、致极性。

王阳明“致良知”中的“致”,不仅具有扩充的这种过程,还有至其极的意思。

而且,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提出了以“至”训“致”的观点。

浅层意义上来讲,王阳明的“致”只是一种至极的意思,但其实要强调的则是“致良知”这一过程,其最终就是要达到“知至”的层次。

所以,王阳明这里的“致”与“极”是贯通的,都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达到目的[1]156。

最重要的是,王阳明这里的“致”,除了上面所述要扩充良知这一本体而到达“致其极”的目的,还有从本体到功用、再从功用复归本体的双向通道。

他这一通过去除私欲而复归良知本体的渠道,不仅是一种格物致知而复归良知这一本体的过程,还是一种扩充延伸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彰显出本体与功用,也是二者的统一。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作者:杨帆来源:《前线》2013年第01期“良知者,心之本体。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

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王阳明,明朝中叶的思想大家,开启后世思想启蒙运动的阳明学派之创始人。

作为一代宗师,他建立了一套庞大而完整的思想学说体系,而这一体系又主要表现为继承和开拓儒学传统的教育学说,旨在弘扬儒家德治传统,通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革新,拯救明王朝政治与道德危机,“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

他的教育学说具有强烈的时代革新意义和对程朱理学教育流弊的批判精神,足足影响了好几代人。

而其中的“致良知”思想,更是被后人所不断传承光大。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有其产生的深刻根源。

据其弟子王畿《刻阳明先生年谱序》中记载,“自幼即有志于圣人之学。

盖尝范例于辞章,驰骋于才能,渐渍于老释,已乃折衷于群儒之言,参互演绎,求之有年而未得其要,及居夷三载,动忍增益,始超然有悟于‘良知’之旨”。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形成与明代的佛、老文化及儒家学术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他在文化观上受到佛、老文化精神,尤其是哲学层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对佛、老文化的一些危害性也较之纯儒学者有切身的体验与认识,“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趣愈下。

其间虽尝瞽惑于佛、老,而佛、老之说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虽又尝折衷于群儒,而群儒之论终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见。

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

”王阳明既能吸收佛、老文化之可用处,又能避其不足,使自己的“致良知”思想有批判醒人之功。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理学日益走入死板僵化,空疏无用,学风和士风江河日下不无关系。

王阳明的致良知

王阳明的致良知

知善知恶是良知——价值观
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的直觉(直观) 力,或是直觉(直观)的道德力和智慧力。见父自 然知孝是道德,何尝又不是智慧?见强凌弱所以义 愤填膺,因为我们判断这是错的,这是智慧,何尝 又不是道德?
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事 上磨练,通俗而言,就是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 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 皆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最后就进入“不动心” 境界。
心中有贼,客观存在,那么何谓心中之贼呢?首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老先生是怎么说的,他认为人的心里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本 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本能欲望,自我代表理性,它按现实世界的 实际情况行事,控制和压制本我的无理要求,如果说本我是一匹野马, 自我就是这匹野马的骑手,超我是心理中高尚的道德意识,是人们常说 的良知一类的东西,代表心理中存在的理想因素,自我和超我常常联合 起来同本我作斗争,平时我们说得心里很矛盾,就是本我同自我在较量。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心中之贼显然就是本我,如在股票期货交易中, 本我表现为贪婪,恐惧,侥幸,嫉妒,报复,赌性 ……具体的讲想盈怕 输就是贪婪+恐惧,交易中稍有盈利掉头就跑,害怕到手的钱装不到自己 兜里;该止损时不止损,就是侥幸:进而逆势加仓就是嫉妒+报复;拿整 个仓量做交易就是赌性。
无善无恶心之体——世界观
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它是心的本 体。由于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的本 体是无善无恶,所以天地万物也应该无善无恶。这 就是王阳明的世界观:天地万物无善无恶,我们对 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也应该是无善无恶。
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观
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 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 就有了善恶。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王阳明的结论是:习 气所染。习气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王阳明不无遗憾地说, 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去致良知,所以由众人组成的 这个社会不是真道:“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疑矣。”

王阳明心学核心思想

王阳明心学核心思想

王阳明心学核心思想王阳明是明朝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被誉为“心学之祖”,其心学思想开创了全新的哲学体系。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这一思想旨在倡导个人主动追求良知,达到彻底的自我解放与全人的完美。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意思是去发现自己内在的良知、运用良知去做事、借此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良知来源于内在的道德感,是人类普遍的道德导向。

王阳明指出,这种道德导向应该深刻地嵌入我们的心灵中,我们应该将其当做我们行动的指示标准。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让自己有良知,而且需要主动地用良知去指导我们做事。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还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常清静”。

常清静强调的是内心的安静与澄明,这是实践致良知的基本前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受到诸多外界干扰、烦恼和负面情绪的影响,这会影响到我们的良知和判断力。

常清静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抛开这些干扰,专注内心,从而更好地发现并运用自己的良知。

另外,王阳明心学还强调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格物致知”。

这个概念指的是我们需要通过观察事物来认识事物,通过认识事物来认识自己。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认知和体验,来激发我们内心的良知,进一步发现和完善自己。

最后,王阳明心学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即“行知”。

行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指的是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自己的良知。

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哪些观念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这样我们才能持续地完善自己,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总之,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希望能够引领人们追求良知、完善自己、达到彻底的自我解放与全人的完美。

与此同时,王阳明心学还强调了常清静、格物致知和行知等重要思想,这些都为我们实践致良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指导。

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及其意义

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及其意义

088《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致良知”理论的基础是“心即理”。

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提出“致良知”理论,良知在人心,能辨别是非、识别善恶。

心与理同一“心即理”,良知作为本体、心,理就是道德原则,他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致良知”以“知行合一”的哲学方式呈现。

在儒家哲学上,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良知”是“形而上”,属本体,也是主体,即“心”,意识的内容为“形而下”,便是“物”。

知行合一理论,是说道德的法则与行为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不一致,就通过“格物致知”使其一致。

同时,“致良知”具有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伦理学性质。

“本心”体现为人性,人性不是别的,就是人生下来皆具有良知,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存天理,去人欲”是王阳明提倡的修身之道。

“致良知”理论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人性论;意义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及其意义温纯如1 温 放2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在中国哲学史上,他的哲学又被称为“心学”。

他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明代哲学家。

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是其哲学的精华与核心。

我们从“致良知”的名字来源看,“致”源于《大学》里的“格物致知”;“良知”来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可见他的“致良知”理论是继承儒家传统的哲学理论。

王阳明在《复王天宇书》中认为,“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

王阳明把“良知”看成是人所具有的能辨别是非、认识善恶的思想。

“致良知”理论就是人通过自身修行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是属于哲学世界观、人生观性质的学问。

一、“致良知”理论的基础是“心即理”王阳明“心即理”的思想源于宋代哲学家陆九渊(1139—1193)。

陆九渊在《与李宰书》中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这是说“本心”即理,本心是孟子提出的,陆九渊把本心看成道德原则。

王阳明心学四句话心得

王阳明心学四句话心得

王阳明心学四句话心得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认为“知行合一”是心学的核心思想,意思是知道了就要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心与道的合一。

以下是我对王阳明心学四句话(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致良知、明心见性)的心得体会:一、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在我的理解中,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要不断地学习、理解新的知识,但不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将其付诸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让其成为自己的行动和态度上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进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王阳明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强调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从书本上获得的,更多的是从实践中获取的。

王阳明提倡要鼓励人们去“格物”,也就是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感性认识事物,从而深入了解其内部本质,从而达到真正的“致知”境界。

对于我来说,“格物致知”也是人生进步的良药,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经验和积累,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提高自己的水平。

三、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一种内在的良知感觉,也是孟子“良知”思想的发展和深化。

王阳明认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具有一个良知的存在,人们应该依靠这种良知,去自我反省,理清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调整自己的行动方向,保持心灵的纯洁和高尚。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内在的良知,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尤其需要用这种良知来自我反省,纠正自己的错误想法和做法,向着良好的方向前进。

四、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强调的是,在自我反省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内在心态,进而改变外在行为,达到自由、质朴和坦诚的境界。

王阳明也强调要“从心中看”事物,认为将自己的心灵与事物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事物的真相。

我认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人生追求前进的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

王阳明心学教育目的_致良知_高江雪

王阳明心学教育目的_致良知_高江雪

是不被任何物所遮蔽的发用),前后两者是有区别的。陈来 小学教育处于一种机械化地运转状态,上课老师讲学生
在《有无之境》中总结道:“所以良知即本体即现成,即未发 听,回家有做不完的家庭作业;而大学生似乎有了更多的
即已发。”在陈来看来,良知既是未发又是已发,其实未发 自由,但是被压抑多年的心已疲惫不堪,大学之初放任自
败,慕浮名而不务潜修。品节之败,慕虚荣而不甘枯淡。”这 文化的熏陶,学校可以引导其走进其他文化。第四是关系
道出了当前教育痛处的病灶,实用主义教育、科学主义教 教育内容,“致良知”类人文教育不是知识的教育,教育的
育等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育 内容主要是心学的精神内涵,可以不拘泥于课本文字与教
之本体,良知知善知恶,良知是未发之中。对于良知的界定 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把人带进了荒芜的精神
没有一个明确解释,良知的本然之态是未发之中的,是未 家园,如果教育发挥了其真正的作用,理应是能够避免这
现于外的,没有任何一个精确的词汇定义它,甚至“良知” 样的悲剧。
本身这个词汇都应该是多余的,只是碍于传达出来不得已
二、王阳明心学教育目的 对教育目的的追问是教育的第一等事,它决定了教育 的方向和方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何定位教育目的决定 着“人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作为教育者的王阳明也 对其教育目的做了阐述,“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其讲学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能致其良知,最终随才成就。 致良知是王阳明将《大学》中的“致知”和《孟子》中的 “良知”字面组合,但其内涵不仅是两者的拼合,更是对其 的延伸和升华。“良知”与“致良知”究竟如何定位,王阳明 有如下论说。 “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 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 师。”(《传习录》下,《全书》三,第 78 页)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答聂文蔚二》,《全 书》二,第 69 页) “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也,此其至善之发 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亲民堂记》)

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思想

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思想

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思想摘要: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哲学思想的具体运用。

本文首先论述了“致良知”的教育原则思想,其次重点论述了“致良知”的教育原则及其对现实的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教育思想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正德、嘉庆年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在政治学、哲学、教育学等方面多有建树和创新。

其中他的“致良知”教育哲学思想,尤其值得我们借鉴,正如著名史学家郭沫若曾在《王阳明礼赞》中说:“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

”一、“致良知”的教育思想王阳明晚年曾说:“吾生平讲学, 只是致良知三字”, 又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 真圣门正法眼藏”,“故良知之外, 别无知矣。

故致良知是圣门教人第一义”。

他首先认为人之良知是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即所谓“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其次,它认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

再次,它不会泯灭,“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也不会消失,”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

不过,“良知”也有致命的弱点,即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所以,王阳明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他说得很明确,“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

“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阳明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

他指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

”无论是“学以去其昏蔽”,还是“明其心”,其实质是相同的,即在王阳明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既然“良知”人人都有,那么,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圣愚的区别仅在于能不能“致良知”,“圣人能致其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由于“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总要受到物欲的引诱,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教育是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因此它“不假外求”,而重在“内求”,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觉“胜私复理”,“去恶为善”。

王阳明“致良知”论的道德教育意义

王阳明“致良知”论的道德教育意义

王阳明“致良知”论的道德教育意义王阳明“致良知”论,是其心学的最高概括,蕴涵丰富的道德教育价值。

“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是维护人类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

“致良知”论充溢着强烈的道德实践精神,对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致良知;道德;教育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创建了系统的心学体系。

他经过长期的思想磨炼和体会修养,到约50岁时对自己的心学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凝练和升华,提出了“致良知”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心学命题。

这既是王阳明勤苦思索、千锤百炼、精觉体悟的结果,也是他继承以往的理学思想、诠释原有经典文本的产物。

“致良知”是王阳明全部心学的最高概括,“致良知”论蕴涵丰富的、独到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一、王阳明对“良知”的解读“良知”一词系出孟子,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

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亲亲敬长的仁义之心,亲亲敬长是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

这种天生的能力被称为良知良能,发源于人的不忍人之心,也即四端之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四种规范的萌芽,称为四端。

孟子的“良知”,主要是指先验和普遍意义上的道德意识。

王阳明在融汇前人思想基础上,对“良知”一词做了精细的阐释,赋予了“良知”多重蕴涵,用“良知”说来总结贯通他的全部思想。

他自认为,自龙场悟道以后,他的思想不出“良知”二字,只是没有直接点出此二字而已;如今点出“良知”,一语之下,便可洞见全体,可谓真切简易、痛快淋漓。

王阳明把“良知”说与“心即理”命题贯通起来,认为“良知”即心之本体,亦即是人的本心。

它是圣凡贤愚人人自有的,外在力量绝不能改变它,既不能使它增得一分,也不能使它减得一分。

“良知”作为人心之本体,具有虚灵明觉的特性和常知常照的功能,它能照知一切是非善恶。

王阳明致良知

王阳明致良知

王阳明致良知王阳明,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他写过《传习录》、《大学问》等书,提出过“知行合一”的思想,被誉为明朝第一心学大师。

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的著作中曾经说过:“人人皆可成圣贤。

”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功,而且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加上坚持不懈,任何事情做起来都会很容易。

致良知这一观点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还得归结于王阳明读书时看见有一位老妇女坐着一辆牛车拉着小孙子,但那孩子却不愿意走路,那位奶奶便用鞭子打那孩子。

后来王阳明路过此地,目睹了全程,感叹道:“此乃教化不行啊!”于是决定去改变世界,拯救天下苍生。

这也让他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理念。

其中,格物致知里面所讲的观察实践,刚好与我所处的高三紧张复习节奏相契合。

每当我学累的时候,我就放空自己的大脑,给自己找些练手的题,并且能够从中体验乐趣。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做题前要动脑,认真审题。

在那个时候,人生彷徨无助时,它帮我寻找方向;迷茫困惑时,它指引我辨别真伪。

如今回头细想,自己仍受益匪浅。

最近的一次,我偶然间翻开那本珍藏已久的旧书籍,映入眼帘的便是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四字,我马上深刻的记住了它,并开始在心里默背它。

之后不断在文章或者报纸杂志中搜索关于致良知的解释和含义,希望能对现阶段的我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每一篇内容似乎都带着淡淡的忧伤,一缕清香沁人心脾,却又转瞬即逝。

唯独剩下遗憾的痕迹留在心中……后来,某日早晨我突发奇想,觉得光看不行,便赶快将前因后果仔仔细细的总结一遍,直至了解清楚之后才肯罢休。

这样,我终于弄懂了致良知的原委,恍然大悟。

就算到了现代,许多家长虽然鼓励孩子追求梦想,但却把重心放在了物质生活上,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建设。

这导致青少年越来越浮躁。

比如,暑假补课班的天价收费现象,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子女现象,游戏充斥着学生的生活,等等。

这些社会现状需要我们去思考并及时改正,毕竟教育决定未来,未来的幸福程度取决于青少年自身的修养素质。

“致良知”即是“诚意”也

“致良知”即是“诚意”也

“致良知”即是“诚意”也阳明言工夫,要在“事上磨”,而主于“诚意”,亦曰“谨独”,亦曰“立志”,其实皆求能“诚意”耳。

诚意之极,即是“知行合一”。

“致良知”则即是“诚意”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成就心学工夫,“事上磨”是主要,根本则在“诚意”。

阳明心学的关键词很多,诸如慎独、立志、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根本上说的其实都是诚意。

所以修习阳明心学,要抓住两大关键词——心有诚意,事上磨练。

修心做事两不误,出世入世能兼得,这正是王阳明人生智慧的精髓所在。

诚意:向着身心中和王阳明说:“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诚意,就是正念头,诚实地践行良知给你的答案。

一个念头出现,良知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意。

王阳明又说,诚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喜欢善如喜欢美色,厌恶恶如厌恶恶臭。

这虽然听上去很简单,做起来却实属不易。

我们知道占便宜是坏的,可有时候却经不住诱惑去占了。

一旦占了,这就不是“好善恶恶”的心了。

正是因为我们总不诚,所以内心往往出现愧疚,自然就无法获得应有的平和静谧。

王阳明还曾说,工夫的困难之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格物致知则是诚意的事情。

意诚之后,大体上,心也自然正了,身也自然修了。

但正心修身的工夫,也各自有用力的地方,修身是在喜怒哀乐已发上用功,正心是在喜怒哀乐未发上用功;心正就是中,身修就是和。

所以,当我们做事、与人交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诚意。

这样就能够做到喜怒哀乐未发,或者喜怒哀乐发出来但符合礼仪,这就是“中和”。

特别是与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有诚意,没有人愿意与一个没有诚意的人交往。

同时,我们要获得别人的尊重,要办成事情,我们自己也要有诚意。

诚意不仅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时候别人对我们的一种要求、一种期望,更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和期望。

事上磨:修炼强大内心“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这是王阳明特别打动人的一句话。

陆澄问王阳明:“清静时,便觉得心境泰然,但一遇事便感觉不一样了,怎么办呢?”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的缘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心学教育目的——致良知摘要: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在心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致良知是王阳明一生学问的旨归,更是其教育追求的理想。

探究王阳明教育目的——致良知的教育价值与意义,以便将致良知的教育转化到当前的人文教育之中。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教育目的;致良知当前教育可以用“为学日益”来概括,信息大爆炸让人们学习永无止境的科教文化知识以应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

物质财富积淀深厚,精神家园却渐渐荒芜。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过于追求知识经验而都忽视了教育的另一目的——“为道日损”,而阳明心学的教育正是这样一门学问,无论是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对于学校教育和自我修身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时刻提醒我们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能够找回教育的另一目的并达成之。

一、王阳明心学的界定及其主要内容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祖籍浙江余姚,曾修学会稽山阳明洞,因此自称阳明子。

他历经明代宪宗、孝宗、武宗和世宗四朝,是明后期颇具影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是综合了包括宋明理学和心学在内的儒家思想,以它为核心思想建构了心学思想体系。

”[1]王阳明心学思想在承袭孔孟思想精华和完善陆象山心学思想的基础上,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阐述儒家思想的精华。

“心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内在修养的学问,所以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把握不能以现在科学逻辑思维来理解研究,而应用直觉性和圆融性思维来体悟。

通常将王阳明思想定位为与唯物主义相对的唯心主义,事实上对这一概念存在误解。

王阳明心学中的“心”与“物”并不是唯物论中“心”与“物”,“唯物论所说的‘心’是指客尘在心性中落射的影子,也叫作‘反映’。

唯物论所说的‘物’是指客观的物质现象,是与‘反映’相对应着的‘客尘’。

”[2]也就是说唯物论所持的“心”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现象,而物则是指这些与心理现象相对应的客观事物,而在王阳明心学中的“心”是人人天生皆有,是无形无相的真吾,物是指包括心理学所谓的心理现象和外界的客观事物在内的一切。

所以王阳明心学思想属于唯“心”,但是这里的“心”与通常理解的唯心主义的心存在区别。

心学中“心”的内涵,王阳明有相关解释:“心者人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

故欲修身在体当自家心体。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3]也就是说心不是生理学中的血肉心脏,而是无形无相、无时不在的人之主宰,是任何东西不能表达呈现的,只有靠亲身顿悟体征才能得到的。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心”可以成为精神的家园,回到了这个家,收获一个明白祥和的人生。

阳明心学本质并不是玄之又玄的哲学思辨,而是百姓日用的学问,其精神内核是圣人之学,教人如何做人做事。

王阳明的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心即理、万物一体、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几大部分,同时这几部分也代表王阳明思想一步步的深化过程,其中致良知是其最终旨归处,正如他所说:“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学之秘,此是孔门正法眼藏”,“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由此可见王阳明一生的思想精华是“致良知”。

二、王阳明心学教育目的对教育目的的追问是教育的第一等事,它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方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何定位教育目的决定着“人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作为教育者的王阳明也对其教育目的做了阐述,“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其讲学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能致其良知,最终随才成就。

致良知是王阳明将《大学》中的“致知”和《孟子》中的“良知”字面组合,但其内涵不仅是两者的拼合,更是对其的延伸和升华。

“良知”与“致良知”究竟如何定位,王阳明有如下论说。

“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

”(《传习录》下,《全书》三,第78页)“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答聂文蔚二》,《全书》二,第69页)“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也,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

”(《亲民堂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传习录下》,《全集》,第117页)“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与陆元静书》,《全书》二,第61页)以上是王阳明关于“良知”的阐述,良知即是非之心,良知即心之虚灵明觉,良知即天理,良知即道,良知即明德之本体,良知知善知恶,良知是未发之中。

对于良知的界定没有一个明确解释,良知的本然之态是未发之中的,是未现于外的,没有任何一个精确的词汇定义它,甚至“良知”本身这个词汇都应该是多余的,只是碍于传达出来不得已用“良知”一词,实际上所谓的“良知”是须要深刻的体悟和实证的;而良知一发用就已不是本然之态了,就变成了已发,所以未发是本体良知,而已发是良知的发用(这种发用是不被任何物所遮蔽的发用),前后两者是有区别的。

陈来在《有无之境》中总结道:“所以良知即本体即现成,即未发即已发。

”在陈来看来,良知既是未发又是已发,其实未发和已发是有区别的,但并不是将其分作两件事,两者仍是合一的,王阳明在阐述良知的时候没有严格区分此二者导致良知的界定模糊,对待良知所指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境来做区分。

致良知之“致”在学界有两种解释,一是指至极,“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

”就是说将良知扩充到极致;二是指实行,“良知也,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

”即有良知的同时也有外在的行。

阳明心学是以“心体”为本位的思想,是从个体的本体——“良知”出发来看待一切的,其中蕴含了无尽生命的学问,这种学问移位于教育中,可以把“被教育者”变“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真真正正地找到自己。

三、王阳明教育目的启示尼采曾感叹:“真的,我的朋友,我漫步在人中间,如同漫步在人的碎片和断肢中间……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去,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人。

”尼采是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出自己的生命感受,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把这句话放在现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似乎也不为过,媒体不断曝光各类匪人所思的新闻,无不是让人惊恐,人与人之间互相不信任、互相怀疑,甚至是亲朋好友,这不正是这句话的验证。

王阳明心学“致良知”这一教育目的犹如一剂药,对科学知识来说它不是一剂对症良药,而对人精神修养来说它当之无愧是一剂对症良药。

《十力语要》总结道:“知识之败,慕浮名而不务潜修。

品节之败,慕虚荣而不甘枯淡。

”这道出了当前教育痛处的病灶,实用主义教育、科学主义教育等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育是对人的教育,人是复杂的,不仅仅有理性的一面,人还有感性的一面,只讲科学和实用是远远不够,心性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甚至重于科学和实用,一方面没有厚重的心性修养,做科学与实用之事往往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做得非常优秀,得到了一时的欢喜,做得失败,得到的只有一时的悲伤。

世人无不追求安身立命之所,这个安身立命之所不是遮风挡雨的房屋,也不是高薪金的工作。

事实证明科学无力给无常莫测的人生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唯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找个安身立命之所。

而“致良知”这一教育目的正是要提高人的心性修养,最终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真吾,只要达成这一目的,人生就可以摆脱乐与苦的轮回,从头到脚都散发出一种平静坦然的气息,做起事来融洽自然,成功与失败后都在心中留不下一点痕迹,就是所谓的雁过长空。

四、王阳明致良知教育的现代转换现代社会明显偏重于科学知识,而轻视人的精神修养,这可能不是开始于教育,但可以结束于教育。

科学知识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把人带进了荒芜的精神家园,如果教育发挥了其真正的作用,理应是能够避免这样的悲剧。

当前的教育是“为学日益”,而王阳明“致良知”教育是“为道日损”的教育,可以说是加的教育和减的教育。

“致良知”这一教育目的落到以科学为旗帜的现在教育中,不免陷入尴尬的局面,心学与现在的学校教育似乎不合拍,中小学教育处于一种机械化地运转状态,上课老师讲学生听,回家有做不完的家庭作业;而大学生似乎有了更多的自由,但是被压抑多年的心已疲惫不堪,大学之初放任自己,刚刚找到自由的感觉又疲奔于工作。

在这样的教育现实面前,将阳明先生“致良知”类的人文教育置于何地才算是恰当呢?教育者们对人文教育的呼声是越来越响,但是现实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当前的教育系统是环环相扣、格调一致,“致良知类的人文教育将要如何转化到现在教育中?”这一问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最终落到了良知和致良知上,再落到现在的教育现实中,应该属人文教育类。

人文教育的实施确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是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大工程,关系到教师、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效果检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当然人文教育可以冠以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来实施,因为人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人文教育的多样性,本文只把王阳明心学的“致良知”作为中心来讨论学校人文教育展开。

“致良知”类人文教育的实施,第一要求学校具备接纳和宣传的态度,学校如果不能接受和宣传这样一种唯“心”哲学,学生自然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它。

第二涉及教师,什么样的教师能够胜此重任,必须是那些对心学有所体悟的教师才可能做到,如果只是读了相关的书就像传授知识一样把心学思想生硬地讲给学生,那么就等于“没有”。

第三关系教育对象,什么样的学生能够真心地愿意接受这样一种人文教育,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对文化的选择倾向也是不同,所以人文教育也不能完全固着在“致良知”这一人文教育中,愿意亲近这种文化的学生会与老师之间产生无言的亲近感,没有心理距离,不能接纳这种文化的熏陶,学校可以引导其走进其他文化。

第四是关系教育内容,“致良知”类人文教育不是知识的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心学的精神内涵,可以不拘泥于课本文字与教室课堂,更多是需要师生之间的心灵的沟通和学生亲身体悟。

最后涉及效果检验,这种教育验收也不必像知识学习一样借助于考试来完成,主要靠老师平时的观察学生的表现就可以完成效果检验,相由心生,心性修养是会渗透到人的一言一行当中。

参考文献:[1]吴乃恭.宋明理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370.[2]苏树华.大话佛家智慧[M].济南:齐鲁书社,2005:9.[3]王阳明.传习录全译[M].于维雄,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86-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