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安全管理中的集束化管理方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干预护理方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干预护理方法摘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预后集束化干预护理及其影响的研究要求长期随访验证。
在市级三甲医院的成人重症监护室,实施了一项多中心合作的群组研究。
在三个月基础期之后,执行了基于五种不同治疗措施的一组护理方案,同时记录了16个月间的顺应性、肺炎发病率、重症监护的时间以及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等数据。
此次群组研究中基础期病人149名,干预后的病人885名。
通过各种治疗措施干预后的顺应性小于30%。
尽管如此,干预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从15.5%下降到11.7%。
这个降幅与手部卫生、囊内压控制、口腔卫生以及镇静状态密切相关.此外,集束化干预护理的采用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0.78%的发病率有关(95% )。
我们记录到了重症监护时间的减少(从10天到6天)以及病人在干预期顺应机械通气的时间(从8天到4天)。
因此,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以及预后集束化干预护理的工作要侧重在高度重视手口卫生,睡眠质量以及囊内压控制。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重症监护预后;病人安全;呼吸监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中国分类号】 R74.18【文献标识码】A目前集束化干预护理方案的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依据主要是来自于欧洲医院内采用的肺炎护理原则。
这项研究是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方案有效性的确认。
我们假设了,这系列有证据支持的护理方案的持续执行可以提高病人预后的健康。
因此,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来确定实施这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方案对肺炎发病率和机械通气时间长短(使用呼吸机的天数)的影响。
次要目的包括了确定护理顺应性和其他预后情况的任何可能存在的关系,比如重症监护时间长短,顺应性水平的评估以及每个单独的治疗方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
1、素材和方法泛欧委员会通过研究以往医院内肺炎情况获得的结果,结合全欧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在此基础上,该委员会提出了这套集束化干预护理方案。
特定干预方案实施的具体效果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调整,要与每套干预方案中所规定的具体细节一致来确保它的可持续性。
呼吸机集束化管理
一.VAP概述 1. 定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机械通气48小时 或者是撤机拔管后48小时内所发生的肺炎 是ICU内最常见的感染 常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82%)
2. VAP的诊断标准(6项)
1.
2. 3. 4. 5.
6.
体温>37.5℃ 呼吸道脓性分泌物 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伴氧分压下降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10000/ml) 胸片新的浸润性阴影或老病灶加重 病原学检查:支气管分泌物分离出病原菌,定 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 mL
Malinoski D,Ewing T,Patel M S,et al. Risk factors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critically ill trauma patients who cannot receive chemical prophylaxis[J]. Injury, 2013, 44(1): 80-85.
脱机常用的筛查标准:
主观的临床评估:
疾病的恢复期、医生认 为可以脱机、充分的咳 嗽
7.预防消化道溃疡
危重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可能性较大 ICU病人入院后(特别是机械通气时)应常规 给予预防消化道溃疡的药物 减少胃酸性产物的分泌,从而减少由于胃液腐 蚀、溃疡形成所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尽早停留胃管引流胃液以避免胃酸过多刺激消 化道 尽早进行肠内营养(入院后24-48小时)
宋凌霞,张咏梅,卢美玲,等. 集束化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 Meta 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029): 30-33.
3. 国外的发展
呼吸机集束化管理
8.预防深静脉血栓(DVT)
危重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较高 没有进行预防措施前,DVT的发生率约为1331%
具体方法:
药物、物理治疗(弹力袜、气压治疗仪)
谢谢
4.间断镇静
使用间断镇静,减少镇静药物的毒副作用 CCC规律:Calm安静 Comfortable舒适 Collaborative合作 机械通气时间: 间断镇静组:4.9通气指南》推荐意见19:
术后病人应使用镇痛、镇静治疗方案和 计划性吸机撤离方案。
VAP Budle
1.手卫生 2.抬高床头30-45° 3.口腔护理 4.间断镇静 5.口咽和气道管理 6.每天进行拔管评估 7.预防消化道溃疡 8.预防深静脉血栓
1.手卫生
5个必须洁手的时刻: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
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 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 建议酒精擦手液消毒法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 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 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有耐药菌流行或 暴发的ICU,建议使用抗菌皂液洗手。
3.预防和控制VAP的益处
病人治疗成效增加 降低死亡率 增加满意度: 降低住院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二.VAP Bundle
定义:集束化治疗策略是指为了提高治疗/护理指南的 可行性和依从性,为针对某种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 (一般为3-5个)有循证支持的联合治疗/护理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集束 感染性休克集束 ●该一系列的措施已经被证实可以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 ●必须要有偱证研究支持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进展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进展【摘要】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有效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害,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
随后阐述了集束化护理的概念和作用,指出其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介绍了集束化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包括标准化操作、呼吸机管路管理等内容。
文章还评估了临床实践中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并总结了近期研究进展。
最后探讨了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对结论进行总结。
整个内容系统详尽,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重症患儿、预防、效果评估、研究进展、作用、未来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症患儿是指病情危重,需要接受重症监护和呼吸机支持的儿童患者。
在重症患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10%-30%,严重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延长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还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实施集束化护理,提高患儿的护理水平和医疗质量,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和生存率。
随着近年来集束化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推广,其在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和效果也正在逐渐被认可和重视。
1.2 问题提出重症患儿在接受呼吸机治疗时往往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病死率,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影响了医疗质量。
目前,针对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如何降低重症患儿的病死率等。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研究价值。
三甲医院《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管理》方案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1.1建议使用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技术2早期康复锻炼2.1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将床头抬高30°~45°,并保证床头角度测量准确,在协助患者翻身、床旁检查等操作后,及时检查床头抬高角度是否恢复2.2抬高床头后可将床尾稍抬高,注意保护患者皮肤2.3每2h改变1次患者体位,实施有效拍背或震动排痰,可使用带有排痰功能的呼吸机,以利于肺部痰液引流2.4配备舒适的床旁座椅,鼓励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对于下床困难的患者,可指导其进行床上下肢锻炼3.实施最小化镇静策略3.1每日早晨暂停使用镇静药物,观察患者是否可耐受唤醒试验3.2如患者可耐受唤醒试验,配合医生行自主呼吸试验,观察患者自主呼吸功能3.3自主呼吸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气分析变化,如耐受,可协助医生试行脱机;脱机成功,配合拔管3.4脱机困难且没有禁忌证的患者,可进行吹气球、缩唇呼吸等抗阻力呼吸肌训练(膈肌、肋间肌)4.采用多种形式提高手卫生依从性4.1所有接触呼吸机的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包括医生、呼吸治疗师和其他提供直接诊疗服务的人员4.2当手部被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采用抗菌皂液及流动水冲洗;如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液行手部消毒4.3洗手及手消毒的时间不应<15 s4.4选择添加了甘油作润肤剂的乙醇洗手液,每间病房配备独立的洗手池,可采用柑橘气味、眼睛形状的标识、海报或电子刷卡记录等方式提醒护士及时洗手5.监测气管导管气囊压力5.1使用气囊测压表(每3个月进行检测校准)或自动控制系统监测气囊压力5.2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建议保持在25~30 cmH2O(1 cmH2O=0.098 kPa),以防止病原体侵入下呼吸道,应用气囊测压表每8 h监测1次气囊压力并记录5.3翻身、拍背、咳嗽、咳痰等操作后,及时监测并调整气囊压力,避免因体位改变造成的气囊压力变化5.4气囊测压表专人专用,以防止交叉感染6.预防微误吸6.1使用带有锥形、超薄、聚氨酯材质气囊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能更紧密地贴合气管壁6.2预计插管时间>72 h的患者,建议使用具备声门下分泌物引流装置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以减少气管导管气囊上方分泌物的积聚6.3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间断或持续声门吸引方式,负压为100~150 mmHg(1 mmHg= 0.133 kPa),避免造成气管黏膜损伤6.4对管饲患者,建议采用输液泵微量喂饲,持续管饲患者建议每4 h 监测1次胃残余量,胃残留量>200 ml应增加监测频次或与医生沟通调整喂养速度6.5吸痰时先吸口腔,再吸气囊上方,最后吸气道,以减少吸痰过程中气囊压力变化导致的微误吸6.6在移动或拔除气管导管前要确认气囊上痰液已经清除7.减少设备污染7.1可重复使用的呼吸设备应该采用蒸汽或者低温消毒灭菌,在有效期内使用。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集束化管理措施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集束化管理措施作者:马玉莎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28期随着机械通气在新生儿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是NICU主要获得感染(1)。
研究发现,VAP会导致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并发症增加、病死率升高及医疗成本增加。
所以,使用适当措施处理及预防VAP是当今临床上一个重要课题。
为减少患儿痛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我科开展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管理。
1 加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评估1.1 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人群:早产儿、体重低于1500g新生儿。
1.2 重点环节高危因素: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侵入性操作、胃内容物反流。
1.3 器械影响因素:呼吸机管路、复苏囊、喉镜、湿化器、冷凝水。
1.4 消毒隔离影响因素:危重患儿集中,医护人员多,通风不良,环境消毒不彻底,医务人员手卫生。
1.5 其它因素:医护人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认识不足,缺乏防护知识,实施治疗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格。
2 插管环节2.1 医生护士在为患儿气管插管时操作规范:①医护双人配合,患儿取仰卧位,肩背稍垫高,头低位;②吸尽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协助暴露声门;③插管后接复苏囊加压给氧,观察胸廓起伏,检查有无漏气,确定无误后取两条胶布分别固定于患儿上下唇,与导管一起固定。
2.2 医生在为患儿进行气管插管时插管过程顺利,未进行反复多次插管。
医生在为患儿进行插管时插管环境清洁,插管时置辐射台,辐射台上无杂物,铺设无菌治疗巾;无菌气管导管包装完好无破损,在有限期内。
喉镜每次使用后先用流动水冲洗,再用1:270的多酶溶液进行浸泡30min,用自来水冲洗,再用纯水漂洗,干燥后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医护人员在进行插管时严格手卫生消毒,严格采取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消毒。
3 呼吸机使用装置使用无菌的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定期消毒呼吸机过滤器、传感器、气体滤过管道和复苏囊。
每次使用呼吸机后湿化装置严格消毒。
预防VAP的集束化护理
呼吸机集束化管理ppt课件
总结呼吸机集束化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医护人员 和管理层,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04
呼吸机集束化管理的效果评估
提高呼吸机的使用效率
优化呼吸机资源配置
01
通过对呼吸机进行集束化管理,合理分配和调度呼吸机资源,
确保呼吸机的高效利用。
提高呼吸机使用效率
02
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定期维护和保养,减少呼吸机闲置和等待
人员培训不足
01
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部分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未能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02
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师资,影响培训质量。
03
培训频率与时间安排不合理
部分医疗机构未能定期开展培训,或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影响医护人
员的学习效果。
设备维护本高
设备采购成本高
故障识别
熟悉常见故障的表现形式, 如报警、参数异常等,以 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故障处理
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步 骤,能够迅速定位并解决 故障,恢复呼吸机正常工 作。
故障预防
通过日常维护和预防性维 护,降低故障发生的风险,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呼吸机的使用培训
培训内容
向医护人员介绍呼吸机的操作流 程、参数设置、常见问题处理等 内容,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技能。
高质量的呼吸机设备采 购成本较高,给医疗机 构带来经济压力。
维护成本高昂
呼吸机设备需要定期维 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 常运转,但维护成本也 相对较高。
配件更换费用高
部分呼吸机设备的配件 需要定期更换,且费用 较高,增加了维护成本。
06
呼吸机集束化管理的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某医院呼吸机集束化管理实践
呼吸机气道管理集束化治疗2
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
? 2、呼吸机参数设置需按医嘱、患者病情、血气分析作出适当的调整。 护士需定时核查记录呼吸机参数,以确保各参数没有被意外改动。
维持足够有效的供氧及通气
? 3、呼吸机应用监测一定要查看峰值气道压( PIP), 正常的气道压一般低于 35cmH2O 以下,而气道压力 增高常见于气道分泌物增多、人工气道曲折、气管 内导管移位、支气管痉挛、压力性气胸及人及对抗 等情况。
机械通气护理的主要原则
一、确保其安全性 为确保患者安全通气,呼吸机报警系统应确保有效开启,
合理设置。(峰值气道压监测PIP、呼吸频率F、分钟通气量) 二、确保其有效性
任何时间都应确保护士在患者床旁进行监测,防止任何事 故的发生,观察患者是否因病情恶化或机械故障引起的呼吸 窘迫或呼吸衰竭。 三、实施安全通气的两件“法宝”
? Ⅱ度(中度粘痰):痰液外观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 痰液滞留在吸引器连接管内壁,易被水冲净。表示气道湿化 较满意。
? Ⅲ度(重度粘痰):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连接 管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提示气道湿化严 重不足,或伴有机体脱水。
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 见表格
湿化满意 湿化不足
呼吸机气道管理 集束化治疗
MICU
集束化治疗的概念
? 是指按照偱证医学的证据和指南,结合具 体医疗单位的实际情况,将一种针对某种疾 病的治疗方法联合或捆绑在一起的治疗套餐, 是在指南框架下,将有效的治疗措施逐步实 施的过程。
呼吸机集束化管理
口腔护理 注意事项: 口腔注入漱口液要缓慢。 注水冲洗与吸引要同步进行。 双颊和口咽部易残留细菌和污垢。 循环操作至口腔内无痰液粘附、无异味。 最后进行1次气囊上部深吸痰. 固定气管插管。
4、气道管理
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 即<毛细血管灌注压,大约为18.5mmHg.
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集束化护理策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 • • • • 医院获得性肺炎 有呼吸衰竭但无肺炎 施行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治疗 48h后或拔管48h内发生 有病原学证据
VAP的诊断标准(6项) 1. 2. 3. 4. 5. 6. 体温>37.5℃ 呼吸道脓性分泌物 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伴氧分压下降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10000/ml) 胸片新的浸润性阴影或老病灶加重 病原学检查:支气管分泌物分离出病原菌,定量培养 分离病原菌数≥106cfu/ mL
注:符合5或6加上1~4中任何1条以上即可诊断。
VAP发生因素 患者 年龄 有创 操作
通气 时间
VAP发生因素
ICU 设施 医务 人员手
VAP发生机制 • • • • • 宿主免疫功能减弱 广谱抗生素大量应用 使用H2受体拮抗剂及抗酸药 气管插管、气道开放 误吸
VAP • • • • ICU机械通气最常见的感染 占医院机械通气并发症的90% 病死率达20~70% 延长住院时间,加大住院费用 预防VAP 当前ICU医院感染控制的首要任务
2、体位管理 • 床头抬高30~45° ,头偏一侧。
3、口腔护理
将气管插管气囊充气,(压力:30~35cmHg), 保证气囊与气管壁密封。 ↓ 患者取头高位30°,头偏一侧。 ↓ 2名护士共同操作,去除胶布,测量插管深度。 ↓ 口腔擦洗:一名护士固定患者头部和气管插管,另一名护士一手持压舌板,一手 持弯血管钳夹紧棉球,逐步擦净口舌、牙齿、颊部、舌苔、上颚等各个部位。 ↓ 口腔冲洗:用50mL注射器抽吸口腔护理液,从高处注入患者口中,再用吸痰管从 低处吸出,冲洗至冲洗液澄清无味为止。 ↓ 进行1次气囊上部深吸痰。 ↓ 确认气管插管的深度 ↓ 固定插管 ↓ 放气至正常压力
浅析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管理措施
浅析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管理措施发布时间:2023-01-05T06:04:34.35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8期作者:吕潇潇[导读] 近几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展率持续增高吕潇潇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全科医学二病区,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近几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展率持续增高,由于该疾病的致死率较高,因此做好对其的早期预防、诊断以及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界在对其进行预防时,一般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措施。
本文探究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管理措施。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管理;气道;分泌物患者经气管插管或者气管被切开后套管行机械通气四十八小时后或者在撤机与拔管后的四十八小时出现的肺炎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患者一旦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会面临极高的死亡率,还会面临昂贵的治疗费用,并且治疗时间较长,因此为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而集束化护理管理措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体位管理(一)半卧位护理人员应使患者的体位采取半卧位,将患者的床头进行抬高,床头抬高角度不可低于三十度,不可高于四十五度,这是因为过低的抬高患者床头可能会使患者出现误吸的情况,而多高的抬高患者的床头,可能会导致患者感到不舒适,并且造成压疮情况的出现[1]。
(二)俯卧位通气为了更好的让患者进行通气,护理人员应使患者采用俯卧位进行通气,这一体位可以对氧合进行改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提升肺复张率,有效的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出现。
二、人工气道管理(一)气管插管的途径在气管插管方面,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采用经口气管插管的方法,这种插管方法不仅是常用的方法,其在操作过程也十分的简单,有着较高的成功率。
经口气管插管的管径较大,有利于患者的气道畅通。
尽管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相比,绕过了咽后部,不会对患者的吞咽反射形成刺激,令患者感到更加舒适,但是经鼻气管插管的不足之处是管腔较小,难以吸引气道分泌物,容易使患者出现鼻窦炎,并且容易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出现,因此对于在短时间内可以脱机的患者,要对其采用经口气管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简称VAP)是指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呼吸系统出现感染的一种并发症。
呼吸机是治疗呼吸衰竭的关键工具之一,但长期使用呼吸机会增加患者感染肺部的风险。
为了降低VAP的发生率,集束化护理成为了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护理策略。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系统性的护理方法,通过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来降低感染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中,集束化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遵循严格的手卫生规范:护士和医生必须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正确执行手卫生。
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应该方便地摆放在呼吸机旁边,以便于人员随时进行洗手。
2.导管护理:呼吸机导管是细菌寄生的主要位置,因此需要注意导管的护理。
在更换或插入导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导管通畅,定期进行口腔护理,以防止细菌滋生。
3. 避免误吸:误吸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防止误吸,需要对患者进行positioning(正确体位)、cuff pressure (袖带气压)检测和调节、营养支持等。
4.遵循呼吸机脱离原则:当患者状况允许时,应尽早终止呼吸机治疗,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5.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适宜的抗生素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此外,集束化护理还包括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和护理措施的评估,以及护士与医生之间的紧密合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最后,为了有效进行集束化护理,医护人员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集束化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集束化干预摘要: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P)发生的途径及高危因素,采用集束化护理,即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口咽部护理、重视气道湿化、定时检测气囊压、持续声门下吸引、呼吸机管道的管理、体位管理、正确有效吸痰、监测胃液pH及胃残留量、每日唤醒、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等,达到减少V AP的发生,提高生存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集束化干预措施1 发生V AP的途径V AP的发生主要原因有细菌定植和误吸。
1.1 细菌定植细菌定植是指肺内发现有细菌,但没有产生活跃的宿主反应或感染症状。
气管插管(ETT)会使细菌定植更易发生。
首先,ETT产生旁路令细菌直接经ETT通过上呼吸道进入肺部,口腔分泌物及细菌会积聚于ETT的气囊上,当ETT气囊充气不足时,会于气囊旁边经气管滑落至肺部。
ETT插管12 h后会有一层生物膜形成于ETT管内壁,此生物膜及细菌会因为在做物理治疗或进行气管内吸痰时,因注入生理盐水而被推入肺部。
1.2 误吸口咽部定植菌的吸入及胃肠道定植菌的误吸也是引起V AP的主要原因。
2 导致V AP的高风险因素引起V AP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1)年龄大,自身状况差;(2)有慢性肺疾病者,长期卧床,意识丧失;(3)有痰不易咳出;(4)机械通气时间长,上机前已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菌素引起致病菌群失调;(5)消化道细菌易位,长期使用H2受体阻断剂和质子泵抑制剂,胃酸缺乏易于细菌在消化道寄殖。
其中,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医院肺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连续机械通气者发生医院内肺炎的危险性比未用机械通气者高6~12倍。
将低血压作为判断V AP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3 V AP的预防措施陈丽研究显示,施行护理集束化干预策略能平均减低V AP发生的45%。
主要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口咽部护理、重视气道湿化、定时检测气囊压、持续声门下吸引、呼吸机管道的管理、体位管理、正确有效吸痰、监测胃液pH及胃残留量、每日唤醒以及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呼吸机安全管理中的集束化管理方法
呼吸机安全管理中的集束化管理方法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安全管理中的集束化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比实施集束化管理前后呼吸机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VAP 发生率为10.00%(45/450)、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率为22.22%(10/4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规范使用合格率95.56%(430/450)则显著高于对照组78.22%(352/4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策略在呼吸机安全管理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患者VAP 发生率,提高呼吸机的使用合格率,降低故障发生率。
【关键词】呼吸机;安全管理;集束化管理法;应用【中图分类号】R605.9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130-01 在进行肺炎治疗中呼吸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RICU 使用仪器,正确与有效使用呼吸机不仅可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而且还能降低相关肺炎疾病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1]。
集束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它能使呼吸机管理工作变得有条不紊,使各个流程都能在既定的环境中持续运行。
现将2013 年6 月至2015 年6月集束化管理应用于呼吸机安全管理中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搜集数据900 例,其中男性499 例,女性401例;RICU 住院时间5~18d,平均住院时间(8.6±3.1)d;将2011 年6 月至2013 年6月的450 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2013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的45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RICU 住院时间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安排专科护士对呼吸机进行管理在进行呼吸机的管理过程中,作为一名专科护士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强化:一是做好每日的消毒与清点工作,并对呼吸机管道做好清洁与保养工作;二是对于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做好预防与检查功能,若是多人病房应做好通风消毒,每天应根据呼吸机的具体使用情况做好记录与登记,便于后期的维修与检修工作;三是护士人员应准确及时记录呼吸机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具体的使用时间;四是当呼吸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做好记录;五是若主治医师对已使用过呼吸机的患者在诊断中发现有其他感染症状时,护士人员应根据病人感染药物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隔离处理;六是医院的护士长应定期对护士人员召开呼吸机使用情况专题会议,并就该阶段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安全管理中的集束化管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5-11-13T09:13:22.77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作者:朱晶1 吴桂寿2
[导读] 福州市二医院福建福州在进行肺炎治疗中呼吸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RICU 使用仪器。
朱晶1 吴桂寿21.福州市二医院福建福州 350007;2.三明市第二医院麻醉科福建三明 365114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安全管理中的集束化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比实施集束化管理前后呼吸机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VAP 发生率为10.00%(45/450)、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率为22.22%(10/4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规范使用合格率95.56%(430/450)则显著高于对照组78.22%(352/4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策略在呼吸机安全管理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患者VAP 发生率,提高呼吸机的使用合格率,降低故障发生率。
【关键词】呼吸机;安全管理;集束化管理法;应用【中图分类号】R605.9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130-01
在进行肺炎治疗中呼吸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RICU 使用仪器,正确与有效使用呼吸机不仅可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而且还能降低相关肺炎疾病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1]。
集束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它能使呼吸机管理工作变得有条不紊,使各个流程都能在既定的环境中持续运行。
现将2013 年6 月至2015 年6月集束化管理应用于呼吸机安全管理中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搜集数据900 例,其中男性499 例,女性401例;RICU 住院时间5~18d,平均住院时间(8.6±3.1)d;将2011 年6 月至2013 年6 月的450 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2013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的45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RICU 住院时间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安排专科护士对呼吸机进行管理在进行呼吸机的管理过程中,作为一名专科护士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强化:一是做好每日的消毒与清点工作,并对呼吸机管道做好清洁与保养工作;二是对于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做好预防与检查功能,若是多人病房应做好通风消毒,每天应根据呼吸机的具体使用情况做好记录与登记,便于后期的维修与检修工作;三是护士人员应准确及时记录呼吸机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具体的使用时间;四是当呼吸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做好记录;五是若主治医师对已使用过呼吸机的患者在诊断中发现有其他感染症状时,护士人员应根据病人感染药物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隔离处理;六是医院的护士长应定期对护士人员召开呼吸机使用情况专题会议,并就该阶段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1.2.2 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作为医院呼吸机的管理人员在平常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医院相关部门可定期聘请呼吸机器械设备专业人员到医院为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就呼吸机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细致、全面的讲解,以使护理人员能尽快熟知呼吸机的正常使用方法,延长呼吸机的使用年限。
此外,管理人员还要针对护士掌握程度定期安排考核,对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反馈再培训。
1.2.3 加强器械管理中心对呼吸机的监控及维护器械科在对呼吸机进行监控与维护管理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与专科护士人员一起就呼吸机在使用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呼吸机的质量做好担保等职责;二是做好全程监控工作,对呼吸机在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并按照呼吸机的风险评估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三是对一些性价比较低的设备应做好处理;四是及时更换一些耗材产品,确保设备能得以正常使用;五是要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降低风险等级。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施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情况发现,观察组的VAP 发生率为10.00%(45/450)、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率为
22.22%(10/4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规范使用合格率95.56%(430/450)则显著高于对照组78.22%(352/4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呼吸机使用情况对比[n(%)]组别n VAP 发生情况故障发生情况规范使用情况观察组450 45(10.00) 9(2.00) 430(95.56)对照组450 150(33.33) 120(26.67) 352(78.22)3 讨论在进行肺炎治疗中呼吸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RICU 使用仪器,正确与有效使用呼吸机不仅可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而且还能降低相关肺炎疾病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呼吸机的保养与维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因此各相关部门应紧密协作,共同做好管理工作,降低风险[2]。
集束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它能使呼吸机管理工作变得有条不紊,使各个流程都能在既定的环境中持续运行。
我科在实施集束化管理工作以来,所有护理人员都能明晰责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作,专业护士人员也做好了每天的监控工作,大大提高了呼吸机的使用寿命。
在进行安全使用中,相关管理人员还对呼吸机的风险等级进行了准确的评估并建立了相关细则,患者VAP 发生率由33.33%降低至10.00%,呼吸机使用中故障发生率由26.67%降至2.00%,而呼吸机的规范使用合格率则由78.22%提升至95.59%。
我科在进行集束化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其他科室在后期实施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1]何琼,刘琼.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多管道维护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0B):2718-2719.[2]钱美秋,赵旦,周红梅.品管圈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提高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4):56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