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集束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
目录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述 • 集束化护理策略 • 个体化护理措施 • 预防与控制措施 • 效果评价与改进建议
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在机械通气(MV)48小时后至拔管后48小时 内出现的肺炎,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一种。
。
手卫生管理
总结词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详细描述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 范,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彻底清洁双手。
总结词
手部消毒措施
详细描述
医护人员手部有伤口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和呼吸机相 关物品,必须进行手部消毒措施。
手卫生宣传教育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手卫生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手卫生 的重要性,并指导正确的洗手方法。
02
集束化护理策略
口腔护理
总结词
预防口腔感染
详细描述
定期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湿润,避免口腔干燥和口腔细菌滋生,预防口腔感 染的发生。
口腔护理
总结词
减少细菌定植
详细描述
使用口腔清洗液或漱口水,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和分泌物,减少细菌在口腔内的定植和繁殖。
口腔护理
总结词
监测口腔状况
详细描述
定期检查口腔黏膜、舌苔和牙齿 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总结词
清洁消毒呼吸机管路
呼吸机管路管理
详细描述
使用专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对呼吸机管路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确保管路无菌。
总结词
检查管路连接紧密性
详细描述
定期检查呼吸机管路的连接紧密性,确保管路不漏气,减少空气污 染的风险。
呼吸机气道管理集束化治疗2
根据痰液的粘稠度调整湿化量
根据痰液的性状及吸痰时在吸引器连接管内壁上的附着情 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 Ⅰ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吸引器连接管 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要适当减少湿化量。 Ⅱ度(中度粘痰):痰液外观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 痰液滞留在吸引器连接管内壁,易被水冲净。表示气道湿化 较满意。 Ⅲ度(重度粘痰):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连接 管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提示气道湿化严 重不足,或伴有机体脱水。
给予人工气道(E T T)的有关护理
3.气道湿化
鼻腔、呼吸道黏膜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的作
用。建立人工气道后,失去了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
用,大量吸入湿化不足的的气体,易引起气道黏膜 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阻塞,有实验证明,肺 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气道湿化
a.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呼 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如果机体液体 入量不足,即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呼吸道水分会进 入到失水的组织中,呼吸道仍然处于失水状态。 b.加热湿化器: 以物理加热的方法为干燥气体提供恰当的温度和充 分的湿度。湿化器的温度控制在31-33度。 c.气道内持续泵入湿化液 d.雾化吸入
呼吸机集束化管理
8.预防深静脉血栓(DVT)
危重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较高 没有进行预防措施前,DVT的发生率约为1331%
具体方法:
药物、物理治疗(弹力袜、气压治疗仪)
谢谢
4.间断镇静
使用间断镇静,减少镇静药物的毒副作用 CCC规律:Calm安静 Comfortable舒适 Collaborative合作 机械通气时间: 间断镇静组:4.9通气指南》推荐意见19:
术后病人应使用镇痛、镇静治疗方案和 计划性吸机撤离方案。
VAP Budle
1.手卫生 2.抬高床头30-45° 3.口腔护理 4.间断镇静 5.口咽和气道管理 6.每天进行拔管评估 7.预防消化道溃疡 8.预防深静脉血栓
1.手卫生
5个必须洁手的时刻: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
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 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 建议酒精擦手液消毒法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 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 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有耐药菌流行或 暴发的ICU,建议使用抗菌皂液洗手。
3.预防和控制VAP的益处
病人治疗成效增加 降低死亡率 增加满意度: 降低住院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二.VAP Bundle
定义:集束化治疗策略是指为了提高治疗/护理指南的 可行性和依从性,为针对某种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 (一般为3-5个)有循证支持的联合治疗/护理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集束 感染性休克集束 ●该一系列的措施已经被证实可以提高治疗/护理的效果 ●必须要有偱证研究支持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集束化管理策略PPT课件
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环境清洁和消毒
保持环境清洁
确保患者周围环境清洁、整洁,减少污染源的存 在。
定期消毒
对患者接触的物品、设备等进行定期消毒处理, 以杀灭潜在的病原菌。
加强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良好,有助于稀释悬浮在空气 中的病原体浓度。
05
集束化管理策略效果评 估
VAP风险。
年龄与免疫状态
老年、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对 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更易发生
VAP。
体位与误吸
长期卧床、意识障碍的患者,容 易发生误吸,导致口咽部分泌物 或胃内容物进入下呼吸道,从而
引发VAP。
呼吸机因素
呼吸机管路污染
呼吸机管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细菌 污染,成为VAP的重要感染源。
湿化不足或过度
改进方向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对集束化管理策略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 。例如,针对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的变化,调整抗菌药物使用策略;针对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反映的问 题,改进护理服务和沟通方式等。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集束化管理策略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
通过多项措施的综合应用,如抬高床头、口腔护理、声门下吸引等,可以有效减少呼吸机 相关肺炎的发生。
实施步骤和时间表
第一步(1周)
组建集束化管理团队,明确职责和任务分工 ,制定初步策略。
第三步(持续进行)
按照策略内容逐项实施,加强监督和反馈机 制,及时调整和完善策略。
第二步(2周)
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提高其对集束 化管理策略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第四步(每季度评估)
对集束化管理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 结,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进展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新进展【摘要】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有效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害,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
随后阐述了集束化护理的概念和作用,指出其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介绍了集束化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包括标准化操作、呼吸机管路管理等内容。
文章还评估了临床实践中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并总结了近期研究进展。
最后探讨了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对结论进行总结。
整个内容系统详尽,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重症患儿、预防、效果评估、研究进展、作用、未来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症患儿是指病情危重,需要接受重症监护和呼吸机支持的儿童患者。
在重症患儿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10%-30%,严重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延长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还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实施集束化护理,提高患儿的护理水平和医疗质量,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和生存率。
随着近年来集束化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推广,其在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和效果也正在逐渐被认可和重视。
1.2 问题提出重症患儿在接受呼吸机治疗时往往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病死率,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影响了医疗质量。
目前,针对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如何降低重症患儿的病死率等。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研究价值。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ICU病房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ICU病房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集束化干预措施的概念集束化干预措施是指将一系列的治疗措施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这种治疗策略可以包括药物治疗、机械治疗、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作用,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在ICU病房中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患者,集束化干预措施的内容主要包括呼吸治疗、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干预。
1. 呼吸治疗在集束化干预措施中,呼吸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及时调整呼吸参数,合理选用呼吸模式,进行呼吸道护理等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呼吸治疗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存率。
2. 抗感染治疗3. 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体力消耗过大的情况。
在集束化干预措施中,营养支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4. 康复训练三、集束化干预措施在ICU病房中的临床意义集束化干预措施在ICU病房中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集束化干预措施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通过集束化干预措施的应用,还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集束化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治疗成本,对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ICU病房中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束化干预措施在ICU病房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为集束化干预措施在ICU病房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集束化管理策略PPT课件
呼吸机清洁消毒操作
01
02
03
日常清洁
定期对呼吸机表面进行清 洁,去除污渍、血渍等污 染物。
消毒处理
定期对呼吸机进行高水平 消毒,杀灭病原体,降低 感染风险。
管路更换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避 免细菌滋生和传播。
04 患者体位与口腔护理要求
选择合适营养途径
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优先选择肠内营养。
3
定期评估营养状况
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
药物选择原则和剂量调整策略
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01
根据病原菌种类、感染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
剂量调整策略
02
根据患者肾功能、肝功能等状况,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有效治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 集束化管理策略
汇报人:xxx 2023-1-10
目录
• VAP概述与危害 • 集束化管理策略原则 • 呼吸机使用管理规范 • 患者体位与口腔护理要求 • 气道湿化与分泌物管理技巧 • 营养支持与药物治疗方案优化 • 质量监测与效果评价体系建设
01 VAP概述与危害
生措施,使用洗手液和水或酒精搓手液进行清洁,以减少病原体传播。
02
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管路
使用加热湿化器、封闭式吸痰系统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装置等,以减少
冷凝水的形成和误吸风险。
03
床头抬高30-45度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有助于减少胃内容物
反流和误吸的风险。
多学科团队协作参与
疗。
预防多重耐药菌产生
03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避免滥用和误用。
呼吸机集束化管理ppt课件
总结呼吸机集束化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医护人员 和管理层,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04
呼吸机集束化管理的效果评估
提高呼吸机的使用效率
优化呼吸机资源配置
01
通过对呼吸机进行集束化管理,合理分配和调度呼吸机资源,
确保呼吸机的高效利用。
提高呼吸机使用效率
02
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定期维护和保养,减少呼吸机闲置和等待
人员培训不足
01
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部分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未能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02
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师资,影响培训质量。
03
培训频率与时间安排不合理
部分医疗机构未能定期开展培训,或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影响医护人
员的学习效果。
设备维护本高
设备采购成本高
故障识别
熟悉常见故障的表现形式, 如报警、参数异常等,以 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故障处理
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步 骤,能够迅速定位并解决 故障,恢复呼吸机正常工 作。
故障预防
通过日常维护和预防性维 护,降低故障发生的风险,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呼吸机的使用培训
培训内容
向医护人员介绍呼吸机的操作流 程、参数设置、常见问题处理等 内容,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技能。
高质量的呼吸机设备采 购成本较高,给医疗机 构带来经济压力。
维护成本高昂
呼吸机设备需要定期维 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 常运转,但维护成本也 相对较高。
配件更换费用高
部分呼吸机设备的配件 需要定期更换,且费用 较高,增加了维护成本。
06
呼吸机集束化管理的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某医院呼吸机集束化管理实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简称VAP)是指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呼吸系统出现感染的一种并发症。
呼吸机是治疗呼吸衰竭的关键工具之一,但长期使用呼吸机会增加患者感染肺部的风险。
为了降低VAP的发生率,集束化护理成为了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护理策略。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系统性的护理方法,通过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来降低感染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中,集束化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遵循严格的手卫生规范:护士和医生必须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正确执行手卫生。
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应该方便地摆放在呼吸机旁边,以便于人员随时进行洗手。
2.导管护理:呼吸机导管是细菌寄生的主要位置,因此需要注意导管的护理。
在更换或插入导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导管通畅,定期进行口腔护理,以防止细菌滋生。
3. 避免误吸:误吸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防止误吸,需要对患者进行positioning(正确体位)、cuff pressure (袖带气压)检测和调节、营养支持等。
4.遵循呼吸机脱离原则:当患者状况允许时,应尽早终止呼吸机治疗,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5.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适宜的抗生素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此外,集束化护理还包括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和护理措施的评估,以及护士与医生之间的紧密合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最后,为了有效进行集束化护理,医护人员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集束化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集束化干预摘要: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P)发生的途径及高危因素,采用集束化护理,即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口咽部护理、重视气道湿化、定时检测气囊压、持续声门下吸引、呼吸机管道的管理、体位管理、正确有效吸痰、监测胃液pH及胃残留量、每日唤醒、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等,达到减少V AP的发生,提高生存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集束化干预措施1 发生V AP的途径V AP的发生主要原因有细菌定植和误吸。
1.1 细菌定植细菌定植是指肺内发现有细菌,但没有产生活跃的宿主反应或感染症状。
气管插管(ETT)会使细菌定植更易发生。
首先,ETT产生旁路令细菌直接经ETT通过上呼吸道进入肺部,口腔分泌物及细菌会积聚于ETT的气囊上,当ETT气囊充气不足时,会于气囊旁边经气管滑落至肺部。
ETT插管12 h后会有一层生物膜形成于ETT管内壁,此生物膜及细菌会因为在做物理治疗或进行气管内吸痰时,因注入生理盐水而被推入肺部。
1.2 误吸口咽部定植菌的吸入及胃肠道定植菌的误吸也是引起V AP的主要原因。
2 导致V AP的高风险因素引起V AP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1)年龄大,自身状况差;(2)有慢性肺疾病者,长期卧床,意识丧失;(3)有痰不易咳出;(4)机械通气时间长,上机前已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菌素引起致病菌群失调;(5)消化道细菌易位,长期使用H2受体阻断剂和质子泵抑制剂,胃酸缺乏易于细菌在消化道寄殖。
其中,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医院肺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连续机械通气者发生医院内肺炎的危险性比未用机械通气者高6~12倍。
将低血压作为判断V AP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3 V AP的预防措施陈丽研究显示,施行护理集束化干预策略能平均减低V AP发生的45%。
主要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口咽部护理、重视气道湿化、定时检测气囊压、持续声门下吸引、呼吸机管道的管理、体位管理、正确有效吸痰、监测胃液pH及胃残留量、每日唤醒以及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期:地点:主持人:
参加人员:
议题: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依从性对ICU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内容:-----摘自【护理学杂志】2013年9月第28卷第17期
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 AP)的发生,美国卫生促进研究所(IHI)提出了呼吸机集束化策略。
集束化策略是指集合一系列最佳实践和循证依据的措施来提高医疗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其核心要求是措施被“集中”并“可靠”地实施。
虽然一致认为基于循证的干预措施能降低V AP的风险,但Bird等证实,只有高临床依从性的呼吸机集束化策略才能显著降低V AP 发生率,说明较高的依从性是保证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临床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实施的依从性及对患者V AP发生率的影响,笔者对上海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ICU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机械通气>48h;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年龄<18岁或>80岁;机械通气前诊断为肺炎;机械通气72 h内死亡或自动出院;无创通气;合并其他类型感染。
1.2 方法
1.2.1干预方法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由多个步骤组成,包括知识教育、每日审查计划及数据的收集。
干预前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教育,IHI提供的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包括:①抬高床头≥30°,每日4次(2:00、8:00、14:00、20:00)应用量角器测量床头抬高角度,下肢处予软枕防止身体下滑。
②每日唤醒计划及拔管试验,即每日10:00前停用所有镇静药物,并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拔管的可能性,完全唤醒后采用自主呼吸试验(SBT)进行脱机筛查,如能成功脱机便拔管;若脱机不成功则继续镇静和机械通气,次日继续尝试。
③预防消化性溃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消化道黏膜保护剂预防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④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对无抗凝禁忌证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DVT,常规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INR在2.0~3.0;对抗凝禁忌者则抬高下肢,并应用梯度压力弹力袜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⑤每日4次应用醋酸氯己定冲洗口腔。
1.2.2 资料收集方法指定1名护士观察并记录患者V 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疾病转归,观察终点为患者撤离呼吸机48 h或死亡。
另1名护士每日审查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即每天记录执行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的临床依从性,以下情况视为临床不依从:检查床头抬高角度,任意1次<30°,每日10:00前未暂停使用镇静剂及未进行拔管评估;未使用预防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未采取预防DVT的物理措施或药物措施;每日应用醋酸氯己定冲洗口腔<4次或未冲洗。
5项中任意1项不依从即视为呼吸机集束化策略总体未依从。
1.2.3统计学方法﹙略﹚
2 结果
2.1ICU机械通气患者V AP发生率及预后本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48~712h;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后,22例发生V AP,每千个通气日发生V AP 17例。
ICU住院日为2~44d。
好转69例,恶化11例,死亡24例。
2.2 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临床依从性及对V AP发生的影响本组104例患者中,80例患者完全落实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其中1 2例发生VAP;24例患者未完全落实呼吸机集束化策
略,其中10例发生V AP。
3 讨论
V AP是指患者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一种医院获得性肺炎,有文献报道,VAP的发生率为30%~76%,它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住院天数增加、并发症增加、病死率升高及医疗成本增加。
美国CDC调查外科ICU平均每千个机械通气日发生V AP 3.6例,发展中国家每千个机械通气日发生V AP10.0~41.7例。
由此可见,预防V AP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呼吸机集束化策略完全依从者V AP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依从者,证明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临床依从性的高低是影响其预防效果的显著因素。
有3项措施(分别为床头抬高≥30°、每日唤醒计划及拨管试验、醋酸氯己定冲洗口腔)的完全依从者VAP 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依从者。
床头抬高30°是预防V AP 一项极为简单有效的措施,半卧位能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尤其是接受肠内营养患者,可减少反流和误吸的发生,但本研究显示该项措施依从性最低,这与多名学者研究结果一致。
考虑原因为:①有的医护人员认为ICU患者抬高床头后会引起血压降低,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②半卧位加大患者骶尾部的剪切力,身体下滑又增加摩擦力,增加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③床头抬高使患者舒适度降低,不利于其睡眠;④临床护士对床头抬高的位置无明确概念,认为已达实际测量却小于30°。
临床管理者需每日检查并使护士对床头角度大于30°有感性认知,鼓励护士参与每日审查计划,加强护士知识教育,以改变其不合理认知等,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每日唤醒计划及拔管试验单项措施总体依从性最高,主要因为该措施简单易行,临床护理人员认可其效果,对其接受度较高。
醋酸氯己定冲洗口腔已被证实能显著降低V AP发生率,良好的口腔卫生及抗菌剂口腔去污能有效减少口腔黏膜及牙菌斑细菌生长,能减少口腔及上呼吸道细菌定植,是预防V AP发生极其重要的一项措施。
其临床依从性低的原因考虑为:①护士对口腔卫生保健影响V AP的发生未充分认识;②临床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清洁方式(冲洗、擦洗或机械干预)、口腔抗菌剂的种类(醋酸氯己定或其他溶液)及口腔护理频次均未达成共识,影响护士对此项措施的实施。
因此应尽快制定基于循证的、方便有效、易于实施的口腔护理方案,以指导护士为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降低V AP发生率。
研究还发现,预防消化性溃疡及预防DVT两项措施的依从性对V AP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原因可能为:首先这两项措施均为医疗干预措施,医生通常依据患者病情来评判是否采用这些措施,其依从性无法审查。
另有学者对这两项措施提出质疑,研究证实定植于下呼吸道的革兰阴性杆菌(GNB) 20%~40%源于胃,而常规应用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使胃液pH值增高,胃内GNB定植增加,通过胃肺途径移行甚至误吸,反而增加肺炎发生的危险性。
而预防DVT措施则受患者方面的干扰因素太多,往往因疾病原因无法落实,其临床依从性较高的原因是因为我科对卧床且无禁忌证者常规采取预防DVT的措施。
国内外尚没有研究显示这些措施单独实施能直接降低V AP的发生率。
但将这两项措施联合其他集束化策略应用时,V AP的发生率将明显下降。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建议谨慎使用这两项措施,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结果偏倚,或应进行更大样本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4 小结
研究证实,高依从性的呼吸机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降低V AP的发生率及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临床依从性是影响其有效性的显著因素。
因此,一方面临床管理者需制定多方面的教育计划,集中培训V AP的干预措施,改善医护人员的认知和行为;另一方面,质量控制小组应每天监控并收集数据用于对临床依从性的持续评估,定时反馈及持续改进。
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临床实施的依从性,从而预防V AP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