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素病例分享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活素在心衰中的应用幻灯片课件
![新活素在心衰中的应用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d5d3bea0116c175f0e4847.png)
3
体征
T36.2℃, P125次/min, R37次/min,
BP160/105mmHg, 倦怠,精神差 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哮鸣音,双下肺闻及湿啰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5次/分,律齐,各瓣区 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
4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15.01×109/L N89.1% HB 130g/L, CRP60mg/L; 生化:AST155U/L,LDH366U/L, cTnI 1.170ng/ml;CK-MB42U/L BNP:3200pg/ml 凝血:PT:13.6 INR:1.21 D-D:1.173
1. ACC/AHA 2005 Guideline. 2. Croft JB et al. J Am Geriatr Soc. 1997;45:270–275. 3.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Data Fact Sheet. Available at: /health/public/heart/other/CHF.htm.
BNP: 5600pg/ml
10
11
调整治疗
新活素0.5mg,加入50ml生理盐水,3-4ml/小时
硝酸甘油,扩冠以及减少心脏前负荷
加强利尿
继续抗感染治疗
监测血压
12
第七天
病情明显好转 择期行PCI
13
14
流行病学
心力衰竭在美国的流行病学
10.0 Patients in US (millions)
10 8
500万病人,每年新增50万1; 据估计到2037年为1000万2
体征
T36.2℃, P125次/min, R37次/min,
BP160/105mmHg, 倦怠,精神差 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哮鸣音,双下肺闻及湿啰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5次/分,律齐,各瓣区 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
4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15.01×109/L N89.1% HB 130g/L, CRP60mg/L; 生化:AST155U/L,LDH366U/L, cTnI 1.170ng/ml;CK-MB42U/L BNP:3200pg/ml 凝血:PT:13.6 INR:1.21 D-D:1.173
1. ACC/AHA 2005 Guideline. 2. Croft JB et al. J Am Geriatr Soc. 1997;45:270–275. 3.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Data Fact Sheet. Available at: /health/public/heart/other/CHF.htm.
BNP: 5600pg/ml
10
11
调整治疗
新活素0.5mg,加入50ml生理盐水,3-4ml/小时
硝酸甘油,扩冠以及减少心脏前负荷
加强利尿
继续抗感染治疗
监测血压
12
第七天
病情明显好转 择期行PCI
13
14
流行病学
心力衰竭在美国的流行病学
10.0 Patients in US (millions)
10 8
500万病人,每年新增50万1; 据估计到2037年为1000万2
新活素(脑钠肽):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治疗的新手段PPT医学课件
![新活素(脑钠肽):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治疗的新手段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ea65e476eeaeaad1f3304b.png)
资料和方法(2)
• 检测指标
– 心率(HR)、心脏指数(CI)、收缩压(SP) –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指标 (Swan-Ganz漂浮导管)
新活素:急性心肌梗死(AMI) 临床治疗的新手段
1<# >
AMI早期治疗目标
• 早期诊断及心功能评价,缓解胸痛症状 • 及早恢复梗死区心肌血液再灌注,减少梗死面积,预防
心肌坏死进一步扩大 • 预防心衰和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危险性评估和措施,防止冠心病恶化和心肌梗死再发生,
预防心衰发生
ESC 2003 AMI Guideline
实验结论
• 受损心脏组织早期释放脑钠肽;
• 脑钠肽对受损心肌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 通过特异受体提高细胞内第二信使cGMP浓度, 开放线粒体膜上KATP通道,触发应激性信号瀑布, 实现细胞保护作用
实验室基础研究-预防AMI后心脏重塑
BNP可降低L-NAME诱发的小鼠心肌损伤 后心脏重塑,改善心脏功能
BNP在AMI时的药理生理作用
AMI时,梗死区周边存活的受损心肌细胞释放BNP 梗死区心肌组织滑动移位,心室牵拉膨胀刺激心肌释放BNP
体循环激素方式,NPR-A/cGMP途径
自分泌/旁分泌方式 NPR-A/cGMP, PKG-1/KATP途径
均衡整合性动静脉 血管扩张作用
缩血管神经激 肾脏排钠 素的拮抗作用 利尿作用
人脑利钠肽组(n=6) 0.66±0.16
0.0029±0.001
(+)4.74±0.73 (+)20.4±1.2 (+)22.4±1.1 (+)531.59±9.1 (-)42.6±5.1
对照组(n=6) 1.25±0.20 0.0039±0.002
新活素在ICU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
![新活素在ICU的临床应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1d073c6bd97f192279e939.png)
动力学紊乱
抑制神
ppt课件
6
医保遴选之路——新活素
新活素进入医 保谈判目录
遴选原则
新活素正式进入 国家医保目录
2017年3月11日在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 会议新闻记者会上,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 的讲话中提到45种 药品进入今年国家药 品谈判范围。
*临床急需 *疗效确切 *价格较高、负担较重
药品分类 编号 药品名称 剂型 医保支付标准
备注
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用于规范治疗效果不佳的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短期治疗,单次住院支付 不超过3天。
ppt课件
8
新活素简明处方资料
【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商品名:新活素
【主要成分 】 重组人脑利钠肽0.5mg 【性 状】白色粉末或块状物
2017年7月13日,人社 部发〔2017〕54号文件。 36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 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
ppt课件
7
2017年7月13日,人社部发〔2017〕54号文件
新活素 XC心血管系统 XC01E其他心脏疾病用药 乙类 TX04 重组人脑利钠肽 注射剂 585元(0.5mg(500U)/瓶)
2016ESC急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
rhBNP 与心衰常规治疗药物(如:利尿剂) 联用,可显著缓解心衰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2014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
rhBNP 并非单纯的血管扩张剂,而是一种兼 具多重作用的药物,有一定的促进钠排泄和 利尿作用;还可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
2016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
【禁
忌】对重组人脑利钠肽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的患者和有心源性休克或收缩压<90mmHg的患者。
《新活素病例分享》课件
![《新活素病例分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832db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d.png)
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
安全性
新活素的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 较少,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 压、恶心、头痛等,但一般较轻 微,无需特殊处理。
有效性
新活素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 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能够快速改 善患者症状,降低死亡率,提高 患者生存质量。
02
病例选择与背景
病例来源与筛选标准
病例来源
本案例分享来自某大型三甲医院,病例筛选标准包括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 度、治疗过程等。
03
病例治疗过程与效果
新活素使用剂量与频次
总结词
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新活素的剂量和 频次会有所不同。
VS
详细描述
在使用新活素进行治疗时,医生会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剂 量的选择需要考虑患者的体重、病情严重 程度等因素,而频次则根据治疗的需要和 药物的半衰期来确定。通常,新活素的剂 量范围在2-4微克/千克/分钟,给药方式 可以是连续或间断输注。
建议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积极推广新活素等药物治疗,提 高治疗效果。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活素等药物治疗方法将不断完 善和优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05
参考文献与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3
作者1,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
作者3,书名,出版份。
总结词
新活素对于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具有 显著效果。
详细描述
新活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心血管药物,已被多 项临床研究证实能够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症 状和预后。通过使用新活素,患者的心率、 血压、呼吸等指标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心衰 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同时,新活素还 能够降低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对
新活素病例分享PPT
![新活素病例分享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4648aab4daa58da0114aef.png)
二者疾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原则不同。扩张型心肌病(扩张 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 心肌收缩期泵血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本型的特征为 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 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重点抗心衰治疗。
缺血性心肌病(ICM)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 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纤 维化,产生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临床综合征。1995年 WHO/ISFC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定义为: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伴 收缩功能损害,是由于心肌长期缺血引起的故其发病与冠心病有 着密切联系。重点是抗缺血、再血管化治疗。
4/5/2020
13
BNP值高者效果较好
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 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 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 况。BNP随心衰的严重程度增加。心衰 越重,BNP越高,症状越明显,使用新 活素治疗效果越好。
4/5/2020
ESC 2008 指南 –AHF NESIRITIDE
14
脑利钠肽的使用剂量 —负荷量:1.5ug-2.0ug/kg,1-3分钟泵注;维持量:0.0075-0.015ug/kg.min,维持24-
48小时泵注。 新活素0.5mg 加入 5%GS 或 0.9%NS 100ml,此时浓度为5μg/ml;先取10ml, 作为负荷剂量3-5min 缓慢静推; 把所剩90ml 用微量泵5-8ml/h 速度作为维持剂量持续静脉滴注。
系统的激活的反映 1.新活素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抑制作
用: (1) 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 (2) 抑制RAAS 的过度激活;
4/5/2020
6
新活素心内科幻灯片课件
![新活素心内科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9323f00c22590102029dc2.png)
2. Fonarow GC. Rev Cardiovasc Med. 2002;3(suppl 4):S18–
4
S27.
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时,利钠肽系统被“压倒”
过度舒张 代偿
心衰的标志就是 BNP绝对或相对不 足…
血
管
内皮素
过
醛固酮
度 收 缩
血管紧张素Ⅱ 肾上腺素
BNP
…恰如糖尿病是 一种胰岛素绝对或 相对不足的疾病
活性,因此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
R D M
I
S SS S
K
G
R G
L
G
H
F C
SS
C K
V
L RR
S
PKM
V
Q
G GS
11
新活素-药代动力学
• 起效时间 • 最大药效时间 • 生理半衰期t1/2
2-15 min 30 min 22 min
• 独特的代谢/排泄途径 – C型受体分解失活(血管内皮细胞) – 中性肽链内切酶 – 肾脏过滤清除(<2%)
胡大一,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 305-308.
牵头人
胡大一教授 葛均波教授 林曙光教授 李为民教授 赵水平教授 王建安教授 黄从新教授 浦晓东教授
14
IV期临床试验方案
组别
给药剂量
给药时间
试验组1 试验组2 试验组3 试验组4
0.01μg/kg/min 0.01μg/kg/min 0.015μg/kg/min 0.015μg/kg/min
2500
2013 ± 266
2000
BNP 浓度(pg/ml)
1500
中间 1000
《新活素病例分享》课件
![《新活素病例分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5410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f.png)
常。
不良反应与处理措施
低血压
01
部分患者在使用新活素后可能出现低血压反应,应注意监测并
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头痛
02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等不适症状,可适当休息或服用止痛
如皮疹、瘙痒等,应立即停止
使用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05
结论与展望
病例治疗总结
病例概述
使用频率。
治疗过程
经过常规治疗(利尿、强心等),症 状未能得到有效缓解,遂考虑使用新 活素。
治疗效果
在使用新活素后,张先生的呼吸困难 和下肢水肿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心 功能逐渐恢复。
03
新活素在病例中的应用
使用时机与剂量调整
使用时机
新活素主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在出现 心衰症状时应及时使用。
本病例分享了新活素在临床中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成功经验,通过详细记录患者病情、 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展示了新活素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优势。
治疗方案
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新活素,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成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
治疗效果
患者在使用新活素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缓解,且未出现明显不 良反应。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进一步研究新活素的作用机制,深入了解其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具体 作用原理。
开展更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以验证新活素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 效和安全性。
探索新活素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为 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THANKS
感谢观看
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
协同治疗
新活素可与其他抗心衰药物如利尿剂、ACE 抑制剂等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不良反应与处理措施
低血压
01
部分患者在使用新活素后可能出现低血压反应,应注意监测并
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头痛
02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等不适症状,可适当休息或服用止痛
如皮疹、瘙痒等,应立即停止
使用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05
结论与展望
病例治疗总结
病例概述
使用频率。
治疗过程
经过常规治疗(利尿、强心等),症 状未能得到有效缓解,遂考虑使用新 活素。
治疗效果
在使用新活素后,张先生的呼吸困难 和下肢水肿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心 功能逐渐恢复。
03
新活素在病例中的应用
使用时机与剂量调整
使用时机
新活素主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在出现 心衰症状时应及时使用。
本病例分享了新活素在临床中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成功经验,通过详细记录患者病情、 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展示了新活素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优势。
治疗方案
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新活素,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成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
治疗效果
患者在使用新活素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缓解,且未出现明显不 良反应。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进一步研究新活素的作用机制,深入了解其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具体 作用原理。
开展更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以验证新活素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 效和安全性。
探索新活素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为 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THANKS
感谢观看
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
协同治疗
新活素可与其他抗心衰药物如利尿剂、ACE 抑制剂等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新活素心内科PPT课件
![新活素心内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faffc4ba0d4a7302763a4d.png)
胡大一,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 305-308.
IV期临床参与单位
八个中心
北京中心(北京、山西、内蒙、新疆) 上海中心(上海、合肥) 广东中心(广东、广西、海南) 东北中心(黑龙江、吉林、辽宁) 湖南中心 浙江中心 湖北河南中心 福建中心
胡大一,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 305-308.
• 美国
– 2004年2月 美国临床治疗指导协会(ICSI) 急性心衰伴肺水肿诊断治疗指南
– 2004年5月 美国医师继续教育协会(CME-TODAY) 肺病专业协会推荐急性心衰一线治疗
– 2004年5月 美国联邦健康服务基金会(UHS) 急性心衰一线治疗药
– 2009年3月 美国ACC/AHA 收入心衰诊疗指南 推荐力度IIa类,C级 – 2013年4月 美国ACC/AHA 心衰诊疗指南
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年中国心衰诊疗指南
• 利尿剂反应不佳或利尿剂抵杭: • ①增加利尿剂剂量 • ②静脉推注联合持续静脉滴注 • ③ 2种及以上利尿剂联合使用 • ④应用增加肾血流的药物:小剂量多巴胺或rhBNP,改善利尿效果和肾
功能、提高肾灌注( Ⅱb类,B级)。 • ⑤纠正低氧,酸中毒,低钠、低钾等,尤其注意纠正低血容量。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洲
– 2005年2月 欧洲ESC急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 – 2005年5月 欧洲ESC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 – 2012年8月 欧洲ESC急、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 推荐力度Ⅱa类,B级
指南推荐:BNP/NT-proBNP用于心衰的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和指导 治疗
• 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NP的浓度<100 ng/L 或者NT-proBNP <300 ng/L为排除急性心衰的切点
IV期临床参与单位
八个中心
北京中心(北京、山西、内蒙、新疆) 上海中心(上海、合肥) 广东中心(广东、广西、海南) 东北中心(黑龙江、吉林、辽宁) 湖南中心 浙江中心 湖北河南中心 福建中心
胡大一,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4), 305-308.
• 美国
– 2004年2月 美国临床治疗指导协会(ICSI) 急性心衰伴肺水肿诊断治疗指南
– 2004年5月 美国医师继续教育协会(CME-TODAY) 肺病专业协会推荐急性心衰一线治疗
– 2004年5月 美国联邦健康服务基金会(UHS) 急性心衰一线治疗药
– 2009年3月 美国ACC/AHA 收入心衰诊疗指南 推荐力度IIa类,C级 – 2013年4月 美国ACC/AHA 心衰诊疗指南
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年中国心衰诊疗指南
• 利尿剂反应不佳或利尿剂抵杭: • ①增加利尿剂剂量 • ②静脉推注联合持续静脉滴注 • ③ 2种及以上利尿剂联合使用 • ④应用增加肾血流的药物:小剂量多巴胺或rhBNP,改善利尿效果和肾
功能、提高肾灌注( Ⅱb类,B级)。 • ⑤纠正低氧,酸中毒,低钠、低钾等,尤其注意纠正低血容量。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洲
– 2005年2月 欧洲ESC急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 – 2005年5月 欧洲ESC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 – 2012年8月 欧洲ESC急、慢性心衰诊断治疗指南 推荐力度Ⅱa类,B级
指南推荐:BNP/NT-proBNP用于心衰的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和指导 治疗
• 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NP的浓度<100 ng/L 或者NT-proBNP <300 ng/L为排除急性心衰的切点
新活素心衰治疗临床应用PPT课件
![新活素心衰治疗临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802253284ac850ac02423c.png)
基于临床循证,2018版指南取消了rhBNP三天的用药时长限制
第18页/共38页
rhBNP-给药方案及应用时机
• 给药方案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0》推荐: − 负荷剂量:,3-5分钟缓慢、匀速推注; − 维持剂量速率:075,一般3天,不超过7天。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推荐: − 负荷剂量:μg/kg,3-5分钟缓慢、匀速推注; − 维持剂量速率:1μg/kg/min,疗程一般3天。 • 给药:先予以负荷剂量,再使用维持剂量 • 为保证药物稳定性,建议每支新活素单独配制 • 早期、及时、适量应用
2018AHA《右心衰竭的评估和管理科学声明》
若SBP>120mmHg(任何EF),症状严重,考虑给予硝酸甘油或 rhBNP
第17页/共38页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2014 中国心衰指南
2018 中国心衰指南
萘西利肽(重组人BNP)(Ⅱa,B)
: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扩张静脉和动脉 (包括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前、后 负荷,故将其归类为血管扩张剂。实 际上该药并非单纯的血管扩张剂,而 是一种兼具多重作用的药物,有一定 的促进钠排泄和利尿作用;还可抑制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该药的应用可 以带来临床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善,推 荐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该药在急 性心衰患者中应用安全,但不改善预 后。应用方法:先给予负荷剂量1.5-2 μg/kg静脉缓慢推注,继以0.01 μg/kg/min静脉滴注;也可不用负荷 剂量而直接静脉滴注,疗程一般3d。
对冠脉循环阻力和心肌耗氧量作用(n=10)
冠脉循环阻力(mmHg ﹒min/mL)
心肌耗氧量(ml/g/min)
5.0
-23%
(P=0.019)
4.0 4.4±5.0
新活素在ICU应用科室例会PPT课件
![新活素在ICU应用科室例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3b3ecb14791711cd791703.png)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扩血管治疗
迅速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绝对值 (mm Hg)
30
28
26
24
†
*
22
*†
*†
*
20
18
–1
–4
*
–7
–10
对照组
硝酸甘油
PCWP变化值 (mm Hg)
*
脑利钠肽
BL 15 min 30 min
1h 2h 3h BL 15 min 30 min 1h 2h 3h
上,随机分配到各试验组的患者先分别给予负荷剂量(静脉推注3-5min),再以维持剂量持续给 药(持续静脉滴注24或48h)。
IV期临床--试验结果
2160例疗效评价
• 患者呼吸困难均显著改善(P<0.01) • 用药后,PCWP显著降低(P<0.05)
用药24hr 降低40.29%
用药30天后 +12.08%
PCWP:肺毛细血管楔压 *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与硝酸甘油组比较,P < 0.05
VMAC Investigators. JAMA. 2002;187:1531–1540.
迅速降低PAP和PVR
收缩期PAP变化 (mm Hg)
2
1
0
–1
–2
–3
–4
–5 *† *† –6
*†
*†
–7
–8
p值 < 0.001 < 0.001
VMAC试验-结 论
脑利钠肽缓解呼吸困难疗效与硝酸甘油相当,但起效速度更快 脑利钠肽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比硝酸甘油更迅速、更显著 低血压发生率与硝酸甘油相当,无硝酸甘油的其它不良反应(头痛)
迅速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绝对值 (mm Hg)
30
28
26
24
†
*
22
*†
*†
*
20
18
–1
–4
*
–7
–10
对照组
硝酸甘油
PCWP变化值 (mm Hg)
*
脑利钠肽
BL 15 min 30 min
1h 2h 3h BL 15 min 30 min 1h 2h 3h
上,随机分配到各试验组的患者先分别给予负荷剂量(静脉推注3-5min),再以维持剂量持续给 药(持续静脉滴注24或48h)。
IV期临床--试验结果
2160例疗效评价
• 患者呼吸困难均显著改善(P<0.01) • 用药后,PCWP显著降低(P<0.05)
用药24hr 降低40.29%
用药30天后 +12.08%
PCWP:肺毛细血管楔压 *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与硝酸甘油组比较,P < 0.05
VMAC Investigators. JAMA. 2002;187:1531–1540.
迅速降低PAP和PVR
收缩期PAP变化 (mm Hg)
2
1
0
–1
–2
–3
–4
–5 *† *† –6
*†
*†
–7
–8
p值 < 0.001 < 0.001
VMAC试验-结 论
脑利钠肽缓解呼吸困难疗效与硝酸甘油相当,但起效速度更快 脑利钠肽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比硝酸甘油更迅速、更显著 低血压发生率与硝酸甘油相当,无硝酸甘油的其它不良反应(头痛)
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急性心肌梗死应用 ppt课件
![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急性心肌梗死应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77b7d1c8d376eeaeaa316b.png)
使用造影剂后24-72小时内发生,多数情况下5-7天后SCr达到高峰,7-10天内
恢复正常
Morcos SK. Clin Radiol. 2004;59:381-389 ppt课件
20
造影剂毒性反应的重叠:更不利于心梗患者的治疗
过敏反应: 丘疹 瘙痒 支气管痉挛 类过敏反应
肾脏毒性
心血管反应:(直接和间接) 心肌电生理 心动过缓:窦性和或房室传导 阻滞 心动过速:窦性或室性 室颤 血流动力学 低血压 高血压 增高左室充盈压
PROACTION试验
急诊早期应用脑利钠肽可以显著降低心衰患者30天内再住院率,可以显著降低心 衰患者30天内总住院天数以及再住院天数。 急诊应用脑利钠肽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Vol. 29, No.
•
•
3, pp. 243–252, 2005
新活素-减少再灌注相关作用机制
氧化应激水平降低,自由基对心肌损伤降低
抑制mPTP开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
脑 利 钠 肽
Capase-3β,BaxPro,丙二醛(MDA) 、髓过氧化物氧化酶(MPO) Bcl-2表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升高 稳定细胞骨架微管成分来维持线粒体形态结构动力 GSK-3β磷酸化
支传导阻滞,大面积梗死(前壁心梗、下壁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
急性期的其他治疗药物
抗心肌缺血和止痛药: 阿片类、硝酸酯类 其他常规用药: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他汀类药物
ppt课件 7
抗栓和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肝素类、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
新活素简介
新活素讲PPT课件(干货分享)
![新活素讲PPT课件(干货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266d3662c77da26924c5b08d.png)
用药24hr -40.29%
用药5-7天 +76.59%
用药30天后 +12.08%
LVEF 24小时尿量 NT-proBNP
25
方案 回顾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和安全性 的全国多中心注册研究
26
观察 流程图
给药后30min入院 给药前 72h
入选 0
评估临床状况 明确诊断 符合入选条件 无排除标准
结 论
1. 临床应用新活素能显著降低NT-proBNP水 平,显著增加尿量
2. 临床应用新活素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3. 临床事件发生率低于IV期临床,足疗程 使用患者获益更多 33
奈西利肽指南推荐
权威指南 推荐
1
2012ESC急慢性心 衰诊断治疗指南推
rhBNP与心衰常规治疗药物如利尿剂联用,可显 著缓解心衰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 每周滴注一次,滴注12周 ,后续4周随访期。
19
BNP在心衰中的临床应用 FUSION试验-有效性分析
第12周治疗结束时临床评价-全部心衰患者
项目
非住院患者生存 率
患者死亡率
标准治疗 (n=69)
29 (42%) 7 (10%)
Nesiritide 0.005 (n=72)
39 (54%)
6 (8%)
(门诊观察+住院)
ADHF受试者 治疗时间≥12小时 (n=237) 标准治疗+安慰剂
(n=117)
64例住院
45%症状缓解 回家
(n=53) 急诊室/观察室
15例出院后30天再次住院 住院时间8.3天
(门诊观察+住院)
49例病情稳定出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的激活的反映 1.新活素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抑制作
用: (1) 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 (2) 抑制RAAS 的过度激活;
.
6
2 .利尿作用, 能够提高肾脏的滤过率,利钠排尿,对K+及Cr无影响 (1) 能 扩张肾脏入球小动脉,收缩出球小动脉,流体静力学
压力增加; (2) 肾小球、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集合管而增加尿量
✓ 患者症状完全缓解病情稳定,BNP 4630 pg/ml;Cr 97umol/L;UA 512umol/L 。
✓ 超声提示:左房内径5.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7.9,二尖瓣返流明显 减少,EF改善为36%。
.
5 为什么用心活素能迅速改善症状
BNP 水平升高仅仅是心衰的一个反应, 也是肾素-血管紧张素以及交感神经
ECG: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UCG:左房内径5.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8.3,室壁变薄,左室前壁、 心尖部运动减弱,二尖瓣中量返流,EF 27% 。
.
4
患者入院后予强心、利尿、扩血管三联疗法症状略改善症状.但夜 间仍有阵发性呼吸困难,泵入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0.5mg(1支) /周/次,连续使用4周。具体用法:新活素0.5mg 加入 5%GS 或 0.9%NS 100ml,此时浓度为5μg/ml;按0.0075μg/kg.min剂量持 续静脉滴注。
患者虽然在医院存活, 但其根本的病因或病程并没有控制, 也就是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以及心脏重塑
.
9
新活素抗心脏重塑的作用 (1)直接作用心肌细胞,延缓心肌细胞的肥厚增生
和间质的纤维化,改善心脏的微环境稳态; (2)多环节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
.
10
使用心得
1.早期、及时、适量使用
2.扩张型心肌病效果优于其他疾病导致 的心力衰竭
典 型 病
.
2
慢性心功能不全
✓ 邬某,男性,52岁。因“劳力性心悸、气短3年,加重伴呼吸困难 7天”入院。3年前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因心衰加重反复住院治 疗。
✓ 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 ✓ 家族史:1姐和1侄子患扩张型心肌病。
.
3
入院查体:端坐呼吸,双肺湿罗音明显。 检查:BNP 7568 pg/ml;Cr 135umol/L;UA 658umol/L
48小时泵注。 新活素0.5mg 加入 5%GS 或 0.9%NS 100ml,此时浓度为5μg/ml;先取10ml, 作为负荷剂量3-5min 缓慢静推; 把所剩90ml 用微量泵5-8ml/h 速度作为维持剂量持续静脉滴注。
.
15
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
缺血性心肌病(ICM)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 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纤 维化,产生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临床综合征。1995年 WHO/ISFC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定义为: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伴 收缩功能损害,是由于心肌长期缺血引起的故其发病与冠心病有 着密切联系。重点是抗缺血、再血管化治疗。
.
13
BNP值高者效果较好
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 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 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 况。BNP随心衰的严重程度增加。心衰 越重,BNP越高,症状越明显,使用新 活素治疗效果越好。
.
ESC 2008 指南 –AHF NESIRITIDE
14
脑利钠肽的使用剂量 —负荷量:1.5ug-2.0ug/kg,1-3分钟泵注;维持量:0.0075-0.015ug/kg.min,维持24-
和减少水、Na+的重吸收而起到利尿作用 利尿剂分别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均会
有导致电解质的紊乱的可能。
.
(3)均衡扩张血管(动脉和静脉血管)
7
BNP与A受体结合后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C,引起cGMP浓度的升高, 而体内A受体的数量有限,因此,BNP的扩管作用更加均衡,不易 出现过度的扩管作用而产生的副作用。
硝酸酯类在平滑肌细胞能与硝酸酯受体结合,并被硝酸酯受体的巯 基还原成NO或-SNO(亚硝巯基),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引起 cGMP升高,产生扩血管效应。)其耐受性的发生可能与“硝酸 酯受体”中的巯基被耗竭有关
.
8
三联疗法虽然可以短期改善症状,但心衰进程仍在继续,神经- 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和心脏重塑仍然存在。所以三联疗法并没有从 根本上延缓心衰进程,。
3.BNP值高者效果较好
.
11
早期、及时、适量使用
新活素在疾病发作时早期、及时、适量使用。如果在其他药物治疗效 果不好时,用新活素也会有好的效果,但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如果尽早使用效果会更好。
克服误区,不要最后应用
.
12
扩张型心肌病效果优于缺血性心肌
病导致的心力衰竭
二者疾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原则不同。扩张型心肌病(扩张 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 心肌收缩期泵血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本型的特征为 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 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重点抗心衰治疗。
用: (1) 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 (2) 抑制RAAS 的过度激活;
.
6
2 .利尿作用, 能够提高肾脏的滤过率,利钠排尿,对K+及Cr无影响 (1) 能 扩张肾脏入球小动脉,收缩出球小动脉,流体静力学
压力增加; (2) 肾小球、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集合管而增加尿量
✓ 患者症状完全缓解病情稳定,BNP 4630 pg/ml;Cr 97umol/L;UA 512umol/L 。
✓ 超声提示:左房内径5.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7.9,二尖瓣返流明显 减少,EF改善为36%。
.
5 为什么用心活素能迅速改善症状
BNP 水平升高仅仅是心衰的一个反应, 也是肾素-血管紧张素以及交感神经
ECG: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UCG:左房内径5.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8.3,室壁变薄,左室前壁、 心尖部运动减弱,二尖瓣中量返流,EF 27% 。
.
4
患者入院后予强心、利尿、扩血管三联疗法症状略改善症状.但夜 间仍有阵发性呼吸困难,泵入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0.5mg(1支) /周/次,连续使用4周。具体用法:新活素0.5mg 加入 5%GS 或 0.9%NS 100ml,此时浓度为5μg/ml;按0.0075μg/kg.min剂量持 续静脉滴注。
患者虽然在医院存活, 但其根本的病因或病程并没有控制, 也就是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以及心脏重塑
.
9
新活素抗心脏重塑的作用 (1)直接作用心肌细胞,延缓心肌细胞的肥厚增生
和间质的纤维化,改善心脏的微环境稳态; (2)多环节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
.
10
使用心得
1.早期、及时、适量使用
2.扩张型心肌病效果优于其他疾病导致 的心力衰竭
典 型 病
.
2
慢性心功能不全
✓ 邬某,男性,52岁。因“劳力性心悸、气短3年,加重伴呼吸困难 7天”入院。3年前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因心衰加重反复住院治 疗。
✓ 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 ✓ 家族史:1姐和1侄子患扩张型心肌病。
.
3
入院查体:端坐呼吸,双肺湿罗音明显。 检查:BNP 7568 pg/ml;Cr 135umol/L;UA 658umol/L
48小时泵注。 新活素0.5mg 加入 5%GS 或 0.9%NS 100ml,此时浓度为5μg/ml;先取10ml, 作为负荷剂量3-5min 缓慢静推; 把所剩90ml 用微量泵5-8ml/h 速度作为维持剂量持续静脉滴注。
.
15
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
缺血性心肌病(ICM)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 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纤 维化,产生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临床综合征。1995年 WHO/ISFC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定义为: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伴 收缩功能损害,是由于心肌长期缺血引起的故其发病与冠心病有 着密切联系。重点是抗缺血、再血管化治疗。
.
13
BNP值高者效果较好
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 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 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 况。BNP随心衰的严重程度增加。心衰 越重,BNP越高,症状越明显,使用新 活素治疗效果越好。
.
ESC 2008 指南 –AHF NESIRITIDE
14
脑利钠肽的使用剂量 —负荷量:1.5ug-2.0ug/kg,1-3分钟泵注;维持量:0.0075-0.015ug/kg.min,维持24-
和减少水、Na+的重吸收而起到利尿作用 利尿剂分别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均会
有导致电解质的紊乱的可能。
.
(3)均衡扩张血管(动脉和静脉血管)
7
BNP与A受体结合后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C,引起cGMP浓度的升高, 而体内A受体的数量有限,因此,BNP的扩管作用更加均衡,不易 出现过度的扩管作用而产生的副作用。
硝酸酯类在平滑肌细胞能与硝酸酯受体结合,并被硝酸酯受体的巯 基还原成NO或-SNO(亚硝巯基),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引起 cGMP升高,产生扩血管效应。)其耐受性的发生可能与“硝酸 酯受体”中的巯基被耗竭有关
.
8
三联疗法虽然可以短期改善症状,但心衰进程仍在继续,神经- 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和心脏重塑仍然存在。所以三联疗法并没有从 根本上延缓心衰进程,。
3.BNP值高者效果较好
.
11
早期、及时、适量使用
新活素在疾病发作时早期、及时、适量使用。如果在其他药物治疗效 果不好时,用新活素也会有好的效果,但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如果尽早使用效果会更好。
克服误区,不要最后应用
.
12
扩张型心肌病效果优于缺血性心肌
病导致的心力衰竭
二者疾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原则不同。扩张型心肌病(扩张 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 心肌收缩期泵血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本型的特征为 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 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重点抗心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