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艺术欣赏京剧赏析
将进酒京剧版赏析

将进酒京剧版赏析《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豪放派”诗歌的典范。
京剧版《将进酒》是根据这首诗创作的一部京剧剧目,通过京剧的表演形式,展现了诗中豪放、奔放、激情四溢的氛围。
1. 唱腔特点:京剧版《将进酒》的唱腔以京胡为主,辅以二胡、笛子等乐器,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唱腔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在京剧中,唱腔的运用非常重要,它能够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在《将进酒》中,演员通过不同的唱腔技巧,如高亢激昂、低沉婉转等,展现了诗中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2. 表演艺术:京剧版《将进酒》的表演艺术丰富多样,包括身段、手势、眼神、步法等方面。
演员通过这些表演手法,将诗中的情感和意境生动地呈现出来。
例如,在诗中描述李白与友人畅饮的场景时,演员通过大幅度的身段动作和眼神交流,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友情的珍视。
此外,演员还通过模仿古代饮酒礼仪,如行酒令、敬酒等,增强了舞台的真实感和观赏性。
3. 人物塑造:京剧版《将进酒》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明。
李白作为主要角色,既展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又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其他角色如友人、仆人等,也各具特色,为剧情增色不少。
通过对人物的刻画,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诗中的主题思想。
4. 舞台布景:京剧版《将进酒》的舞台布景简洁大方,以古代宴会场景为主。
通过背景的变化,如山水画卷、宫殿等,展现了诗中的意境。
同时,舞台上的道具和服饰也力求还原古代的风格,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总之,京剧版《将进酒》是一部成功的改编作品,它将古典诗词与京剧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中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通过欣赏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京剧《穆桂英挂帅》审美赏析

京剧《穆桂英挂帅》审美赏析《穆桂英挂帅》是中国传统戏曲和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可谓家喻户晓。
本剧以元末明初的历史传说为背景,描述了穆桂英在经历了生活中的坎坷,最终为守卫襄阳而牺牲的充满英雄气概的故事,彰显出可贵的“家国情怀”,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好汉意识。
一般认为,《穆桂英挂帅》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传统戏曲。
它既具有良好的审美标准,又具有深刻的历史深度和文学深度。
首先,在审美标准方面,《穆桂英挂帅》融合了民间传统和官方文化,融入了大量的民间习俗和官方礼仪,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融合为一体,以更加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剧中的舞蹈、歌曲、服装、道具以及影像语言等艺术手段,都有助于强调了剧中的审美风格。
其次,在审美上,《穆桂英挂帅》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深刻揭示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家国情怀”的博大精深,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激发其审美情趣。
《穆桂英挂帅》的历史深度也同样出众。
剧中所描述的历史期段,不仅是挖掘历史真实和研究历史变迁,更是深刻反映当时历史深层次的文化景观。
它以生动的情节逐步展现出穆桂英挂帅的故事,进一步阐明了古代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充分展现出古代的传统文化精髓。
此外,《穆桂英挂帅》的文学深度也颇为优秀。
剧中的语言表达,利用传统文学艺术思维,结合歌舞文学重铸元末明初时期政治文化的历史风格,突出了这一时段古典文学的特点,并在描述穆桂英挂帅时,用幽默语言增添了更多的情节色彩,使故事表达更加活泼跳跃,令人耳目一新。
综上所述,以《穆桂英挂帅》为标题的文章的审美赏析可见,这部传统戏曲不仅有着良好的审美标准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更具有极高的文学深度,使观众不仅有机会得以深入观赏古典文学的经典,更有机会洞穿历史背景,体悟“家国情怀”。
为了让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可持续发展,受众们应该继续努力培养和鞭策自己的文化修养,更好地欣赏和审视这一优秀的传统戏曲艺术作品。
京剧艺术赏析

目录1京剧服装起源---------------------------------------------------------------------------------------------------- 3 2京剧服装分类---------------------------------------------------------------------------------------------------- 32.1大衣-------------------------------------------------------------------------------------------------------- 32。
1。
1大衣简介 ------------------------------------------------------------------------------------ 32.1.2范围作用----------------------------------------------------------------------------------------- 32.1.3大衣特点----------------------------------------------------------------------------------------- 42。
2二衣 ----------------------------------------------------------------------------------------------------- 4 2。
2。
1二衣简介 ------------------------------------------------------------------------------------ 42.2.2范围作用----------------------------------------------------------------------------------------- 42。
京剧锁麟囊赏析

京剧锁麟囊赏析《锁麟囊》是一部经典的京剧剧目,它的剧情、唱腔、表演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以下是对《锁麟囊》的赏析:1. 剧情紧凑,情节曲折:《锁麟囊》的剧情非常紧凑,情节跌宕起伏,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该剧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女子薛湘灵,在婚期前夕,因一场大雨,在朱家花园中避雨,巧遇富家公子赵禄寒。
两人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结缘,最终定情。
然而,薛湘灵因误以为赵禄寒已经去世,被迫嫁给了他人。
后来,她得知赵禄寒未死,便带着自己的嫁妆——锁麟囊,去找他。
在路上,她遇到了赵禄寒的好友周大器,被其误认为是相貌相似的女子,最终得以与赵禄寒重逢。
整个剧情紧凑有力,情节发展合理且引人入胜。
2. 唱腔优美,表演细腻:《锁麟囊》的唱腔非常优美,演员的表演也非常细腻。
该剧的唱腔融合了京剧的传统元素和现代音乐元素,既有韵味又富有时代感。
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到位,将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3. 舞台布景华丽,服装精美:《锁麟囊》的舞台布景非常华丽,服装也很精美。
剧中的场景布置和服装都非常考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审美取向。
这些精美的布景和服装也为演员的表演增色不少。
4. 寓教于乐,传递正能量:《锁麟囊》的故事主题是善良和爱情的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保持善良和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
这种正能量的主题也是《锁麟囊》深受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锁麟囊》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京剧剧目,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通过欣赏《锁麟囊》,观众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感受到善良和爱情的力量,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京剧欣赏浅议

陈伟
江苏省演艺集团 南京 2 1 0 0 0 2
要求 , 在一定的范 围以内 , 集 中地学 习 、 掌握演 唱和表演 的特 点; 对于观众来说 , 熟悉这些行当以后就能够 区别这些行 当的 特点 征。 武生是擅长武艺的角色。 老生又 叫须生 , 或胡子生 , 还 有一个名称 叫正生 , 表示严肃端庄的意思 。 老生主要 扮演 中年 以上 的男性角色 , 唱和念 白都是本嗓。 小生是 比较年轻 的男性 角色 。 特点是不戴胡子 , 扮相一般都是 比较清秀 、 英 俊。 在表演 上最大 的特点是唱和念都是 真假声互相结合 。青衣在旦行里 种, 但我 们身在现代都 市的孩子 , 对 于京剧 总是 陌生的 , 既 感 占着 最主要的位置 , 青衣扮演 的一般都 是端 庄 、 严肃、 正派 的 觉不到 心灵上 的享受, 也没有感官上的享受 , 更谈 不上理论的 人物 ,大多数是贤妻 良母 ,或者 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 的人 认识 。所 以作 为一个 中国人 , 学会 欣赏京剧是非 常重要 的。 物 。年龄一般都是 由青 年到中年 , 青衣 的表演 以唱工为 主 , 动 关键词 : 京剧 欣 赏 作幅度 比较小 , 行动 比较稳重 。 花旦 可以分为 闺门旦 、 玩门 旦、 泼辣旦 、 刺杀旦 。 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 的角色 , 老旦的表演 名家赏析 特点 , 就是唱、 念都用本嗓, 用真嗓, 但不像老生那样平直、 刚 中 国的“ 四大名 旦” , 梅兰芳 、 程砚秋 、 尚小 云 、 苟慧生 , 各 劲 , 而应该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 武旦是表演一些精通武艺的 有各的特色 。 特别是梅兰芳老师 , 功底深厚 、 嗓音圆润 、 扮相秀 女性角色 , 也可 以分成两大类。净行是一个学术名词 , 俗称花 美, 1 9 1 5年 , 梅先 生 大量排 演新 剧 目, 在京 剧唱腔 、 念 白、 舞 脸 , 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 , ” 净” 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 蹈、 音乐、 服装上均进行 了独树一 帜的艺术创新 , 被称 为梅派 人物类型 , 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 。 ” 净” 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 大师。 梅兰芳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 了国外人士的重视 , 曾 彩和图案勾勒脸谱 , 所 以又俗称 ” 大花脸” 。 于1 9 4 9年前先后赴 日本 、 美 国、 苏联等地演 出, 并荣获美 国波 而对 于流派 , 细分起来 , 京剧 的流派足有 十几甚至几 十 摩那 学院和南加州 大学 的荣誉文学博 士学 位。更令人钦佩 的 种 , 梅、 程、 余、 杨不一而足 , 每个流派又各有千秋 , 组成 了京 剧 是梅 先生 还是一位伟大 的爱 国主义者 , 抗战期间他蓄须 明志 , 艺术 的大 观园。 而各流派又有着 自己的代 表人物和继承人 , 比 拒绝 演出 , 全靠写字卖画为生 。 解放后先后担任 了中国京剧院 如谭鑫培 、 盖叫天 、 叶盛兰等等 , 要是放到现在那 可都是大 艺 院长 、 中国戏 曲研究 院院长 、 中 国文学艺 术界联合会 副主席 、 术家, 他 们不仅传承 了精髓 , 更将京剧艺术 发扬光大 , 甚至走 走向世界 。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 。从他那里我们学到更多 的是 京剧 出国门, 艺术家对待艺术 、 对待人 生的态度 。 四、 服装扮相赏析 二、 名段欣 赏 虽然现代服装的流行元素千变万化 ,但是京剧 的服装依 京剧 即为 “ 剧” 的一种 , 便赋予 了它鲜 明的故事性 。 京 剧较 旧是丰富多彩“ 蟒、 靠、 褶、 帔、 衣” , 合适 的人穿对应 的衣 服 , 绝 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 的军事 、 政治 和宫廷斗 争 , 故事 大多源于 对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形象 、 身份地位。 其服饰上复杂多样 的纹 小说 和历 史演义 , 比如大 家所熟知 的“ 徐策跑 城” “ 霸王别 姬” 饰与 图案 , 比如武将用 的麒麟虎豹 、 文臣用的仙鹤 、 孑 L 雀, 富人 “ 智取威虎 山” “ 贵妃醉酒 ” 等等 , 都是依据历史事 实改编而成。 用 的飞鸟花卉 , 以及精致 的面料 、 手工与刺绣 , 每一件 服装配 京剧 中的经典形象宣传 了中国古代社会所宣扬 的价值取 向和 饰都可以称之为艺术 品。 还有京剧中的脸谱 , 神仙脸 、 花脸 、 英 伦理道德 : 花木兰 的孝亲爱 国, 穆桂英 、 余太君 的委曲求全 、 胸 雄脸 、 六分脸 , 光 是京剧舞 台上那一张张像画作一般精妙绝伦 怀大局 , 诸葛亮 的鞠躬尽瘁 , 红娘 的热情助人 ; 精忠报 国 的文 的脸谱就足以让 我们感 叹伟大祖先的卓绝智慧 。 天祥 、 岳飞 . 冈 0 正不阿的海瑞 、 包拯 ; 义 薄云天的秦琼 、 关公 ; 舍 我们若是喜欢上京剧 了,也就会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 己为人 的程 婴 、 徐 策等等 , 同时 , 也揭露 了很 多的社会 黑暗现 化了。无关某些m 旧情结“ 或者 ” 附庸风雅” , 京剧给我们的生 象。 正 因为如此 , 京 剧的故事性也 为它提供 了很大 的观赏性和 活融入 一些传统文化 的元素 ,伴随着那些涂着 油彩的生动形 娱乐 性 , 可 以受到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然而就如所有 的学 象 、 优美动听 的唱 腔 , 无不妙 趣横 生 、 百 听不厌 、 百看 不倦 , 欣 问一般 , 外行看热 闹 、 内行 看门道 , 对于京剧 , 只有 认识它 、 了 赏之余 接受 品德教育 、 感受艺术之美 , 潜移 默化地 帮助 我们 学 解它 , 才能意识到它的美。 会欣 赏传统艺术 。 京剧是整个 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有许 千百年来 ,京剧起到 了普及 中华文化 的教科 书的作用 。 许 多多文学 、 历史 、 伦理知识包含其 中, 可谓 是海纳百川 。 可 是 在不 能普及教育 的中国社会 中, 戏曲艺术以浅显通俗 , 形象机 在 日益 西化 的今天 , 人们在传统文化的互动上却 日益减少 , 传 趣, 寓教于乐 , 深入人心 的形式发挥普及历史文化 的作用 。帝 统戏 曲 日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 的主流地位 ,并呈急剧 消 王将相 , 才子佳人 , 忠 臣义士 , 满汉蛮夷 , 强盗侠客 , 贩夫走卒 , 失 和边缘化 的状态 ,青年学生对文学艺术理解和欣赏 的能力 舞 台上 的众生相形象 的传播着希冀社会和谐与平等 的追求 和 还亟待提升 。 我希望社会 、 学校能提供更多的平台让我们走进 理想 。 艺术 的典 型已经成为社会生活 中的典型 , 发挥 了巨大的 京剧 、 熟悉京剧 、 热爱京剧 。以促进我们对祖 国传统文化的 了 教化作用 。“ 舞台方寸悬 明镜 , 优 孟衣冠启后人” , “ 学君臣 , 学 解和认识 , 也更有利于 中华 民族文化 的传承与发展 。 希望越来 父子 , 学夫妻 , 学朋 友 , 汇千古忠孝节义 , 重重 搬演 , 漫道逢场 越多 的朋友关注京剧 , 热爱 国粹 ! 作戏 ; 或 富贵 , 或贫贱 , 或喜怒 , 或哀乐 , 将一时悲欢 离合 , 细细 作者简介 : 陈伟 , 男。 江苏省演 艺集 团京剧 院武生演员 。 国 看来 管叫拍惊 奇” , 将儒 、 释、 道各 家思想哲 学在 京剧 中融为一 家三级演员。 体。 三、 行当流派赏析 戏 曲划分行 当以后 , 对 于演 员来说 , 可 以按照行 当特 点的
艺术欣赏赏析中国传统戏曲

艺术欣赏赏析中国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剧种、表演形式和受众体验三个方面进行艺术欣赏赏析。
一、剧种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戏曲包括京剧、豫剧、评剧、黄梅戏等多种剧种。
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剧情特点。
以京剧为例,其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演形式,强调歌唱与身段的配合。
而豫剧则以快板为主,趣味性和活泼性更强。
评剧则注重演员的念白表演,展现出幽默风趣的口才艺术。
黄梅戏则以其细腻的唱腔和委婉的唱腔而闻名。
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使观众能够欣赏到不同风格的表演。
二、表演形式的魅力中国传统戏曲注重角色扮演,演员通过化妆、服饰和动作等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演员的表演技巧和功底决定了角色的形象和情感表达。
他们通过舞台表演,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戏曲表演中,舞台化妆和服饰的精细程度令人惊叹,能够将观众带入戏剧的虚拟世界中。
同时,戏曲表演中丰富多样的动作和身段也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冲击,增加了观赏的乐趣。
三、受众体验的综合互动中国传统戏曲在表演形式中强调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与现代戏剧有很大的区别。
观众可以通过鼓掌、喝彩等方式与演员进行互动,甚至通过应和的方式参与到演出中。
这种互动能够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与沉浸感,使其更好地理解剧情和情感表达。
同时,观众的赞赏和反馈也对演员的表演有着积极的影响,激励演员们更加投入地表演。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通过其剧种的多样性、表演形式的魅力和受众体验的综合互动,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欣赏。
通过欣赏赏析中国传统戏曲,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独特之处,并从中汲取艺术的启示与享受。
戏曲之美——传统艺术的欣赏与研究

戏曲之美——传统艺术的欣赏与研究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至今,戏曲一直都是人民群众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戏曲表演中的各种音乐、舞蹈、表演形式,无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邃与多样性,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标志。
戏曲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历史长河中,戏曲逐渐成为百姓文化的主要载体,为普及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唐朝初期的“少壮派”到元明清的“南北曲派”,再到如今的“沪派”、“京剧”等不同流派,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特点,使得戏曲文化得以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土壤中繁荣发展。
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一道巨大的文化工程,其中包含艺术、音乐、历史、人文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传统艺术。
对于戏曲文化而言,我们可以多方面地进行欣赏和研究。
首先,了解戏曲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戏曲既是文学形式,同时也是舞台表演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研究资料,了解它的演变历程和文化内涵,感受其艺术美学。
例如,黄梅戏的旋律轻盈婉转,体现了温婉恬静的湖南女性性格和文化特点;评剧的表演风格庄重、文雅,体现了北方官话音的优美婉转;京剧则通过唱念做打来表现艺术之美,表演形式更为繁琐和复杂。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要真正欣赏戏曲的艺术美学,需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积淀。
其次,可以参加戏曲表演活动和学习班,深入了解表演技巧和艺术特点。
在中国各大城市,都有不同流派的戏曲表演和培训机构。
通过参加表演活动和培训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不同流派戏曲的表演技巧、唱腔、舞蹈和剪纸等手艺。
例如,学习京剧唱腔需要注意气息、音调和音量控制,同时还需要学习舞蹈动作和配合;学习黄梅戏需要有一定的歌唱基础,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方言和民俗文化等。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和魄力。
此外,对于想要研究戏曲历史和学术特点的人,还可以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
京剧的文学价值

京剧的文学价值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国粹之一。
它融汇了音乐、舞蹈、武术和戏曲表演艺术等多种元素,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达,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旨在探讨京剧的文学价值,阐述其在传承中华文化、塑造人物形象以及传达思想意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京剧以其曲艺唱腔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闻名于世。
首先,京剧以其独特而精妙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歌唱、念白、对白等形式,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演员们通过独特的腔调和音调,将剧本中的文字变成动听的旋律,使观众不仅能听到故事的发展,更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冲突和角色心理的变化。
京剧的唱腔技巧要求演员既要掌握曲调的变化,又要准确传达剧中人物的感情,这使得京剧在艺术表现力上具备了极高的水平。
其次,京剧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力。
京剧的演员们通过化妆、表演技巧和身段语言等形式,使得角色形象栩栩如生。
彩绘的脸谱,严谨的动作和特别设计的服饰等元素,构成了鲜明的角色形象,使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对剧中的角色有了生动的印象。
京剧的演员们通过他们的表演技巧,能够将人物的个性、荣辱得失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情感上产生共鸣。
此外,京剧具有传递思想意义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剧目中,京剧深入探讨了人类生活的哲学问题,体现了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思考。
例如,经典的《白毛女》以贫下中农的苦难为背景,通过对劳动人民的生活困境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揭示,传递了热爱祖国、呼吁社会公正的思想。
京剧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戏剧的冲突、对对立面的对比和人物之间的争斗,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反思自身的人生和价值观。
总之,京剧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达,展现了绚烂的文学价值。
它在传承中华文化、塑造人物形象和传达思想意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珍视和推广京剧这一宝贵的艺术遗产,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了解和热爱京剧,从中汲取艺术的灵感和智慧。
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京剧的保护力度,确保其得到传承和发展,以便更好地传递中华文化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徽班和以后陆续进京的 徽班,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 卓越的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 [1]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 脱颖而出,与豫剧、越剧同为 中国戏曲三鼎甲:(京剧为榜 首)。[1]京剧形成后在清朝 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 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 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 视为中国国粹。 京剧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 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 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 族戏曲的代表。
贺永华饰座山雕、 孙正阳饰栾平、
京剧不仅是美的享受,其实还可以学习到许多的传 统文化知识,甚至是传统伦理道德。光从京剧脸谱上 来看,黑代表刚直,不正是包拯的典故吗?而白脸代 表奸谄,蓝脸代表贫贱,都各有各的来历。而服饰的 类型、颜色等,也可从中体会封建时代的等级森严。 道具等等也是有某种象征或是缘故的,这中间蕴藏的 知识,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吸收。而剧情也可反映历 史,情节更能体现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欣赏京剧, 可不仅是历史知识教育,其实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听 老师说起《春闺梦》是程砚秋为反对内战而作,我们 为戏剧大师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动之余,更能感受到句 句唱词都是对战争的控诉与痛斥。一句话,京剧放映 的,就是整一个中国最美的部分!
故事说的是:1946年冬,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取得辉煌胜 利,为落实毛主席“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指示,某部团参 谋长少剑波率一支追剿队进入深山,以便消灭逃进威虎山的 座山雕土匪武装。少剑波派侦察排长杨子荣改扮土匪,打入 威虎山。自己则率领追剿队进驻夹皮沟,发动群众恢复生产, 组织民兵。 杨子荣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多次战胜凶恶狡猾的座山 雕的盘问与试探,取得了座山雕等人的信任,被封为威虎山 老九。他利用“九爷”的身份,以“练兵”为名,送出情报。 当追剿队得到情报整装待发时,被我方逮捕的土匪栾平 在被押送途中逃到威虎山,给杨子荣造成了严重威胁。但杨 子荣临危不惧,机智沉着,抓住栾平的弱点主动进攻,最后 亲手处死栾平。借为座山雕祝寿之机,杨子荣将全部匪徒集 中在威虎厅用酒灌醉,追剿队和民兵及时赶到,与杨子荣里 应外合,彻底消灭了这股顽匪。
台古生人 上今旦生 与悲净如 君欢丑戏 说多全世 明少去如 白事来台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 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 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 内阁程克四大金刚。以京剧四 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指的是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 慧生。另有越剧四大名旦、豫 剧四大名旦、评剧四大名旦、 话剧四大名旦、秦腔四大名旦、 电影四大名旦、连环画“四大 名旦”等。
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 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中的“智取威虎 山”故事,并参照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 作的同名话剧,1958年上海京剧院创作演 出,同年8月首演于南京中华剧场,编剧陶 雄、李桐森、黄正勤、曹寿春、申阳生(执 笔),首演演员:李仲林饰杨子荣、纪玉良 饰少剑波、王正屏饰李勇奇、贺水华饰坐 山雕。1967年还据此创作了交响乐版的 《智取威虎山》。另外,北京京剧团创作 了另一个版本的《智擒惯匪座山雕》。 《智取威虎山》已成为红色经典京剧,并 被列为“八个样板戏”之一
这一带常有匪出没往返 只盼深山出太阳 管叫山河换新装 誓把反动派一扫光 把剥削根子全拔掉 共产党员 迎来春色换人间 甘洒热血写春秋 这些兵急人难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 春雷一声天地动 胸有朝阳 等到那百鸡宴痛歼顽匪凯 歌扬 坚决要求上战场 心潮难平 飞速前进 除夕夜
197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谢铁骊, 主演:童祥苓饰杨子荣、 沈金波饰少剑波、
京剧行当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 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 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 “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 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 生、娃娃生。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 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揺旦)、刀马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 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 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 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功 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 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文学艺术与欣赏
京剧又称京戏,在台湾 又称平剧、国剧,是中国 戏曲曲种之一。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 曲剧种之最,至今已有200 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 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 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 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 徽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 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 徽“三庆班”,随后又有 “四喜”、“和春”、 “春台”诸班,史称“四大 徽班”(四大徽班从扬州 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