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教案- 自然灾害与我们得奖
课题:湘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材:湘教版教学对象:高二课时:1课时提供者:周励单位: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课标解读【内容分析】本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四章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应对方法两部分。
本节内容知识不多,难度不大,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四章《防灾与减灾》前两节侧重于从政府角度说明我国防灾减灾的具体做法。
而由于自然灾害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防灾减灾不仅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因此本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的前三章具体叙述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原因。
学习各种自然灾害的知识,是为了更好地防灾减灾。
因此本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课标解读】本课相应的新课程标准是“以地震等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因此本课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列举地震的应对方法,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增强学生防灾减灾意识。
同时,本节内容教学不仅需要教授应对措施,还需进行自救技能练习。
因此本课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前采访调查、课堂练习伤口包扎、避震姿势演示等手段,加强学生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的最后一节。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对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对防灾减灾的措施也有一定接触,只是不够系统、思想上不够重视。
因此,本节课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防灾减灾意识的渗透、自救和互救技能的提高。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需要通过课前采访调查、演示避震姿势、练习伤口包扎、设计逃生演练宣传标语、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加强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三、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材料、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能说出地震发生前需要的物资准备、地震发生时的避灾措施、自救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第3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4章防灾与减灾第3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湘教版选修51.明白有关自然灾害的预防及警备知识。
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及救助溺水者的要领。
(重点)3.掌握地震产生时的应对要领。
(重点)[基础·初探]课本整理1面对自然灾害的十字要诀阅读课本P92~P93第4段,完成下列标题:1.学: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通常注意收听国度或地方政府以及主管自然灾害部门公布的自然灾害信息。
3.备:根据自然灾害的产生成长环境,做好个别、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资、技能准备。
4.察:注意查看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
5.报:一旦发觉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恐慌,而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6.抗:自然灾害一旦产生,要组织大众和个别自卫。
7.避:自然灾害一旦产生,要组织大众举行避灾。
8.断: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要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在灾害时期,实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个别和家庭的经济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正误鉴别:(1)当听到社会上有人说要产生灾害时,要马上做好防灾准备。
( )(2)本地震灾害产生后要先救老人、孩子,后救青壮年。
( )【提示】(1)×国度或地方政府以及主管自然灾害部门公布的自然灾害信息才是准确的。
(2)×地震灾害灾后互救原则是: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护职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步队。
课本整理2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要领阅读课本P93第5段~P94第2段,完成下列标题:1.洪水袭来时,不要慌乱,遵从本地政府和社区的部署部署,有序地举行职员和产业转移。
2.产生险情要实时报告,在有关部门的联合组织下抢险救灾。
3.洪水即将来暂时,有序地将职员和产业向高处转移。
4.在室外,则要避开比较简略招引雷电的地方。
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相近小山丘上暂避。
被洪水围困时,要尽可能收集一切可以用来发出求救信号的物品。
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湘教版选修5
第三节自然灾祸与我们1. 认识预防和抗御灾祸的方法。
2. 理解应付洪水灾祸和地震灾祸的正确方法。
3.掌握应付自然灾祸的正确方法,加强自然灾祸发生时自我生计意识和自救能力。
应付洪水灾祸的正确方法【自主学习】1.面对自然灾祸,我们应当怎么做(1)学: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祸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常常注意收听不一样部门公布的自然灾祸信息。
(3)备:做好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质、技术准备。
(4)察:注意察看研究四周的自然现象。
(5)报:发现某种异样的自然现象,要赶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6)抗:自然灾祸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避:自然灾祸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切断可能致使次生灾祸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学习必定的医救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在灾祸时期,实时自救和救治别人。
(10)保:为减少经济损失,要充足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2.应付洪水灾祸的正确方法时间正确方法洪水袭来时不要慌张,听从安排,有序地转移人员和财富发生险情时要实时报告,一致组织抢险救灾洪水马上到临有序地将人员和财富向高处转移。
原地避水的,可将物件放在楼上或高处。
时储备一些食品和必需的生活用品在室外要避开简单招引雷电的地方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邻近小山丘上暂避。
被洪水围困时,要尽可能采集洪水猛涨时用来发出求救信号的物件尽量不要到简单发生山洪的景区旅行,更不要在危岩和不稳固的巨石下避汛期洪,特别不可以在山谷中逗留洪水袭来时要注意保护水源地,严防食品中毒及肠道传得病的流行急救溺第一要把溺水者救上船或陆地,而后快速排出呛入其体内的水,消除口、水者时鼻腔内的异物,必需时对其做人工呼吸。
而后赶快将其送医院急救洪水减退后,主要有哪些污染?其污染源是什么?提示:①生物性污染。
污染源: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荒弃物是其主要污染源;其次露天堆放的废渣被洪水吞没,也是灾区的一大污染源。
②化学污染。
污染源:工业废水、废渣、难民家庭寄存的农药、化肥、灭鼠药、杀虫剂及其余来不及搬运和办理的化学品。
湘教版选修5《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word教案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导致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的人为因素及其后果。
2.知道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说明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
3.掌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及其严重后果。
4.了解人类大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从而警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行为。
5.注意区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工程活动导致的自然灾害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诱发自然灾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教会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通过“洪峰流量与洪水水位”、“水库坝高和诱震概率”表格数据资料和图片等信息的呈现,培养学生解读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类滥砍乱伐导致土地荒漠化,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向环境乱排乱放废弃物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诱发自然灾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以尊重客观发展规律为前提。
2.通过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和辩论等形式来呈现知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3.通过对人类工程建设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的学习,教会学生正确理解人地关系,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发展观、环境观,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全球各国共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及其诱发的自然灾害。
[教学难点]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的建立。
[教学媒体与教具]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图片、案例[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天、地、人三大系统共同作用于我们所生活的地理环境。
他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具有整体性,同样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而在三者之间,变化最频繁的就是人类,时刻在影响着天地的变化。
2019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情景导入先思考———————2004年12月26日,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Tilly Smith)跟爸爸妈妈在泰国度假胜地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并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退后,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
她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着妈妈和她返回旅馆,并将这个事情告诉了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
就在他们逃离海滩几分钟后,巨浪袭来,他们全部获救了。
思考探究:蒂莉·史密斯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自然灾害应该怎么做?提示: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注意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自然灾害发生时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避险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个人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字要诀”1.学: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注意收听发布的自然灾害信息。
3.备:做好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资、技术准备。
4.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
5.报: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6.抗: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避: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灾害期间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应用体验不可少———————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左)和泥石流逃生示意图(右)。
(1)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2)据材料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解析:该题考查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方法。
第(1)题,根据生活常识作答即可。
第(2)题,泥石流发生时伴随巨大的声音,所以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应快速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湘教版地理选修5教案
?
【点拨】第一个:天灾;第二、三个:人祸 火灾。
由此可见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自然灾害是灾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人为灾害是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引发的事故灾害。
活动三 教材图l-1、图l-2、图l-3、图l-4,判断哪些属于自然灾害?哪些不属于自然灾害?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学法指导 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启发式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新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展示图片资料)它让我们震惊、悲痛,因为它危及到我们的生命、生产和生活。灾害是人类的影子,与人类同存共在。那么人类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及损害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唯一的途径就是关注自然灾害,研究自然灾害!本节课我们学习《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活动一 说说你经历过的某次灾害或你知道的灾害(展示图片与视频资料:感受)
过渡:那么什么是灾害?
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活动二 下面这三个字代表三种不同的灾害,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你能根据字的形状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灾害吗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周期性的特点,强化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可减轻性特点,坚定学生防灾减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讲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讲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一、个人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字要诀”1.学: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注意收听发布的自然灾害信息。
3.备:做好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资、技术准备。
4.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
5.报: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6.抗: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避: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灾害期间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二、防洪准备1.洪水袭来时,不要慌乱,服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安排部署,有序地进行人员和财产转移。
2.发生险情要及时报告,在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抢险救灾。
3.洪水即将来临,要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
4.在室外,则要避开大树、电杆、变电器等比较容易招引雷电的地方。
5.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山洪的景区旅游,更不要在危岩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尤其不能在山谷中逗留。
6.要保护水源,饮用水要用漂白粉消毒,并一定要烧开。
7.学会如何抢救溺水者。
三、防震准备1.地震发生时保障安全关键有三点一是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二是要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三是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敏捷的反应。
2.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应选择较安全的地方躲避;在室外,要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在办公室内,要躲藏在办公桌下,一待地震停止即从楼梯迅速撤离;在影剧院、体育馆的观众应迅速躲到排椅下、舞台脚下或乐池中,等待地震停止后有组织、有步骤地从多个出口疏散到空旷安全处。
考点| 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考点整合] 一、用网络法联系记忆避震中的避险抉择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三、震后救助1.自救(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湘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湘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及发生原因;2.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引发自然灾害的危害;3.了解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提醒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生态。
二、教学重点1.自然灾害分类;2.人类活动引发自然灾害的风险;3.自然灾害防治措施。
三、教学难点1.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2.自然灾害防治措施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与特征自然灾害定义自然灾害是指自然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对生命和财产的破坏和威胁,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暴雨、干旱、洪水、滑坡等。
自然灾害分类(1)气象灾害:暴雨、台风、龙卷风、雷电、雹灾、寒潮等(2)地质灾害:地震、山洪、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3)生态环境灾害:旱灾、涝灾、沙漠化等自然灾害特征(1)自然灾害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2)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3)自然灾害具有严重性和长期性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
(2)人口增加人口的增加会加剧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工业、农业和交通的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的发展会导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
3.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1)减轻灾害损失(2)灾前防御灾前防御是指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3)灾中应对灾中应对是指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采取救援、抢险、安置等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 自然灾害防治措施相关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已经意识到自然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五、教学方法课程以PPT为主,图片和视频为辅,采用互动式授课模式,通过讨论、演示、实践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六、教学评估1. 考试考核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特征、自然灾害防治措施以及相关政策的掌握情况。
高中地理 4. 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湘教版选修5
4.3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资料,相互交流应对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例和方法; 2.能多途径地获得资料并通过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形成观点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在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办法,现场演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典型例子,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时冷静的心态和机敏的反应;2.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积极态度、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减灾防灾、人人有责”的意识,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b5E2RGbCAP3.强化生存本领意识,强调生存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教案重点]1.我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态度2.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教案难点]如何将应对自然灾害的正确办法和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形成生存本领。
[教案媒体与教具]课本插图以及师生收集的有关资料和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减轻自然灾害既是各级政府、科学家、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与我们的个人生活和行动密切相关。
当灾害迫在眉睫或正在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p1EanqFDPw【板书】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案例分析】阅读以下两则案例,从中你悟出哪些道理?案例一:一人跑出全家得救秦振英,唐山钢铁公司工作;唐山地震前住在秦庄北街28号,住平房,烈度十度区。
“震前我家住的四间平房是刚刚盖起的新房,地震时我被惊醒,当时我反应很快,迅速从窗户跳出,我爱人也想随着外逃。
然而仅仅几秒钟之差,房子就倒了,她被压在墙角。
这时大女儿也被砸在炕沿下,住在西屋的三个儿子,大儿子想往外跑没有成功,跳窗时被水泥檩砸伤腰部,另外两个儿子还平躺在炕上,身上也压着水泥檩,所幸的是下面有掉下的碎石架着,所以砸的力量不太大,当时尽管没有生命危险,可是靠自己力量又没法出来。
4.3 自然灾害与我们 教学设计 湘教新课标 选修5
4.3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设计湘教新课标选修5[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了解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坚信发展高新科学技术进行防灾减灾是一条必由之路;3.掌握一些阅读卫星图片的简单方法以及高新科学技术防灾减灾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资料,用实例说明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设想人类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2.能多途径地获得资料并通过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形成观点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3.通过当地防灾减灾活动中高新科学技术的使用情况,初步掌握调查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锻炼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防灾减灾当中的勤劳和智慧,通过对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了解,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2.了解当代高新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贡献,感悟科学创造之伟大;3.增强学习科学、服务社会的信念,进一步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1.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教学难点]1.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当中应用的原理2.对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应用前景的设想。
【导入】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和危害严重的国家,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对重大自然灾害进行监测评价,为政府和有关部分提供及时、准确和可靠的信息,使防灾、减灾和救灾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的重大问题。
【板书】一、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是防灾减灾的必由之路【阅读】阅读课本教材P84材料“张衡与地动仪”和P85~86材料“我国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经验”。
让学生从时间角度感受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感受人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与努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献身科学技术的志向。
【板书】1.科学技术在人类防灾减灾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现在减灾系统工程总结:自然灾害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因此除了高新科学技术以外,还需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整个灾害系统的规律,统筹安排,采取多个途径、多种措施,形成结构完整、有序运作的减灾系统工程。
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学案 湘教版选修5-湘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学案
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学习目标】 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
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一、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①____ 认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知识和②__________③____ 注意收听权威部门发布的自然灾害信息备作好各种行动准备和④______________⑤____ 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现象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现象,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⑥____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避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进行避灾⑦____ 切断可能导致⑧____________的电、火、煤气等灾源⑨____ 学习一定的⑩________________,灾害期间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保为减少损失,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时间正确方法洪水袭来时不要慌乱,服从安排,⑪________地转移人员和财产发生险情时要及时报告,统一组织⑫____________洪水即将来临时原地避水的,可将物品放在楼上或高处。
贮备一些⑬________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⑭________转移在室外要避开容易招引雷电的地方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⑮________、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
被洪水围困时,要尽可能收集用来⑯________________的物品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山洪的景区旅游,更不要在⑰________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尤其不能在⑱________中逗留洪水袭来时要注意保护⑲____________,严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抢救溺水者时首先要把溺水者救上船或陆地,然后排出呛入其体内的水,必要时做⑳______________,然后尽快将其送医院抢救1.保障安全的关键(1)切断○21________、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2)远离○22________________、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23____________、河岸边。
自然灾害与我们-湘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自然灾害与我们-湘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1. 课程框架•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学习科学的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教材:《湘教版选修五》第四单元“自然灾害与我们”;•时间分配:共计3学时。
2. 教学内容2.1 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两种类型:•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地震、火山爆发等;•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风暴潮、暴雨等。
2.2 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包括以下几种:•地球内部动力学因素;•大气环流和海洋运动因素;•生物、人类活动等因素。
2.3 防治自然灾害的方法防治自然灾害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监测预警;•建设防护工程;•植被恢复和自然生态育种。
2.4 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和影响自然灾害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包括以下几种:•人员伤亡和失踪;•财产损失;•社会稳定性破坏;•环境污染和破坏。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们对自然灾害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究自然灾害的欲望。
3.2 展开环节3.2.1 自然灾害的类型(20分钟)通过讲解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定义、特点和例子,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3.2.2 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30分钟)介绍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让学生们了解到自然灾害是产生于地球的不同环境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2.3 防治自然灾害的方法(40分钟)讲解监测预警、建设防护工程和生态育种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或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和思考不同方法的效果和适用范围。
3.2.4 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和影响(30分钟)结合具体的灾害事件,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危害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和影响。
3.3 总结环节通过课堂小结和互动答题等形式,巩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类型、产生原因、防治方法和带来的危害和影响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五教案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明确以下几点
①水土流失的原因②水土流Biblioteka 的危害(2)土壤侵蚀的后果
【点拨】侵蚀区,耕作层流失,保水、蓄水能力降低,干旱时加剧干旱,暴雨时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的发展,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下游地区,,由于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湖泊淤浅,航道的行洪能力、湖泊的调蓄能力降低,增加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2.荒漠化的原因及后果
【点拨】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阅读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明确各事件主要的污染物及造成的危害
1.全球变暖
(1)气候变暖的原因
(2)全球变暖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
【点拨】一是造成海平面的上升;二是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三是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四是影响人类健康。
(3)全球变暖对我国的影响
【点拨】总体上我国的气候变暖趋势冬季强于夏季;在北部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在长江、黄河流域,洪水爆发的频率将会增加;在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将更加频繁。
2.臭氧层破坏
(1)原因
【点拨】人类排放大量的氟利昂等
(2)危害
【点拨】损伤人的免疫力,使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如,人类过度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频发。
1.土壤侵蚀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点拨】其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滥采滥伐,造成地表植被严重破坏,使得原有植物根系固土作用大大降低,加速了地表土壤的流失。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湘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湘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和特点。
2.掌握灾害防治的一般原则以及常用方法。
3.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并能够进行防治措施设计。
二、教学内容2.1 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和特点1.自然灾害的种类–水灾:包括洪水、旱涝、海啸等。
–风灾:包括风暴、龙卷风、暴风雪等。
–地灾:包括地震、火山喷发等。
2.自然灾害的成因–天然因素:包括地壳运动、火山作用、气候、植被等。
–人为因素:包括污染、活动开采、土地不合理利用等。
3.自然灾害的特点–突发性:不能预测或很难精确预测。
–大范围性:涉及地域广、影响人口多。
–严重性:会对人类安全、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2.2 灾害防治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1.灾害防治的一般原则–科学防灾:依靠科学方法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测、监测、预警和监督,尽可能减轻损失。
–综合防灾:各部门、各行业、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要积极参与,采取相应措施,共同防灾。
–物防结合:通过物理和机械手段,进行抗灾建设和工程建设,保护人类安全。
2.灾害防治的常用方法–加强预警预报:例如地震预警、台风预警等,及早发现和预警,减轻损失。
–加强抢险救援:及时进行组织、调度和行动,救援被灾群众。
–加强抗灾建设:例如抗震设防、防洪工程、搭建简易住房等,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2.3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活动开采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采煤、开采石油等,会导致地质构造变化、土地沉降等。
2.城市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城市化进程会导致城市建设扩展,破坏植被、水文环境等,增加洪涝等灾害风险。
3.粗放型经济的影响:例如过度放牧、过度砍伐等,会加剧生态退化,引发沙漠化等自然灾害。
4.具体案例分析:例如汶川地震、九寨沟地震等案例,探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2.4 防治措施设计在掌握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及防治常用方法和原则之后,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开始具体的防治措施设计,例如:1.洪涝灾害防治措施:例如修建堤防、加强排涝工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湘教版选修5)●课标要求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课标解读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自然灾害,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和应急措施。
2.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中的求生技能,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积极态度、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减灾防灾、人人有责”的意识,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
●新课导入建议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这个时候,在场的人如果有一定的常识,组织大家开展自救和互救,就能减少损失,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作为未来的建设者,高中生有责任、有义务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能主动的充当防灾减灾的宣传员。
思考: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92~9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面对自然灾害的十字要诀”;②看教材P93~94中的“知识2、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并完成[思考交流]1;③看教材P94~9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
⇒步骤3:教师通过[例1]的解读,讲解研析知识“洪水中如何自救与互救”。
⇐步骤4: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
步骤6: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
⇐步骤5:教师通过[例2]的解读,讲解研析知识“个人如何避震与自救互救”。
课前自主学习知识点1:面对自然灾害的十字要诀准备。
5.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而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6.抗: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知识点2: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转移。
4.在室外,则要避开比较容易招引雷电的地方。
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5.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山洪的景区旅游,更不要在危岩和不稳定的巨石下避洪,思考交流1.当发现有人溺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提示】呼救;抢救。
把溺水者救出水,然后迅速排出呛入其体内的水,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必要时对其做人工呼吸。
然后,尽快将其送医院抢救。
知识点3: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1.地震发生时保障安全关键有三2.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有组织、有步骤地从多个出口疏散到空旷安全处。
思考交流2.地震发生时,就地避险可防止哪些方面的危害?【提示】就地避险可防止房顶坠落的物体砸伤头等身体部位;可防止过道拥堵造成的踩踏事故等。
课堂探究互动探究1: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问题导思】1.在洪水即将来临时,应采取哪些减灾措施?【提示】①要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
②原地避水的,可将家中物品放在楼上,或将其置于高处,并应在楼上贮备一些食物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2.洪水来袭时,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提示】①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②被洪水围困时,要尽可能收集一切可以用来发出求救信号的物品求救1.防洪准备2.洪水应急3.洪水中的救助例题1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中的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一方面是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
(2)按图示内容完成下表【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抢救溺水者的正确步骤和方法。
【解析】从图中的信息提示可以看出,此图反映的是洪水救助措施,此措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二是如何抢救溺水人员。
其中A 图展示的是向落水者抛救生圈,救人上岸,B和C图展示的分别是科学控水和人工呼吸,抢救溺水人员。
【答案】(1)洪水如何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如何抢救溺水人员(2)探究2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问题导思】1.住在单元楼内,应如何选择避震?【提示】①可选择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②要关闭电源、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关闭煤气防止煤气泄漏。
③当大地震停止后,要利用余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2.在户外应如何避震?【提示】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发生后即向桥头移动,正在行驶的车辆应紧急刹车。
1.不同地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
2.保障安全的三个关键点:(1)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2)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3)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敏捷反应。
例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6月15日,国内外发生多起地震,菲律宾发生5.9级地震,我国台湾花莲附近海域发生5.3级地震,新疆轮台县发生5.4级地震等。
材料二2019年6月17日国内外共发生三起地震,其中菲律宾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0千米,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察雅县发生3.1级地震,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发生3.5级地震。
(1)结合材料,分析地震分布区的规律。
(2)材料涉及的几次地震中释放能量最大的是哪个?(3)当地震来袭时,我们应如何防范?【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一是掌握板块交界处或断裂处地壳活跃多地震的规律;二是掌握避震的主要方法。
【解析】第(1)题,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或者板块断裂活动带上。
第(2)题,震级越高,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
第(3)题,地震来袭时,我们要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避难减灾。
【答案】(1)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或板块断裂活跃带上。
(2)菲律宾发生的6.0级地震。
(3)在人员密集地区,应按照地震演习的路线,组织人员疏散,不可无组织性的乱跑或跳楼;在街上行走时,应将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也可用手护在头上,迅速离开高大建筑、广告牌、电线杆等,到开阔、平坦的广场或平地躲避;在公交或火车上,应背朝行车方向两手护住头部,下蹲;在家里,应躲避在墙角处等。
教材第92页活动1.【点拨】活动1.要有强烈的求生愿望,始终不绝望,永不放弃,无论是深埋在矿坑中还是地震废墟中的生还者,他们克服了饥渴、黑暗、疼痛、缺氧等长时间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得以营救,就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活下去的信念。
活动2.开好家庭防灾会,分配各人灾时应急任务。
以防震为例,鉴于地震来临时非常突然,家庭成员在平时应对防震避震的具体工作有所分工,免得震时全家心慌意乱,无所适从,应做的没人做,不该做的却做了,以至延误了逃生躲灾的时间。
因此,家庭防震会议需要明确各人震时的职责和任务,例如爸爸负责灭火、断电,妈妈负责携带避震物品,自己护送奶奶等等。
明确疏救路线和避难地点,并定出最快捷安全的途径。
一般来说,避难地点以靠近家为原则。
疏散时万一大家失散,需要订出联络方法,如相约的地点,采用与众不同的物体标志等。
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
在有地震预报的情况下,家庭成员每个人都应准备防震袋,生活用品宜精不宜多,如手电筒、药品、漱洗用品、食品、水壶、糖、盐、打火机、小刀,绳索、手套等。
家庭成员的衣袋里最好装上一个小的急救卡片,注明姓名、地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本人血型、联系人姓名等各项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
震前尚需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头、小钢锯等,一定放在震后能够立即拿到的地方,如树上、房顶上、开阔的庭院中。
2.教材第94页活动【点拨】活动1.不正确。
中小学生在洪灾中属于弱势群体,抗灾的能力、经验都不足,应以转移为主,而不应以抗灾为主,参与抢险活动。
活动2.正确。
室内进水前,及时拉断电源,可避免触电、火灾事故,为灾后重返(建)或营救工作扫清了障碍。
活动3.正确。
在室外站在地势较高处,可避开洪水。
手持锐利的金属物品在混乱中易伤人也伤己,且容易招引雷电。
小结自然灾害与我们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做的:学、听、备、察、报、抗、避、断、救、保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七个方面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保障安全当堂练习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
据此完成下题。
1.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③救上船或陆地④送医院抢救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解析】抢救溺水者的步骤首先要把溺水者救上船或陆地,再排出呛入体内的水,然后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最后送医院抢救。
【答案】 C北京时间2019年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33.1°N,96.7°E)发生里氏7.1级地震。
东方网4月20日消息:19日下午17时30分左右,青海消防总队果洛支队救援官兵成功搜救出一名被埋压130小时的藏族妇女。
据此回答下题。
2.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救老人、孩子,后救青壮年③先救“生”,后救“人”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灾后互救原则: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先救“生”,后救“人”,即先救出更多生命,再将人从废墟中救出;仔细听呼救声、敲击声、呻吟声等;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刨乱挖,以防意外伤亡。
【答案】 C3.由于灾难事故而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面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结合下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内容。
第(1)题,①顺泥石流方向跑;②藏在大石后;③用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④离开桥梁;⑤抱头曲膝躲在屋梁下;⑥躲避在墙角,头顶棉被。
第(2)题,结合图形内容可知,地震发生后若被埋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用木棍支撑、包扎伤口、敲击水管和静卧。
【答案】(1)①不正确。
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跑会被掩埋。
②正确。
山崩时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乱石击伤。
③正确。
发生火灾时地面可获得氧气,匍匐前行可逃离火场。
④正确。
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
⑤不正确。
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⑥正确。
屋角稳定,不易倒塌;头顶棉被,保护头部。
(2)首先,用身边的木棒等坚硬物体把上覆块体支撑牢固,以防继续塌落;其次,要处理好伤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块敲击掩埋的物体求救;最后,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
4.读洪水应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遭遇突发洪水时,应尽量逃向________,登上坚固的屋顶、大树、________等。
(2)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具、木板、树干等______,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3)洪水一般与________相关,因此具有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