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大全3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大全1.治疗饮食:是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生理病理情况,适当调整食物的成分和质地,以适应病情的需要,达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目的。
2.试验饮食:是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短期内调整患者的饮食内容,以协助诊断疾病和提高实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管饲饮食:指对于胃肠功能正常的患者,经胃肠插入导管,给患者提供必需的食物或营养液、水及药物的方法。
4.排泄:人体摄取食物、液体经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排除体外的过程。
5.多尿: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者为多尿,常见于大量饮水及妊娠。
6.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者为少尿,多见于心脏、肾脏、肝脏衰竭和休克患者。
7.无尿或闭尿: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或12小时内无尿或闭尿,见于严重休克和急性肾衰竭患者。
8.尿频: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常由膀胱炎症或机械性刺激引起。
9.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由于膀胱神经传导受阻或神经功能受损,使膀胱括约肌失去作用。
10.尿潴留: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除,党尿潴留时,膀胱容积可增至3000~4000ml,膀胱高度膨胀可至脐部。
11.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技术。
12.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
13.排便嵌塞:指粪便持久滞留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常见于难以缓解的慢性便秘者。
14.腹泻: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
15.排便失禁: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的控制不自主地排便。
16.肠胀气:指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肠壁牵张膨胀。
17.排道改道:是指因为疾病治疗的需要,将肠道的一部分处置于腹部表面,在腹壁建立暂时性或永久性的人工造口,以排泄粪便,也称人造肛-门。
18.灌肠术: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直肠灌入结肠的技术,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到达确定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基础护理学 名词解释
由无渣小分子物质组成的水溶营养合成剂,包括离氨基酸 单糖 主要脂肪酸 维生素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7.鼻饲法:是指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物质 营养液 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8.冷热疗法:冷疗法是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已达到止血 止痛 消炎
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
19.休息: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身体的各部分轻松,没有紧张 焦虑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以恢复精力体力的过程.
20.ROM: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锁通过的运动弧
21.等长运动:等长练习可增加肌肉的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因为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故又称静力练习
49.输液微粒:是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物性颗粒杂志,其直径一般为1-15微米,少数可达50-300微米
50.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退热的治疗方法.热疗法是用高于人体体温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以达到促进血液
循环,消炎 解痉和舒适的疗效方法.
9.继发反应:机体为了组织免受损伤而产生的防御作用,转换机体对冷或热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左右,
而出现的短暂的相反的左右
10.稽留热:体温维持在39-49度左右,达数天或数月.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34.主动卧位:病人在床上自己采用最舒适 最随意的卧位
35.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能力变换卧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
36.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因治疗或疾病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
37.医源性损害: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病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或心理上的损害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1. 健康答: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
2. 热疗法答:是利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舒张,改变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3输液微粒答:输液微粒污染:输液微粒是指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大的直径可达50-300μm,这种小颗粒在溶液中存在的多少决定着液体的透明度,可判断液体的质量。
4.睡眠性呼吸暂停答:是一种在睡眠中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可分为中枢性或阻塞性呼吸暂停两种。
5.发绀答:又称紫绀或青紫,为缺氧的一种临床表现。
产生原因大多是由于缺氧,红细胞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增高所致。
少数是由于血液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造成。
6呼吸困难答:具有速率、深浅度和节律改变的呼吸障碍成为呼吸困难。
7:尿毒症答:指尿液中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8.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的流出。
9.应激性溃疡:是指患者在遭受各种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急情况下,出现胃、十二直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直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
10.败血症:是指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在血中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所致。
第十章呼吸内科1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是指以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囊腔的持久性膨胀、扩大,伴气腔壁结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为病理特征的一种疾病。
2呼吸功能锻炼:是通过加强胸、膈呼吸的肌力和耐力来改善呼吸功能,其目的是变浅而快的呼吸为深而慢的有效呼吸。
3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发作严重,持续24小时以上未能控制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4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的因素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自发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肺及支气管内的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称为自发性气胸。
【三基】护理学名词解释(三)
【三基】护理学名词解释(三)61、代谢性并发症:在实施营养支持时因未能制定和掌握适宜的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营养素配方不合适或输注速度不当、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和出入量监测系统不完善、代谢并发症的诊断指标不明确或发生此症时的处理(补充或调整)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的高渗性非酮性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休克、高碳酸血症、高脂肪血症、脂肪超载综合症、必须脂肪酸缺乏症、高氨血症或氮质血症、维生素缺乏症、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缺乏症、肝胆系统损害等。
62、护士: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63、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成人总量1500ml,占体重的4.6%。
64、膀胱三角: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于尿道内口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域。
65、血浆渗透压:指血浆中溶质颗粒吸水力量的总和。
由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成为体渗透压;由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66、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67、循环血量:安静时,绝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这部分血液称为循环血量。
68、贮存血量:还有一部分滞留于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等处,流动缓慢,红细胞比容比较高,称为贮存血量。
69、血型:是血细胞表面特异抗原的类型。
70、异位起搏点:某些情况下,如窦房结起搏功能不全、冲动下传受阻或某些心肌组织兴奋性异常增高时,则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细胞的自律性有机会表现出来,成为起搏点。
71、窦性心律: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72、异位心律: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
73、期前收缩:正常情况下,整个心脏是按照窦房结的节律进行跳动的。
如果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到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受到一次人工刺激或由异位起搏点传来的刺激,则可引起心室肌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
74、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通常kPa或mmHg 来表示。
1mmHg= 0.133 kPe75、呼吸: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1.健康答: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
2.热疗法答:是利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舒张,改变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3输液微粒答:输液微粒污染:输液微粒是指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大的直径可达50-300μm,这种小颗粒在溶液中存在的多少决定着液体的透明度,可判断液体的质量。
4.睡眠性呼吸暂停答:是一种在睡眠中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可分为中枢性或阻塞性呼吸暂停两种。
5.发绀答:又称紫绀或青紫,为缺氧的一种临床表现。
产生原因大多是由于缺氧,红细胞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增高所致。
少数是由于血液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造成。
6呼吸困难答:具有速率、深浅度和节律改变的呼吸障碍成为呼吸困难。
7:尿毒症答:指尿液中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8.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的流出。
9.应激性溃疡:是指患者在遭受各种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急情况下,出现胃、十二直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直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
10.败血症:是指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在血中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所致。
第十章呼吸内科1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是指以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囊腔的持久性膨胀、扩大,伴气腔壁结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为病理特征的一种疾病。
2呼吸功能锻炼:是通过加强胸、膈呼吸的肌力和耐力来改善呼吸功能,其目的是变浅而快的呼吸为深而慢的有效呼吸。
3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发作严重,持续24小时以上未能控制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4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伤或人为的因素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自发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肺及支气管内的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称为自发性气胸。
5.支气管扩张症:是指支气管管壁的弹性成分和平滑肌成分破坏,导致支气管异常和永久性扩张的一种慢性化脓疾病。
三基护理名词解释大全
1 护理: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2 护理学: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 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3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
4 基本需要是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及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需要。
5 压力—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的非特异性反应。
6 压力原:又称应激原,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
7 适应是指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致使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以维持平衡,它包括个体和宇宙间的各种保护性调整。
8 护理理念是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护理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
9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10 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观感觉,是护理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11 客观资料: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验以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所获得的有关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资料。
12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13 医疗诊断:是用一个名称说明一种疾病或病理变化引起的症状,体症,以指导治疗。
14 护理目标是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的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15 护理质量反映的是当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时,满足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
16 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学教育。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
1.护理学:护理学是一门研究维护、增进、恢复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科学。
2.护理: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3.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安适状态。
4.自护:又称自我护理,护理理论家奥瑞姆的术语。
指个体所独立完成地贯穿于生命全过程的,旨在维护和促进个体完好健康状态而进行的一种习得的、目标指向性的自我照顾活动。
5.全补偿护理系统:当病人没有自理能力时,护士给予全面帮助,以满足病人各方面的需求。
6.部分补偿护理系统:当病人有能力满足自己部分的自理需求时,护士依据病人自理能力的不同,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
7.支持-教育系统:指患者对一些治疗性自护需求是能自己完成的,或需要学习去做并能学会的,但没有帮助就不能完成。
8.刺激:能使细胞或机体发生反应的一些环境因素的变化称为刺激。
9.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10.成长:又称生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体积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
11.发展:又称发育,指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期的功能改变,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的。
12.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和心里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13.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14.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映。
它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决策性和反馈性的思维及实践过程。
15.护理评估:指有系统、有组织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的过程,目的是明确服务对象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是确立护理判断和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的基础。
16.护理诊断: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的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1。
医源性损伤:医源性损伤是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或行为的不慎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的损伤。
2. 分级护理: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3.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AI),是指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4. 内源性感染:又称为自身感染,是指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病原体是来自患者自身固有的病原体的感染。
5.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是来自患者以外的个体或环境中的病原体的感染。
6。
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洁剂及机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7.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8。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
9。
休息:休息是指一段时间内相对减少活动量,使患者身心放松,没有紧张和焦虑,处于一种平静、安宁的生理、心理状态,包括身体休息和心理休息.10。
昼夜节律:人类的睡眠—觉醒活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近似,与24小时自然昼夜交替大致同步,称为昼夜节律.11.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简称ROM练习):是指反复进行某个或某些关节的各方向运动,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ROM(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
1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组织营养缺乏,使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致变性、溃烂和坏死。
13。
发热:体温过高又称发热,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4。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
0℃~40.0℃之间,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0℃.常见于伤寒、肺炎等.15. 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相差在1。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基础护理指的是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护理,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和支持。
在医疗保健中,基础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保障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病痛和增强患者的自尊心,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
以下是一些基础护理常用的名词解释。
1. 洗澡:洗澡是基础护理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通过用温水和肥皂清洁身体,可以消除人体表面的污垢和细菌,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健康。
2. 换床:换床是指将床单、枕套、被套等床上用品进行清洗和更换。
床上用品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干净和卫生,防止病菌滋生。
3. 卧位翻身:卧位翻身是指帮助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改变体位,以防止长时间的压迫引起身体部位的压疮。
卧位翻身应定期进行,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压力。
4. 尿布更换:尿布更换主要针对不能控制大小便的患者,通过更换湿透的尿布,保持皮肤的干燥和卫生。
尿布更换应定期进行,以防止尿液损害皮肤和引起感染。
5. 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漱口和口腔清洁。
口腔护理可以保持口腔的洁净,预防口腔感染和牙齿疾病的发生。
6.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为其提供适当的饮食。
饮食护理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促进康复和健康。
7. 睡眠护理:睡眠是人体恢复和休息的重要过程,睡眠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和适当的睡眠时间,以促进深度睡眠和有质量的休息。
8. 安全护理:安全护理是指为患者创造安全的环境,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例如,确保床栏正确使用,避免摔倒和滑倒的风险。
9. 体位转换:体位转换是为了防止长时间的压迫而进行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身体不适和压力。
定期改变体位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压疮。
10. 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记录患者情况和护理过程的文件。
护理记录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参考,为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
护理记录应准确、详细和及时。
基础护理是为患者提供基本的护理和生活照顾,以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
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有丰富的医学和护理知识,还需要关爱、耐心和责任心。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
2.空气传播:以空气为媒介,在空气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随气流流动而造成感染传播,也称为微生物气溶胶传播。
3.生物媒介传播: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做为人间传播的中间宿主。
4.易感宿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若把易感者做为一总体,则称易感人群。
5.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6.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7.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过程。
8.热力消毒法: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
9.潜热;是指当1克100度的水蒸汽变成1克100度的水时,释放出2255J的热能。
10.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化学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11.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12.无菌区:指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13.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14.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15.隔离: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借以达到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
16.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7.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18.污染区: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辐射19.终末消毒处理: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20.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
21.生命体征:T、P、R、BP 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基名解1.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围绕和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2.分级护理: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特级护理(红)--病情危重,随时变化--24h不间断一级护理(红)--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不能自理病情不稳的患者--1h/次二级护理(黄)--病情稳定;部分自理--2h/次--病情稳定或恢复,完全自理--3h/次3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肺心病患者必须采取端坐卧位)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7.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8.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和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10.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1.隔离(※):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12.清洁区: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体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13.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14.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患者洗手间15.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又称关节活动度。
16.ROM联系:关节活动度练习,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通过应用主动或被动的联系方法,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护肤和改善关节功能的联系方法。
17.体温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体温过高18.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19.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20.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21.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22.心动过速: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100次/min。
基础护理的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的名词解释基础护理是指对基本卫生护理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照顾和支持的护理工作。
基础护理主要是为了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提供范围广泛的基本护理服务,以帮助患者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基础护理的名词解释如下:1. 基本护理:是指提供基本的卫生护理和健康管理,包括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换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一系列操作和技术,以维持患者身体健康。
2.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患者能够自主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如进食、穿着衣物、洗漱、行走等。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
3. 洗澡护理:是指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洗澡和清洁工作,包括洗澡、洗头、洗脸、擦身等。
洗澡护理可以帮助保持患者的身体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
4. 定位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取适当的方法将患者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以保证其安全和舒适。
定位护理常用于卧床患者或活动能力有限的患者,以防止跌倒或滑坐。
5. 褥疮防治:是指通过合理的床位转换、保持皮肤清洁、保持适当的体位和体位改变、按时更换或调整体位的办法来预防和治疗褥疮。
褥疮是由于长时间压迫和摩擦造成的皮肤损伤,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6. 体位护理:是指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包括仰卧位、半卧位、侧卧位等,以减轻身体的不适和促进患者的舒适和康复。
体位护理常用于手术后、疼痛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循环和消化功能。
7. 口腔护理:是指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和护理,包括刷牙、口腔清洁、护理假牙等。
口腔护理可以预防口腔感染、龋齿和口臭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的饮食和吞咽功能。
8. 小便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小便排泄的护理,包括监测尿量、尿液性状、尿失禁护理等。
小便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排泄代谢产物,监测患者的水平衡和肾功能。
9. 大便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大便排泄的护理,包括监测大便性状、排便习惯、便秘护理等。
大便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排泄代谢废物,预防便秘和排便困难的发生。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护理措施:是护士协助患者实现护理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规定了解决健康问题的护理活动方式与步骤,也称为护瞩。
2.护理计划:是将护理诊断、目标、措施等各种信息按一定规格组合而形成的护理文件。
3.实施:是将护理计划付诸行动,实现护理目标的过程。
4.评价:是将实施护理计划后所得到的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与预定的护理目标逐一对照,按评价标准对护士执行会程序的效果、质量作出平定的过程。
5.合作性问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生理上的并发症,是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检测并于其他医护人员共同处理以减少发生的问题。
6.医疗诊断:是用一个名词说明一种疾病或病理变化引起的症状、体征,以指导治疗。
7.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在其统辖范围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旨在保护人体健康,调整人们在与卫生有关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9.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共同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10.护理立法:是以法律的形式对护理人员在教育培训和服务实践方面所涉及的问题予以限制,起始于20世纪初。
11.护理法:指由国家制定的,用以规定护理活动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2.侵权行为:一般指对某人或许多人的人参权利不应有的侵犯。
13.犯罪:指一切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
14.疏忽大意:是指不专心致志的履行职责,因一时粗心或遗忘而造成客观上的过失行为。
15.噪音:是指人们不需要和讨厌的声音。
16.安全环境:是指平安而无危险、无伤害的环境。
17.医源性伤害:是由于医护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患者生理或心理上的损伤。
18.入院护理:是指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
19.患者床单位:是指医疗结构内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和设备。
20.出院护理:是指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1、床单位:指住院期间医疗机构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设备,它是患者休息、睡眠、饮食、治疗、活动与排泄的最基本的生活单位2、主动卧位:是指患者自主采取的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通常患者身体活动自如,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并变换舒适卧位。
3、被动卧位:是指患者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卧于由他人安置的卧位。
通常见于极度衰弱、昏迷、瘫痪者,此时由护士帮助采取合适的卧位4、被迫卧位:是指患者意识清楚,且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如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5、分级护理: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与不同级别的护理。
6、入院护理:病人经过门诊急诊医生诊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作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疗时,经诊查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后,由护士为病人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7、出院护理:病人经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稳定、痊愈需出院或转院,或不愿意接受治疗而自动出院时,由护士对病人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8、保护具:用来限制患者身体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活动,确保患者安全及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各种器具9、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住院患者、门诊、急诊患者、陪护人员、探视人员,还包括医务人员,主要为住院患者。
10、清洁:清洁是用物理方法清除污染物体表面的一切污垢、尘埃,以去除和减少微生物的过程,并非杀灭微生物。
清洁是预防医院感染有效、经济的基本措施11、消毒:消毒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或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12、灭菌:灭菌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以及芽孢的处理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微生物,也包括细菌孢子真菌孢子。
13、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物理因素如热力、过滤、辐射等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清除会杀灭。
名词解释基础护理
名词解释:主动卧位: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改变体位.称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称为被动卧位.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楚,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或医治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为被迫卧位.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取得性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取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取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取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式消除或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称为消毒.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式消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称为灭菌.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进程中,避免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避免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式,称为无菌技术.隔离:是将传染病病人,高度易动人群别离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接触,称为隔离.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发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局部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称给压疮.舒适:是个体在其环境中维持一种安静安宁的精神转台,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称为舒适.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潜在的组织损伤,称为疼痛.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在1℃以上,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称为弛张热.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H被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称为稽留热.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通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称为间歇热.不规则热:发烧无必然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与流行性伤风,癌性发烧等,称为不规则发烧.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奸邪,称为间歇脉.脉搏短绌: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或绌脉.其特点是心律完全不规则,心律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样,周期可长达30S至2MIN,其表现为呼吸由浅慢变成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约5-3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转变,是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或高度缺氧的表现,称为潮式呼吸.中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回后,突然停止呼吸,距离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医治饮食:是在大体饮食的基础上,按照病情的需要,适当调整总热量和某些营养素,以达到辅助医治或医治目的,称为医治饮食.实验饮食: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饮食内容的特殊调整,达到协助疾病诊断和保证检查结果正确的饮食称为实验饮食.溶血反映: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样破坏,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溶血反映.临终关切:又称善终服务,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眷,提供一种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称为临终关切.重点知识:医院按医疗技术水平分类:三级(一,二,三级)十等(每级别医院分甲,乙,丙等和三级医院增设特等)门诊护理工作:⒈做到先预检分诊,后挂号诊疗.⒉安排候诊与就医,⒊健康教育,⒋医治,⒌消毒隔离.抢救物品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按期消毒灭菌和按期检查维修,使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半坐卧位:⒈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成30°-50°角,再摇起膝下支架,床尾可置一软枕,增进病人舒适,维持稳定,避免撞到床栏,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缓慢摇平床头支架,⒉靠背架法:将病人上半身举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病人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软枕,垫在膝下,中单两头带子固定于床缘,以防病人下滑,床尾足底垫软枕,放时,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适用范围:⒈某些脸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⒉急性左心衰竭病人,⒊心肺疾病所引发的呼吸困难的病人,⒋胸腔,腹腔,盆腔手术后或炎症的病人,⒌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污染区的划分: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病人洗手间,浴室等.隔离的种类:⒈周密隔离,⒉呼吸道隔离,⒊肠道隔离,⒋接触隔离,⒌血液-体液隔离,⒍昆虫隔离,⒎保护性隔离,疼痛三阶梯:第一阶段:主要针对轻度疼痛的病人,第二阶段:主要适用于中度疼痛的病人,第三阶段:主要用于重度或猛烈疼痛的病人.影响血压的因素及注意事项<131>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154)药物的管理原则:⒈药柜位置与整洁,⒉药物应分类放置,⒊药瓶标签应明确,⒋药物质量须保证,⒌药物须妥帖保管.三查七对:三查:药物医治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式,时间.安全有效的用药指导:⒈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需在血液内维持有效浓度,应准时服药.⒉对牙齿有侵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液,应用吸水管,避免药液与牙齿接触,服后漱口,如稀盐酸溶液,铁剂糖浆等.⒊服用铁剂时忌饮茶,⒋止咳糖浆服后暂不饮水,⒌磺胺类和发汗类药服后多饮水,可减少磺胺类结晶引发肾小管堵塞,⒍健胃药在饭前服,可刺激味觉感受器,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增加食欲,⒎助消化药和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宜在饭后服.⒏强心苷类药应在服用前测脉率和脉律.药物过敏实验技术(青霉素、头孢、破伤风)(179)常常利用药液及作用(休克急救时常常利用的胶体溶液是:中分子右旋糖酐,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容)(189)输液反映:发烧反映,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输血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不是完好;八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用洗胃溶液及禁忌症(235);简答题:无菌技术操作原则:⒈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按期消毒,无菌操作前30MIN应停止打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医治室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⒉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分清无菌物品,有菌物品.⒊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需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物品按有效期前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⒋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一经掏出,即便未用,也不可放会无菌容器内,⒌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维持必然距离,手臂应维持在腰部或医治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⒍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名病人利用一次.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⒈维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放置妥当,避免受压,扭曲和堵塞;病人离床活动时,安置好导尿管和集尿袋,避免导尿管滑脱,鼓励病人勤翻身,多饮水,避免感染与结石;发现尿液混浊,结晶或有沉淀时,及时送检并进行膀胱冲洗;⒉避免逆行感染:维持尿道口清洁,干燥,减少细菌侵入尿道,每日用消毒液棉球消毒尿道口和外阴1-2次,若是分泌物过量,可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然后用消毒液棉球消毒;每日改换引流管及集尿袋内尿液记录,倾倒时不可将引流管结尾举高.需低于耻骨联合,⒊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在拔管前应作间歇性夹管和引流,夹闭导尿管,每3-4H松开1次,使膀胱按时充盈和排空,增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办法:⒈病人体位:平卧或中凹位,注意保暖.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按医嘱当即皮下或静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剂量为0.5-1ML.病儿酌减.⒊吸氧:给予病人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⒋心跳骤停的处置:当即行胸外心脏按摩,同时实施人工呼吸,⒌执行医嘱给药:地塞米松5-10MG 静脉推注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⒍:观察与记录:作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杜绝过出事故发生,⒉严格执行医嘱,按照病情,用药原则,药物的性质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⒊长期输液病人,要注意保护和合理选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比开静脉瓣及关节,需24H持续输液者应每日改换输液器,⒋输液前应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输液进程中要按时改换输液瓶,输液结束时应及时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⒌书页全进程要增强巡视,严防针头脱出静脉,及时处置输液故障,掌握输入药液的速度,耐心听取病人主诉,解答病人的询问,配合医生处置各类输液反映,保证输液顺利进行,⒍如发现留置管有回血,须当即用稀释肝素液冲注,以避免官腔被堵塞,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好不超过7天.⒎开放式静脉输液进程中如需添加溶液,溶液瓶勿触及瓶口,以避免污染输液瓶,如需在输液中加药,应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取下针头,避免针头脱落至输液瓶内污染药液,在距输液瓶口约1CM处注入,并轻轻摇匀药液.吸氧注意事项:⒈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用氧,切实做好"四防".⒉利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历时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半途改变流量时,先将氧气和鼻导管分离,调节好流量后在接上,以避免一旦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如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⒊在用氧进程中可按照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湿度,呼吸方式,血气分析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从而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⒋持续鼻导管用氧者,每日改换鼻导管2次以上,利用鼻塞,头罩者天天改换一次,利用面罩者每4-8H改换一次,⒌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值0.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尘埃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氧时引发爆炸,⒍对未用后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别离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即便调换氧气筒,避免急历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3)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3)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大全26.角色行为的缺如:患者没有进入患者角色,不承认自己是患者。
27.角色行为冲突:患者在适应患者角色过程中,与其本人患病前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而引起行为矛盾。
28.角色行为强化:患者安于患者角色,自主性受到影响和削弱,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产生退缩和依赖心理。
29.角色行为消退:患者适应患者角色后,由于某些原因,又重新承担起本应免除的社会角色的责任,而放弃患者角色。
30.护士角色:是社会所期望的适于护士的行为。
31.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为了医疗护理的共同目标而发生的互动现象。
32.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吸引与排斥关系,通过交往而建立,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距离。
33.护理学的理论:是在护理实践中产生并经过护理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性认识体系,是对护理现象和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反映。
34.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35.自然系统:是由自然物所组成的,客观存在的系统。
36.人造系统: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认为建立起来的系统。
37.复合系统: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结合。
38.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流的系统。
39.封闭系统:与外界环境不发生这种交流。
40.动态:系统:是指系统的状态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1.静态:系统:是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42.结构: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与顺序,反映系统的内在构成。
43.功能: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过程的秩序和能力,反映系统的外在行为。
44.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应。
45.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做的非特异性反应。
46.压力源;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映的因素。
47.全身适应综合症:gas任何刺激,都无法产生完全特异的反映,只是产生相同的反映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药物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的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34败血症:是指病菌进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常并发于急性左心衰。
31 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
32 心电监护:是应用心电监护仪长时间显示和记录患者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
33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
34 呼吸困难: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发绀,鼻翼扇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2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潜伏于机体的隐蔽部分,无大量繁殖,也不排出体外,不能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杀灭,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
29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面,使其透过粘膜而阻滞粘膜下神经末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
30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繁殖体和芽孢)的方法。
41 静脉输液法:是利用液体静压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
42 保留灌肠法:是插入肛管,自钢管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 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43 徒手心肺复苏法:是利用人工的方法使患者迅速建立起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防止加重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6器官移植:是指采用手术方法将器官移植到自己体内或另一个体内。
7败血症:病菌进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8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9胃肠外营养:通过静脉途径给予适量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
25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发生在很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并激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的综合征。
26气胸: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
27酒精拭浴:是利用乙醇的挥发作用及其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通过蒸发而增加机体散热,达到降温目的的一种反法。
名词解释
1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通常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2 败血症: 病菌进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3 人工自动免疫: 是用人工的方法接种菌苗,疫苗或了类毒素等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15 脑死亡: 近代认为死亡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丧失,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16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和某些神经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17 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8 缺氧: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38 被迫卧位:是指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动卧位的能力,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
39 间歇脉:是指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
40 口服给药法:是指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和利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给药方法.它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
24 护理记录单:用于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已实施护理措施的护理文件.凡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病情变化,出入水量,特殊用药,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已实施的护理措施均应按时间顺序逐项记录.
25 病区:住院患者接受诊疗,护理及休养的场所,也是医护人员全面开展医疗,预防,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
26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17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深快,然后又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过一段呼吸暂停(5-30秒)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就如潮水涨落。
18护理评估:是一个系统地,连续地收集,组织,核实和记录护理对象有关健康资料的过程。
19静脉输液法:是利用液体静压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
44: 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深,变快,然后又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过一段呼吸暂停(5-30秒)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就如潮水涨落.
45 间接输血法:是将抽出的供血者的血液,按静脉输液法输给受血者的过程.
46 肌内注射法:是将无菌药液注入肌内组织的方法,适应需要迅速发挥药效或不能经口服,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的药物.
35 三查七对: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和操作后查;七对是指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
36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37 酒精拭浴:是利用乙醇的挥发作用及其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通过蒸发而增加机体散热,达到降温目的的一种方法.
22 长期备用医嘱(p.r.n): 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后方失效,病情需要时才执行,写明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每次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栏做记录,
23 临时备用医嘱(s.o.s):医嘱有效时间在12小时,病情需要时执行.日间备用医嘱仅限于日间有效,下午7时后失效;夜间备用医嘱仅限于夜间有效,至次晨7时失效.如未用注销时,由护士用红笔在该医嘱后写明"未用"两字.
27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8 主动卧位:患者在床上自己采用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称为主动卧位.
29 频死状态:又称临终状态,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30 皮下注射法:是将小量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适应于各种菌苗,疫苗的预防接种,局部麻醉和某些药物的注射.
47 洗胃法:是通过胃管向胃内灌注溶液再吸出以排除胃内毒物和潴留食物的方法
48 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49 护理评估:是一个系统地,连续地收集,组织,核实和记录护理对象有关健康资料的过程
50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大于39C,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小于2C,但均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9 炎症介质: 是指一组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局部组织或血浆产生和释放的参与炎症反应并具有致炎作用的化学活性物质.
20 长期医嘱: 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和时间后方失效,在医嘱的有效日期内按规定的间隔时间执行.
21 临时医嘱: 医嘱的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应在短时间内执行,即刻医嘱(st)一般在医嘱开出后15分钟内执行,一般只执行1次.
4 发热: 由于制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C)
5 炎症: 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6 临床前预防: 又称二级预防,即在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疾病有可能及早治愈或不致加重.
7 药物血浆半衰期: 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时间,用t1/2表示
11 稳态: 在外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机体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的成分,数量和性质所达到的动态平衡状态.
12 有效通气量: 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称为肺泡通气量(即有效通气量)
13 抗体:在抗原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4 组织性缺氧: 因组织中毒,细胞损伤等因素引起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的缺氧.
20九分法:按体表面积9%的倍数来估计体表解剖分区面积的一种方法。
21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22药物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
23心搏骤停: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24隐性黄疸:指患者血清胆红素虽已超过正常范围但仍在34.4umol/L以下,巩膜和皮肤尚无可见的黄染。
8 隐性黄疸: 指患者血清胆红素虽已超过正常范围但仍在34.4umol/L以下,巩膜和皮肤尚无可见的黄染.
9 细胞凋亡: 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是与坏死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
10 血压: 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31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32医院感染:又称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即指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医院获得而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3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4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通常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5呼吸困难: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发绀,鼻翼扇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13脑死亡:近代认为死亡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丧失,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14胸腹联合伤:闭合性或开放性胸部,腹部损伤,无论隔肌是否穿破,都可能同时伤及脏器,这类多发性损伤,成为胸腹联合伤。
15主动卧位:是指患者自身活动自如,体位可随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