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代古代神话的现实性与浪漫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古代古代神话的现实性与浪漫性摘要: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别具魅力的一部分,它是远古历史的记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留给我们的文化珍宝。那么它流传到今天,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其价值自不必说,而其本身的特色也是很鲜明的。这里就其现实性与浪漫性做一点阐发,其更多的内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理解与品味。

关键词:中国古代神话;现实性;浪漫性

中国古代神话流传到今天,一直被人们所传颂,而其中绝大多数的神话故事也被搬上了电视银屏,为更多的人所知道。就是因为其特有的文化价值,才得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早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单就属文学范畴来说,还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其价值都是极高的。集中到其某一特征上,现实性与浪漫性可谓是比较突出的,下面就此做一点阐述。

首先,就其现实性来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是马克思对于神话的科学概括。简单地说,神话就是关于神的故事传说。引申来说,“它是远古初民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与社会(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幻想性故事。”[1]当人们看到日月星辰有规则的运行;看到白昼黑夜的变化;看到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的更替;看到潮涨潮落、阴晴雨雪、花开花落;以及动植物、甚至人类自己的生殖繁衍等现象;可以想象,他们是多么的惊奇!而看到雷电、山火、洪水、猛兽、干旱、瘟疫、等自然灾害的肆虐,又会是多么恐惧!面对这一切,他们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十分无力。因此他们就把各种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他们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着、控制着。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现象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并在口头流传。也反映了马克思的一句哲学思想:“物质决定意识”。即神话的创作基础是客观存在的,是现实的。

神话虽由人们的幻想构成,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有现实生活做基础的。它的种种解释在今天看来虽不免荒唐可笑,但绝不是纯意识和心理的活动,而是客观现实和生活斗争的反映。比如,《山海经》所载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神话,就明显地反映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决意志。他们在劳动的经验中坚信人们的力量可以征服自然,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怀有征服自然的信心。又如,“羽民国的人身上生羽翼,驩头国的人有翼、

鸟喙,在海中捕鱼,杖翼而行。这一类的想象,显然也是生活斗争的反映。因为原始人尚未发明网罟等工具,他们看见水鸟捕鱼非常便利,不禁生发羡慕之心。于是设想人也有可能有长翅膀的,嘴也可能同鸟喙一样,在海上以捕鱼为生,何等灵活、轻便。在生产中减少困难,减轻劳动,是人们普遍的愿望和要求,所以这些幻想的产生是极其自然的。”[2]为了突破种种限制,加快走路的速度,缩短走路的时间,远古人很早就幻想飞。飞在原始人看来是最能解决问题的。从最初的飞的幻想意识到“飞车”的具体概念是人类思维思维进一步发展。人类的智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有许多想法往往会不约而同,所以我们的“飞车”也就同西方的“飞毯”和“快靴”等的性质差不多,都反映了原始人对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至于人们在生活经验中所发明、制造的许多器物,如网罟、竹弹、弓箭、车船等,又如发现五谷和药草,驯养牲畜,制作衣裳,建造房屋,创造文字等都是千百万人在生产劳动中长期努力的结果。

从它的故事原型塑造上看,虽较之于人来说,有的过于夸张、离奇,但其半人半兽、人兽同形的形象却是由人与动物的身体特征共同构成的。要么是在人的躯体上加些动物的特征,要么就是兽质人身。例如“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中神农的原形就是一头牛的形象,“女娲补天”中的女娲是上身为人,下身为蛇的形象,还有炎帝是人身牛首,祝融是兽身人面,海神禺强是人面鸟身,河神冯夷是一条白面长人鱼,甚至像共工这样的大神,干脆就是个九首蛇身,且首尾自环的怪物……在原始社会,人类并不强大,他们与动物是相互制衡的,而更多的时候人类的安全还会受到动物的威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同是自然界中的生物,而不存在人比动物高等这样的观念,那么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样的观念:人与动物可以互相通婚,可以互相变形,可以互相演化,这种半人半兽、人兽同形的形象正式这种思维运动的结果。

神话是远古人类历史的记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最初的历史以及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如《山海经》中记载:“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木且梨橘柚……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3]这里就记叙了洞庭山的方位、矿藏、植物和在这里居住的人物:尧帝的两个女儿,舜的妻子娥皇、女英。这是其反映现实的一面,也是其现实性所在。那么另一面就是其浪漫性了。

前面说过,神话主要是有人们的幻想所产生的,而幻想是属于思维的范畴,是意识。神话的深处蕴藏着人类要求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而正是这种愿望幻化成了一个又

一个神奇的故事。故事中大胆离奇的想象,还有其所反映的精神状态等都给这些故事染上了浪漫的色彩。现在举出几个著名的古代神话做些说明:

㈠女娲补天《淮南子》[4]有如下记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这是我国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显然,神话的创作者对宇宙万物的起源是这样想象的:最初的时候,天地不知为什么经过一度大破坏,洪水暴发了,火也焚烧起来了,弄干了洪水,树立了四极,然后慢慢地造出生物和人类来,才有了今天的世界,所以女娲不但是世界的创造者,而且还是人类万物的始祖。这个故事就反映了我国原始人与自然作斗争的无比伟大的力量。

㈡后羿射日《淮南子》载: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这大概是我国氏族社会后期的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神话故事。故事说的是善射的神弓手后羿为了射去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解除了七年旱灾的威胁。同时又射死了许多毒蛇猛兽,是大家能够安心生产。“九个太阳”的想象就够奇特的了。同时这里也含有歌颂劳动英雄的意义,也有赞扬优良的劳动工具和巧妙的劳动技术的意义。故事也塑造了一个同灾害作斗争、替人民做好事的英雄形象。

㈢鲧禹治洪水《山海经》有如下记载: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这个故事同样塑造了英雄形象,而且是两个。鲧是为人民而牺牲的英雄,而他的儿子继承父志,战胜洪水,也成为人民拥戴的英雄的首领。鲧、禹父子两代治洪水,是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内容最丰富的神话,它也反映了人民战胜自然的勇气和力量以及原始人民的智慧。

㈣黄帝擒蚩尤《山海经》载:

蚩尤作兵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