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选读-与友人论学书
顾炎武《与友人书》原文及翻译
顾炎武《与友人书》原文及翻译
顾炎武
原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
译文:
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
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
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
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
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才)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
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如面壁(不问世事)一般,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
处的。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钱大昕《与友人论师书》原文
钱大昕《与友人论师书》原文
原文:
日者,足下枉过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见。
顷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为师,仆弗敢闻也。
师道之废久矣,古之所谓师者,曰经师,曰人师;令之所谓师者,曰童子之师,曰乡会试之师,曰投拜之师。
人生五六岁,始能识字。
稍长则习业之文,父兄皆延师教之。
父兄曰:汝师之。
吾从而师之。
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童子之师,犹巫医百工之师,称之曰师可也。
乡会试主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未尝许其为师,而相沿师之者,三百余年。
然甲令①又有外官、官小者回避之例,则固明予以师之称矣。
汉人于主有为之制服者,而门生之名,唐宋以来有之。
语其辈行,则先达也;语其交谊,则知己也。
因其一日之知,而奉之以先生长者之号,称之曰师,亦可也。
今之最无谓者,其投拜之师乎!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私。
师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之问,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藉于师者,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今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师矣。
是故一命以上,皆可抗颜而为师,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子,皆引而为弟子。
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
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
弗敢出也。
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
仆自量。
顾炎武《与友人书》
顾炎武:《与友人书》:“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②而难成;久处一方③,则习染④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⑤,无车马之资⑥,犹当⑦博学审问⑧,古人与稽⑨,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庶几⑩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11)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12),终无济(13)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14,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15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16乎?”字词注释:1选自清代顾炎武《与友人书》②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
③方;地方。
指某地。
④染:沾染。
习染:染上某种的习气。
⑤域:地方穷僻之域:形容贫困偏僻的地方。
⑥资:盘缠、资费、费用。
无马车之资:不具备广结交友的条件⑦犹当:还应当。
并且应当。
⑧审问:详细考究。
审:详细。
犹当博学审问:进行广博的学习,详尽的考究⑨稽:探究,考察,相合。
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
与稽:进行探讨⑩庶(shù)几:差不多。
11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
12子羔原宪:子羔,即高柴,春秋卫人;原宪,字子思,春秋鲁人。
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13济:帮助,有利,有好处, 14邑:地方15丘:孔子16勉:勤勉,努力。
原文翻译:人做学问如果不是一天天进步,那就是在一天天退步。
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
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会不知不觉染上不好的习气而自己还不知道。
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路费(坐马车的费用),仍要广泛得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看到古人的观点,以便探求(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五六。
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像一个面对着墙壁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与友人论学书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据近人考证,写于康熙六年,题中“友人”指张尔歧诸人。张尔歧,字稷若,山东济阳人,明遗民,对经学 很有研究。顺治十四年,顾炎武北游至济南,与他一见定交。以后两人时有书信往来。张尔歧读了此书后极有感 慨,随即写了答书。
作品鉴赏
作品鉴赏
顾炎武力倡“文须有益于天下”,立言之旨首先应当做到为时为事而作。这篇论学书的第一节,作者首发浩 叹,开门见山地说明此书是为批判百余年来的不正学风而作。宋明理学家特别是王阳明心学末流“以明心见性之 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日知录》卷七)在顾炎武看来,这股学风历时久,影 响大,危害深,所以对它深恶痛绝。他甚至指出,魏晋清谈,导致五胡乱华,今日清谈,招来明朝覆亡。正因为 如此,他的抨击异常来。
言心言性:这是指宋、明理学家所讨论的哲学范畴。
“命与仁”二句:《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性与天道”二句:《论语·公治长》:“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 得而闻也。’”子贡,孔子弟子端木赐。
“性命之理”二句:《易传》:《周易》中解释经的部分,包括《彖》、《象》、《系辞》、《文言》、 《序卦》、《说卦》、《杂卦》。《易传》中有讲性命的话,如《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 顺性命之理。”又如《乾卦》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尺速之别; 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是也。”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阅读练习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
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
性与天道,子贡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己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
”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
”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以之博学。
自曾子而下,笃实无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
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人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我弗敢知也。
《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与孟子之所答者,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
以伊尹之元圣,尧舜其君其民之盛德大功,而其本乃在乎千驷一介之不视不取。
伯夷、伊尹之不同于孔子也,而其同者则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
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谓忠与清之未至于仁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谓不忮不求之不足以尽道而不知终身于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我弗敢知也。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何?曰“博学多文”,曰“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与友人论师书》阅读附答案解析及译文
《与友人论师书》阅读附答案解析及译文日者,足下枉过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见。
顷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为师,仆弗敢闻也。
师道之废久矣,古之所谓师者,曰经师,曰人师;令之所谓师者,曰童子之师,曰乡会试之师,曰投拜之师。
人生五六岁,始能识字。
稍长则习业之文,父兄皆延师教之。
父兄曰:“汝师之。
”吾从而师之。
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童子之师,犹巫医百工之师,称之曰师可也。
乡会试主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何尝许其为师,而相沿师之者,三百余年。
然甲令①又有外官、官小者躲避之例,则固明予以师之称矣。
汉人于主有为之制服者,而门生之名,唐宋以来有之。
语其辈行,则先达也;语其交谊,则知己也。
因其一日之知,而奉之以先生长者之号,称之曰师,亦可也。
今之最无谓者,其投拜之师乎!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私。
师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之问,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藉于师者,势也,质疑难难无有也,本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师矣。
是故一命以上,皆可抗颜而为师,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子,皆引而为弟子。
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
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
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
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
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②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
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
直谅多闻,谓之三益。
不识仆之戅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注:①甲令:法令。
②硁硁:执拗。
6.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兄皆延师教之延:约请B.弟子之所藉于师者藉:借助C.士习由此而偷偷:懒惰D.直谅多闻,谓之三益谅:谅解6.D(谅:诚信。
)7.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友人前来造访钱大昕,但愿拜他为师,却没有遇到。
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阅读答案(附翻译)与友人论门人书顾炎武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
然欲使之效曩者二三先生,招门徒,立名誉,以光显于世,则私心有所不愿也。
若乃西汉之传经,弟子常千余人,而位富者至公卿,下者亦为博士,以名其学,可不谓荣欤,而班史乃断之曰:“盖禄利之路然也。
”故以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而况于今日乎?今之为禄利者,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
穷年所习不过应试之文,而问以本经,犹茫然不知为何语,盖举唐以来帖括之浅而又废之。
其无意于学也,传之非一世矣,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惟贫而不能徙业者,百人之中尚有一二。
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欲速成以名于世,语之以五经则不愿学,语之以白沙、阳明之语录,则欣然矣,以其袭而取之易也。
其中小有才华者,颇好为诗,而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
吾行天下见诗与语录之刻,堆几积案,殆于瓦釜雷鸣,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不能说也。
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若徇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以来天下之人,而广其名誉,则是枉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
惟是斯道之在天下,必有时而兴,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虽去之百世而犹若同堂也。
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而有王者起,得以酌取焉,其亦可以毕区区之愿矣。
夫道之污隆,各以其时,若为己而不求名,则无不可以自勉。
鄙哉硁硁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
高明何以教之!注:帖括:唐宋科举士子为对付科举死记硬背经书的一种方法。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年学,不至于谷。
谷:俸禄。
B.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
审:明白。
C.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
叩:考查。
D.则是枉道以从人。
枉:歪曲。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顾炎武不招徒授学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①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
《与友人论学书》教案
与友人论学书一、教学要求1. 疏通文意,了解顾炎武的论点。
2.理解孔子、孟子对于心性的论述。
二、学习要点1.题解关键词据近人考证,本文写于康熙六年(1667),题中“友人”指张尔歧。
张尔歧,字稷若,山东济阳人,明遗民,对经学很有研究。
顺治十四年(1657),顾炎武北游至济南,与他一见定交。
以后两人时有书信往来。
2.内容提示本文旨在针砭清初一些儒学者空谈心性、束书不观的风气。
顾炎武先从这些儒学者最爱谈论的心性之学入手,重温了《论语》和《孟子》这两部宋明儒学最为推崇的经典,强调了孔孟对伦理的实践精神,继而总结出他所理解的圣人之道,并号召世人研究实学,躬行履践。
三、作者生平顾炎武(1613—1682),原名忠清,学名绛;入清朝后更名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又曾署蒋山傭。
江苏昆山人。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
平生活动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出生至明亡(1613—1644),约31个年头。
在此期间,他在出嗣祖父的指导培养下,打造下有关传统文化典籍及其当时政治、经济构架的深厚与坚实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他一生中开扩性的学术发展将是不可能的。
第二阶段,自清顺治元年至13年(1645—1656),约12个年头。
在此期间,他在江南地区对满清军事贵族入主中原的统治,进行了旗帜鲜明的以及秘密串联的反抗活动。
他以南京为居住地,北到淮河上的清江浦和王家营,东到太湖。
在活动的同时,他已展开了几部代表性著作的发轫工作。
第三阶段,自清顺治14年至康熙21年(1657—1682),在这大约25个年头中,他离开江南,到北方的齐、鲁、燕、赵以及秦、晋等地区,做了许多带政治性的学术活动和人际活动,进行了若干调查研究工作,最终写出了大量具有很高价值的专著和诗文。
他一生的思想,似可主要归纳为如下四点。
第一、在政治方面,他坚持反对满州军事贵族入主中国,坚持恢复明朝帝国和汉人自己的统治。
对这一点,我们需要分析,其中某些爱国主义,值得继承;某些狭隘的民族主义原则,则已与后世的多民族大家庭的现实不相适应。
高考语文文言阅读《与友人论师书》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阅读《与友人论师书》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
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
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
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
直谅多闻,谓之三益。
不识仆之戆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节选自《与友人论师书》)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友人”老师的原因。
[答案]①自己的才学品德不足为师;②自己的能力不能引荐友人;③自己性格固执,不愿求人;④不忍心看到友人被世风迷惑。
【参考译文】您跟我不是一天的好朋友,却急于想以我为老师。
我自己思量,文章道德不足以成为您的老师,而权势能力又不足以去引荐提拔您。
如果想借助我来结交一两个有权势的官臣,我很少能成为援手,因为我浅薄而固执自保,不用私事去麻烦别人,朋友们都知道。
我本来不想自己犯错,又怎么忍心来让您犯错呢?如果您认为我粗通经史,可以准备草野鄙陋的意见供您询问,以后以平等的身份往来相处,就足够了。
正直、诚信、见识广博,叫作三种有益的朋友。
不知道迂愚刚直的我能不能攀附您,当您的一个益友呢?希望您裁断审察。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3分)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①。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籍,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畴,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②而卒,年二十九。
《与友人论师书》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与友人论师书》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日者,足下枉过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见。
顷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为师,仆弗敢闻也。
师道之废久矣,古之所谓师者,曰经师,曰人师;令之所谓师者,曰童子之师,曰乡会试之师,曰投拜之师。
人生五六岁,始能识字。
稍长则习业之文,父兄皆延师教之。
父兄曰:“汝师之。
”吾从而师之。
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童子之师,犹巫医百工之师,称之曰师可也。
乡会试主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未尝许其为师,而相沿师之者,三百余年。
然甲令①又有外官、官小者回避之例,则固明予以师之称矣。
汉人于主有为之制服者,而门生之名,唐宋以来有之。
语其辈行,则先达也;语其交谊,则知己也。
因其一日之知,而奉之以先生长者之号,称之曰师,亦可也。
今之最无谓者,其投拜之师乎!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私。
师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之问,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藉于师者,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今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师矣。
是故一命以上,皆可抗颜而为师,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子,皆引而为弟子。
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
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
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
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
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②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
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
直谅多闻,谓之三益。
不识仆之戅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注:①甲令:法令。
②硁硁:固执。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兄皆延师教之延:邀请B.弟子之所藉于师者藉:借助C.士习由此而偷偷:怠惰D.直谅多闻,谓之三益谅:原谅6.D(谅:诚信。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友人前来拜访钱大昕,希望拜他为师,却没有遇到。
《与友人论师书》阅读附答案解析及译文
《与友人论师书》阅读附答案解析及译文日者,足下枉过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见。
顷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为师,仆弗敢闻也。
师道之废久矣,古之所谓师者,曰经师,曰人师;令之所谓师者,曰童子之师,曰乡会试之师,曰投拜之师。
人生五六岁,始能识字。
稍长则习业之文,父兄皆延师教之。
父兄曰:“汝师之。
”吾从而师之。
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童子之师,犹巫医百工之师,称之曰师可也。
乡会试主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未尝许其为师,而相沿师之者,三百余年。
然甲令①又有外官、官小者回避之例,则固明予以师之称矣。
汉人于主有为之制服者,而门生之名,唐宋以来有之。
语其辈行,则先达也;语其交谊,则知己也。
因其一日之知,而奉之以先生长者之号,称之曰师,亦可也。
今之最无谓者,其投拜之师乎!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私。
师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之问,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藉于师者,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今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师矣。
是故一命以上,皆可抗颜而为师,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子,皆引而为弟子。
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
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
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
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
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②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
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
直谅多闻,谓之三益。
不识仆之戅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注:①甲令:法令。
②硁硁:固执。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兄皆延师教之延:邀请B.弟子之所藉于师者藉:借助C.士习由此而偷偷:怠惰D.直谅多闻,谓之三益谅:原谅6.D(谅:诚信。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友人前来拜访钱大昕,希望拜他为师,却没有遇到。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原文及翻译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原文及翻译原文: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
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
性与天道,子贡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己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
”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
”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以之博学。
自曾子而下,笃实无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
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人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我弗敢知也。
《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与孟子之所答者,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
以伊尹之元圣,尧舜其君其民之盛德大功,而其本乃在乎千驷一介之不视不取。
伯夷、伊尹之不同于孔子也,而其同者则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
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谓忠与清之未至于仁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谓不忮不求之不足以尽道而不知终身于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我弗敢知也。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何?曰“博学多文”,曰“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顾炎武《与友人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顾炎武《与友人书》原文及翻译译文1、顾炎武《与友人书》原文及翻译译文顾炎武《与友人书》原文及翻译顾炎武原文: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
译文: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
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
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
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
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才)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
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如面壁(不问世事)一般,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顾炎武《与友人书》2、顾炎武《廉耻》原文及翻译译文顾炎武《廉耻》原文及翻译顾炎武原文:吾观三代①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后雕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②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
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书信鉴赏·友书·与友人论学书》注释与鉴赏
《书信鉴赏·友书·与友人论学书》注释与鉴赏《书信鉴赏·友书·与友人论学书》注释与鉴赏清·顾炎武比往来南北①,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②。
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③,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④。
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⑤。
性命之理,著之《易传》⑥,未尝数以语人。
其答问士也⑦,则曰:“行己有耻⑧。
”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⑨。
”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⑩,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⑪。
”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⑫。
”颜子之几乎圣也⑬,犹曰:“博我以文⑭。
”其告哀公也⑮,明善之功⑯,先之以博学。
自曾子而下⑰,笃实无若子夏⑱,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⑲,切问而近思⑳。
”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㉑。
”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
舍多学而识㉒,以求一贯之方㉓;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
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㉔。
我弗敢知也。
《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㉕。
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㉖,与孟子之所答者,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㉗。
以伊尹之元圣㉘,尧、舜其君其民之盛德大功,而其本乃在乎千驷、一介之不视不取㉙。
伯夷、伊尹之不同于孔子也㉚,而其同者,则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㉛。
”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谓忠与清之未至于仁㉜,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
谓“不忮不求”之不足以尽道㉝,而不知终身于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
我弗敢知也。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与友人论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与友人论学书翻译赏析_作者顾炎武
与友人论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与友人论学书翻译赏析_作者顾炎武文言文《与友人论学书》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
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1],往往言心言性[2],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
性命之理,着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
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己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
”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
”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
自曾子而下,笃实无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
我弗敢知也。
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
周霄、彭更之所问,与孟子之所答者,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
以伊尹之元圣,尧舜其君其民之盛德大功,而其本乃在乎千驷一介之不视不取。
伯夷、伊尹之不同于孔子也,而其同者,则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
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谓忠与清之未至于仁,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谓不忮不求之不足以尽道,而不知终身于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
我弗敢知也。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读后感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读后感一开始读的时候,感觉有点像在听一位严格的老师在讲课,这“学”可不能是虚头巴脑的东西。
顾炎武就像是拿着小教鞭,敲着黑板告诉大家,真正的学问得落在实处。
他批评那些只知道空谈“心”“性”的人,我就想啊,这不就跟现在那些光会说大话,实际啥都做不出来的人一样嘛。
他说的“博学于文”,可不是让我们光在书本里钻来钻去,变成个书呆子。
而是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不管是历史、地理,还是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技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就像在一个超级大的知识宝库里面寻宝,什么宝贝都不能放过。
我感觉我平时看书啥的都太挑了,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这可不行,按照顾炎武的说法,我得把我的知识网织得大大的才行。
还有“行己有耻”,这四个字可太有分量了。
人要是没点羞耻心,那还得了。
就像在马路上,如果大家都没有羞耻心,乱闯红灯、乱扔垃圾,那整个世界不就乱套了。
在做学问上也是一样,要是为了出名或者其他啥歪心思,就去抄袭、作弊,那可真是丢死人了。
这是在告诉我们,做学问的人首先得是个品德端正的人,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顾炎武还提到要把学问和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
这让我想到,不能学了一堆知识,结果一到生活里就啥都不会用。
学问得像一把万能钥匙,能够打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锁。
比如学了理财知识,那就得能把自己的小金库管理好;学了人际交往的道理,就要能在社交场合里如鱼得水。
要是学了却用不上,那就跟没学一样,白费劲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就像被打了一针清醒剂。
以前总觉得学问是高高在上的东西,离自己很远。
现在才明白,学问就在身边的每一个小细节里。
我得像顾炎武说的那样,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做一个有学问又有品德的人。
这篇文章就像是一个宝藏图,我得按照这个图的指示,在学问的大海洋里好好遨游一番,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啦。
经典选读-与友人论学书资料
文章主题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我们知道“文”在中国古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文明、文化;狭 义指文学、写作。随着时代的推移,“文”的内涵逐渐向狭义方向倾斜, 意味着文学写作。而顾炎武在此却用宗经征圣的方式,重新将儒学传统 中的文化之“文”与当代语境中的文学之“文”作了区别。“文”首 先意味着文化,它体现在伦常礼乐中,是亭林毕生研治躬践的价值基准, 被他视为治学的根本。他对文学的理解与一切学者一样,目标首先是明 道救世,而不是篇章辞藻本身。他自称,自从读到刘挚训子孙之语,“便 绝应酬文字,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顾炎武认为:学习在于 “博学于文”。“博学于文”即为“自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 应读“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应“当求实学,凡天文、 地理、兵农、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并指出:“人之为 学,不日进则日退”.人若“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若既不出户, 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终无济于天下”。
时过境迁,顾炎武这种文学观和创作态度不免显得有点狭 隘,甚至不近人情,但在清初那个文化救亡氛围中,却是与 时代精神相一致的主流意识.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顾炎武 诗学在道德取向、学术方式等各层次上都成为明清易代之 际诗学精神的典型体现。
顾炎武认为:“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首先在与 人人“行己有耻”。他指出:“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 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则天下其有不乱, 国家其有不亡者乎?”而“行己有耻”则应“不耻恶衣恶 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行己有耻”作为立身之 本,应在人的日常生活、行动实践中形成,即“自子臣弟友 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他 认为“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 风俗”。顾炎武首先强调的是人要有真性情,重心落在主 体上。
《与友人论师书》阅读附答案解析及译文
《与友人论师书》阅读附答案解析及译文日者,足下枉过仆,仆以事他出,未得见。
顷遇某舍人云,足下欲以仆为师,仆弗敢闻也。
师道之废久矣,古之所谓师者,曰经师,曰人师;令之所谓师者,曰童子之师,曰乡会试之师,曰投拜之师。
人生五六岁,始能识字。
稍长则习业之文,父兄皆延师教之。
父兄曰:“汝师之。
”吾从而师之。
非必道德之可师也,巫医百工之人皆有师。
童子之师,犹巫医百工之师,称之曰师可也。
乡会试主司同考之于士子,朝廷未尝许其为师,而相沿师之者,三百余年。
然甲令①又有外官、官小者回避之例,则固明予以师之称矣。
汉人于主有为之制服者,而门生之名,唐宋以来有之。
语其辈行,则先达也;语其交谊,则知己也。
因其一日之知,而奉之以先生长者之号,称之曰师,亦可也。
今之最无谓者,其投拜之师乎!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私。
师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之问,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藉于师者,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今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师矣。
是故一命以上,皆可抗颜而为师,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子,皆引而为弟子。
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
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
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
仆自量文章道德,不足以为足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
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②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知。
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
直谅多闻,谓之三益。
不识仆之戅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注:①甲令:法令。
②硁硁:固执。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兄皆延师教之延:邀请B.弟子之所藉于师者藉:借助C.士习由此而偷偷:怠惰D.直谅多闻,谓之三益谅:原谅6.D(谅:诚信。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友人前来拜访钱大昕,希望拜他为师,却没有遇到。
与友人论学书及翻译
与友人论学书〔清〕顾炎武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於盲.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已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呜呼!圣人之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逹.」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自曾子而下,笃实无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於夫子,而其门弟子之贤於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我弗敢知也.《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与孟子之所答者,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以伊尹之元圣,尧,舜其君其民之盛德大功,而其本乃在乎千驷一介之不视不取;伯夷,伊尹之不同於孔子也,而其同者,则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谓忠与清之未至於仁,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谓不忮不求之不足以尽道,而不知终身於技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我弗敢知也.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於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於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於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於我矣,反身而诚」.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於圣人,而去之弥远也.虽然,非愚之所敢言也.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译文】:近来,我南来北往,承蒙朋友认为我年长一点而来请教,这好像是向盲人问路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炎武同时也是出色的散文家,他的书信笔锋锐利,议论 文简明宏伟,记事文如《吴同初行状》、《书吴潘二子事》 等,或揭露清军屠城罪行,或表彰志士的高风亮节,读来 情景如在目前,人物跃然纸上。
顾炎武的爱国名言: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5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时过境迁 , 顾炎武这种文学观和创作态度不免显得有点狭 隘 , 甚至不近人情 , 但在清初那个文化救亡氛围中 , 却是与 时代精神相一致的主流意识.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顾炎武 诗学在道德取向、学术方式等各层次上都成为明清易代之 际诗学精神的典型体现。
顾炎武认为:“国家治乱之原 , 生民根本之计”首先在与 人人“行己有耻”。他指出:“盖不廉则无所不取 , 不耻 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则天下其有不乱, 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 ”而“行己有耻”则应“不耻恶衣恶 食 , 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行己有耻”作为立身之 本,应在人的日常生活、行动实践中形成,即“自子臣弟友 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 , 皆有耻之事也”。他 认为“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 风俗”。顾炎武首先强调的是人要有真性情,重心落在主 体上。
写作背景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受宋明理学以及王阳明良 知说的影响,学者大都空谈心性,不读书,尚空 谈,甚至标榜名声,互争门户,只讲求个人的修 身养性,而置国家民族的危机于不顾,那些真正 求真务实,讲求实学的人却遭到排斥,针对此种 状况,作者从孔孟儒学本义入手,以古今为学者 治学,处世态度之不同,力斥时弊。提倡“博学 于文”,“行己有耻”,号召学者以穷研经史为 务,以潜修躬行为本,务使有用有守,这在当时 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在这篇论学书中,作者首先不厌其烦地引经据典,列举孔、 盂等儒家圣人为学的态度,然后摆出“今之君子”不同的 态度。这样两相对比,结论不言而喻:“今之君子”虽口 不离孔、孟,其实他们同“圣人”背道而驰,空谈心性却 完全违背了圣人之学的精神,因而是十分错误的。最后一 节,作者提出和阐明了开启一代学风的学术思想纲领—— “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 关于“博学于文”,作 者指出,“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凡与国计民生有关 的东西都必须脚踏实地地去探究。这一条正面提倡博学多 识、经世致用的实学,反对言心言性的空疏之学。关于 “行已有耻” 希望士大夫坚持民族气节,为天下兴亡而 尽责。”,皆应勇于开拓,敢 于创新。在文章中,他勇于针砭当时学术界存在的弊端 ,痛 斥某些学者空谈阔论、沽名钓誉的无耻之举 , 提倡博学有 耻的学术道德 , 为我们今天反思学术失范、净化学术环境 问题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分享读书经验
1.对于读书的目的你是怎样看待的? 2.读书和做人有什么关系?
文章主题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我们知道“文”在中国古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文明、文化;狭 义指文学、写作。随着时代的推移,“文”的内涵逐渐向狭义方向倾斜, 意味着文学写作。而顾炎武在此却用宗经征圣的方式,重新将儒学传统 中的文化之“文”与当代语境中的文学之“文”作了区别。“文”首 先意味着文化,它体现在伦常礼乐中,是亭林毕生研治躬践的价值基准, 被他视为治学的根本。他对文学的理解与一切学者一样,目标首先是明 道救世,而不是篇章辞藻本身。他自称,自从读到刘挚训子孙之语,“便 绝应酬文字,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顾炎武认为:学习在于 “博学于文”。“博学于文”即为“自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 应读“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应“当求实学,凡天文、 地理、兵农、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并指出:“人之为 学,不日进则日退”.人若“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若既不出户, 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终无济于天下”。
经典选读
《与友人论学书》 —顾炎武
目录
1 2 3 4 5 关于作者 写作背景 文章简析 文章主题 分享读书经验
关于作者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隶苏州府昆山 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 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 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 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 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 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 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 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耻”是做人的根本, “博”是经世济民的保证,惟其有耻,才能做到“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惟其博学,才能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法, 从根本上挽救国家颓势,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总之,一 条“博学于文’”,一条“行己有耻”,是顾炎武论学的 两个最重要的主张;我们不仅可用以概括这篇论学书的主 题,而且可视为顾炎武全部学术思想的纲领。
这是篇著名的论学书。距考证,写于康熙六年, 题中“友人”指张尔岐诸人。他对经学很有研究。 顺治十四年,顾炎武北游至济南,与他一见定交。 以后两人时有书信往来。张尔岐读了此书后极有 感慨。随即写了答书。
文章简析
这是篇著名的论学书。题中“友人”指张尔歧诸人。顾炎 武力倡“文须有益于天下”,立言之旨首先应当做到为时 为事而作。这篇论学书的第一节,作者首发浩叹,开门见 山地说明此书是为批判百余年来的不正学风而作。宋明理 学家特别是王阳明心学末流“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 治人之实学。”在顾炎武看来,这股学风历时久,影响大, 危害深,所以对它深恶痛绝。他甚至指出,魏晋清谈,导 致五胡乱华,今日清谈,招来明朝覆亡。正因为如此,他 的抨击异常猛烈。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他心目中的宋明理学 空谈明心见性的禅学本质,划清了宋明理学与讲究经世致 用的经学的界限。
谢
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