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试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试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试要点一、概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是每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经典著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从而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提供指导。

二、选书范围1.《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著名政治宣言,明确了共产主义的原则和目标,是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入门之作。

2.《资本论》:这是马克思的巨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的走向,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基石。

3.《哲学大纲》:这是马克思的哲学著作,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4.《社会主义经济学批判》:这是恩格斯的著作,对资本主义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参考。

三、考试要求1.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考生需准确掌握著作的主要论点和理论观点,把握其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

2.分析著作的时代背景:考生应了解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其思想观点。

3.领会著作的核心思想:考生要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核心思想,能够运用所学理论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4.掌握著作的批判精神:考生应能够辨析著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了解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社会主义的设想。

5.运用著作的理论分析问题:考生要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运用著作中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备考建议1.精读经典著作:考生应当对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研读,理解其中的核心理论和重要观点,通过多次阅读和思考,提高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2.学习相关辅助材料:考生可以阅读相关的解读、注释和评析,帮助理解著作的内容和背景,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3.参加讨论和辩论活动:考生可以参加学院组织的讨论和辩论活动,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和理解,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未完成的著作,在他生前没有发表过,首次公诸于众是()。

A:1927年 B:1844年 C:1932年 D:1888年答案:1927年2.当前中文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两种编排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马克思的理论要义的是()。

A:原初文本版 B:逻辑编排版 C:历史考证版1 D:综合编排版答案:逻辑编排版3.构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有()。

A:一个笔记本 B:三个笔记本 C:两个笔记本 D:四个笔记本答案:三个笔记本4.异化劳动理论体现的人本主义哲学逻辑是()。

A: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异化的非本真人类存在 B:历史就是人经过非人到人的异化复归过程 C:人的未被异化的本真状态 D:通过异化的扬弃实现的人的解放答案: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异化的非本真人类存在;历史就是人经过非人到人的异化复归过程;人的未被异化的本真状态;通过异化的扬弃实现的人的解放5.异化劳动表现在()。

A:人与自己劳动关系上 B:工人与资本家关系上 C: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关系上 D:工人与工人关系上答案:人与自己劳动关系上;工人与资本家关系上;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关系上;工人与工人关系上6.马克思认为克服异化劳动不能()。

A:彻底拒绝私有财产 B:平均私有财产 C:把工人变成资本家 D:积极肯定私有财产答案:彻底拒绝私有财产;平均私有财产;把工人变成资本家7.1844年时的马克思还深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经常会借助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并结合黑格尔哲学展开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性阅读。

()A:错 B:对答案:对8.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每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

()A:对 B:错答案:对9.据考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个笔记应该记录着整部《手稿》中最主要的批判内容,却遗失了39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大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英文名称:Marxism Works Selected Readings学分:3 总学时:54开课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学位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较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结合当代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新世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预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一)导论:今天我们如何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 3课时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社会科学文献阅读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区别(2)自然科学认识与人文社会科学认识的区别(3)理解与解释的区别3、本课程学习要求大家做到“三结合”:(1)历史与现实的结合(2)基本原理的学习与领会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结合(3)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结合(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上) 3课时一、《提纲》的写作背景二、《提纲》的框架结构与基本要点《提纲》共11条,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条),揭示出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不懂结合实践活动的意义,说明实践是新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提纲的“总纲”,以下诸条是第一条的具体化第二部分(第2条),说明实践是认识和理论的基础,是新哲学的基本点第三部分(第3—9条),说明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革命实践的意义而陷入唯心史观第四部分(10,11条),指出了新旧哲学不同的立足点和阶级基础,新哲学的根本使命在于改造世界三、对《提纲》几个概念的解释1、“感性”与“人的感性的活动”2、“世俗家庭”与“社会化人类”3、“人类社会”与“社会化人类”4、市民社会5、“直观的唯物主义”与新唯物主义(三)《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下) 3课时一、学习提纲需着重领会的问题1、以实践的基本出发点,认清旧哲学的主要缺陷2、以实践为基本立场,阐发新唯物主义关于本体论、认识论、自然观、历史观的基本观点3、从实践出发,阐发新世界观的目标、性质和功能二、《提纲》的理论贡献及当代启示(四)《共产党宣言》序言与引言 3课时一、《宣言》写作的历史背景二、《宣言》的框架结构与基本要点《宣言》全书由七篇序言和四章正文组成序言序言包含的重要观点引言《宣言》简短的引言共6个自然段,阐明了《宣言》的写作背景和发表目的三、《宣言》的理论贡献及当代启示《宣言》巨大的理论贡献在于:1、《宣言》所贯穿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被至今的世界历史证明是正确的2、“两个不可避免原理”和“两个决不会原理”构成了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哲学基础(五)《共产党宣言》第一章、第二章3课时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这一章,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阶级斗争学说,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基本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斗争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

经典著作导读(科社部分)

3、共产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 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 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由发展的条件”。
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分析和批判各种假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 主义,指出它们各自代表一定阶级的利 益,但都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进行活动, 划清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和其它流 派的界限。
主要问题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积极因素,是科 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1、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简介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 世纪初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 16世纪初 。 作为一种批 16 世纪初。 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判 、 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 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 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 反映了早期无产阶 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 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 、 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 愿望。 愿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论我国革命》
《共产党宣言》
《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 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 整、系统的阐述。《宣言》把马克思主义 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溶为一 体,全面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理论上的最高 成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科学共产主义 创立的标志性著作。
三、《宣言》各章的具体内容
一、 资产者和无产者 这是《宣言》的核心章节。在本章中, 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无 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阶段;论证 了资产阶级私有制从而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 必然性;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体现的 阶级关系的分析,指出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无 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一.所有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者:恩格斯写作时间:1883.3.17(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作者:列宁写作时间:1913年(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者:马克思写作时间:1845年春天(4)《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作者:马克思写作时间:1859.1(5)《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作者:马克思写作时间:1857.8(6)《论粮食税》作者:列宁写作时间:1921年(7)《论合作社》作者:列宁写作时间:1923.1.4日和6日(8)《共产党宣言》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时间:1847.12 -1848.1 (9)《改造我们的学习》作者:毛泽东写作时间:1941.5.19(10)《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作者:恩格斯写作时间:1880年1月到3月(1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作者:邓小平写作时间:1984.6.22、23日(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作者:邓小平写作时间:1978.12.13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原著理解、若干填空)(1).马克思在理论方面的贡献: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及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实践方面的贡献:编报、著书、创办工人协会、参加工人运动等(2)其他人对马克思的态度(敌人:驱逐、诽谤、诅咒工人:尊敬、爱戴、悼念)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判断、填空)(1).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和继承的理论(批判和革命的对象:雇佣奴隶制或者资本主义制度);是发展的理论;是系统全面的科学的理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一是唯物主义哲学;二是辩证法的哲学;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精神是继承了资产阶级唯物主义者);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法哲学”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法哲学”是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的形成过程(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制度;核心理论:剩余价值论(定义: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以上的那部分;本质: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意义: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
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
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

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

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
斯 鸠
造成的。
12
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鲁迅说:“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 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在愚,机灵之 弊在狡。”
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的评价是:“南方 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 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
14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 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 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 感性的活动。
15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 性认识
班·达依尔: 陛下,我只 要……
舍罕国王:当 然可以……?!
舍罕王赏麦
16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 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 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13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 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 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 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 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 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 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 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 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 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 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 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 被消灭。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 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 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 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 “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 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其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 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旧唯物主义 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 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 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

其二、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 进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 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 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
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 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 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 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 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 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 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 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 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 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 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 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 院哲学的问题。
其三、马克思进而立足于实践观点
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 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 象的宗教观。

其四、马克思提出关于人的本质 的看法,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 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 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 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 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 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 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 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基本目录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这篇文献,阐述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基础和历史使命,并分析其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奠基之作。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这篇序言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对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方法论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3.恩格斯:《论权威》。

这篇短文论证了近现代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存在权威的必要性,实质性地批判了无政府主义或民粹主义,在当前的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可以只读正文,略去序言)。

这篇著作阐述了社会主义思潮产生、发展的进程,并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入手分析,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基本政策。

5.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在这里针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哥达举行的代表大会提交的党纲中存在许多极左的或偏激、片面的观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同时阐明了许多用以指导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这篇序言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强调了历史的方法、抽象的方法和事物运动发展的视野;指出要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还阐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阶级立场问题。

7.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这篇写于1853年的文章揭示了鸦片战争怎样使中国变白银流入为流出,怎样改变着中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格局,又怎样包含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掠夺和瓜分的野心。

这对于认识中国怎样在19世纪中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8.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这篇写于1857年的文章,从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入手,揭示了西方侵略者的霸权行径,鞭挞了西方舆论的严重偏见,对我们今天警惕国际新霸权主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具有重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对国民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的唯 物主义批判
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将私有财产(资本 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当作一个不容争辩的客现 事实,从而没有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的真 正根源,也就是劳动和资本、土地相分离的根 源和历史过程,把一种应当加以论证的东西 (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了论证的前提。 他们用原始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贪欲以及贪 欲者之间的竞争来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的 真实根源,犯了唯心主义的经验论错误。

人类生产与动物生产的区别
人类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生产活动是有目 的、全面的。动物生产是无目的的、片面的。 动物的生产无预先确立的目的,仅仅是出 于一种生理本能并且不会超出生理本能的活动, 并仅仅按照客体的尺度进行。 人的生产目的不仅受其本能需要所制约而 且以超出其本能需要为前提,人的生产目的在 生产活动实施前已经存在,因而是自我选择, 自我确立的。这表现出自由。

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同异化劳动的 关系
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异化劳动还生产出资本 家、生产出资本家同工人劳动之间的关系,即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同异化劳动的关系是: 它既是异化劳动出现的前提,又是异化劳动的 产物和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私有制确立之后, 它和工人的异化劳动就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相互关联
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是相互关联的, 其中以工人的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的异 化为核心。异化劳动的第三、四种表现 则是第一、二种表现的必然结果。 衡量工人劳动是异化劳动的标准是马 克思所设定的“人类劳动的类本质”概 念。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异化劳动?为什么说资本主义 雇佣劳动制度下工人的劳动已成为一种异化劳 动? 2、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私有制同工人的异化 劳动的关系? 3、如何理解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自觉的活 动?以此说明人的生产活动同动物的生产活动 的本质区别。 4、说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批判同人的解放 思想的联系以及在当今时代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马克思主义,这几个字听起来就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深邃的理论性。

以前,对于我来说,它就像是远处高山上的神秘城堡,知道它在那里,却觉得遥不可及。

但当我真正静下心来,翻开那些经典著作,才发现原来它与我们的生活、与这个世界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

我读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资本论》。

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无味、充满晦涩术语的书。

然而,当我深入其中,却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细致剖析,让我看到了商品、货币、资本背后隐藏的秘密。

比如说,我们每天都在消费各种各样的商品。

以前我买东西,只关注价格贵不贵,质量好不好。

但读了《资本论》之后,我开始思考商品的价值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衣服,有的卖几十块,有的却能卖几千块?马克思告诉我,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那些大品牌的衣服之所以贵,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材质和做工,还因为它们在品牌推广、设计研发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劳动时间。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钱很重要,都想赚钱。

但马克思让我明白了货币的本质。

货币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而且,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变成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支配人的行为,让人变得贪婪和盲目。

我想起了身边那些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人,他们为了追求更多的货币,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还有资本,以前我觉得资本就是钱,就是企业老板手里的资金。

但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关系。

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的积累。

这让我想到了那些在工厂里辛苦工作的工人,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却只能拿到微薄的工资,而资本家却赚得盆满钵满。

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让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就拿现在的互联网行业来说吧,那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看似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创新,但背后也存在着资本的逻辑。

他们通过收集用户的数据,垄断市场,获取巨额的利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第二部分是《提纲》的第二条,这一部分主 要是在认识论问题上来谈实践的出发点和条观点的继续,主要阐明新、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差别,或者说 就社会历史观问题批判旧唯物主义,阐明新 唯物主义;
第四部分是《提纲》的第十一条,概括地说 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历史使命和根本任 务。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 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 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 》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 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 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 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 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 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 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 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 的问题。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 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 ,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 ,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 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 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 命的实践。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
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
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 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 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 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 ,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 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 立的——人的个体。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 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 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 由人来改变的, 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 定是受教育的。因此, 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 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 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 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 我改变的一致, 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 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革命的实践。 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导读文献: 导读文献:
马克思: 经济学哲学手稿》 1、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5、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 毛泽东: 实践论》 矛盾论》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 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 反杜林论》 7、恩格斯:《反杜林论》 列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8、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 哲学笔记》 9、列宁:《哲学笔记》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 思维而喜欢直观; 而喜欢直观 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 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 实践的、 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 感性的活动。 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 本质。但是, 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 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 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撇开历史的进程,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 固定为独立的东西, 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 孤立的——人的个体。 人的个体。 的——孤立的 孤立的 人的个体 因此,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 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 “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 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五、文本分析
第一部分:(1、2条)是全文的总纲,从总体上概括 第一部分:(1 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 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树立 了“新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把实践理解为整个社会 新唯物主义” 历史过程的基础和人类认识的基础。
1条:批判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实践去理解客观世界和人的 认识。批判旧唯物主义对实践的错误认识。 第一、指出旧唯物主义只把客观世界看作与人的活动无关的纯客 体。只是以直观的形式理解客观事物,否认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 体。只是以直观的形式理解客观事物,否认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 的变革作用,否认作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客观事物对主体的关系。第二、 批评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理解为对事物消极直观的反映,忽视了认识的 批评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理解为对事物消极直观的反映,忽视了认识的 能动性。同时,批判唯心主义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否认主体对客体依 能动性。同时,批判唯心主义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否认主体对客体依 赖关系的错误。第三、批判费尔吧哈对实践活动的错误看法,指出实 践活动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义。
第一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提纲》 一、《提纲》的写作:
《提纲》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最早发 提纲》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最早发 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 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 哲学的终结》 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它被恩格斯称为“包 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 义的起源”。 《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 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3、马克思哲学的主要来源

刍议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现实意义

刍议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现实意义

刍议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现实意义【摘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可以激发革命意识,拓展思维视野,提高批判思考能力,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个人提升自身素质,还能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助于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的智慧传承下去,推动社会各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既是对个人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也是对社会全面发展的积极推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现实意义、深入理解、革命意识、思维视野、批判思考能力、社会变革、发展、个人、社会、积极意义、指导作用、智慧传承。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和灵魂。

这些经典著作包括《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和集中体现。

这些著作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内容,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科学指南和理论支持。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是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和精髓,是认识和把握现实社会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在于,它们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路线和根本方向。

这些著作对人们深刻认识社会现实、揭示社会规律、指导社会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只有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精髓,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

1.2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实需求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实需求在当代社会十分迫切和重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认清社会矛盾、把握历史走向。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启示
《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
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 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 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 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第二部分是《提纲》的第二条,这一部分主 要是在认识论问题上来谈实践的出发点和基 础作用;
第三部分是《提纲》的第三条到第十条, 这 一部分是第一条观点的继续,主要阐明新、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差别,或者说 就社会历史观问题批判旧唯物主义,阐明新 唯物主义;
第四部分是《提纲》的第十一条,概括地说 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历史使命和根本任 务。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 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1804年7月28日- 1872年9月13日)
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发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 •对立统一的思想 •主观能动性的思想 •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想
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它在马克思生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 程碑的地位,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 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文章背景介绍
1关键时期。此时,马克思为了解决市民社 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研究了经济学,在巴 黎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系统 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但对于费尔巴哈哲学不 但没有批判,而且有过高的评价。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 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 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 观。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 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 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马原经典原著选读

马原经典原著选读

马原经典原著选读引言马原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的简称,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原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马原中的几个经典原著,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马原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马原必读的经典原著之一。

该书收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通过研究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规律性,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是马原的核心教材,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杨奎松。

该书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实践论等重要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帮助读者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全面认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讲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讲义》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编写的马原教材。

该书内容简洁明了,适合初学者阅读。

该书精选了马原中的核心知识点,通过问题和解答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然后详细阐述了唯物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最后对实践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等内容进行了解析。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是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罗新编著的一本专著。

该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书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轨迹;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第三部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 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1804年7月28日- 1872年9月13日)
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发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 •对立统一的思想 •主观能动性的思想 •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想
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启示
《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
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 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 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 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其二、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进而 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 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 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 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 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 》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 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 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 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人的思维是否题。人 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 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 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 的问题。
但是,就其精神实质而言,不仅同一切唯 心主义划清了界线,而且同一切旧唯物主义 划清了界限,预示着新世界观的诞生。它的 基本原则的进一步发挥,则是随后不久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主要内容概述
《提纲》共十一条,总体上大致可以分为四个 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大纲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大纲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大纲SELECTED READING OF THE WORKSBY MARX AND LENIN学时数:54学分数:3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马列原著选读是为了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以及深入领会导师们的科学思想而设置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和思想。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列原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和社会工作的需要。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篇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7学时)一、对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批判(一)旧唯物主义在认识方面的根本缺陷(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三)环境、教育与人的辩证关系(四)宗教产生的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五)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使他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源二、对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的批判(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二)宗教感情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三)实践是社会生活和人类认识的基础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旧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区别(一)考察的对象不同(二)立足点不同第二篇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22学时)一、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黑格尔哲学破产的内在必然性(一)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及其阶级实质(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三)黑格尔哲学的根本缺陷(四)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哲学的产生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基本问题(二)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三、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一)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二)18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四、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的唯心主义本质(一)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二)费尔巴哈的伦理学的唯心主义本质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中的伟大变革(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中的伟大变革第三篇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8学时)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二)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三)相对和绝对的辩证关系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一)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二)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三)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四)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第四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4学时)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二)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五篇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3学时)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及其历史局限性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一)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道路(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生和发展(二)科学社会主义实现的道路四、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设想(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二)社会主义政治的特征四、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一)教学方式:1、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著作的内容、观点和原理,培养应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自主选课
专题名称课程名称主讲教师时间课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共产党宣言》解
读邱学奇
讲授10--12月4《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
结》解读
孙长生
《资本论》解读张丽丽
课程名称:《共产党宣言》解读
主讲教师:邱学奇
课程简介:《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

它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这部著作中,诸如:关于资本主义的重要论断、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等部分不仅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教师简介:邱学奇,党校市情研究所所长,政治学教授,研究方向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齐
齐哈尔市发展战略研究。

2010年获得省党干校系统优秀科研人才荣
誉。

课程名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解读
主讲教师:孙长生
课程简介:2011年5月13日中央党校举行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坚定的思想基础。

领导干部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必须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

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

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

《费尔巴哈论》1886年发表,誉为恩格斯哲学遗嘱,是恩格斯生前公开发表的唯一“非论战性”哲学著作。

它以浓缩的形式再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含义和发展历程,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唯心主义的错误,以精辟的语言阐述了现代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唯物主义的经典。

课程名称:《资本论》解读
主讲教师:张丽丽
课程简介: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这部被称为“工人阶级圣经”的鸿篇巨著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诞生。

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生产、实现和分配理论,对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实践活动不仅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具有现实价值。

是调整中前行的中国经济的永恒灯塔!
教师简介:张丽丽,1987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8年晋升经济学教授,现任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1996年----1999年在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就读。

一直从事经济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在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齐齐哈尔市经贸委投资处、依安县、拜泉县富强镇新农村挂职锻炼。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西方经济理论、利益理论、县域经济理论。

先后讲授三十多个专题,获省、市委党校系统教学大奖赛三等奖、二等奖,获“是新农村建设优秀督导员”称号、获市政府嘉奖、“市五一巾帼奖”、“市五一劳动奖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