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4)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爱莲说》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爱莲说》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短文两篇—爱莲说》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谜”,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描绘自然的文章,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课《爱莲说》是一篇以莲花为主题的古文短文,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對於古文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同时,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有一定的认知,但通过对莲花的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对自然之美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莲花的形象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高尚的品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对莲花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莲花的生态特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莲花的生态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莲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莲花的美丽。
提问:你们对莲花有什么了解?莲花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寓意?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注意课文的停顿和语气。
提问:课文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对莲花的描写。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是如何表现莲花的美丽的?4.巩固(10分钟)学生背诵课文。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课文中的莲花是什么象征?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美好事物的?分享自己的经历。
爱莲说(准确拼音+译文word版)
爱ài 莲li án 说shu ō作者:周敦颐 朝代:宋水shu ǐ陆l ù草c ǎo 木m ù之zh ī花hu ā,可k ě爱ài 者zh ě甚sh èn 蕃f án 。
晋j ìn 陶t áo 渊yu ān 明m ín ɡ独d ú爱ài 菊j ú;自z ì李l ǐ唐t án ɡ来l ái ,世sh ì人r én 盛sh èn ɡ爱ài 牡m ǔ丹d ān ;予y ǔ独d ú爱ài 莲li án 之zh ī出ch ū淤y ū泥n í而ér 不b ù染r ǎn ,濯zhu ó清q īn ɡ涟li án 而ér 不b ù妖y āo ,中zh ōn ɡ通t ōn ɡ外w ài 直zh í,不b ú蔓m àn 不b ù枝zh ī,香xi ān ɡ远yu ǎn 益y ì清q īn ɡ,亭t ín ɡ亭t ín ɡ静j ìn ɡ植zh í,可k ě远yu ǎn 观ɡu ān 而ér 不b ù可k ě亵xi è玩w án 焉y ān 。
予y ǔ谓w èi 菊j ú,花hu ā之zh ī隐y ǐn 逸y ì者zh ě也y ě;牡m ǔ丹d ān ,花hu ā之zh ī富f ù贵ɡu ì者zh ě也y ě;莲li án ,花hu ā之zh ī君j ūn 子z ǐ者zh ě也y ě。
噫y ī!菊j ú之zh ī爱ài ,陶t áo 后h òu 鲜xi ǎn 有y ǒu 闻w én ;莲li án 之zh ī爱ài ,同t ón ɡ予y ǔ者zh ě何h é人r én ;牡m ǔ丹d ān 之zh ī爱ài ,宜y í乎h ū众zh òn ɡ矣y ǐ。
爱莲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爱莲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爱莲说》练习题1、《爱莲说》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 ___ 。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2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3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11、《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12、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_______________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_____________ 。
爱莲说创作说明
爱莲说创作说明《爱莲说》是中国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一篇重要作品。
这篇文章创作于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时任南康知军。
在星子县的军衙东侧,周敦颐开凿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他不仅在池塘中欣赏莲花,还在自己的书房中放置了一幅莲花的画作,以便随时欣赏。
周敦颐以自己对莲花的热爱和莲花所代表的品格,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
《爱莲说》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了周敦颐对莲花的热爱和赞美,并通过莲花所代表的品格来阐述他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周敦颐在文中将莲花比作君子的品格,通过描绘莲花的美丽、优雅和纯洁,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周敦颐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风气和道德状况的深刻反思。
《爱莲说》的艺术手法独特,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周敦颐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莲花描绘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他不仅从外貌上描绘了莲花的美,更从内在的品格上展现了莲花的高尚。
此外,周敦颐还通过与其他花卉的对比,突出了莲花所代表的独特品格,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爱莲说》是一篇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散文作品。
它在宋代以来一直被广泛传颂和赞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文章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周敦颐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爱莲说》的艺术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思想深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它不仅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莲说》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散文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它表达了周敦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5爱莲说专项训练含答案
5 爱莲说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B.不蔓不枝.(旁生枝茎)C.亭亭净植.(种植)D. 陶后鲜.有闻(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莲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____________”。
(用第一段的原文回答,限答三个字)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
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
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
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文章题目为“爱莲说”,文中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2017·滨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古诗爱莲说翻译赏析
古诗爱莲说翻译赏析《爱莲说》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做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注释】可:值得。
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通,空。
直,挺立。
不蔓(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名词作动词,遥远,空间距离大。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焉: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噫:感叹词,相当于“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下文“莲之爱”、“牡丹之爱”同。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喜爱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
宜乎,当然。
宜,应当。
众,多。
[2-3]【翻译】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篇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可爱者甚蕃____(2)陶后鲜有闻____(3)香远益清____(4)濯清莲而不妖____2.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陋室,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你了解他多少? 请你写出最能反映他性格的一句诗或者能够反映他性格的小故事(故事要相对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爱莲说》中“爱菊、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周敦颐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请你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提炼出这句话蕴含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者钟情于莲花,并以莲自况来表白他的生活态度。
请你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莲,不求富贵乃花中君子下句:松,_____________是树中勇士参考答案:1.①多②少③更加④美丽而不庄重2.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3.示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4.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2023年《爱莲说》说课稿_4
2023年《爱莲说》说课稿2023年《爱莲说》说课稿1一、说教材: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
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的美,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
三、说教学重难点: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
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__大意,因此我把“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
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为__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讨论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学千法,朗读为本。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感知中领悟。
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
要能自然成诵才行。
”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
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
2、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
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
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爱莲说》阅读专练(word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下《爱莲说》阅读专练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不蔓不枝.()(2)陶后鲜.有闻()(3)有狱.久不决()(4)囚法.不当死()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_______________,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到星子(现已撤销,原为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任南康知军。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
原文: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噫!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注释: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023年实用的《爱莲说》教案4篇
2023年实用的《爱莲说》教案4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字音字形句子翻译;2、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3、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__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1、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2、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__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诗句导入: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wēi。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二)文体简介“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__的总称。
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
(三)文学常识(二)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人。
文学家、哲学家,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子全书》)。
因定居庐山时为纪念家乡而给住所旁的一条溪水命名为濂溪,并给自己的书屋命名为濂溪书堂并终老于庐山濂溪,所以号濂溪先生。
(五)预习检测字音字形蕃淤泥涟亵濯鲜有闻噫颐解释加点词语和翻译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词类活用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六)解读莲1、莲花有哪些独特的外在特征?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外在样貌亭亭净植濯清涟而不妖枝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味道香远益清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莲这一意象还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借助莲表达什么?出身低微却洁身自好,谦虚谨慎不锋芒毕露表里如一,正直无私美名远播,根基深厚廉洁自律,神圣不可侵犯3、小结托物言志莲花的美是端庄的,典雅的,神圣的,高尚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爱莲说》比较阅读训练六篇(含答案)
《爱莲说》阅读训练六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3 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不蔓.不枝()(2)亭亭净植.()(3)临.湖赏荷()(4)荷花为.雨所洗()2.用/给下面句子标朗读停顿。
(标一处)(1分)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以为妙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能概括莲花的品质,全文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能概括荷花的外形,文章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阅读及答案翻译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阅读及答案翻译周敦颐《爱莲说》原文阅读及答案翻译周敦颐《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家. “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爱莲说》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三语文复习练习课题:《爱莲说》课内外对比阅读命题:许礼靖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增加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履: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语:告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4.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爱莲说》说课稿(通用4篇)
《爱莲说》说课稿(通用4篇)《爱莲说》篇1(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爱莲说》是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对于九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3、教学重点:理解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
4、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二)学生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八年级的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
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
这部分同学往往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
对于双差生要根据他们的弱点,选准切入点很啊抓基础,确保他们合格毕业。
(三)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活动安排:搜集写作背景给予本课相关的链接。
2、教师课前活动安排:准备好幻灯片和上课所用媒体;教学资料。
资料如下:写作背景《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
《宋史》上说他“博学力行”,并引用宋代著名文学家、江西诗派首领黄庭坚的话,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廉于取名而锐于取志,薄于微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虽然他一生担任过州县地方官吏,但他平时更喜欢游览各处名胜,潜心研究学问,是一个事必躬亲、处事公正、颇受时人拥戴的学者。
他厌弃封建社会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以素净、淡泊为足,以“饱暖”、“康宁”为乐。
特别喜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在江西南康郡为官期间,亲自率领部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并独出心裁地把莲池叫做“爱莲池”。
每当夏日炎炎,他漫步池畔,倾心欣赏,全神思索。
(完整word版)爱莲说(带拼音和注释)
爱ài 莲lián 说shuō①水shuǐ陆lù草cǎo 木mù之zhī花huā,可kě爱ài 者zhě甚shèn 蕃fán ②。
晋jìn 陶táo 渊yuān 明mínɡ独dú爱ài 菊jú③;自zì李lǐ唐tánɡ来lái ,世shì人rén 盛shènɡ爱ài 牡mǔ丹dān ④;予yǔ独dú爱ài 莲lián 之zhī出chū淤yū泥ní而ér 不bù染rǎn ⑤,濯zhuó清qīnɡ涟lián 而ér 不bù妖yāo ⑥,中zhōnɡ通tōnɡ外wài 直zhí,不bú蔓màn 不bù枝zhī⑦,香xiānɡ远yuǎn 益yì清qīnɡ⑧,亭tínɡ亭tínɡ⑨静jìnɡ植zhí,可kě远yuǎn 观ɡuān 而ér 不bù可kě亵xiè玩wán ⑩焉yān 。
予yǔ谓wèi 菊jú,花huā之zhī隐yǐn 逸yì者zhě○11也yě;牡mǔ丹dān ,花huā之zhī富fù贵ɡuì者zhě也yě○12;莲lián ,花huā之zhī君jūn 子zǐ○13者zhě也yě。
噫yī○14!菊jú之zhī爱ài ○15,陶táo 后hòu 鲜xiǎn 有yǒu 闻wén ○16;莲lián 之zhī爱ài ,同tónɡ予yǔ者zhě何hé人rén;牡mǔ丹dān 之zhī爱ài ,宜yí乎hū○17众zhònɡ矣y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 短文两篇——《 爱莲说》(素材)
16、短文两篇——《爱莲说》一、文体知识及其作者情况。
1、“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2、本文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人称濂溪先生,宋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
他是中国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代表作是《爱莲说》周敦颐(1017~1073)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他的学问、气度,也感动过许多人来追随他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颐、程颢两兄弟,他们后来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学家。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
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气。
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赜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著名理学家。
南宋学者,胡宏对敦颐的理论学加以尊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他评价很高,为他作事状,又为《太极图.易说》、《易通》作了注解。
张(木加武字)称他为“道学宗主”,其名声逐渐大起,九江、道州等、南安等地纷纷建濂溪祠纪念他,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周敦颐性情朴实,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
他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
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
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
周敦颐《爱莲说》文言文译文及鉴赏
周敦颐《爱莲说》文言文译文及鉴赏艺术特点篇一简要直切。
全文不到一百五十字,所表现的内容却是丰富的。
这里有爱花史的概述,有对莲花的描绘,有对诸花的品评,有自己感情的抒发。
而这一切,无不是为了突出“爱莲”的主旨,直接写莲,约占了篇幅的三分之一、真是既惜墨如金,又详略得当,而无文意不足。
重点词语解释篇二1、可爱者甚蕃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2、香远益清益:副词,更。
3、亭亭净植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
妖:妖媚。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却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宜:应当8、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仅《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三比较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爱莲说》,回答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2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陶后鲜有闻7、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1)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植(3)相与步于中庭(4)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8、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三)文言文阅读(12分)6、(2分)(1)(xiè)(2)(xiǎn)7、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1)洗涤(2)树立(3)共同,一起(4)只,只是8、翻译下列句子。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多②树立或立2.D3.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yī !菊之爱,陶后x鲜iă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理解莲的品格
生长环境
高洁
质朴
莲 体态香气 莲的品质 正直 君子
芳香
风度气质
脱俗
2.理解衬托的作用。
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 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
(正衬)
陶渊明 独爱 菊
莲
突
出
主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莲 旨
君子之德
3.把握主旨,理解写法
托物
言志
菊
以 花 喻 牡丹 人
莲
隐逸者 惋惜 富贵者 鄙视 君 子 赞美
(5)予谓菊 ,花之隐逸也:我认为菊花, 是花中的隐士。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菊花,陶渊 明之后很少听到。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花,像我 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 当然有许多人了。
爱 莲 说 dūn yí
周敦颐
fán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yú独爱莲之出淤yū 泥而不染,濯zhu清ó 涟lián而 不妖,中通外直,m不à蔓n 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正衬
2)分析“牡丹”的衬托作用——反衬
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莲的语句? 2你认为作者笔下的莲具备君子的哪些 品质?
生长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高 洁
体态香气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质朴
风度气质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正直
文言词语
文言词语
多
洗•涤1、可爱者甚蕃
欢迎各位老师 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乐县第三中学 史 杰
小坐 身阵
小在 穿阵(
一 姑
水 中
粉 红
放 清
打 一 植
娘
央
袄
香
物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早小 有荷 蜻才 蜓露 立尖 上尖 头角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周 敦 颐
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 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 载来论述道理。
3.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我却只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 而不被沾染,经过清澈的水波的洗涤洁净 而不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间贯通, 外形挺直,不长蔓,不长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气传得越 远越显得清幽,挺挺地洁净的竖立着。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可在远处观赏而 不可近前把玩。
Page 30
从莲花的描写中,你能读出莲 花的哪些品质?
Page 31
学会做人
莲花高洁、正直,出淤泥而不染。 你会联想到哪些莲花般的人物?
作业
• 整理本课的重点字词等文言知识。 • 背诵并默写全文。
1.给下列字词注音 蕃( fán ) 淤( yū )泥 濯(zhuó) 清涟( lián ) 蔓 ( màn ) 亵( xiè ) 玩 鲜 ( xiăn) 有闻
主旨总结
作者以花喻人,借赞美莲花 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高尚品德的 人。
作者借莲寄托自己不慕名利、 洁身自爱的人生志趣。
陶渊明 独爱 菊
世 人 甚爱 牡丹
予
独爱 莲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说一说 : 你的收获是什么?
给我的启示
坚决抵制不良诱 惑,做一个端庄、正 直、积极向上、有为 的中学生!
能力迁移
名•作2动、濯清涟而不妖
牵• 蔓3、不蔓不枝 • 4、亭亭净植
名作动 分枝节
•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7、宜乎众矣
当然
少
妖艳
亵渎,不尊重 树立
托物
言志 颇有
微词
陶渊明爱菊(鲜) 隐逸者
以
(正衬)
十分
花 喻
世人爱牡丹(众)
富贵者 轻蔑
人
(反衬)
予独爱莲 (无) 君子
自视 清高
(突出)
句子翻译
•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 我惟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不被沾染, 经过清水的洗涤,洁净却不妖艳。
•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花茎)中间空外部直,不牵蔓,不分枝。
• 3、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的君子。
品味形象
文题为《爱莲说》, 莲花的哪些形象令作者 喜爱?(用原文回答)
2.圈点勾画,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可爱者甚蕃 :多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濯清涟而不妖:妖艳 不蔓不枝 :长蔓;长枝 香远益清 :更 亭亭净植 :树立 不可亵玩:亵渎,不尊重 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噫 :唉 陶后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 应当
1.理解莲的品格。
2.理解衬托的作用。
3.把握主旨,理解托物 言志的写法。
听读课文
要求:1.听准字音。 2.注意节奏。 3.初步感受语气。
朗读指导
①要读得舒缓。 ②要读的抑扬顿挫。 ③排比句要读出气势。
1.给字词注音。 2.圈点勾画,解释划线的字词。 3.翻译句子。
1.理解莲的品格
找一找文中直接描写莲的语句。 看一看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 想一想作者笔下的莲具备君子 的哪些品质?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1.我喜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恰如清高正直,品格高尚的君子。
2.我喜爱蜡烛,因为它燃烧自己照亮别
人,恰如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的老师。
造句:我喜爱
,因为它
。
提示:1.要有内在联系;
2. 要有新意。
谢谢大家!
2.理解衬托作用
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 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