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自用)

合集下载

爱莲说全文

爱莲说全文

《爱莲说》是宋朝周敦颐的著作。

全文如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2024年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4年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4年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赏析2024年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赏析1《爱莲说》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做的一篇散文。

这篇__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注释】可:值得。

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通,空。

直,挺立。

不蔓(w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名词作动词,遥远,空间距离大。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焉: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噫:感叹词,相当于“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下文“莲之爱”、“牡丹之爱”同。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喜爱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

宜乎,当然。

宜,应当。

众,多。

[2-3]【翻译】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爱莲说》原文、译文及赏析

《爱莲说》原文、译文及赏析

《爱莲说》原文、译文及赏析《爱莲说》是我国宋代诗人周敦颐所作,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爱莲说》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文言知识生字予(yú)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蕃(fán)作品断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词多义(1)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桃花源记》(2)之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赏析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言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莲花一直是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只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写入笔端。

宋代XXX在《爱
莲说》中表达了自己对莲花的独特情感。

他认为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都值得喜爱,晋代的XXX唯独喜爱菊花,而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然而,XXX独爱莲花,因为它能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花,但不可轻易地玩弄它。

XXX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而XXX则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他感叹菊花的爱很少听到了,而对于莲花的喜爱,像他一样的人又有几个呢?相比之下,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原文及注解

《爱莲说》原文及注解

《爱莲说》宋·周敦颐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文言文《爱莲说》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爱莲说》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爱莲说》译文及注释文言文《爱莲说》译文及注释《爱莲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爱莲说》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以及赏析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以及赏析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以及赏析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余著《爱莲说》作。

爱莲者,莫知其苦者;苦莲者,莫知其乐者。

且夫水中草木之花,兔走鱼潜者,亦已知之。

鸟之将卵,患其强于巢;蜉蝣之将身,薄于长辛。

龙泉之下,亦有玉。

熊掌可食,而不可夺于人。

蜀之麻石,贵于他石,而不可夺于市。

白璧无瑕,大郅之璞,握而掩之者,不可得见。

吾老陋之庠,殽于大费。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其容止之盛也。

况修短合璧、琼瑶之瓜,闺阃之供,有缺而无盈,不生知之者,我甚痛焉。

赏析: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以莲花为主题的诗文。

他通过莲花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哲理的对应,深入思考了人生的价值观和境界。

文中一开始就提到了爱莲者和苦莲者,将莲花的两种状态进行了对比。

爱莲者是指欣赏莲花的美好,但却不了解它的苦难;苦莲者则指莲花在水中的生存环境艰苦,但又没有人理解它的快乐。

这种对比是对人们对外界事物认识的片面和局限性进行的揭示。

人们通常只能从表面看到事物的美好,却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事物背后的辛酸。

通过引用水中的草木花卉、兔子和鱼的游动来进一步加强这种意义。

这些都是平常的景象,人们常常忽视,但周敦颐想通过这些例子来告诉人们,只有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体味到事物的内在价值。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一系列的比喻,进一步说明无价之宝的可贵之处。

比如龙泉之下的玉、熊掌、蜀的麻石等等,虽然它们都是非常珍贵的物品,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得到。

而后面提到的白璧无瑕、大郅之璞等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但这种价值只有在真正了解它们的人眼中才会显现出来。

这些比喻都是在阐述事物的真正价值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最后,作者谈到了自己老陋的庠序文学以及古圣人的容止之盛,以此衬托了修短合璧、琼瑶之瓜等的美好。

他故意将自己与圣人进行对比,暗示了自己的无知和功力的不足。

同时,通过表达对美和价值的向往,呼吁人们要在追寻美好、追求价值的路上不断努力,不要沉迷于表面的虚荣和片刻的享受,要懂得真正理解事物的内涵,并从中寻求人生的意义和境界。

《爱莲说》原文及欣赏

《爱莲说》原文及欣赏

《爱莲说》原文及欣赏《爱莲说》是北宋散文家周敦颐的代表作。

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爱莲说》原文及欣赏,欢迎大家阅读!《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翻译/译文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爱莲说》注释可:值得。

蕃:通“繁”,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独,只,唯独。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自,(自)从。

盛,很,十分,一作“甚”。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K12 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 建筑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宜乎:当然。宜:应当。众:多。 异义词 (亭亭净植)植: 古义:立 今义:种植
K12 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 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是著名的隐 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 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 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 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 (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盛:特别,十分。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 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中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东晋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幽,笔挺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随意地玩弄。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欢牡丹的人,应该很多吧!《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

全文116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其采用“借影”笔法,以莲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

值得知道的是,这篇选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颐于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赣州)道判署内写作的。

正如《爱莲说》抒意,周敦颐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进。

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二程——程颐、程颢,便是他在赣州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

他做官也和别人不同,“为政精密,务尽道理”,他在1045年任南安(今大余)司理参军(一种小官)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和顶头上司转运使王逵据理力争,并递上辞呈,不愿为官,终于使刚愎自用的王逵有所感悟,承认自己的错误,囚不得死。

周敦颐在赣州为官多年,清廉勤勉。

《爱莲说》据传系他一次游览于都罗汉岩之后所作。

从《爱莲说》一文来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花之君子者也。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到星子(现已撤销,原为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任南康知军。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

原文: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噫!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注释: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爱莲说课文及翻译

爱莲说课文及翻译

爱莲说课文及翻译爱莲说课文及翻译导语: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爱莲说课文及翻译,欢迎借鉴!《爱莲说》原文及翻译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盛:特别,十分。

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爱莲说整首文言文翻译

爱莲说整首文言文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与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不能终日,而况于菊与牡丹乎?翻译: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草木花卉,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的陶渊明独自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内部贯通外部挺直,不横生枝蔓也不旁生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雅,笔直地洁净地生长,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菊花和牡丹,都是花中的富贵者,它们都不能长久地保持,更何况是菊花和牡丹呢?《爱莲说》全文翻译:在水中和陆地上生长的各种植物花卉中,可爱的种类非常繁多。

晋朝的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牡丹。

然而,我唯独对莲花情有独钟,它能在污泥中生长却不被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内部结构通达,外部形态挺直,不蔓延也不旁生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显得清雅,它笔直地洁净地生长在那里,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随意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追求的是清高和隐逸;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象征着富贵和华丽;而莲花,则是花中的君子,它所体现的是纯洁和高尚。

唉!菊花和牡丹,虽然都是花中的富贵者,但它们都无法长久地保持自己的状态,更不用说菊花和牡丹了。

在这篇《爱莲说》中,作者通过对莲花、菊花和牡丹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纯洁、高尚品质的追求,以及对浮华、虚荣的厌恶。

莲花作为君子之花,象征着作者所追求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

爱莲说原文和翻译注释

爱莲说原文和翻译注释

爱莲说原文和翻译注释爱莲说原文和翻译注释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注释】可:值得。

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通,空。

直,挺立。

不蔓(w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名词作动词,遥远,空间距离大。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焉: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噫:感叹词,相当于“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下文“莲之爱”、“牡丹之爱”同。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喜爱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

宜乎,当然。

宜,应当。

众,多。

[2-3]【译文】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爱莲说_周敦颐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爱莲说_周敦颐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爱莲说_周敦颐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注释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盛:广。

爱莲说原文阅读及注释翻译

爱莲说原文阅读及注释翻译

爱莲说原文阅读及注释翻译爱莲说原文阅读及注释翻译《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爱莲说原文阅读及注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总复习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爱莲说原文及字词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字词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字词翻译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莲说原文及字词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及注释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七下)周敦颐一、原文呈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当然)/众矣(了)。

二、文题简介1.“说”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叙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2.《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家,宋朝理学的开山鼻祖,宋朝有名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是他的弟子,后人称他为“濂溪先生”(故居名)。

【精读导析】1.主题:本文以莲喻人(借物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结构内容:作者在这篇“说”中,先提出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而自己独爱莲。

接着品评这三种花,慨叹世人爱菊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

结尾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八个字,表明自己对世间争夺名利之人的厌恶,不明说而暗讽,语言含蓄,意味深长。

3.写作特点:托物言志,对比衬托,语言古朴自然,句式富于变化(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融合。

三、重点字词解释可爱者甚蕃.多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予:我之:助词,取独染:沾染(污秽)濯:洗妖:过分艳丽不蔓.不枝.,名作动,长枝蔓、长枝节亭亭净植.,植:竖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予谓.菊谓:认为花之君子者也。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陶后鲜.有闻。

鲜:少宜.乎众矣。

宜:应当【知识网络】古今异义(1)鸿古义:大例:谈笑有鸿儒今义:鸿雁;书信;大(2)形古义:形体、躯体例:无案牍之劳形今义:形状(3)植古义:竖立例:亭亭净植今义:栽种重点虚词(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惟:副词,只,仅(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则:连词,表假设,那么,就(3)之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之:助词,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

水陆草木之花之:助词,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友人惭,下车引之之:代词,他,这里指元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四个分别写):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乎:副词,当然(5)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副词,只词类活用(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出名,有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神异(3)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4)不蔓不枝蔓:名词活用作动词,生蔓枝:名词活用作动词,长枝特殊句式(1)判断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省略句(莲)濯清涟而不妖。

四、翻译下列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翻译: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翻译: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7、莲,花之君子者也。

翻译:莲是花中的君子。

五、理解性默写1、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2、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或形容洁身自好,却不以此媚人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或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威武不屈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6、形容资质美好,美名远扬或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美名远扬的句子:香远益清。

7、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端庄、清高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8、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或用感叹语气写出作者对当时不正当世风的批判态度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文中既点明本文中心又高度概括莲可贵品质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或为人虚心正直,特立独行的句子: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六、简答题1、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相同方面原文(莲花)君子的品性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3、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这种写法是什么?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这样的写法叫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4、文中写到了菊花和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用菊花来正衬莲,用牡丹来反衬莲。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暗讽贪慕富贵的人太多,是作者对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恶浊世风的强烈讽刺与厌恶。

6、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花花中形象以花喻人作者的情感(托物言志)牡丹花之富贵者追求功名、富贵的人反衬莲菊花之隐逸者不趋炎附势的隐士正衬莲莲花之君子者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核心问题】1.说说《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都是骈散结合。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2.《陋室名》在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更有雄辩力量。

“何陋之有”一句出自《论语·子罕》:“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答了开头。

“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即本文开头所说的“惟吾德馨”。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美好的品性,不能为了利益而做损人利己的事。

我们应该努力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阅读一些健康的书籍,开阔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

3.《爱莲说》称莲花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七、【中考链接】【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 ②余以为妙绝..(美妙到了极点 ) 2.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 .晋陶渊明独/爱菊B .世人/盛爱牡丹C .荷花为雨/所洗D .余忆年/少时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4.读文赏荷:(1)赏荷,可观其形美。

[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荷花尽作飘摇之态)”,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鲜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像世人那样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而是能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

他要像莲那样身处污浊的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

他洁身自好,质朴庄重,清逸卓然挺立,纯正无邪,端庄严肃,品格高尚,因而声名远扬,被人尊重。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沉浮的品质。

周敦颐的这句话是对人生观、价值观最好的诠释,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经历污秽,依然保持己身,无论风雨,依然纯洁如初。

妍明媚,袅娜多姿)”。

(用原文填空)(2)赏荷,可品其神美。

[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

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

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

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

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

乙文:参考译文我回忆年轻时,居住在西湖。

每当到了夏天,临近湖边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意兴正浓,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显现为飘动摇摆的姿态。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惊,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在是花中的仙子。

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