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语文高三二模古诗汇编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一)(精校Word版)(学生版)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一长宁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马伶传[清]侯方域①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②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风》所谓椒山先生者。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③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④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⑤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⑥马伶名绵,字云将,其先西域人。
(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注】①候方域:明末清初散文家,复社领袖,对权奸魏忠贤及其余孽阮大铖等进行过斗争。
②顾秉谦:明万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依附魏忠贤。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其士女之问.桃叶渡()(2)梨园以技鸣.者()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无虑..数十辈()A.不愁B.大约C.不及D.不要扰乱(2)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A.请B.召集C.证明D.征收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积累运用精选汇编(9页)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积累运用精选汇编试题精选汇编奉贤区一、积累运用(10分)1.填空。
(5分)(1)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2) __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________》)(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其中第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蜂蜜和蜜蜂两词虽然只是语序不同,俱它们指的是迥然不同....的事物。
C.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打开微信,我们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它的受众最广泛。
由此,一种“公号体”散文应运而生,一种以3000到5000字的篇幅来表达感受、观点的文体已经确立。
它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陷在这样的文字里。
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__________。
“公号体”带给我们的动辄十万加的阅读量的变化,更带给我们文学观与情感方式的变革。
①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②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③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④“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D.④③②①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双照泪痕干(2)可堪孤馆闭春寒;郴州旅舍(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选择题(5分)(1)C (2)B宝山区1.按要求填空。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积累运用专题
积累运用专题奉贤区一、积累运用(10分)1.填空。
(5分)(1)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2) __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________》)(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其中第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蜂蜜和蜜蜂两词虽然只是语序不同,俱它们指的是迥然不同....的事物。
C.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打开微信,我们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它的受众最广泛。
由此,一种“公号体”散文应运而生,一种以3000到5000字的篇幅来表达感受、观点的文体已经确立。
它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陷在这样的文字里。
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__________。
“公号体”带给我们的动辄十万加的阅读量的变化,更带给我们文学观与情感方式的变革。
①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②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③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④“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D.④③②①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双照泪痕干(2)可堪孤馆闭春寒;郴州旅舍(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选择题(5分)(1)C (2)B宝山区1.按要求填空。
2020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
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宝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
(12分)永州龙兴寺西轩记(唐)柳宗元①永贞年,余名在党人,不容于尚书省。
出为邵州,道贬永州司马。
至则无以为居,居龙兴寺西序①之下。
余知释氏②之道且久, 所愿也。
然余所庇之屋甚隐蔽,其户北向,居昧昧也。
寺之居,于是州为高。
西序之西,属当大江之流;江之外,山谷林麓甚众。
于是凿西墉③以为户,户之外为轩,以临群木之杪④,无不瞩焉。
不徙席,不运几,而得大观。
②夫室,向者之室也;席与几,向者之处也。
向也昧而今也显,岂异物耶?因悟夫佛之道,可以转惑见为真智,即群迷为正觉⑤,舍大暗为光明。
夫性岂异物耶?孰能为余凿大昏之墉,辟灵照⑥之户,广应物之轩者,吾将与为徒。
遂书为二:其一志诸户外,其一以贻巽上人⑦焉。
[注]①西序:西厢房。
②释氏:释迦牟尼,这里指佛教。
③墉:墙。
④杪:树梢。
⑤正觉:佛教中指大觉悟。
⑥灵照:谓神灵光辉照耀。
⑦巽上人:指龙兴寺僧人重巽。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固B.岂C.以D.亦2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叙述了作者贬官到永州的不幸遭遇。
B.没有居住之地,就住在寺庙西厢房。
C.居所隐蔽不为人知,适合隐居生活。
D.寺庙居永州高处,西面有大江山谷。
23.分析第②段两处画线句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第①段记叙,第②段议论,分析这两段文字如何做到叙议结合。
2020年上海高三语文二模试卷汇编及学生版
19-2宝山区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分)(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列坐其次。
(《兰亭集序》)(2分)(3)杜甫《月夜》中描写妻子美好形象的“,”两句诗。
(2分)2.按要求选择(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父母要求小孙独自安心读书,小孙反驳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小孙很嫉妒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老师开导他:“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听爸爸讲当年艰难创业的故事,小黄感慨说:真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小黄刚考上高中就放松学习,妈妈告诫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松懈!(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要改良教育,必须从养成良好风俗下手。
有了良好的风俗,庶几对于民众和青年学生,才能,,,。
足见转移风俗与陶铸人才,实是一事的两面。
①施之以无言之教②不知不觉中可以陶冶出许多人才③熏陶感化于无形④如春风之普被、细雨之滋润,A.③①④②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③④①②1. (5分)(1)遥岑远目(2)引以为流觞曲水王羲之(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2. (5分)(1)D (2分)(2)A(3分)19-2崇明区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吾尝跂而望矣,。
(荀况《》)(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营造凄冷氛围,蕴含词人孤寂难耐心情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赵乔迁新居,邻居们前来道喜,祝贺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B.小钱做事不踏实,好高骛远,老师告诫他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小孙对上司指出缺点耿耿于怀,同事劝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D.小李被训斥之后才安心读书,父亲抱怨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023届上海市部分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古诗阅读专题2023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咏水仙花五韵(宋)陈与义仙人缃色裘,缟衣以裼之。
青帨纷委地,独立东风时。
吹香洞庭暖,弄影清昼迟。
寂寂篱落阴,亭亭与予期。
谁知园中客,能赋《会真诗》。
【注】①缃色:浅黄色。
②裼(xī):敞开。
③帨:女子的佩巾。
④园中客:作者的自称,时诗人客居岳州郡守的后园。
⑤《会真诗》:《会真记》中有张生赠给崔莺莺《会真诗》的故事。
12.下列拟编纂的诗歌选集中,适宜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 )。
(1 分)A.《唐宋格律诗选》B.《唐宋近体诗选》C.《唐宋古体诗选》D.《唐宋长短句选》13.下列对于水仙花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黄裘、红衣、青巾,色彩描写表现水仙华丽浓艳。
B.“独立”一词赞颂水仙自强自立、坚贞不屈品格。
C.“暖”“迟”写出水仙香气与倩影给人的独特感觉。
D.全诗以仙人作比喻,刻画水仙飘飘欲仙的美好形象。
14.这首诗另一版本画线部分的诗句为:“万里北渚云,亭亭竟何思。
”请评价两个版本的优劣。
(4分)2023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三)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14题。
(8分)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①李白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
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
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②。
[注]①卫尉张卿,即张垍,宰相张说之子,时任卫尉卿。
王征君,名字不详。
②招隐诗,以招揽天下才士为主题的诗歌。
12.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1分)A.《古诗源》B.《乐府诗集》C.《唐宋近体诗集》D.《万首唐人绝句》1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用来评价本诗的一项是()。
(2分)A. 感兴之作,盖以经史事理,播之吟咏B. 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C. 因意成语,语不使意,偶对则对,偶散则散D.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14.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诗。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
2020 高三二模:文言文(二)2020 二模·长宁区吾庐记(清)魏禧①季子礼,既倦于游——南极琼海,北抵燕,于是作屋于勺庭之左肩,曰“此真吾庐矣” ,名曰“吾庐” 。
庐于翠微址最高,群山宫之,平畴崇田,参错其下,目之所周,大约数十里,故视勺庭为胜焉。
于是高下其径,折而三之。
松鸣于屋上,桃、李、梅、梨、梧桐、桂、辛夷之华荫于径下。
架曲直之木为槛,垩以蜃灰,光耀林木。
②客曰:“斗绝之山,取蔽风雨足矣,季子举债而饰之,非也。
”或曰:“其少衰□?其将怀安也?”③方季子之南游也,驱车瘴癞之乡,蹈不测之波,去朋友,独身无所事事,而之琼海。
至则飓风夜发屋,卧星露之下。
兵变者再,索人而杀之,金铁鸣于堂户,尸交于衢,流血沟渎。
客或以闻诸家,家人忧恐泣下,余谈笑饮食自若也。
及其北游山东,方大饥,饥民十百为群,煮人肉而食,千里之地,草绝根,树无青皮。
家人闻之,益忧恐,而季子竟至燕。
④客有让余者曰:“子之兄弟一身矣,又唯子言之从,今季子好举债游,往往无故冲危难、冒险阻,而子不禁,何也?”余笑曰:“吾固知季子之无死也。
吾之视季子之举债冒险危而游,与举债而饰其庐,一也。
且夫人各以得行其志为适。
终身守闺门之内,选耍趑趄,盖井而观,腰舟而渡,遇三尺之沟,则色变不敢跳越,若是者吾不强之适江湖。
好极山川之奇,求朋友,揽风土之变,视客死如家,死乱如死病,江湖之死如衽席,若是者吾不强之使守其家。
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
'夫若是者,吾所不能也。
吾不能而子弟能之,其志且乐为之,而吾何暇禁?”⑤庐既成,余为之记。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注]①季子礼:魏禧之弟,名礼,自号季子。
②垩以蜃灰:涂刷蚌壳粉。
垩,涂刷。
蜃灰,蚌壳烧成的灰。
③选耍趑趄:怯懦不前。
21.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 乎B. 然C. 之D. 矣22. 对第④段“余笑曰”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季子冒险危而游与饰其庐都要借债,所以性质相同。
2020年上海北郊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北郊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大行书”,是苏轼最有名的即兴创作诗词,也是他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时的人生感叹。
内容伤感孤独,诗帖苍凉多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一场文字狱被贬黄州三年。
在元丰五年(1082)三月的寒食节,他联想到了当时失意的政治和窘迫的生活,于困乏中触景生情写下了此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庭坚曾评价苏轼书法的结字特点,戏言“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
”“石压蛤蟆”的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结体扁平的特征。
整体上来讲,《寒食帖》的整体结构非常有苏轼的特点。
从第一个字“自”到“起”有很大的区别,并且在中间,当作者写到关于家乡的思念时,字体突然变大,以示他突发的感情。
苏轼的这部诗帖在布局和章法方面,行距宽、字距紧,但整体又看起来让人舒服。
一行一行读下去时,我们就能通过作者的字体布局进行简单分析。
比如,通篇书写的节奏由慢到快,在开头部分还能压抑住内心的情感波动,字的大小保持得比较均匀,但当想起悲伤的事,便肆意挥洒,当时悲壮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寒食帖》整体可以从右向左分成三个部分来体现作者创作时的感情波动,第一部分只包括了两行字,因为这里的字还只是大小均匀;第二部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一段体现出了苏轼的情感变化——由压抑到放肆;而第三部分的“破灶”二字开始了整个诗帖的高峰,以示自己的悲痛之情已达到极致。
《寒食帖》里的每个字眼都有自己表达的含义,而这些令它们独一无二的特点是苏轼那厚重而灵动的线条。
2020年上海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代先哲于吟咏山水中寄情自然,在文字遗存中,常体现出贴近生活、亲近自然的情趣,也透露出对绿色生态、自然环保的意识。
唐李章《春游吟》中“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的诗句,体现出对“春绿”的欣赏。
元稹《早春寻李校书》写道:“江弄琼花散绿纹……撩乱芳情最是君。
”能够“撩乱芳情”,使诗人满心欢悦的正是春光绿色。
其实,唐人诗作中对“绿”的赞美,并不仅仅表现为对“春”的热情,往往还深含着一种对自然的亲和之心和爱重之情。
没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理解,笔端不可能生出如此生动的文字;而在这种观察和理解的背后,是对自然的倾心热爱。
在“绿”色背景的衬映下,又有“白鹭”“黄鹂”富有生机的歌舞。
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过》有诗句“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绿色之中,也有斑斑鹿迹和翩翩鸟影。
爱惜和保护生态环境,在唐代开明士人中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某种共识。
郎士元诗句“门通小径怜芳草”,皇甫曾诗句“独悲孤鹤在人群”,都隐约体现了这种意识。
而对于生态的破坏,有识见的诗人是取否定态度的。
韦庄《天井关》说到修筑关城而使当地植被和相关自然生态受到破坏性影响的情形:“太行山上云深处,谁向深云筑女墙……斫开树绿为高垒,截断峰青作巨防。
”如果以生态保护的眼光观察,应当看到这是对“斫开树绿”“截断峰青”的批评,也曲折表达了保护自然生态的观念。
又如寒山诗:“昨见河边树,摧残不可论。
二三余干在,千万斧刀痕。
霜凋萎疏叶,波冲枯朽根。
”“霜凋”“波冲”当然是自然因素,但“千万斧刀痕”显然是人为的“摧残”。
王建《题金家竹溪》说到“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实际上涉及人和野生动物的关系。
他的《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等诗句,则表扬了保护动物,爱助生命的行为。
韦应物在《虞获子鹿》中还写道,有人畜养捉获的小鹿,园中虽有美草清流,然而“谁知其思,岩谷云游”?小鹿内心的愿望,还是渴望回到自然的天地。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二模汇编:古诗鉴赏
2020高三二模:古诗鉴赏2020二模·长宁区九日渡江(明)李东阳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九日渡江:成化十六年,李东阳被派为应天(今南京)乡试考官,放榜后,由南京渡江往扬州北上,时逢重阳,遂作此诗。
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宗广德元年,官军先后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终于平息,杜甫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听到这一消息,遂作此诗。
12.下列对两首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两首诗的韵脚相同。
B.两首诗都有对仗句。
C.两首诗并非都是首句入韵。
D.两首诗中只有一首是七律。
13.下列对两首诗写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九日渡江》第一联由景入情。
B.《九日渡江》第二联即景抒情。
C.《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首句领起全篇。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诗人的行踪为主线。
14.“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都连写四处地名表达“归心”,请比较其表达效果。
(5分)12.D(1分)13.D(2分)14.答案示例:两首诗都以四个地名连续转切,分别以“直过”“更东下”和“即从”“便下”等词衔接,节奏紧凑,绾合紧密,流转自如,渲染出归心之切。
李诗的地名收于“维扬”,重阳节还是免不了漂泊在外,在归程的急切和愉悦中,还透出一点孤独落寞之感;杜诗的地名则直指最终的目的地,急切回返的心情中充满了喜悦、兴奋。
(5分)评分说明:如果从距离的角度作答,也可酌情给分。
2020二模·黄浦区闻角(唐)章孝标边秋画角①怨金微②,半夜对吹惊贼围。
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
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
2024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古诗鉴赏》
2024高三二模古诗鉴赏汇编【24二模徐汇区】(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
(7分)初发夷陵①〔南宋〕陆游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②舞便风。
〔注〕①孝宗淳熙五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陕生活后奉诏离蜀东归,往临安廷对。
此诗作于船出三峡到达夷陵(今湖北宜昌)后再出发时。
②黄旗:古代军中用旗,此处借指诗人船上的旗帜。
12.下列对本诗写景笔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以听觉写船出三峡,再侧面点染船闯险滩。
B.颔联写景远近结合,江天一色,画面壮阔立体。
C.颈联从天空到水面,鹘飞鱼跃,景象生动传神。
D.中间两联写景动静、点面结合,虚实互为映衬。
13.尾联以问答抒情,请结合全诗和注释对此作赏析。
(5分)12.(2分)A13.(5分)答案示例:前三联写船行出三峡后江面豁然开朗,轻舟即将顺风顺流而下,抬头见船头旗帜飘扬,自问为何喜不自禁,自答为告别多年异乡生活而欣喜,为将要回归故乡而激动,更有对向皇上倾诉报国襟怀的期待、对实现驰骋沙场理想的憧憬,以答问直抒胸臆增强了欣喜之情的感染力。
评分要点:诗句分析2分,情感分析2分,效果1分【24二模金山区】(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1—12题。
(8分)寄李儋元锡①(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①李儋和元锡是韦应物的诗友,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
此诗是诗人在滁州刺史任上所作,当时社会动荡,贫苦百姓逃亡。
11.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方法,选出填入上面这首律诗空白处的中间两联并说明理由。
(4分)①身多疾病思田里 ②春愁黯黯独成眠 ③世事茫茫难自料 ④邑有流亡愧俸钱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D.③②①④我的选择是(),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内古诗文
2020上海各区中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内文言诗文阅读宝山区:(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8题(12分)【甲】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歌,王孙自可留。
【乙】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霍开,云归而岩穴晖,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1)上述作品中,近体诗的作者是;古代散文的作者谥号是_______(2分)(2)“山居秋暝”中,“暝”的意思是;“云归而岩穴暝”中,“暝”的意思是7.下列两篇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都写了朝暮交替之景。
B.都写了动静变化之景。
C.都写了四季变换之景。
D.都写了晦明交替之景。
8.上述两篇作品中,划线句的写法和表达的情感(或心志)不尽相同。
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8题(12分)6.(4分)(1)王维文忠(2)夜晚(日落)昏暗7.(4分)B8.(4分)第一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向往隐居的生活。
第二句,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观赏自然山水之乐。
崇明区(二)阅读(甲)(乙)诗文。
完成6-9题(12分)(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缭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仅倦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涂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赖,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实甜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奔者胜,能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精校Word版)(教师版)
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宝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
(12分)永州龙兴寺西轩记(唐)柳宗元①永贞年,余名在党人,不容于尚书省。
出为邵州,道贬永州司马。
至则无以为居,居龙兴寺西序①之下。
余知释氏②之道且久, 所愿也。
然余所庇之屋甚隐蔽,其户北向,居昧昧也。
寺之居,于是州为高。
西序之西,属当大江之流;江之外,山谷林麓甚众。
于是凿西墉③以为户,户之外为轩,以临群木之杪④,无不瞩焉。
不徙席,不运几,而得大观。
②夫室,向者之室也;席与几,向者之处也。
向也昧而今也显,岂异物耶?因悟夫佛之道,可以转惑见为真智,即群迷为正觉⑤,舍大暗为光明。
夫性岂异物耶?孰能为余凿大昏之墉,辟灵照⑥之户,广应物之轩者,吾将与为徒。
遂书为二:其一志诸户外,其一以贻巽上人⑦焉。
[注]①西序:西厢房。
②释氏:释迦牟尼,这里指佛教。
③墉:墙。
④杪:树梢。
⑤正觉:佛教中指大觉悟。
⑥灵照:谓神灵光辉照耀。
⑦巽上人:指龙兴寺僧人重巽。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固B.岂C.以D.亦2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叙述了作者贬官到永州的不幸遭遇。
B.没有居住之地,就住在寺庙西厢房。
C.居所隐蔽不为人知,适合隐居生活。
D.寺庙居永州高处,西面有大江山谷。
23.分析第②段两处画线句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第①段记叙,第②段议论,分析这两段文字如何做到叙议结合。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诗歌鉴赏)(精校Word版)(学生版)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诗歌鉴赏【浦东新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易水歌陈子龙○1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
送君迢遥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
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②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
督亢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可怜六合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④。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抗清志士,明亡后,清兵陷南京,开展抗清活动,事败投水殉国。
②骊驹:《诗》篇名。
③督亢:古地名,战国燕的膏腴之地。
④庆卿:即荆轲。
博浪沙:地名。
张良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
12.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
(1分)A.咏史B.送别C.边塞D.咏怀1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本诗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反清复明的心志。
B.本诗展现了荆轲在秦殿上大义凛然的形象。
C.篇终用典委婉地写出诗人报国无门的忧愤。
D.全篇紧紧围绕历史事件叙述、抒情、言志。
14.前人评价陈子龙的这首诗有杜诗的“沉郁顿挫”之风,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宝山】(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赠韦记室黯别①(南朝梁)何逊故人傥②送别,停车一水东。
去帆若不见,试望白云中。
促膝今何在,衔杯谁复同。
水夜看初月,江晚溯归风。
无因生羽翼,千里暂排空③。
[注]①韦黯,诗人的朋友,曾任记室。
②傥,同“倘”。
③排空:冲向天空。
12.下列诗句中与画线句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
(1分)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精校Word版)(学生版)
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宝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
(12分)永州龙兴寺西轩记(唐)柳宗元①永贞年,余名在党人,不容于尚书省。
出为邵州,道贬永州司马。
至则无以为居,居龙兴寺西序①之下。
余知释氏②之道且久, 所愿也。
然余所庇之屋甚隐蔽,其户北向,居昧昧也。
寺之居,于是州为高。
西序之西,属当大江之流;江之外,山谷林麓甚众。
于是凿西墉③以为户,户之外为轩,以临群木之杪④,无不瞩焉。
不徙席,不运几,而得大观。
②夫室,向者之室也;席与几,向者之处也。
向也昧而今也显,岂异物耶?因悟夫佛之道,可以转惑见为真智,即群迷为正觉⑤,舍大暗为光明。
夫性岂异物耶?孰能为余凿大昏之墉,辟灵照⑥之户,广应物之轩者,吾将与为徒。
遂书为二:其一志诸户外,其一以贻巽上人⑦焉。
[注]①西序:西厢房。
②释氏:释迦牟尼,这里指佛教。
③墉:墙。
④杪:树梢。
⑤正觉:佛教中指大觉悟。
⑥灵照:谓神灵光辉照耀。
⑦巽上人:指龙兴寺僧人重巽。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固B.岂C.以D.亦2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叙述了作者贬官到永州的不幸遭遇。
B.没有居住之地,就住在寺庙西厢房。
C.居所隐蔽不为人知,适合隐居生活。
D.寺庙居永州高处,西面有大江山谷。
23.分析第②段两处画线句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第①段记叙,第②段议论,分析这两段文字如何做到叙议结合。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精选汇编(12页)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精选汇编试题精选汇编奉贤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________ 黄庭坚(一说刘潜)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①。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作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①骅骝: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
12.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
(1分)A.水龙吟B.生查子C.浣溪沙D.水调歌头13.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天气,日落后,在狂风呼啸下,词人与几位猎手,披上貂裘,策马深入黑山。
B.第三句以“骇”字点明当时的紧张氛围,千里黄沙,一望无际,手持雕弓白羽箭的猎手们即使行猎仍然不放松半点警惕。
C.第四句中当词人在茫茫草原上望见远方若隐若现的青冢――即昭君墓时,不由触景生情,引起下阙,抒发愁思。
D.这是一首边塞行猎词,风格遒劲,气势豪迈,寓评论于叙述之中,内涵丰富,极具艺术感染力。
14.作者是如何抒发“闲愁”的?请结合下阙作分析。
(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12.(1分)D13.(3分)C14.(4分)下片由“青冢”触发感慨,巡猎看似“闲”实则“感”。
先写汉时民殷国富,不乏谋臣良将,天子却不能凭借实力巩固边防,将社稷安危托付于昭君之手,后两句转回现实,“戎虏和乐”“圣主无忧”看似赞扬国家安定,实则反讽宋朝对外国策。
借古讽今,借对汉时昭君和番的批判表达对宋朝面对外敌忍辱求全的激愤之情。
宝山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赠韦记室黯别①[南朝梁]何逊故人傥②送别,停车一水东。
去帆若不见,试望白云中。
促膝今何在,衔杯谁复同。
水夜看初月,江晚溯归风。
无因生羽翼,千里暂排空③。
【注】①韦黯,诗人的朋友,曾任记室。
2020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
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
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
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
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
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
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
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材料二:20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
尤其是我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上海语文高三二模古诗汇编-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20语文高三二模古诗汇编宝山(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赠韦记室黯别①(南朝梁)何逊故人傥②送别,停车一水东。
去帆若不见,试望白云中。
促膝今何在,衔杯谁复同。
水夜看初月,江晚溯归风。
无因生羽翼,千里暂排空③。
[注]①韦黯,诗人的朋友,曾任记室。
②傥,同“倘”。
③排空:冲向天空。
12.下列诗句中与画线句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
(1分)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C.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3.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五六句连续发问,倾诉衷肠。
B.第五六句今昔对比,强化情感。
C.第七八句以乐衬哀,倍感温暖。
D.第七八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4.结合全诗,赏析结尾两句诗句的表达效果。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12.(1分)A13.(2分)C14.(5分)示例:诗歌开头写友人作别,抒发依依不舍之情,次写离别之后孤独之苦,寄托思念之情,结尾两句发挥想象,希望自己能够振翅高飞,与千里之外的友人能够相聚的心愿,然而客观上自己无法生出翅膀凌空高飞,更增添不得见面的愁苦之情,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抒发情感热烈深沉,又想象独特,引人遐想。
崇明(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开壕行(宋)刘克庄前人筑城官已高,后人下车来开壕。
画图先至中书省①,诸公聚看标贤劳。
壕深数丈周千里,役兵大半化为鬼。
传闻又起旁县夫,凿教四面皆成水。
何时此地不为边,使我地脉重相连。
[注释]①中书省:中央掌管官职升降等的机构。
12.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1分)A.律诗B.近体诗C.曲子词D.古体诗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诗的语言风格平实质朴。
B.采用了对比手法表达情感。
C.本诗题材包含闺怨、行役。
D.以时间顺序推进突出主旨。
14.本诗于描述中寓褒贬,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5分)【答案】12.D13.C14.诗歌开篇叙述前任官员因筑城升官,继任者刚到任便急着开挖壕沟,字里行间辛辣讽刺不顾民生只顾捞取升官资本的官员;对中央官员聚看赞赏地方官员的描写,讽刺了朝廷对扰民政策的失查;开挖壕沟深广,致使役兵大半死亡,官员尚且无休止地扩大工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边民的深切同情与对官员不顾百姓生死的深切愤慨;最后,借边地百姓之口,表达了对残酷奴役的控诉之情。
评分说明:描述内容概括3分,情感分析2分。
奉贤(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_________________ 黄庭坚(一说刘潜)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骇骅骝①。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作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①骅骝: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
12.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
(1分)A.水龙吟B.生查子C.浣溪沙D.水调歌头13.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天气,日落后,在狂风呼啸下,词人与几位猎手,披上貂裘,策马深入黑山。
B.第三句以“骇”字点明当时的紧张氛围,千里黄沙,一望无际,手持雕弓白羽箭的猎手们即使行猎仍然不放松半点警惕。
C.第四句中当词人在茫茫草原上望见远方若隐若现的青冢——即昭君墓时,不由触景生情,引起下阙,抒发愁思。
D.这是一首边塞行猎词,风格遒劲,气势豪迈,寓评论于叙述之中,内涵丰富,极具艺术感染力。
14.作者是如何抒发“闲愁”的?请结合下阙作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1分)D13.(3分)C14.(4分)下片由“青冢”触发感慨,巡猎看似“闲”实则“愁”。
先写汉时民殷国富,不乏谋臣良将,天子却不能凭借实力巩固边防,将社稷安危托付于昭君之手,后两句转回现实,“戎房和乐”“圣主无忧”看似赞扬国家安定,实则反讽宋朝对外国策。
借古讽今,借对汉时昭君和番的批判表达对宋朝面对外敌忍辱求全的激愤之情。
虹口(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移居二首(其 二)(东晋)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①此理:这种生活乐趣。
将:岂。
②纪:经营料理。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从作者所处的年代看,本诗不是一首律诗。
B.“相思则披衣”句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
C.“言笑无厌时”句写与家人谈笑从无厌倦。
D.“无为忽去兹”表达作者对此生活的喜爱。
13.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
(2分)A.慷慨豪迈B.清丽朦胧C.平淡自然D.清淡空灵14.结合整首作品,评析“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两句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2分)C13.(2分)C14.(4分)答案示例:“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两句既是对前面写村中生活乐趣的延续,也是对这种乐趣的定位和深化。
诗作前面写到的赋诗之乐、饮酒之乐以及朋友相与之乐都是当时士大夫所追求和享有的生活之乐,而这两句所写的农耕之乐和真诚朴实之乐却是诗人作为一个亲近大自然的劳动者所独有的。
同时这两句透露的身份定位也使前面所写的这些生活乐趣都着上了普通劳动者的色彩,深化了作品内容,体现了作者对淳朴自然的生活价值的追求。
黄浦(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
(8分)闻角[唐]章孝标边秋画角①怨金微②,半夜对吹惊贼围。
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
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
馀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
【注】①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表面有彩绘;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②金微:山名,即今阿尔泰山。
12.下列对本诗题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A.羁旅 B.咏史C.边塞D.咏物13.对本诗评价适合..的一项是()。
(2分)A.慷慨激昂 B.雄奇瑰丽C.平实质朴D.深沉悲壮14.本诗围绕“闻角”展开,层层渲染,步步推进,请对这一写法加以赏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12.(1分)C13.(2分)D14.(5分)答案示例:首联从半夜闻听角声写起,直接表现角声带来的凄厉悲凝的心理感受;中间两联通过“塞雁”绕空盘旋不下、“胡云”触草畏冻而飞、“老马”望月嘶鸣、“疲兵”泪落湿衣,由物及人,侧面渲染角声的悲凉凄切,突出广大士卒因久戍不归,闻听角声而产生的强烈的悲怨之情;尾联以景结情,通过在寒空中盘桓飘绕的角声,把“闻角”悲伤的情感推向高潮;全诗每联都紧扣“闻角”,层层渲染,弥漫着一种低徊哀伤的气氛,读之令人悲怆。
嘉定(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
(8分)晓行巴峡唐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①行。
登高万井②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①树杪:树梢。
②井:即市井,村落;万井指千家万户。
12.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三联B.四联C.五联D.六联13.关于本诗以下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词句清丽B.景象开阔C.情景交融D.体物精细14.扣住尾联“山水趣”赏析诗歌二至五联的妙处。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12.(1分)C13.(2分)D14.(5分)“山水趣”是全诗写景写人的总括。
二至五联诗人选择了富有巴峡地区山水特点的景物(意象)人情逐一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