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预测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3d5a27ad51f01dc381f15f.png)
血小板
血小板
第七页,共二十二页。
你知道各试管中的血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bià nhuà )及产生不同变化(bià nhuà )的原因吗?各 试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什么?
血浆
(xuèjiāng)
血清
(xuèqīn g)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观察、比较:说出下面两种血管的名称(míngchēng)及特点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
生病时,体弱病人(bìngrén)需要静脉点滴葡 萄糖获得能量,请你说出由静脉输入 的葡萄糖到达他组织细胞的路线。
上肢(shàngzhī)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静心脉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 动 (ɡè jí) 脉
毛细血管网 组织细胞
第十页,共二十二页。
心脏的结构(jié gò u)及其各结构(jié gò u)之间的 联系:
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血液循环(xuè yè xú n huán) 的途径:
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你知道(zhī dào)血液性质的变化吗?
体循环:
动脉血
静脉血
肺循环:
静脉血
动脉血
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No 慢,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心脏的结构及其各结构之间的联系:。1、下肢的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如何被
运送到肺部的。2、肺部的氧气是如何运送到头部的。血液名称:根据血液含氧量的多少来判断。能不能用血管名 称来判断血液名称呢。B
Image
12/12/2021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结合时,颜色鲜红,这种血液叫做动脉血。 在体循环中,血液中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时,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综合检测题(含解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综合检测题(含解](https://img.taocdn.com/s3/m/ef8ecce40b4c2e3f56276366.png)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综合检测题(含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造成了部分人员伤亡。
某伤员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O型,医生应给他输入()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 D.O型血2.下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D.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7.甲、乙、丙、丁四人同行,甲因车祸需要输血,医生用A型标准血清检测四人血液,只有甲、乙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通过配血实验,若只有丁能为甲输血,那么四人的血型依次是()A.B型、AB型、A型、O型 B.A 型、AB型、B型、O型C.AB型、B型、A型、O型D.B 型、AB型、O型、A型8.下图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A.脑B.肾C.小肠D.肺9.失血过多时需及时输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量输血时应输同型血B.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C.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D.18~60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10.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并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A.血小板B.白细胞和红细胞C.红细胞D.白细胞1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可观察到下列三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的血管是动脉血管B.乙图所示的血管是静脉血管C.丙图所示的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D.甲图所示的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12.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有效最经济的是输入()A.全血B.浓缩的红细胞悬液C.血浆D.浓缩的血小板悬液13.右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
中考生物学第一轮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课件 济南版
![中考生物学第一轮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课件 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c000e0941ea76e58fa0454.png)
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氧气含量最 低,动脉血中氧气含量较高,二氧化碳含量较低,静脉血
中刚好与动脉血相反,故A是静脉血,C是组织细胞。(5)静
脉注射药物治疗扁桃体炎时,药物到达扁桃体的循环过程 可表示为: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扁桃体
成分、功能、常见病症、三种血管的特点、心脏的结构、
功能及血液循环路线等。 (2)以识图分析题的形式综合考查血液的组成、心脏和 血液循环路线等方面的知识。 (3)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 察血液的流动、观察心脏的结构、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 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等实验。
2.从命题内容上分析 主要集中在血液中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血管 中三种血管的判断、心脏不同腔内血液类型的判断、血液 循环路线及血液成分的变化等。
策略.专家指导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能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明确输血原则。 3.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4.识图说出心脏适于血液循环的特点。 5.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6.说出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关注心血管健康。
中考命题在本章有以下特点: 1.从命题题型上分析 (1)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各种血型的输血、血液的
【典例1】(2011·枣庄模拟)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
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
肺泡中的氧气是通过_______作用进入血液的。
(2)图中血管[⑥]的名称是__________,[⑥]中流的是 ________血。 (3)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到[①]的循 环途径叫_______,[④]和[⑦]之间的瓣膜是______, 它控制血液只能按[④]→[⑦]的方向流动。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3第3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PPT课件 (2)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3第3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PPT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ab298b16cfc789eb172dc860.png)
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______e__________。
(右3心)房若在患者d处输药液, 应在___处扎胶皮管(填c或
e);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11、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A、B、C、D分别代表 心脏的四个腔,a~f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 方向。据图分析作答: D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____ 所示腔 室的壁最厚防。止血液倒流
各部分的血管
浅部位
弹性大
官腔 特点
血流 速度
小快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 心脏的血管
毛细 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管
有的分布较深 有的分布较浅
数量多 分布广
较薄
大
弹性小
极薄,只由 极小
一层上皮细
胞构成
慢 最慢
判断一下:血管A、B分别是什 么血管?(红色箭头表示血液流 动方向)
A
B
血管A是小动脉,血管B是小静
3静、脉如果B动是脉肺部毛细血管网,那么AC分别营流养
( )、( )血。
氧和营养
45、、如如果 果BB是 是大小脑肠处处毛毛细细血细管胞网网,,CC血 血液液尿中中素((等))废减增物加少。
10.右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
1
式图,请据图回答:
(左1心)室在心脏的四腔中, ______的壁最厚。
cde
(2静)脉经血过变1成处动的脉气血体交换后,
⑥⑦肺静脉② ⑤⑦上③腔静⑥脉 ⑧①下肢④动脉 ⑧
想想看
a
b
c
b为肺泡处毛细血管: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静脉血变动脉血)
b为组织处毛细血管:营养减少、废物增多、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动脉血变静脉血) 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营养增多、废物增多、
(滨州专版)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课件
![(滨州专版)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59fd4527284b73f24250ad.png)
2.心脏工作示意图
第1阶段 第2阶段 第3阶段
心房 收缩
舒张 舒张
心室 舒张 收缩 舒张
房室瓣 动脉瓣 血流方向
开
关
心房→心室
关
开
心室→动脉
开
关 静脉→心房→心室
提示►心房和心室不能同时收缩,但能同时舒张和交替收缩。房 室瓣和动脉瓣不能同时开放和同时关闭,始终都是交替开放和 关闭的。
3.心率:成年人的心率,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
AB
O O A、B、AB、O
考点 物质运输的器官
一、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模式图
概念
将血液从①心脏 输 送到②身体各部分的 血管
将血液从③身体各部.分 送回④心脏 的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⑤静脉. 和⑥ 动脉 之间的血管
管壁特点 较⑦ 厚 、弹性⑧大. 较⑨ 薄
、弹性⑩
小
.
非常薄,仅由一层 ⑪上皮细胞 构成
管腔大小 ⑫ 较大 .
大(管壁内有⑬静脉瓣
)
极小,仅允许 ⑭ 红细胞 单行通过
血流速度 ⑮ 快 .
⑯慢 .
最慢
功能 将血送到全身各处 将血送回心脏
⑰ 物质交换 .
分布情况
分布在身体较 ⑱深 的部位
分布在身体较⑲浅 的 分布广泛,遍布全身
部位
器官
血流方向 由⑳主干 流向分支 由分支流向主干
从最小的动脉到最小 的静脉
提示►①根据血红蛋白的特性,可通过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率来 判断其所属部位,结合率最高的是肺部细胞,最低的是组织细胞。 ②血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所以骨髓(造血干细胞) 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等疾病。 ③医院血常规检验报告的诊断原理:根据血液成分是否异常来初步 诊断所患疾病。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复习提纲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763853258fafab069dc02dc.png)
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复习提纲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1.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中的红色液体,属于结缔组织,在人体内执行者重要的运输功能。
2.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现象,不加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凝固现象。
3.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液体,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呈双面凹的圆饼状。
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原因是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5.血红蛋白的特点:它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气分离。
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6.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
白细胞有吞噬细菌、防御疾病的作用。
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7.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
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列表比较三种血细胞8.血型:ABO血型系统,人的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即A型、B型、AB型和O型。
9.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
一次失血超过总量的30%(1200—1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10.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它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11.一次失血不超过400亳升,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四种血型血液之间的凝集关系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1.观察血液的流动实验中,用湿纱布或脱脂棉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保持鱼体湿润,(目的:保证小鱼能正常地呼吸)通过观察,可以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特点: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3.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运送回心脏的血管。
2019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济南版
![2019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adbaf2a58da0116c1749af.png)
2019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济南版知识回顾一、流动的组织——血液⒈血液组成:和。
⑴血浆成分主要是,还有血浆蛋白、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作用:①,②。
⑵血细胞包括、和。
①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呈状,含血红蛋白,作用:;血红蛋白是一种含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在氧含量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动脉血里。
静脉血。
②白细胞:有,形态较大,数量少,作用:。
③血小板:无,形态微小,形状,作用:。
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叫做贫血。
贫血患者多吃含含量丰富的食物。
数量增多意味着体内可能有炎症。
血小板过少出血时很难止血,过多是血栓。
甲图中当新鲜血液中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溶液)后静置一段时间,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
上层(A层)为血浆,中间一层(B层)为①白细胞和②血小板,下层(C层)为③红细胞。
当新鲜血液中不加抗凝剂时,会出现图B中的凝固现象。
下层叫血块,上层叫血清。
⒉血型与输血ABO血型系统认为人的血液可分为四种类型。
即A型、B型、AB型和O型。
一般来说,输血以输同型血为首要原则。
二、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本图在中考中频繁出现,但很多学生总是判断错误。
三支血管判断的关键在于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来判断血管类型。
乙血管根据箭头可以明显看出是从下方的主干流向了2个分支,所以判断乙血管为动脉;甲血管根据箭头明显可以看出血液是从2个分支汇集起来流入上方的主干中,所以判断甲血管为静脉。
而丙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判断为毛细血管。
三、动力车间——心脏⒈心脏结构:⑴心脏四腔的名称记忆口诀:上房下室,左右相反。
①、②、③、④⑵心脏四腔相连血管及血液类型:(静脉连心房,动脉连心室)③右心房—⑧、⑨(流静脉血)、④右心室—⑥(流静脉血)、①左心房—⑦(流动脉血)、②左心室—⑤(流动脉血)。
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
○11 和⑩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
中考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实战演练
![中考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实战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bf1ba2f681c758f5f61f67ef.png)
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实战演练1.(2017·枣庄)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25%B.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多于红细胞C.促进伤口止血和凝血的血小板内没有细胞核D.输血时,A型血的患者可以接受AB型血2.(2017·滨州)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被称为人体与疾病斗争“卫士”的是( )A.红细胞B.血小板C.白细胞D.血浆3.(2017·青岛)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4.(2017·邵阳)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达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5.(2017·贵港)血液在哪种血管中流动速度最慢(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淋巴管6.(2017·滨州)如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其中H为上肢动脉。
下列能表示该图含义的正确组合是( )①A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②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③B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④A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⑤J表示上肢毛细血管⑥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A.①②⑥ B.①②⑤C.③④⑤ D.③④⑥7.(2017·衡阳)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A.血管①是动脉B.血管③是静脉C.用湿纱布包裹小鱼的鳃盖及躯干部以免其乱跳D.血管②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其中红细胞单行通过8.(2017·莱芜)人体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如图为某男孩的血液化验单(局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男孩身体一旦出血则不易止血B.应给该男孩配制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饮食C.该男孩血液中的有核细胞低于正常值D.可对该男孩进行成分输血以补充其血红蛋白量9.(2017·青岛)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B.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能力最强C.⑦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⑨D.⑨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②10.(2017·江西)如图是人体心脏与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C.若b处为抽血时针刺入部位,那么应该在a点扎上胶皮管D.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11.(2017·临沂)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B.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D.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和氧气明显减少12.(2017·长沙)心脏病发作的爷爷因萌萌及时喂药,脱离了生命危险。
初中生物《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提纲总结
![初中生物《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提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ff92b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a.png)
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血液的成分和功能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液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2.血液分层现象:①5%柠檬酸钠溶液是一种抗凝剂,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
②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中间很薄的一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3.三种血细胞的特点及功能名称形态结构功能正常范围RBC 数目最多,个体较小,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成熟的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男(4.0~5.5)1012个/L女(3.5~5.0)1012 个/LHCB含量男:120~160g/L女:110~150g/ LWBC 数目最少,个体最大,有细胞核吞噬细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属于人体的第和道免疫防线)(4.0~10)×109个/LPLT 数目较少,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100~300)×109个/L4.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血块颜色鲜红;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气分离,血块颜色暗红。
【功能】与氧气结合运输氧气。
5.血量和血型(1)成人的血量大约是体重的7%-8%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有生命危险。
(2)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输血原则】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学会解读血液化验单检查结果红细胞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白细胞高于正常值可能病症贫血贫血体内有炎症。
如扁桃体发炎等医生建议多吃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多吃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药物消炎【点拨】平原地区的人到高原地区工作,短期内有一种细胞数量增多,这种细胞是:红细胞。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一.血管1、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功能名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分布多数分布较深、少数较浅多数分布浅、少数较深全身各处,分布最广管壁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壁簿,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大小管腔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 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血流速度最快管内血流速度慢血流速度最慢【点拨】2、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1)数量大,分布广 (2)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3)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4)管内血流速度最慢【点拨】手背的“青筋”是静脉,分布在四肢的静脉中有静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静脉注射的部位也是静脉,能感觉到搏动的是动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预测
一、选择题
1.[2018·衡阳中考]关于血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
A.血细胞都有细胞核
B.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C.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2.[2017·苏州中考]如图所示,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
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A)
3.[2018·淮安中考]如图表示人的血液中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者之间的关系,甲、乙、丙依次是(A)
A.血小板、血细胞、血浆
B.血细胞、血浆、血小板
C.血浆、血小板、血细胞
4.[2018·临沂中考]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若A型血患者输入B型血后,会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的是(D)
A.① B.② C.③ D.④
5.[2018·随州中考]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使得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含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如图曲线代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代表(D)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含量变化
B.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一段时间内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D.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6.[2017·内江中考]甲图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乙图是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像,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湿纱布的作用是维持鱼的体温
B.1是毛细血管
C.3是小静脉
D.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放入废物缸内
7.[2017·海南中考]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C)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8.[2017·宜兴中考]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各项中,有利于组织细胞获得氧气的是(B)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B.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
D.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
9.[2018·青岛中考]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图中虚线表示体循环途径,实线表示肺循环途径
B.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C.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
D.当血液流经②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10.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类型的血管中抽取血液,测得其中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A.甲是动脉血
B.乙呈鲜红色
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
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
11.[2018·日照中考]如图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A.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B.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
D.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a处扎上胶皮管
二、非选择题
12.[2017·郴州中考]如图为人体下肢某处组织细胞与周边血管内血流方向示意图,据图回答:
(1)血管A内流动的是含氧气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血管B的管腔很细小,有些部位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此为毛细血管。
(3)血管C内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哪个腔?右心房。
分布在人体下肢处的静脉血管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4)为了抢救失血较多的病人,给患者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3.[2018·长沙中考]人体心脏中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甲图表示心脏某阶段工作示意图,乙图为人体下肢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在甲图中,[①](填数字)所示心腔壁最厚,利于将血液泵至全身。
(2)甲图所示为心室收缩阶段,此时①与②、③与④之间的瓣膜关闭(填“开放”或“关闭”),动脉瓣开放,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3)若在野外不慎被毒蛇咬伤,伤口在B处(如图乙所示),我们在拨打急救电话“120”后,可用鞋带(或其他物品)暂时捆扎在图乙中的A(填字母)位置,能有效防止毒液随血液扩散到全身。
为避免局部组织坏死,每隔15~20分钟,应将鞋带放松1~2分钟。
14.[2018·扬州中考]下列是某校学生在实验室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图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的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通常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在视野中发现了一些血管和血流方向(见图乙),其中血管C是毛细血管。
(3)若某同学想把C处血管移至视野中央仔细观察,则应将培养皿向下方向移动。
(4)假如观察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可判断污物在④上(填写图甲标号);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应为取下目镜用擦镜纸擦拭干净后再实验。
15.[2017·云南中考]某生物小组收集和整理了如下资料和数据,请你和他们一起分析并回答:
(1)观察人血涂片实验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细胞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2)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低,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一般较高,以便从空气中获得更多的氧。
下表显示了A、B、C三个人的部分血常规检验数据(正常参考值RBC:3.5×1012~5.5×1012个/L;WBC:5.0×109~10.0×109个/L;PLT:1.5×1011~3.5×1011个/L)
上表所列三人中,可能生活在高原地区的是A;止血和凝血功能异常的是C,理由是血小板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C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参考值。
(3)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栏目《等着我》,通过DNA亲子鉴定,使不少失散多年的家人得以团聚。
若某次鉴定,仅以上表的三种血细胞为材料,最好选用白细胞,原因是白细胞有细胞核,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16.[2018·威海中考]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这一大自然的杰作,几乎将构造之精和效率之高演绎到了极致。
下面,就以“循环系统为细胞供氧”为例,感知其精密之“一斑”。
(1)氧的进出血管。
氧从肺进入血液和从血液到达组织细胞,都需要进出血管。
肺和全身各组织处遍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特点,极大地方便了氧的进出。
(2)氧的运输载体。
血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而氧难溶于水。
血液中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的特性,从而使氧能够得到运输。
(3)氧的运输动力。
人体有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血液循环路线,却只有一个心脏。
心脏这一个“发动机”可以同时为两条循环路线提供动力,为肺循环提供动力的是心脏结构中的右心室。
(4)氧的持续运输。
人体组织细胞吋刻需要氧,血液只有不停流动才能持续运输氧。
构成心脏的肌肉能够有节律地收缩,从而使心脏不断地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
(5)其他精密之处。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精密之处还有很多,请你再举一例(要说明通过什么结构,实现了什么功能)。
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力最强的是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路途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