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2.运动的描述 课时1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2.运动的描述 课时1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2.运动的描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上一节讲述的是“认识运动”,通过这一节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运动”,并且学生讨论总结后直接得出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学习过计算速度和路程的问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速度、路程等物理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本节课还是喜欢物理又害怕难,喜欢的是以前接触过速度的计算,怕的是利用物理公式解决速度问题还是第一次,特别是数学底子薄的学生。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自信显得特别的重要。

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看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现象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直线运动的快慢。

四、教学重点
重点:建立速度的概念和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难点: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教学过程设计
1.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已知:S=980m+20m=1000m v=36Km/h=10m/s
求:t
解:t=s/v=1000m/10m/s=100s
答:这列火车过桥要用100s。

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运动的描述》集体备课教学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运动的描述》集体备课教学案

集备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备课组物理备课时间年月日第周主备人参加人
课题 2.2 运动的描述课

新授课

学目标1.知道描述运动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2.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1.重点:用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
2.难点: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书、钢笔、等常用学习工具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记录
创设情景播放火车行驶的视频
提问:到底是谁在运动呢?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明
白的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一、参照物
1.参照物
请同学们判断一下甲图中的车从左到右
动了没有呢?
教师适当补充
继续提问,乙图中的车动了吗?点名提问,并让学生解释原因
让学生总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依据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得出结论:没法判断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2017年秋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

2017年秋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

2017年秋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认为,幼儿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方式,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动的描述方法。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静止、运动、速度等。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让孩子们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运动的速度概念,以及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滑轮组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小车,一张纸,一支笔。

四、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运动的场景,如跑步、游泳、开车等,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这些运动的特点。

2. 基本概念学习:讲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静止、运动、速度等,并通过实物模型和滑轮组进行演示,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3.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小车运动实验,观察并记录小车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方向等,然后用语言描述出来。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运动的速度概念,以及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发现孩子们在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实际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和描述各种运动场景,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如数学,让孩子们学会用数值来表示运动的速度等。

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二章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二章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2019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二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一堂关于动物运动的课程,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图片、视频、运动器材。

2. 学具:画笔、纸张、记录卡。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动物运动的视频,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看到的动物和它们的运动方式。

2. 讲解: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运动方式。

3. 实践: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用画笔和纸张记录下动物的运动方式。

4. 展示: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讲解他们所观察到的动物运动方式。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特点。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孩子们的参与和表现,我发现在活动中他们对动物运动方式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孩子对运动器材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可以继续引入更多的动物运动方式,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描述和实践,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运动特点。

同时,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动物运动方式的创作,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视频选择:我精心挑选了涵盖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短视频,以确保孩子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各种动物的运动特点。

视频中的动物包括奔跑的狮子、跳跃的兔子、游泳的海豚等,这样多样化的选择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运动与能量运动的描述 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运动与能量运动的描述 教学设计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一、课题:运动的描述二、课时:1课时三、课型:新课四、教材分析:《运动的描述》位于教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位于《认识运动》之后,在第一节学习之后,进一步学习如何判断物体的动与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后面速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运动,对于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不清楚,只能大致的描述,概念不清晰,需要进一步学习参照物的概念,从而学会科学的描述运动。

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习。

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难点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参照物的选择,动与静的判断,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运用教学难点:动与静的判断八、教学方法:生本教育、讲授法九、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书、课桌、文具盒十、教学过程:前置学习体验(引入)请同学们一起看到屏幕上这样的一个场景:假期到了,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

火车开动了,为什么小明说:咦,怎么他们在后退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具体怎么回事,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第二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小组讨论)那既然说到运动,你能想到那些运动,在物理学当中,我们是怎么来描述运动的呢?比如说,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太阳升起来了,路旁的树是静止的。

请同学们思考,这些描述中,被研究的物体是什么,是相对谁来说的,也就是标准物是什么,他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讨论交流)第一个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被研究的是汽车相对于地面。

他在行驶。

第二个被淹究的是太阳。

相对于地球。

升起来了。

第三个树。

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设想活动:设计实验,如小车沿斜面下滑,测量不同时间点的速度,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引导学生通过绘制物理图像,将抽象的运动规律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信息,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设想活动:提供实际案例,如物体自由落体运动,让学生绘制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6.教师应适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设想活动:设置课后辅导时间,为学生提供答疑机会,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7.定期进行学习评价,包括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测验等,以监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想活动:设计综合性的评价任务,如让学生撰写关于物体运动的小论文,评估他们对运动规律的掌握程度。
4.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设想活动:设计“最佳赛车路线”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运动规律,计算和比较不同路线的优劣。
5.加强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设想活动:小组合作,探讨不同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并互相解释各自的观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教师强调运动描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课后习题,重点巩固位移、路程、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的计算和应用。
-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理解题意,规范书写,认真检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物理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

2. 运动描述方法: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

3. 运动类型的判断: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判断不同类型的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联系。

2. 教学重点:运用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描述物体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悬挂的风铃,思考风铃的运动状态。

2. 新课导入:介绍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3. 课堂讲解:a. 讲解位移:以教室里的学生为例,说明位移的概念。

b. 讲解速度:以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为例,说明速度的概念。

c. 讲解加速度:以学生从静止开始跑动的过程为例,说明加速度的概念。

4. 方法讲解:a. 图形法:以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为例,说明如何用图形表示运动状态。

b. 表格法:以表格形式展示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表格法。

c. 语言描述法:以学生从教室走到操场的过程为例,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运动状态。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不同类型的运动。

6.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加深对运动描述方法的理解。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位移: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2. 速度: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3. 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表示方法。

4. 运动描述方法:图形法、表格法、语言描述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运动类型,并说明理由。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教学设计2.2 运动的描述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教学设计2.2  运动的描述

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1课时参照物动与静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能描述运动的相对性,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的状态可能不同。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时将带领学生认识机械运动,同时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它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本课时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一定的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

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缺乏理性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总结的过程,完成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学目标1.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通过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运动的方法。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通过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选取恰当的参照物。

难点: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续表续表板书设计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1课时参照物动与静教学反思第2课时速度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通过不同的方式比较运动的快慢,从而引入速度这个概念。

让学生知道如何用速度去描述运动。

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了,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知道速度这个概念,但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在本课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自然的引入速度这个新物理量。

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

2.通过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运动的描述》物理教案

《运动的描述》物理教案

《运动的描述》物理教案《运动的描述》物理教案1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初步熟悉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选定来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参照物这个学问点,同学能够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正确的熟悉并会做出说明。

【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熟悉机械运动并会依据参照物的选定来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难点】能够理解参照物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可能不同。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老师多媒体展现一些图片:节日燃放的烟花、草原上奔腾的骏马、布朗运动。

解释说明:无论从宏观世界还是到微观世界,宇宙无时无刻都在运动着,而如何正确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而引出今日的课程——运动的描述〔板书〕环节二:生成新知〔一〕机械运动提出问题:请同学自己举诞生活中常见的动现象。

生:从家里到学校或从学校回家都是运动,老师讲课时在讲台上或教室里的走动也是运动,假期旅游时乘坐汽车或火车都是运动……同学们说得特别好,运动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能讲讲你们是怎么来推断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呢?生:假如物体从这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就是运动了,假如始终呆在一个地方不动就没有运动。

同学们讲得特别通俗。

你们说的“地方”就是“位置”。

天空中飞行的飞机、火箭;地面上奔驰的火车、汽车;江河海洋中航行的船只、舰艇;行走的人、流淌的水、游动的鱼、翱翔的鸟等等都在运动,为什么能说它们都在运动呢?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呢?生:说这些物体都在运动是由于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地改变。

老师总结:这样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运动叫机械运动。

〔板书〕〔二〕参照物给出一个说法:大路上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而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这样的说法严谨吗?引出——参照物这个学问点。

〔板书〕给出一个图片: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突然,你觉得你的列车开头缓缓的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的列车车尾你才发觉,事实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里,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走了。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运动的描述为例,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描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及其关系,以及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描述方法。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较为抽象,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2.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如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分析运动图像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单的运动控制系统等。
5.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物理概念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描述方法,分析实际运动问题。
3.理解运动描述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各种运动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进行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任务,如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分析运动图像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设置合理的课后作业和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新教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2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 (2)

最新教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2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 (2)

2.2运动的描述【教师寄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2.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能用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建立参照物概念和速度概念是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参照物1.认真观察右图,你认为路边的小朋友和司机谁说的对?,他们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

2.自己动手试一试:把书放在桌子上,书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它带着笔沿桌面向前缓慢移动。

相对桌面,笔的位置有没用变化?;相对书,笔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关于笔是运动还是静止你的看法是。

3.看来,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则称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的。

在题1中,司机之所以说乘客没有动,是因为司机选择的参照物是;路边的小朋友说他们跑得快,是因为他们是以作为参照物的。

目标二、动与静4.由目标一可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它的运动状况如何,关键在于我们所选择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5.认真看图2-2-5,在(a)图中,如果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则歼击机是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歼击机是的;在(c)图中,如果以参照物,则同步卫星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同步卫星是的。

6.概括与小结:①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__ 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性。

②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一般步骤:首先选取,然后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是否改变。

③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通常选择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

目标三、快与慢7.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认真看图)方法一:如图甲,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abc三人通过的,由图可知,运动的最快。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2运动的描述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2运动的描述
师生交流小结: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学生开放性活动:让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说明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学生活动:请说出教材第24页图2-2-4中新型汽车的运动与静止情况.
1.对运动世界形形色色的描述
教师引导: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飞奔的猎豹、夜空中的流星是在运动,静止在地面上的房屋、桥梁、树木也随地球绕太阳运动,太阳同样在运动.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观察教材图2-2-1,2-2-2,了解音乐家、摄影师等对运动的不同描述.
备课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18年月日
课时
1
课题
2.2运动的描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根据物体运动路线对运动进行分类.
2.知道描述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3.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教材中的图片来认识机械运动及其分类;通过讨论、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运动的方法.
交流与讨论:以田野或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因为卡车和联合收割机相对于田野或地面的位置不断变化.卡车以联合收割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以卡车为参照物,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因为它们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相对位置关系不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让学生讨论后单独阐述其他两个视频中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
学生活动:让两名学生并肩直线运动一段距离,分析他们的运动和静止情况.
小结:在物理学上,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基本概念。运动状态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方面的变化。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描述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特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自行车为例,分析其在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中的运动状态描述,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如抛物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讲解运动方程的推导和运用,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公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运动的描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情况?”(如公交车加速、减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物体运动状态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加速度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观察小车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演示加速度的变化。
-突破方法:结合实际例子(如汽车加速、减速)讲解加速度的含义,通过图像展示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3)参照物的选择与应用:学生难以把握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影响,容易产生混淆。
-突破方法:通过实际情境设定,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参照物下的运动感受,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参照物。
(4)运动方程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将运动方程应用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

2.2 运动的描述 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 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教案教科版物理八年级
上册
【教学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理解速度的含义,会计算速度。

4、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
5、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6、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学习比值定义法。

7、认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参照物的概念、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及速度的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我设计的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掌握运动的描述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 让学生掌握用速度和时间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和静止的概念,运动的描述方法。

难点: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掌握用速度和时间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小车,计时器。

学具:笔记本,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来导入本节课。

我会让学生站在教室里,闭上眼睛,然后我会移动一下位置,让学生猜测我移动了多远,用了多少时间。

这样可以让 students feel the concept of motion and stillness.二、新课导入(10分钟)我会通过地球仪来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然后我会引入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并解释用速度和时间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三、实践活动(10分钟)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有一辆小车和计时器。

我会让学生用计时器测量小车在不同速度下行驶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然后我会让学生用速度和时间来描述小车的运动。

活动重难点:重点:运动和静止的概念,运动的描述方法。

难点: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掌握用速度和时间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并能用速度和时间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但是,有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操作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

我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来加深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活动的设计: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站在教室里,闭上眼睛,然后我移动一下位置,让学生猜测我移动了多远,用了多少时间。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教学目标1.会根据物体运动路线把运动进行分类;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2.能用实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初步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4.知道变速运动中的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2) 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动与静一、导入新课对于运动我们并不陌生,但什么是运动,运动又有哪些不同的形式,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一)参照物自主阅读教材P23~24,完成1~3题:1.探究活动:完成图2­2­3所示的实验活动,讨论:(1)以桌面作为标准,笔的位置__发生__变化,是__运动__的。

(2)以书作为标准,笔的位置__没有__变化,是____静止__的。

应该怎样判断笔的运动情况?__首先选一个标准,看铅笔相对于这个标准是否有位置的变化。

__方法指导:参照物的选择一般来说有几个原则;第一是任意原则,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第二是排己性原则,不能选判断的对象作为参照物;第三是假定静止原则,如果我们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话就假定其不动,而是我们要判断的对象在动。

友情提示:由固定旗帜可知风向是东风,由图可知,甲可能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也可能向右运动,乙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2.议一议:(1)教材P23所述的现象中,小明认为同学们在后退,他是以__火车__作为标准的,同学们认为火车开动了,是以__站台__作为标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课题2《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运动是普遍现象。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教学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教学方法】
引导归纳、补充讲解、巩固提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关于各种运动的图片。

【过渡】同学们,看到这几张图片,大家都很清楚的知道,这些图片中的情景都是在运动的状态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我们物理学中所说的运动呢?
二、新课学习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过渡】大家看课本图1.2—1,不管快慢,图中的景象都是在运动的。

游乐园里的过山车,诗人笔下的意境,都是可以说在运动的。

(1)在物理学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提问】那么静止在地面上的房屋、桥梁、树木也是在运动吗?
(2)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知识巩固】
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D)
A.南辕北辙 B.夸父追日 C.顺水推舟 D.精忠报国
【过渡】我们来看下面两张图片,汽车上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运动状态呢?火车站的这张图片图1.2—3,请大家思考一下,相对于站台地面来说,另一列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相对于列车来说,站台上的人与列车之间的距离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对车上的人来说,站台上的人是运动的。

在这里,不同的标准得到的就是不同的答案,这里的标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参照物。

2.参照物
相对于旁边的列车,为什么你会有一种自己的列车已经开动的错觉呢?
汽车上站着的是小华,为什么司机和路边的人对他的判断不一样?
(1)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2)①只有选好参照物才能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运动形式。

(3)②同一个物体选取不同参照物时可能有不同的运动形态。

(4)③要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取同一参照物。

【过渡】既然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样,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呢?我们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来体会一下参照物的选择。

【议一议】1、我国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里“看山恰似走来迎”选择的参照物是船,而“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则是选择山为参照物。

2.有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里竹排的“游”是以地面为参照物,青山的“走”则选择了竹排或上面的人为参照物。

【过渡】既然我们理解了参照物,那么该如何正确的选择呢?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

【知识巩固】
我们都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当船行靠岸后,从记号处下水不能找到剑,这是因为剑主选错了参照物.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剑主应选择的参照物是(D)
A.船夫 B.其它行驶的船
C.流水 D.河岸上的树木
【过渡】通过对参照物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交流讨论】以思考题的形式进行讲解,展示图片,同学们进行分析,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总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一个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但一定会出现相对于其它一些物体是运动的情况,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运动的,它可能相对于其它物体都是运动的,一个物体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及一个以上的物体与之有相对运动,但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个与之静止的物体。

因为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所以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知识巩固】
我国运动员刘翔,多次在世界大赛上打破110m栏的世界记录,他的跨栏可以说是跑得非常快.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虽然他总没有离开小小的电视屏幕,但总能感觉他如同飞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是(C)
A.电视屏幕 B.电视屏幕上的一条边
C.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D.我们自己
三、课堂练习:
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C)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2.国庆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那么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时受油机是运动的(C)
A.加油机
B.加油机飞行员
C.天安门城楼
D.受油机飞行员
3.游客坐在行驶的船重逆水而上,我们说游客是静止的、船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B)
A.河岸上的树、船舱
B.船舱、迎面驶来的船
C.迎面驶来的船、河水
D.河水、河岸上的树
课堂小结:
【师生交流】通过这节课,谈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