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设计

合集下载

汽车内外后视镜设计开发指南

汽车内外后视镜设计开发指南
Ø 内后视镜镜面多为平面镜、 棱镜。
9
2.内后视镜性能
2.1 内后视镜视野要求
GB15084-2006 欧盟ECE R46
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 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 宽度至少为20m的视野区 域,其中心平面为汽车纵 向基准面,并从驾驶员的 眼点后60m处延伸至地平 面。
10
视野遮挡(头枕、 后雨刷等)<15%
170 1 1000
r
200

M1、N1、N2、 N3
130 1 1000
r
70
Ø 外后视镜为了扩大视野范围,做成渐变曲率的镜片
变曲率分界线
b与高平行 b=70mm
a=
130 1 1000
r
高=40mm
渐变曲率镜片,按主曲率计算,矩形必须在主曲率镜片范围内
24
3.外后视镜的结构(电动带转向信号灯)
20
欧盟ECE R46
2.2 折拢
Ø 根据法规要求,外后
视镜要能够调节与锁
止位置。
向后
Ø 同时为了满足撞击要
折拢
求,调整力也要小于
一定数值。
折拢力扭矩:2.94N·m~ 4.41N·m
耐久试验后折拢力矩>2.45N·m
(经验值)
21
向前 折拢
2.3 镜面调整功能
Ø 法规要求镜面必须能够调节方向。
2.2内后视镜片尺寸要求
必须能在反射面上绘出一个矩形,该矩形的高度b为 40mm,底边长为a。
b
11
a
a
150 1 1000
mm
r
( r为镜面的曲率)
2.3 防眩目
防眩目主要是防止 强光照射在车内后视镜 上影响驾驶者的注意力, 就是俗话说的“晃眼”。

右驾外后视镜的设计与开发初探

右驾外后视镜的设计与开发初探

m类 球形 后视 镜反 射 面 的曲率半 径 “”的最小 r 取值 应不 小 于 10 2 0mm。
此后 视 镜 的 曲率半 径设 计 成 “”为 16 m 的 r 20 m 球面, 因此根 据表 2 式 计算 出该后 视 镜 的 “ 值 公 a”
为 7 . m ,也 就是 说 此 右驾 车外 后 视镜 的镜 面必 25 m 须能在 其 上面绘 制 出一 长为 7 .m 高 为 4 mm 的 25 m、 0
何松动的现象发生 ,以避免所测得的视野有明显的
变化, 也不得使其振动超出一定的限度, 以避免驾驶 员从 后视 镜 中见到 的影像 失真 ,所 以要充 分考 虑后 视镜 的安 装支 座 ,本 后视镜 的安 装底 座结 构借 用现 有某 成熟 后视镜 的结 构 。考 虑 到密封 l 生能对 连接 部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 的迅猛发展,中国自主品牌 不断的 日 益壮大。国家出台的汽车振兴规划 明确了 对汽 车 出 口加大 扶持 的态度 ,国家 出台相关 政策 支
持将 给 中国汽 车产 业 出 口带 来新 的可 持续动 力 。 中
2 Ⅲ类外后视镜最新欧洲法规 视 野 要 求
新 法规 视野 要求如 图 1 ,通 过外后 视 镜可 以看 到 眼点 后 2m远 处 宽 4 的地 面 ,眼点 后 4 宽 0 m m处
水平面上 , 其所有零部件 , 包括与支持件连接的支持 件, 不论其调节位置如何 , 与一个直径为 10 m球 0m
面静 态接 触 部位 的曲率 半径 应 不小 于 25 m , 以 . m 所 外后视 镜镜 壳表 面在 倒 圆角 时除直 径小 于 1mm 的 2
图 3 视 野分 析 数 据
表 1
后视镜类别 后视镜设计用于的车辆类型

基于CATIA的乘用车外后视镜设计方法

基于CATIA的乘用车外后视镜设计方法

基于CATIA的乘用车外后视镜设计方法赵志星;周龙;方钰【摘要】后视镜作为主动安全装置是驾驶员获得间接视野的重要保证.以HFC1510车型后视镜为例,论述乘用车外后视镜的正向布置和设计方法,利用CATIA三维软件的辅助计算,设计出满足法规及视野要求的镜片尺寸.对后视镜镜头在车身上的位置进行合理布置,使其满足扭头角度、A柱障碍角及旋转轴心的法规要求,同时对镜片沉入镜壳的尺寸,镜片的旋转角度等参数值进行设计,再此基础上校核后视镜的视野满足法规,确立了车用车外后视镜的设计流程及方法.【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后视镜;间接视野;位置布置;结构设计【作者】赵志星;周龙;方钰【作者单位】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85CLC NO.:U463.85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1-7988 (2017)02-101-0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认识和需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的安全行驶,与驾驶员获取外界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密切相关。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百分之八十的信息是靠视觉系统获得的,因此确保良好的视野是预防汽车事故的重要条件。

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来定义视野的概念,通常情况下,按照视野的获得方式可分为直接视野和间接视野。

汽车后视镜是汽车获得间接视野和主动安全的重要装置之一,外后视镜一般设在汽车两侧,内后视镜一般布置在驾驶室内前风挡上部,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两侧和后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能观察汽车左右上、下车人员和两旁的行人、车辆以及其他障碍物情况,以确保行车安全。

本文主要结合HFC1510车型,详细的阐述了后视镜的布置和设计过程。

WM_第18章 汽车后视镜镜座注塑模设计

WM_第18章 汽车后视镜镜座注塑模设计

汽车后视镜镜座注塑模设计汽车后视镜是汽车外饰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汽车的两侧,是汽车最重要的外饰件之一。

汽车后视镜是用来让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观测路面状况的一个装置,可以说是驾驶员的眼睛。

汽车后视镜一般由镜圈,基座,镜壳,支架,旋转轴,镜座等零件组成。

图1所示零件为某品牌汽车的后视镜镜壳零件图,本章以汽车后视镜的镜座零件为例,详细介绍汽车后视镜镜座注塑模具的设计要点与预变形在汽车后视镜塑件上的应用。

汽车后视镜镜座零件如图1所示:B-BS2图1 汽车后视镜镜座零件图1 塑件外观要求与结构分析图1所示为汽车后视镜镜座零件图,塑件材料为PBT_GF30%,收缩率取1.005,模具型腔数为1+1,塑件为左右镜像件。

塑件尺寸为:188.5*186.3*133.5mm。

塑件主壁厚为3.5mm。

根据塑件外观造型,从塑件结构上分析,塑件的外侧面共有4处倒扣,所以塑件需要采用4个侧向滑块抽芯。

塑件内侧共有2个倒扣,皆采用斜顶的侧向抽芯结构。

塑件抽芯结构复杂,尺寸精度高,塑件筋骨多,成型较困难。

塑件特点与设计要点如下:(1)塑件外观面不允许有斑点,浇口痕迹,不允许有收缩凹陷.熔接痕.飞边等缺陷。

(2)塑件外形复杂,外观夹线要求高,塑件外观需皮纹处理。

(3)由于塑件外观面需做皮纹,因此塑件外观面脱模角至少设计在5度以上,防止皮纹后塑件粘定模,拖伤的现象发生。

(4)设计模具前检查塑件A 面(即外观面)的出模斜度:特别是需要蚀纹的区域是否达到允许的斜度;塑件所有插穿位置的斜度要求为7º。

(5)由于塑件外观要求高,因此塑件筋骨与塑件主体壁厚必须要设计合理。

因此模具设计前检查塑件上所有筋骨的大小端尺寸:大端不能大于对应主壁厚的1/3,否则在表面会产生缩痕;小端不能小于0.6mm ,太小不利于加工和注塑成型。

(6)塑件主壁厚为3.5mm,塑件筋骨多,塑件所有筋骨与塑件壁厚要成比例,防止塑件表面缩印。

(7)塑件加强筋多,深度大于8mm 需要设计镶件,镶件优先设计成从分型面拆装。

后视镜的设计与优化

后视镜的设计与优化

后视镜的设计与优化每当我们驾车行驶在道路上时,都会发现后视镜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安全装置。

后视镜的设计与优化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它关系到驾驶员驾驶安全和舒适性的满足度。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后视镜的设计与优化的相关知识,为驾驶人员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1. 后视镜的设计原理后视镜是指在驾驶时通过反光原理可以看到实际情况的装置,是车辆的重要装备之一。

从设计原理上来看,后视镜分为凸面镜和平面镜两种类型。

凸面镜:凸面镜呈半球形,曲率半径小于大的半径,通常在车辆的右侧设有,其作用在于加大视角,从而找到车辆盲点,适用于车辆后方的视觉補捉,能够看到更多的物体。

平面镜:平面镜呈平凸面形状(外表是平的),能够正确地反应实际情况,是车辆的主驾驶面并配备左侧后视镜与内后视镜,其作用在于从一个相对平坦的角度折射图像,因此是唯一一种能真实反映所见图像的后视镜。

不同的后视镜其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是不同的,凸面镜虽然视角广,但是场景会发生变形或横向扭曲,因此要注意保持镜子的干净和对准的角度,保证视角最大,图像变得最为真实。

2. 后视镜优化问题在现代车辆的设计中,后视镜的性能并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

例如,在一些高速行驶的汽车上,车辆空气动力学的效率已经成为设计的主要决定因素。

为克服部分失真效应、减小风阻,车辆设计师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设计和优化,比如纳入多块玻璃(多层玻璃),立体化仿真(三维建模),车内侧后视镜自动升起等。

除了这些措施之外,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人性化设计,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使用体验。

比如,在设计后视镜时,需要考虑良好的视线覆盖范围,镜片的大小和位置,以及镜面的除雾和防雾处理。

3. 后视镜的使用方法在日常行车中,驾驶员需要正确使用后视镜以确保自己和乘客的安全。

以下是后视镜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查看中央后视镜:首先,驾驶员应查看中央后视镜,以便调整其位置和角度,使其能显示太阳视镜并包括后视镜的全部覆盖范围,这样可以方便快捷地查看车后方。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外后视镜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两侧,用于驾驶员观察车辆周围情况的装置。

它的结构设计应符合一系列规范检查,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的一些建议:1.尺寸和位置要求:外后视镜应具备足够的尺寸,以提供驾驶员良好的视野范围。

汽车制造商和道路交通管理机构会制定相关尺寸要求和位置规定,设计者应遵守这些规定。

2.结构强度要求:外后视镜需要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以应对意外碰撞和振动等外力。

设计者应使用合适的材料,确保外后视镜可以经受正常使用和环境条件下的各种力的作用。

3.抗风阻设计:外后视镜与风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需要考虑减小风阻的设计。

通过合理的形状和材料选择,可以减少风阻,降低燃油消耗。

4.抗震设计:外后视镜会受到道路震动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平整的道路上。

设计者需要合理安排外后视镜的悬挂和连接方式,以确保其在震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视野要求:外后视镜应提供良好的视野,以方便驾驶员观察车辆周围情况。

设计者应考虑驾驶员的不同身高和视线角度,以提供适宜的视野范围。

6.可调性要求:外后视镜应具备可调节的功能,使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外后视镜的角度和位置,以获得最佳的视野效果。

7.防雾和防晒设计:外后视镜应考虑防雾和防晒的设计,以保证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和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驾驶员仍能清晰地看到后方情况。

8.照明设计:外后视镜上的灯光设计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以提供正确的视觉辅助和信号传递功能。

9.可维修性和更换性:外后视镜的设计应便于维修和更换。

设计者应考虑到外后视镜可能会被意外碰撞和损坏,使其易于拆卸和安装。

10.环境友好性:外后视镜的材料和制造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的一些建议,设计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这些规范将确保外后视镜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升驾驶员的行车体验和道路安全。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汇总

外后视镜结构设计规范检查汇总

1)电动调节: 1)电动折叠: 品牌、型号 1)LED 品牌、型号 2)手动调节: 数量 2)手动折叠 车外手调节、把 2)灯泡 手拉锁调节
备注:此表在使用时需要工程开发经理组织会议定义下发至设计人员,项目存档。
米高工程设计文件(米高机密)
7
标准件的选择与标准件数据的确认(例)
米高工程设计文件(米高机密)
一些建议: 1)特别注意在选择电器外 购件时电子干扰的级别是否 能满足客户需要。 2)关注同类产品在实验、 装配、终检时出现的问题与 设计的关系。
米高工程设计文件(米高机密)
9
基准线的建立与设计要求(例)
当选用定义1)时: 镜框的位置要调整到 与镜片匹配的位置! 当选用定义2)时: 在转向器中心位置时, 镜片非最佳角度!
C
A
一些建议: 1)在左右设计A面时要尽能的确保镜头(含镜 壳、镜框、基板)部分左右镜像对称。位置可 相对位移。 2)B号轴与C号轴最好成90 °如不能成90 °也 希望能凑整数。
米高工程设计文件(米高机密) 米高工程设计文件
10
视野分析(标准说明1)
后视镜有一个视野的问题,也就是指镜面所能够反映到的范围。业界有视野三要素的提法,即驾驶者眼睛与后视镜的距离;后视镜的尺寸大小和后视镜 的曲率半径,这三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A、当后视镜的距离和尺寸相同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当镜面的曲率半径相同时,镜面的尺寸越大,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 但是,事物总有两重性,虽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视野范围越大,但同时镜面反映的物体变形程度也越大,这有些像“哈哈镜”,往往会造成驾驶者的 错觉。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有一个映像失真率的问题。行业标准规定,平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3%,凸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7%,要求不能反映 有歪曲变形的实物图像。因此,镜面的曲率半径就有一个限制范围,行业标准规定外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大于R1200,内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无限大 (平面镜)。不过,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以及制造水平的提高,现在出现了既能尽可能扩大视野又能保证主视区的失真率不至于过大的双曲率镜面。 关于双曲率:我们称其为“双曲率”,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变曲率镜面,它是在普通球面镜面的制造过程中,利用局部成型技术,制造出来的凸面镜。 这种镜面内侧约3/4面积是普通固定曲率曲面(即主视区),而外侧约1/4面积是由普通曲率向一个更小曲率逐渐圆滑过渡的曲面。现在世界上技术最成 熟,应用也最广的是德国的双曲率镜面(如下图)。 由于双曲率增大的那部分视野是利用变曲率区域来实现的,因此这部分视野的失真率较高,已不符合上述行业标准对镜面失真率的要求,鉴于此,新版 的行业标准中删去了对镜面失真率的要求。 B、驾驶者眼睛与后视镜的距离,也就是后视镜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到后视镜的视野、清晰程度和汽车轮廓尺寸,对行车安全很重要。因此后视镜的 安装位置在达到行业标准的视野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靠近驾驶者的眼睛,应方便驾驶者观察,头部及眼球转动尽量小;应安装在车身上下振动最小的 位置上。以现在的轿车为例,外后视镜主要装配在前车门上。 C、后视镜视野的测定。 这个视野指的是驾驶员双眼所见的总视野,通常的测定后视镜视野的方法是,在驾驶员眼点处设置大功率的光源,通过后视镜反射后,检测垂直监视屏 上的反射光。 驾驶员眼点的确定:通过驾驶员的设计乘坐位置中心(即驾驶员座椅的对称中心位置),作一个平行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从该平面内的驾驶员座 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与该平面的一条直线段。在直线段与该平面交点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为65mm)作两个点,即为驾驶员的眼点。 视野测定时的障碍物要求: ①测定内后视镜视野时,允许头枕、遮阳板、后风窗刮水器和加热元件等不见遮挡部分视野,但遮挡部分的总和应占所规定视野的15%以下。 ②测定外后视镜视野时,只要车身结构和门把手、示廓灯、转向指示灯、后保险杠两端和后视镜反射面清洗装置等部件所遮挡部分的总和占所规定视野 的10%以下即可。

汽车后视镜智能化设计与实现

汽车后视镜智能化设计与实现

汽车后视镜智能化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配备了智能化设备来提高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汽车后视镜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驾驶员了解车辆周围的情况。

近年来,汽车后视镜的设计和实现已经不再是仅仅提供视野的问题,而是变得更为智能化,其中包括更多的高级技术,如图像处理、语音提示和自动调节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汽车后视镜的智能化设计和实现,以及其对于驾驶体验的影响。

一、现有的汽车后视镜设计状况在现有汽车后视镜设计中,最基本的形式是单向或者双向反射后视镜。

这些后视镜可以反射周围的景象,帮助驾驶员了解周围的情况。

虽然这种设计广泛应用,但其已经不能满足驾驶员的需求。

相反,现代驾驶员希望汽车后视镜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功能,包括视频/图像处理、道路标识信息、智能防眩目等等。

二、智能化汽车后视镜的设计和实现1、环视监视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以及交通流量的加大,现在的驾驶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以便及时应对潜在的危险。

然而,在繁忙的城市道路上开车,驾驶员必须面对的是各种复杂的场景。

为了提高驾驶员的环境感知能力,一些汽车后视镜在设计上采用了全方位环视监测的技术。

全方位周视功能依赖于一系列的摄像机放置在车身的四周,并利用合理的算法将这些摄像头的数据融合,形成一个环视图像。

这样,驾驶员就可以从一个单一的位置,获得车辆四周的所有图像信息。

这使得驾驶员更容易发现死角、盲区和其他重要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2、自动防眩目技术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驾驶员经常会遇到眩光。

这种光线会直接反射进入驾驶员的眼睛中,会给驾驶员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后视镜配备有自动防眩目技术。

该技术利用摄像机来检测光线强度,并自动反转后视镜的反射镜片来减少散射的光线。

自动防眩目技术的方法是利用摄像机检测到的光线强度,该技术可以自动调整后视镜的反射镜片来减少散射的光线。

车辆在夜间转弯或者在迎面而来的车辆发出强光时,该技术能够自动反转后视镜的镜片,并在正常光照下还原,使驾驶员的视野不会受到强光的干扰而影响驾驶安全。

汽车电子后视镜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汽车电子后视镜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汽车电子后视镜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汽车工业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汽车电子后视镜系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时采集与处理视频图像,并将其传输到车辆内部的液晶显示屏上供驾驶者观看,有效地提高了驾驶者的行车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二、研究意义随着全球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汽车电子后视镜系统的实现可以有效的增强行车安全性,提高驾驶体验,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同时,在发展汽车电子科技的进程中,汽车电子后视镜系统也是研究和探究的热点方向。

三、研究内容本次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高清视频图像采集模块,实现视频信号采集和处理;2.设计视频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视频信号实时传输到车内观看屏幕上;3.实现视频图像的处理算法,包括图像增强、边缘检测、运动目标检测等内容;4.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高目标识别准确率;5.进行硬件仿真与实验验证,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评估。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搜集并分析汽车电子后视镜系统的相关技术文献和标准,了解已有的相关技术和研究成果;2.研究并设计视频图像采集模块,实现视频信号采集和处理;3.设计视频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视频信号实时传输到车内观看屏幕上;4.研究并实现视频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增强、边缘检测、运动目标检测等内容;5.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高目标识别准确率;6.进行硬件仿真与实验验证,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评估。

五、预期成果本次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1.设计一个具有高清晰度和稳定性的汽车电子后视镜系统原型;2.掌握相关软硬件的技术和应用方法;3.编写相关技术文献和论文,进行各种途径的交流和发表。

六、研究进度安排时间节点研究任务第1-2周阅读、分析相关文献材料第3-4周设计视频图像采集模块第5-6周设计视频传输模块第7-8周设计视频图像处理算法第9-10周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高目标识别准确率第11-12周完成硬件仿真与实验验证第13-14周编写研究报告和论文,进行答辩七、参考文献[1] 冯振国, 殷国庆, 马素松. 基于DSP的车载视频监控system的研究与实现[J]. 物联网, 2011(5):66-68.[2] 王霄. 基于单片机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2017.[3] 丁晓春, 陈志阳. 基于物联网的车联网车辆视频监控系统设计[J]. 机械设计, 2020(3):215-218.。

汽车后视镜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后视镜毕业设计论文

工学学士学位论文汽车后视镜注塑模具设计2009年6月工学学士学位论文汽车后视镜注塑模具设计本科生:导师:申请学位级别:工学学士工程领域:机械工程所在单位:机械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09年6月授予学位单位:Dissertation for the Bachelor Degree of EngineeringPlastic Injection Mould Design of a Rearview Mirror of an AutomobileCandidate:Supervisor: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Bachelor of EngineeringProfessional Field:Mechanical Engineering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March,2009University:汽车后视镜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由于我国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程塑料的高速发展。

今后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仍将继续高于模具工业的整体发展速度。

随着CAD/CAE/CAM软件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设计与成型过程中的CAE分析,将在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设计的课题是“汽车后视镜的注塑模具设计”。

通过对其的工艺性分析,了解其生产技术要求,结合生产的实际环境和制造工艺性等,对其进行了注塑模具设计。

包括注塑成型工艺过程、分模面的设计、型腔设计、型芯设计、具体结构设计、零件工艺性分析、标准件的选用。

详细介绍了分型面、型腔布置、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加热、冷却系统、顶出机构、脱模机构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过程。

在设计中采用了新的设计思想和新的设计流程,即在整个设计周期内使用使用相同的三维实体模型,以及使用一个基于知识库的三维辅助设计系统,从而降低了成本,缩短生产了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摩托车后视镜及其安装的设计规则

摩托车后视镜及其安装的设计规则

摩托车后视镜及其安装的设计规则机动车设计规则CMVDR 381关于摩托车和轻便20XX-06-27发布国家机械工业局关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及其安装的设计规则①1 范围本设计规则适用于:安装在不带有部分封闭或全部封闭的驾驶室的两轮或三轮机动车上的后视镜。

在第条中规定的机动车上进行的后视镜安装。

I 后视镜2 定义本设计规则采用如下定义:“后视镜”是指任何可提供清晰后方视野的装置。

“后视镜型式”是指在下列主要方面没有区别的同一类型后视镜。

后视镜反射表面的尺寸及曲率半径。

后视镜的设计,包括与车辆的连接。

“后视镜的种类”是指具有一种或若干种共同特点或功能的所有装置。

本设计规则中要求的后视镜属于L类。

“曲率半径r”是指根据本设计规则附件6第2条规定的方法在反射表面测得的曲率半径平均值。

“反射面某一点的基本曲率半径ri”是指用附件6规定的仪器所测得的数值。

“反射面某一点的曲率半径”是指反射面某一点的基本曲率半径ri和ri′的算术平均值,即“镜面中心”是指反射表面上可见区域的几何中心。

“后视镜组成部分的曲率半径”是指后视镜任何部位表面的组成曲线的近似圆弧的曲率半径“C”。

3 认证申请对一种型式后视镜的认证申请应制造厂提出。

申请时应附有下列文件一式两份:技术说明,包括安装说明书和规定安装该后视镜的车型。

足够详细的图纸,以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本设计规则编号CMVDR 381。

根据第6条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验证。

根据第条中规定的各种尺寸进行验证。

根据为认证标志所设置的空间位置,并按第条的规定进行检查。

向负责认证试验的检验机构提供4只该种型式的后视镜样品。

如果需要,检验机构可以要求补充样品。

在授予型式认证前,认证机关应该核实制造厂是否有可靠的措施来保证有效地控制生产的一致性。

4 标志提交认证的后视镜应标有制造厂的商品名称及商标,该标志应清晰可见且不易擦掉。

后视镜的保持部分上应有足够大的空间以容纳认证标志,该认证标志应符合本设计规则附件3的要求,当后视镜安装到车辆上时,认证标志应清晰可见,这一空间应在第条所述的图纸上表明。

汽车后视镜 设计指南

汽车后视镜 设计指南

表1 (续)
-, .
是否输出 否
延 曰
延 曰
是 是
定 曰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定 曰
定 曰

定 曰
延 曰
定 曰
定 曰
定 曰

定 曰
是 否
定 口

定 口

延 口
未输出原因
I
整车试制
I
新开发产品
新开发产品
整车试制
I
整车试制
I
整车试制
整车试制
I
新开发产品
整车试制
整车试制
3

述 �
4 后 视镜


计�
开�
� 发
. 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 过 禾 口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I
汽车后视镜 设计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汽车后视镜的概述、 设计开发主要过程和设计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M类及N类汽车的后视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千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千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输出文件名称 新产品开发通知书 供应商质凰问题管理表 供应商监控平台 产品开发技术协议 零部件开发计划及进度监控表 二次开发件一次开发完成确认表 供货通知 旧状态件消耗申请 库存信息反馈表 试装计划 试装报告 试装采购单 切换通知 内后视镜车间切换信息反馈表 缺少文件试装申请 试验记录单 丢失记录单说明 试装标识 开发备忘录 试制零部件采购清单 切换申请 **汽车技术研究院试制进货采购单初 始过程流程图 供应商 DFMEA 零部件构成及来源表 产品试验规划进度控制表 样件控制计划 零件试验检验报告 供应商全尺寸检验报告 零部件点检表 试制用产品质量鉴定单 质量问题反馈单 产品需求状态确认单 问题整改及封闭汇总表 确认 S 版图纸/数模 图纸文件检查表 关联状态件清单 二次开发件二次开发完成确认表

轿车外后视镜的结构功能及设计要求

轿车外后视镜的结构功能及设计要求

轿车外后视镜的结构功能及设计要求作者:肖河容董永衡赵胜东来源:《时代汽车》2021年第16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轿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外后视镜作为轿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外后视镜操作简便,实用性强,且可以提升整车的美感。

外后视镜的性能对整车驾驶体验至关重要。

以下主要结合外后视镜的结构功能,和设计要求方面做解析,为外后视镜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后视镜结构功能设计要求Function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Of Car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Xiao Herong Dong Yongheng Zhao Shengdong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s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cars have entered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The outside rearview mirror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r is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improve the beauty of the whole car. The performance ofthe external rearview mirror is critical to the driving experience of the vehicle. The following,mainly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external rearview mirror,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does the design analys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external rearview mirror.Key words:external rearview mirro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design requirements1 引言外观上,从上世纪的桑塔纳、捷达等造型简陋、工艺粗糙的后视镜向现在越来越多车型所讲究的美观、精致的方向发展。

后视镜设计基础知识

后视镜设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汽车后视镜知识讲座Tags: 后视镜一、关于后视镜的基本介绍1、后视镜是一种由镜片、保持部分、支持安装部分(包括缓冲机构)等几部分组成的,能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象的装置。

2、关于后视镜的常用分类。

A、以安装位置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B、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

C、以镜面结构分,不同的镜面结构用途不一样。

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顾名思义镜面是平的,表面曲率半径R无穷大,根据光的反射规律,这种镜面可得到与目视大小相同的映像,这种平面镜常用做内后视镜。

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这种凸面镜常用做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

轿车及其它轻型乘用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大型商用汽车(大客车和大货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3、关于后视镜的视野问题。

后视镜有一个视野的问题,也就是指镜面所能够反映到的范围。

业界有视野三要素的提法,即驾驶者眼睛与后视镜的距离;后视镜的尺寸大小和后视镜的曲率半径,这三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A、当后视镜的距离和尺寸相同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

当镜面的曲率半径相同时,镜面的尺寸越大,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

但是,事物总有两重性,虽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视野范围越大,但同时镜面反映的物体变形程度也越大,这有些像“哈哈镜”,往往会造成驾驶者的错觉。

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有一个映像失真率的问题。

行业标准规定,平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3%,凸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7%,要求不能反映有歪曲变形的实物图像。

因此,镜面的曲率半径就有一个限制范围,行业标准规定外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R1200,内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无限大(平面镜)。

不过,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以及制造水平的提高,现在出现了既能尽可能扩大视野又能保证主视区的失真率不至于过大的双曲率镜面。

后视镜设计流程PPT课件

后视镜设计流程PPT课件
一般SR=1250mm,H=6~10mm; • 镜面转动轴(左/右); • 镜头折叠转动轴(左/右); • 镜圈与镜面托板间隙:3mm左右 • 各零件料厚等等
第9页/共30页
五、设计步骤
第10页/共30页
1、检查外表面拔模及左 右对称性,确定坐标系、 确定镜壳及支架的拔模方 向;
第11页/共30页
第1页/共30页
后视镜发展趋势
• 外观上,从上世纪的桑塔纳、捷达等造型简陋、工艺粗糙的后 视镜向现在越来越多车型所讲究的美观、精致的方向发展
• 结构上,从过去的镜片只能手动调节到如今的电动调节、记忆 式调节,以及未来的电脑控制调节;镜头从手动调节发展到电 动调节
• 功能上,不仅满足从前的视野观察要求,还已经或正在开发加 热除霜、加装转向灯、倒车雷达、卫星定位、测试胎压、移动 摄像、代接手机等新功能
备注 球面镜片一般 SR=1250mm , 厚 2mm
第21页/共30页
八、示例
镜壳部分的尖锐边倒圆角后产生收缩(红色),致使与镜壳装饰罩出现 配合间隙。在修改尖锐边后将原来的圆角改为变倒角,配合处不再收 缩,弥合裂缝。
第22页/共30页
黄色为修改后镜壳 ①、②、③安装口位置更改 ④为增加的安装口 位置的调整基于安装平衡的考虑; 上图中②的卡子形状改变。出于出镜面抖动
影响外观,易 更改做到等料厚
产生缩印
托 板 带 动 镜 更改为按照同心
面 上 下 左 右 球面处理
转动时不平
稳,起不到防
镜片抖动作

同上
同上
第20页/共30页
七、案例总结
V-Car 后视镜项目总结(续)
零件名 镜片 连接块
密封垫
输入条件

汽车内外后视镜设计规范

汽车内外后视镜设计规范
2、环保与节能标准(污染物排放、无线电干扰与噪声、燃油经济
性)
二、汽车后视镜的分类 ◆内后视镜:Ⅰ类、 ◆主外后视镜:Ⅱ和Ⅲ类、 ◆广角外后视镜:Ⅳ类、 ◆补盲镜:Ⅴ类 三、汽车后视镜的曲率半径 ◆内后视镜:Ⅰ类和Ⅲ类主外后视镜为曲率半径 为 1200mm ◆Ⅱ类主外后视镜曲率半径:为1800mm ◆广外后视镜Ⅳ类、补盲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Ⅴ类曲率半径:为 400mm
• 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3.5米的视野区域, 其左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右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眼点后 30米处延至地平线。此外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看见宽度大于0.75米,并 从驾驶员眼点后4米处至上述区域相接的视野区域。

9
• 内后视镜视野规定
5)如后视镜外型需要重新造型,设计人员需要提供镜的长、宽, 镜杆位置中心尺寸,镜高,安装位置角度,镜在整车上的最低 高度等技术条件。
5
• 6、外部条件
1)总布置提供所用车型的驾驶室外廓尺寸 2)总布置提供所用车型的车厢尺寸 3)总布置提供所用车型的座椅H点,坐标位置尺
寸 4)总布置提供所用车型的眼椭圆X,Y,Z坐标尺
• 6、镜杆件的材料:管长度、管连接形式、管表面颜色及表面涂层、材料性能标 准等。
• 7、后视镜反射涂层:(电动、手动后视镜相同)
• 8、镀铝膜后视镜反射率不得低于40%
• 镀铬膜后视镜反射率不得低 于4%
• 9、后视镜失真率(电动、手动后视镜相同)
• 平面镜失真率不得大于3%
• 曲面镜失真率不得大于7%
13、后视镜总成耐候 性能:按QC/T531标准规定300h无异常。 14、后视镜总成震动耐久性:按QC/T531标准进行试验不得有变形、 损坏、松动、脱落、和镜面位置改变等现象产生。

后视镜视野及布置要求和模拟校核方法简介

后视镜视野及布置要求和模拟校核方法简介

27FORTUNE WORLD 2012.09后视镜视野及布置要求和模拟校核方法简介张杰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3.对后视镜后视野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介绍:3.1确定驾驶员眼点位置将驾驶员座椅R 点位置垂直向上635毫米找到两眼点连线中心点,左右各偏移32.5m m,即为两眼点位置(两眼点位置相距65毫米)。

3.2模拟做出反射线,以确定各条视线范围在后视镜镜片边缘上,提取一组点,将眼点与这组点两两相连,这些连线可以看做是驾驶员的视野线,再做出这些视野线的反射线,这些反射线就构成了驾驶员的模拟后视野区域。

3.3与法规视野做比较将反射线充分延伸至模拟地面,并将法规要求视野区域也做在同一数模里,在数模俯视图状态做比较,确认后视镜视野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3.4后视镜视野障碍物校核后视镜除了满足视野范围要求之外,还需要满足障碍物校核,根据法规要求,对于内后视镜坐椅头枕、遮阳板、后风窗刮水器等零件对内后视镜视野遮挡的面积应小于总视野面积的15%。

对于外后视镜门把手等零件对于后视野遮挡的面积应小于总视野的10%。

4.结束语通过对三维软件的运用(目前主机厂多用C A T I A软件),设计工程师可以很方便的对外后视镜进行分析校核,以确认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大大的节约了开发成本并缩短了设计周期。

当然对于外后视镜的模拟仿真分析不仅限于后视野分析,还有CFD空气流阻分析,N V H振动噪音分析,C A E强度分析,SE装配工艺性分析。

这些技术的运用极大的保证了后视镜设计的可靠性,从而使后视镜的设计开发满足顾客的要求。

参考文献:[1]《G B15084-2006机动车辆后视镜性能和安装要求》[2]2008版欧洲汽车ECE-R46标准2000K G的N1类车辆,其驾驶员借助右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4米的视野区域,其左侧以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平行,且切过车辆右边最外侧点的平面为基准,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米外延伸至地平线。

外后视镜设计规范

外后视镜设计规范

外后视镜设计规范目录目录 (IV)1零件综述 (23)1.1系统定义、功能简介、各部分组成 (23)1.2常用类型简介 (23)2开发流程 (24)2.1整体沿用开发流程 (24)2.2部分沿用开发流程 (25)2.3全新开发流程 (26)3性能要求 (26)3.1法规要求 (26)3.2专利规避要求 (27)3.3配置要求 (27)3.4平台化、模块化分析 (27)3.5成本、重量要求 (28)3.6安全性要求 (28)3.7可靠耐久性要求 (28)3.8环境适应性要求 (28)3.9精致性 (28)3.10NVH要求 (28)3.11装配维修性要求 (29)4结构设计 (30)4.1造型分析 (30)4.2主断面设计 (38)4.3安装点、定位点布置 (38)4.4周边件配接 (40)4.5结构设计要点 (41)4.6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 (42)5试验验证 (43)1 零件综述1.1 系统定义、功能简介、各部分组成1.1.1 系统定义外后视镜是驾驶员观察后方、侧方和下方信息的必备功能件。

1.1.2 功能介绍外后视镜为满足不同人群对视野的需求,镜片必须满足上下左右都能调整至少8°,调整方式为手动或电动;为满足整车最小通过性和碰撞过程中对人员或物品的最小伤害,外后视镜应当能够前后折叠。

1.1.3 各部分组成图1-1外后视镜爆炸图1、镜片2、加热片3、镜片托4、镜框5、镜片调整机构6、机芯支架7、转向灯8、镜体9、镜座支架 10、镜座 11、镜座垫 12、折叠机构支架 13、弹簧 14、垫片 15、折叠机构 16、线束1.2 常用类型简介1.2.1 从整车转向功能考虑,外后视镜上有集成转向灯和不带转向灯。

1.2.2 镜头折叠分为手动折叠和电动折叠。

1.2.3 镜片调整分为手动调整和电动调整。

1.2.4 镜片有普通镜片和带除霜、亲水功能的镜片。

1.2.5 从镜片曲率上分为单曲率和双曲率外后视镜。

流媒体全视屏后视镜的设计

流媒体全视屏后视镜的设计

流媒体全视屏后视镜的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行业也逐渐借助流媒体技术进行创新。

全视屏后视镜是一种将流媒体技术应用于汽车后视镜设计的创新产品。

通过使用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取代传统的后视镜,全视屏后视镜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增强驾驶者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以下是对全视屏后视镜设计的一些考虑和建议。

首先,全视屏后视镜的设计应该注重驾驶者的使用便捷性和舒适性。

后视镜需要安装在汽车内部的中央位置,以便驾驶者方便地观察到全景图像。

此外,后视镜应该具有可调节的视角和高度,以适应不同驾驶者的需求。

驾驶者还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旋转按钮来调整后视镜的设置。

其次,全视屏后视镜的图像质量和清晰度是其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高清晰度的图像能够提供更清晰的视野,帮助驾驶者更好地识别路况和障碍物。

因此,后视镜应使用高像素的摄像头,并具备图像处理技术,以消除图像噪声和失真。

另外,全视屏后视镜的设计应考虑到夜间驾驶的需求。

在夜间行驶时,视野受到限制,驾驶者容易发生视觉疲劳和驾驶失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视镜应该具备低光传感器和夜视功能,能够自动调节图像亮度,提供更清晰的夜间视野。

安全性也是全视屏后视镜设计中需要重视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后视镜应具备反射镜的功能,驾驶者可以通过切换模式来使用传统的镜子进行观察。

这样一来,即使后视镜发生故障或电力失效,驾驶者依然可以使用反射镜来观察后方情况。

另一方面,后视镜需要具备抗眩光功能,以抵抗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干扰,避免影响驾驶者视线和安全。

最后,全视屏后视镜的设计还可以结合其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如智能车道保持、盲点监测和自动停车等。

通过与这些系统的无线连接,后视镜可以接收到更多的驾驶信息和警告,提供更全面的驾驶辅助功能。

总之,全视屏后视镜的设计需要注重驾驶者的使用便捷性、视野质量、夜间行驶需求、安全性和与其他驾驶辅助系统的结合。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创新的技术,全视屏后视镜有望成为汽车行业中的一项重要创新,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和更高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2、外后视镜A面确定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1》支架旋转轴确定
该旋转轴必须垂直 于地面,当整镜壳 旋转时靠近车门侧
间隙大于10mm。
旋转轴1
page 3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confidential file
上镜壳 与下镜 壳卡扣3
page 15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螺钉沉头 支架与门板卡扣
定位销
穿线孔
螺钉套
page 16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page 22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此外,采用固化成型的生产方法时,流道、浇口和部件的设计应使塑 料由厚胶料的地方流向薄胶料的地方。这样使模腔内有适当的压力以 减少在厚胶料的地方出现缩水及避免模腔不能完全充填的现象。若塑 料的流动方向是从薄胶料的地方流向厚胶料的地方,则应采用结构性 发泡的生产方法来减低模腔压力。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洞孔 (Hole) 在塑胶件上开孔使其和其它部件相接合或增加产品功能上的组合是常用 的手法,洞孔的大小及位置应尽量不会对产品的强度构成影响或增加生 产的复杂性,以下是在设计洞孔时须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相连洞孔的距离或洞孔与相邻产品直边之间的距离不可少於洞孔的直 径,如孔离边位或内壁边之要点图。与此同时,洞孔的壁厚理应尽量大, 否则穿孔位置容易产生断裂的情况。要是洞孔内附有螺纹,设计上的要 求即变得复杂,因为螺纹的位置容易形成应力集中的地方。从经验所得, 要使螺孔边缘的应力集中系数减低至一安全的水平,螺孔边缘与产品边 缘的距离必须大於螺孔直径的三倍。
page 9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7、镜片为球面,
半径R1300mm,球
面中心点在旋转轴 2上面,跟镜壳前 端面距离为
(1300+10)mm
page 10
confidential file
page 20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壁厚篇 基本设计守则 壁厚的大小取决於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 承接柱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选用的塑胶材料而定。一般的热塑 性塑料壁厚设计应以4mm为限。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 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 过厚的产品增加引致产生空穴”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 强度。 最理想的壁厚分布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为 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 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 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对一般热塑性塑料来说,当收缩率”Shrinkage Factor〔低於0.01mm/mm时,产 品可容许厚度的改变达 ;但当收缩率高於0.01mm/mm时,产品壁厚的改变则 不应超过 。对一般热固性塑料来说,太薄的产品厚度往往引致操作时产品 过热,形成废件。此外,纤维填充的热固性塑料於过薄的位置往往形成不 够填充物的情况发生。不过,一些容易流动的热固性塑料如环氧树 脂”Epoxies〔等,如厚薄均匀,最低的厚度可达0.25mm。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转角准则 壁厚均一的要诀在转角的地方也同样需要,以免冷却时间不一致。 冷却时间长的地方就会有收缩现象,因而发生部件变形和挠曲。此外, 尖锐的圆角位通常会导致部件有缺陷及应力集中,尖角的位置亦常在电 镀过程後引起不希望的物料聚积。集中应力的地方会在受负载或撞击的 时候破裂。较大的圆角提供了这种缺点的解决方法,不但减低应力集中 的因素,且令流动的塑料流得更畅顺和成品脱模时更容易。下图可供叁 考之用。
page 21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平面准则

在大部份热融过程操作,包括挤压和固化成型,均一的壁厚是非 常的重要的。厚胶的地方比旁边薄胶的地方冷却得比较慢,并且在相 接的地方表面在浇口凝固後出现收缩痕。更甚者引致产生缩水印、热 内应力、挠曲部份歪曲、颜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若厚胶的地方渐变 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应尽量设计成渐次的改变,并且在不超过 壁厚3:1的比例下。下图可供叁考。
page 24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壁厚限制 不同的塑胶物料有不同的流动性。胶位过厚的地方会有收缩现象, 胶位过薄的地方塑料不易流过。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胶料厚度可供叁考。 热塑性塑料的胶厚设计叁考表
page 27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 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
page 28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2》镜片旋转轴2 确定,此旋转轴 为镜片质心。
旋转轴2
page 5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4、镜片周围与
镜壳的间隙为
4±1mm,最大 处为5.5mm。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9、镜壳与支架 的间隙为1mm
page 12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10、镜壳卡扣
上镜壳 与下镜 壳卡扣1
page 13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8、托板边缘
与镜片(厚
2mm)的搭边 值为0.8mm ,留0.4mm
空隙。
page 11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page 26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出模角篇 基本设计守则 塑胶产品在设计上通常会为了能够轻易的使产品由模具脱离出来而需要在边 缘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倾斜角”出模角〔。若然产品附有垂直外壁并且与开 模方向相同的话,则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开模力才能打开,而且,在模 具开启後,产品脱离模具的过程亦相信十分困难。要是该产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 上已预留出模角及所有接触产品的模具零件在加工过程当中经过高度抛光的话, 脱模就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出模角的考虑在产品设计的过程是不可或缺 的 因注塑件冷却收缩後多附在凸模上,为了使产品壁厚平均及防止产品在开模 後附在较热的凹模上,出模角对应於凹模及凸模是应该相等的。不过,在特殊情 况下若然要求产品於开模後附在凹模的话,可将相接凹模部份的出模角尽量减少, 或刻意在凹模加上适量的倒扣位。 出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 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说,高度抛光的外 壁可使用1/8度或1/4度的出模角。深入或附有织纹的产品要求出模角作相应的增加, 习惯上每0.025mm深的织纹,便需要额外1度的出模角。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 度之关系表,列出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的关系,可作为叁考之用。此外,当产品 需要长而深的肋骨及较小的出模角时,顶针的设计须有特别的处理,见对深而长 加强筋的顶针设计图。
page 23
confidential file
© Mike (Shanghai) Auto Parts Co. Ltd June 2007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转角位的设计准则亦适用於悬梁式扣位。因这种扣紧方式是需要将 悬梁臂弯曲嵌入,转角位置的设计图说明如果转角弧位R太小时会引致其 应力集中系数(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过大,因此,产品弯曲时容易折断,弧 位R太大的话则容易出现收缩纹和空洞。因此,圆弧位和壁厚是有一定的 比例。一般介乎0.2至0.6之间,理想数值是在0.5左右。
SGM308外后视镜设计步骤
308后视镜为欧洲标准, 视野分析由PA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