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统计业务知识和相关知识学习指导电子版
2010年中大 初级师统计业务知识统计法规讲义课件

第一章统计法基础知识一、统计法的含义与特点:狭义的统计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广义的统计法,是指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见第二章统计法的特点:1、统计法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2、统计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二、统计法的作用: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重点理解)一、统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法律制度中最高级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统计工作的基本大法。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二、统计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等。
法律效力低于统计法,高于地方性法规和统计规章。
由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
三、地方性统计法规:法律效力低于统计法、统计行政法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四、统计行政规章:《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统计调查管理办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统计执法检查规定》、《涉外调查管理办法》、《部门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等。
法律效力低于统计法、统计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章统计法的基本原则(重点记忆)一、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1、在统计体制方面,国家应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体制。
2、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应当是统一的。
3、统计资料应当依法统一管理和公布。
二、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1、统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独立单设。
三、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1、统计机构的职责是法定的;2、统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其职权,既不能放弃职权,更不能超越职权、滥用职权;3、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把握的一项基本原则。
四、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1、明确了建立统计信息共享机制的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2、建立了定期公布统计资料的制度;3、明确了统计资料公布的权限;4、明确了统计资料公开的方式;5、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积极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2010年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二○一○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是( )。
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推断统计D.应用统计2.下列选项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
A.服务满意度B.员工人数C.籍贯D.利润3.在抽样调查中,样本量是指( )。
A.样本的个数B.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C.抽样框的大小D.样本的可能数目4.在抽样框中每隔一定距离抽选样本单位的调查方式是( )。
A.整理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5.在某一特定类别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
A.均值B.众数C.标准差D.频数6.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是指( )。
A.接受正确原假设B.拒绝正确原假设C.接受错误原假设D.假设设立不正确7.当总体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样本量为40,此时进行均值检验,应采用( )统计量进行检验。
A.卡方B.tC.FD.Z8.下列四个相关系数中反映变量之间关系最密切的数值是( )。
A.0.6B.0.91C.-0.8D.-0.959.度量了因变量与k个自变量的总体相关程度的指标为( )。
A.相关系数B.多重相关系数C.多重判定系数D.估计标准误差10.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数量是( )。
A.逐期增长量B.累计增长量C.平均增长量D.增长速度11.某企业2008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是2004年的3倍,比2007年增长20%,那么,2007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比2004年增长( )。
A.250%B.300%C.150%D.60%12.时间序列中在一年之内的周期性波动为( )。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13.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
2010年初级统计业务知识第4讲义

第五章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第二节统计人员的权力与义务《统计法》所称的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政府统计机构、部门统计机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中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
据统计,目前我国政府统计系统的统计人员有9万多人。
一、统计人员的职责及基本要求根据《统计法》第九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有关规定,对统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二)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
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因此对统计人员要特别强调在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
统计人员应当始终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坚持原则,坚决抵制弄虚作假等统计违法行为,切实保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
(三)统计人员应当对其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这有助于保障统计资料搜集、审核、录入环节的可溯源性,进一步明确统计工作中统计人员对于维护统计数据质量负有的个人责任。
(四)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颁发的工作证件。
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向统计调查对象表明身份,以取得统计调查对象对统计调查的支持和配合。
要求统计人员在进行调查时出示证件,还有利于维护统计工作的严肃性,防止统计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假冒其名义,非法开展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对象在统计人员未出示工作证件的情况下有权拒绝调查。
(五)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为了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六)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学习指导》统计基础知识:第4章 练习题(含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工资总额 B.钢材消耗量
C.商业网点密度 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
E.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答案】ABD
2.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
A.生活质量
B.2001--2005年原煤产量87.4亿吨
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
E.结构相对指标
【答案】AB
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资产库存 B.耕地面积
C·全年出生人口数D.进出口总额
E.年末全国城市数
【答案】ABE
9.属于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 )。
C:绝对数和平均数 D.相对数和平均数
【答案】D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
A.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基期指标和报告期指标 D.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
【答案】B
5.统计指标体系是由( )。
A.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程度为( )。
A.1U2.3% B.94%
C.140%D.94.9%
【答案】D
9.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
指标可采用( )。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答案】B
【答案】C
18.某建设施工队盖一栋大楼,计划320天完成,实际290天就完成了,若求计划完成
程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计划完成程度为90.63%,没完成计划
B.计划完成程度为90.63%,超额9.37%完成了计划
统计学基础及应用Excel 2010版 (3)

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统计分组的方法
单 项 数 列 的 编 制
某生产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个)
117、108、110、112、137、122、131、 118、134、114、120、127、123、125、 124、129、117、126、123、128、139、 122、133、119、124、107、133、134、 113、115、117、126、127、120、139、 128、123、123、122、130、122、118、 118、127、124、125、108、112、135、 121
统计分组应 穷尽性:每一单体单位都能划归到各自所属的组 达到的要求 互斥性:不同组所包括的单位性质相异
统计学生的考试成 绩,按成绩分组
二、确定分组界限 对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平行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分别按几个标志进行简单分组
统计分组的方法
简 单 分 组
国民收入累计额:
按用途分
生产性 非生产性
数据排序与分组
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组成 部分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组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同质总体区分为性质有别的不同组成部分
(组间差别性)
对总体单位而言,它是“组”,即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不同总体单位组合 在一起,构成一个组 (组内同质性)
相关知识
知识一、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知识二、统计分组 知识三、分配数列
知识四、统计表和统计图 知识五、Excel在统计整理中的应用
统计整理的概念
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将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 分类和汇总,或对已经加工的综合资料进行再加工,为统计分析准备系统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学习指导》统计实务:第6章 练习题(含答案)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学习指导》统计实务第六章练习题(含答案)第二部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财务统计是连接统计核算与()的桥梁。
A.统计原始记录B.会计核算C.统计报表D.会计账簿【答案】B 2.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现金B.运输设备C.专利权D.土地使用权【答案】A 3.主要反映企业的收入、费用、利润及分配情况的财务统计是()。
A.企业资产负债B.企业损益C.工资和福利D.增值税【答案】B 4.购进材料款未付时,这笔未结算的款项应确认为()。
A.负债B.资产C.收入D.利润【答案】A 5.下列项目中属于长期负债的是()。
A.长期投资B.应交税金C.应付债券D.本年折旧【答案】C 6.下列项目中属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的是()。
A.专利权B.商誉C.非专利技术D.土地使用权【答案】B 7.下列项目中属于管理费用的是()。
A.展览费B.利息净支出C.运输费D.劳动保险费【答案】D 8.既表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又反映企业最终财务成果的是()。
A.营业利润B.利润总额C.净利润D.应付利润【答案】B 9.下列项目中不计人事业单位经营税金及附加的是()。
A.资源税B.所得税C.城市维护建设税D.营业税【答案】B 10.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A.销售利润B.销售费用C.销售额D.销售成本【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有()。
A.短期借款B.应付股利C.应交税金D.应付债券E.应付工资【答案】ABCE 2.流动资产包括()。
A.现金和存款B.长期投资C.应收及预付款D.存货E.递延税项【答案】ACD 3.所有者权益包括()。
A.实收资本B.企业利润C.盈余公积D.未分配利润E.资本公积【答案】ACDE 4.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
A.国家资本B.集体资本C.法人资本D.个人资本E.港澳台和外商资本【答案】ABCDE 5.增值税是以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税率分别为()。
统计相关知识 pdf

统计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统计相关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统计学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样本、变量、统计指标等。
2.数据收集与整理:包括数据来源、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整理与清洗等。
3.描述性统计:包括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分布形态等的描述方法。
4.概率论基础:包括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期望、方差等。
5.推断统计: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6.统计质量控制:包括过程控制图、控制界限等。
7.实验设计:包括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等。
8.抽样调查:包括抽样方法、样本容量的确定、抽样误差等。
9.时间序列分析:包括趋势分析、季节变动分析、自相关分析等。
10.非参数统计: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
以上是统计相关知识的一部分内容,统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不同领域可能还会涉及到更专业的统计方法和技术。
统计学基础及应用Excel 2010版 (9)

估计标 准误差
xy 50.26 69.79 92.99 143.43 211.17 232.92 273.07 281.20 319.30 359.98 2 034.11
y2 0.372 1 0.532 9 0.722 5 1.102 5 1.664 1 1.716 1 2.016 4 2.131 6 2.402 5 2.689 6 15.350 3
任务描述与分析
A市自来水公司承担着对全市居民和企业单位供水的业务。为
了平衡供水和用水关系,合理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公司必
须对A市的用水量进行预测,并据此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用水量的预测呢?
思考问题
(1)自来水用水量与城镇居民人口数两个变量是不是存
在依存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如何? (2)如果存在依存关系,那么这种关系的具体形式是什 么?是线性关系,还是曲线关系?怎样找出一个合适的 方程来表示这种关系?
案例9-5
根据例9-2的资料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合计 人口数 (万人) x 82.4 95.6 109.4 136.6 163.7 177.8 192.3 192.6 206.0 219.5 — 用水量 (亿吨) y 0.61 0.73 0.85 1.05 1.29 1.31 1.42 1.46 1.55 1.64 — yc =0.028 525 + 0.007 377 x 0.64 0.73 0.84 1.04 1.24 1.34 1.45 1.45 1.55 1.65 11.65 y −yc −0.03 0.00 0.01 0.01 0.05 −0.03 −0.03 0.01 0.00 −0.01 — (y −yc)2 0.000 70 0.000 01 0.000 21 0.000 19 0.002 90 0.000 91 0.000 74 0.000 11 0.000 00 0.000 06 0.005 83
统计学基础及应用Excel 2010版 (4)

在开始,你要学习如何利用这些收集的数据资料对调查对象的内在特
点和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对事物从现象认识到本质认识的飞
跃。从A市自来水公司的客户满意度调查项目来看,我们已经获得了
客户对自来水公司经营的多个方面的评价资料,现在你需要思考的是: 你应该如何概括这些数据?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概括这些数据呢?
2012 2013 2014
164 160 161
(单位总量)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实物单位 总量指标计量单位 货币单位
劳动单位
案例4-1:现在来思考一下A市自来水公司客户满意度调查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你觉得会使用 哪些总量分析方法?
案例4-1解析
在A市自来水公司客户满意度调查项目中,涉及的总量分析比较简单,主要
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3.比较相对数。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借以说明同类 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性。其计算公式为:
任务分析
经过统计整理后的调查资料虽然已经较为系统有序了, 但大量的原始数据还不能被用来概括说明问题,在向公众或 公司管理层说明企业的客户满意度情况时,我们必须使用概 括性的数据来说明调查总体的情况,在分析A市自来水公司
的客户满意度时,我们还需要从多个角度,通过对比分析的
方式来认识企业目前的客户满意度水平。
相关知识
知识一、总量分析
知识二、相对分析
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1)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所研究的总体范围大小有关
总体范围越大,总量指标一般也越大,反之则越小。
(2)有时总量指标也可以表现为同一总体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差数。
总量指标的构成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学习指导》统计基础知识:第8章 练习题(含答案)

3.统计分析是由数字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所以说准确的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
【答案】√
4.过时的统计分析仍会产生预期的作用和效益。( )
【答案】×
5.整理统计资料的过程就是对统计资料进行审查、筛选和加工的过程。( )
一、单选题
1.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计算采取的是( )。
A.对比分析法 B.比例分析法
C.弹性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答案】B
2.在分析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时,常采用( )。
A.对比分析法 B.动态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相关分析法
【答案】D
3.在进行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序时,常采用( )。
A.综合评价分析法 B.动态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相关分析法
【答案】A
4.连环替代分析法属于( )。
A.对比分析法 B.动态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相关分析法
【答案】√
6.一些经常性的说法,如同比上升、同比下降、完成计划百分比、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等等,采用的一般都是比例分析法。( )
【答案】×
7.比例分析法的优点是简单实用,但在分析比例结构时,不能就数字论数字,要联系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答案】√
A.企业在其产品和营销方面评价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B.企业在其服务和管理方面评价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C.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
D.统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
E.提高统计人员综合水平的途径
【答案】ABCDE
3.统计分析的程序包括( )。
A.确定分析课题、拟定分析提纲 B.搜集、整理统计资料
统计业务知识(初中级)_统计实务部分 第一章 综述 第二章 统计调查设计(一)_2010年版

1、我国的周期性普查制度主要包括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和〔〕等三项普查。
A:工业普查B:根本单位普查C:经济普查D:第三产业普查E:答案:C解析:2、统计同时具有的三个根本职能是〔〕。
A:信息、咨询、决策B:核算、预警、监督C:信息、咨询、监督D:核算、预警、决策E:答案:C解析:统计根本职能表现在:〔1〕信息职能是统计的最根本职能,是保证咨询和监督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2〕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根底上的拓展和深化,在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根底上,对统计整体效能的提高。
3、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应该采用〔〕。
A:普查的方法B:重点调查的方法C:典型调查的方法D:抽样调查的方法E:答案:D解析: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调查,它是从全面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局部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B:单位数较少但就研究的标志值而言却占总体的绝大比重的单位C:企业规模较大的单位D:在国计民生中地位重要的单位E:答案:B解析: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局部重点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重点单位通常是指数量不多但其在总体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单位。
5、统计调查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A:调查表B:统计分析研究资料C:电讯D:出版物E:磁介质答案:A,B,C,D,E解析:统计资料具体表现为四种形式:〔1〕以统计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包括调查表、综合表、图表及文字说明;〔2〕以统计报告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3〕以电讯、磁介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4〕以出版物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包括?中国统计年鉴?。
6、抽样调查的特点包括〔〕。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B:抽选一局部单位调查C:目的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D:是一种定期进行的调查E:与典型调查相似答案:A,B,C解析: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局部单位调查,并据此对全面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2010年统计基础理论重点汇总

2010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知识: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总体:统计所需要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全体。
它的形成有三个条件: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
按照总体单位是否有限可分类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2、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
2010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知识:标志和指标标志和指标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2、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或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3、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⑴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⑵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数量标志可以,而指标都必须能用数值表示4、指标和标志的联系:⑴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直接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指标与数量标志存在着转化关系2010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知识:变异与变量变异与变量1、变异标志:即可变标志,是指一个总体中各个单位的具体表现不同2、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以及统计指标。
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2010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价格是一种市场信号。
在一个竞争性的经济中,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他们都会根据价格信号的变动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从而使资源配置发生改变。
在一个不存在通货膨胀或低通胀的经济中,当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很可能会减少对该种商品的消费而增加其他替代品的消费;如果消费者预期该种商品的价格还会继续上升,他则可能会增加对这种商品的当期消费。
例如,当人们预期房地产的价格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会继续上升时,他们可能会作出果断的决定:现在就购买一套住房。
反之,如果当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很可能会增加对该种商品的消费而减少其他替代品的消费;如果消费者预期该种商品的价格还会继续下降,他就会减少对这种商品的当期消费,而等待价格的下降。
生产者也会根据该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作出类似的反应:增加或减少产量。
统计学基础及应用Excel 2010版 (1)

单位标志
性别 民族 宗教信仰 政治倾向 年龄 身高 体重
品 质 标 志
数 量 标 志
标志表现
男 汉族 佛教 无党派 43岁 182cm 75公斤
文 字 表 述 数 据 表 述
标 志 值
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变量的数值表现就是变量值。 变量按其数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案例1-5解析 提示:A市自来水公司的客 户对自来水公司的评价可分为产 品和服务两个方面。
志有哪些?你觉得这些标志的标志
表现是怎样的?
案例分析
认识总体单位是认识总体的基础, 但对总体单位的认识是个别的、孤立 的,不能揭示总体的一般规律,统计 工作最终要实现对总体的数量特征及 其数量关系的认识,这就要运用统计 中指标和指标体系的知识了。
案例1-6
现在你已经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向
客户征求意见了,但你所获得的每个 客户对自来水公司各个方面的满意度 是不同的,你又该怎样从总体上去评 价客户对自来水公司的满意度呢?
来水用户,具体可分解为每一个
城镇或农村居民、每一个企业。
水公司的评价呢?
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
统计的基本概念
单位标志:简称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标志的具体表现形式。
标志的分类:
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的属性 数量标志——可用数值表示的特征
不变标志——各单位具体表现相同
可变标志——各单位具体表现不同
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现象各方面 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杜邦分析法
案例1-6解析 指标是在标志的基础上汇总而来的,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将客户对自来 水公司的评价分解为水的质量、供水的稳 定性、抄表计量准确性、付费便利性、对 客户的服务态度等。将各个客户对自来水 公司的满意度数值汇总,就得到了客户 对自来水公司各个方面的满意度指标, 如平均的满意度数值,或各满意度等级 所占的比重等,这些指标之间是相互补 充的关系,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来说 明客户对自来水公司的满意程度。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学习指导》统计实务:第7章 练习题(含答案)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学习指导》统计实务:第7章练习题(含答案)C.民办教师D.借用的外单位人员E.在本单位劳动的实习生【答案】ABCD 2.按照现行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下列人员包括在单位从业人员中的有)。
A.兼职人员B.外籍雇员C.民办教师D.借用外单位人员E.聘用的退休人员【答案】ABCDE 3.单位从业人员的统计范围中不包括()。
A.第二职业者B.外籍雇员C.大专院校实习生.D.个体经营户E.企业内部退养人员【答案】CDE 4.下列人员中属于工业企业按工作岗位分组类别的有()。
A.工人B.工程技术人员C.管理人员D.学徒E.服务人员【答案】ABCDE 5.以下各项中,导致本单位从业人员减少的有()。
A.开除B.辞退C.终止合同D.内部退养E.工作调动【答案】ABCDE 6.下列费用中,不包括在工资总额中的有()。
A.创造发明奖B.国家星火奖C.股息D.劳动保护支出E.稿费【答案】ABCDE 7.计时工资中应包括()。
A.职务工资B.基础工资C.岗位工资D.专业技术等级工资E.见习工资【答案】ABCDE 8.下列属于工资总额构成的有().A.计时工资B.计件工资C.奖金D.津贴和补贴E.出差伙食补助费【答案】ABCD 三、判断题1.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答案】√ 2.长期职l:是指用工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职工。
()【答案】×3.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的百分比、()【答案】× 4.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先行指标。
()【答案】√ 5.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
()【答案】√ 四、综合应用题某公司2004年12月8日成立,从业人员28人,12月12日录用9人,12月28 t-I 解聘6人。
根据所给资料嘲答下列问题:(1)该公司2004年年末人数为()。
A.318.37 C.22 D.28 【答案】A (2)该公司12月份平均人数为()。
2010统计师业务知识(新版教材)重点

1、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2、统计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3、统计法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4、《统计法》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5、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
6、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7、《统计法》1996年5月15日第一次修订。
2009年6月27日第二次修订8、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
地方性法规是生、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统计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生、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所指定。
9、统计法的基本原则:统一性、独立性、依法履行职责、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统计资料保密。
10.《统计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1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
12、凡通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行政记录能取得统计数据的,不得制发定期全面统计报表。
13、《统计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14、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15、保密原则: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16、我国政府统计系统在机构和编制管理上以双重管理为主。
政府统计系统在业务管理方面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
1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地级市、县基本上都设立了独立的政府统计机构,在乡镇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2010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精读(9)

第⼆节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定的标志将总体区分为若⼲个性质不同⽽⼜有联系的组成部分的⼀种统计⽅法。
这些组成部分称为这⼀统计总体的“组”。
统计分组对总体⽽⾔是“分”,即把统计总体划分为⼀定意义上的性质相异的若⼲个组;对个体⽽⾔是“合” 即把⼀定意义上的性质相同的个体组合成⼀组。
其分组原则是,保证组间各单位具有差异性,组内各单位具有同质性。
对统计总体进⾏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特征所决定的,总体的变异性是统计分组的客观依据。
统计分组是把总体划分为⼀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的总体。
例如,对全国总⼈⼝这⼀总体,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按性别等不同的标志进⾏分组。
按照每⼀个标志分组的结果都把总⼈⼝划分成了两个组成部分。
如表3-1所⽰。
通过分组,将性质相同的各单位结合在⼀起,将性质相异的各单位分开,区分了事物之间质的差异,并能据此从数量上揭⽰事物的内部联系,从⽽反映出我国⼈⼝的差异与特征,满⾜其研究问题的需要。
⼆、统计分组的作⽤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主要⽅法,统计分组的作⽤主要有以下三⽅⾯:(⼀)、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统计分组的根本作⽤在于区分现象的质。
经济现象千差万别,性质各异,任何⼀批数据都存在着差异,在进⾏统计分组之前,这种差异处于⽆序状态,显现不出来,通过统计分组,反映出了统计总体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分组实际上就是按差异的⼤⼩进⾏分类,差异⼩的归⼈⼀组,差异⼤的归⼈不同的组。
因此,统计分组的结果使组内的差异缩⼩,⽽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扩⼤。
所以说,统计分组的过程就是区别事物性质的过程。
要了解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必须按某种标志把它们划分为性质不同的部分。
例如,国民经济按⾏业分组,可以划分为20个⾏业门类:(1)农、林、牧、渔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燃⽓及⽔的⽣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批发和零售业;(9)住宿和餐饮业;(10)⾦融业;(11)房地产业;(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14)⽔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教育;(17)卫⽣、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化、体育和娱乐业;(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0)国际组织。
《2010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学习指导》统计实务:第3章 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
A.单产业法人单位B.单产业基本单位C.多产业法人单位D.多产业基本单位【答案】C 2.基本单位按其作用和性质不同,划分为()。
A.机构单位和活动单位B.主营单位和附营单位C.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D.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答案】D 3.按照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关于统计上对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企业控股经济情况分为()。
A.公有控股经济和非公有控股经济B.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C.国有控股和私人控股D.国内控股和外商控股【答案】A 4.在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调查方法采用()。
A.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1%抽样调查【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1.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A.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B.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E.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答案】ACD 2.法人单位一般包括()。
A.企业法人B.事业单位法人C.机关法人D.社会团体法人E.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法人【答案】ABCDE 3.关于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关系的表述,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有()。
A.二者存在隶属关系B.位于一个地点并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产业活动单位C.一个法人单位至少包括一个产业活动单位D.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E.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答案】ABCDE 4.依照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关于统计上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非公有控股经济包括()。
A.私人控股B.国有合资控股C.集体控股D.港澳台商控股E.外商控股【答案】ADE 5.我国的执行会计制度类别有()。
A.企业会计制度B.事业单位会计制度C.行政单位会计制度D.社会团体会计制度E.其他【答案】ABCE 三、判断题1.基本单位名录库对于我国顺利实施统计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基础知识及统计实务教材电子版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一、总论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一般理解为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三者的关系:联系: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3、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一)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P41、总体与总体单位(1)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
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
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算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的一部分单位。
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但是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由所不同。
2、指标与标志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量。
都能用数值表示。
如:GDP、人口数等。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可分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性别、民族等;数量标志,可以数值表示,如年龄、工资等。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联系: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3、变异与变量P6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称变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业务知识与相关知识的学习指导(书)《统计法规》第一章统计法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统计法的基本含义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
统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广义的统计法则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二、统计法的特点统计法具有两个特点:1.统计法的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2.统计法规范内容具有专业性三、统计法的作用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2.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
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是此次统计法修订的重中之重。
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复习要点根据法律规范效力的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一、统计法律统计法律,即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
目前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l983年12月813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该法律根据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进行了修正。
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二次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统计法律具有两个特点。
二、统计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该行政法规于l987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1987年2月15日由国家统计局发布实施;2000年6月2日由国务院批准做出第一次修订,2000年6月15日由国家统计局发布实施;2005年12月1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对其作了第二次修改。
三、地方性统计法规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四、统计行政规章统计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有关统计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章统计法的基本原则复习要点统计法的基本原则,是统计法基本精神的体现,是统计法所调整的统计法律关系的集中反映,是贯穿于整个统计法律规范,对各项统计法律制度和全部统计法律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准则。
一、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1.在统计体制方面,国家应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体制2.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应当是统一的3.统计资料应当依法统一管理和公布二、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1.统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独立单设三、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1.统计机构的职责是法定的2.统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其职权,既不能放弃职权,更不能超越职权、滥用职权3.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把握的一项基本原则四、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五、统计资料保密原则1.依法保守国家秘密2.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3.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第四章统计管理体制复习要点一、统计管理体制概述1.统计管理体制的基本含义及分类统计体制,又称统计管理体制。
是指国家组织管理政府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
目前,国际上的统计体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集中型,二是分散型。
二者具有不同的优点。
2.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二、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1.机构和编制管理方面(1)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统计工作岗位(3)部门统计系统2.经费管理方面3.业务管理方面(1)实行统一的统计标准(2)对统计业务具有领导权或指导权第五章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复习要点一、统计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1.统计机构的设置统计机构是指从事统计调查、统计数据加工整理、统计分析预测、统计信息咨询和统计协调管理等活动的组织。
我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分为两种: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构。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构都属于政府统计机构。
(1)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独立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包括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
(2)部门统计机构部门统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部门统计任务的需要而专门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
不设统计机构的部门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
2.统计机构的职责(1)国家统计局的职责(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职责(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机构的职责(4)乡镇统计机构或统计员的职责二、统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统计法》所称的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
1.统计人员的职责及基本要求2.统计人员的职权(1)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2)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有权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要求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
第六章统计行政许可制度复习要点统计行政许可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统计行政相对方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行政行为。
根据法律和法规的有关规定,统计行政许可项目有三项:统计从业资格认定、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和涉外社会调查项目审批。
一、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制度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制度是针对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提出的专业资格要求。
1.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主管机关及其主要职责国家统计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负责编制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考试命题、制定考试管理办法和考务规则等工作;统一设计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样式,统一制定编号规则;依法撤销已经授予的统计从业资格等。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实施机关。
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承办机关。
2.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程序根据《行政许可法》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的有关规定,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程序主要有申请、受理、审查与决定等。
(1)申请。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属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必须有相对方的申请才能实施。
此外,行为人还必须经过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
(2)受理。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承办机关对申请人的申请,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出不同处理。
(3)审查。
对统计从业资格申请的审查,分为初步审查和终审。
(4)决定。
3.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授予行为人从事统计工作的一种资格证明文件。
(1)持证人员的范围。
(2)证书的使用。
(3)继续教育。
二、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制度1.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的法律依据《统计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2004年10月以国家统计局第7号令公布的《涉外调查管理办法》。
所谓涉外调查机构,是指依法取得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机构。
2.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的机关根据《涉外调查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统计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为涉外调查机构进行资格认定的机关。
3.申请涉外调查许可证应当符合的条件《涉外调查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了申请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
4.申请程序5.关于涉外调查许可证件的有关规定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三年。
三、涉外调查项目审批制度1.涉外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涉外调查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规定了涉外调查项目的审批权限。
国家统计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对涉外社会调查项目的审批。
2.申请涉外调查项目应当提交的文件3.涉外调查项目的审批《涉外调查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对涉外调查项目的审批做出了具体规定。
第七章统计调查制度复习要点统计调查,是指统计部门按照法定的程序,依照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向被调查者收集统计资料的活动。
《统计法》所说的统计调查,主要是指对原始统计资料的收集。
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制度1.统计调查项目的概念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特定统计调查目的,由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
我国的统计调查项目分为三类,即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全国性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项目。
(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国务院有关各部门的专业性统计调查项目。
(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
《统计法》第11条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2.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审批和备案(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国家统计局单独制定;二是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其中,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批;其他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备案。
(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分三种情况:一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二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单独制定;三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其中,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