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健康地生活》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健康的生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健康的生活》主题单元设计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3课时,一周3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健康的生活是生物课程十大主题的最后一个主题。
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新课程中一项重要的情感、态度培养目标。
“健康的生活”主题与医学、社会学、环境科学、法律等都有联系,本主题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本单元在知识方面涉及到了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
本单元包括“人体的免疫功能”“传染病及其预防”“安全用药”三个专题。
专题一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的“分析与讨论”对人体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联系教材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2,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抗体和抗原的概念以及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然后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免疫的理解。
专题二学生通过分组调查,收集,整理常见的传染病,认识的传染病的特点。
学生通过分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说明传染病预防的措施。
专题三通过课前学生收集的药品使用说明书,分析药品说明书总结包含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安全用药的常识,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设计“家庭小药箱”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对常用药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立、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计划免疫的意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出措施。
学习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本单元学生通过小组间分析讨论,制作比较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家庭小药箱的制作等方式,认识到人体的免疫功能的重要性,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了解传染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能够举例说明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艾滋病,肝炎,禽流感。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人体免疫的概念和作用2、举例说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4、例举常见传染病的种类5、说出安全用药的常识6、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课本中的资料,说明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基于UbD理论的初中生物逆向教学设计——以《健康地生活》单元为例

基于UbD理论的初中生物逆向教学设计'——以《健康地生活》单元为例蒋伏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210019)摘要:UbD理论认为,为达到“理解”这一教学目的,最好的设计应该“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
因而,倡导“逆向教学设计”,基本步骤为:确学习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活动。
以《健康地生活》单元为例,将学生的理解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为预期学习结果,探索基于UbD理论的初中生物逆向教学设计。
关键词:UbD理论逆向教学设计《健康地生活》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意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是美国课程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继承与创新“目标导向”模式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教学设计框架。
UbD理论提出“理解六侧面”,即将“理解”分为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六个侧面(各侧面的具体含义见表1),并将其作为评估依据。
表1理解六侧面含义解释恰如其分地运用理论和图示,有见地、合理地说明事件、行为和观点续表理解六侧面含义阐明演绎、解说和转述,以提供某种意义应用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识洞察批判性的、富有洞见的观点神入感受到别人情感、世界观的能力自知显示元认知意识,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是如何促进或妨碍认知的UbD理论认为,为达到“理解”这一教学目的,最好的设计应该“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
因而,倡导“逆向教学设计”,基本步骤为:确定预期学习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活动。
逆向教学设计关注预期学习结果,迫使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教学及设计;同时,逆向教学设计可有效避免“活动导向”和“灌输式”两种教学设计带来的“没有引导性的智力目标或没有清晰的优先次序来架构学习体验”的问题&基于UbD理论的逆向教学设计主要聚焦单元——范围不能很小,否则会使课堂和学习变得分散;范围不能太广,否则会使日常教学失去意义。
初中生物健康课教案

初中生物健康课教案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掌握保持健康的基本方法;
3. 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意识。
教学重点:
1. 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保持健康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 如何有效地保持健康。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或教材资料;
2. 课堂绘图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健康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二、呈现(10分钟)
1. 了解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2. 讨论保持健康的基本方法,如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以及规律的作息时间等。
三、模拟(15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自身保持健康的方法;
2. 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小结。
四、巩固(10分钟)
通过绘图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并记忆课上学到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在家中整理一份个人的健康计划,包括饮食、运动和休息等方面。
六、展望(5分钟)
展望下一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保持健康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对健康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保健的能力。
初中生生物健康课程教案

初中生生物健康课程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
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学内容:1. 身体结构和功能的介绍2. 营养与健康3. 运动与健康4. 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5. 预防疾病与危害因素教学时间:每周一节课,共12周教学步骤:第一周:身体结构和功能的介绍- 介绍人体各个部位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讨论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关联和互动。
- 引导学生学习身体结构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周:营养与健康- 讲解不同营养物质对身体的作用和需求。
- 引导学生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 分析常见的营养不良及其对身体的影响。
第三周:运动与健康- 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 讨论不同类型的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 激发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
第四周: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 讨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 引导学生学会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
- 分享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第五周:预防疾病与危害因素- 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和危害因素。
-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危害。
- 分析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评估方式:1. 完成课堂讨论和笔记等学生活动。
2. 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和小测验。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课本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2. 图书、网络及其他资料。
3. 健康教育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扩展活动:1. 组织健康讲座或座谈会。
2. 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活动。
3. 开展健康知识问答比赛。
这是初中生物健康课程的教学计划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1.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元素的引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2.在课堂中,教师先应用影音资源,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应用各种病例现象,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提高对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的重视。
3.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其思维习惯,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学习能力。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注重小组合作形式的建立,让学生在团队中,与小组成员一起思考,在培养其合作意识与能力过程中集体分享成功喜悦,形成自身的合作技能,并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性,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2、特异性免疫及计划免疫的意义;
7、安全用药的原因及急救措施的正确使用;
3、健康的定义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1、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2、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与学
第二课时: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三课时: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四课时: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五课时:第二章用药与急救
第六课时: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第七课时: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第八课时: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九课时: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
说明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生物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初中生物《健康地生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健康地生活适用年七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1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健康地生活是初中生物课程内容的十大主题的最后一个主题,是新课标的一个独立主题,该主题与医学、社会学、环境科学、法律等范畴都有联系,设立本专题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一生健康奠定基础。
本单元包括“健康及其条件”、“预防传染病”、“人体免疫”、“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四个专题。
重点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计划免疫的意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难点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专题一通过课外资料收集与课内资料分析、活动探究,实现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有效结合,让学生了解如何拥有健康,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体概括了健康地生活这一专题。
专题二通过观察蛔虫卵了解病原体,进而得出传染病的概念、特点、流行必备的三个环节及其预防措施,通过对常见传染病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专题三是对前两个专题的深化,通过对皮肤损伤后出现红肿现象的分析,得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区别,在明确什么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抗体和抗原的概念及区别。
专题四专门突出当代主要疾病,使学生们认识到本人或亲人朋友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和生活息息相关,应该重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概述健康及其条件,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说明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的危害,使学生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珍爱生命。
3.能够概述合理用药的常识,说出合常用药的名称和用途。
4.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特点、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
5.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菲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6.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7.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8.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初中生物_《健康地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种生活化、心灵化与生命化的创生过程。
本节课以“给大白升级健康助手芯片”为主线,创设任务情境,给学生带来新奇独特的冲击与憧憬。
整堂课结合生活实际,聚焦中考考点与典型练习进行知识的加温、再生产及生命化的践履。
尤其是带领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并实施的“溶菌酶溶菌实验”经历了知识的探究、体验与检验等过程,给予学生一个无限辽远而开阔的科学探索世界。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注重传授有效的复习方法,落脚点由知识记忆转向能力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力与生物学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健康地生活》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及其预防》、《免疫与计划免疫》、《用药与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等内容。
让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在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已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介绍了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但尚不系统和全面,尤其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传染病和免疫、医药急救常识、生活方式等内容,难以在人体各系统内容中穿插讲述,为了强化帮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这一重要技能,尤其结合当下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本节课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以使本单元的复习教学生动活泼,更具时效性。
【学情分析】生命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还要引导他们科学地认识健康,学会关爱生命,学会自我管理,提高生命的质量。
本节是在学生对健康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需要进一步认识传染病及其预防、免疫与计划免疫及急救常识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从传染病学与免疫学视角全面了解新冠肺炎,能够科学预防传染病,增强自身免疫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传染病的病因及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相应的预防措施;2.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能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理解人体免疫的功能与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4.说出安全用药的常识,关注常用的急救方法。
人教版初中生物《健康地生活》课堂教学设计

《健康地生活》课堂教学设计复习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人体免疫功能及其产生机制,人体的三道防线,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认识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能够运用一些急救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常识的巩固,培养健康地生活难点和重点重点: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树立正确的健康地生活的观念难点: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人体的三道防线。
教学设计我们一起复习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二、把握节观看知识体系一名同学大声朗读考纲解读与考情预测翻看背诵课本,填写知识梳理根据复习的知识点,小组内讨论修改导学案的知识梳理部分首先请大家一起看一下本章知识体系接下来我们看看和中考的关系:考纲解读与考情预测结合要点回顾,快速回顾课本内容,然后填写导学案的知识梳理奏,梳理知识对照投影中的答案,改正,查缺补漏,背诵相关知识点。
以提问的方式,梳理知识点查看部分同学的知识梳理,了解知识点掌握相对薄弱环节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不是4. (2015年临沂市)2015年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同学们为了宣传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不做“校服烟民”,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获得了下表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为了与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形成对照,设置清水作为对照组B.实验过程中一只水蚤只能做2次实验,即先在清水中观察,再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C.由表中数据可知,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具有抑制作用。
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D.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的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初中生物《健康地生活》课堂教学设计
《健康地生活》课堂教学设计复习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 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人体免疫功能及其产生机制,人体的三道防线,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认识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能够运用一些急救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常识的巩固,培养健康地生活难点和重点重点:
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树立正确的健康地生活的观念难点:
掌握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人体的三道防线。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观看小品我的健康我做主从视频中我们看到徐峥遇到了一个有关健康的难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健康地生活?让我们一起复习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二、把握节观看知识体系一名同学大声朗读考纲解读与考情预测翻看背诵课本,填写知识梳理根据复习的知识点,小组内讨论修改
1/ 5
导学案的知识梳理部分首先请大家一起看一下本章知识体系接下来我们看看和中考的关系:
考纲解读与考情预测结合要点回顾,快速回顾课本内容,然后填写导学案的知识梳理奏,梳理知识对照投影中的答案,改正,查缺补漏,背诵相关知识点。
以提问的方式,梳理知识点查看部分同学的知识梳理,了解知识点掌握相对薄弱环节展示2~3 小组的知识梳理,全班一起查缺补漏做练习题 1.(2019 年临沂市)王某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
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复习完了知识点,学生用 4 道具有代表性的中考题检测复习情况三、学以致用,感悟中考方式分别属于() A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2. (2019 年临沂市)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麻疹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 B.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能力越强越好 C.特异性免疫一般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D.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3.(2019 年临沂市)临沂市中小学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力,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
---------------------------------------------------------------最新资料推荐------------------------------------------------------ 小组内讨论错题小组间交流经验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不是 4. (2019 年临沂市)2019 年 5月 31 日是第 28 个世界无烟日,同学们为了宣传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不做校服烟民,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获得了下表数据: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为了与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形成对照,设置清水作为对照组 B.实验过程中一只水蚤只能做 2次实验,即先在清水中观察,再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 C.由表中数据可知,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具有抑制作用。
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D.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质进入人体后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诱发肺癌,所以不要吸烟 6.(2019 年临沂)(8 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自 1981 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发现以来,全球已有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达 100 多万,每年以 20%30%的速度逐年递增。
仅 19992002 年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感染人数统计如下表:(单位:
人)年份传播途径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性传332
3/ 5
419 530 663 播血液传播 2894 3575 4436 5137 母婴传播 9 10 19 22 不详 1011 1197 1343 1631 材料二:
英国流行病学家曾对癌症的病因进行过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当的饮食和吸烟致癌的比例分别高达 35%和 30%。
病毒感染占 10%15%,环境污染占7%8%,饮酒占 3%5%,其它占7%。
据统计,目前我国恶性肿瘤(俗称癌)占死亡人数的百分率由1957 年的 5.17%上升到2019 年的 27.01%,在因病死亡的总死亡率中,癌症居第二位。
某些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容易导致细胞癌变。
发霉的、熏制的、腌制的、烤焦的以及高脂肪的食品都含有较多的致病因子。
当然,也有很多食物中含有抑制癌变的物质,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癌症的发生与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
性格过于孤僻、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不乐于与人交流等,也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_____;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导致癌症发生的癌细胞具有__________特点。
---------------------------------------------------------------最新资料推荐------------------------------------------------------ (3)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该选择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不得少于 3 条,2分)四、回顾错题,总结提升总结错题,感想总结是复习课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会总结,事半功倍。
不仅要在知识上丰富对健康地生活的认识,更要在生活中实践,坚持健康地生活。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