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什么是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计税基础大白话
计税基础大白话什么是计税基础?计税基础是指纳税人用以确定应纳税额的金额或应税所得额的依据。
一般来说,计税基础可以是个人的收入、企业的利润、财产的净值等。
计税基础是税务部门合法征税的依据,也是税务计算的起点。
为什么要计税基础?征税是国家财政运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征收税收来维持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和推动经济发展。
计税基础的确定就是为了保证税收的公平和合理。
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身的税法规定来确定计税基础,以确保纳税人按照公平的原则缴纳税款。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基础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月薪水或其他取得的所得支付相应的税款。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基础一般是个人的收入额,包括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股利、利息、租金等。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基础可以根据税法和国家政策的规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根据税前工资收入扣除一定的费用后得到的金额。
这些费用包括社保费、住房公积金、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等。
个税起征点个税起征点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最低生活费用标准。
个税起征点的确定是为了减轻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调整个税起征点。
起征点的提高意味着免税额增加,适用税率只针对超过起征点的部分收入征税。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利润支付的税款。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一般是企业的利润额,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产损失等。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可以根据税法和国家政策的规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是根据税前利润扣除一定的费用后得到的金额。
这些费用包括工资、租金、折旧费、研发费用等。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了鼓励企业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很多国家都会出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通过减免税款、减轻税负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内容可以包括税收减免、税收抵扣、税收补贴等。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优惠政策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税方式,以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利润。
计税基础
一、资产计税基础资产计税基础,是指某项资产按税收法规规定,在未来收回计税时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其金额是资产的入账成本减去已经在税前抵扣金额后的差额。
(1)货币资金和预付账款。
该类资产均在经济利益流入(如取得销售收入)时已计税,将来也可以全额税前抵扣。
则: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2)资产陆金融资产。
准则规定该项目初始取得时按成本计量,在各期期末时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税法规定按成本计量,只有在处置时,才能将实际发生的损益额税前抵扣。
两者的差额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即:账面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公允价值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注:上述公式中,若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应加,若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应减。
(3)应收票据。
准则规定:带息票据的应收利息,在年末时应确认利息收入,同时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税法规定:带息票据的利息应在实际收到时才确认应纳税所得。
则:账面价值=期末应收票据票面金额+应收利息计税基金=账面价值-应收利息(4)应收款项。
这里特指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准则规定:应收款项初始计量,应按发生时应收未收的货款或其他款的实际金额入账,期末后续计量时按很可能收回的实际净额反映,即按原记金额减去估计坏账损失后的净额反映。
税法规定:应收款项只有原记账面余额和按账面余额的3‰-5‰计提的坏账损失才允许税前抵扣,其他坏账损失应在实际发生时才能税前抵扣。
则:账面价值=应收款项账面余额-会计确认坏账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会计确认坏账-税法确认坏账=应收款项账面余额-税法确认坏账[例1]A公司年末应收账款账户余额500万元,坏账准备账户余额50万元,税务机关核定该公司坏账提存率5‰,该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500-50=450(万元)计税基础=450+50-500×5‰=497.5(万元)或=500-500×5‰=497.5(万元)(5)应收利息。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负债的计税基础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负债的计税基础1.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预计负债是指因过去事项而形成的现时义务,且结算该义务时预期会有经济资源流出企业,尽管预计负债在金额上不确定,但可以进行合理的估计。
会计处理: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确认预计负债;税收规定:实际支付时在税前扣除。
例:某A公司为B公司提供担保,并根据准则要求确认了预计负债1000万元。
会计账面价值=1000万元,计税基础=100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0万元=0,假设A公司和B公司为关联企业,且A公司未就该项担保收取与相应责任相关的费用。
会计处理: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确认预计负债。
税收规定:企业支付与取得收入无关的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
则会计账面价值=1000万元,计税基础=100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1000万元。
2.预提费用的计税基础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月计入成本、费用,但由以后月份支付的费用。
预提费用的预提期限也应按其受益期确定。
会计处理:按照受益期限在成本或费用中提取。
税收规定:实际支付时在税前扣除。
例:某A公司因租赁营业用房,与B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租赁期为2008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合同金额为1000万元,合同约定租赁期满一次付款,2008年共计提预提费用500万元。
会计账面价值=500万元,计税基础=50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500万元=0.通过对上面的例子分析,我们发现,形成该项与预提费用暂时性差异的原因是会计上规定需要根据受益期间计提预提费用500万元,而税法规定,在计提的时候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在实际支付时才允许在税前扣除。
因此,会计期末该项预提费用账面价值500万元,计税基础0,由此形成暂时性差异500万元。
3.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企业在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时,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将其确认为负债。
税法中对于收入的确认原则一般与会计规定相同,即会计上未确认收入时,计税时一般亦不计入收入总额,该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所得税会计概述(2),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
第一节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一、所得税会计概述(二)所得税会计的一般程序所得税核算一般程序如下图所示:二、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在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教材例15-1】甲公司于2×16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3 000 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税法规定类似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2×17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 200 000元。
分析:2×1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 000 000-300 000×2-200 000=2 200 000(元)计税基础=3 000 000-3 000 000×20%-2 400 000×20%=1 920 000(元)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 200 000元与其计税基础1 920 000元之间的280 000元差额,代表着将于未来期间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产生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增加,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教材例15-2】甲公司于2×14年12月20日取得某设备,成本为16 000 000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17年12月31日,根据该设备生产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甲公司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9 200 000元。
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与会计准则相同,企业的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可予税前扣除。
分析: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设备的账面价值=16 000 000-1 600 000×3=11 200 000(元),可收回金额为9 200 000元,应当计提2 000 000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该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9 200 000元。
预收账款_精品文档
预收账款一、概述预收账款是指企业预先收到的但尚未提供对应产品或服务的款项。
它作为一种短期负债,反映了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收到的预付款项。
预收账款的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预收账款的定义、分类、管理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定义预收账款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之前,收到的顾客预付的款项。
这些款项尚未与对应的商品或服务配对,因此被视为负债,同时也是企业的营运资金来源。
三、分类根据预收账款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应收预付款和应收保证金。
1. 应收预付款:是指顾客预先支付的用于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款项。
这种预付款将在商品发货或服务提供后进行抵扣,因此被视为预收账款。
2. 应收保证金:是指企业要求顾客缴纳的一定金额作为保证资金。
这些保证金通常用于防止顾客未按时支付款项或未满足其他约定条件。
保证金将在顾客满足约定条件后返还,因此也被视为预收账款。
四、管理预收账款的管理对于企业的财务稳定和运营活动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管理要点:1. 收款政策:企业应建立明确的预收账款收款政策。
这包括收款方式、付款期限以及逾期收款的处理等。
合理的收款政策可以帮助企业确保预收账款的及时回笼。
2. 记账处理:预收账款应及时记录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
预收账款应作为短期负债在负债部分列示,并按照预付款和保证金的分类进行区分。
3. 与销售配对:企业在提供对应商品或服务时,应及时将预付款与对应的销售配对。
这可以通过记录销售订单、发货单和收款凭证等来实现。
4. 审计与监控:企业应定期进行预收账款的审计与监控。
这包括核对预收账款余额与财务报表的一致性,检查未配对的预付款,以及跟踪保证金的返还情况等。
五、影响预收账款的管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
1. 财务状况:预收账款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的负债水平。
如果预收账款的规模过大,可能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影响日常经营。
因此,有效管理预收账款,确保及时回笼资金非常重要。
2014年中级会计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备考笔记(第十六章)
2014年中级会计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备考笔记(第十六章)一、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具体来讲:初始确认时,资产的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持续持有过程中,为资产取得成本减去以前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已经税前扣除金额后的余额。
资产项目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折旧(会计)—减值准备1.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折旧(税法)产生差异的原因: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计提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2.无形资产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符合税法“三新”标准)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摊销(会计)—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150%—累计摊销(税法)产生差异的原因:会计与税法摊销基数、摊销方法、摊销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计提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其他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摊销(会计)—减值准备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减值准备产生差异的原因:摊销方法、摊销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计提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计税基础=实际成本4.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模式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同公允价值模式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取得时的历史成本—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摊销)(税法)5.存货账面价值=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计税基础=成本二、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即: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负债项目 税法规定 计税基础1.预计负债相关支出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计税基础=0注:举例: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和重组义务等。
相关支出实际发生时不允许税前扣除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注:举例:债务担保等2.预收账款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时点与会计规定相同计税基础=账面价值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时点与会计规定不同计税基础=03.应付职工薪酬一般情况下,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注: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一般情况下,计税基础=账面价值4.其他负债注:举例:因罚款、滞纳金等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形成的负债【提示】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关键是看税法规定以后期间能不能税前扣除,如不能税前扣除则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什么是预收账款预收账款的计量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预收账款预收账款的计量方法有哪些预收账款是指事先收到的客户付款,但此时尚未向客户提供相应的货物或服务。
预收账款通常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中的一项重要条款,帮助企业提前获取资金,并在事后完成交易时提供相应的货物或服务。
本文将就什么是预收账款以及预收账款的计量方法进行论述。
一、什么是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未向客户提供货物或服务的情况下,提前收到的客户付款。
预收账款通常出现在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长期或重复性交易中,以确保企业能够在提供货物或服务前获取相应的资金。
预收账款的收入通常会在企业提供相应的货物或服务时确认,并计入相应的财务报表中。
二、预收账款的计量方法预收账款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全面收入确认法和逐步收入确认法。
具体如下:1. 全面收入确认法全面收入确认法是指企业在预收账款收入发生后,立即将该笔收入计入当期收入账务中。
无论企业是否提供相应的货物或服务,收入都会被确认。
全面收入确认法适用于企业无需提供进一步货物或服务的交易,或者交易金额较小且风险较低的情况。
在财务报表中,预收账款会被纳入负债部分,而对应的收入会计科目则会计入当期收入中。
2. 逐步收入确认法逐步收入确认法是指企业在交易发生后,根据实际提供的货物或服务,逐步确认预收账款的收入。
一般而言,企业会将预收账款按照交易金额的比例进行分配,并在每次交易后确认相应的收入。
逐步收入确认法适用于企业需要提供长期服务或分期交付货物的情况。
在财务报表中,预收账款会被纳入负债部分,并逐步转化为已实现的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在两种计量方法中,企业都需要及时披露预收账款的金额和相关信息。
这样可以提供给利益相关方更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结语预收账款是企业与客户之间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企业提前获取资金,并在提供货物或服务后确认相应的收入。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全面收入确认法或逐步收入确认法来计量预收账款。
实务预收账款计算公式
实务预收账款计算公式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预收账款是一种常见的财务现象。
预收账款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客户提前支付的货款或服务费用。
预收账款通常是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和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预收账款是一种重要的资金来源,可以帮助企业提前获取资金,加强资金流动性。
预收账款的计算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在实务中,预收账款的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预收账款 = 销售收入已实际收款。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预收账款等于销售收入减去已实际收款的金额。
这就意味着,预收账款是企业已经实现销售收入,但尚未收到货款或服务费用的部分。
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到底有多少销售收入尚未收到款项,从而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和预测。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和账户余额等信息来计算预收账款。
首先,企业需要了解销售收入的具体金额,这可以通过销售合同、销售发票等文件来获取。
其次,企业还需要了解已实际收款的金额,这可以通过银行对账单、客户付款记录等来获取。
最后,将销售收入减去已实际收款的金额,就可以得到预收账款的具体数额。
预收账款的计算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预收账款的数额可以反映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
如果预收账款的数额较大,说明企业已经实现了销售收入,但尚未收到相应的货款或服务费用,这可能会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造成影响。
其次,预收账款的数额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
如果预收账款的数额较大,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坏账和信用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预收账款的数额,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
除了预收账款的计算公式外,企业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内部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预收账款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优化财务流程。
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财务流程,简化结算程序,加快收款速度,降低预收账款的风险。
3. 加强客户管理。
企业需要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建立健全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减少坏账风险。
计税基础
计税基础一、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计税基础,是指某项资产按税收法规规定,在未来收回计税时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其金额是资产的入账成本减去已经在税前抵扣金额后的差额。
1、货币资金。
该类资产均在经济利益流入(如取得销售收入)时已计税,将来也可以全额税前抵扣。
则: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2、交易性金融资产。
准则规定该项目初始取得时按成本计量,在各期期末时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税法规定按成本计量,只有在处置时,才能将实际发生的损益额税前抵扣。
两者的差额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即:账面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公允价值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注:上述公式中,若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应加,若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应减。
3、应收票据。
准则规定:带息票据的应收利息,在年末时应确认利息收入,同时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
税法规定:带息应收票据的利息应在实际收到时才确认应纳税所得。
则:账面价值=期末应收票据票面金额+应收利息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应收利息4、应收款项。
这里特指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准则规定:应收款项初始计量,应按发生时应收未收的货款或其他款的实际金额入账,期末后续计量时按可能收回的实际净额反映,即按原记金额减去估计坏账损失后的净额反映。
税法规定:应收款项只有原记账面余额和按账面余额的3‰——5‰计提的坏账损失才允许税前抵扣,其他坏账损失应在实际发生时才能税前抵扣。
则:账面价值=应收款项账户余额-会计确认坏账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会计确认坏账-税法确认坏账=应收款项账面余额-税法确认坏账例:A公司年末应收账款账户余额500万元,坏账准备账户余额50万元,税务机关核定该公司坏账提存率5‰,该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500-50=450万元计税基础=450+50-500×5‰=497.5万元或=500-500×5‰=497.5万元5、应收利息。
计税基础的确定
计税基础的确定项目计税基础的确定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中最基础的内容,也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区分资产、负债项目分别对计税基础做出了相应界定,而会计准则界定的“计税基础”中,无论是资产项目还是负债项目,都涉及到一个共同的概念:未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金额。
下面将结合各项目计税基础的定义,以及税法对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分析各项目计税基础及其金额的确定。
(一)资产项目的计税基础确定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而资产与成本、费用、损失的联系较为明显,如出售存货,由此结转的存货成本计入营业成本;固定资产使用期间产生的折旧费用计入费用或成本、处置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的资产净值等,这些成本、费用、损失的形成均与资产项目本身直接相关。
在把握资产项目计税基础时,会计人员一般能较好地理解资产项目与成本、费用、损失的关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会计上的成本、费用、损失与税法规定可扣除的成本、费用、损失区分开来。
依据税法规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资产过程中产生的符合税法规定的折旧、摊销等金额(针对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移的资产,如固定资产等),一部分是处置资产时税法允许扣除的金额。
这两部分金额合计数应与假设报表日处置该资产时税法允许扣除的金额相等。
为减少理解过程中的相关干扰点,笔者认为,可以将资产计税基础视同为:假设在报表日处置该项资产,税法上允许作为成本税前扣除的金额。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五条以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第七十四条相关规定可知,处置资产时可以税前扣除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或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净值。
因此,资产计税基础就是资产的历史成本或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净值。
财务报告分析预收账款(3篇)
第1篇一、引言预收账款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负债的一种形式。
它指的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前,预先收到的客户款项。
预收账款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既能满足企业短期资金需求,又能反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对财务报告中的预收账款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利用预收账款。
二、预收账款概述1. 预收账款的概念预收账款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前,预先收到的客户款项。
预收账款是企业负债的一种形式,属于流动负债。
2. 预收账款的特点(1)具有短期性:预收账款通常在一年内偿还,属于短期负债。
(2)具有不确定性:预收账款收回的时间、金额和风险难以预测。
(3)具有权益性:预收账款是企业对客户的一种权益,企业在履行合同后,应将预收账款转为收入。
三、预收账款在财务报告中的表现1. 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表中,预收账款通常列示在“负债”项目下,具体表现为“其他应付款”或“预收账款”科目。
其金额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末尚未履行合同义务的预收款项。
2. 利润表在利润表中,预收账款不会直接体现。
但是,企业在履行合同义务时,将预收账款转为收入,从而影响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
3. 现金流量表在现金流量表中,预收账款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体现。
当企业收到预收账款时,增加现金流入;当企业履行合同义务时,减少现金流出。
四、预收账款分析1. 预收账款的结构分析对企业预收账款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不同业务板块的预收账款情况,以及各业务板块在总预收账款中所占比重。
这有助于企业发现业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
2. 预收账款趋势分析通过对企业预收账款的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可以了解企业预收账款的变化趋势,以及与行业平均水平或竞争对手的差距。
这有助于企业判断市场竞争力,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3. 预收账款比率分析(1)预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预收账款回收速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预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预收账款平均余额。
什么是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什么是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什么是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差异呢?本⽂将为⼤家解答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预收账款账⾯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分析
A.如果税法与会计的收⼊确认时间均为发出商品时,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账⾯价值,即会计上未确认收⼊时,计税时⼀般也不计⼊应纳税所得额,该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价值;
B.如果税法确认收⼊的时间在收预收账款时,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0,即因其产⽣时已经计算交纳所得税,未来期间可全额税前扣除,计税基础为账⾯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可全额税前扣除的⾦额,即其计税基础为0。
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企业预收账款时,因不符合会计的收⼊确认条件,故将起确认为负债,税法对于收⼊的确认⼀般和会计相同,计税时也不计⼊纳税所得。
因此,这种情况下的预收账款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价值,不产⽣暂时性差异。
某些情况下,尽管预收账款在会计上不确认为收⼊,但税法规定应将其计⼊当期的纳税所得,这样预收账款在取得当期已经就其经济利益计算缴纳了所得税,因此未来依据会计准则确认收⼊时,不应再计⼊纳税所得,⽽全额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0.该预收账款的账⾯价值⼤于计税基础的差额,则是其在未来期间计税时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举例
甲公司20x8年8⽉15收到客户的预付账款260万,作为预收账款核算,依据税法规定,该款项应计⼊取得当期的纳税所得额中计算纳税所得税。
则该项预收账款在20x8年12⽉31⽇的账⾯价值,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如下
账⾯价值:260万
计税基础=账⾯价值-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额260-260=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60-0=260。
预收账款知识点总结
预收账款知识点总结预收账款是企业与客户之间常见的交易方式之一。
当客户需要提前支付货款或服务费用时,企业会收到客户的付款,但在交付货物或完成服务之前,这笔款项会被视为预收账款而不是收入。
这种处理方式主要基于会计的匹配原则,即将费用和相应的收入匹配在同一会计期内,以便正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在理解预收账款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一、预收账款的确认和会计处理1. 预收账款的确认预收账款出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代表了客户支付但未完成的交易。
当企业接收到客户的预付款项时,会将其确认为预收账款,而不是直接确认为收入。
这是因为相关的货物或服务尚未交付,因此不能立即确认为收入。
2. 预收账款的会计处理在会计处理上,预收账款通常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存在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
当企业完成交货或完成服务后,预收账款将被转化为收入,同时也会相应地减少企业的预收账款余额。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会计凭证来进行记录,以保证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预收账款的会计影响1. 负债增加当企业接收到客户的预付款项时,会计上认为这是一种负债,因为企业需要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交付相应的货物或完成服务。
因此,预收账款的增加会导致企业的负债总额增加。
2. 收入延迟确认预收账款的存在意味着客户支付的货款并不等同于企业的收入,因为货物或服务尚未交付或完成。
因此,在确认收入时,企业需要确保货物已交付或服务已完成,而不是单纯依据客户的预付款项来确认收入。
3. 现金流入尽管预收账款代表了客户的预付款项,但实际上预收账款并不等同于现金流入。
因此,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中,预收账款并不会直接反映为现金流入,而是需要结合其他相关的会计科目信息来反映企业的实际现金流动情况。
三、预收账款的管理和控制1. 收入确认时机控制企业需要建立预收账款的管理制度,明确收入的确认时机和条件。
只有在货物交付或服务完成后,才能将预收账款转化为收入。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措施,确保收入的确认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摘要:
一、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概念
1.账面价值
2.计税基础
二、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关系
1.差异产生的原因
2.差异的影响
三、如何处理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1.我国税收政策的规定
2.企业应对策略
四、总结
正文:
一、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概念
账面价值是指企业对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价值,通常反映了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计税基础是税收法规规定的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它体现了税收法规对企业的税收优惠和税收负担。
二、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关系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会计政策与税收政策的不一致所导致的。
这种差异可能会对企业的税收负担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如果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企业需要缴纳更多的税;反之,如果账面价值小于计税
基础,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三、如何处理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我国税收政策对于这种差异有一定的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税收政策的规定,合理地处理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利用这种差异来降低税收负担。
四、总结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是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关注的两个重要概念。
会计实务:预收账款属于资产还是负债
预收账款属于资产还是负债预收账款是什么?它属于资产还是属于负债?这些都是大家比较疑惑的,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预收账款,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基本定义:预收账款 (Depositreceived)预收账款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
一般包括预收的货款、预收购货定金等。
企业在收到这笔钱时,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合同尚未履行,因而不能作为收入入账,只能确认为一项负债,即贷记“预收账款”账户。
企业按合同规定提供商品或劳务后,再根据合同的履行情况,逐期将未实现收入转成已实现收入,即借记“预收账款”账户,贷记有关收入账户。
预收账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1 年,通常应作为一项流动负债反映在各期末的资产负债表上,若超过 1 年( 预收在一年以上提供商品或劳务) 则称为“递延贷项”,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
二、企业在收到预收款项时,先列入“预收账款”的贷方,此时该项目表现为一项负债 ; 等到企业发出商品时,按总的价税款列入“预收账款”的借方,由于预收款会小于实际价税款,在企业发出商品后“预收账款”的余额一般为借方,其本质为应收的性质,等同于“应收账款”。
在期末列报时,如果截止期末“预收账款”为借方余额则应列入应收账款项,如为贷方余额则列入预收账款项。
如果企业在预收账款业务不多时,可用“应收账款”来代替,其列报方式等同。
三、预收账款为什么不是资产而是负债,原因:因为预收账用于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
该帐户与应付账款不同,欲收账款所形成的负债不是以货币偿还,而是以货物偿付。
企业在发货前收取的货款,表明企业承担了会在未来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应履行的义务,从而形成企业的一项负债,所以还是流动负债。
预收账款帐户的贷方登记发生的欲收账款的数额和购货单位补付账款的数额,借方登记企业向购货方发货后冲销的欲收账款的数额和退回购货方多付账款的数额。
收回核销的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
收回核销的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分类: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 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2、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帐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二、举例说明1.资产的计税基础举例说明,企业拥有一项资产(比如说存货),账面价值80万元,企业为了收回账面价值80万元的存货,必然将其卖出(转让),这样企业就取得了经济利益,假如说得到的经济利益为90万元。
企业得到这90万元的经济利益应该上交企业所得税,如果让企业按90万元直接乘以所得税税率(假定为25%),企业肯定是不乐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90万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80万元的主营业务成本后的余额1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再乘以所得税税率,所得到的结果就是该企业应该上交的所得税。
这样做企业才会觉得合理。
那么这里被税前扣除的80万元,就是税法规定的这项存货的计税基础。
举过例子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理解资产计税基础的定义可能就会感觉到相对容易一些了。
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从税收的角度考虑,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假定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应有金额。
2.负债的计税基础仍然先举例子,比如说某单位生产电视机,大家知道电视机都有保修,保修属于售后服务,而售后服务又称为产品质量保证,在会计上属于或有事项,企业应当根据产品以往保修费的使用情况以及当年的销售数量进行预计负债的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什么是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差异呢?本文将为大家解答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预收账款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分析
A.如果税法与会计的收入确认时间均为发出商品时,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即会计上未确认收入时,计税时一般也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该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B.如果税法确认收入的时间在收预收账款时,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0,即因其产生时已经计算交纳所得税,未来期间可全额税前扣除,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可全额税前扣除的金额,即其计税基础为0。
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企业预收账款时,因不符合会计的收入确认条件,故将起确认为负债,税法对于收入的确认一般和会计相同,计税时也不计入纳税所得。
因此,这种情况下的预收账款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某些情况下,尽管预收账款在会计上不确认为收入,但税法规定应将其计入当期的纳税所得,这样预收账款在取得当期已经就其经济利益计算缴纳了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