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易学主要学术成果思维演绎导向
余世存《大时间》一书的魅力
余世存《大时间》一书的魅力作者:顾则徐来源:《中国慈善家》2015年第04期试图从宏观角度和模糊思维立场对人类文化现象进行重新猜想和探秘,也试图令似乎深奥难懂的周易更加切近走入人们的人生。
余世存的《大时间》,正是这一潮流中出现的一个最新成就久盼的余世存研究周易的《大时间》一书,终于完成撰写并出版,为他高兴之余说点想法。
流传本《周易》一书至迟完成于西汉,其成书应该有一个漫长的编纂过程,孔子大概是一名关键编者,而其中的核心要素八卦,考古学证明商周之交已经出现或形成。
就占筮而言,甲骨文考古遗存证明殷商时已经极其发达,占筮之法多种,八卦是占筮的体系之一,通过周易而成为中国主流。
我为什么要说这样的历史呢?这是要说明,尽管流传本《周易》可能并非中国现存最早的一本书,但它包涵的内容在总体上则属于最早,可以视作为除甲骨文外中国最古老的文本。
进一步来说,也可能是世界最古老、完整的文本之一,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原思维,而且也可能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的原思维,蕴含着30005000年间人类精神的诸种信息,那时候黄河流域是人类在东亚的汇聚地。
因此,像余世存这样,用新的视角和方式挖掘和发挥周易的思想,总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值得珍视中国精神和人类精神的读者关注。
中国对于周易的研究,从汉朝以后就一直属于显学,绵亘至今而不断,专称为易学。
无论是道学还是儒学,《周易》都属于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在经学时期,易学有汉学与宋学的派别之分,在清朝构成了有清一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周易》更被视作儒学经典,但入民国后,易学不仅没有因为反孔否儒的潮流而被忽视,反而有更受热衷的现象,研究成果在数量上超过了元、明、清三朝,在质量上超越了汉学和宋学。
1980年代之后,易学再次出现一个高潮,除老派的金景芳、高亨等有所新作外,还新出有黄寿祺、吕绍纲、余敦康、张立文、董光璧等人。
1980年代后,最特出的易学成就有两个方面:一是考古学的进步,比如对1973年发现的马王堆帛书《周易》的研究,以及原始八卦符号的发现和梳理;二是文化学等方面的发挥,突破传统易学比较严格的学术约束,进行文化学、艺术学等方面的发挥。
《易学哲学史》
《易学哲学史》(原创版)目录1.《易学哲学史》概述2.易学哲学的起源和发展3.易学哲学的主要思想4.易学哲学的影响和现代价值正文《易学哲学史》概述《易学哲学史》是一部关于易学哲学的历史和理论的研究著作。
易学哲学,又称周易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
易学哲学起源于远古时期,是我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现象的观察和总结,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
易学哲学的起源和发展易学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伏羲时代,伏羲创立了八卦,被认为是易学的开端。
后来周文王被囚禁羑里,他在狱中对八卦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发展,创立了 64 卦,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周易》。
周易的成书,标志着易学哲学的正式确立。
自周代开始,易学哲学逐渐成为我国哲学体系的核心。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到汉代的董仲舒、京房,再到唐代的孔颖达、李淳风,以及宋代的朱熹等,历代学者对易学哲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发,使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丰富。
易学哲学的主要思想易学哲学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人合一:易学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人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的,人的行为和命运受到天道的制约。
2.阴阳五行:易学认为宇宙万物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阴阳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3.变易:易学认为变化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属性,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变易思想强调顺应自然、适者生存。
4.中和:易学主张中正之道,强调事物要保持平衡和谐,过于极端的行为和思想都是有害的。
易学哲学的影响和现代价值易学哲学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古代哲学、道德观念、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易学哲学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易学发展史
易学发展史易学及其传承有关《周易》的记录最早见于《左传》,鲁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72年。
近3000年,研究《周易》的不乏其人,留下的易学著作,不下3000种,形成了独立发展的易学史。
所谓“易学”就是历代学者对《周易》的种种解释,这些千差万别的解释,形成了一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理论体系。
《周易》产生之源,旧说“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其创作的时代背景至为古远,先秦时代,《易》用多见于占筮,其说颇具“象数”、“义理”色彩。
而《易》学流派的明确创立,并不断地发展演变,则是发端于秦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嬴政并吞六国,统一天下。
不久,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发令焚毁一切旧传经籍,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有幸的是,《周易》作为卜筮之书,不属焚烧之列,遂独得完好保存。
所以,西汉初年复兴经学,《周易》的传授较其它诸经最为无阙。
而且,由于《易传》十篇的流传日益广泛,并为学者所高度重视,以至被合入“经”中传习,乃使历代对《周易》的研究,均以经传两者为主要对象。
从西汉到今天的两千多年之间,沿着历史时代的推进,《周易》学说的流传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先秦易学、汉魏晋南北朝《易》学,唐代《易》学,宋代《易》学,元明清《易》学,现当代《易》学。
各个阶段的《易》学,又有不同的特色,出现不同的流派。
下面,依照这几个阶段,分别简述各种主要《易》学派别的基本特点及其代表人物,庶可略见两千余年《易》学“门庭”之大端。
先秦易学先秦时期是易学萌生和奠基时代。
传统认为《连山》、《归藏》、《周易》“三易”先后于夏、商、周三代问世。
春秋战国时期易学已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势,一是继续沿着宗教巫术的占筮道路发展,以《左传》、《国语》为代表;一是摆脱宗教巫术束缚而向哲学发展,以《易传》为代表。
《易传》是先秦易学集大成之作。
先秦诸子尤其是儒家、阴阳家、道家的思想反映在易学上,丰富了易学;同时,《周易》思想又渗透到各家学说之中,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观。
易学 总目提要
易学总目提要是一个对易学知识体系的全面概述和总结。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易学总目提要:
一、易学概述
1.易学的定义和起源
2.易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易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易经
1.易经的构成和内容
2.易经的卦象和爻辞
3.易经的解读方法和应用
三、易传
1.易传的构成和内容
2.易传对易经的解读和阐释
3.易传对易学的贡献和影响
四、易学流派
1.儒家易学
2.道家易学
3.医家易学
4.兵家易学
5.法家易学
6.杂家易学
五、易学与哲学
1.易学与儒家哲学
2.易学与道家哲学
3.易学与佛家哲学
4.易学与兵家哲学
5.易学与法家哲学
6.易学与杂家哲学
六、易学与文化
1.易学与诗词歌赋
2.易学与书画艺术
3.易学与音乐舞蹈
4.易学与建筑园林
5.易学与民俗信仰
6.易学与医学养生
七、现代易学研究与发展
1.现代易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方法
2.现代易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3.现代易学的传承和创新路径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易学总目提要,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研究领域而有所不同。
易学思想概况分析总结
易学思想概况分析总结易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易学思想以易经的八卦和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对天地人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方法论。
易学思想强调“道法自然”,即宇宙间万物皆有一定的法则和规律,人应当顺应这些规律,与天地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易学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根本力量和能量,即“道”,它具有普遍性、绝对性的特点。
人类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必须与这种“道”相融合,并且遵循“道”的引导。
在易学的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天人合一”。
易学认为人是天地之间的连接点,有着和天地相通的能力。
人类应当通过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以此与天地相融合,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只有达到了“天人合一”,人类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本性,了解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
易学思想对于个人的修炼和道德规范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易学认为,个人的修炼是人类与天地相连的桥梁,它们紧密相连并相互影响。
人应当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素质,学会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
易学思想提倡“修养”,即通过心灵的力量去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心性,使自己具备更高的情商和智慧。
与此同时,易学思想还强调了命运与自主的关系。
易学认为,命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天时地利人和等。
虽然有些因素是人所无法改变的,但个人的努力和自主行动仍然可以对命运产生重要影响。
易学鼓励人们积极主动地去改变自己的境遇,积极思考和行动,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总的来说,易学思想是一种深奥的哲学思想,它通过对天地人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思考和方法论。
易学思想以“道法自然”为基础,强调了个人与天地的关系,提倡“天人合一”,鼓励个人的修炼和自主行动。
易学思想注重实践,强调个人的改变和成长,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试论道教易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试论道教易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导读:一顾名思义,所谓道教易学,或谓道教中的易学,或谓易学在道教中。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道教中的易学,范围比一顾名思义,所谓道教易学,或谓道教中的易学,或谓易学在道教中。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道教中的易学,范围比较广泛,它既涉及《周易》经、传及易学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概念、哲学命题在道教教义思想中的运用,也包括《周易》的卦爻符号系统作为信仰的象征符号在道教中的运用等。
易学在道教中,指的是作为经学的《周易》在道教中的应用、发展的情况。
从道教的经籍总集《道藏》来看,尽管如元代高道李道纯作《三天易髓》,曾以《周易》中《乾》、《坤》两卦的爻辞释道教内丹修炼,且这种情况在《道藏》的其它经文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道藏》中也收有明李贽的《易因》,但此书《四库提要》谓每卦先列经文,次以己意总论卦象,又附录诸儒之说于每卦之后,书止六十四卦。
(转引自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第1164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年版)可以说《道藏》中基本没有完整的、专门通过对《周易》经、传的直接解释来阐发道教教义思想的经文。
因此,我们所说的道教易学,主要指的是道教中的易学,即以《周易》的卦爻象、卦数及历代易学中围绕着《周易》经、传本身及对其阐释中出现的种种概念、命题来对道教的信仰尤其是教义思想进行解说的一种学术形式。
道教易学主要指的是一种易外别传,而不是指通过对《周易》经、传的直接解释来阐发道教的教义、信仰,不是指的易学在道教中,不是说在道教中存在一种纯经学的易学表现形式,且这种经学的易学表现形式被用来阐释道教的信仰和教义。
为什么能从道教中发展出道教易学的思想体系?道教易学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如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来作考察。
二一般地说,易学文化和道教文化是在中国远古文化的传统上产生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文化。
这两种文化既有不同的特色,又有其内在的关联。
易学文化主要是以一套符号系统,加上神秘的卜筮之辞,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
专业学术导向
专业学术导向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学术环境中,专业学术导向成为了学生们追求卓越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仅仅是为了在学术领域获得成功和声誉,专业学术导向还能够提供广阔的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专业学术导向对学生和学术发展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提升专业学术导向的方法。
第一部分:专业学术导向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专业学术导向不仅仅是获得学位的必经之路,更是让学生在学术领域积累知识、发展技能以及塑造学术品格的重要根基。
以下是专业学术导向对学生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的影响:1. 知识广度和深度:专业学术导向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
通过参与学术研究项目、阅读学术论文和参与学术讨论,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学术视野和更深入的专业知识。
2. 独立思考和创新:专业学术导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进行独立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学生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并能够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 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专业学术导向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
通过安排学习计划、进行学术研究和完成学术论文,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高效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时间分配能力。
第二部分:提升专业学术导向的方法为了提升专业学术导向,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寻找导师和合适的研究项目:选择合适的导师和研究项目是提升专业学术导向的重要一步。
导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而合适的研究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2. 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学术素养,提升学术能力。
学生可以加入学术社团、参加学术会议或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同行交流观点、分享研究成果,并从中获得反馈和启发。
3. 培养学术写作能力:学术论文是专业学术导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学术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优秀的学术论文、参与写作工作坊和请教导师,学生可以逐渐提升学术写作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的研究综述与反思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的研究综述与反思摘要:一、引言1.研究背景2.研究目的3.研究方法二、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概述1.原著简介2.主要观点3.理论贡献三、研究综述1.国内外研究现状2.研究热点与不足之处四、反思与探讨1.原始思维的局限性2.当代启示3.未来研究方向五、结论1.研究总结2.意义与价值正文:一、引言1.研究背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原始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对原始思维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是一部研究原始社会思维方式的经典之作,为我们了解原始思维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2.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原始思维》的概述、研究综述以及反思,深入探讨原始思维的特点、局限性以及当代启示,以期为我国原始思维研究提供参考。
3.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结合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原始思维进行深入剖析。
二、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概述1.原著简介《原始思维》是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创作的关于原始社会思维方式的研究著作。
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地的原始民族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2.主要观点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思维具有集体性、神秘性、直接性和象征性等特点。
原始人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神秘化,将自然事物赋予象征意义,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3.理论贡献《原始思维》一书,开创了原始社会研究的新视角,丰富了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理论体系。
同时,为我国原始思维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三、研究综述1.国内外研究现状自《原始思维》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原始文化的象征性、原始宗教信仰等方面。
2.研究热点与不足之处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原始思维与现代思维的比较、原始思维在当代社会的启示等方面。
然而,现有研究在原始思维的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_原始思维_说及其现代批判_叶舒宪
“ 原始思维” 说及其现代批判
叶舒宪
内容提要
原始思维或原始智力的研究是 "( 世纪的一大显学。 在进化论人类学的模式
之中, 西方的理性首先把原始思维定位于人类进化的低级阶段; 而随着西方现代性危机的加 深, 后殖民主义思想的普及, 对理性独大现象的反思与批判的展开, 人们在西方思维传统以外 寻找能够补救理性思维之偏失, 改良人与自然关系之途径, 原始思维又重新成为西方人敬重、 学习和效法的对象。 昔日被蔑视为野蛮人的原始人, 如今被陷入物质主义和增长癖困扰的西 方人奉为天人合一式生存的榜样。 关键词 列维 ) 布留尔 原始思维 作为哲学家的原始人 反思人类学
2E3 ” 被认为属于最后一批闭门造车的古典理论家。
作为西方社会学之父, 涂尔干的思想在人类 学的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2 % 3 。 他一方面坚持认 “ 为比较研究方法是社会学的立身之本: 研究一 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必须从不同社会类型的各个 社会中 去考察这种 社会现 象的全 部发展过 程和 发展状况。 比较社会学不是社会学的特别分支之
2&3 ” 一, 而是社会学本身。 另一方面特别看重人类
这样, 虽然 “ 原始思维 ” 说在社会上和知识界闹得 沸沸扬扬, 几乎尽人皆知, 但是在主流人类学的后 代著述中, 仍然基本是被回避的对象。 列维 > 布留尔在人类学专业之外的巨大影响 得之于他那在西方知识界有轰动效应的假说: 与 西方理性的代表—— — 逻辑思维截然不同的原始人 ( 的前逻辑思 维。 其特点 是: 神秘的情感取向 ; !) ( ( 缺乏客观性; 互渗律 ( 或称参与律, ") %) :6<FGHGI , 某一事物可以同时既是自身, 又是别的事 :6FGJK) ( ( 物; 前逻辑或非逻辑的智力活动; 与世界相 &) 4) 沟通, 或物我不分 2 # 3 。 在他的原始 由于列维 > 布留尔信奉进化论, 思维和西方思维划分上显然无法摆脱西方中心主 义和白人优越的种族主义观点。 更令人惊讶的是, 他是读到司马迁 《 史记 》 法文译本后萌发出研究原 始思维的念头, 中国史书在他眼中便是 “ 原始人 ” 神秘思维的标本。 而当代中国学者读了中译本 《 原 始思维 》 之后又援引列维 > 布留尔之说去分析 《 史 记》 , 形成了一种东方主义神话的阐释循环。 当代反思人类学的代表乔汉内斯・费边 ( 时 间 与 他 者 —— — 人类学如 ’JC6KK;L M6NG6K O 在 《 “ 何制造其对象 》 一书指出: 既然人们已经普遍承 认我们所有的民族志的知识都受制于在人类学者 的社会与他所研究的社会之间历史地建立起来的 权力与支配关系,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所有 的人类学知 识实质上都是政治的。 然而, 在我看 来, 通过集中探讨我们在自己与对象 ( 他者 ) 之间 形成概念化关系的关键范畴—— — 时间, 我们就有
《易学哲学史》
《易学哲学史》
(最新版)
目录
1.易学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2.易学哲学的主要思想
3.易学哲学的影响与价值
正文
易学哲学,起源于我国古代,是一种独特的哲学体系。
它以《易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解读《易经》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阐述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
易学哲学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学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
随着社会的发展,易学哲学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哲学体系,包括了宇宙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易学哲学的主要思想包括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变易”等。
其中,“阴阳五行”是易学哲学的核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基本力量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而“五行”则代表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
易学哲学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深远。
它不仅影响了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学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现代环保理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示。
易学哲学的“变易”思想,强调事物的不断变化和适应,对现代社会的变革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易学哲学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它以《易经》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
第1页共1页。
高等教育的学术导向与学术方向
高等教育的学术导向与学术方向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学术导向和学术方向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素。
学术导向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科研和学术服务方面以学术为导向,追求学术自由、求真务实、创新突破的精神。
学术方向则是指高等教育的领域和专业方向,是对学术导向的实际运用和具体呈现。
一、学术导向的重要性学术导向是高等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石。
学术导向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同时,学术导向还鼓励教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学术方向的选择与发展学术方向是高等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学术方向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国家和地区的需求、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科门类的需求,学术方向可以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等多个领域。
学术方向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教师要关注前沿领域的研究动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学生在选择学术方向时,要结合自身兴趣和优势,同时也要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前景。
三、高等教育学术导向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高等教育的学术导向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平衡。
学术导向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而社会需求更加关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学术导向和学术方向的设置,使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在高等教育实践中,要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提高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互动。
通过与企业、机构的合作,提供学术资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推动学术导向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四、高等教育学术导向与国际交流合作高等教育的学术导向与国际交流合作密切相关。
通过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获取先进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成果,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原始易学纲目》
原始易学学术纲目一原始易学的概念;二原始易学的特性;三原始易学主要学术成果简析;四原始易学在学术上能解决哪些问题;五结语原始易学的核心要素时间;空间;信息;全息;数字运算;因果逻辑一原始易学的概念原始易学是纯粹的“卦、象、数、图”系统,仅仅由符号、数字运算、图形和极少量文字所组成的易学体系。
模式:象+数+图=理它诞生于中华文字还没有成形的年代。
初造的文字在字形结构和数量上都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语法,人们只能把文字作类似于符号、数字、图形那样的功能性应用,即一个字代表一个对象,或一类具有属性关联的信息群。
无论人类以任何工具作为认知自然和彼此传达意图的形式,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信息标记,故原始易学以“信息”作为研究的立足点。
二原始易学的特性原始易学的特性:原始易学与前沿科学、哲学在原理上紧密关联,并与人体修炼领域同源,它必须也只能用科学及哲学性的语言才能准确描述其系统原理。
1 哲学层面的时间与空间哲学上,时间不具备真实存在性,它只是人类思维上认识宇宙的概念性工具,人们利用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作为参照,以具有周期性、规律性的运动事件(如地球自转与公转),作为量度万物特性的标尺。
通过对这些事物的信息标记,人们可以便利地识别万事万物在演进中所呈现的状态顺序。
而空间,则反映了这些状态间的关系。
易学符号是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根本要素而建立。
它们包含了:有限的信息因子,依照不同规则,相互组合成信息序列的所有可能性。
同时符号间的因果逻辑顺序,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高仿真模拟。
原始易学通过这些符号的演进方式,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结构,及其运作模式,故能从信息的层面,将万事万物之特征属性分类囊括于其中。
2 前沿科学领域所谓前沿科学,是那些在理论和实践上处在科学界最前沿最顶端,但由于特殊原因没有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认可或公开的科学研究领域及科学成果。
主要包括:超弦理论(String Theory);宇宙理论物理(Theoretical Physics of the Universe);量子物理(Quantum Physics);包含医学上濒死体验(NDE)实验、静坐修炼人体潜能开发、人体能量应用等领域在内所组成的灵性科学;由军事机构秘密进行的人体和物理实验项目等。
学术道德建设引领学术界的价值导向
学术道德建设引领学术界的价值导向在当今科学研究领域,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良好的学术道德是保证学术界发展健康、可持续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学术道德建设引领学术界的价值导向,并阐述学术界在价值导向下应秉持的原则和责任。
一、学术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学术界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必须以一定的价值导向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和发展。
学术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真实求实:学术研究应以真实求实为核心,追求科学真理,不做虚假的宣传和夸大的宣称。
学术研究应立足于事实,坚持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偏见和个人利益的干扰。
2. 公正公平:学术界应坚守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待研究对象和数据应保持中立,并尊重不同观点和声音的存在。
学术评价和资源分配应公正合理,避免权力滥用和利益输送。
3. 诚信守信:学术界的从业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诚信和守信意识,遵循学术规范和伦理要求,诚实守信地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不得以造假、抄袭、剽窃等不道德行为获得学术成果。
4. 合作共赢:学术界的合作应以共赢为目标,倡导学术交流与共享,不搞学术圈子和权力寻租。
学术合作应互惠互利,尊重合作伙伴的贡献,共同推进科学知识的发展。
二、学术界价值导向下的原则和责任基于学术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学术界应秉持以下原则和承担相应责任:1. 保护知识产权:学术界应尊重知识产权,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加强对学术成果的保护。
研究人员应遵守学术规范,正当合理地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并在发表论文时注明引用来源。
2. 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界应积极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
研究人员应参与学术会议、研讨会,与同行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推动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3. 倡导科学精神:学术界应倡导科学精神,包括批判性思维、求真务实、开放包容等。
研究人员应勇于提出质疑、发现问题,推动科学研究的创新和进步。
4. 强化自律监督:学术界应建立健全的自律机制和监督体系,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现和处罚。
《周易》与原始思维
作者: 庄春波
出版物刊名: 齐鲁学刊
页码: 32-37页
主题词: 原始思维;周易;互渗思维;二值判断;现代人;表象思维;因果关系;原始人;基本的;民族学材料
摘要: <正> 古人头脑里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思维的成分,与现代人有很大不同。
“原始人用与我们相同的眼睛看,但是用与我们不同的意识来感知”。
中国人原始祖先的心态究竟怎样,已很难确知了,但在古人头脑里遗存下来的那些原始思维的残余,还能从某些文献或民族学材料中看到。
《周易》里就保存了原始思维的残迹。
一、《周易》与原始思维的遗存《周易》本身并不是原始思维的体系,它原是一部占筮书。
它的材料已经过了精心剪裁编排,包含了许多哲理,不是原始形态的占筮术了。
不过,《周易》这座“神秘的殿堂”乃是由原始的“砖块”砌成的(郭沫若语),砖块虽经过加工,原坯却不乏“恐龙”的化石。
占筮术起源于原始时代,延续的时间却很久远,古代乃至今天都有人乐此不疲地从事这。
原始易学核心学术成果资料名目
原始易学核心学术成果资料名目01原始八卦:“类二进制”时空逻辑序列02洛书=全息九宫空间方位模型+全息九数时间时序模型03先天八卦=洛书+原始八卦+先天运作模式04xx九数勾勒出先天太极图模型05标准先天太极图:严格依照时空逻辑绘制06先天太极图与先天八卦与洛书的关系07xx九数转化为xx十数:xx世传世面主流流传的xx版本08xx十数勾勒出后天太极图模型09先天八卦转化为后天八卦:xx世传世面主流流传的后天八卦版本10标准后天太极图:严格依照时空逻辑绘制11后天太极图与后天八卦与xx的关系12后天八卦=洛书+先天八卦序列+后天运作模式13中天八卦=洛书+先天定位+后天八象+中天运作模式14标准中天太极图:严格依照时空逻辑绘制15中天太极图与中天八卦与八芒星的关系16完整的图数系统:xx+xx+八芒星17完整的时空符号: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中天八卦18完整的xx图腾:先天太极图+后天太极图+中天太极图19完整的象数系统:先天系统=先天类象+原始卦序加数平衡(空间方位)后天系统=后天五行+原始卦序减数平衡(时间状态)中天系统=中天合相+原始卦序加减分类平衡(时空归类)20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先天八卦+xxxx+全息先天运作模式21后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后天八卦+xxxx+全息后天运作模式22中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中天八卦+xxxx+全息中天运作模式23先天512卦(数)列:先天九爻系统+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24后天512卦(数)列:后天九爻系统+后天六十四卦方圆图25中天512卦(数)列:中天九爻系统+中天六十四卦方圆图26原始易学象数图大一统结构:周易:先天八卦+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先天九爻512卦数列+先天太极图归藏:后天八卦+后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后天九爻512卦数列+后天太极图连山:中天八卦+中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中天九爻512卦数列+中天太极图27十六个八卦信息象阵图:先天八卦象阵+后天八卦象阵先天“合”阵;后天“合”阵先天“补”阵;后天“补”阵先天“协”阵;后天“协”阵先天“义”阵;后天“义”阵先天“逆”阵;后天“逆”阵先天“制”阵;后天“制”阵先天“反”阵;后天“反”阵先天“暗”阵;后天“暗”阵十六合阵图28xx八方圆周“击背”法:主动与被动映射之主客形势29地球时空系统全息逻辑演绎法:全息空间形势逻辑演绎法+全息时间形态逻辑演绎法地球24位空间系统+地球15运时间系统30地球时空系统的全息结构:刻时日气与时空配卦法31三易系统结构:地位利害=先天周易+ 15运时间系统演绎天时顺逆=后天归藏+ 24位时空系统演绎人事形势=中天xx+主客强弱对比32天时地利人和之格局:问题对象之三才逻辑要序+三才要义诗33运筹与布局:谋略意图+象阵逻辑智慧+三才形势格局=事件规划主动权34宇宙万物频率系统:全息全像原理示意图+万物频率信息符号系统本人目前欲全身心投入文化传承领域,欲以易学、兵家谋略、部分圣贤经典为研究重点,并用今天的语言和认知系统将古代智慧精华释义完整。
面向世界走向科学让易学真理之光首先照亮自己
面向世界走向科学让易学真理之光首先照亮自己一、当今易学厂家必须从回顾中走出易学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学术核心和文化特色,不仅有过"人要三圣、事历三古"的光辉历史,而且在历史上的每一次文化冲突和观念转化中都扮演了重要的哲学理论基础的角色。
易学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了自己。
易学是一门庞大复杂的符号哲学,周易只是其中的主要一支。
周易固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它如果停止发展与衍生,它便要逐渐丧失其生命力,就不会有昔日两汉象数新易学的辉煌和宋代易学的新高峰,也不会有今日易学的庞大复杂的体系。
因此,易学本身必须首先变易,因时乘变地发展自己,变易自己;易学本身不变易,便是"易而不易",便不成其为易学了。
易道以变为用,随着时空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态。
每一个时代的易学及其哲学,都是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物,都反映了该时代的精神面貌。
当今的易学研究,一方面要求回到"原典",一方面要求面向世界,走向科学。
前者即回到原点,是追问易学从何处来?后者即面向未来,则探讨易学向何处去?何时易学才能远离尘俗、回光返照,进入当代科学与文化的最高殿堂?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的嬗变,中国学术在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已自觉地全方位地接受了西方科学的影响。
在中西文化大冲扩、大融合的新世纪,在重现民族化又强调世界化的今天,如何用这种西方色彩较浓的观念和方法去整理和研究体系已经相当完备的传统易学,如何使传统易学在新思想的刺激下重焕生命,二者能否有机结合,这都是当代易学研究所面临的新课题。
今日之易学,必须扫除它在哲学、文化方面的繁文缛节与故作深晦,更必须它在占卜应用方面的故弄玄秘与颠倒隐颐。
惟如此才能为易学正本清源,使其正大尊荣,堂堂浩荡于斯世。
基于此,易学理当向现代科学伸出友谊之手,以求互为动力和依据。
在此,必须提醒每一个关心和热爱易学的国人:我们再没有时间和理由去简单地重复古人了!我们应该把解释、诠注与应用故易的浅近眼光放向深远处,去寻找易学的真正光芒!让易学真理之光首先照亮自己,让易学研究从回顾中走出,面向世界,走向科学!我们应该把沉重的历史脚步从以往狭小的易道上迈出去,踏上新世纪面向世界的科学易大道!二、中国文化必须大开才能大合由于中国文化在源头上缺乏细致、纯粹的理论建构和锤炼思维,在解释宇宙、历史及人生问题时就过早走向了"天人合一"的思路,过急于经世致用。
孟先生笔记丨传统易学思维的发展历程
孟先生笔记丨传统易学思维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当时百家争鸣、百家齐放。
各种思想理论发展非常快的,出现了非常多的五行学家、阴阳学家,将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相结合,用以阐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脏象、经络,如何防病、治病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其成书于战国时代。
从《黄帝内经》一书中,看其作者用阴阳五行学说解说天体运行,地球上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人体疾病发生、发展、治疗、保健等等一切问题的透彻、熟练程度,可以推想,阴阳五行学说几乎已经成为当时所有人的哲学思维方式。
“易学”,实属天人合一的阴阳学理论前提下研究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一门哲学。
史称,“易学”的主要奠基人为伏羲、舜帝和周文王,还有后来的老子和孔子。
这个定位实在是太准确了,上述几人为何都说是奠基人而不说是创立或创造者呢?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们先看看伏羲创易学,不,严格说是伏羲创八卦的传说是怎么来的,然后再探讨八卦的由来。
“庖牺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或云华胥即羲母之名)。
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而生庖牺。
”《寰宇记》云“陜西蓝田县有华胥氏陵。
”这是另一则说法,二者的细节各异,但叙事结构都一致,总之是天人感应而生。
伏羲氏成人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山川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抬头看天做天文观测,俯身考察地理,观察自然界鸟兽花纹同大地的合宜。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就是靠着这种观察,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阐教宇宙真理。
伏羲,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还是个疑问。
托名孔子《易传》不是“伏羲”,而是“包牺氏”。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究竟是伏羲氏还是包牺氏,名字都没搞清楚,说伏羲创易学,能顺吗?八卦卦符,现在看到的是,直画“一”与断画“——”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易学主要学术成果思维演绎导向01易学符号建立的原理,以及这些符号对时空信息特性的逻辑性描述02原始八卦及其描述的时空特性03洛书的终极意义:洛书九数的时空数理本质04先天八卦及先天太极图的组建过程和实质意义05正确的原始河图及其象数逻辑06用“卦、数、图、相、阵”等五个角度和方法演证现今流传之后天八卦的谬误,并以严格的逻辑象数图方式演证正确的后天八卦07后天八卦及后天太极图的组建过程和实质意义(先天八卦如何变为后天八卦)08地球时空系统在易学数理上的特性与对应09中天八卦及中天太极图的组建过程和实质意义(后天八卦如何依照先天八卦法则演绎为中天八卦)10用“卦、数、图”等3个角度演证正确的中天八卦11 先天、后天、中天八卦如何演绎为先天、后天、中天六十四卦系统12 五行、天干地支的本质,及其两者间的关系13 以“象数图”论证:为什么说先天八卦及六十四卦系统为周易,后天八卦及后天六十四卦系统为归藏易,中天八卦及中天六十四卦系统为连山易14九爻系统、六爻系统、三爻系统在结构上的区别15 九爻系统与“三易”结合之新探索:先天五百一十二卦系统、后天五百一十二卦系统、中天五百一十二卦系统与六十四卦系统的区别16万阵之母: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所隐藏的十六个信息阵列17 易学符号所构建之万物频率信息系统原始易学主要学术成果简析01易学符号建立的原理,以及这些符号对时空信息特性的逻辑性描述人类创造符号的目的,是为了能传达和记录信息,符号,正是这些信息的标记。
只要符号能准确表达出资讯的结构和关系,无论用什么形式、形状,都不会影响信息的解读。
要明了易学中卦符的本质意义,必须对爻“位”和爻“相”就时间空间的层面进行深层理解。
【爻位】中国文字中的“位”,不同于英文中的“Space”。
后者仅表示物理性的空间概念,而“位”则具有全息对应性,它不仅可以标记物理空间这样高低远近一类的信息,更全息对应着人际位阶信息、事物发展进程中的阶段变化信息。
诸如:物理性空间涵义:位移、位置、方位等;人际位阶性涵义:地位、上位、在位等;事物信息标记:复位、初位、错位等。
因此,爻位,有超越物理空间信息范畴的标记功能。
但卦符的爻位数量,总是以3或3的倍数出现,例如三爻、六爻、九爻,而非四爻、五爻、七爻等。
究其根因,必须从“天人地”这个结构去找答案。
“天人地”的结构,最初源于人类对宇宙层次体验的记录总结,而绝非由一个原始人站在大地上长期观察大自然风景的结果。
在众多的修炼经典中,包括宗教上大部分的重要经典,都或多或少、或浅或深地,以各种角度和语言方式,描述了人体修炼过程中所体验到其他宇宙空间的经历,这些一般情况下人类肉眼无法凭借可见光反射而看见的宇宙空间,其结构特性与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非常类似,总会有“大地、生命、光芒、山水、植物”等存在体。
而今的量子物理和超弦理论,无论是数学的逻辑演算,还是实验室对于特殊量子的发现,都在确证着平行宇宙的存在性。
这是万年来人类历史上,科学和玄学之间,对宇宙规律的探索,所作描述中最接近的一次。
换言之,古人通过人体修炼技术体验到其他的时空维度并命名为灵界。
而今科学家在理论和大量实验,以及濒临死亡的医学研究上,都印证着平行宇宙的存在。
无论是所谓的灵界或是平行宇宙,它们都有共同的结构元素:大地、生命、光芒、山水、植物等。
这些不同维度的平行时空,其彼此间在天地结构上有着高度的共性,即“高、中、低”三个不同的信息构架。
在物理空间层面,长宽高规范了三维物理空间结构中一切事物的位置信息;在能量运作层面,高中低代表了能量波动及物质运动的强弱,包括波长、频率;在生命意识层面,高中低反映了智慧、情绪、生理三个层面的表现。
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有相同的全息结构,古人依据这些万事万物的共性模式,命其名为:天、人、地。
这,便是“三才”结构的原始意义。
【爻相】即爻位上的阴阳信息相,古人以黑白点标记,后来用等距离的线段和断线表示。
无论从修炼经典的描述中,或是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各灵界或平行宇宙间,除了“天人地”的结构共性,还有另外一种共性,那就是事物状态的双面性。
无论是意识、能量还是物质,无论是生命、物体还是古人所说的气,从时空的角度看,都不存在一模一样的事物,小至物体的纹路、量子的状态与排列,人类的一个念头,身体的一个动作,大至天体的结构、位移等,它们无论多么相似,都无法替代彼此,这决定了所有事物存在都具有唯一性。
万事万物在其诞生时便已经存在着最根本的信息源,这种信息源总是以成双成对的信息面向为其属性表现。
它们有着差异性,这决定了双性面之间是相对唯一的存在,但彼此又共成一个系统,成为一个信息系统逻辑上不可分隔的两个部分或面向。
一切存在事物都必然遵循时空运作的规律,古人把这种时间和空间都具有的双面共性,命名为“阴阳”,以完成万物的这种“双性共体”标记。
结论如下:爻位,全息对应着一种“高中低”范式的层位信息结构,可以作为物理空间方位、能量(包含炁)波动、意识变化的信息标记位,它是空间维度在层式结构方面,最简单的信息表达方式之一,古人命名为,天人地(三才,即三种层面的功能表现)。
爻相,可以全息对应着物理空间存在的物质状态、能量(包含炁)动态、意识性态的信息标记,它是时间的终极本相,这种本相具有双面性,古人命名为阴阳。
02原始八卦及其描述的时空特性原始八卦的定义:以“三才位列 + 阴阳二相”作为结构,依照类似二进制的排列顺序,对时空的运作模式进行逻辑性模拟。
(但它绝不可等同于二进制)原始八卦的本质:以空间的位阶变化来表述时间状态的逻辑变化。
原始八卦的特性:模拟和描绘一切时间变量、状态的因果关联变化,在时间上具有逻辑继承性;但在空间位列方面则不具有这种逻辑性。
它可以对应现实世界中的因果状态进程,以全息的方式涵盖宇宙中所有存在的信息。
八卦符号内在的时空信息结构,决定了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其顺序、数字、排列和运作方式等特性,都是永远固定。
它不会因为与任何信息的结合而发生数字、顺序、功能上的改变,只会与其他元素进行组合,形成新系统。
03洛书的终极意义:洛书九数的时空数理本质洛书,由九个数组序列,依据不同的方位布列而成。
有字才能称书,既然命名为洛“书”,显然原始作者是希望我们重点关注数“字”及其规律,而非其他次要信息。
因此必须围绕数字结构,严格遵循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数字序列本身的信息意义。
数字的功能,无非两个层面,一是描述数量,二是描述变化顺序。
数字变化是时间信息的映射,可称其为时序,每一个数字代表着一种时序信息,它揭示了信息随着时间推进而发生的数量变化或状态变化。
第二,数字组各自不同的位置信息。
凡是与位置、方向相关的信息,必然与空间有关,这种空间是全息性的。
如前面所说,全息性不仅在信息上对应于物理空间范畴,还对应于人际阶位、事件发展阶段的信息描述。
第三,时间和空间的逻辑特性。
一旦解读出数字的时序信息和位向信息,就要重点研究时间和空间的逻辑特性,时间有其逻辑对称性,空间也有其逻辑互补性。
结论:时序信息,位向信息,时间逻辑的平衡性和对称性,空间逻辑的平衡性和互补性,构成了洛书的全部内容。
世传的阴阳鱼太极图,其原始雏形可以在洛书中被勾勒出来。
04先天八卦及先天太极图的组建过程和实质意义【先天八卦】先天八卦有严格的信息读取方式,在卦、象、数方面都不容许偏差。
先天八卦的卦符有严格的写法,卦的上下内外方向不可以错乱。
人们对先天八卦认识的角度,决定了其对易学探索的方向是否会出现谬误和偏差,以及是否会在学术上会出现误判。
因此,正确理解先天八卦,是正确理解易学的第一把钥匙。
先天八卦的结构为:原始八卦 + 九宫空间模型 + 九数时序 + 运转方式以上就是先天八卦最核心的信息结构,先天八卦依照这四种信息组合成体。
原始八卦在九宫上的布列规则,直接影响着六十四卦方圆图的创作与运作,最终是为了模拟时空统一。
【先天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即世传的黑白鱼太极图。
它依据先天八卦而画,故称为先天太极图。
它描述了阴阳两种信息在一个有限系统范围内的关系变化。
其中,空间的不同位向,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产生位相变化,该图准确地演示了这种变化的信息轨迹。
先天太极图的绘制有严格的画法,不可以随意,这是易学研究的基本功之一。
其位置、阴阳起始点都是固定的,有严格的标记点;其信息表达是动态的,但图形是静态的,绝不可以在方向和形状上进行任何人为主观性的改变,太极图不可以倒转、错位、旋转,否则,就与先天八卦没有任何关系,成为了一副违背时空结构的纯粹性图画。
05正确的原始河图及其象数逻辑古人命名从不妄作,命其名者必从其质。
无字不成书,故洛“书”重点研“(数)字”;无画不成图,故河“图”重点究“图”。
图靠画,字靠写。
河图的原始命名者要我们重点去研究其中蕴藏的图案,而不要过分执着在数字上做无谓的文章。
所以,河图是一副实实在在的图画、图案,但它绝非今天流传的黑白双鱼式的先天太极图及其变体图。
把这幅图找出来,是破解河图的关键,数字规律是次要。
2010年左右,九爻易传人曹玉清先生和卢少伟前辈,合作撰写了一部易学著作,名为《易数玄机昭秘》,其版权声明归属玉清易学馆。
这部易学著作所传承的体系,源自陈抟祖师。
据书中记载,九爻易为陈抟原创,其卦符模式由六爻变成九爻,以爻配宫,以中五宫对应中五爻,根据其与其余宫爻位的关系,作为决策的参考面。
书中所阐述的九爻易系统是纯象数体系,不用五行,不用后天八卦,没有神煞,甚至极少涉及干支。
虽然陈抟祖师是北宋时期的人,但九爻系统非常接近原始的易学系统。
令人惊讶的是,该部易学著作中传承了一副至今尚未成为主流的图案,它就是河图的另一个版本,它与现今世传版本的差异,仅在于27和49这两组数字的位置不同。
为了区别世传河图与九爻易传承的版本,这里姑且先将后者命名为原始河图。
本人的研究表明,原始河图是一副太极图,它也描绘了阴阳二者的关系,但它和先天太极图所表达的信息是不同的。
如果说先天太极图是用时间来描述空间特性的话,那么河图所蕴藏的太极图则是用空间来描述时间特性。
根据本人长期的研究,原始河图版太极图与正确的后天八卦完美对应,正如先天太极图是依据先天八卦所绘制的一样,原始河图所蕴藏的太极图也是依据后天八卦所绘制,故本人称其为后天太极图。
06用“卦、数、图、相、阵”等五个角度和方法演证现今流传之后天八卦的谬误,并以严格的逻辑象数图方式演证正确的后天八卦因为原始河图的出现,让本人重新审视河图与洛书的关系,及其内在的结构与规律。
以下将简述如何从五个角度去印证后天八卦的正谬,这里仅仅提供思维方向。
【卦】从卦的结构去看世传后天八卦的特征,并将它与先天八卦作严格对比。
先天八卦的结构告诉了我们一个规律,在一套完整的八卦模型中,若其中两个卦在符号特征上有某种关联性,并形成一组信息配对,那么其余六卦或四卦也必须要有同样或同类的关联配对,根据统一的规则,来完成一个系统的布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