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积累-附庸风雅词语解析及典故
2018届高三语文成语积累
![2018届高三语文成语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4bbb7fb1227916888586d70f.png)
2018届高三语文成语积累一、积累生僻成语。
1、【哀毁骨立】:哀,悲哀;毁,毁坏。
这里指损害身体。
骨,骨骼;立,站立。
指居丧时,因哀痛过度而损害身体,以致消瘦异常,仅有骨骼支立。
2、【白云苍狗】:苍:黑。
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意思是说天上的云像白衣裳,一会儿又变成了黑狗。
后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3、【百卉含英】:卉,草的总称;英,花。
各式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
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
也用以比喻在繁荣昌盛的时代,很多有才识的人正待吐露才华,大显身手。
4、【被褐胚玉】:被:通“披”。
比喻胸怀英才,深藏不露。
后用来比喻出身贫寒而怀有真才实学。
5、【筚路蓝缕】:筚路,柴车。
蓝缕,破旧的衣服。
原意是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开发山林。
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常考词】6、【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
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7、【不测之诛】:测,估计。
诛,惩罚。
不可估计的惩处。
8、【不法常可】:法,当做模式、法则。
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
本把成规惯例当作永远不变的模式。
9、【不稂不莠】:稂,狼尾草。
稂、莠都是混在禾苗中的野草。
原指禾苗中没有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10、【不夷不惠】:喻做事取折中态度。
11、【不易之论】:易:变更。
不可变更的言论。
指论点完全正确,没有辩驳的余地。
12、【不虞之誉】:没预料的赞扬。
13、【差强人意】:还能够使人满意。
【常考词】14、【车马辐辏】:辐辏fúcòu:车的辐条汇集到车轮的中心。
车子和马匹由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
形容热闹的场面。
15、【城下之盟】:被迫签订盟约。
【常考词】16、【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
踌躇:得意。
17、【大腹便便】:便便piánpián,形容肥胖。
肚子肥大。
18、【伐功矜能】:伐、矜,夸耀。
夸耀自己的功劳、才能。
形容自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课内成语及解释汇总大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课内成语及解释汇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08a487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2.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课内成语及解释汇总大全部编九年级课内成语及解释汇总大全上册汇总+下册汇总上册汇总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友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XXX: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一意孤行:指顽固按照自己的想法,独断专行,不采纳别人的意见。
•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嘘。
忸怩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红装素裹:形容XXX,红日和XXX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XXX人物:这里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敬业乐群:意思是用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常用来指最好的或唯一无二的办法。
法门,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
XXX:道理极容易明白。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事情。
荡然无存:描述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荡然,完全空无。
•丽都堂皇:描述建筑物华丽雄伟。
也描述排场华丽而盛大。
堂皇,气势盛大。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间不容发:两物之间容不下一根头发。
描述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形销骨立:描述身材极其清癯。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
XXX: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
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彰,显著。
间不容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金戈铁马:比方战争,也描述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可望而不可即:看得见,但不能接近。
形容希望达到而实际难以达到。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
形容增长得很快。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六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
![六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12398d8ee06eff9aff807d0.png)
对词语的理解2、匆匆确乎:确实。
涔涔:汗流不止的样子。
潸潸:流泪不止的样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游丝:蜘蛛所吐的丝,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3、桃花心木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原因。
从从容容:非常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
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对树苗的生长了解非常清楚,对树苗的枯萎一点儿也不惊讶和慌张。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的说话,表现出对人的真诚恳切和情意深长。
4*不失风度:不丧失美好的举止姿态。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文中指顶碗少年的表演使作者受到很大震动,留下深刻感受。
附和:形容言语、动作追随别人。
文中用来形容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失败时,一些观众跟着别人起哄的表现。
陶醉:形容很得意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文中形容观众沉浸在优美的杂技表演之中。
5*堂皇:形容气势宏大。
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6、北京的春节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
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
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抖动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
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
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
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比照。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屈原(节选)》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屈原(节选)》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3b68c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d.png)
17 屈原(节选)生难字睥睨(pì n ì)雷霆(t íng) 污秽(huì) 驰骋(chě ng)犀(x ī) 利 镗鞳(tāng t à)迸(bèng) 射 诡谲(guǐ j ué)鞠躬(jū g ōng) 瘦削(xuē)收揽(lǎn)哗(huá) 众取宠 多音字削⎩⎨⎧xiāo (削皮)xuē(剥削) 稽⎩⎨⎧jī(稽查)qǐ(稽首)语境记忆法:我看了一眼奶奶瘦削(x u ē)的脸,搂过奶奶手中的土豆开始削 (xi āo )皮。
形近字⎩⎨⎧诡(guǐ)诡谲跪(guì)跪拜桅(wéi )桅杆⎩⎨⎧澜(lán )波澜斓(lán )斑斓阑(lán )阑干睥(p ì)睥睨脾(p í)脾气骋(ch ě ng )驰骋聘(p ìn )招聘重点词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
课文中指这些人死后变成的神灵。
诡谲:狡诈,狡黠。
课文中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瘦削: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收揽:笼络。
犀利:( 武器、言语等) 锋利;锐利。
污秽:指不干净的东西。
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愤愤不平: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言语表达必备基本知识(成语解析及实词辨析)完美打印版
![言语表达必备基本知识(成语解析及实词辨析)完美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b1ab0b52ea551810a687b0.png)
言语表达必备基本知识(成语解析及实词辨析)一、成语解析。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部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3b65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a.png)
第二单元测试卷(后附答案)(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禅师(chán) 恍若(guāng) 汲取(jí) 彬彬有礼(bīn)B.秘诀(jué) 绸缎(duàn) 涵养(hán) 矫揉造作(jiáo)C.亵渎(xì) 劫掠(jié) 忸怩(liǔ)附庸风雅(yǎ)D.杜绝(dù) 箱箧(qiè) 贸然(mào) 自惭形秽(h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积攒 宽宥 断章取义 富丽堂皇 B.赞誉 矗立 自吹自雷 丰功伟绩C.窗棂 惊骇 李代桃疆 忸怩作态D.剪影 制裁 广亵无垠 言不及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武汉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数字阅读带给人们轻松愉快的享受之时,传统阅读留给人们的文化韵味和思想深度是否会荡然无存?D.售货员诚恳地说:“先生,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方,还可附庸风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我国贵州威宁地区每年入冬时节的“烤茶”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抵御山区冬季严寒。
B.樊锦诗与丈夫彭金章牢记前辈学者的嘱托,坚守大漠四十余载,为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奉献了他们的青春。
C.由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海水稻”,是应对粮食危机的重大技术突破,更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成果。
D.近年来,有些地方对“历史名人故里”的争夺,成为是否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当地经济热度的重要途径。
5.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①行进中的中国,给了你最大的底气。
②这份底气,藏在你眼中绽放的神采里;镌刻进你为生活打拼、为理想执着的自信里;映照在你的谈吐、你的胸襟、你的视野里。
中华民族的创世史诗—《诗经》
![中华民族的创世史诗—《诗经》](https://img.taocdn.com/s3/m/55de8f2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2.png)
话说,《国风》就是各地的地方民歌。
这似乎能让我们想象到:《诗》很像最古老的社
《国风》共有160篇诗歌,占《诗经》总诗歌数的
会媒体,在发挥着某种作用。正是由于这三个目的或
一半还多,可见删修《诗经》的孔子是十分重视民间诗
者叫三种需求,使流传于民间和王公贵族中的诗歌汇
歌的。
集起来。反过来,这种汇集又推动了语言文字的完善
的发源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成书于春秋末
说,传至孔子之时,尚有3000余篇诗歌。按照孔子认
期的《诗经》就是例证之一。
《雅》:是《诗经》中诗歌的第二部分。“雅”是什 么含意呢?雅是周天子地域的音乐,是正统乐声,其所 配的诗,大都是讲国政兴衰的。用今天的话讲,就是 严肃、正统的诗歌。
《雅》共有105篇诗歌,又分为《小雅》、《大雅》。 《小雅》诗歌74篇,《大雅》诗歌31篇。诗歌中描述的 政事有大事、小事,描述一般政事的诗歌为《小雅》, 描述国家大事的为《大雅》。《小雅》为“燕飨之乐”, 就是赏赐、宴会时使用的音乐;《大雅》为“会朝之 乐”,就是会见贵宾、上朝议事时使用的音乐。一般地 说,《小雅》诗歌演奏起来欢快愉悦,而《大雅》诗歌 演奏起来肃穆庄重。
附庸风雅贬义词
![附庸风雅贬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82a4b195b52acfc789ebc9fd.png)
附庸风雅贬义词
导读:典故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
英文翻译
mingle with men of knowledge and pose as a lover of cultur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成语举例: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
(《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形:庸,不能写作“拥”。
造句
1) 这个“秀才”只字不识,却专会附庸风雅。
2) 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3) 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4) 现代人也不可能尽如古人吟诗作画,附庸风雅,觥筹交错,在白墙黑瓦之间,小桥流水中,曲觞流水中品位诗情画意。
5) 很多附庸风雅、虚有其表的收藏家,专干买椟还珠的蠢事。
6) 我对人家附庸风雅的地位没有兴趣.
7) 这家广告公司更注重如何制作附庸风雅的广告,而忽视了对客户业务的了解。
附庸风雅贬义词
1.附庸风雅是不是贬义词
2.附庸风雅是贬义词吗
3.“网红”是贬义词?
4.无视是贬义词
5.孱弱是贬义词
6.含贬义词的成语
7.狡猾是贬义词
8.团结是贬义词吗
上文是关于附庸风雅贬义词,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五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期末总复习汇总第四单元词语解释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素材 期末总复习汇总第四单元词语解释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17dd7cb307e87101f69675.png)
第四单元词语解释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毫不介意—丝毫不介意。
和衣而眠—不脱衣服睡觉。
于心不忍—不忍心。
千载难逢—一千年也难碰到一次。
形容机会非常难得。
清高—指人品纯洁高尚,不同流合污。
佳肴---精美的菜肴。
碍手碍脚—妨碍别人的事。
小菜一碟—比喻轻而易举的事情。
旁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
嘲笑—用言辞笑话对方。
瞥见—一眼看见。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琢磨—思索;考虑。
陌生—生疏,不熟悉。
疲惫不堪—非常疲惫。
座无虚席—没有空着的座位,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者发急。
惊心动魄---形容是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迷惘—由于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
比喻陷入绝境。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
多用来比喻再困难中看到的希望。
启迪—开导,启发。
责怪—责备;埋怨。
颓丧—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歉疚---抱歉而又内疚。
摇撼—摇动。
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婪,想吃的样子。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麦茬—麦子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
附庸风雅成语解释
![附庸风雅成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cef1be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e.png)
附庸风雅成语解释
【成语】:附庸风雅
【拼音】:fù yōng fēng yǎ
【简拼】:fyfy
【解释】: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
【示例】:却偏要~,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
清·吴趼人《情变》第八回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装斯文
【顺接】:雅人深致雅人清致雅人韵士雅俗共赏雅歌投壶雅量豁然雅量高致雅雀无声
【顺接】:不登大雅才望高雅舂容大雅典则俊雅风流儒雅附庸风雅高尚娴雅喉清韵雅
【逆接】:蜂屯蚁附蜂趋蚁附龙攀凤附片接寸附蛇盘鬼附形影相附形表影附夤缘攀附
【逆接】:附上罔下附下罔上附人骥尾附会穿凿附凤攀龙附势趋炎附声吠影附学生员。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岳阳楼记》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岳阳楼记》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c0a31ebd64783e09122b9c.png)
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岳阳楼记范仲淹一、生字注音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淫(yín)雨心旷神怡(yí) 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潇(xiāo)湘属( zhǔ 同“嘱”)二、重点解词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际: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晖,日光。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
何极:哪有穷尽。
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
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三、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景,日光。
惊,有“起”、“动”的意思)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 批评指责。
(去,离开)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宠,荣耀;偕,一起)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心情不同。
(求,探求。
为,指两种心情)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屈原(节选)》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屈原(节选)》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acd0e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d.png)
17 屈原(节选)生难字睥睨(pì n ì)雷霆(t íng) 污秽(huì) 驰骋(chě ng)犀(x ī) 利 镗鞳(tāng t à)迸(bèng) 射 诡谲(guǐ j ué)鞠躬(jū g ōng) 瘦削(xuē)收揽(lǎn)哗(huá) 众取宠 多音字削⎩⎨⎧xiāo (削皮)xuē(剥削) 稽⎩⎨⎧jī(稽查)q ǐ(稽首)语境记忆法:我看了一眼奶奶瘦削(x u ē)的脸,搂过奶奶手中的土豆开始削 (xi āo )皮。
形近字⎩⎨⎧诡(guǐ)诡谲跪(guì)跪拜桅(wéi )桅杆⎩⎨⎧澜(lán )波澜斓(lán )斑斓阑(lán )阑干睥(p ì)睥睨脾(p í)脾气骋(ch ě ng )驰骋聘(p ìn )招聘重点词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
课文中指这些人死后变成的神灵。
诡谲:狡诈,狡黠。
课文中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瘦削: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收揽:笼络。
犀利:( 武器、言语等) 锋利;锐利。
污秽:指不干净的东西。
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愤愤不平: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贵阳市2020届中考语文1.课时一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重点词语释义
![贵阳市2020届中考语文1.课时一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重点词语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e24026b489eb172ded63b7db.png)
87.【自暴自弃】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88.【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 攻击。 89.【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90.【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91.【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92.【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课时一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重
02
点词语释义
九年级下册
1.【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2.【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3.【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4.【洋溢】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 5.【荣膺】光荣地接受或承当。 6.【狡黠】狡猾,诡诈。 7.【怡情】使心情愉快。
8.【诘难】诘问,为难。 9.【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10.【诡谲】狡诈,狡黠。文中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11.【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12.【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13.【搭济】帮人脱离困难。 14.【踌躇】犹豫不决。 15.【蓦然】猛然,不经心的。
16.【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文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17.【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 或环境。 18.【不屑置辩】很轻视,认为不值得争辩。 19.【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 20.【战战兢兢】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21.【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语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 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九年级上册
1.【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2.【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3.【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4.【鲜妍】鲜艳美丽。 5.【忧戚】忧伤。 6.【枉然】白白地。 7.【摇曳】摇荡,晃动。
部编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成语积累
![部编版九年级上下册语文成语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88babcab87c24028915fc3d4.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成语积累1、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后来比喻引用别人的文章和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2、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一个佛家用语,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二就是分别心,不二就是无分别心。
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3、理至易明:至,极其。
指道理述说到了极致,简单明了,极容易明白。
4、饱食终日:指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贬)(1)他初中毕业后,既不工作,也不继续读书,终日无所事事,饱食终日。
5、心无旁骛wù:旁;另外的;骛:追求。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6、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7、强聒不舍qiǎng gu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
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8、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9、富丽堂皇: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
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10、丰功伟绩jì:泛指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
11、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12、大发雷霆tíng: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13、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现多含贬义。
14、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15、自吹自擂léi:擂:打鼓。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
比喻自我吹嘘。
16、矫揉造作jiǎo: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
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17、附庸风雅fù yōng: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18、扭捏作态niǔ niē zuò tài:19、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小学常用成语来源释义及故事大全
![小学常用成语来源释义及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57a340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f.png)
小学常用成语来源释义及故事大全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
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文化隗宝,也是我们现在学习语文、学习中国历史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这里呢,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几个常考的成语相关故事。
爱屋及乌的故事解释: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
“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
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
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
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
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
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
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
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
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
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
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
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
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
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
描写文化词语
![描写文化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9cc52ba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e.png)
描写文化词语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源远流长yuányuǎnliúcháng【典故】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田。
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释义】源头很远,水流很长。
比喻历史悠久。
【用法】并作谓语、定语;指历史悠久【相近词】源源不绝、源源不断、源源而来【相反词】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年代】古代【谜语】大江并无头尾;黄河之水天上去【使用】◎中国史学史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对史学本身并作系统的哲学思索的历史哲学专著,严格说来只有章学诚《文史通义》一部。
【不识之无】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
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不通文墨】通在: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着述等。
指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或识字不多。
【粗俗之辈】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读书种子】所指在文化上要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古为今用】抨击地承继文化遗产,并使之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黄金时代】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
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横僿不文】僿,粗俗。
粗俗没文化。
【蹶角受化】蹶角:叩头;受化:接受文化。
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国人来中国朝贡,接受教化。
形容声威极大。
【敏而好古】敏:勤奋。
指勤奋钻研古代文化。
【卖弄才学】指故意显示自己有文化水平【卖弄学问】指故意表明自己存有文化水平。
【美雨欧风】欧:欧洲。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裂冠毁冕】①比喻背叛王室。
②比喻绝意仕进。
③比喻吞噬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
【能写会算】指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欧风美雨】①比喻欧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②比喻欧美的入侵。
【欧风墨雨】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
常以则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识文断字】识字。
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儒家经典章节中常见成语及释义
![儒家经典章节中常见成语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7e7c1918172ded630a1cb6aa.png)
儒家经典章节中常见成语及释义〔高考冲刺资料〕【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
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
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
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存心养性】:保存赤子之心,修养仁慈之性。
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大同境域】: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
也指共产主义社会。
【甘贫乐道】: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
甘于受贫,乐于守道。
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攻乎异端】:攻:钻研;异端:旧指不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
旧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
也指对异端的斥责。
【毁不危身】:儒家丧制。
指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
同“毁不灭性〞。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绝:断绝;恶:坏;声:话。
君子即使同别人断绝交往,也不说其坏话。
这是儒家宣扬的处世准那么。
【克己复礼】:克:抑制。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
指儒家学说。
【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
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离经畔道】:①指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标准。
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标准。
【求志达道】: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
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仁义礼智】: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
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标准。
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儒家经书】: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
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根本内容之一。
【诗书礼乐】:六代儒家六经的名称,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诗云子曰】:?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
岳阳楼记基础知识、重点词语解释、语法归纳等
![岳阳楼记基础知识、重点词语解释、语法归纳等](https://img.taocdn.com/s3/m/90b351c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7.png)
岳阳楼记基础知识、重点词语解释、语法归纳等十、岳阳楼记(范仲淹)1、易读错的字。
仲(zhòng)秋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jùn)属(zhǔ)予汤汤(shāng)衔(xián)远山朝晖(huī)潇(xiāo)湘骚(sāo)人淫(yín)雨霏霏(fēi)隐曜(yào)潜(qián)形楫摧(jícuī)檣(qiáng)倾薄(bó)暮冥冥(míng)谗(chán)言万顷(qǐng)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yù)皓(hào)月心旷(kuàng)神怡(yí)宠(chǒng)辱偕(xié)忘嗟(jiē)夫噫嘻(yī xī)2、多音字。
chóng(重修)shǔ(属于)zuō(作坊)yú(予观夫重属作予巴陵胜状)zhòng(重量)zhǔ(通“嘱”)zuò(作文)yǔ(给予)tāng (喝汤)héng(横无际涯)zhāo(朝晖)guān(大观)汤横朝观shāng(汤汤)hèng(蛮横)cháo(朝廷)guàn(道观)háo (呼号)bó(鄙薄)kōng(空壳)lè(快乐)号薄báo (厚薄)空乐hào (号召)bò(薄荷)kòng(空闲)yuè(乐曲)xīng(百废具兴)tōng(北通巫峡)háo (怒号)chǔ(处江湖)兴通号处xìng(高兴)tòng(通红)hào (号召)chù(处所)3、形近字。
谪zhé(谪守)摘zhāi(摘下)赋fù(赋税)郡jùn (郡县)嫡dí(嫡系)贱jiàn(贵贱)滴dī(水滴)嘀dí(嘀咕)贼zéi(抓贼)群qún (群众)衔xián(官衔)涯yá(天涯)挥huī(指挥)狭xiá(狭隘)街jiē(街道)辉huī(光辉)峡xiá(峡谷)衍yǎn(繁衍)崖yá(山崖)晖huī(朝晖)侠xiá(侠客)霏fēi (霏霏)耀yào(照耀)缉jī(缉拿)墙qiáng(城墙)濯zhuó(洗濯)楫jí(舟楫)嫱qiáng(宫嫱)雯wén(雯雯)曜yào(隐曜)辑jí(编辑)樯qiáng(帆樯如林)催cuī(催促)萧xiāo(萧条)斓lán(斑斓)欧ōu (欧洲)璀cuǐ(璀璨)澜lán (波澜)摧cuī(摧毁)箫xiāo(吹箫)谰lán (谰言)鸥ōu (沙鸥)鳞lín (鱼鳞)嶙lín(嶙峋)妖yāo (妖娆)璧bì(璧玉)磷lín (磷矿)(波光粼粼)跃yuè(跃跃)麟lín (麒麟)粼lín(粼粼)沃wò(肥沃)壁bì(墙壁)浩hào(浩浩)泳yǒng(游泳)载zǎi (记载)裁cái (裁剪)皓hào(皓月)咏yǒng(歌咏)栽zāi (栽树)哉zāi (哀哉)隐yǐn(隐曜)锦jǐn(锦绣)噫yī(噫嘻)怡yí(心旷神怡)绵mián(连绵)殆dài(百战不殆)稳wěn(稳重)棉mián (棉花)臆yì(臆造)贻yí(贻笑大方)4、重点词句详细解释(1)庆历四年春:庆历四年的春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附庸风雅词语解析及典故
附庸风雅
附庸风雅( fù yōng fēng yǎ )
[解释]附庸:古代指附属在诸侯大国下面的小国,引申为从属的地位或依赖的关系。
风雅:原指《诗经》中《国风》和《大雅》《小雅》,后指风流,儒雅。
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近义词
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反义词
温文尔雅:温文尔雅,谓气质彬彬有礼,行为典雅端正。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
清·黄小配《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却偏要~,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
”
清·吴趼人《情变》第八回:“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
”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为了~,不得不矫揉造作一番,骗骗自己而已。
”
常见用法
“附庸风雅”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贬低用文化装点门面的人,比如常常称那些暴发户购买书画的行为为“附庸风雅”。
可见文化这东西是人人都追求的,人人都要显得“有文化”。
如果明明没有文化,偏要装得有文化,这就叫“附庸风雅”。
今天的“附庸风雅”这个成语是动宾结构,“附庸”是动词,追随之意,“风雅”泛指文化。
但是在古代,“附庸”和“风雅”是两回事,而且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附庸风雅典故:
原文
明人吴俨,官至尚书,家巨富。
其子酷好书画,购藏名笔颇多。
一友家有宋宫所藏唐人《十八学士》一卷,每欲得之,而其家非千金不售。
吴俨之弟富亦匹兄,蓶粟帛是积,然文人常鄙之。
一日,其弟语画主曰:“《十八学士》果欲千金耶?”主曰:“然。
”遂如数市之。
后置酒宴兄与其素鄙己者,酒半,特谈画,并出示所购<十八学士>以玩。
或曰:“君何以知其名画?”其弟顾左右而言他。
时人传为笑话。
译文
明人吴俨,官做到部长,家里非常富有。
他儿子酷好书画,购买收藏的名字名画很多。
一个朋友家里有宋朝朝廷收藏的唐人(写的)《十八学士》一卷,每次想得到它,但他家非千金不卖。
吴俨的弟弟也很富有,可与他兄长相匹敌,只积粮食丝绸,然而文人总是轻视他。
一天,他弟告诉画主说:“《十八学士》果真要千金吗?”画主说:“是的。
”于是按千金之数买下了它。
后来安排酒席宴请他的兄长和其他那些一向轻视他的人,酒喝到一半,故意谈画,并拿出《十八学士》来欣赏。
有人说:“你凭什么知道这是一幅名画呢?”他弟弟就环顾四周说其他的事了。
当时人们传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