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选择题专项训练
2013—2014年语病选择题专项练习1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记者问:”刘永行先生,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名为中国第二首富,称刘氏家庭的资产为8亿美元,这个评估准确吗?”C.我的观点是,买房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但如果为了买房而终身成为”房奴”,尽管房子怎么升值,对买房者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
D.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
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
B.叶正明对有些文章和书籍说叶挺在和党断了联系期间生活异常困难,靠开饭馆、摆小摊、卖油条等等维持生计的谬传比较反感,说这些都是假的。
C.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
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D.长久以来,以大摩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比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一直是华尔街的“形象代言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目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划,是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B. 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日前表示,要实现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消除”冷战思维”,必须抛弃”中国威胁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一番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终于作出了让步,最终价格定在4500元,比原先的一万多元少了一倍还多。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一)

专题强化训练(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解析】西周分封的对象有先代贵族、功臣、姬姓贵族等,其中分封的主体是姬姓贵族。
【答案】C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解析】从材料中的“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等信息,可以看到居住在土楼里的人们有着血缘关系,这体现了宗法制的内涵。
【答案】C3.《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解析】仔细阅读题干可知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严格的等级关系。
【答案】A4.“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
”但事与愿违,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的影响是(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为庶人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答案】D5.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2013年时事政治选择题(有答案)

2013年时事政治选择题专项训练1.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报告中首次将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十七科学发展观 B. 十八科学发展观C. 十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十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_”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正式交付海军。
A.中山舰 B. 广州舰 C.大连舰 D. 辽宁舰3.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诺贝尔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A.和平奖 B. 医学奖 C. 文学奖 D.经济学奖4. 2012年,中国首次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军工装备专家——“中国预警机之父”、爆炸力学奠基人。
A.师昌绪王振义 B.谢家麟吴良镛C.孙家栋谷超豪 D.王小谟郑哲敏5.2012年 11月29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联合国给予观察员国地位。
A.巴勒斯坦 B.南苏丹 C.朝鲜 D.东帝汶6.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在这次党代会上,当选为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
A.16 胡锦涛 B.17 胡锦涛 C.18 习近平 D.19 习近平7.2013年1月18日,一年一度的最高国家科技奖评选揭晓,他们分别是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院士和中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院士。
A.袁隆平黄昆 B.郑哲敏王小谟C.闵恩泽徐光宪 D.吴征镒李振声8.“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
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
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这是2012感动中国人物评委会给“歼—15舰载机”总指挥的颁奖词。
A.林俊德 B.陈家顺 C.张丽莉 D.罗阳9.2013年1月30日,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发射升空,该国成为世界上第11个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国家。
安徽省怀宁中学2013年理科综合选择题专项训练(二)

怀宁中学2013年理科综合选择题专项训练(二)命题:邵清华何承亮杨孝亮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们曾一度认为二硝基苯酚(DNP)有助于人体减肥,后来发现此药不安全,因此禁用。
DNP能增大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消除H+浓度梯度,因而磷酸化不能进行,无ATP产生,使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磷酸化是指ADP与Pi合成ATP的过程,仅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B.ATP的合成需要H+,H+均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线粒体C.正常情况下,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D.DNP的过量使用会影响机体的能量供应,导致生命危险2. Scripps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工合成的小分子能诱导细胞去分化,即诱使细胞发生生长倒退,从当前状态返回到祖细胞状态。
这种化合物名为reversine,引起正常情况下被预定形成肌肉的细胞经历分化的逆转--沿着分化路径后退,回退到祖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肌细胞经reversine诱导形成祖细胞过程,说明人体内细胞分化具有可逆性B.图中b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脂肪细胞与骨细胞内的mRNA均不相同C.如图中的骨细胞某些基因发生突变或其他器官的癌细胞转移到骨骼系统都可能会导致骨癌D.癌细胞的代谢要比癌变前的原组织细胞代谢强,癌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相对较高3.图甲、乙表示真核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两个阶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甲过程中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但不同部位模板链不同B.甲过程中的酶为DNA聚合酶,乙过程中不需要酶的参与C.在乙过程中,最终合成的各个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D.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甲、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均可以起始多次4.果蝇红眼和白眼是X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现有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白眼果蝇。
若子一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A.13:3 B.5:3 C.3:1 D.7:15.将休眠状态的糖槭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
2013年文数选择填空小题训练2

梅硐职中2013年文数小题训练22013年4月16日一、选择题(5*10)1、若集合A ={-1,1},B ={0,2},则集合{z |z =x +y ,x ∈A ,y ∈B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A. 5B. 4C. 3D. 22、函数y =a x-1a(a >0,且a ≠1)的图象可能是( )3.函数f (x )=2x -2x-a 的一个零点在区间(1,2)内,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3)B .(1,2)C .(0,3)D .(0,2)4.已知曲线y =x 3在点(a ,b )处的切线与直线x +3y +1=0垂直,则a 的值是( ) A. -1 B. ±1 C. 1 D. ±35.已知函数f (x )=sin(2x +3π2)(x ∈R ),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 .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B .函数f (x )是偶函数C .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4对称D .函数f (x )在区间[0,π2]上是增函数6.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DC 的中点,点F 是BC 的一个三等分点,那么EF =( )A.12AB →-13AD →B.14AB →+12AD →C.13AB →+12DA →D.12AB →-23→ 7.(改编题)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2=0,a 6+a 8=-10,则a 2012=( )A .2010B .2012C .-2010D .-20128、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A )6 (B )9 (C )12 (D )18 9、若点P (x ,y )到点F (0,2)的距离比它到直线y +4=0的距离小2,则点P (x ,y )的轨迹方程为( )A .y 2=8xB .y 2=-8xC .x 2=8yD .x 2=-8y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 )A .2B .1 C.12D .-1二、填空题(5*5) 11、计算ii i +-+1)1)(23(=12.抛掷甲、乙两枚质地均匀且四面上分别标有1,2,3,4的正四面体,其底面落于桌面,记所得的数字分别为x ,y ,则xy为整数的概率是________. 13.(改编题)已知椭圆G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x 轴上,离心率为32,且椭圆上一点到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2,则椭圆G 的方程为________.14.已知向量a =(3,4),b =(2,-1),如果向量a +x b 与-b 垂直,则实数x 的值为________.15. 2012·湖北,文1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x +y ≥1,3x -y ≤3,则目标函数z =2x +3y的最小值是________.6题图参考答案1、若集合A ={-1,1},B ={0,2},则集合{z |z =x +y ,x ∈A ,y ∈B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A. 5B. 4C. 3D. 2[解析] 由已知,得{z |z =x +y ,x ∈A ,y ∈B }={-1,1,3}, 所以集合{z |z =x +y ,x ∈A ,y ∈B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3. [答案] C2、函数y =a x -1a(a >0,且a ≠1)的图象可能是()[解析] 当a >1时,函数y =a x 单调递增,-1<-1a <0,所以y =a x -1a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在0至1之间,所以选项A ,B 都不正确;当0<a <1时,函数y =a x单调递减,而此时-1a <-1,所以函数y =a x -1a 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下方,选项D 符合条件. [答案] D3.(2012·北京朝阳区统考)函数f (x )=2x-2x-a 的一个零点在区间(1,2)内,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1,3)B .(1,2)C .(0,3)D .(0,2)[解析] 由条件可知f (1)f (2)<0,即(2-2-a )(4-1-a )<0,即a (a -3)<0,解之得0<a <3. [答案] C4.(2012·四川绵阳高三诊断)已知曲线y =x 3在点(a ,b )处的切线与直线x +3y +1=0垂直,则a 的值是( )A. -1B. ±1C. 1D. ±3[解析] 由y =x 3知y ′=3x 2,∴切线斜率k =y ′|x =a =3a 2. 又切线与直线x +3y +1=0⎝ ⎛⎭⎪⎫y =-13-13垂直,∴3a 2·⎝ ⎛⎭⎪⎫-13=-1,即a 2=1,a =±1,故选B. [答案] B5.(2012·银川联考)已知函数f (x )=sin(2x +3π2)(x ∈R ),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 .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 B .函数f (x )是偶函数C .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4对称D .函数f (x )在区间[0,π2]上是增函数[解析] f (x )=sin(2x +3π2)=-cos2x ,故其最小正周期为π,故A 正确;易知函数f (x )是偶函数,B 正确;由函数f (x )=-cos2x 的图象可知,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x =π4不对称,C 错误;由函数f (x )的图象易知,函数f (x )在[0,π2]上是增函数,D 正确,故选C.[答案] C6.(2012·北京海淀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DC 的中点,点F 是BC 的一个三等分点,那么EF →=()A.12AB →-13AD →B.14AB →+12AD →C.13AB →+12DA →D.12AB →-23AD → [解析] 在△CEF 中,有EF →=EC →+CF →,因为点E 为DC 的中点,所以EC →=12→.因为点F 为BC 的一个三等分点,所以CF →=23CB →.所以EF →=12DC →+23→=12AB →+23DA →=12AB →-23AD →.故选D. [答案] D7.(改编题)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2=0,a 6+a 8=-10,则a 2012=( ) A .2010 B .2012 C .-2010D .-2012[解析]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由已知条件可得⎩⎨⎧a 1+d =02a 1+12d =-10,解得⎩⎨⎧a 1=1,d =-1,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2,故a 2012=-2012+2=-2010. [答案] C9、若点P (x ,y )到点F (0,2)的距离比它到直线y +4=0的距离小2,则点P (x ,y )的轨迹方程为( )A .y 2=8xB .y 2=-8xC .x 2=8yD .x 2=-8y[解析] 点P (x ,y )到点F (0,2)的距离比它到直线y +4=0的距离小2,说明点P (x ,y )到点F (0,2)和到直线y +2=0的距离相等,所以P 点的轨迹为抛物线,设抛物线方程为x 2=2py ,其中p =4,所以所求的轨迹方程为x 2=8y . [答案] C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A .2B .1 C.12D .-1[解析] 根据程序框图可知,a =2,i =1;a =11-2=-1,i =2,a =12,i =3;a =2,i =4;a =-1,i =5……发现a 的值是以3为周期循环出现的.因为2012=3×670+2,当i =2012时,a =12,i =2013,此时退出循环,输出a =12,故选C.[答案] C 11、计算ii i +-+1)1)(23(=12.抛掷甲、乙两枚质地均匀且四面上分别标有1,2,3,4的正四面体,其底面落于桌面,记所得的数字分别为x ,y ,则xy________.[解析] 将抛掷甲、乙两枚质地均匀的正四面体所得的数字x ,y 记作有序实数对(x ,y ),共包含16个基本事件,其中xy为整数的有:(1,1),(2,2),(3,3),(4,4),(2,1),(3,1),(4,1),(4,2),共8个基本事件,故所求的概率为816=12. [答案]1213.(改编题)已知椭圆G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x 轴上,离心率为32,且椭圆上一点到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2,则椭圆G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根据椭圆定义知2a =12,即a =6,由ca =32,得c =33,b 2=a 2-c 2=36-27=9,故所求椭圆方程为x 236+y 29=1. [答案] x 236+y 29=114.已知向量a =(3,4),b =(2,-1),如果向量a +x b 与-b 垂直,则实数x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向量a +x b 与-b 垂直,所以(a +x b )·(-b )=-a ·b -x b 2=-2-5x =0,所以x =-25.故填-25.[答案] -2515. (2012·湖北,文1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x +y ≥1,3x -y ≤3,则目标函数z =2x+3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 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由l 0:y =-23x 平移知过点A (1,0)时,目标函数取到最小值,代入可得z =2.[答案] 2。
2013届实验中学选择题训练

2013届实验中学高三物理选择题训练一.运动图象1.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 ①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3)两种特殊的s -t 图象①若s -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3-1甲所示) ②若s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3-1乙所示)2.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 ①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v -t 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图1-3-2甲所示)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1-3-2乙所示)(4)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温馨提示 (1)s -t 图象、v -t 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是s 、v 与t 一一对应.(2)s -t 图象、v -t 图象的形状由s 与t 、v 与t 的函数关系决定.(3)无论是s -t 图象还是v -t 图象,所描述的运动情况都是直线运动.运动学图象“五看”1.看“线”⎩⎪⎨⎪⎧s -t 图象上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 -t 图象上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2.看“斜率”⎩⎪⎨⎪⎧s -t 图象上斜率表示速度v -t 图象上斜率表示加速度 3.看“面积”⎩⎪⎨⎪⎧ s -t 图象上面积无实际意义v -t 图象上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 位移4.看“纵截距”⎩⎪⎨⎪⎧s -t 图象表示初位置v -t 图象表示初速度 5.看“特殊点”⎩⎪⎨⎪⎧ 拐点(转折点)一般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 运动交点在s -t 图象上表示相遇,在v -t 图象上 表示速度相等图1-3-1图1-3-21.(·高考广东理基)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1s 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2.(·高考安徽理综)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 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 和宇宙年龄t 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象? ()3.(2011海南物理双选)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2013初三化学热点雾霾专题

2013年初三化学热点问题雾霾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共9小题)1.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2.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D.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2:2:2:13.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氧气再生装置中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R═2Na2CO3+O2 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N 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B.R的化学式为CO2C.N a2CO3属于氧化物D.过氧化钠能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呼吸所需的氧气4.(2013•齐齐哈尔)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NaHSO42Na2SO4+2X+O2↑,则X的化学式为()A.N a2S B.N a2SO4 C.N a D.N aOH5.(2010•连云港)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的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下列从实验获得的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棉花具有可燃性B.C 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C.N a2CO3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D.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6.鱼苗在长途运输中,为防止颠簸造成洒落,通常将鱼苗装入相对密闭的容器内,但容器内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要及时除去、为防止细菌繁殖,须将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现有以下三种具有杀菌能力的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过氧化钠,它们在容器内可发生如下反应:(1)2H2O22H2O+O2↑ (2)2Na2O2+2H2O=4NaOH+O2↑ (3)2Na2O2+2CO2=2Na2CO3+O2(4)2Ca2O2+2H2O=2Ca(OH)2+O2↑ (5)2Ca2O2+2CO2=2CaCO3+O2.你认为最合适的物质是()A.双氧水B.过氧化钙C.过氧化钠D.以上物质都可以7.(2013•怀柔区二模)潜艇中船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化学反应2Na2O2+2CO2=2X+O2吸收,则X的化学式为()A.N aOH B.N a2C C.N a2CO D.N a2CO38.右图是四组分别用来验证植物某项生命活动的原料或产物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推断正确的是()①、实验A验证的是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②、实验B验证的是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③、实验C验证的是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④、实验D验证的是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9.(2013•昆明一模)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与氧气反应转化为CO2,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转化过程中的几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B.反应中CO与O2的质量比为7:4C.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二.填空题(共1小题)10.如右图所示,用脱脂棉包住含少量钠元素的固体A,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发现脱脂棉燃烧起来.①A可以是单质钠,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②A也可能是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1)通过实验现象判断,上述两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找出上述两个化学反应的其他相似之处(写出其中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Ⅱ.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器,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写表中空格: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试剂的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 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C 过氧化钠与CO2、水蒸气反应,产生O2 2Na2O2+2CO2=2Na2CO3+O2D 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三.解答题(共5小题)11.(2010•新乡一模)当矿井内遇有灾害事故,造成环境中缺氧或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时,可佩戴“化学氧自救器”逃生.其化学反应原理为:正常呼气时,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和药罐内生氧剂(过氧化钠Na2O2)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以供给人呼吸.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其化学反应原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1)用如图所示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①若用石灰石与稀酸盐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则A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②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与过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③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可使用_________进行检验.(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除生成氧气还生成什么其他物质?有位同学推测可能生成了一种酸或一种碱,另一个同学认为不可能,其理由是_________.(3)有同学推测可能生成了一种碳酸盐.并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后的固体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4)如果每人每小时消耗的氧气在某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的体积为50L,若从矿井中逃生需2小时,则“化学氧自救器”中至少需要过氧化钠多少克?(已知:在上述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5g/L)12.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下面是兴趣小组同学围绕过氧化钠进行的一系列探究,请你参与到其中.【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与CO2反应产生Na2CO3(Na2CO3溶液呈碱性)和O2.【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右图装置探究CO2与Na2O2的反应.实验过程如下:(1)测定过氧化钠样品中过氧化钠的纯度.用上图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的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定过氧化钠样品中过氧化钠的纯度,则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_________,若没有B瓶,则测出的过氧化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检验U型管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A.【对固体的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2CO3;猜想Ⅱ._________.B.【实验和推断】(1)步骤②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玻璃棒在步骤①中的作用是_________.(2)步骤③说明白色固体A是_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3)若现象a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________成立.猜想Ⅱ成立,现象a是_________.【反思与拓展】①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②过氧化钠作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优点是_________(答一点).13.(2013•安顺)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是用过氧化钠(Na2O2)和呼出的CO2反应来制取氧气提供呼吸.某实验小组为验证这一原理,进行了实验探究.【查阅资料】在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设计装置】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B装置中盛装NaOH溶液.【实验过程】向装置A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A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B、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实验分析】(1)为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实验小组采用的验证方法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2)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这是根据浓硫酸具有_________的原理;(3)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实验结论】(4)实验证明:Na2O2和CO2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反应可得到氧气.通过探究同学们认为:在实验室不用加热的方法,用气体也可制得氧气.按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经验,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14.(2013•烟台)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A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_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Ⅰ:溶液是NaOH;猜想Ⅱ:溶质是_________;猜想Ⅲ:溶质是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_________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步骤和现象结论猜想Ⅲ成立15.如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仔细观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共有5个分子参与该反应;B.该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的还原剂是一氧化碳;D.图中的一种氧化物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2766225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可以判断反应类型;C、氧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负价,在单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D、二氧化碳和氧气在通常情况下都是气体.解答:解:A、过氧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对B、生成物中,碳酸钠属于化合物,氧气属于单质,但是反应物中,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C、在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在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在碳酸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氧气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对D、因为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气体,用这一原理制取的氧气中一般含有二氧化碳.故错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和元素化合价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从氧化物和化合价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D.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2:2:2:1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2766225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特点考虑;B、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考虑;C、根据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考虑;D、根据化学计量数的计算方法考虑.解答:解:A、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过氧化钠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2Na2O2+CO2=2Na2CO3+O2反应物中没有单质,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C、Na2O2中钠元素显+1价,所以氧元素显﹣1价,故C错;D、由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各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2:2:1,不是各物质的质量比,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氧化物的特点,置换反应的定义,化合价的计算方法.3.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氧气再生装置中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R═2Na2CO3+O2 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N 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B.R的化学式为CO2C.N a2CO3属于氧化物D.过氧化钠能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呼吸所需的氧气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766225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过氧化钠的化学式进行判断.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R的化学式.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D、根据题意,过氧化钠是潜水艇氧气再生装置中制氧剂,能与物质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钠元素显+1价,设氧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0,则x=﹣1价,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R═2Na2CO3+O2,反应物中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2、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项说法正确.C、Na2CO3是由钠、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过氧化钠是潜水艇氧气再生装置中制氧剂,能与物质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能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呼吸所需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利用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2013•齐齐哈尔)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NaHSO42Na2SO4+2X+O2↑,则X的化学式为()A.N a2S B.N a2SO4 C.N a D.N aOH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766225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解答:解: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NaHSO42Na2SO4+2X+O2↑可以知道反应后除2X外有4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而反应前有6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知,2X中含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因此X化学式为NaOH.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推断,利用原子守恒的方法即可推出物质的化学式,学生应明确质量守恒定律在利用化学反应推断物质化学式的重要作用.5.(2010•连云港)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的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下列从实验获得的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棉花具有可燃性B.C 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C.N a2CO3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D.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2766225专题:化学实验与探究.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稀硫酸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并释放出热量;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蜡烛熄灭;又因棉花上的Na2O2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释放出热量,使棉花达到着火点,所以棉花燃烧起来.我们可以据此分析选项的正确与否.解答:解:A、沾有Na2O3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就说明棉花具有可燃性,故正确;B、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稀硫酸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蜡烛熄灭;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是它的特性,并不因燃烧物的不同而改变.所以CO2不支持蜡烛燃烧,同样不支持棉花燃烧,故错误;C、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之所以燃烧起来,就是因为Na2O2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释放出热量,使棉花达到着火点,所以棉花燃烧起来.故正确;D、棉花能够燃烧就是因为棉花是可燃物,并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稀硫酸与杯底的Na2CO3反应释放的热量,使棉花达到了着火点.所以我们由此可知“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燃烧的条件,在考查同学们化学知识的同时,又要同学们从所给的资料中提取信息,这就要同学们具备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力.6.鱼苗在长途运输中,为防止颠簸造成洒落,通常将鱼苗装入相对密闭的容器内,但容器内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要及时除去、为防止细菌繁殖,须将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现有以下三种具有杀菌能力的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过氧化钠,它们在容器内可发生如下反应:(1)2H2O22H2O+O2↑ (2)2Na2O2+2H2O=4NaOH+O2↑ (3)2Na2O2+2CO2=2Na2CO3+O2(4)2Ca2O2+2H2O=2Ca(OH)2+O2↑ (5)2Ca2O2+2CO2=2CaCO3+O2.你认为最合适的物质是()A.双氧水B.过氧化钙C.过氧化钠D.以上物质都可以考点: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2766225专题:新信息筛选题.分析:由题意“充足的氧气、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要及时除去、为防止细菌繁殖,须将水的pH调节在8左右”,又因为2Ca2O2+2H2O=2Ca(OH)2+O2↑,有氧气生成,且Ca(OH)2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弱,相应腐蚀性也小;且2Ca2O2+2CO2=2CaCO3+O2,可以同时消耗二氧化碳,可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而双氧水虽能制取氧气,但不能消耗二氧化碳;过氧化钠虽能制取氧气,但生成的氢氧化钠为强碱,碱性太强.解答:解:A、双氧水虽能制取氧气,但不能消耗二氧化碳,故A错误;B、因为2Ca2O2+2H2O=2Ca(OH)2+O2↑,有氧气生成,且Ca(OH)2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弱,相应腐蚀性也小;且2Ca2O2+2CO2=2CaCO3+O2,可以同时消耗二氧化碳,可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故B最合适;C、过氧化钠虽能制取氧气,但生成的氢氧化钠为强碱,碱性太强,故C错误;D、以上物质都可以,故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熟记常用气体的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了解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7.(2013•怀柔区二模)潜艇中船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化学反应2Na2O2+2CO2=2X+O2吸收,则X的化学式为()A.N aOH B.N a2C C.N a2CO D.N a2CO3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2766225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可推断化学反应2Na2O2+2CO2=2X+O2 中X为Na2CO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8.右图是四组分别用来验证植物某项生命活动的原料或产物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推断正确的是()①、实验A验证的是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②、实验B验证的是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③、实验C验证的是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④、实验D验证的是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766225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分析,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解答:解:①要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而该实验没有,无法证明;②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气体,然后将收集的气体用带火星的小木条进行检验,若复燃,证明生成氧气,可以达到目的;③实验设计原理是夹上夹子,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打开夹子,向漏斗中倒入清水,让气体排出,通入澄清石灰水,即可证明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④通过对比实验,左边碳酸氢钠溶液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右边无二氧化碳,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将装置放于阳光下,左边装置有气泡冒出,而右边无气体产生,从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故选B.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9.(2013•昆明一模)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与氧气反应转化为CO2,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转化过程中的几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B.反应中CO与O2的质量比为7:4C.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766225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题目将汽车尾气问题与催化剂、质量守恒定律等结合,很多地综合运用知识,是一个很好的题目.首先要从题干提炼出发生的反应:2CO+O22CO2,然后根据选项选择思考问题的角度.解答:解:通过题干,我们知道这么两条信息:(1)反应时将CO和O2转化为了CO2;(2)在过程中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这样也可以写为:2CO+O22CO2.A、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A正确;B、根据化学反应式2CO+O22CO2可知,CO与O2的质量比为7:4,故B正确;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因为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道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量和原子的数目不会改变,但分子的数目是会改变的.故D错误.故答案:D.点评:注意审题时对关键字词的理解,有助于题目的准确解答.二.填空题(共1小题)10.如右图所示,用脱脂棉包住含少量钠元素的固体A,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发现脱脂棉燃烧起来.①A可以是单质钠,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②A也可能是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1)通过实验现象判断,上述两个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找出上述两个化学反应的其他相似之处(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2013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最新试题精选单项选择专题训练31

2013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最新试题精选单项选择专题训练(解析版)102013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最新试题精选单项选择专题训练(解析版)1—I’m going to Paris this weekend.—What a(n)________! So am I.A. convenienceB. consequenceC. circumstanceD. coincidence【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convenience方便;consequence结果;circumstance环境;coincidence巧合的事。
句意:--我这周末将去巴黎。
--多么巧合的事啊!我也去。
故选D。
考点:考查名词的用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命题者在于让学生区分这四个名词的用法及意义,学生容易误选的是C,这两个词在词形上也相似,这也是命题者容易考查词形相似的单词辨析。
平时学生应注意这方面的知识的积累。
即学即练:It's a great ______ to live in town.A. convenienceB. consequenceC. circumstanceD. coincidence解析:B。
句意:住在城市里有很大的方便。
18.He ______ chess well. But since he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he almost has had no time to touch it.A. playedB. playsC. has playedD. had playe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句意:他现在下棋很好,但是自从大学毕业后,他几乎没有时间去碰它。
根据句意故选B。
考点:考查动词的时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动词的时态是高考的热点,它出现在单选和短文改错中的次数较多,需要考生一定掌握不同的时态的用法。
即学即练:My favourite song ______on the radio then.A. playedB. playsC. has playedD. was playing解析: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专项训练
1.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他们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池和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
B.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D.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穿省市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他前面的主演“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3.在研究平面及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方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所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4.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线后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能够探究的是()
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5.中国科学考察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并测量出这座
世界最高峰的“身高”为8848.43米,如果科考队员某天
测得山脚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则()
A.因为山峰的高度较大,测量这座山峰高度所使用的刻
度尺得分度尺为1米
B.珠穆朗玛峰山脚的大气压将一定是1个标准大气压
C.珠穆朗玛峰山顶大气压将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
D.如果在珠穆朗玛峰山顶用敞口锅烧水,沸水温度一定低于100摄氏度
6.如图示,在水平公路上,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与静止时相比较(考虑空气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时对地面压力小于静止时的压力
B.运动时对地面压力等于静止时
C.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静止时
D.运动时受到地面摩擦力等于静止时
7.某杠杆两端各挂一个铜球和一个铁球,杠杆保持平衡,已知AO>BO,若将
铜球和铁球同时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L,那么()
A.铁球下降,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B.铜球下降,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C.杠杆仍保持平衡,两球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4.5v,
电压表量程0--3v,变阻器规格“20欧,1A”,灯泡L标有“2.5v,1.25W”,
字样(不考虑电阻的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电流变化范围是0.18--0.5A
B.滑动变阻器组织变化的范围是2.5--10欧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W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