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新版)商务星球版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2)讲授环节:以PPT为辅助,讲解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实验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地球仪实验,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和速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球自转的特点。
(4)游戏环节:设计“地球自转我知道”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检验学生对地球自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思维发展:
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学会了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取长补短,提高自身思维品质。
4. 情感态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和人地协调观,关注地球环境变化。
d.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成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
b. 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认识到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关注地球环境变化;
c.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d.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到保护地球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② 针对教学方法问题,可以增加实例分析、案例研究等环节,将地球自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其实用性和趣味性。
③ 针对教学评价问题,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口头报告、小组讨论展示等,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速度,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等地理现象。在解答相关问题或讨论时,能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球的自转(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1.理解地方时的含义;掌握时区的划分;初步学会区时的计算;掌握过日界线日期变更的规律。

(重难点)2.使学生通过动手计算某个地区的日期和时刻,总结区时计算和日期变化的技巧和具体方法。

3.培养学生用地理的思维和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读图法。

【教具准备】大地球仪、手电筒、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3)中央经线和时区界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倍数,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 (15°×8=120°)。

(4)区时和区时的区分: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刻,作为全区各地统一使用的时刻,这种适用于同一图1-7学生看事例:思考事例:小强的爸爸到日本出差,说好早上9点(当地)从东京乘飞机经2小时30分返回上海,11点,当小强正打算高高兴兴的出门去机场欢迎,可爸爸已经回到了家中,小强感到非常奇怪。

大家来给这位小朋友解释一下吧。

检测:1、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晚8时12分(伦敦时间)在伦敦举行,北京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开幕式直播A、7月27日12时12分B、7月27日16时12分C、7月28日4时12分D、7月28日12时12分2、2011年5月1日,家住武汉的小红和在纽约的表姐通电话。

小红:表姐,晚上好!表姐:小红,早上好!小红:看看你的手表,现在是什么时间?表姐:嗯······4月30日晚上9点整。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表姐看手表时,北京时间是4月30日22时B、小红表姐看手表时,北京时间是5月1日10时C、小红与表姐互相问候时,出现的时间差异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D、世界各地的时间差异是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造成的3、北京时间3月2日9点30分,温哥华(西八区)的当地时间是:A、3月1日17时30分B、3月2日17时30分C、3月1日9时30分D、3月2日1时30分4、为什么会丢失一天1519年麦哲伦船队向西作环球航行,于1522年完成环球航行一周回到西班牙时,当地的日历上是9月8日,而水手们每天记录的航海日记上却是9月7日。

地理:1.3 《地球的自转》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地理:1.3 《地球的自转》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三课地球的自转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2、掌握自转的周期和方向。

3、了解全球各地的时间差异,知道引起差异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地图【教学过程】[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

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一、昼夜更替[展示]课件:地球的自转[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

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教师]这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提问]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演示]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提问]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大约是24小时)板书:二、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①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②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讨论]①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②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

东京时间早)③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④教材图1.18: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电话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

不合适,因为这时纽约正是半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略作讲解)板书三、时间的差异总结:本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重要运动形式——自转。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球的自转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球的自转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及解读】●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逐渐养成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能准确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逐渐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3.通过分组演示实验、讨论、归纳,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等。

(难点)【教学模式】多向互动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

【教具准备】大地球仪、每人一个小地球仪、手电筒(用红布包上手电筒的灯罩)、清水、红、白、黄色圆纸片若干、实物展台等。

【教学过程】的自转。

教学过程一、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教师用大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并提出问题:1.地球围绕什么自转?自转的方向是什么?2.自转一周用多长时间?完成课本第11页思考题。

教师给予指导。

3.你会演示地球自转吗?评价后强调:手持地球仪时,确保地轴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北极指向北方;按逆时针方向拨动地球仪。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演示,学生观察后,指导学生画出自转方向,对画得比较好的进行投影展示。

小结: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极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呈顺时针方向。

(如下图)学生观察,认真思考问题,并回答。

1.绕地轴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2.自转一周约24小时,即一天。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寻求答案。

(1)生活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白天黑夜的更替等。

(2)因为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所以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以一天为单位来安排作息时间。

活动1:演示地球自转运动第一步:请3位同学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

第二步: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内同学相互纠错,要求人人会演示。

活动2: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1)使目光平视赤道,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在赤道上空俯视图上沿赤道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

(2)把转动着的地球仪的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的方向。

并在北极俯视图上标出自转方向。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2)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查询自己所在地区的经纬度,观察地球自转对该地区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的影响。
(3)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学校内进行地球自转实验,如制作简易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的现象,加深对地球自转的理解。
(4)学生可以关注一些地理科学相关的科普书籍、杂志或网站,了解地球自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的培养,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地球自转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求,教师可以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如针对地理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课程的难度和深度,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地理现象分析;对于地理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通过耐心讲解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地理实例,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人文地理现象:地球自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时差、旅行、交通等。
(3)地理信息技术:地球自转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地球自转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4)科学探究:地球自转的实验方法,如地球仪实验、地球自转模拟实验等。
2.拓展建议
(1)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更多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如地球自转的原理、地球自转的测量方法等,以拓宽知识面。
⑧地球自转的观察方法:观察昼夜更替、记录时间差异等。
⑨地球自转的应用领域:地理、天文、气象等。
⑩地球自转的未来发展:创新性想法、改进方向。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球的自转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球的自转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学目标】1.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利用地球自转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通过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难点:时间差异【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掌握哪些内容。

二、导入课件演示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导入新课。

留问题:日月星辰为什么都东升西落呢?难道是它们都在围绕地球转吗?三、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出示地球自转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2.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_____________。

思考题:1.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在自转?2.人们习惯以一天为单位来安排作息时间,这与地球的自转有着怎样的关系?活动:1.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在图上用箭头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

2.把转动的地球仪的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的方向。

在图上用箭头标注你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

3.把转动的地球仪的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的方向。

在图上用箭头标注你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

结论:地球的自转方向________________ ,在北极呈____(顺、逆)时针,在南极呈____(顺、逆)时针。

简单的可以归结为北逆南顺。

四、昼夜更替出示图1-3-3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

随着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也就不停的更替。

练习:根据左图信息完成练习_______。

(2)经度每相差15 °,时间相差___小时。

一天中,太阳升至最高位置时就是当地的正午。

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其正午时刻是相同的。

因此,同一经线上的时间相同,而不同经线上的时间是不同的。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课标要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1.运用地球仪(或简单的器具)演示地球自转,并感悟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运用简单工具演示昼与夜和昼夜更替,并感悟其产生的条件及晨昏线的存在。

3.用简单方法推算时差,用实例说明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的时差知识。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当堂达标】1、下列自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四季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昼夜交替现象2、昼夜交替的周期()A.12小时B.24小时C.一年D.36小时3、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4、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如:在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工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教学反思】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地球的自转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本节课主要是从操作实验和动画演示两个方面来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地球自转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基于这点目标我认为是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氛围较浓,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始终是和谐的,教学思路较为清晰,有流畅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流程。

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小组合作演示和探讨问题只记住了一些简单的规律,结合图形灵活运用的能力较差;2、学生不会从演示和图形的理解中总结规律;3、绘图能力较差;以读图、看图、画图为主的地理学科来说,图文并茂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点的落实,做到读练画的结合,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球的自传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球的自传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地球自转相关的作业,如绘制地球自转示意图、写一篇关于地球自转的短文等,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地球自转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地球自转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3. 视频资源:收集地球自转现象的短视频或动画,如地球自转的演示视频、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的视频等,以便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地球自转的过程和地理现象。
4. 实验器材:准备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的装置等实验器材,以便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地球自转的过程。
5.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成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区。分组讨论区用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实验操作区用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实物演示、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2. 实物演示:通过地球仪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3. 生活实例: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地球自转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5.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3. 地球自转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自转的特性和重要性。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1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1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1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1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地球自转的概念、特点、产生的地理现象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学习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地球运动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地球自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特点,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能够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地球自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地球自转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球自转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地球仪等教学工具。

3.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特点,同时提出问题:“地球自转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地球自转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过程,同时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并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地球自转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这两个重点。对于时间差异这个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实际问题。
5.地理情感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地球自转的概念与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
1.地球自转方向的理解。
2.地球自转周期与昼夜交替关系的理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我发现有时讲解时间过长,导致实践活动时间不足,需要更好地平衡讲解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分配。
2.教学方法:对于地球自转方向的理解这个难点,我可能需要采用更多的教学工具和直观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改进措施
1.优化时间安排: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时间管理,确保讲解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平衡,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2)学生反馈:我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①条理清楚:
1.地球自转的概念与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周期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②重点突出: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即24小时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形成昼夜交替,产生时间差异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

《地球的自转》教学主题《地球的自转》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地球的运动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学习内容,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包括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更替、时差三部分。

学习本部分知识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本部分知识难度较大。

二、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初次接触的地理课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厚,但是本学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并借助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浅入深地剖析地球自转特点及运用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地球自转。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运用地球仪、手电筒等简单的工具学会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及产生的昼夜更替、时差等地理现象,掌握自转的基本运动规律。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演示、观察、小组讨论等活动,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及时差现象,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演示与小组互助探究,养成观察、思考生活中地理现象的意识,增强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创设情境导入和拓展应用部分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现象利用PPT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

现象采取模拟实验的方式引入,在学生演示实物的基础上利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和形象的Flash动画技术使地理现象更直观,更生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有关日出日落的图片与诗句。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1.了解地区的时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2.通过阅读世界时区图,学会简单时区的计算。

3.举例说出国际日期变更线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问题导学、读图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美国和中国的两个小朋友打电话的图片)问:在同一时刻,为什么美国小朋友和中国小朋友问候的时间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时间差异。

通过图片,可以比较直观的让学生认识时间的差异,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地区的时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2.通过阅读世界时区图,学会简单时区的计算。

3.举例说出国际日期变更线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一名学生代表读出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提出问题研讨学习三、时间的差异1、教师拿出地球仪,用粉笔在地球仪上选出2个点A、B, A、B点在同一纬度(B点相对在A点的东边)。

以地球仪上的金属刻度的钢圈为晨线(金属钢圈是半个大圆,地球仪自转时,钢圈是相对不动的)。

三、时间的差异Hi,早上好!美国Hi,晚上好!中国提出问题研讨学习5、展示世界时区图(上图)指导学生看图,完成问题。

问题:(1)数一数,全球共划分多少个时区?(2)在图中找到中时区,从中时区向东依次有哪些时区?向西呢?(3)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哪条?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西四区、西五区……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与时区号有什么关系?指导学生总结规律。

(4)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它的中央经线是哪一条?点拨:中央经线是指每个时区位置居中的经线。

(5)指导学生读书第14页,找出区时的概念。

强调:(1)每个时区使用共同的时间。

(2)“时区”即时间的区域,重在“区”;“区时”重在“时”。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第一章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自转(第2课时)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美国和中国的两个小朋友打电话的图片)问:在同一时刻,为什么美国小朋友和中国小朋友问候的时间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时间差异。

通过图片,可以比较直观的让学生认识时间的差异,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地区的时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2.通过阅读世界时区图,学会简单时区的计算。

3.举例说出国际日期变更线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研究。

2.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小组合作模拟形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喜悦与乐趣。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时区的计算,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地区的时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2.通过阅读世界时区图,学会简单时区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世界时区图,学会简单时区的计算。

Hi,早上好!美国问题:(1)数一数,全球共划分多少个时区?(2)在图中找到中时区,从中时区向东依次有哪些时区?向西呢?(3)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哪条?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西四区、西五区……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与时区号有什么关系?指导学生总结规律。

(4)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它的中央经线是哪一条?点拨:中央经线是指每个时区位置居中的经线。

(5)指导学生读书第14页,找出区时的概念。

强调:每个时区使用共同的时间。

“时区”即时间的区域,重在“区”;“区时”重在“时”。

(6)通过读图1-3-6下面的钟表时刻,说出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6.指导学生完成活动2。

(1)要求学生读图1—3—6,在图上找出一些国家的首都所在时区:(2)算一算,这些地区与我国北京所在东八区的时差。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3节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3节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感悟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旋转中心,逐渐养成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2、能够运用简单工具演示昼与夜和昼夜更替,感悟并描述昼夜产生的条件以及晨昏线的存在和时间差异。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手电筒、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演示、观察、体验与记录我们平时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怎么好像太阳绕着地球转呢?实验探究一:地球可能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1.我们用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橡皮泥代表人站在贴有十字方向标的地球仪上,并使方向标分别和经线.纬线方向一致。

2.当地球旋转到图中A.B.C三个不同位置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什么方向?3.思考:观察者来说,正处于中午的是图,日出的是图,日落的是图。

学生思考:我们平时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怎么好像太阳绕着地球转呢?1、根据要求,分小组演示地球自转的实验。

(4人为一组,用一个小地球仪)在演示的同时做好记录。

根据演示和观察,共同完成观察地球自转方向。

汇报与交流对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A图:太阳位于观测者的___________B图:太阳位于观测者的___________C图:太阳位于观测者的___________正处于中午的是_____图;日出的是_____图;日落的是_____图。

太阳的运动方位: ______________若太阳假定静止不动,那么地球绕地轴转动的方向:自___向____在地球自转示意图上画出地轴和运动方向。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演示太阳不动、地球仪旋转观察者的不同位置变化,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观察、体会并记录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能力。

BCA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演示。

实验探究二:在两极看地球自转在学生演示后,教师在大屏幕中演示从侧面及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的差异,并引导学生验证自己观察记录情况。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第一章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自转(第2课时)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出示美国和中国的两个小朋友打电话的图片)问:在同一时刻,为什么美国小朋友和中国小朋友问候的时间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时间差异。

通过图片,可以比较直观的让学生认识时间的差异,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地区的时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2.通过阅读世界时区图,学会简单时区的计算。

3.举例说出国际日期变更线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研究。

2.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小组合作模拟形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喜悦与乐趣。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时区的计算,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地区的时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2.通过阅读世界时区图,学会简单时区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世界时区图,学会简单时区的计算。

Hi,早上好!美国问题:(1)数一数,全球共划分多少个时区?(2)在图中找到中时区,从中时区向东依次有哪些时区?向西呢?(3)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哪条?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西四区、西五区……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与时区号有什么关系?指导学生总结规律。

(4)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它的中央经线是哪一条?点拨:中央经线是指每个时区位置居中的经线。

(5)指导学生读书第14页,找出区时的概念。

强调:每个时区使用共同的时间。

“时区”即时间的区域,重在“区”;“区时”重在“时”。

(6)通过读图1-3-6下面的钟表时刻,说出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6.指导学生完成活动2。

(1)要求学生读图1—3—6,在图上找出一些国家的首都所在时区:(2)算一算,这些地区与我国北京所在东八区的时差。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球的自转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球的自转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教学目标】教师设疑: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及时间的差异现象,那么如何准确的计算时差和日期呢?这节课学习时区与日界线。

学以致用(五)1、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轮船,年3月31日1日10【课外拓展】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线是地球上一天的终结,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由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即由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即从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

国际上为什么要规定出日界线呢?这要追述到十六世纪时,即1519年葡萄牙航海者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去东方抢香料、财宝。

由西班牙的圣罗长启航,而是向西越过大西洋,沿巴西海岸南下,经南美洲大陆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后称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船队在太平洋上没有遇到什么风浪,故称其为太平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这些船员在海上历时三年多时间,每天都记日记,但回到西班牙时,却发现日记的日期和当地日期不同,船员记日记的日期比当地日期少一天。

有人说船员在海上风吹浪打,千辛万苦,历经坎坷,忘记一天;可船员说他们没有忘记,每过24小时记一天;那这一天哪去了呢?为什么会少一天呢?后来人们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

由于地球自转运动,太阳东升西落,东边地方总比西边地方先看到太阳,即东边时间要比西边早,即西边时间比东边晚;船队是向西航行,历时三年多时间回到西班牙,船员向西航行时,时间比西班牙要晚,这样绕地球一周,时间晚24小时,这24小时又是在三年多时间晚的。

所以船员没有察觉,故其日期比西班牙要差一天。

后人就根据这个事实,规定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过日界线时要加一天或减一天,而时间不变,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针对本节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事实,教师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抽象的问题;同时教案设计了典型的试题,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3节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太阳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画面。

同学们知道刚才欣赏的是由于地球的哪种运动形式形成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地球的自转。

1、学生直觉中的印象:太阳从东到西每天在我们上空转过,思考:难道是太阳绕着地球转么?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为什么?(运用类比的方法,联系生活,让学生说出他们坐车,会发现两侧的树木向后倒去的经历,)学生讨论回答:当我们坐在汽车上向外看,你会看到车外的树木会向后退,也就是你看到的树木的运动方向和我们实际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同样道理,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因为我们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链接生活,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已有的知识,重新再去理解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与首先我们用手中地球仪来演根据要求小组内交流并演示地球的自转。

在演示的同时做好记录。

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自转方向第一步:初步演示,发现错误正确记录示地球的自转,并做好相应记录,并提醒步骤:第一,正确摆放地球仪,地轴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第二,正确演示地球自转;第三,从不同角度(侧面、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演示,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从侧面及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时,方向有何不同。

在学生演示后教师在大屏幕中演示从侧面及请3个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学生常见的错误:①、方向不对;②、不是倾斜的指导纠正:地球是斜着转的)看实物,在地球自转示意图上画出①地轴;②运动方向结论绕转中心: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第二步:练习感悟: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员负责指正,要求人人会演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球的自转》
教学主题《地球的自转》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地球的运动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学习内容,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包括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更替、时差三部分。

学习本部分知识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本部分知识难度较大。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初次接触的地理课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厚,但是本学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并借助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浅入深地剖析地球自转特点及运用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地球自转。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运用地球仪、手电筒等简单的工具学会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及产生的昼夜更替、时差等地理现象,掌握自转的基本运动规律。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演示、观察、小组讨论等活动,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及时差现象,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演示与小组互助探究,养成观察、思考生活中地理现象的意识,增强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创设情境导入和拓展应用部分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现象利用PPT 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

2.地球自转产生的时差和昼夜更替现象采取模拟实验的方式引入,在学生演示实物的基础上利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和形象的Flash动画技术使地理现象更直观,更生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
源、方法、手段等)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有关日出日落的
图片与诗句。

欣赏图片,师生
齐读诗句。

多媒体课件PPT
讲授(一)温故知新——认识自转特点动画展示地球自转示
意图,引导学生回顾
以前所学知识,进一
步理解自转特点。

看图说出自转
的旋转轴、方
向、周期等特
点。

Flash动画形象直
观,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二)动手演示——观察自转方向要求学生利用小地球
仪同位之间互相演示
地球的自转,并用不
干胶贴纸在地球仪上标注自转方向。

对学生的演示进行评价,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演示方法。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引导学生从赤道侧面、北极上空、南极上空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

总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同位之间互相
演示地球自转,
利用箭头贴纸
标注自转方向。

学生代表演示
自转。

学生继续
演示地球在自
转,观察自转方向,学生到前面
用大地球仪演
示自转并说出
观察结果。

多媒体课件
交互式电子白板帮助学生进一步观察自转特点,Flash 动画帮助学生如何
正确演示地球的自

讲授(三)模拟实验——观察现象说明自转
昼夜更替除了太阳的东升西
落,自转还产生了哪
些现象?我们通过模
拟实验来探究。

展示
实验器材和要求,并
作出解释和强调。


学生根据
演示要求开始
演示实验,小组
讨论观察结果。

小组讨论,交流
发现,谈谈自己
了解的晨昏线
知识。

展开想
多媒体课件
交互式电子白板
Flash动画使学生
的模拟实验空间更
加扩大,帮助学生
初步建立空间观
视,指导。

询问学生演示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引出晨昏线的概念,展示FLASH动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晨昏线特点,区分晨线和昏线。

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昼夜更替现象与昼夜现象的区别。

人们怎样顺应地球自转规律来安排活动?象,说出昼夜更
替与昼夜的区
别。

联系实际。

念。

讲授(三)模拟实验——观察现象说明自转时差
课件展示生活片
段,引出地球上同一
时刻,各地时间不同。

呈现实验要求。

动画
演示加深对现象的理
解。

这种时间的差异
是怎样产生的呢?利
用大地球仪及上面做
的标记边演示边解释
不同经线时间不同的
原因。

你能举例说说时差对
你生活的影响吗?
学生演示
并思考,小组讨
论交流。

学生观察,
体会。

观察,计
算时差规律。

结合实际
生活说说自己
的感受或经历。

多媒体课件
交互式电子白板
Flash动画演示空
间中不同经线的时
间差异,从而引导
学生推算时差。


种直观性弥补了实
物演示所体现不出
来的动态变化。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谈收获。

总结、分享收
获。

多媒体课件
达标检测出示练习题完成练习题多媒体课件
交互式电子白板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将实验引入课堂,使空间难以想象的问题形象化,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模拟Flash
动画,使学生形象的观察到了昼夜更替和时差现象,既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达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2.多媒体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