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人美版_066
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一张奇特的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教材分析:《一张奇特的脸》是人美版第六册第十六课的的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是陶艺系列课中的一节,同时也是一节浮雕头像的制作课。
通过欣赏埃及面具、京剧脸谱,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将一张看似平常的脸进行了变形和夸张,从而创造出了具有特殊含义和作用的艺术作品,能初步感受其不同的艺术魅力及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
同时学生从研究怎样制作一张奇特的脸入手,探索性地分析研究并综合自己的多方面知识和体验,总结了制作时的要点。
通过教师的示范与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粘土制作一张奇特的脸与其他材料的不同之处,从而拓宽思路,积极地进行创作。
这节课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经验,同时为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和艺术进行了知识性的探索和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陶艺,了解浮雕式人像的造型艺术,感受不同造型带给人们的美感。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捏、搓、揉,借助工具按压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上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造型艺术,增强学生对超轻粘土立体造型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浮雕头像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独特的浮雕头像。
难点: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运用。
教学材料课件、超轻粘土等工具教学流程:一、出示图片导入1.出示傩面具,彩绘脸谱看一看,这张脸与真人的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你们觉得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观察,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想象。
让学生通过看图,认识脸部变形的奇特。
)二、欣赏奇特的脸1、出示课题《一张奇特的脸》2、欣赏不同的脸A、图坦卡蒙金面具教师导语:这是埃及的图坦卡蒙金面具,是为法老所制的,面部较为写实,华丽富贵、雍容大方。
你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它给你怎样的感觉?(设计意图:感受埃及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16课 一张奇特的脸 (教案) 人美版 美术三年级上册
我们看了这么多奇特的脸,你认为哪一种脸更加奇特?要塑造一张奇特的脸,我们要从哪几方面去表现呢?每个同学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样,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塑造一张奇特的脸,重点要在脸形、五官、发型和表情上进行夸张和变形,除此之外,还要在头顶、脸颊等部位添加装饰,同时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增加作品的张力和艺术美感。
现在,我们继续参观博物馆,看看还有哪些奇特的脸。我们来到xx展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张各式各样奇特的脸。注意观察,这些奇特的脸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特点。(浏览三星堆线上博物馆)
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相同点是这些脸都很奇特,五官都很夸张。不同点是这些脸的脸形、五官、颜色不一样,表情也各不相同。这些奇特的脸,有些为了祭拜神明,有些是为了吓走鬼怪赶走瘟疫。各种各样奇特的脸代表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
(四)实践要求
今天,同学们就可以来试一试,一、要求运用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制作一张奇特的脸,可以自己面对镜子做一些搞怪的表情,以此作为创作的灵感或参考。二、色彩要丰富、多变。同学们,只要你们动一下自己的小脑筋想想如何将脸塑造的更奇特,你就会有新的收获。(课件展示实践要求)
(五)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方法设计出了一张奇特的脸,其实啊,除了用粘土来塑造奇特的脸,还可以运用其他不同的美术创作形式,比如水粉、线描等等。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用自己喜欢方式去创作更有趣的艺术作品,同学们快去试试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课件图片展级上册
年级
三年级上册
学科
美术
备课人
课题
一张奇特的脸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泥塑技法制作奇特的脸。
2.在欣赏感受、观察分析中发现形象各异的脸的特征和艺术魅力,在体验探究活动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进行创新表现。
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脸的基本结构,学习通过夸张和变形创作一张奇特的脸。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掌握人脸夸张和变形的绘画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脸的基本结构2. 夸张和变形的绘画技巧3. 创作一张奇特的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人脸夸张和变形的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夸张和变形创作出具有创意的脸部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范画、教材等。
2. 学具:铅笔、彩色铅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奇特的脸部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人脸的夸张和变形。
2. 讲解新课:介绍人脸的基本结构,讲解夸张和变形的绘画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绘画实践,创作一张奇特的脸。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人脸的基本结构2. 夸张和变形的绘画技巧3. 创作一张奇特的脸七、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技巧,创作一幅以奇特的脸为主题的作品。
2. 课后收集关于人脸夸张和变形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评价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人脸夸张和变形的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到绘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一、导入新课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创意的人脸夸张和变形的艺术作品,如马格利特的《人类之子》或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通过这些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艺术家是如何通过夸张和变形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深层含义的。
这样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人脸夸张和变形在艺术创作中的魅力。
二、讲解新课在讲解人脸的基本结构时,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示意图或实物示范,向学生展示人脸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并讲解它们的比例和位置关系。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一张奇特的脸 ▏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 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人脸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出一张奇特的脸,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人脸的基本结构:介绍人脸的五官、脸型等基本结构,让学生对人体面部有基本的认识。
2. 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脸型、五官特点,了解人脸的多样性。
3. 创作奇特的脸: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出一张奇特的脸。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脸的基本结构、观察和分析、创作奇特的脸。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出奇特的脸。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脸结构图、不同脸型、五官特点的图片、示范作品。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人脸结构图,引导学生对人体面部有基本的认识。
2. 讲解:介绍人脸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五官、脸型等基本组成部分。
3. 观察: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脸型、五官特点,了解人脸的多样性。
4. 示范:展示示范作品,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奇特的脸。
5.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一张奇特的脸。
6.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人脸的基本结构:五官、脸型2. 观察和分析:不同的脸型、五官特点3. 创作奇特的脸:夸张、变形手法作业设计1. 创作一张奇特的脸,要求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2. 写一篇关于人脸的观察日记,记录自己对不同人脸的观察和分析。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分析人脸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出奇特的脸,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创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古蜀奇脸) ▏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古蜀奇脸)▏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蜀文化中奇特的脸谱艺术,并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个性和情感。
教学内容1. 古蜀文化背景介绍2. 奇特的脸谱艺术特点3. 脸谱绘画技巧4. 学生创作实践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古蜀文化中的脸谱艺术,掌握脸谱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脸谱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古蜀脸谱图片、绘画工具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古蜀文化背景和奇特的脸谱艺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脸谱艺术的特点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脸谱绘画过程,展示绘画技巧。
4. 实践: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脸谱创作实践。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教师点评。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一张奇特的脸(古蜀奇脸)2. 副三年级上册美术3. 板书内容:古蜀文化背景、脸谱艺术特点、绘画技巧、学生创作要求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一幅脸谱作品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脸谱作品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古蜀文化中的脸谱艺术,激发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在绘画实践中,学生掌握了脸谱绘画技巧,并创作出了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PPT 展示古蜀文化的背景,包括古蜀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与脸谱艺术的关联。
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让学生对古蜀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接着,展示一些古蜀奇特的脸谱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脸谱艺术的独特魅力。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 一张奇特的脸(教案)
《一张奇特的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张奇特的脸》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的第16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以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表现造型奇特的脸部形象,注重五官表情的变化,突出生动奇特的风格,这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以写实手法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一课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欣赏、感受奇特的脸的特征(五官、脸型、表情)和艺术魅力。
2.学习揉、搓、切、盘等技法,制作一张夸张、变形的脸。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奇特的脸的特征(五官、脸型、表情)和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学习揉、搓、切、盘等技法,制作一张夸张、变形的脸。
【教学过程】一、环节一:导入1.彩泥演示师:七彩画笔描绘美好童年,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美术课堂。
今天,程老师从彩泥王国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它就是小彩泥。
小彩泥的色彩鲜艳,充满了灵性,有着千变万化的本领。
我们把它揉一揉、搓一搓,再卷一卷,它就会变成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小礼物,我要把它送给认真听讲的小朋友。
师:哇,大家都是聪明伶俐的孩子,老师把它送给你们。
师:大家喜欢小彩泥吗?小彩泥有一个愿望,它希望自己能有一张奇特的脸,去参加怪脸俱乐部的变脸展示。
发扬形象各异的脸的形象,创造独特的艺术魅力。
于是,作为朋友的我为她设计了一张脸,如果你是它,你会满意吗?师:大家都不喜欢这张脸。
觉得太平凡了,一点都不奇特。
哎,我是只有这个水平了。
聪明的你们能帮它这个忙吗?师:老师听到了你们自信的声音,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孩子。
今天就让我们帮小彩泥实现这个愿望,完成一张奇特的脸。
二、环节二:新授1.初级挑战师:该从哪些地方让小彩泥的脸变得奇特呢,请看第一项挑战,火眼金睛——找线索。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三张图片,你觉得他们奇特在哪里?师:说的没错,他们的五官、脸型、花纹、色彩都很奇特。
你了解图坦卡蒙面具吗?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图坦卡蒙面具是公元前14世纪时的埃及法老图坦卡蒙死后所戴面具,发现于他的陵墓中。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人美版
一张奇特的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陶艺,了解浮雕是人像的造像艺术,感受不同造型带给人们的美感,掌握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捏、搓、揉、压、按等不用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上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造型艺术,增强学生对陶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态度.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练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造型塑造能力,且对粘土的特点和手法比较熟练;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造型的夸张不够胆大,还是拘泥于生活的具象。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泥塑浮雕头像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独特的浮雕头像。
难点: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压、按等方法的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奇特的脸1、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请欣赏。
(课件出示:①、《少女的脸》毕加索。
(五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大胆的对形象进行了夸张)②、《藏族面具》中国。
③、《现代人像》法国铜浮雕。
(五官大胆简化,胡须细致奇特))④、用动物构成的奇特的脸,大家仔细观察这几件艺术作品之后,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些艺术作品,引出奇特一词,揭示课题。
二、授新1、出示生活中的明星脸部、对应漫画家画出的明星人物脸部图片。
学生观察对比发言他们的不同之处,教师总结: 脸型、五官——夸张、变形,装饰2、小游戏请几位同学上讲台来做一张奇特的面部表情,看看谁的面部表情最夸张、变形3、欣赏优秀作品,师生一起边欣赏,边分析先观察脸的形状。
(梯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观察五官及脸部花纹(面具上的五官和花纹越奇特越有趣)师总结(揉、压、搓、捏、按)4、引导制作步骤和不同的脸型5、直观演示,示范创作第一步:脸的形状。
设计时先要想好脸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圆形、四边形等等,总之你想设计成什么形状就设计成什么形状。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古蜀奇脸)人美版
(1)五官夸张表现: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的形状、大小、位置如何夸张;
(2)装饰手法:古蜀奇脸上常见的装饰元素,如几何图案、线条、色彩等;
(3)古蜀文明背景:古蜀文明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与脸部艺术的关系。
2.教学难点细节
(1)夸张表现手法: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实现五官的夸张表现;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张奇特的脸(古蜀奇脸)》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各种不同的脸部表情和装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蜀奇脸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蜀奇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尊重,通过学习古蜀文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民族精神;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勇于尝试新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古蜀奇脸的基本特点:如五官的夸张表现、独特的装饰手法等;
举例:通过对比观察,分析古蜀奇脸与真实人脸的差异,强调其艺术夸张手法。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蜀奇脸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面,他们的认识还稍显不足。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应用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案例,让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 人美版一、课程背景本次美术课程是三年级上册的第16课,主题为“一张奇特的脸”。
在学习中,学生将学会如何借助对部件和材料的处理,创造出一个个空想的人物形象,培养观察能力、想象力、热爱艺术的情操。
二、知识目标1. 学习素描中头部、眼睛、鼻子、嘴巴等制作方法。
2. 学习造型中线条、形状、空间、结构、比例、和谐等基本知识,准确理解“准确”、“合理”之含义,体现造型的看与想的过程。
3. 练习画家手和画笔的用法,以及如何平衡整个构图。
4. 了解人物造型中的情感表达和符号意义特征。
5. 了解一些艺术家创作经验,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设计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班内创设一个艺术氛围,问学生们都喜欢艺术吗?喜欢什么样的?有没有不一样的艺术?2. 主体内容(1)知识讲解首先,我们了解人物造型之前会分析人脸的构成,再由此开始进行整体形体的塑造。
在具体画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慢慢描绘人物的五官特征,包括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脸型的等细节。
想要画出一个奇特的形象,就需要注重人物造型的特异性,要准确刻画人物特征。
同时,我们通过概括人物特征,逐渐发现其中线条、形状、空间、结构、比例、和谐等基本要素。
(2)课堂练习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人物造型,让学生观察线条、形状、空间、结构、比例、和谐等基本要素,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去刻画人物特点。
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一些优秀的人物形象画家在进行人物造型的过程中所注意到的点,如人物表情、气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让学生从中寻找灵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人物形象。
(3)作品展示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带领大家欣赏、品评,一同感受获得的美感。
3. 课堂总结在本次美术课中,我们通过学习素描技法中的制作方法,掌握了人物造型中的一些技巧,培养了自己的视觉和想象能力,增强了对美感的感受和理解,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一张奇特的脸 ▏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人美版教学目标•了解杨洪基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知道如何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学会借鉴艺术家的作品来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教学准备•杨洪基的《一张奇特的脸》和其他作品图片;•纸张、素描笔、颜料、画笔等美术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杨洪基的代表作品和其风格。
2.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一张奇特的脸”。
学习艺术家作品1.向学生展示《一张奇特的脸》的图片,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发现画作中线条和形状的特点,以及画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与学生讨论艺术家对颜色的运用,如何让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画练习1.要求学生在纸上大胆地勾勒出草图。
夸张地描绘面部特征,尤其是眉毛、眼睛、耳朵和嘴巴等部位,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个性。
2.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用素描或颜料为草图上色,让绘画更加生动。
3.老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杨洪基的画作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这张脸创作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
总结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大家讨论彼此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2.强调创作是个人化的过程,不必拘泥于别人的标准或期望。
3.鼓励学生尝试新的艺术创作方式和表达形式。
课后作业请学生阅读有关杨洪基的电子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家的生平、作品和风格,并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学习杨洪基的作品以及学生自己的创作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艺术鉴赏意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灵活应对学生的需求和反馈。
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鼓励他们勇敢尝试新的创作方式,不断追求艺术的美好。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人美版
一张特殊的脸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了解教学上运用写实、夸张和变形的创作手法对脸部进行塑造表现的手法。
技能:运用多种泥塑技法制作奇特的脸。
2、过程和方法在欣赏感受,观察分析中发现形象各异的脸的特征和艺术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艺术作品生动奇特的美感,激发学生大胆创新的积极性,体验泥塑造型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分析艺术作品中五官、表情、脸型的独特造型,运用夸张和变化等艺术方法制作奇特的脸。
难点:脸部形象变化丰富,特点突出,避免无序杂乱的组合装饰。
讲授新课1、导入课题老师:同学们,脸上的五官指的是哪五官呢?学生: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老师:回答的非常正确。
老师:大家请看老师的脸(老师做鬼脸)。
问:刚才老师的脸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眼睛小了,嘴巴歪了。
老师:是不是眼睛和嘴巴都变形了,变得奇特起来,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张奇特的脸》。
同时板书课题。
2、新课内容老师:同学们,奇特的脸和正常的脸比较有什么不一样呢?奇特的脸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一组脸型(多媒体出示一组脸型的对比课件)。
同学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对比,第一脸型,第二五官,第三色彩(并板书)。
A 老师提问学生:首先,从脸型分析有什么区别?学生:奇特的脸型比较方。
老师: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么奇特的脸型(并板书奇特的脸型)。
想一想除了这种方形的脸比较奇特之外,你还能想出什么更奇特的脸型来了?学生:三角形、长方形、梯形………老师:非常棒,我们还可以把脸变得更长或者更宽。
B 我们在来分析五官老师:五官又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耳朵很尖,眼珠子快掉下来,非常突出,嘴巴也很夸张。
老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五官都变形了(板书变形的五官)。
C 老师:除了脸和五官,还有不一样的色彩,色彩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脸是粉红色的,眉毛是蓝色的,鼻子是黑色的等……老师总结:对,颜色很丰富,夸张(板书夸张的色彩)。
(出示几张大师的奇特的脸让学生欣赏)老师:对比分析了奇特的脸的特点,我们来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吧。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人美版
《一张奇特的脸》基于标准的教学方案设计一、课题:一张奇特的脸二、目标分解依据: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对造型表现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作品中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和感受,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认识运用原色、间色和冷暖色。
2、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本课由于是根据小学美术第5册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陶艺制作课所演变的一节美术造型·表现课,在原有陶艺制作知识的基础上,综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欣赏,动手操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夸张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等。
(学生在了解古今中外头像造型艺术的同时,初步感受不同人文环境下,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3、基于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参与的年级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作为中段年级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能达到一定水平的,想像力、创造力以及对于事物的表现欲和探索欲望也是比较强,而且学生的个性突出,又很能与其他人协调合作,这些都是这节课所需要学生必备的条件。
4、学习表现程度依据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确立学生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习程度应基本表现为:三、评价方案设计1、基于对实际学情的分析和了解,学生在上一节《面具》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学会了制作面具的方式方法。
因此本节课重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艺术作品中五官、表情、脸型的独特造型,能够做到运用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法制作奇特的脸,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感受、体验奇特的脸的艺术魅力。
教学中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应重在引导、点拨学生,让学生自己看图分析、归纳并小组讨论总结,能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小组共同制作一张奇特的脸,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
2、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美术语言进行评价,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及制作体验,从五官、表情、色彩、等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四、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对比,总结出生活中的脸和奇特的脸的不同之处,能够说出奇特的含义;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观察分析中发现形象各异的脸的特征和艺术魅力,总结奇特的脸应具备的特点:五官变形,表情夸张,色彩对比强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古蜀奇脸) ▏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古蜀奇脸)引言在三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幅非常有趣的古代绘画作品,古蜀奇脸。
通过学习这幅作品,学生将了解艺术中的形式感和抽象概念,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艺术作品。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通过有效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这幅作品背后的意义和精髓。
学习目标•了解绘画并掌握绘画基本技巧•理解形式感和抽象概念的含义•学习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教学准备•PowerPoint 教具•图画纸、颜料、水彩笔等绘画工具•纸质或电子版学生手册教学步骤第一步:冰破题•播放幻灯片或展示作品作为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
•問學生:你们看到这张画时想到了什么?第二步:导入知识点•介绍和解释艺术中的形式感和抽象概念。
•与学生一起讨论有哪些艺术作品最具有形式感和抽象概念。
第三步:展示学术研究•展示学术学习者的研究成果,主要与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象徵意义和较不为人知的背景有关。
•向学生提供问题进行学术讨论。
第四步:理解作品细节•呈现古蜀奇脸的具体细节,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学生可以讨论作品中有哪些图案,这些图案的意义和象徵。
第五步:绘制画作•提供绘画工具如纸张、颜色、珠光笔等。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绘制一幅作品。
第六步:分享和总结•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和诠释,向同伴分享。
•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和学生的思考成果。
总结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理解并掌握艺术中的形式感和抽象概念。
他们还将通过欣赏古蜀奇脸这幅作品,了解并思考历史背景、象徵意义和绘画技法。
同样,学生通过绘画工具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绘制一幅作品。
这个教案将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并学习艺术作品,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创造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 ▏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掌握素描的线条构图和阴影表现。
3.学会运用素描技巧描绘一个人物的脸部特征。
二、教学重点1.线条构图的设计。
2.通过阴影和灰度的表现来刻画一个人物的脸部。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灰度来表现脸部不同部位的深浅度。
2.如何描绘脸部特征的细节。
四、教学准备1.准备手绘工具和纸张。
2.手绘模板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视频或图片来生动形象地介绍脸部特征是人物形象表现中的关键因素。
2. 学习素描技法1.了解素描:强调造型线描的表现。
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线条构图来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掌握素描的线条构图:教师可以通过手绘和展示不同的线条构图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条的构成与表现方式。
3.了解阴影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阴影的表现方式和深浅度的转变来让学生了解阴影的表现方式。
4.掌握阴影表现:让学生通过练习和模拟阴影的表现,来掌握阴影表现的技巧。
3. 学习脸部特征的表现1.展示不同脸型:让学生通过展示不同脸型的图片,了解脸部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描绘脸部基本结构:利用手绘模板素材,让学生通过练习描绘脸部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从而掌握脸部的表现技巧。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利用所学技巧,练习描绘一个人物的脸部特征,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
六、教学评估1.教师通过学生练习作品的评估,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通过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讲评,以及互相交流学习,锻炼学生的素描表现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延展1.学习色彩表现:通过学习色彩表达的基本概念和技法,将素描作品进行彩色表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2.学习人物画的构图和表现:通过不同形体和肌肉的表现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描绘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八、结语美术教学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的体现和实践,对于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想象、创作,学生能够设计并绘制一张奇特的脸,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表现人物脸部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脸部结构:介绍脸部的五官及其位置关系。
2. 夸张与变形:讲解夸张与变形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3. 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夸张与变形手法设计奇特的脸。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与变形手法设计并绘制一张奇特的脸。
2.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夸张与变形手法,使作品具有艺术性和创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教材。
2. 学具:绘画工具(铅笔、水彩笔、蜡笔等)、绘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奇特的脸部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脸部结构、夸张与变形手法,分析示范作品。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并绘制一张奇特的脸。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与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脸部结构:五官及其位置关系。
2. 夸张与变形: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3. 创作方法:运用夸张与变形手法设计奇特的脸。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绘制一张奇特的脸,要求运用夸张与变形手法。
2. 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共同体验创作的乐趣。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夸张与变形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意表现。
3.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
教学过程之学生实践环节的详细说明1. 实践前的准备材料准备: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绘画材料,如铅笔、水彩笔、蜡笔等,以及足够的绘画纸。
心理准备:在实践前,通过轻松的谈话或小游戏帮助学生放松心情,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尝试。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6课 一张奇特的脸6-人美版
《一张奇特的脸》
课题:《一张奇特的脸》
授课年级: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内容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在本课学习中,鼓励学生创新表现,欣赏不同地域、文化、形式的艺术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中获得创作灵感。
本课以泥塑的形式,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表现造型奇特的脸部形象,注重五官表情的变化,突出生动奇特的风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艺术作品运用写实、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对脸部进行塑造表现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在观察、分析、实践、探究中了解泥塑技法,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创作一张奇特的脸。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泥塑造型的乐趣,感受艺术作品生动奇特的美,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艺术作品中五官、表情、脸型的独特造型,运用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法制作奇特的脸。
教学难点:
脸部形象变化丰富、特点突出,避免无序、杂乱的组合装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展示台,教师演示用具,分组合作材料。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各种奇特的面部表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奇特脸谱。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各种奇特的面部表情,分析其特点和创意。
2. 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奇特脸谱。
3. 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奇特脸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突破传统的面部表情,创作出独特的奇特脸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奇特的面部表情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意思维。
2. 教学新课:教师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奇特脸谱。
3. 学生创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创作出自己的奇特脸谱。
4. 展示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一张奇特的脸2. 板书内容:面部表情、创新思维、绘画技巧、手工制作等。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完成一幅奇特脸谱的绘画或手工制作作品。
2.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心得体会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品的创新程度,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动手能力。
重点关注细节:教具与学具准备补充说明:教具与学具准备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教具和学具,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具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欣赏和分析面具艺术作品,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3. 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面具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 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和创意的面具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面具样品、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面具样品、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面具样品,引导学生关注面具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教师讲解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实践。
3. 欣赏与分析:教师展示面具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面具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独立创作面具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面具的制作方法2. 面具的审美特点3. 面具的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面具作品。
2. 写一篇关于面具制作过程和感受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共计 527 字。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面具作品”。
补充说明:在美术教学中,创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面具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面具作品,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1.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种面具样品,引导学生关注面具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人美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脸部的基本结构和表情变化,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脸部的奇特特点。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脸部作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最后,我认为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观察并创作出更多有趣的脸部作品。这样既能巩固所学,也能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脸部作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过于拘泥于模板,缺乏创新意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意,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开放性的创作任务,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突破常规,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他们的引导,教他们如何整理思路,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脸部的基本结构和表情变化:学生需要了解脸部的眼睛、鼻子、嘴巴等基本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在表情变化中的作用和形态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张奇特的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各民族脸部造型艺术的魅力及特征。
2、过程与方法: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泥塑,创
造一张奇特的脸,提高非写实性造型能力,培养感知力、想象
力、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以及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一张造型奇特、富有创造的脸。
难点:五官的造型与装饰。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面具、脸谱的图片资料
学具:超轻粘土、羽毛、弹珠、等小物品及各种废旧材料。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示范法,评价法
学法:聆听法、实践法、展评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稳定情绪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各种艺术作品(面具)并提问:
你见过这样的脸吗?
能不能说说在哪见过?
生:回答
2、出示面具图案,提问:你能看出这些脸与真人的脸有什么区别
吗?
生:从色彩,五官,脸型分析。
3、出示一张面具图片与一个同学的脸进行对比,看有什么不同?
生:五官的变形、色彩的夸张。
师生共同分析面具的不同。
出示课题,板书:一张奇特的脸
二、讲授新课:
1、师:你能说说怎样的脸才叫“奇特的脸”吗?
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再与大家交流。
生:组内讨论,小组派代表发言
2、总结:“奇特”的条件
①脸形奇特(夸张、变形)
②五官的形状、位置奇特
③色彩(或表情):鲜艳醒目、夸张
④装饰:独具特色
3、出示奇特脸型的图片并分析
4、出示图片,分析五官的形状,位置奇特
5、出示图片,分析色彩及表情的醒目和夸张
6、出示图片,分析脸部的装饰
三、艺术实践:
试着用泥塑的方法做一张“奇特”的脸,加点儿别的材料也许
会更好看。
生可以独自制作也可小组合作,师巡回辅导。
四、拓展:
“奇特的脸”在生活中、艺术中得到应用:
1、戏曲节广告
2、脸部彩绘
3、封面设计
4、挂饰设计
板书设计:一张奇特的脸
脸形奇特(夸张、变形)
五官的形状、位置奇特
色彩(或表情):鲜艳醒目、夸张
装饰:独具特色
教学反思: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属于小学陶艺教学的一节。
本课的难点主要是夸张、变形以及五官的合理组织与搭配,主要通过欣赏对比图片作品,激发创作精神来解决。
教学中合理巧妙的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理解教学内容创设了条件。
在学生装饰作品时,能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其自由选择材料,鼓励学生大胆创造。
在教学评价环节中,能尊重学生意见,采用自评、互评谈感受,
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总结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结尾还设计了拓展内容,达到课外延伸的目的。
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作业效果较好。
但是,本课也并非完美,也存在不足,比如:在学生制作材料的选择上,还应该更大胆些,搜集材料更加丰富些,这样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由于学生带了玻璃蛋,容易掉在地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上课之前应该强调把物品收好,即便掉了也不应捡。
以后应更加注意这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