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按考点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19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言文试题汇编:

2019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言文试题汇编:

2019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言文试题汇编:【一】(2018中考·江苏扬州卷·1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15分)藩国名臣[明]朱国桢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年二十余,始读书。

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日不足,竟夜读忘寝。

举顺天乡试,为学官。

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

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

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

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

”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日记数千言___________ (2)赵先生耻居其下___________(3)诸生侍侧凛凛___________ (4)且遗一朴___________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B.为讲说甚详恳二虫尽为所吞C.以身先之太医以王命聚之D.书其面曰其真无马邪3.翻译句子。

(6分)(1)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8中考·江苏苏州卷·11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7题。

江苏省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

江苏省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
24.文中举了XXX的例子,为什么他最终会灭亡?(5分)答:
注】黔中:指现在的贵州省。XXX:指XXX的陵墓。征贡:征收贡品。XXX:知道。衢:街道。炮:大炮。
25.文中的“守土者”是指谁。(2分)
答:
26.在文中,象对“朝廷”的态度如何。(2分)
答:
27.文中的象表现出了怎样的品质。(2分)
答:
游焦山有四件快事:晚上在孝然祠外望月,早晨起来在观海门观看日出。
江苏省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
一】(2018中考·江苏扬州卷·15分)
藩国名臣
明]XXX
XXX,藁城人,长身XXX,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二十余岁时开始读书。当时有一个敏捷的年轻人,每天写日记数千言,XXX不愿居于他之下,所以他必须与那个年轻人竞争。时间不够,所以他整夜读书,忘记了睡眠。他参加了顺天乡试,成为了一名学官。XXX都接受经书,他讲解得非常详细恳切,门下弟子常常有数十个。他非常严格,学生们站着听课,有规矩可循。他特别注重背诵,以身作则,不知疲倦,学生们都很恭敬地站在他身边。当时太守有十个儿子,其中五个骄纵得很厉害,即使太守也束手无策。有一天,听说XXX很严格,他自己带着儿子来了,还送给他一块朴实无华的木板,长两寸,宽一寸,厚半寸,上面写着:“专治五子,毋及余生。”那些儿子一看到这个木板,立刻就变得恭敬起来,都遵守学守的规矩。
舱旁的小窗可以开关,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雕刻家构思巧妙,介绍了舱旁小窗的特点。文章中也有感慨外国通商后元宵灯火不再兴盛,以及制作伞灯价格高昂的情况。
侍奉、赠送、穿上铠甲、侵占是文章中的词语。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是文章中的句子。
答案: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才能太平。
甲乙两篇文章都描写了壮丽的景象,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甲篇意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乙篇则强调自然景观的壮美和震撼力。

2008-2012年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集锦(含答案完美版)

2008-2012年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集锦(含答案完美版)

2008-2012年江苏中考文言文阅读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勾践宴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

群臣未应,大夫子余起而言曰:‚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①。

见夔②出,鳖延颈而笑,夔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跷跃③,而忧尔之踣也。

’夔曰:‘我之跷跃不犹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④之则伤其足,曳⑤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

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大夫种⑥,而走范蠡⑦,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

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

’王默然。

(刘基《郁离子》)注释:①以班见:按照等级依次拜见。

②夔:kÚ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

③跷跃:用一只脚跳跃。

④跂:踮起脚尖。

⑤曳:拖,牵引。

⑥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功臣,助勾践灭吴。

后勾践听信谗言,令其自杀。

⑦走范蠡:逼走范蠡。

范蠡,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为避祸而隐居江湖。

17.解释下列短语。

(4分)(1)外见:。

(2)通其意:。

(3)介鳞之属:。

(4)延颈而笑:。

(5)所行几许:。

(1)显现(表现、展示)出来;(2)通晓它的意思,明白它的心思、想法;(3)鱼鳖一类的水族动物(各种水生动物);(4)(能)走多远。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

(1)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2)天下的贤能之士,都吓得转回身去(掉过头去),不敢到越国来,越国再没有治国的贤才了。

19.韩愈讽刺了假伯乐一类的统治者,你觉得勾践属于这一类人吗?请依据选文和补充注释加以辩证分析(4分)。

【专项汇编】2022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文言文阅读

【专项汇编】2022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文言文阅读

江苏省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8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1.(2022•无锡)阅读回答问题。

ㅤㅤ卢象昇,宜兴人。

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

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

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ㅤㅤ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

上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

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

当是时,嗣昌、起潜①主和议。

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②耳。

”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

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ㅤㅤ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

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一军尽覆。

ㅤㅤ侯弘文者,奇士也。

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

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

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

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节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注】①嗣昌、起潜:人名,指杨嗣昌、高起潜。

②脰:颈,脖子。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刃及鞍勿顾.(顾念、考虑)B.恨.不得死所(遗憾)C.次.顺义(编次)D.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使……听到)(2)下列句中的“之”与“象昇击却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B.何陋之.有C.已而之.细柳军D.益慕圣贤之.道(3)翻译下列句子。

①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4)文中的卢象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二、文言实词(共1小题)2.(2022•镇江)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守一方,专以持重①中安边为务,常曰:“太平之将,但当抚循②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

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常州(一)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

(共13分)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乙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

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3,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

无知无巧,善治衣裳。

不盗不窃,穿洞而行。

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

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

既以缝表。

又以连里。

既能合纵,又善连横。

无羽无翼,反复甚急。

日夜合离,以成文章..。

下覆百姓,上饰帝王。

功业甚博,不显贤良。

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母。

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注释】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

②尾:线。

③剽(piao):针尖。

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

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

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

⑦簪以为父:簪,大针。

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

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3(4)长其尾而锐其剽...(5)以成文章..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9.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

(3分)设置铁板→放置铁范→→→按平板面10、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淮安(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

(1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⒌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①朝服衣冠:②孰视之:③皆以美于徐公:④期年之后: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②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

⒎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答:。

⒏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答:。

(一) (16分)⒌ (4分)①朝服衣冠:穿戴②孰视之:通“熟”。

缜密,仔细,周详③皆以美于徐公:认为④期年之后:一年⒍ (4分)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⒎(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⒏(4分)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样。

精品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言文试题汇编:

精品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言文试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一】(2018中考·江苏扬州卷·1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15分)藩国名臣[明]朱国桢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

年二十余,始读书。

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日不足,竟夜读忘寝。

举顺天乡试,为学官。

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

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

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

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

”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日.记数千言___________ (2)赵先生耻.居其下___________(3)诸生侍.侧凛凛___________ (4)且遗.一朴___________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B.为.讲说甚详恳二虫尽为.所吞C.以.身先之太医以.王命聚之D.书其.面曰其.真无马邪3.翻译句子。

(6分)(1)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8中考·江苏苏州卷·11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7题。

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古诗词赏析专题

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古诗词赏析专题

古诗词赏析专题常州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3分)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4. (1)陶渊明《桃花溪》 ( 2)由远而近淮安(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4分)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答案】5. 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6. 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

【解析】5. 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

“潇潇暮雨”是纯粹的环境描写。

可从创设情境,从反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态度的角度考虑答案。

一般诗歌前面几句写景,是为了介绍所处环境,烘托气氛,再触景生情,很自然地过渡到后面的自我感情抒发上。

6.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要分析好“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很明显抒发的是不要为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悲哀的思想态度。

同时,要分析好“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的“深宫尽日闲”一句,表达的是“宫怨”之情。

连云港二、阅读·赏析(6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

(5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江苏省2021年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 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2021年中考试题真题语文分项汇编-专题04  文言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解析)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解析版)【江苏省镇江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初,元昊围麟州二十七日。

知州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于外者。

王吉应募。

知州问:“须几人从行?”吉曰:“今虏骑百重,无所用众。

”请秃发,衣胡服,挟弓矢,赍①粮饷,为胡人。

夜缒②而出,遇虏问,则为胡语答之。

两昼夜,然后出虏寨之外,走诣府州告急。

府州遣将兵救之,吉复间道入城,城中皆呼万岁。

吉尝从都监王凯及中贵人③将兵数千人,猝遇虏数万骑。

中贵人惶恐,以手帛自经④,吉曰:“官何患不死?何不且令王吉与虏战?若吉不胜,死未晚也。

”因使其左右数人守中贵人,曰:“贵人有不虞⑤,当尽斩若属⑥。

”因将所部先登,射杀虏大将,虏众大奔,众军乘之,虏坠崖死者万余人。

吉每与虏战,所发不过一矢,即舍弓肉袒而入,手杀数人,然后反,曰:“及其张弓挟矢之时,直往抱之,使彼仓卒无以拒吾,而成擒矣。

吾前后数入其阵,未尝发两矢也。

”时又有张节,与吉齐名,皆不至显官而卒。

(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有删改)(注释)①赍(j ī):携带。

②缒(zhuì);用绳子栓着人、物从高处往下送。

③中贵人: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④经:上吊。

⑤虞:意料,预料。

⑥若属:你们这些人。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请秃发,衣.胡服(_______)②走诣.府州告急(_______)③因将.所部先登(_______)④手杀数人,然后反.(_______)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知州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于外者。

②官何患不死?24.王吉智勇双全,他的“智”表现在哪里?请概括。

25.最后一段蕴含作者怎样的褒贬?褒:贬:【答案】22.①穿②到③率领④通“返”,返回23.①知州招募能够出外送信请求增援的官吏和百姓。

②大人为什么担心死不掉呢?24.(1)乔装求援;(2)率部先登,射杀敌军大将(或“擒贼先擒王”);(3)以快制敌,敌军无法应对。

【推荐必做】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推荐必做】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常州(一)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

(共13分)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乙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

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3,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

无知无巧,善治衣裳。

不盗不窃,穿洞而行。

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

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

既以缝表。

又以连里。

既能合纵,又善连横。

无羽无翼,反复甚急。

日夜合离,以成文章..。

下覆百姓,上饰帝王。

功业甚博,不显贤良。

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母。

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注释】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

②尾:线。

③剽(piao):针尖。

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

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

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

⑦簪以为父:簪,大针。

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

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3(4)长其尾而锐其剽...(5)以成文章..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9.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

(3分)设置铁板→放置铁范→→→按平板面10、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按考点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有答案)

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按考点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有答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无锡菩萨蛮①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

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4分)(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2分)(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11.(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解析:(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

完成时,根据题意,应抓住题干中的“微寒”一词,所以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人手。

(2)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答题时,应思考为什么酒拳消,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哪些”以及此题的分值。

苏州6.(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蒋捷一片眷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

②帘招,指酒旗。

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1)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

(2)“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3)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

【考点】EH:怀古咏史诗.【分析】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于是从看似浏亮的声韵中读者听到了夹杂着风声雨声的心底的呜咽声.【解答】(1)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3)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答案:(1)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2)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3)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译文: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点评】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镇江(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

江苏省13地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部分图片版,有答案)

江苏省13地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部分图片版,有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常州7.阅读两组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乙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①,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⑦矣。

”(《史记•孔子世家》)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注释】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

②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

③所设行:措施和作为。

④用事:当政,掌权。

⑤徒役:服劳役的人。

⑥穷;走投无路、困厄。

⑦滥:不加节制,乱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曲肱而枕之②威武不能屈③军于城父④士不可以不弘毅⑤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甲乙两部分材料加以综合分析。

(4)对甲、乙两组文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称赞颜回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表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能自得其乐。

【教育专用】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教育专用】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常州(一)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

(共13分)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乙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

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3,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

无知无巧,善治衣裳。

不盗不窃,穿洞而行。

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

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

既以缝表。

又以连里。

既能合纵,又善连横。

无羽无翼,反复甚急。

日夜合离,以成文章..。

下覆百姓,上饰帝王。

功业甚博,不显贤良。

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母。

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注释】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

②尾:线。

③剽(piao):针尖。

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

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

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

⑦簪以为父:簪,大针。

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

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3(4)长其尾而锐其剽...(5)以成文章..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9.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

(3分)设置铁板→放置铁范→→→按平板面10、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Y_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114

Y_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114

文言文閱讀專題常州(一)閱讀兩個文言選段,完成7-10題。

(共13分)甲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

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佈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乙針,生於山中①,處於室堂。

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長其尾②而銳其剽,頭銛達④而○3尾掉繚⑤。

無知無巧,善治衣裳。

不盜不竊,穿洞而行。

一往一來,結尾以為事。

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

既以縫表。

又以連裡。

既能合縱,又善連橫。

無羽無翼,反復甚急。

日夜合離,以成文章。

下覆百姓,上飾帝王。

功業甚博,不顯賢良。

簪以為父⑦,管⑧以為母。

用時則出,不用則藏。

(選自《荀子·賦》,有刪改)【注釋】 ①生於山中:縫衣針用金屬製成,而礦石在山中,所以說“生於山中”。

②尾:線。

③剽(piao):針尖。

④銛達:銳利挑達,暢通無隊。

⑤掉繚:搖曳而纏繞的樣子.形容線的長。

⑥尾收而事已:線尾打結就新衣完工。

⑦簪以為父:簪,大針。

一般小針由這種大針磨細而成,所以說“簪以為父”。

⑧管:存放針的圓管狀工具。

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4分) (1)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2)持就火煬之 (3(4)長其尾而銳其剽(5)以成文章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

(4分)(1)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9.甲段介紹活板的排版,先後有六個步驟,請把空缺的三個步驟填在橫線上。

(3分) 設置鐵板→ 放置鐵範→ → →按平板面10、對甲、乙兩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2分).A.甲段“每字為一印”說明字是活的,“乃密佈字印”說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數印”說明字印數目是活的。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选自《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题另加)
【注】①不以登俎(zǔ):意为上不了台面。②啖(dàn):吃。
7. 米豆念上文,对画直线句的停顿总拿不准,念了四遍,你告诉她( )是正确的。
A. 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
B. 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
C 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
D. 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1)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2)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纵之约。
8.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毛遂自荐,本来指毛遂主动自我推荐承担出使楚国的重任,后来作为成语用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B. 从平原君赵胜出发前对毛遂不屑一顾、满怀顾虑的态度,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这一结论。
专题04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江苏省淮安市2020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①,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千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2)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13. 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链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①。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帝曰:“朕暗②,无以识君。”“东方生知之耳。”“君可思以吴___贻之。”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一、文言文阅读训练1.(2020淮安)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回答问题。

【甲】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

山自清凉胚胎①,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

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

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

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②,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

后三十年,因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余购以月俸,茨③墙剪阖④,易檐改涂。

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⑤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

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赤随之而已。

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

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已巳三月记。

(节选自袁枚《随园记》,有删改)【注释】①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余脉。

②堂皇:厂大的堂厦。

③茨:用茅或苇盖屋子。

④阖:草帘子。

⑤夭阏(è):阻塞。

【乙】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余购以月俸(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自北门桥西.行②为南唐避暑所.③以一官易.此园④太守之乐.其乐(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阅读【甲】文,概括“随园”名称的由来。

(5)【甲】【乙】两部分文字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请简要分析。

【分析】【参考译文】【甲】金陵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路,有个小仓山,山从清凉山起源,分成两个山岭向下延伸,到桥才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专题常州:(一)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

(共13分)甲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选自《曹刿论战》)乙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

周之季世①,巴国有乱。

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

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

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

巴国既宁,楚使请城。

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②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

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

楚王叹日:“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

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注】①季世:末代。

②弭:平息,消除。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牺牲..玉帛:(2)齐师败绩..:(3)夙夜..筹谋:(4)楚使请.城:(5)乃自刎以死国..: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l(1)彼竭我盈,故克之(2)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9.乙文中楚王为何要“以上卿之礼”来厚葬巴蔓子将军?(2分)10.对两个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着力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

B.乙文主要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从侧面来刻画巴蔓子这一感人形象的。

c.甲、乙两文都略写战争过程,甲文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谋略与机智,而乙文则是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

D.曹刿的“肉食者鄙”、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陈胜的“举大计”与诸葛亮的“兴复汉室”都表达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

7.(1)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2)军队溃败。

(3)日夜。

(4)请求兑现承诺的城池。

(5)为国而死。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前两小题是课内部分,相对简单。

后三题是课外内容。

“夙夜”可联系《出师表》中的“夙夜忧叹”,而“死国”可联系《陈涉世家》中的“死国可乎”。

8.(1)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2)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那样的臣子,还要城池干吗!解析:翻译时,要注意翻译的规则与技巧:(1)连猜带蒙,力争读懂;(2)逐字解释,用词慎重;(3)查漏补缺,句意要通;(4)注意句式,内外兼工。

9.巴蔓子为了国家的安危能够挺身而出,为了国家的完整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使楚王敬佩。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只要将巴蔓子的特点概括出来即可。

10.A 解析:B 项不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来刻画,而是对巴蔓子进行的正面描写。

C 项中乙文是为了刻画巴蔓子的人物形象。

D 项中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和诸葛亮的“兴复汉室”不能表达“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

【参考译文】【乙】周武王打败殷商后,把姬姓子弟分封在巴地,授予官职,在江州建都,成为南方诸侯的首领。

周朝末年,巴国发生叛乱。

将军蔓子性情刚毅勇猛,精通军事,日夜想办法平乱。

于是向楚国请求军队支援,允诺给楚国三座城池。

楚王最终救援了巴国,蔓子也亲自披上盔甲,拿起武器参战。

巴国叛乱平定后,楚国的使者来要求兑现许诺的三座城池。

蔓子说:“借助楚国的军力,消除我国的灾难,确实许诺给楚王城池,但巴国的土地不能分割。

宁愿死,把我的头颅提给楚王谢罪,城池也不能给他。

”于是自杀殉国,将头颅给了楚国的使者。

楚王感叹说:“如果我能得到像蔓子这样的臣子,还要城池干吗!”于是用最尊贵的上卿丧礼的规格埋葬了他的头颅。

巴国埋葬他的身躯,也用了上卿丧礼的规格。

无锡;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A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古代称皇帝死 B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秋天 C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懈:松懈 D .欲报.之于陛下也 报:报答 4.B解析:此题考查对课内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秋”指的是“关头、时候”。

(一)(14分)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

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

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

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进三十余顷以赋民。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

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

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

言于.抚按,调中牟。

秋成时,飞蝗蔽天。

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

县故土城,卑且圮。

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

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

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

越五年,政绩茂著。

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蹦迪,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

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

幼学执敏置诸狱。

淫雨连月,禾尽死。

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

诏加接察副使,仍视郡事。

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

母卒,不复出。

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

明年卒.,年八十四矣。

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有删改)【注】①抚按:官职名。

7.下列句中的“于”与“言于抚按”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苛政猛于.虎也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达于.汉阴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

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

C.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

D.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立捕治.之:(2)咸.言中牟治行无双:(3)御史以闻.:(4)明年卒.: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幼学执敏置诸狱。

(2分)(2)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2分)7.A解析:此题考查对“于”这个字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于”有下列意项:(1)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c.对,如“勤~学习”;d向,如“出~自愿”;e.给,如“问道~盲”;f.自,从,如“取之~民”;g.表比较,如“重~泰山”;h表被动,如“限~水平”)。

(2)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3)姓。

“言于抚按”的“于”应解释为“向”;下面四个选项的“于”分别解释为“向”“比”“给”“到”,故选A。

8.C解析:此题考查对课外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C项中“他的儿子”错误,应是“御史”的儿子;最终不是被权贵上报朝廷,而是未被御史斥退。

9.(1)惩治,治罪(2)皆,都(3)使……听到(4)死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和把握。

可结合课内文言字词的解释。

比如,“咸”可根据《桃花源记》中的“咸来问讯”;“闻”可根据《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闻寡人之耳者”。

10.(1)幼学逮捕施敏,把他安置在监狱中。

(2)幼学大力推行治理荒灾的政令,救活饥民三十四万多。

解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作答时,注意抓住关键字词,逐字逐句翻译,注意文言句式即可。

【参考译文】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

万历十七年进士。

授予确山县知县。

在治理方面致力于施惠百姓,积存粟米二千石用来应对灾荒,开垦荒田八百多顷,给贫民提供五百余头耕牛,核实曾被黄河水淹没的土地一百三十多顷分给百姓耕种。

布政使刘浑成的弟弟烂成,伙同小妾杀死妻子,陈幼学依法治罪。

代理太仆卿陈耀文的家人犯法,陈幼学立即将他逮捕治罪。

汝宁知府丘度担心幼学惹上祸端,请求巡抚、按察使,调幼学到中牟县。

秋季果实成熟时节,飞蝗蔽天。

幼学组织百姓捕捉蝗虫,提到一千三百多石,最终没有酿成蝗灾。

县城旧有的土城,低矮并且已坍塌。

供给饥民粟米,让:他们修筑城墙。

城墙修好了,百姓却没有劳役之苦。

幼学疏通河流五十七条,沟渠一百三十九条,都引入小清河,百姓大大受益。

大庄的各村多水,为他们筑堤坝卡三道防备水患。

给贫民提供牛种,贫妇提供纺车,数量是确山县的两倍。

过了五年,政绩显著。

因为不结交权贵,在考核官吏政绩时,掌道御史打算斥退他,御史的儿子争辩说:“儿自中州而来,人们都说中牟县令的政绩(治理水平)和人品天下无双,如今考核给予下等,为什么呢?”御史这才作罢。

升任湖州知府,刚刚到任,就捕杀了横行霸道的恶奴。

有个叫施敏的人是士族子弟,杨升是家奴,两人横行郡中。

幼学逮捕施敏,把他安置在监狱中。

大雨下了一月,禾苗都被淹死。

幼学大力推行治理荒灾的政令,救活饥民三十四万多。

御史将举荐他,征集他的冶理措施,推官阁世科将幼学的治理措施列举出三十六条上交御史,御史上奏给皇帝。

皇帝下诏加封为按察副使,仍然负责本郡事务。

幼学年已七十,他的母亲还健在,于是以回家养母为由,辞官归乡。

母亲去世后也不再出仕。

天启三年,起用为南京光禄少卿,改任太常少卿,幼学都没有赴任。

第二年去世,终年八十四岁。

中牟、湖州都为他立祠祭祀。

苏州7.(5分)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2)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

请作简要分析。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分析】参考译文: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句意: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入:进入;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入:收入B句意: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行:走;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行:走C句意:房屋整整齐齐.舍:房屋;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舍:舍弃D句意: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之:这(陈胜)停止耕作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之:去,往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点句子的赏析,一般按照修辞+写出的内容+表达了…的格式来作答.这句话要结合全文写的桃花源内的景象和整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来思考.答案:(1)B(2)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点评】“然”的用法:①然瓶未见满(可是)②屋舍俨然(…的样子)8.(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