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2)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作者:保峥嵘来源:《房地产导刊》2014年第12期摘要: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施工属于精细的施工项目程,其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来说意义非凡,合理的交叉口设计不仅可以确保城市交通的有序运作,更能有序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借用渠化设计,我们应理顺不同的交通流向及其相应的信号配合,并让其相互配合,发挥其最高效应,将工作做到最好。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平面交叉口前言城市市政道路工程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物流运输大动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和工作模式。
市政交通道路是目前城市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城市发展的动脉基础和主要依据,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保障依据。
在目前的市政道路工程中,平面交叉口设计最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也是目前工作中深受人们重视的一部分和工作模式。
在交叉口的设计中,我们可通过对施工地空间和地形特点的分析,针对其地理与交通流向特征,设计相关的优化措施,从而使车流和人流安全得以尽可能的顺利通过交叉口,确保交通的良好秩序。
此外,在交叉口的设计中,我们还要注意它要同时满足道路景观的要求。
符合整个城市的景观设计的标准,为城市增添亮点。
1市政道路交叉口1.1市政道路交叉口综述市政工程建设的关键要的与核心环节就是市政道路交叉口的建设,是施工全过程的焦点所在。
交叉口通常指两条或多条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的交汇点亦或者指多个不同平面中道路的相交叉,这一工程模式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体系,亦是新时期社会发展中备受们关心的焦点所在,同时更是现代化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实际使用中交叉路口是车辆与行人汇集之所,亦是行人转换与及疏散工作的必经之处,所以在施工中加强对这一环的总结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1.2设计背景根据对近年来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城市交通事故中大约70%是发生在道路的交叉口,而对城市内道路交通堵塞的调查亦显示,近80%的堵塞问题是在道路的交叉口发生,由此可见加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工作,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城市道路施工有效开展和长久持续的关键所在,更是广大人民的诉求。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平面交叉口
9
4
5
8
石
8
名
4
5
3D
第一节平面交叉口
1.平面交叉口车流的矛盾
2、交叉口的相交道路的条数与夹角
平面交叉口,原则上不能五条路以上相交叉。 平面交叉口处交通流的分岔、交汇、冲突点的数量随着相 交道路条数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其中尚不包括非机动车车 流。假设每条道路仅有双车道,上下行各有一股车流到交
叉口转向,则表6-1中左转车和直行车形成的车流矛盾点 的
相互交叉的交会点称为冲突点。
a y叉路rj
叉格n
第一节平面交叉口
1.平面交叉口车流的矛盾
在没有信号灯管理的交叉口上,直行车流或左转车流与 横向直行车流或左转车流在时空上不能错开,会产生冲 突点,由于它们在流向上是相互垂直的或逆向对流的, 所以相互干扰的严重程度超过交汇点和分岔点。引起大
量冲突点的主要是左转车流。在一个十字交叉口的16个 冲突点中,有12个是由左转车所引起的,所以如何正确
i右转弯处路面横坡度,向曲线内侧倾斜用“ + ”号, 向外侧倾斜用号。i值一般应按交叉口的设计等交线来计 算确 定。当i值的变化不大时,它对计算R/直的影响不大。因 此, 可按一般常用的路面横坡i=0.015来计算R1值。
第一节平面交叉口
.交叉口设计
3、交叉口缘石半径
平面交叉口缘石的转角半径大小要适宜。如果缘石半径 过 小,则要求右转车的车速降低很多,行车不平顺;还会 导致 车辆向外偏移侵占相邻车道,或向里偏依驶上人行道。 如果 缘石半径过大,则造成行人横过道路距离过长;或车 辆停止 线远离交叉口,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较长,行人 过街绕行 太多;此外,由于缘石半径过大造成交叉口面积 太大,左转 车的行车轨迹不固定,有较大的游荡区,不利 于行车安全。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
5.2 原则
5.3 交叉口类型
5.3.1 各级道路相交路口的类型
信号平交、非信号平交、环交、立交
5.3.2 相交道路数量及交叉角度
5.4 交叉口转弯设计(转弯半径、停车视距)
5.4 进口道拓宽
5.5 人行天桥或地道、地块出入口的设置
5.6 公交车站
5.6 公交专用道
5.7 机动车道
5.7.1 车道宽度
5.7.2 车道功能划分5.8 非机动车道
5.8.1 车道宽度
5.8.2 过街处的处理
5.9 步行道
5.9.1 车道宽度
5.9.2 过街处的处理5.10 人行横道
5.10.1类型
包括国外做法、国际惯例
5.10.2 宽度
5.11 中间隔离带
5.11.1 使用条件
5.11.2 功能及宽度
5.12 交通岛
5.13 交通信号灯及交通标志
5.14 无障碍设施、照明设施等
5.15 绿化
5.16 其他
5.1
6.1 地铁出入口。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交叉 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对 交叉 口进 口道 的纵 坡 作 了如 下规 定 :进 口道纵 坡 宜小 于或 等于 2.5% ,困难 情况 下不 宜 大于 3% 。
交叉 口共 同面 的竖 向设 计 ,一 般按 以下 原 则进
情形 3 · 标高控制 点
情形 4
※基金项 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 目(Y201328621)
北 方 交 通
设 鱼肚 型导 向 ,避免 直行 车误 入左 转车 道 。
li/
2018年 第 2期
情形 1
情形2
图 1 鱼 肚 型 导 向 示 意 图
此外 ,若 在交叉 口附近设 置公 交停 靠 站 ,则 宜设
置在出 口道上 ,与出口道一体化展宽。
叉 口设计进行 了全面 的分 析与讨论 ,可帮助设计人员快速 掌握交叉 口设计要点 ,提高道路工程设计水平 。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平面交叉 口;平 面;纵断面 ;视距
中 图分 类 号 :12412.35 1
文 献标 识 码 :B
道 路平 面交 叉 口设 计 是道路 工 程设 计 中的一 个
考 虑 到交叉 口。因此 ,所 谓 的交叉 口设 计 ,不 过是 整 右转专用车道时 ,出口道应展宽一条右转专用 出口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中心岛半径应满足最小交织段长度的要求,否则无法完成交 织。
交织段长度所要求的中心岛半径Rd,近似地按交织段长度所围 成的圆周大小来推导
精选ppt
Rdn(l2 Bp)B 2 (m)
式中: n——相交道路的条数 l——相邻路口交织段的长度(m) B——环道宽度(m) BP——相交道路的平均路宽 由上式可知:环岛周围的路越多(应不多于6条),Rd就要 越大
三心复曲线
进出口曲线半径:
R进≦R中心-限制进环速度
R出≧R进-快速疏散
精选ppt
五. 环道的横断面
环道路脊线: 设在交织车道中间,与进口和 出口中线相连; 或设于机动与非机动之间;
环道排水: 内侧排水-中心岛设排水井 外侧排水-各路口适当位置设 排水井
精选ppt
第七节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交叉口立面设计(又称竖向设计): 是指设计行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附近其它地面的合 理标高,达到行车舒适、排水迅速、与周围建筑物协调的目 的。
❖ 1.右转车道的长度
❖ (1)渐变段长度ld
ld
VA 3.6
B J
(m)
❖ J-侧移率(从行驶车道中心线移到右转车道中心线,按每秒钟横移1m计算)
❖ VA—路段平均车速(km/h) ❖ B —右转车道宽度(m)
精选ppt
❖ (2)减速或加速所需长度lb或la
lb(或la)
VA2 VR2 26a
点上的地面标高,计算出设计标高,标出相应的施工高度
设计等高线法:选定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网,计算各点高程,
勾绘等高线,标出各点施工高度 优缺点:等高线法:能反映交叉口的立面形状,但施工不便
方格法:相反
二者结合: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摘要:平面交叉口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多个方面谈了对平面交叉口设计的认识,并提出一些设计方法和建议,对平面交叉口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目前现有的城市道路系统的结构型式均为网状结构,道路纵横交错形成很多交叉口。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咽喉,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均要在交叉口处汇集、通过。
在整个道路系统中,交叉口成为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上的卡口。
据国内外调查统计,约有59%的交通事故是发生在交叉口上,而且是在所有交通事故类型中居首位,此外,车辆在交叉口上耽误的时间占了全程行车时间的31%,其主要原因是交叉口布置不恰当,交通渠化设施不完善、不合理。
由此可见,正确合理地设计交叉口,对保证交通安全和提升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改善居民的出行质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就平面交叉口设计谈一些体会。
平面交叉口型式的选择设计平面交叉口的型式决定于城市道路网的规划,交叉口用地及其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
常见的交叉口型式有:三路交叉口、四路交叉口及多路(四路以上)交叉口。
三路交叉口一般用于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交叉口的直顺方向。
根据相交道路的斜交角(θ)的大小,三路交叉口主要有正交“t形”(θ≥75°)、“y形”(θ<45°)和斜交“t形”(75°>θ>45°)。
正交“t形”交叉口可各自互通;“y形”交叉口为禁止大偏转方向的左转车流及渠化小偏角方向的右转车流;当大偏角转向的左转车流较小时,可采用斜交“t形”交叉口,否则应采用正交“t形”交叉口。
四路交叉口可分为正“十”字形交叉口(θ≥75°)、斜“十”字形交叉口(θ<75°)及错位“十”字形交叉口。
正“十”字形交叉口型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容易处理,可用于相同等级或不同等级道路的交叉,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型式,在规划和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在受条件限制不得已时方可考虑采用斜“十”字形交叉口和错位“十”字形交叉口。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1、道路与道路交叉可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
交叉形式应根据道路网规划、相交道路等级及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
2、平面交叉口应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1.平A类:信号交叉控制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展宽交叉口;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不展宽交叉口;2.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平B1类:之支路只准右转同行的交叉口;平B2类: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管制交叉口;平B3类:全无管制交叉口3.平C类:环形交叉口关于平面交叉口的选用类型应符合下表,3、交叉口的形式平面交叉口的形式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和使用价值,所以应切合实际地考虑远期的需要和近期的可能两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方案。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
常见的几何形状有:十字形环行交叉T形极其演变而来的X形Y形错位交叉多路交叉畸形交叉T形平面交叉口:T形交叉口是指交角为75~105的三路相交。
T形交叉口适用于主次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直行方向。
Y形平面交叉口:Y形交叉口为三路相交直行方向的交角小于75或大于105的交叉口;Y形交叉口在交角较小的时候交通不利,而且锐角街口处的视线条件不好。
十字形平面交叉口四条道路相交交叉口,交角为75~105.十字形交叉口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于处理,使用范围广,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1)简易十字交叉口:设计车速不高,交通量不大的三四公路或一般城市道路相交的十字交叉,可采用简易十字交叉(2)设附加车道的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三四级公路且转弯交通量不大的十字交叉口。
(3)渠化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车道公路,或虽然设计速度为60km/h,但属区域干线的双车道公路,可采用渠化十字交叉。
环形平面交叉口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岛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道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流与 自 车流 的汇集点 , 行 它们之间 的相互 干扰 , 使行 车速度 降置合理 的交 叉 口, 设 对于保
证行 车安 全和通行顺 畅具 有重大 的现 实意义 。平 面交叉 口设 计 的内容包括平 面设计 和竖向设计 两个部分 , 本文 重点讨论 十字形
城 市 道 路 平 面 交 叉 口 设 计
杨 辉
( 西金 源 房地 产 开 发 集 团有 限 公 司 , 西 西 安 陕 陕 7 04 ) 10 3
摘
要: 针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 口设计进行 了探讨 , 分别阐述了交叉 口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的方法、 设计要点及 注意事项 , 出城 指
市道 路交叉 口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各方面 因素 , 因地制 宜合理设 置。 关键词 : 城市道路 , 交叉 口, 面设计 , 平 竖向设计
的道路规划红线所 围合 的平面区域 , 当无车行道 展宽或 道路规 划 红线展宽时则为 自转角缘石 曲线终点 外 1 0m开始道 路规划红 线
所 围合 的平面 图形 。
. 划资料 ) 交通组成及交通量 以及排水方式 及地上 、 、 地下排水管 渠 2 4 车行道 和规 划红 线加 宽设计 属 于Ⅳ类 和Ⅵ类 灯控平 面交叉 口的进 口道都应 考虑 增加 车 的布设位置和尺寸 。
交 叉 口的 竖 向 设计 。
右转车道计算行车速度 k h1 3 I 2 I 2 l 1 /m・ 0 5 0 5 I 交 口 石曲 最 半 / 3—0 l2—0 11~ 5 1 叉 缘 线 小 径m 0 4 0 3 0 2 j —5 0
注: 非机动车道 宽度为 6 5m 时用小值 , . 非机动车道 宽度为 0 用大值 , 时 其余宽 度采用内插 法求得
中 图 分 类 号 :4 2 3 U 1 .5 文献标识码 : A
(整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整理)城市道路交叉⼝设计规程3.1道路交叉的分类及其选择3.1.1城市道路交叉宜分为平⾯交叉和⽴体交叉两类。
应根据道路交通⽹规划、相交道路等级及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
3.1.2平⾯交叉⼝应按交通组织⽅式分类,并应符合满⾜下列要求:1 A类:信号控制交叉⼝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道展宽交叉⼝。
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道不展宽交叉⼝。
2 B类:⽆信号控制交叉⼝平B1类:⼲路中⼼隔离封闭、⽀路只准右转通⾏的交叉⼝(简称右转交叉⼝)。
平B2类:减速让⾏或停车让⾏标志管制交叉⼝(简称让⾏交叉⼝)。
平B3类:全⽆管制交叉⼝。
3 C类:环形交叉⼝平C类:环形交叉⼝。
3.1.3平⾯交叉⼝的选⽤类型,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注: 1 ⼈⼝在50万以上的⼤城市,主⼲路与主⼲路相交,经交通预测分析,需要设置⽴体交叉时,宜按本规程表3.1.4选⽤;2⼈⼝在50万以上的⼤城市,次⼲路与次⼲路相交,因景观需要,采⽤环形交叉⼝时,应充分论证。
4.2.9平⾯交叉⼝⼀条进⼝车道的宽度宜为3.25m,困难情况下的最⼩宽度可取3.0m;当改建交叉⼝⽤地受到限制时,⼀条进⼝车道的最⼩宽度可取2.80m。
转⾓导流交通岛右侧右转专⽤车道应按设计速度及转弯半径⼤⼩设置车道加宽。
4.2.10当⾼峰15min内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达2辆时,宜设左转专⽤车道;当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达10辆时,或需要的左转专⽤车道长度达90m时,宜设两条左转专⽤车道。
左转交通量特别⼤且进⼝道上游路段车道数为4条或者和4条以上时,可设3条左转专⽤车道。
4.2.11进⼝道左转专⽤车道设置可采⽤下列⽅法:1展宽进⼝道,以便新增左转专⽤车道。
2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新辟左转专⽤车道,但压缩后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对于新建交叉⼝⾄少应为2m,对改建交叉⼝⾄少应为1.5m,其端部宜为半圆形[图4.2.11(a)]。
3道路中线偏移,以便新增左转专⽤车道[图4.2.11(b)]。
(推荐)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
5.2 原则5.3 交叉口类型5.3.1 各级道路相交路口的类型信号平交、非信号平交、环交、立交5.3.2 相交道路数量及交叉角度5.4 交叉口转弯设计(转弯半径、停车视距)4.0.7 当平面交叉口为非机动车专用路交叉口时,路缘石转弯半径可取5~10 m。
5.2平面设计5.2.1交叉口范围内道路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其曲线半径不宜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5.2.2交叉口平面设计中应考虑交叉口视距要求,交叉口转角部分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高于1.2m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停车视距可按式5.2.2确定。
式中:V ——交叉口计算车速,其值可按3.0.3的规定取值t ——制动反应时间,取2.5秒Ф——潮湿系数,按不利情况取值为0.4φ——粗糙系数,其取值范围为0.03~0.05高架路或人行天桥桥墩及台阶等必须设在交叉口附近时,应做视距分析,且桥墩宽尽可能缩小,台阶宜通透。
针对问题5.4 进口道拓宽《指引》相关法规、标准图示单位:米对各类“丁”字相交路口道路红线只 当平交十字路口有二个(含)以上的角 做抹角修改,不再拓宽。
抹角边长为 部被永久性建筑物“填满”,道路红线 支路15米,主、次干道20米。
不再进行修改。
新安排建筑时按第二章 有关要求后退。
当二条路错口(或偏轴)相交时,只拓宽当三条(含)以上道路相交时,道路红线抹角修改一侧,其原则是尽量使路口对只做抹角修改,不再拓宽,抹角边长为:正,减少偏差的程度。
修改的尺寸按典支路15米,主、次干道20米。
型路口。
当二条路斜向交叉(交叉角≥105°或当二个路口相距过近,如按典型方案进行≤75°)时,道路红线只做抹角修改,道路红线修改将产生“穿袖”(修改段搭接) 不再拓宽,抹角边长为:支路15米,时,则只抹角,不再拓宽,抹角边长均为主次干道20米。
20米。
5.5 人行天桥或地道、地块出入口的设置5.6 公交车站5.6 公交专用道5.7 机动车道5.7.1 车道宽度5.7.2 车道功能划分5.8 非机动车道5.8.1 车道宽度5.8.2 过街处的处理5.9 步行道5.9.1 车道宽度5.9.2 过街处的处理5.10 人行横道5.10.1类型包括国外做法、国际惯例5.10.2 宽度5.11 中间隔离带5.11.1 使用条件5.11.2 功能及宽度5.12 交通岛5.13 交通信号灯及交通标志5.14 无障碍设施、照明设施等5.15 绿化5.16 其他5.16.1 地铁出入口(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 2(续)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 2(续)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2(续)6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设施及附属设施6.1通常规定6.1.1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及有关附属设施,包括:交通控制信号灯、交通岛、标志、标线、隔绝设施及绿化。
6.1.2交通管理及附属设施,必须与交叉口同步设计;新建交叉口应按本规程规定设计,扩建及环境治理交叉口则应当据此并作提升设计。
6.1.3交叉口绿化设计不得影响交通安全与通畅;交叉口范围内以及机非隔离带、中央分隔带的绿化不得影响视距三角形;绿化布置不得影响行人过街;行道树的树干及枝叶不得侵入道路界限,不得遮挡驾驶员对交通信号灯与交通标志的视线。
(强制)6.1.4附属设施的布置严禁有损提升交通流的安全性与通行效率。
6.2交通信号灯的设置6.2.1交通信号灯应当按公安部《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规范》(gb14886-94)规定设置。
6.2.2存有拐弯专用车道且用多增益信号掌控的交通干道上,按各流向车道分别设置车道信号灯。
6.2.3信号灯的设置,应当包含机动车信号灯、行人信号灯、自行车信号灯。
当自行车交通流可与行人交通流同样处理时,可装自行车、行人共用信号灯。
6.3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及交通岛的设置6.3.1平面交叉口应采用交通岛、路面标线及交通流向标志作渠化设计,安全岛应按行人横道线宽度铺设人行道板。
(强制)6.3.2渠化的行驶路线应当简单明了;根据各流向车流的安全高速行驶轨迹设计。
6.3.3交叉口内应把各流向交通流高速行驶轨迹所须要空间之外的多余面积用标线或实体构筑导向交通岛。
6.3.4导向交通岛间导流车道的宽度应适当,应当防止因过阔所引发的车辆循序、抢道现象;右转专用车道应按转弯半径大小设计车道加宽。
6.3.5交通岛不应当设于斜曲线顶部。
6.3.6交通岛宜先用标线画出,实施一阶段后,按实际车流行驶轨迹作调整,再制成永久性的实体交通岛。
6.3.7交通岛面积不宜小于7.0m2,面积窄小时,可采用路面标线表示。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PPT课件
43
对渠化的改进方案
44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优先合理组织机动车交通; 2)组织行人交通应以保证行人安全为前提,同时注意 使行人交通尽量少的干扰其他交通方式。 3)保证非机动车快速,安全的通过交叉口,同时着眼 点放在减少非机动车对机动车的干扰和如何提高非机动 车的通过能力上。
55
拓宽车道的长度计算
56
2.交叉口拓宽车道的设计
3)拓宽车道的长度lW值 拓宽车道的长度lW值,应能使右转车辆(如向进口道的左侧拓
反应时间可以忽 略,集团式进入
交叉口 以均匀的速度缓 慢通过人行横道
线
弱势
46
三种方式拓宽机动车 道数: 1)压缩左侧进口道; 2)压缩非机动车道 3)压缩人行道
47
一、机动车辆交通组织
1.进口道车道的划分
交叉口处车辆必须要减速或等待以后通过,其一个车 道的通行能力低于路段车道的通行能力,因此为保证在 交叉口上的通行能力不过多的低于路段通行能力,通常 采用在交叉口进口处增加车道的办法来解决。
5
2.交叉口存在的交错点 此外还有行人过街产生的冲突点。 非机动车与行人、机动车产生的危险面。 注意: 非机动车与行人过街呈面状散开,因此造成局部交 通的冲突面。
6
从这张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7
交通畅通和效率问题
混乱交叉口 的冲突点
8
交通冲突分析(2/3)
交通冲突区
图例
机动车冲突区 机动车、非机动车冲突区 机动车、行人冲突区 非机动车、行人冲突区
2.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车辆和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 短的时间顺利通过。 2)正确设计交又口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稳定,同时保 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 3)交叉口设计应根据相交道路的功能、性质、等级、计 算行车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流向及自然条件等进行。 前期工程应为后期扩建预留用地。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
平 面 交 叉 口 规 划 范 围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
效果图
二.交叉口的形式及其选择
1.十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 90°或90±15°范围内的四 路交叉。
2.T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90°或90±15°范围内 的三路交叉
3.Y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75°或>105° 范围内的三路交叉
4.环形交叉:多路交叉、公路交叉、交通量 不太大
交错点数量
交叉口类型
冲突点
分流点
合流点
总数
三路交叉口
3
3
3
9
四路交叉口
16
8
8
32
五路交叉口
50
15
15
80
对交通影响最大的是冲突点,其次是合流点,再次 是分流点。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车辆。 有无交通管制,交叉口的交错点数量是不一样的。无交 通管制,相交道路均为双车道时,各交错点数量:分(合)流 点=n(n-2);冲突点=n2(n-1)(n-2)/6。
3.在确定交叉口的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时,必须考虑到我国城市 目前自行车交通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尽可能组织机动车和非机 动车分流行驶,以保证交通安全。
4.所设置的车道数,其通行能力的总和必须大于高峰小时交通 量的要求,否则,交叉口会产生交通拥挤和阻塞的现象。
确定方法
• 首先选定交叉口的形式,然后根据设计年限的高峰小时 交通量和不同行驶方向的交通组成,进行交通组织设计, 由此初定出车道数。按照所确定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对 初定的车道数进行通行能力验算,如车道通行能力总和小 于高峰小时交通量的要求,则必须增加车道重新验算,直 到满足交通量的要求为止。
缺点
①在车流量大的十字路口, 通行速度明显会受到影响;②
城市道路交叉设计之平面交叉口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设计之平面交叉口设计平面交叉口设计是城市道路交叉设计的一部分,它对于交通的安全和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平面交叉口设计的要点和一些常用的设计原则。
1.设计要点平面交叉口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交通流量:需要根据交叉口所在道路的交通流量确定交叉口的容量和车道数目,以确保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通安全:需要合理设置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线,提高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
行人通行:需要保证行人在交叉口附近的安全通行,设置人行横道和行人信号灯等设施。
交通流动性:需要考虑交叉口的通行的流畅性,合理设置转弯车道和加速减速车道等。
土地利用和环境:需要考虑交叉口周边的土地利用情况和环境因素,合理设计交叉口的布局和景观。
2.设计原则平面交叉口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来确保交叉口的安全和效率。
可视性原则:保证交叉口进口和出口的车辆和行人在交叉口附近的可视性,避免盲区。
布局原则:合理设置交叉口的车道数目和线形,根据交通流量确定交叉口的容量,确保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通安全原则:合理设置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线,提高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交通流动性原则:合理设置车道、转弯车道和加速减速车道,确保交叉口的通行流畅。
行人通行原则:设置人行横道和行人信号灯等设施,保障行人在交叉口附近的安全通行。
环境景观原则:考虑交叉口周边的土地利用和环境因素,合理设计交叉口的布局和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3.设计流程平面交叉口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收集数据:收集交叉口所在道路的交通流量和行人通行量等相关数据。
确定要求:根据数据分析,确定交叉口的容量和通行能力要求等。
初步设计:根据要求,进行初步的交叉口布局设计,确定车道数目、转弯半径等。
优化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结果进行优化调整,确保交叉口的安全和通行效率。
细化设计:进行细化设计,包括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线等的设置。
施工图设计:根据细化设计结果,绘制出具体的施工图纸。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及选择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1、道路与道路交叉可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
交叉形式应根据道路网规划、相交道路等级及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
2、平面交叉口应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1.平A类:信号交叉控制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展宽交叉口;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不展宽交叉口;2.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平B1类:之支路只准右转同行的交叉口;平B2类: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管制交叉口;平B3类:全无管制交叉口3.平C类:环形交叉口关于平面交叉口的选用类型应符合下表,平面交叉口类型选型推荐形式可选形式主干路-主干路平A1类——主干路-次干路平A1类——主干路-支路平B1类平A1类次干路-次干路平A1类——次干路-支路平B2类平A1类或平B1类支路-支路平B2类或平B3类平类或C平A2类3、交叉口的形式平面交叉口的形式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和使用价值,所以应切合实际地考虑远期的需要和近期的可能两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方案。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
常见的几何形状有:十字形环行交叉T形极其演变而来的X形Y形错位交叉多路交叉畸形交叉T形平面交叉口:T形交叉口是指交角为75~105的三路相交。
T形交叉口适用于主次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直行方向。
Y形平面交叉口:Y形交叉口为三路相交直行方向的交角小于75或大于105的交叉口;Y形交叉口在交角较小的时候交通不利,而且锐角街口处的视线条件不好。
十字形平面交叉口四条道路相交交叉口,交角为75~105.十字形交叉口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于处理,使用范围广,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1)简易十字交叉口:设计车速不高,交通量不大的三四公路或一般城市道路相交的十字交叉,可采用简易十字交叉(2)设附加车道的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三四级公路且转弯交通量不大的十字交叉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道路勘测设计城市畸形交叉道路设计所属课程:道路勘测设计院系年级:11级土木工程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班姓名(学号):2014.4.9§1-1概述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
2、正确设计交叉口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符合排水要求。
二、交叉口设计的内容1.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型式、确定几何尺寸(进口车道数、车行道道宽、缘石转弯半径、交通岛尺寸等)2.视距计算3.立面设计4.交通设计(标志、标线、信号灯)和渠化设计5.结构设计二、交叉口形状适用范围①T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90°或90±15°范围内的三路交叉。
②Y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75°或>105°范围内的三路交叉。
③十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90°或90±15°范围内的四路交叉。
④X形交叉:相交道路夹角为<75°或>105°范围内的四路交叉。
⑤错位交叉:⑥多路交叉:五路及五路以上的交叉口。
三、交叉口类型选择1.简单交叉口——交通量小的一般交叉口。
2.交叉口拓宽——交通量大特别是左右转。
3.渠化——直行及左右转交通量大或斜交、畸形交叉口。
4.环交——多路交叉、公路交叉、交通量不太大。
交叉口拓宽定义: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特点:交叉口可减少转弯交通对直行交通的干扰,车速较高,事故率低,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
交叉口拓宽适用条件:适用于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城市主干路。
设计重点:设计时主要解决扩宽的车道数和位置,同时也要满足视距和转角曲线半径的要求。
环交:定义: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裕称转盘。
环交适用条件:适用于多条道路相交或转弯交通量较大,且地形较平坦的交叉口。
在快速道路和交通量大的干线道路上、有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位于斜坡较大地形以及桥头引道上均不宜采用。
§6-4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交通组织方法有:限定车流行驶方向,设置专用车道,渠化交叉口,实行信号管制等。
一、设置专用车道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干扰。
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
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在行车道宽度内紧靠中线划出一条车道供左转车辆专用,以免阻碍直行交通;若原有行车道宽度不够时,可向中线左侧适当扩宽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后左转车辆须在左转车道上等待开放或寻机通过,而不影响直行交通。
2.实行交通管制通过信号灯控制或交通警手势指挥,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左转或允许左转。
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3.变左转为右(1)环形交通:利用环道组织逆时针单向交通,变左转为右转,使冲突车流变为分流与合流。
(2)街坊绕行:使左转车辆环绕邻近街坊道路右转行驶实现左转。
(3)远引绕行:利用中间带开口绕行左转。
三、组织渠化交通渠化交通:在行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组织称为渠化交通。
三、组织渠化交通渠化交通的作用有:(1)利用分车线或分隔带、交通岛等,把不同方向和速度的车辆划分车道行驶,使行人和司机很容易看清互相行驶的方向,避免车辆相互侵占车道和干扰行车路线,因而可减少车辆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加行车安全。
(2)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辆行驶方向,使斜交对冲的车流为直角交叉或锐角交叉。
(3)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
(4)可利用渠化交通设置的交通岛或分隔带,设置各种交通标志,并可作为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的安全岛。
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岛等。
1)方向岛又称导流岛:用以指引行车方向,它在渠化交通中起着很大作用,许多复杂的交叉口,往往只需用几个简单的方向岛,就能组织好交通,减少或消灭冲突点。
方向岛还可用于约束车道,使车辆减速转弯,保证行车安全。
2)分隔岛:用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慢速车,以及对向行驶的车流,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长条形交通岛,有时也可在路面上划线来代替分隔岛。
3)中心岛:设在交叉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和分隔对向车流的交通岛。
4)安全岛: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之用。
在宽阔交通繁忙的街道上,宜在人行横道线中央设置安全岛,以保证行人过街安全。
四、调整交通组织调整交通主要是限制车辆行驶,控制行驶方向,组织单向交通,以及适当封闭一些主要干道上的支路等措施,简化交叉口交通,提高整个道路网的通行能力。
五、采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提高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一、 一般平面交叉口几何尺寸设计所谓一般平面交叉口是指既不拓宽,也不设环岛的这类平面交叉口。
(一)转角缘石半径为了保证各种右转车能以一定的速度顺利地转弯,交叉口转角处的缘石应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为宜。
圆曲线的半径R 1称为缘石半径。
)2(-R R 1W B +=)(1272i V+μR=(二)平面交叉口的视距1、视距三角形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
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
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
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2、平面交叉口的视距表6-5 各设计车速对应的停车视距由停车视距的最不利车位对视线所组成的三角形,视距三角形应以最不利的情况来绘制,绘制的方法如下:(1)首先确定交叉口计算行车速度,然后由表查出相应的停车视距;(2)根据交叉口的具体情况,找出行车可能的最危险冲突点;(3)由冲突点向冲突两方向量取停车视距,得到车位点;(4)将两车位点连以直线便得视距三角形。
●行车最危险冲突点:●对十字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对于T形(或Y形)交叉口,最危险的冲突点为直行道●路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一条左转车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
二、交叉口拓宽设计交叉口拓宽设计,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拓宽车道数;(2)拓宽道位置;(3)拓宽道长度。
二、交叉口拓宽设计(一)拓宽的车道数:主要取决于进口道的各向交通量、交通组织方式和车道的通行能力等。
一般应比路段单向车道数多增加一至二条车道。
拓宽车道种类:右转车道和左转车道两种。
(二)拓宽道位置a.向进口道的右侧拓宽利用行车道右侧的绿化带或拆迁部分房屋。
b.向进口道的左侧拓宽:利用中间分隔带或越过部分占用对向的车道宽度。
(三)拓展车道的长度假如拓宽道长度不足,直行侯驶车队阻碍了右转车自由行驶和左转车顺利进入左转候驶车道,则拓宽是没有效果的。
1、右转车道的长度(1)车道等宽的右转车道的长度交叉口的进口道设置了右转车道后,为不影响横向相交道路上的直行车流,在横向相交道路的出口道应设加速车道。
进口道处右转车道的长度应能满足右转车辆减速所需长度,也应保证右转车不受等候车队长度的影响;出口道的加速车道应保证加速所需长度。
2、左转车道的长度左转车道长度组成同右转弯车道,由渐变段长度、减速所需长度或等候车队长度。
其中n讨论为: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幻灯片23(四)拓宽车道的宽度当右转弯车道为等宽车道时,其宽度应尽量与路段车道宽度保持一致。
如因占地等限制,需要变窄车道宽度时,最窄不得小于3m,一般在3m~3.5m之间。
当右转弯车道为变宽车道时,应按要求的宽度与渐变率设置。
幻灯片24(一)环形平面交叉口的设计1、中心岛的形状及尺寸环形交叉口的主要设施是中心岛。
中心岛的形态主要是圆形,也有椭圆形。
)(2)(1272m b i V R i -±=μ式中: v 为环道计算行车速度(k m /h ); 为横向力系数,取0.14~0.18; i 为环道横坡,可取2%或1.5%,形成超高时为正,反超高为负;b i 为靠中心岛内侧车道宽度(m ),考虑加宽值在内可采用5.5m 。
(一)环形平面交叉口的设计2、最小交织长度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设有导流岛时,按导流岛端部延长线与环道中心线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二是环道上不设导流岛时,则按进口道机动车车行道边线的延长线的环道中心线相交的交点之间的距离来计算。
3、环道的布置和宽度1)根据交通流的情况,环道可布置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或分道行驶,分道行驶时所设分隔带宽度应大于1.0m。
2)环道的宽度取决于相交道路的交通量和交通组织,环道上机动车道一般采用三条,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环绕用,最外侧车道供右转车辆用,中间一条供交织用。
每条车道的宽度在直线路段的基础上加上变道加宽值。
3、环道的布置和宽度5)环道纵坡度不宜大于2%,横坡度宜采用两面坡,避免绕岛及进出岛车辆在反超高路段上行驶。
6)中心岛上绿化、雕塑小品应注意不要影响绕车辆的视距。
3、环道的布置和宽度3)中心岛上不应布置人行道,避免过街行人穿越环道。
环道外侧的人行道宽度宜大于交汇道路中最宽的人行道。
4)环道最外侧缘石不宜设计成反向曲线(环岛特别大时可不受此限制),出口缘石半径要求同一般平面交叉口。
§6-6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一、竖向设计的目的及原则(一)目的合理设计交叉口公共面的标高,以保证汽车及非机动车安全平稳地通过交叉口,同时能迅速排除地面水,另外还协调交叉口附近建筑物的标高、地下管网、照明、绿化等问题。
§1-6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一、竖向设计的目的及原则(二)原则1.相交道路等级不同,主要道路通过交叉口,其纵坡维持不变。
2.相交道路等级相同,交通量差别不大,而且有不同的道路纵坡时,则一般不改变纵坡,而调整其横坡度。
3.为了保证排水,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叉口。
§6-6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一、竖向设计的目的及原则(二)原则4.在交叉口处布置进水口,应不使地面水流过交叉口的行人横道,也不应使地面水在交叉口内积水或流入另一个道路。
5.交叉口整个面的坡度应平顺,不应有突变的情况。
三、设计方法与步骤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1.方格网法:方格网法是在交叉口范围内以相交道路中心线为坐标基线打方格网,测出方格点上的地面标高,求出其设计标高,并标出相应的施工高度。